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第22页] |
作者:耿家强1 |
首页 上一页[21] 本页[22] 下一页[23] 尾页[6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3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值得注意的是∶莫尔在把快乐当作普通的道德准则时,并不认为每一种快乐都构成幸福。他对快乐进行了分类,区分了真正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他认为虚假的快乐不能为人带来幸福,它是不道德的,应当被抛弃,只有真正的快乐才构成人类的幸福,值得为人们所追求。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虚假的快乐?莫尔对之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从这些规定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莫尔对当时罪恶现实的无情鞭挞和对理想社会道德生活的憧憬。 莫尔认为,虚假的快乐是通过损人利己的行为,或从庸俗的欲求和享乐中获得的快乐。莫尔坚决反对损人利己的行为,他认为社会中的人都是平等的,为了自己得到快乐而使他人失去快乐是不公平的。莫尔还列举了庸俗的虚假快乐的种种表现∶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一味追求华丽的服饰,好象高贵的仪表能够使他们也变得高贵似的;有些人自恃有高贵的血统和万贯的家产,总把他人的恭维当成快乐,甚至当他们已经把祖传的财产挥霍殆尽,仍然疯狂地要求人们的尊崇;有些人沉溺于掷骰赌博等愚蠢游戏,而没有看到这些完全是由他们的不健康情绪和反常习惯造成的。莫尔这里描写的正是当时英国贵族的行为。 莫尔认为,与虚假的快乐相反,真正的快乐是一种高尚的快乐,是在人类普遍的友爱互助精神促使下获得的快乐。人们在追求自己的快乐时,不但不应妨碍别人的快乐,还应帮助他人得到快乐。“理性劝告和督促我们过尽量免除忧虑和尽量充满快乐的生活;并且从爱吾同胞这个理由出发,帮助其他所有的人也达到上面的目标……我们照顾到别人的康乐幸福,才是值得赞扬的。”(《乌托邦》,第73-74页)莫尔又把真正的快乐分为两种,一种是肉体方面的,另一种是精神方面的。肉体的快乐包括各种能引起生理快感的感觉,比如由饮食排泄,搔痒抓痛,夫妇行房等引起的快乐,也包括身体的健康与和谐。莫尔认为,身体的健康是最主要的肉体快乐,它是其它一切肉体快乐的基础,没有健康,就谈不上生活的安然和舒适。如果一个人在失去健康的情况下而不觉得痛苦,那就是麻木不仁。莫尔进而认为,当我们追求各种感官之乐的时候,应首先把它们看成是有益于健康的,是为了促进健康的。如果我们纵情于感官之乐而损害了健康,那是疯狂而可悲的。因此,我们在追求感官快乐时必须遵守这样的原则∶“不因小快乐而妨碍大快乐,不因快乐而引起痛苦的后果。”(《乌托邦》,第81页) 不过,与精神的快乐相比,肉体的快乐又显得次要。莫尔认为,精神的快乐是“一切快乐中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乌托邦》,第80页)精神的快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的,一是来自发展理智和探究真理的思维活动,另一是来自敦品励行的道德实践和对高尚生活的自我意识。此外,当人们在回想过去的美好生活和遐想未来的幸福情景时,也会获得愉快的精神享受。 莫尔通过对真假快乐的对比描写,辛辣地揭露了现实社会中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其中尤以对拜金者的讽刺和批判最为精彩,其矛头直指贪得无厌的富人。莫尔写到∶在金钱主宰的社会里,一些人把获得金钱看成是最大的快乐,他们完全变成了金钱的附庸。当他们获得值钱的宝物,就会忘乎所以,俨然以神仙自居。当他们遇见了富人,又会卑躬屈膝,阿谀奉迎。对金钱的崇拜使生活变得扭曲了∶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他是否有才能,是否对人类有贡献,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有钱。谁有了钱谁就有了一切,即使他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只要他有了钱,就可以把大批的人变成奴隶。可是在乌托邦情况下就不同,乌托邦人是按照金银的实际用处来对待和使用它们的,它们并不比铁和陶器更受重视。于是,在乌托邦,金银被用来制成便桶溺器之类的用具,犯人也都佩戴金子的耳环、戒指和项圈,作为他们耻辱的标志。在外邦人看来无比珍贵的珍珠宝石,在乌托邦人眼中也只不过是儿童手中的玩物。所以当外邦的富人身着华装丽服,珠光宝气地来到乌托邦时,立刻受到乌托邦人的嘲笑,被当成傻瓜和小丑。 总之,莫尔认为人类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应当追求快乐,而且不是盲目追求任何一种快乐,而是追求真正的快乐,摈弃虚假的快乐。为什么人类只有这样对待快乐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呢?莫尔认为这是自然所要求的。他指出,正是自然号召我们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快乐,正是自然要求我们在追求快乐时不得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不得因微小的快乐造成大的痛苦。追求正当高尚的快乐是完全符合人类自然本性的,既然按照自然的要求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因此,莫尔说,符合于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莫尔还将自然的要求和人类的理性一致起来,他认为服从自然就是服从理性,不为小乐失去大乐,不因小乐招致痛苦,就是一条理性的原则。那些追求虚假快乐的人是完全违反理性的。莫尔最终求助于上帝的恩赐来保证人享受快乐的合法性,他说上帝造人就是使人过幸福的生活,追求真正的快乐乃是上帝的意志。莫尔还借乌托邦人之口说,所谓的上帝就是自然本身。这样,在莫尔看来,在道德的行为和规范上,上帝、自然和理性三者的要求完全是一致的。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3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值得注意的是∶莫尔在把快乐当作普通的道德准则时,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813。