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第117页] |
作者:司马寻欢 |
首页 上一页[116] 本页[117] 下一页[118]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大家早上好,感谢各位大侠的挂念,前段时间一直忙于杂务,耽误了的持续的更新,还请大家多多海涵,300年的大宋王朝,实不忍轻易放弃,被小懒同学激励了一把,重拾希望,再续前续,谢谢小懒,也谢谢这么长时间包容我,鼓励我的不离不弃的朋友们! |
书接上回,还请朋友们继续支持,多多捧场 |
因为属于大宋的精彩,才刚刚开始,有太多太多有意思的东西值得我们共同挖掘,一起惊叹呢 |
085-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对于王全斌来说,所谓的好消息是驻守嘉川(四川广元)的蜀军已经闻风而逃了,只要走过去就能拿上城池,不用打就是一场胜仗,确实是个好消息,但问题是宋军你走的过去吗? 但所谓的坏消息就是蜀军在撤退时把路给断了,这个路还不是一般的路,在古代称为阁道,也称栈道。 这是除了从水路入川的第二种进川的方式,是宋军从北面进入四川的唯一的方式。 后蜀大军的态度很鲜明,人守不住,就靠天来守吧,谁让唐代大诗人李白老宣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呢,现在终于有机会验证一下了! 大家还记得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那篇《醉翁亭记》开篇便说:环滁皆山也……,这句话放在整个大四川也同样适用,环蜀皆山也! 这些山还都不是一般的山,四川的北部是米仓山和大巴山,西部是龙门山、邛崃山、大雪山, 南部是大凉山,东部是大娄山、武陵山、巫山。 西部为青藏高原,至大渡河一线戛然而止,这是天险,没有威胁。在西南部和东南部,则是云贵高原,这也是天险,也没有威胁。后蜀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两个方向,即北部和东部。 |
一条是陆路,一条是水路。 咱们先说第一条进川的路:陆路! 陆路在蜀地北部,是米仓山和大巴山,越过这两座山,就是汉中盆地,现在属于陕西。这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重要分界之地和联结之地。 自古以来从汉中通关中、从蜀中到汉中,只能沿着崇山峻岭之间的河谷而行,这条道路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栈道。 王全斌如果想不走栈道而想走现在进川的路呢?那就得等了!等多久呢?要再等1000年! 等到1936年,国民政府修建川陕公路,全长114.5公里,征集民工7万人,加班加点的干了一年,光民工就死了好几百人,才修通了进川的公路! |
第二条进川的路是水路。 水路在蜀地东部,就是三峡,三峡东西长将近200公里,两岸绝壁陡立,最窄处不过一百多米,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多米,山上的猴子随便扔块石头都可以把船砸沉。 李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坐船走水路能一日千里吗?其实白帝城在现在的重庆,江陵是现在的湖北荆州。从上游顺流而下,船借风势,的确可能一日千里。 那么,李白从江陵到白帝城走了多久? “十二月,史思明陷魏州。李白五十八岁。自寻阳出发,长流夜郎。。。秋至江陵,冬入三峡。” 李白走了三个月!看清楚了,是三个月而不是一日一夜,千里江陵一日还,那是诗人的浪漫主义,是一千年后科技高度发达才能做到的事! |
此时的王全斌如果不想被三峡的猴子打得满头是包的话,即是想走水路也是不靠谱的。如果等新的交通工具出现,也要等1000多年,等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等到三峡大坝修好,才有可能逆流而上,进入四川。 走不过去,游不过去,难道能飞过去吗?别逗了!那时真没飞机! 这就是后蜀军队敢弃城的理由,也是王昭远自我感觉良好的信心来源,他们想的是,只要把进川的路给你断了,你大宋能耐我何? 确实没有别的选择,王全斌也确实等不了1000年。那怎么办?王全斌是个北方人,想问题比较简单,也比较粗暴。既然两条路都难走,那就选相对容易的那条啊,北方人不会游泳啊,又怕晕船,只能走陆路了。 |
