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青铜时代(pdf.转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中国青铜时代(pdf.转载)[第5页] |
作者:安昊儒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青铜猪尊 商代 1981年湖南湘潭船形山出土 |
青铜鱼 西周 1988年陕西宝鸡 茹家庄出土 |
待更~ |
四、英雄世系 上面所叙述的三类商周神话都是与宇宙之形成,起源,及变化有关的。商周的这一类神话或非上述的资料可以包括殆尽,但上述的类型可以说是包括了所有的已知的神话在内。 对古代其他文明的神话多少有些知识的人多半都同意,中国古代对于自然及对于神的神话,比起别的文明来,要显得非常的贫乏①。而且所有的这些,又多半是由于其牵涉到人间的世界才被付诸记述的。这种现象是个很有意义的事实,历来的学者对之也有不少的解释,我们 且留到下面再谈。 商周神话除了上述者以外,还有一大类,即所谓英雄神话 (hero myths)。这一方面的资料,比起前者来,要丰富得多;事实上,文献中英雄的名字多到无法整理、收拾的程度,因为与个别的名字有关的故事则保存的较为有限。大多数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都相信,有很多的古代英雄是更早先时候的神或动植物的精灵人 ①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上册,7一8贞。 |
化的结果,所谓“神话之历史化”(euhemerization)。神话之历史化是在各国都有的一个程序,但在古代的中国特别发达,而这也许就是关于自然与神的世界的神话不多的主要原因。 商周神话中的英雄故事,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类:(1)亲族群始祖诞生的神话;(2)英雄的事迹及彼此之间的系裔关系的神话。 这两种神话的共同特点是“英雄即是祖先”这一个基本的原则,所不同者,一个中的祖先与确实的特殊的亲族群有关,一个中的祖先是比较空泛而不著根的。 丁山说,从卜辞中他可以辨认出两百以上的氏族来,各有其不同的“图腾”①。我们也许不能接受他所举的全部族名,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在商代的中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亲族群,可以适当的称之为民族学上的氏族(clan,sib,或gens)的。我们不知道这许许多多的氏族是否各有其特殊的“图腾”,但是我们多半可以相信,每一个氏族都各有其自己的始祖诞生神话。在西周,从《逸周书,世俘解》上的“憝国九十有九服国六百五十有二”的统计来看,大概氏族的数目及其始祖诞生神话的数目也不在少数。事实上,我们颇有理由可以相信,商周之初年神话里最盛的就是花样繁多的各种族原的神话。 顾颉刚说:我以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那时人对于古代原没有悠久的推测。《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大雅》说“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又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塬”。可见他们只是把本族形成时的人作为始祖,并没有很远的始祖存在他们的意想之中。他们只是认定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始祖,并没有许多民族公认的始祖。② 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1956年,32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卷1,61页 |
顾先生说这话的当时是1923年,学术界还未公认殷商时代的存在;我们现在可以把上文“西周”二字改为“殷商”。但是,在殷商与西周两代的许多氏族始祖诞生的神话中,今天在文献中存录下来的,只有两个,即商的子姓与周的姬姓的始祖诞生神话。显然这是因为子姬两姓是商与西周的统治氏族的缘故。 子姓氏族始祖的起源神话,在东周的典籍如《诗,商颂》及《楚辞》的《天问》和《离骚》中都有详细的记录。大致的故事,大家熟知:简狄为有娥氏女,因与鸟的接触而怀孕生契,为商子之始祖。怀孕的经过,其说不一。或说玄鸟使简狄怀孕,或说简狄吞鸟卵而有 孕。“鸟”皆称为“玄鸟”,传统的解释,是燕;《说文.燕部》:“燕,玄鸟也”。 但郭沫若及少数其他学者认为玄鸟之玄,非指黑色,乃是神玄之意;玄鸟即凤。郭氏更主张,不论燕也好,凤也好,神话中之鸟都是《水浒传》李逵口中所说之鸟。这种说法,也许不无道理,从佛洛依德的著作中可以得到印证,但这是题外之话,除此以外,各神话中又指明简狄与上帝或帝喾的关联。《商颂,长发》说:“帝立 子生商”,而《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东周时代之天即是上帝,这在上文是已经说明了的。《楚辞》也说:“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天问》)“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贻”(《九 章,思美人》),从这些东周的材料上,我们可以看出,商子的祖先是简狄与玄鸟接触所生,而简狄或玄鸟与上帝或其人化的帝喾有关。《商颂》一般同意是春秋宋人所作②、宋为子姓,商之遗民;而《楚辞》产生其中的楚文化,也有不少人相信曾继承许多商的文化图。因此,《商颂》与《楚辞》虽然都是东周的文学,其玄鸟的神话 ①郭沐若:《青铜时代》,11页。 ②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10,1923年,24-25页。 ③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载《古史辨》第7册,1941年,151一153贞 |