星期四 ,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13处对象的时候,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4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对于莫尔的上述观点的理论来源,我们可以从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背景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多数人文主义者往往从古代思想中寻找为现实服务的理论武器,莫尔也不例外。在古希腊思想中,伊壁鸠鲁提出了一种快乐论的伦理观。他把快乐当成至善,认为这些快乐不但包括肉体的快乐,也包括由科学研究探求真理中得到快乐。他将身体的健康当作最大的快乐。斯多亚派早就提倡顺从自然而生活,认为顺从自然就是善。斯多亚派也把按照自然生活和按照理性生活看成是一致的。显然,这些古代思想是莫尔形成其伦理观点时的重要借鉴。不过,莫尔决不是完全照搬古人的观点,而是赋予其新的内容,那就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和对理想社会道德生活的阐发。 |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想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上,莫尔提出了非常深刻的思想,他认为,理想道德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社会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的改变。他明确指出,现实社会的罪恶和不公正完全是由于私有制造成的,因为只要私有制的存在,人们就一心谋求自己的利益,金钱就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其最终结果必然是压迫和不平等。因此,要想实现人类的道德理想,人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就必须建立一个一切财产属于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社会。他写到∶“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我深信,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私有制存在一天,人类中绝大的一部分,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分将始终背上沉重而甩不掉的贫困灾难担子。”( 《乌托邦》,第43-44页)在莫尔笔下,乌托邦就是一个实行公有制的社会,在那里,一切财产归全民所有,人人都是平等的。同时由于物品十分丰富,人们可以各取所需,没有必要苦心积虑地把物品变成私产,因此乌托邦没有贪婪、压迫和任何不平等的现象。由于实行公有制,也使广泛的民主制度成为可能。在乌托邦,官吏是人民选出的,他们勤于民政,克己奉公,并且受着有效制度的监督和制约,使之不能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
在莫尔的全部空想理论中,他所提出的建立公有制社会的思想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从19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埃蒂耶纳?卡贝对《乌托邦》一书的评价中得到一般的了解。卡贝认为,《乌托邦》一书中的智慧许多细节虽然存在着缺点或已经过时了,但他所提出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建立共产制度的主张却是发人深醒的。他说∶“这本书的基本思想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以致每当我合起书来,总是不得不认真地思索一下共产制度的问题……”这本书“是人类第一部描述共产制度如何运用于一整个国家,而且是一个庞大的国家的著述,它依靠独立的理性思考,对伦理学、哲学和政治学作了重大的发展。在我看来,乌托邦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贡献。”(《伊加利亚旅行记》,第2、3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367、253页)的确,《乌托邦》所阐明的公有制思想,就其深刻性来说,直到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止,还没有任何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作品能超过它。 |
当然,莫尔在《乌托邦》中阐发的伦理思想也有许多缺陷,比如他将快乐当作道德的核心概念,这本身就是理论不成熟的表现。在他的描写中还有许多颂扬宗教禁欲主义之处,这虽然与莫尔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有关,但与该书提倡的快乐主义伦理观明显矛盾。莫尔对公有制度的描写,他所主张的平均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手工劳动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莫尔没能指出实现道德理想的现实道路,这是由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限制造成的。因此,虽然莫尔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美好图画,但它仍然只是空想。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4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对于莫尔的上述观点的理论来源,我们可以从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背景来理解。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814。