|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秦汉史(pdf.转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秦汉史(pdf.转载)[第4页] |
作者:安昊儒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刘的旗帜便在农民起义队伍中飘扬起来。 第二,复汉兴刘的口号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确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西汉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一个 封建皇朝,它的创立者是曾经做过农民起义军领袖而后又做了封建帝王的刘邦。在西汉皇朝的前期,曾经实行了一些“轻徭薄赋”、“约法省禁”、“节俭省刑”、“与民休息”等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汉代在文景时期一度出现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繁荣局面,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过相对安定的生活。这一切,在汉代劳动人民中自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再加上统治阶级的大力宣传,这种回忆代代相传, 逐渐离开历史真实而趋向理想化。恰恰王莽在篡政以后把全国劳动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这种悲惨的现实更加促进农民和手工业者怀念传说中的汉代盛世。 这种社会的普遍心态,必然使农民起义队伍中滋生对刘汉宗室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把刘氏后裔看做前朝的象征。由是,他们一方面把王莽的新朝看做苦难的根源,并以灭此朝食的决心力予铲除; 另一方面又错误地把自己的幸福 寄托于刘汉皇朝的重建。这样,农民军的拥刘就表现出明显的两重性。即它 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农民阶级对一种理想化生活图景的向往和追求;又显示了起义的农民英雄还不能识别复汉兴刘口号的本质,错误地认为这种口号代表了自己的利益。 第三,农民军同意立刘氏后裔做皇帝,也有策略上的考虑,即把反对王莽的力量在一个目标下联合起来,不要因为相互间的斗争削弱了向王莽政权的攻击力量。绿林军不立精明千练、刚毅果决的刘缤而立昏愦懦弱的刘玄,赤眉军在七十多个城阳王后裔中单单选中乳臭未千的牧牛童子作为皇帝的人选,自然也有便于控制的意思。 在封建社会里,任何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都无法取得最后胜利,失败是必然的。但是,作为封建社会农民与地主两个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却是任何其他力量所无法代替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显示自己的力量,展现自己作为历史脊梁的雄姿。西汉末年,以土地兼并和大量自耕农民沦为奴婢为主要内容的阶级矛盾和社会 |
矛盾日益尖锐,西汉皇朝危机四伏,风雨飘摇。不少地主阶级的有头脑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虽然看到了这些矛盾并制定了具体的限田限奴的方案,但结果都失败了。 王莽以篡政为契机,希图通过一整套改制措施来缓和这些矛盾,但由于他从根本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他的新政最后也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当统治阶级面对日益激化的阶级和社会矛盾而束手无策时,起义的农民英雄起而用暴力手段为解决这些矛盾做了可贵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地主阶级任何集团都不可能取得的成果。 这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经过英勇顽强的六年血战,终于推翻了王莽为首的封建皇朝,摧毁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部分新莽政权。“赤眉攻郡县,杀长吏及府史”,“贼暴纵横,残灭郡县”②,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扫荡 了社会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那些最腐朽的因素。尽管东汉皇朝建立以后,在残酷镇压农民军余部及新起的农民起义队伍的过程中,逐步在全国各地恢复被打乱的封建秩序,但是,它却不可能一下子把封建秩序恢复到农民起义之前的程度。这样,东汉皇朝初年的农民所处的社会环境,封建的束缚显然比以前松弛了。 在农民战争激烈进行的过程中,地方上的地主豪绅、富商大贾,有的死于农民军的枪刀之下,有的被洗劫一空,失去昔日的威风,更多的举宗流亡,徙往他乡。关中地区的地主富人迁往蜀地和陇西的就很多。“关中豪杰吕鲔等往往拥众以万数,莫知所属,多往归述,皆拜为将军”。而在刘玄败亡以后,“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归(隗)嚣”。在农民战争洗礼过的地方,压在农民头上的地主老爷显著减少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地主的大量被杀和逃亡,土地关系 相对缓和。不少农民在战争中获得一小块土地,努力发展生产,成为东汉初期 ①《后汉书,独行,刘茂传》 ②《后汉书,周党传》 ③《后汊书,公孙述传》 ④《后汉书,隗嚣传》 |