则颇可能为商代子族起原神话的原型。不但如此,而且帝喾简狄及娀的名字据说都见于卜辞,为殷人自己祈献的对象,而且殷金文的“玄鸟妇壶”又以玄鸟二字为族徽之用,因此关于上帝与简狄生子祖的神话在殷代已有的可能性是非常的大。傅斯年举出不少的证据证明鸟生传说或卵生传说在古代东夷中非常流行,而东夷与商文化关系之密切又是大家都承认的②。 周姬始祖的诞生神话,则直接见于西周时代的文献,即《诗.大雅》的《生民》与《闷宫》③、《生民》云:“初生民,时维姜嫌,生民如何,克裡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 厥灵,上帝不宁,不康裡祀,居然生子。诞寞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真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寡之寒冰,鸟覆冀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闷宫》云:“赫赫姜嫌,其德不回,弥月不迟,是生后稷”。《生民》所记的,有两点特别有趣,一是“履帝武敏歆”,一是诞生以 后动物对他的保护。前一句话意义,虽不甚明,基本上与《史记,周本纪》所说“履大人迹”是一回事。 如上文已提出,子姬两姓的起源神话是商与西周两代惟有的两个氏族始祖神话之保存于文献中的,虽然我们可以假定在这两代除了子姬以外的氏族尚可以十百计。到了东周,英雄诞生的神话突然增加许多,而这些英雄之中有不少是被当作当时族群的祖先的。在下文我将试求解释其所以然之故。在此地我不妨先指 ①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卜辞琐记》,1954年.32-33.40-41页;于省吾: 《略说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第11期,60-69贞。 ②傅斯年:《爽夏东西说》;又见三品彰英:《神話匕文化境城》,昭和二十三年, 京都。 ③顾颛刚:《古史辨》卷1,6页;闻多:《姜嫌履大人迹考》,《神话与诗》.1956 年,73-80页。 |
出,东周文献中的新的英雄诞生神话不外有下列的几个来源。第一个来源可能是商殷或西周已有的氏族始祖诞生神话,在商代及西周(就我们所知)未付诸记录,而到了东周才被记载留存下来的。 为什么到了东周才见诸文字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我相信 主要的原因有二:(1)文字的使用到了东周普遍化,不复为王族公族所专用;(2)姬族到了东周已经逐渐失去其在政治与文化上独占的权威,较小的氏族抬头,将其族原神话付诸记录以为其争取政治地位的执照。后文对此还有讨论。属于这一类的神话、或者包括少嗥氏的神话与所谓祝融八姓的传说①。 第二个来源可能是在殷及西周为边疆的蛮夷而到了东周被吸收容纳到中原文明的氏族神话。上文已经说明,东周时代为中土文明大扩张的时代,不但与夷夏的接触频繁,不少在早先是“夷”的,到东周都成为正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他们的族原神话也就混入了东周的文献。属于这一类的,也许有伏羲氏的神话②。 第三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可能是古代以及当代的神物历史化、人化,而形成的英雄先祖。一个最熟知的例子,就是黄帝;黄帝很可能就是上帝尊神的一个人化的形式,到了东周的文献中如《国语》与《大戴礼》成为许许多多氏族的共同祖先。古史中的祖先人物原来是“神”这个说法,本是顾颉刚③与马伯乐④等提 (①)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10-35页;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 《神话与诗》,81-116页: ②芮逸夫:《苗族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国立巾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人类学集刊》第1期,1938年 ③顾颉刚:《古史辨》卷1, ④Henri Maspero. 上引Journal Asiatiqu-文,义见:“Les Rcligions Chinoises" ,Me langes Posthumes sur les religions el I'histoire de la Chin.l . Mus e e Guimel,Paris,1950,pp.179-180. |