陆路大致有这么五条路可供选择。 1、荔枝道,从重庆涪陵到汉中,因为运送荔枝而闻名。涪陵不仅仅是产榨菜,还有荔枝。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道。走的人很少。 2、米仓道,因为要翻越米仓山,大巴山得名,非常难走。 3、陈仓道,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那个陈仓道,不好走不说,还要多绕路。 4、阴平道,比以上的道路要更难走。严格的说,在当时根本就不是路。三国时的邓艾拼死一搏,走的就是阴平道。凶险无比,堪称阴间之道 5、金牛道,这就是传统的入蜀通道。有栈道,还有剑门关。 这五条道里,除了金牛道,别的道都是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凶险。 那个邓艾为什么宁愿去阴平道跳山也不愿意走正面容易走的金牛道呢?因为,道虽好走,关却难闯,这个关就是有着鼎鼎大名的:剑门关。 但王全斌跟王昭远最大的不同是,他是实战家不是理论派,他根本不会做那么多比较和分析,他只知道,既然要选择,就选择自己觉得容易的,自己能把握的。 所以他虽然知道剑门关的厉害,但是王全斌还是选择了金牛道,选择了剑门关。 因为,王全斌知道,攻打后蜀,只有一个最高原则,那就是要快,一定要快,必须要快 |
为什么要快呢?打仗不是应该求胜求稳吗? 看来我们确实是不了解战争,也不了解王全斌这个人的! 看看王全斌攻打后蜀的前面几场战役! 一战:取兴州,败蜀兵七千人,获军粮四十余万斛,又攻石圌、鱼关、白水阁二十馀寨,皆拔之。 二战:取西县。获其粮三十馀万斛。蜀军烧绝栈道,退保葭萌。这里的葭萌是葭萌关。 三战:破义州,获军粮八十万斛。蜀军焚浮梁,退保剑门。 三战过后,宋军逼近剑门关。 如果熟读宋朝正史,我们可以看到,正史里详细记录了每次战役夺取军粮的情况。 那么,现在可以揭晓王全斌为什么一定要快的答案了? 因为后勤。 数十万大军,不管今天有没有仗打,都是要吃的啊!远征蜀地,人马劳顿。先得吃饱才有力气上战场啊!而且,自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后,宋朝一直缺马,不可能用马来运军粮。 蜀地地势险峻,几十万人每天的吃喝怎么办?只能靠人力运粮。 后来的沈括曾经主持过西北军务,对于后勤有过一些考证。 “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 二人饷一卒,一支可二十六日,若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 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三人饷一卒,极矣; 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上面这段话看不懂也没关系,咱们总结归纳一下. 简单地说,三个民夫供一个士兵,也只能做到一个月的后勤,这已经是极限。宋朝征蜀发兵六万,就要近20万民夫做后勤。 多耽误一天,后勤的消耗可想而知。因此,正史里才会对夺取军粮大书特书。 从古至今大多数战役的胜利都是军粮供给给力打的底,任何时候吃饱穿暖都是大问题。 |
赵匡胤听汇报的时候,正值京师大雪。对左右说:“我穿这么多,仍然觉得冷,西征将士岂不是更冷,!”立即脱下裘衣、裘帽,派人快马加鞭赏赐王全斌,并通告征蜀将士,朝廷只要土地,打胜仗之后的金银珠宝全部分给大家,征西将士,士气大振,无不用命。 赵匡胤确实是会做老板的老板。 后蜀那边,以诸葛亮自居的枢密使王昭远也终于带着三万蜀军从成都赶到了剑门关,并且进驻了剑门关。 剑门关是后蜀的最后屏障,后蜀人民对它有着充分的信心。 剑门关自诸葛武侯设立以来,从来就没有被正面攻破过的记录。 逃到剑门关的王昭远凭此天险,用兵书上看来的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推演了一番,又一次看到了战胜的希望!只可惜一夫当关万夫莫关的神话,是用来给英雄打破的! 此时,这个英雄不是别人,就是王全斌! 剑门关这场著名的两王之战,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
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记得再来 |
现在天涯的点赞分怎么这么低啊,我的天,大家不用给我点赞了,我去拉拉赞助,给顶贴的大侠们点赞 |