星期五,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82904-1.shtml 14“如何争取工作上的进步”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5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学术著作 约在1513年至1518年间,莫尔用英文和拉丁文写了《国王理查三世本纪》,这是英国历史学的第一篇名著,虽然没有完稿,但对后世产生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三世》就是以莫尔的这本书为蓝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暴君的形象。 《乌托邦》一书是莫尔的不朽之作,它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写于1515年至1516年出使欧洲期间,用拉丁语写成。书中叙述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即“乌有之乡”。莫尔第一次用它来表示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莫尔说,“乌托邦”是南半球的一个岛国。在那里,社会的基础是财产公有制,人们在经济、政治权力方面都是平等的,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公民们没有私有财产,每十年调换一次住房,穿统一的工作服和公民装,在公共餐厅就餐,每人轮流到农村劳动二年,官吏由秘密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职位不得世袭。居民每天劳动六小时即能满足社会需要,其余时间从事科学、艺术、智慧游戏活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金银被用来制造便桶溺器。乌托邦人也奉行一夫一妻制和宗教自由政策。莫尔的结论非常明确:私有制乃万恶之渊薮。私有制使“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落到最坏的人手中,而其余的人都穷困不堪。”因此“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有福利。”莫尔在社会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问题。 莫尔赞扬岛国的贤明制度,实际上是批判欧洲,特别是英国都铎王朝的君主专制制度。莫尔生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代,他在“乌托邦”这本书中批判了新生的资本主义关系,描写了人民的痛苦。他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揭露圈地运动的结果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那儿的贵族豪绅,乃至主教圣人之流……不让任何人在庄园上耕种,把整片地化做牧场,房屋城镇都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作羊圈……佃农从地上被逐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有时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离乡背井了……等到他们在流浪生活中把卖来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他们就只有盗窃,受绞刑的处分,否则就是挨家沿户讨饭了。”莫尔“羊吃人”的名言成了当时民歌中经常引用的佳句,他那对圈地运动的详细描写成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叙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方法时所引用的生动素材。当然,处于那个时代的莫尔还不可能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也无法指出实现理想制度的真正途径,他的乌托邦只是一个空想而已。 信道而死 1533年,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离婚后与安妮?博林结婚。莫尔拒绝参加安妮?博林的加冕典礼。次年,议院通过《至尊法案》,宣布亨利八世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全国臣民都要宣誓承认,莫尔拒绝宣誓因而被关进伦敦塔。 在被囚禁的日子里,莫尔写了《耶稣受难史》,但写到圣餐制的设立时,由于狱中没有精确的参考资料而辍笔。他又另写一部著作,题为《快乐对苦难对话录》,书中点缀着不少圣经的训诫和幽默的趣闻轶事,其中有些情节带有自传性质。 在狱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三次拒绝宣誓,由于他坚不吐露拒绝宣誓的理由,所以无法审判定罪。在狱中 托马斯.莫尔曾与朋友诺福克有一段经典的对话∶ 诺福克∶在英国,谁不服从国王,就没有好结果。莫尔∶我已经再三思索考虑了,但是,我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诺福克∶托马斯,我怕你将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莫尔∶自由的代价的确很高。然而,即使是最低级的奴隶,如果他肯付出代价,也能享有自由。后来亨利八世的检查官作假证诬告莫尔说过“议会无权宣布亨利八世为教会的最高首领”的话。尽管莫尔据理抗辩,可是陪审团还是一致裁决他“有罪”,应处死刑。在审判他的法官中有新王后安妮?博林的父亲、哥哥和叔叔。 莫尔被判定为叛国罪,国王将肢解刑从轻改为斩刑。当莫尔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声说:“求天主保佑我的亲朋,免邀此种恩宠。”这句诙谐语是对亨利八世专制暴虐的嘲讽。在临刑前的五天时间里,他写好了一篇漂亮的祈祷词和告别信。1535年7月6日他走上断头台,临刑前还幽默地对司狱长说:“请帮我上去,至于下来,我自己安排好了。”第二天,莫尔的头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这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5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学术著作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815。