出来的。杨宽在《中国上古史导论》里,孙作云在一连串的论文中,都提出丰富的证据证明那些古代的圣贤王臣是那些神物变化出来的。 杨宽的结论说:吾人归纳言之,则古史中之圣帝贤臣,其原形如下; (1)本为上帝者:帝俊帝喾帝舜大嗥颛顼帝尧黄帝泰皇。 (2)本为社神者:禹句龙契少嗥后羿。 (3)本为稷神者:后稷。 (4)本为日神火神者:炎帝(赤帝)朱明昭明祝融丹朱骥 兜阏伯。 (5)本为河伯水神者:玄冥(冥)冯夷鲧共工实沈台骀。 (6)本为岳神者:四岳(太岳)伯夷许由阜陶。 (7)本为金神刑神或牧神者:王亥蓐收启太康。 (8)本为鸟善草木之神者:句芒益象夔龙朱虎熊羆。② 杨宽的若干结论,即若千古史人物之还原,也许不无问题,但我们对他的结论中由神变人的一个大原则,则是不能不加以赞同的。下文即将讨论这种神话历史化的因索。 从以上及其他可能的来源而产生的英雄先祖,在东周的文献中真有济济乎之盛。这些先祖,照许多文献的解释,又互相之间有直接间接的亲戚关系。从《国语》、《世本》、与《大戴礼》关于帝系的 (1)孙作云:《出尤考》:《中园古代蛇族之研究一 一夏史新探》,《中和月刊》第2卷 4期、27一50页、5期,36-57页.1941年;飞廉考:《中国古代鸟氏族研究》,《华北编辑 馆馆刊》第2卷.3、4期.1943年;《后羿传说丛考》、《中国学报》1卷3期,19一29页, 4期、67-80页,5期,49-66页,1944年:《中国古代鸟氏族诸酋长考》,《中国学报》第 3卷3期,18一36页,1945年;《说丹朱一中国古代鹤氏族之研究》,《说高跷戏出于 谷腾跳舞》,《历史与考古》第1号,76一95页,1946年。沈阳;《饕餮考一 一中国铜器花 纹所见之图腾遗痕》。《巾和月刊》第5卷,第1、2,3期,1944年《说羽人》,《国立沈阳 博物馆筹备会汇刊》第1期。1947华。 ②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序 |
记录,我们可以作出整然有序的英雄族谱出来契不仅是子姓之祖,弃不仅是姬姓之祖,二者还成了同父异母的兄弟,黄帝与嫘祖的后代。这些系裔关系从文末的几个表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好几位前辈的学者,很严肃认真的在东周文献中的这些家谱上下功夫,把这些英雄先祖分成若干集团,把他们当作中国先殷时代的几个不同的民族看①。 这一类的工作自然不失其重要性,但就其目的来说,似乎是上了东周古人的一个大当。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便不能不了解东周时代神话人物转化为历史人物,而且这些历史人物又都发生了亲戚关系的根本原因。下面一篇文字的讨论便集中在这些问题之上。 上文对于商周神话的分类的讨论中,并没有把有关的资料一 一征引出来。我只选择了一些重要的资料,在一个型式学的框架之下描述了出来。但是所有在文献中能够找到的商周神话之有相当的实质内容而且又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上文的分类事实上都已包含了进去;而且这里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仍是神话本身的内容与性质。所遗漏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是只有断简残篇,无法处理 的一些古人或神物的名字。就现存的文献而言,商周两代每一个时期的神话大概都包括在上面了。 我们似可把商周两代的神话史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殷、西周和东周。商代的神话以氏族始祖之诞生,及自然神祗之组织为最主要的主题。始祖与神祗的分别并不明确,而其彼此的世界互相重叠。神界的上帝至尊神或为先祖的抽象观念或与某一个先祖相叠合。从现存的文献上看,商代没有宇宙起源的神话,没有神祖世界分离的神话,也没有天灾和救世的神话。或者换个说法,即使这些上引徐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蒙文通:《古史甄微》,孙作云诸论文,及 W.Fberhard《古代中国之地方文化》 |
神话在商代有过,他们在仪式上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尚未大到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程度。 西周的神话与殷代的差不太多;从文献上看,西周也有氏族始祖神话,及自然诸神之神话,而其他神话诸型则仍未出现。但是在商与西周的神话之间,有一点非常基本的分别:商人的观念中祖先的世界与神仙的世界并未作清楚的分辨,而西周人则在这方面近进了一步,把上帝及其神界放到一个新的范畴,即“天”里去,把人王当作“天子”,而不复把人王之先祖与上帝合而为一, 东周(本文所说“东周”,多指春秋中叶以后,并非皆自平王东迁之年始;但为说明叙述方便,即以“东周”概括之)的神话则自西周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剧烈变化: (1)先祖英雄神话在文 献中陡然增加; (2)很多超自然世界中的神祗灵物“人化”为传说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3)这些先祖英雄常互相有亲戚关系,可以溯为少数的几个系谱; (4)先祖的世界与神的世界明确地分为两个不同的世界,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与复杂化; (5)这两个世界的关系常是互相敌对与竞争的; (6)人类世界由天降灾祸而受害,但灾祸继为先祖之英雄所消灭; (7)自然的世界既完全与人的世界分开,其形成、结构,与起源乃有一套宇宙生成的神话来加以说明。 指出上述的神话之变化的,决不是自本文始;我也决非第一个试求加以解释的。照许多学者的意见,商周神话之若干类型之“少”,或“多”,或“比其它文明为贫乏”这一类的特征,事实上代表一种反面的证据并反映古代文献之缺乏及保存不均衡的情况。换言之,我们所知道的商周神话只是真正的商周神话中极不完全极不富代表性的一些抽样(random samples)。根据这种看法,对商周神话整个的一般性的研究从根本上就非失败不可。另外有若千 |