社会经济走向繁荣的主要推动力。也有不少官私奴婢挣脱了枷锁,参加到起义军行列,成为了自由人。东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逐步减少,不能说与这次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最后,还应指出,这次农民战争创造了一种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迫使新建皇朝的统治阶级一面暂时承认或容忍农民战争所获得的部分胜利成果,一面又不得不进行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的政策调整,从而曲折地反映出农民战争的伟大作用。 光武、明、章之世,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又一个经济文化繁荣时期,当封建史家用浓墨重彩歌颂东汉初期皇帝圣明的时候,他们恰恰忽略了隐藏在这些皇帝背后的第一推动力一一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
待更~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待更~ |
三、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东汉的商业也很快的兴盛起来。依靠南阳和河北地主豪强起家的刘秀集团,其本身就和商业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刘秀本人就是粮食投机商,曾“贩谷于宛”,刘秀的母舅樊宏“世善农稼,好货殖”,李通“世以货殖著姓名”,吴汉“以贩马自业”。 因此东汉初的统治者,对商人采取放任政策,对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无所限制。桓谭曾经给刘秀建议“举本业”和 “抑末利”,被刘秀搁置一边。汉武帝时制定的意在抑制商业资本的盐铁专卖政策,在章帝时曾一度施行,和帝即位后“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人税县官如故事”,正式废除了专卖政策,从此商业资本便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 据当时人王符说:“今察洛阳,资末业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类皆如此。”说明商业活动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都卷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它的发展,已经引起了统治阶级中部分人的忧虑。 在东汉,商人地主化的倾向更加突出了。仲长统描写这些大商人的经济实力时写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说明当时商业的发展,已突破了西汉的“禁民二业”的限制,商业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从商品方面看,由于手工业的发展,东汉市场上流转的产品比西汉增加了,而且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产品。由于制铁业的发展,市场上销售的不但有锅、灯、顶针、剪子、菜刀、铁钉、铁镜等比西汉时更多的铁制日常生活用品,而且齿轮车轴和新型的全铁农具如曲柄锄、大镰刀等日渐增多,百炼钢的宝刀宝 ①《后汉书,和帝纪》 ②《后汉书,王符传》 ③《后汉书,仲长统传》 |
剑也成为畅销遐迩的商品。由于纸的发明和使用,它很快地成为市场上价格较廉,易于推广的一项新兴商品了。与之相连的笔、墨、砚等文具,也在市上大量出售。手抄的书籍的流通,也比过去广泛了。" 除了生活必需品的经营以外,东汉城市的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经营奢侈品的行业。由于厚葬风的盛行,葬具的经营成为商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王符说,京师贵戚死后,“必欲江南橘梓豫章之木。边远下土,亦竞相仿效。夫檎梓豫章,所出殊远,伐之高山,引之穷谷,人海乘淮,逆河訴洛,东至乐浪,西达敦煌,费力伤农于万里之地”。贵重木材的经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贩运行业。与此同时,“金镂玉匣”、“偶人车马”等也充斥在洛阳市场。 高利贷资本在东汉仍然相当活跃。建武时桓谭就指出:“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人,是以众人慕效,不耕而食至,乃多通侈靡,以淫耳目。” 这些商人兼高利贷者由于资本雄厚,能驱使一些中家子弟(中小地主阶层)为他们做掮客或中保,如驱使仆役 一样。东汉中期有个叫折国的商人,其家“增益产业”,靠经营高利贷“殖财口久”,有钱二亿,家僮八百人。通 西汉末商业上出现一种叫“辜榷”的买卖独占的行为。辜榷就是“障余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光武帝时许杨主持修鸿隙陂,“豪右大姓,因缘陂役,竞 欲辜较(同榷)在所。杨一无听,遂共谮杨受取赇赂,晨遂收杨人狱”。豪商大贾因欲包揽水利工程的需用物资,未达目的,反谮诈杨受贿。灵帝时,“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这种向官府包揽,获得垄断性高额利润的“豪 ① 参见吴慧:《中国古代商业史》第2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53页。 ②《后汉书,王符传》 ③《后汉书,桓谭传为 ④《后汉书,折像传》 (⑤)《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四年注。 ⑥《后汉书,方术,许杨传》 ⑦《后汉书,灵帝纪》 |