星期六,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15成为交流的主题和中心,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6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23,1483,马丁?路德(1483-1546)63岁,德国宗教改革倡导者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816。星期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16并借此发展成为光荣的“革命家庭”。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7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2)马丁?路德人物贡献 改革 当时封建制度下的西欧,社会危机和教会危机激化。一些民族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不满,下层人民苦难更为深重;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威信明显下降,教会内部的改革派已多次发难。路德在大学时期已对当时的世事和教会景况感到苦闷。他在修院虔修和钻研神学、哲学理论时,悉心探讨释除苦闷的真谛,但自觉毫无收获。当他为解除自己“心灵之痛苦”寻找“蒙神赦罪而得救赎”之路时,认识到传统教会要求人们履行的礼仪和神功,并无助于人们解除这种深沉的内心苦闷,经院神学亦只能引领人的心灵走入死胡同。他对中世纪一些具有改革思想的人物如维廉?奥康、J.胡斯等虽有所向往,并受到人文主义者如D.伊拉斯谟等的影响,但尚无意反对传统教会和教皇体制。后人多认为,在这段时期内,他已形成因信称义命题的基本内涵。这一命题的主旨为: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不在于本人自己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人对上帝的笃诚信仰。当时教会宣称,教皇哄骗信徒们说购买了赎罪券无论犯了多大的罪,可以得到上帝的宽恕。路德的因信称义命题,正是针对这种说法的神学依据加以抨击。 教皇利奥十世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教廷大员到德意志各地兜售赎罪券聚敛资财。不少诸侯及市民阶层对此甚为不满。一向赞助路德的萨克森选侯弗里德里希不许在萨克森选侯区兜售赎罪券,但在萨克森公国并未被禁止,而事实上兜售活动已深入维登堡附近。对此,路德于在1517年10月31日(一说11月1日)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以神学论辩的笔调写成,语气甚和缓;仅指责某些教会弊端而无意攻击教会本身,在第71条中还明确肯定教皇的赦罪权。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教会的“功库”只在于上帝通过取得基督施行救赎恩典的福音。其因信称义主张在论纲中并未提出。然而,论纲已使赎罪券在德意志各地销路大减,有些地方已无人购买。路德此举得到各阶层支持,同时也触怒了教廷。 1518年路德写了《解答》一文为自己的主张辩解。路德在文中强调:自己并不是在攻击大公教会,反而是在肯定了罗马教会的正统性。并表示自己愿意维护教会的权威而顺服教会和教皇,也愿听教皇发落。不料却引起了争端。同时指出大公会议的权威高于教皇,否定教皇颁布的各种大赦理论。1518年8月(有些历史资料是7月),教皇命令路德到罗马接受审判,路德面临的很可能是死刑。撒克逊选侯腓特烈利用自己的权利使审判改在奥斯堡。1518年10月,在法庭上路德慷慨陈词,并拒绝公开承认错误。 次年7月,亲罗马的神学家约翰?艾克迫使路德在保守势力较强的莱比锡展开辩论。辩论中,由于路德之论据只有一些唯名论的东西而在艾克的黠问下无词以对,因此明确断言圣经权威至上,可是当艾克引出圣经章节时, 路德却指圣经是教皇搞出来的假东西,并赞同康斯坦茨公会议所谴责的胡斯的一些观点,这就否定了公会议的无误性。辩论后,艾克宣称他已从路德的言论中取得了谴责路德为异端的依据。1520年6月15日由教皇利奥十世签署发出《斥马丁?路德谕》。该通谕例举了路德41条“严重错谬”,包括对告解、圣体、绝罚、炼狱及教皇权威等论述。通谕还限令路德在60天内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将遭受绝罚的命运。 在1520年的8—10月,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公开提出教皇无权干预世俗政权。宣称教会如果不能自己进行改革,国家政权应予挽救,并将罗马教会称为“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的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认为: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信徒人人都可直接与上帝相通而成为祭司,无需神父作中介。然而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当时对圣经有多个不同之解释本,路德对此通通打压, 因此又有抨击者说他其实是把解释权改为由他自己所拥有。 由于路德坚持自己的观点,教皇正式宣布开除路德教籍的通谕。路德在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决定公开对抗,写了《反对敌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当众烧毁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了在政治上与法国抗衡,希望得到教皇的支持,反对路德的改革。因而在1521年帝国会议上,决定执行教皇通谕,给路德判罪。但由于与会诸侯的反对和路德本人在被审讯时的强硬态度,会议最终决定先放路德离去,然后判罪并下逮捕令。路德在归途中,萨克森选侯腓特烈等人以“拦劫绑架”方式把他送进瓦特堡加以保护。路德在瓦特堡隐居期间,致力于圣经的德语翻译。这时,路德的拥护者已经行动起来,宗教改革运动如燎原之火,迅猛发展。 渴望改革的人们自发奋起。