学者也承认“文献无征”这一条基本的假定,但使用所谓“民族学”的方法,宣称可以利用后代的材料来填充前代的空白。对于这两种说法,在上文都已经讨论过了。 还有的学者承认我们所知的商周神话是可靠而有相当的代表性的,同时进一步加以解释。例如,Derk Bodde就主张,中国古代自然创造神话之稀少是由于古代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政治关系之集中注意及相应的对自然世界的疏略。有几位很知名的学者曾经主张,中国古代神话之“不发达”是因为中国先天不厚,古人必须勤于度日,没有功夫躺在棕榈树下白日作梦见鬼②。这后一种说 法,自然是很可笑的。 但是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学者,都同意下面这一种有力而合理的解释:古代中国神话之少与在这甚少的资料中先祖英雄故事之多,主要的原因是商与西周时代神话的历史化;神话历史化的原因,一方面是东周与汉代儒家思想不容“怪力乱神”,因而有意识地将玄秘的神话加以合理化的解释,另一方面这也是春秋末年以迄战国时代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潮流下的必然趋势。 杨宽举了很有力的例子来对这个理论加以说明:神话说黄帝有“四面”,孔夫子解释成为“四面灵通”的四面;神话说“夔一足”,孔夫子解释说:夔,有一个也就够了③。东周时代是中国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上大变革的时代;中国的文明同时在幅度上与深度上扩张,知识 ① Derk Bodde. "The Myths of Ancient China" .in: (S.Kramer.ed.). Mythologies of the Ancienl World.1961,p.405;Derk Bodde. "Dominan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62,No.4,pp.293--299,1942. ②如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上册,8一10页所引的说法, ③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125一126页;主张此说的,又如徐炳昶及冯承钧及 哀珂:《巾国古代神话》,1960年,17页, |
与技术普遍化甚而商业化。在这种情况之下,士大夫与平民之间都产生了在世界观上的觉醒,因而造成神话支配势力的减削与理性力量的发达。 因此,我相信这种解释,即东周时代神话之历史化乃是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果,一如欧洲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征服了中世纪的宗教独霸思想,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是,我对这个解释并不觉得完全满意。这并不是说,这个解释本身有什么错误;我所不满意的,是这个解释还不能把东周时代文化社会的变化与神话上的变化很具体地扣合起来,还不能把致其变化的具体关键(mechanism)清楚地说明,我在下文以及其他数篇计划中的文字里,将进一步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在基本的原则上与既有的说法是相合的,但它能进一步把变化的种种细节说明,并将神话的变化与文化社会的变化更具体的联系起来。 简略说来,我想证明,中国古代的神话在根本上是以亲族团体为中心的;亲族团体不但决定个人在亲属制度上的地位,而且决定他在政治上的地位;从商到周末,亲属制度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密切联系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神话史上的演变是这种政治与亲属制度之演进所造成的。 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我们不能仅仅在神话本身里兜圈子,而非得先把神话变化之文化变迁的背景说明不可。下文代表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初步的尝试。 |
|
|
|
待更~ |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
|
|
待更~ |
|
|
|
|
|
|
|
|
|
|
|
|
《中国青铜时代》,全书上传完毕! |
|
以文物为线索来讲述中国历史,这与一般依据历史文献讲述历史的著作不同。每件文物都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 是历史的实物见证,通过文物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历史,这也是阅读本书要比读其他历史书更有趣的地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管是秦灭六国统一称霸,抑或是楚汉相争,百姓都忍受着血与火的煎熬。秦始皇周游天下登泰山刻石志在向六国遗民示威看谁敢多说 话。汉初文景二帝实行与民..… |