右”,该是与豪门贵戚高级官僚有关系的富商大贾。 东汉时代中原人民同沿边少数民族的贸易及海外贸易在西汉的基础上亦有所发展。同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的贸易集中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形式是“合市”,经营的范围主要是少数民族人民用牛、马及皮毛换取汉族人民生产的粮食及日用品。”同海外贸易主要是用金银、丝绸等换回供皇室、贵族消费 的奢侈品,如象牙、犀角、香料等,除了官方的经营外,往往有官僚贵族私人插 手其中。例如窦宪就曾以钱八十万,托班超从西域市得杂屙十几张,又令人载 杂彩七百匹、白素三百匹,以市月氏马、苏合香、毹氈。 由于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以城市为描述对象的文学的崛起可以看成这时期城市繁荣的一个例证,而其中著名的是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他们记载了当时的长安城有宽阔的通畅的街道,街道上云集着贵族公侯、都人士女、商贾游侠,街道两旁不仅有豪华的宫殿楼阁,而且有繁荣喧闹的市场,“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因“瑰货方至,鸟集鳞萃,鬻者兼赢,求者不匮。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何必骨于作劳邪!赢优而足恃。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③ 洛阳,在东汉以前就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东贾齐鲁,南贾梁楚”",到东汉成为首都,全国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一跃而超过长安,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都市。东汉统治者发动人民“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城里挤满了从事末业废居积贮的商贾,按照行业分为三市,其中一个称 ① 《后汉书,南甸奴传》 ②班固:《两都赋》 ③张衡:《二京赋) ④《史记,货殖列传》 ⑤班固:《两都赋》 |
为“金市”,在宫西大城中,是最大的“大市”;城东有一个马市,城南有一个阳市。 东汉的其它地方性城市,也成为当地商业活动的中心。“天下百郡千县市邑万数”,邯郸、临淄、南阳、成都仍保持着往日的繁华。而一些原本落后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新兴的商业城市。例如位于西北边区的姑臧 (今甘肃武威),原为经济落后的畜牧区,商品经济本来是不发达的,但在东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乱,河西一带变成乐土,人物归之,而通西域的陆上贸易以及与缘边少数民族的互市,均以姑臧为商贾会萃和通货贸易之所,于是姑臧遂成为西北缘边的一大都会:“时(建武中)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 邑,通货羌胡,市及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南方地区,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人口增加,商业也比过去繁荣。除了吴、番禺以外,丹阳(今安 徽当涂)、豫章(今江西南昌)、长沙、会稽(今浙江绍兴)以至南边的合浦等,也发展成为较大的城市。 如前所述,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的大田庄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大田庄包容了农业、手工业,形成了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因此必然对商业的发展有一些消极影响。但这种消极影响不宜估计过高。由于地区性分工和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大田庄经济不可能限制地区之间农产品的交换。东汉赵岐的《蓝赋》中说:陈留人多以种蓝染绀为业,陈留一望都是蓝田,不种粮食。“像陈留这样的经济作物产区就需要商业交换来推销其产品,换回粮食。而粮食产区也需要推销出多余的粮食,换回田庄所不能生产的生活资料。 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也刺激了愈来愈多的粮食作为商品流向市场,例如赵岐就曾“卖饼北海市中”。“至于高级奢侈品的经营,要依赖于国 ①《后汉书,孔奋传》 ②《全后汉文》卷六十二。 ③《后汉书,赵岐传》 |