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一些权位较高的贵族害怕运动的发展会危及其既得利益,开始动摇。路德对此亦深具同感。1522年3月他不顾被通缉的身份,从瓦特堡返回维登堡,责备那些行动起来的拥护者“过分了”。他在八次讲道中宣称:“反对以暴力来改革教会。”同年,一些拥护路德的中小贵族,曾以人道主义诗人胡登和骑士济金根为首发动起义。当胡登邀请路德与济金根会见时,路德回答说:“我不愿意靠暴力和流血来维护福音。”对于T.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解放战争,他深恶痛绝,当他要求农民解散被拒绝后,他于1524年发表《为反对叛逆的妖精致萨克森诸侯书》。次年又发表《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号召“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碎、扼死、刺杀,就象必须打死疯狗一样!”当然, 叫贵族去镇压农民是不需要路德教的。 在神学哲学思想方面,路德愈益趋于保守。1525年他发表《论意志的束缚》,驳斥曾支持过他的伊拉斯谟却反而把上帝都包括在内,此事反过来证明了路德对上帝的不敬, 伊拉斯谟甚至指路德的书是野蛮的书。他从此便与人文主义分道扬镳。他又为了圣餐的意义和礼仪问题与U.茨温利展开激烈争论。在1529年马尔堡会谈中,路德拒绝了各方包括茨温利提出的内部和解,一致对抗罗马教廷的建议,终于同瑞士宗教改革派分裂。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7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2)马丁?路德人物贡献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817。星期一,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17譬如—— -------------------------------------------------------------------------------------- 111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3)马丁?路德影响 首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在客观上结束了天主教内部的统一,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已成为广义基督教中的三大教派。在宗教改革的影响下,欧洲民众开始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其次,建立了各种不同的新教派。新教团体只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而且是最小的分支。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随之而来的在欧洲广泛进行的宗教战争,其中有些是叫人难以相信的血腥战争(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结果是德国死了八百万人, 从此德国的天主教人数变为少数,而德国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没落,二百年后才再组成德意志,而进入现代社会更是在二战之后。即使不考虑这些战争,在随后几个世纪中的欧洲政治舞台上,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之间的政治斗争都起着一种主要的作用。 最后,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带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变了两种教派, 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天主教在十七世纪的改革,引入了人民主义的色彩而出现十八世纪法国的自由思想, 而基督教却在十八世纪没落而发动其自己的改革,结果产生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资本主义。 (4)马丁?路德人物语录 . (1) "我对那位公义刑罚罪人的神,说不上爱。我对他隐存忿怒;我恨他,因为可怜的罪人,在律法和悲惨恐惧下生活,不但被原罪毁坏,还要受福音折磨。。.." (2) . "因为你污损神的真理,愿神把你毁灭在这火里!" (3) ."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 (4) ."如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修士"(天主教) (5) ."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6) . "我是粗野! 狂暴!激烈! 好战!" (7) ."我是上帝话语的奴仆" (8) ."我是民族的战士" (9) . "应该把他们戳碎、扼杀、刺杀,就象打死疯狗一样"。《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 (10) ."我是一个好修士,严守纪律,我可以宣称,若有修士能因着遵守纪律就能到达天堂,那应该就是我。 在这屋的伙伴,只要是知道我的,都能够为此做证。 我若是拖延着礼拜,祈祷,阅读和其他这类的工作,我想我可能会痛苦而死。" (11) ."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马丁路德墓志铭>> |
外国108著名思想家《世界信仰百科》(26-10、11、12卷) 2020年08月18日,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3)马丁?路德影响 |
世界信仰百科(26-10)2020.0818。星期二,耿家强1煮酒论史已更新,请回复 http://bbs.tianya.cn/post-no05-513358-1.shtml 18XX: -------------------------------------------------------------------------------------- 111 |
首页 上一页[21] 本页[22] 下一页[23] 尾页[6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