第1章 一统天下的秦 千古第一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公元前221年,嬴政最终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建立秦朝,并建立了一套新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
皇帝·诏·朕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感干出了一番空前绝后的大事业,认为秦王的称号已经和他的地位、身份、功绩不相称,他要臣属为他另议尊号。 朝中大臣讨论热烈。他们认为,古代五帝时地方不过千里,周天子又不能控制诸侯、外夷是否来朝。如今秦王的功绩可是连五帝都难企及。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其中以泰皇最为尊贵,大臣们便建议秦王嬴政改称“泰皇”。 |
嬴政觉得这还不够,决定去掉“泰”字,保留“皇”字,再采用上古帝王的名号,自创“皇帝”,又想皇位永远在他一家传承下去,于是自称“始皇帝”。 秦始皇为显示其地位之与众不同,命其所下的“令”为“诏”,所用的印为“玺”,自称“朕”。从此,先前百姓都可以使用的“朕”字成为皇帝的专称。秦始皇还创立避讳制度,禁止臣下在语言和文字中涉及皇帝的名字。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均需顶格书写。 |
秦始皇像 |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秦始皇推行三公九卿制,目的是要官员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下。秦朝的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三公互不统属,直接向皇帝负责。丞相下设九卿,分掌国事。 |
龙纹空心砖 秦 陕西咸阳宫殿遗址出土 空心砖始见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使用臻于极盛,主要用来建筑宫殿、官署和墓葬。此空心砖砖面饰龙纹。 |
秦咸阳宫建筑遗址复原透视图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已迁都咸阳,此后咸阳城的规模不断扩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咸阳集中了列国都城建筑的精华,蔚为壮观。 |
另外,秦始皇又采纳李斯的建议,不再封疆裂土,而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是地方行政制度,每郡设郡守,统揽民政、司法、监察、财政、武事等政务。郡之下设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 |
秦始皇的统一措施 秦始皇灭六国,集权中央之后,还确立了各种制度,其中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诏版·权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诏书有的直接刻在各种器物上。为统一度量衡制度、划一全国的器具,秦始皇推行了很多措施,例如规定每年二月对全国度量衡器具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器具的准确和统一。 |
铜制量器 秦 外壁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是秦当年统一量器的标准器具。 |
八斤铜权 秦 权身刻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并铸有阳文“八斤”二字。权是量度重量的工具。 |
秦始皇、秦二世双诏版(残) 秦 外壁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和秦二世元年补刻的诏书。 |
铜制量器外壁(局部) 秦 外壁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
陶制量器 秦 山东邹县出土 外壁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种陶制量器出土很多,均是秦当年统一量器的标准器具。 |
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此外,他还立法保证货币的铸造、收藏和流通。 |
半两铜钱及钱范 秦 此钱为秦始皇在全国通行的统一的货币。钱范为铸造半两钱的模具。 |
秦朝钱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铸。使用中的钱币,不论质量好坏,都要一体流通,不准挑选。 |
篆 (zhuàn) 书·隶书 小篆体十二字砖 秦 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孰(熟),道毋饥人。” |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