内国际市场及专门化程度高的手工业,更非田庄经济所能包容的。还要指出的是,由于农业生产找到了大田庄这种保护形式,就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不能直接破坏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因此在东汉流民和奴婢问题显然不像西汉那样尖锐,这恐怕也是封建政权对商业采取放任政策的一个客观原因。 其实,真正标志和影响了东汉商业发展的是政府的货币政策。东汉建国之初,自己没有铸钱,只是把王莽禁止使用的五铢钱予以恢复:“初,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建武十六年,40年),始行五铢钱。”五铢钱系西汉武帝时所铸,王莽时废,而且废除此钱时带有迷信色彩,为了消除“金刀”的不吉之兆,销毁必然很多。只沿用旧钱,当然为数有限,不敷应用。 在这种形势下,马援在陇西上书,建议沿袭旧制铸五铢钱,首先遭到三府的强烈反对。后马援从陇西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余条,乃随牒解释,更具表言,帝从之,天下赖其便。”这说明即便在建武初那样经济困难的时期,市场对货币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但由于三府从一开始就对铸钱持反对态度,加上管理不力,所以这次开铸以后不久就招致盗铸猖獗,致使恶钱充斥,良币减少,市场混乱。 刘秀乃派第五伦为督铸钱椽,整顿长安市场。“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第五伦虽然改善了长安的社会秩序,使盗铸之风有所收敛,但却无法改善铜钱的滥恶情况。 西汉的历史说明,只要盗铸之风一起,势必不可收拾。王莽时期因币制变动带来经济混乱的教训对东汉初的 统治者来说记忆犹新。流通中的铜钱既然非常滥恶,就不能很好地执行货币的职能。这些都为钱币反对论者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反对理由,终于导致实物货币的复兴。章帝元和中(84-87年),由于谷价昂贵,国家的财政收入短缺,尚书张林建议:“谷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 ①《后汉书,光武帝纪》 ②《后汉书,马援传》 ③《后汉书,第五伦传》 |
之用。”建议封存铜钱,赋税的征收改为实物(布帛),并由其充当货币的流通职能。这个建议交到尚书讨论。朱晖表示反对,认为以“布帛为租,则吏多奸盗,诚非明主所当宜行”。朱晖的反对意见显然是苍白无力的,章帝最终还是接受了张林的建议。 从此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在东汉一代,布帛承担了一 部分货币的职能。如献帝时诏卖厩马百余匹,“御府大司农出杂缯二万匹,与所卖厩马直”;”又如郑均“脱身为佣,岁余,得钱帛,归以与兄”;同时缣帛还可以作为战俘的交换价值,如安帝时句丽王遂成归还汉生口,东汉王朝“皆与赎直,缣人四十匹,小口半之。” 在政治的强力作用下,实物货币一度复兴,肯定会给商业流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也应看到,终东汉之世,铜钱并未退出流通领域,民间贸易对金钱的要求还是很迫切的。 桓帝朝,就有人上书言民“以货轻钱薄,故致贫困,宜 改铸大钱”。到灵帝中平三年(186年),“又铸四出文钱”。四出文钱的形状是:中间有四道,连于边轮。铸成这种形状,意思是要让它四通八达,成为天下良币。据说此钱铸成后“京师大乱,钱果流布四海”。看来灵帝所铸的四 出文钱,质量不坏,铸出之后,即广泛流通,故“四道而去"。 就货币而育,四出文钱是成功的,社会上的需要是很大的。不过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掩盖了这次经济上的成功。史书记载甚至把钱文四道与“京师大乱”联系起来,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①《后汉书,朱晖传》 ②《三国志,魏书,董卓传》注 ③《后汉书,郑均传》 ④《后汉书,东夷列传》 ⑤《后汉书,刘陶传》 ⑥《后汉书,灵帝纪》 ① 《后汉书,宦官,张让传》 |
待更~ |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
|
|
|
|
|
|
待更~ |
@爱吃糖果爱看书 2021-08-07 18:10 390楼 哥们你这种传法,人家会告你吧。 ---------------------------------------- 付费下载,转载,告什么告?难道白莲做了,还要当茶表? |
@安昊儒 楼主 2021-08-08 12:44 391楼 @爱吃糖果爱看书 2021-08-07 18:10 390楼 哥们你这种传法,人家会告你吧。 ---------------------------------------- 付费下载,转载,告什么告?难道白莲做了,还要当茶表? --------------------------------------------------- 这两篇都是免费下载,做科普的,有兴趣去看看吗? |
安昊儒 楼主 2021-08-08 12:44 391楼 @爱吃糖果爱看书 2021-08-07 18:10 390楼 哥们你这种传法,人家会告你吧。 ---------------------------------------- 付费下载,转载,告什么告?难道白莲做了,还要当茶表? ----------------------------------------- 当然了,不排除水军举报删帖隐藏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谢谢”你提醒 |
|
|
|
|
|
|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