感谢各位挂念,更感谢大家一路相随,大宋,需要咱们一起穿越,共同挖掘 |
各位大侠早上好,感谢大家的挂念! 大宋这段尘封千年的历史,暗香袭来,继续精彩,各位不要走开!再度前行吧 |
086-兵败如山倒 降旗城上飘?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相传,剑门关由三国诸葛亮所立,诸葛亮说:“大剑至小剑隘束之路三十里,连山绝险”,于此地“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又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谓之剑阁,成为军事要隘。 剑阁之隘,蜀之关键。咽喉所在,兵家必争,又因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使其更加闻名。 剑门关雄关如铁,绵延百里,山脉从秦岭而来,由巨大的砾岩组成,尤其在剑门关正面一带,岩石如镜,寸草不生。 这是天险里的天险,已经是后蜀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上苍给历代蜀人的最后一线生机。 历史可以作证,在此之前,剑门关从未在正面失守。但不幸的是,伟大的纪录,都是留给“伟大”的人去打破的。 |
王全斌带着宋朝征蜀北路军,从金牛道一路南下,先修路再前进,虽然行军速度是慢了点,但是还是赶在了过年前来到了剑关门。 在剑门关下吃着从后蜀军队抢来的军粮,整整休整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65年),不过别害怕,回首从前啊,在上一年的12月30日的时候,他们才攻下的利州城。所以说他们可真是慢。转过年来,王全斌走出营房,看了看耸立在眼前的剑门关,毫无例外地再一次感到头晕目眩。 真是太险了! 这么险的剑门关,干吗非要正面进攻呢?那不是傻吗? 就算山上镇关不是王昭远,而是群猴子,只要它们往下面扔两块砖头都能出人命啊! 怎么办呢?还是老办法,正面走不了,咱就从旁边绕啊!迂回穿插总可以的啊。 他再次派出了手下头号亡命之徒先锋官史延德,要他带着兵悄悄地翻过眼前这座见了鬼的大山,然后小路渡江迂回到剑门关南20里的清强店。 到了清强店之后,再向剑门发起攻击!无论如何一定要取胜。 这时候,镇守剑门关的王昭远也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好消息。他有救了,孟昶来信了,不仅没怪他,而且还给他增派了援军。 孟昶派来的援军主帅居然会是太子孟玄喆。这真让王昭远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和信心,因为太子殿下的军事天赋可真是……神秘莫测。 |
孟昶派出太子殿下是想表示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视,说明自己确实也尽了力了。 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孟旭此时放眼后蜀已经无人可派了。 几十年在天府之国的安逸生活,已经彻底磨灭了蜀人的斗志,孟旭的和他的大臣的。他们已经从一群能打能战的北方人,蜕变成文艺并文弱的南方人。 孟太子平时长在深宫,难得有这么一次能够出宫放风并且显示能力的机会,自然非常兴奋。 蜀地最出名的就是蜀锦,太子要求所有的部队旗杆上都包上蜀锦。各式颜色,各种图案整齐划一。 正要出发的时候,天色阴沉,快要下雨。孟太子为了追求完美的艺术效果,下令先将蜀锦取下,雨停之后再重新挂上。 可是,大头兵们明显没有孟太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很多蜀锦都是倒挂的。稀稀拉拉地,也很有些后现代艺术风格。 不仅如此,为了缓解紧张的情绪,太子还带上不少歌姬一起同行。 对于太子积极备战的行为,时人给予了很高评价:“见者无不窃笑。” 太子带着部队一路游山玩水,行至一半,就得到了剑门关失守的消息。 皇帝孟昶增兵是对是错?现在看来,确实是好心办了坏事,因为他给了王昭远又一个可以幻想退守而不是拼命一搏的理由。 当史延德突然出现在清强店,扑向他的剑门关时,王昭远的反应是马上后退,连稍微的抵抗都没有,就退向了汉源坡(今四川剑阁东)。 |
搞笑的是,关乎到整个后蜀命运的剑门天险,他交给了手下一个在历史上都查不出姓名的偏将坚守,自己却抢先跑了。 王昭远想的是,既然他可以等待援军,没有必要现在就拼命嘛…… 而那位不知姓名的偏将就非常可怜,他不仅要抵挡史延德,还要面对从正面冲上来的王全斌。历史没有纪录下他有多神勇,但结果毫无争议,史延德和王全斌在剑门之巅胜利会师了。 进入后蜀最强的天险,也是最后一道屏障,剑门关就此失守。 但王昭远的表演还没有结束,他带着近两万大军仍然驻守着剑阁的一部分。汉源坡,两万蜀军站在崇山峻岭之间,面对着冲过来的敌人勉强列成阵势,可是他们却看不到自己的主帅到底在哪里。他们看不见,王昭远瘫倒在胡床上已经彻底站不起来了。由他的副手赵崇韬勉强带人迎战。 没法解说这场战斗,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战斗。后蜀人一哄而散,赵崇韬被非常搞笑地凉在了最前面,他成了王全斌的又一个平蜀纪念品。 王全斌没有时间遗憾,他的面前还有剑州城(今四川剑阁),这是后蜀人在剑门关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刚刚溃散的蜀军都跑到了那里,他必须速战速决。而剑州城成了后蜀人不堪回首的地方,一退再退,苟且偷生,所有的天险都不知利用,最后在剑州城里,一万多蜀军被集体屠杀…… |
王昭远战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前来支援的太子耳朵里,太子再有艺术细胞,也很清楚剑门关失守意味着什么。 太子立马扭头狂奔,一直奔回到成都,孟旭面前。一边大口喘气还一边安慰他爸,“为了阻挡宋军,我已经把回来的这一路都烧了,宋军什么都得不到了,不用担心。” 孟旭脸色煞白,半晌无话。平静一下情绪,默念:“冷静,亲生的,这是亲生的。” 好了,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剑门关一破,蜀国就守不住了,这是千年以来的定律。此前无论是刘禅的蜀汉,还是王衍的前蜀,都是这样。 孟昶登上了成都的北门,极目远望,他的眼前仍旧是无限江山,良辰美景。不过可惜,很快就会有敌人兵临城下了。这时,有位叫石奉頵的老将军走了过来,对他说不必惊慌,宋军远来,不能持久,只要我们坚壁清野,还是能守住成都的。 孟昶苦笑,他这时比谁都看得清楚了。史称他叹息了一下,说――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吾东向发一矢,今虽欲闭壁,谁肯效死者! 理智重新回归,在他需要清醒的时候。他真的理解了当初刘禅和王衍的决定,想想前面剑门、三峡间派出过多少的士卒,守着多少的沟壑绝岭,可是都无济于事,现在要垂死挣扎,换来不过就是一死而已。 这时后蜀的宰相李昊走了过来,提醒他不必绝望,臣已经打听清楚了,荆湖两地的前君主高继冲和周保权在开封都活得挺好的,一样的作官,一样的安全……而且,李昊的脸上突然现出了一丝难以形容的诡异笑容,他小声说,陛下,如果你同意,我会为此而尽力。 孟昶看着他,眼神无比复杂,口中竟无一言以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片刻之后,孟昶就似乎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一丝更加难以形容的笑容,那是苦涩?是自嘲?又或者是深入骨髓的悲哀?不,也许是尖锐得像钢针一样伤人的讥讽! 孟昶哈哈大笑,对变得有些僵硬的李昊摆了摆手,说――你去办吧,我想起来了,这事你在行……然后他就此下城,再不回顾。 李昊,这是一个年事已高的蜀地老臣,在孟知祥攻克前蜀时,时任丞相,前蜀的降表就是李昊写的。 如此说来,写降表,李昊的确最合适,最有经验。 等到李昊凭着几十年前的记忆,忙完各式投降的仪式,文书,写好了降表回到家的时候。发现门上赫然写着后蜀人民送来的锦旗,上书六个大字。 “世修降表李家” |
公元965年2月19日的早晨,成都北郊外升仙桥畔,40年前的一幕再次重现。孟昶身穿白衣,衔玉壁,手牵一只白羊,头上缠着草绳站在桥边。他身后是他从前的文武百官,这些人身穿孝服,赤足,伏在一口空棺材上放声痛哭。 这就是古代战败出降的国君所应必备的官方“礼仪”,以此来表示自己犯有死罪,听候发落。 而受降的一方,则由宋军主帅王全斌代表赵匡胤走了过去,取下玉壁和草绳,把白羊牵走,再把那口棺材烧了,然后当众宣读赦免孟昶的诏书,这一过场才算走完。 后蜀从公元925年起,至此享国近40年。而宋军从公元964年12月初出兵起,到孟昶出降,只用了区区66天,一片万岁声中,蜀地四十六州,二百四十县,五十三余万户从此换了主人,他们的老板不再姓孟,而改姓了赵。 赵匡胤在全国的统一战争中,拿了下至为关键的后蜀! 后来,宋真宗时期,将蜀地分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这就是四川的来历。 赵匡胤终于得到了四川,但是他征服了么? 面对敌人,可以打败他,也可以消灭他。 但是只有征服了他,他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 心悦诚服,方能尽心竭力。 赵匡胤打下四川只用了六十六天,真正掌控了四川花了多久? 两年,整整两年,害得赵匡胤寝食难安。 这都是因为那个该死的王全斌,还有那个当初征蜀不起眼的约法三章,赵匡胤高估了征蜀的难度,因此许了一个超大的诺言。 赵匡胤到底许了一个什么样的诺言制造了一个折磨了他两年的大麻烦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
居然忘了今天是周末,给各位补一句周末快乐 |
大家早上好,新的一周开始了,祝各位好运随身,惊喜不断 |
087- 胜利者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在攻打后蜀之前,赵匡胤有点高估了这场战争的难度,所以为了鼓舞士气,对出征将士的约法三章最后一条是:“朝廷只要土地,其他的都可以赏赐给你们” 当兵的头脑都比较简单,他们认为打了胜仗自然可以为所欲为,攻打蜀地那么辛苦,自然要好好放纵一下,皇帝说只要能搬得动的就是自己的,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好东西肯定不会自己长脚跟他们走啊,那不得自己是去拿啊,起初宋军只是顺手把好东西拿走,但见有的哥们拿的多发了财,其他人就眼红了,那就开始抢呗,接着便是烧杀抢掠,便是洗劫。 王全斌的北路军从进入成都的当天就开始了梦幻般的新生活。当时成都的繁华美丽绝对要在北方的都城开封之上,穷惯了,饿惯了的大兵哪见过这些? 抢!只要是我能看得见的,只要是我的手能抓得住的,就是我的!不管那是大户人家的金银财宝,还是店铺里的绫罗绸缎,又或者是灵秀美丽与北方佳丽廽然不同的川妹子,他们见什么抢什么。 |
王全斌本人是没有参与到外面公然的抢劫,但他直接走进了后蜀的国库。16万贯,这只是他私吞的铜钱的数目。 而刘光义的东路军就更上层楼,他们自从攻破夔州之后,就一路畅通无阻。万州、开州、忠州、遂州等地都是不战而降。刘光义每进一城,就把官府库存全部打开,赏给士兵,而士兵们的反应是一边收钱拿东西,一边要求主帅屠城。 就这样,东路军比北路军晚了几天进入的成都。就成了赵匡胤两年不醒的噩梦。 后蜀人民人彻底蒙圈了,当初孟知祥攻蜀之后也没这么干啊,打了胜仗之后对老百姓却是客客气气的啊,后蜀人民虽然幸福安逸的生活惯了,他们讨厌战争,但是眼看着自己家园被洗掠,亲人被侮辱,四川人骨子里的血性被激发了出来。 一时间,反抗宋军的后蜀人民起此彼伏。其中规模比较大的,领头人叫做全师雄,之前是蜀军的将领。 王全斌觉得对全师雄还是以安抚为主,不要闹出大矛盾。于是派派马军都监米光绪带领一些士兵去全师雄的老家安抚。 米光绪觉得太麻烦,对一个手下败将还要做什么安抚么?简直丢大宋的脸! 所以他安抚的结果是,全师雄老家的亲人被杀光,全师雄的女儿被抢。 面对这么个结果,王全斌傻了,全师雄疯了。实在是欺人太甚,跟他们拼了! |
全师雄带领蜀军造反,一时声势浩大,蜀地各州县也纷纷起兵,响应者达到了十七个州,近十万人马。自称“兴国军”。 全师雄率军攻克彭州,杀死都监李德荣,自称兴蜀大王,分兵占领灌口(今四川都江堰市)、新繁(今属四川新都新繁镇)、青城等地。 王全斌也不想在墨迹了,事已至此,只能先打了再说,于是派崔彦进、高彦晖分兵进讨,没想到被全师雄击败,高彦晖战死。王全斌又派张廷翰进讨,同样大败而还,退保成都。 全师雄趁机分兵绵州(今四川绵阳)、汉州(今四川广汉),隔断剑阁。 蜀地各方起兵响应,邛、蜀、眉、陵、简、雅、嘉、果、遂、渝、资、昌、普、戎、荣等十六州兵变此起彼伏。刚刚打下的蜀地,一时警报四起。 赵匡胤满脸铁青,内心已经把王全斌十八代都骂了个遍。但还是要忍住性子,安抚王全斌。万一把王全斌逼急了,天高皇帝远,直接反了在蜀地自立为王,可是大不划算。 王全斌十分恐惧,杀害后蜀降兵3万余人,这激起了蜀中群众的反抗。王全斌向京乞援,后刘光义、曹彬出击全师雄,乾德四年(966年)正月,丁德裕入蜀协助平叛。 整整两年,蜀地之乱才算平息。这两年里,牵扯了赵匡胤对大理,对北汉,对南唐的用兵。 蜀平之后,王全斌回到开封,簌簌发抖。自古以来平蜀的将领没有一个好下场。 他深知自己给赵匡胤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
但出人意料,赵匡胤并没有对他治以重罪,仅仅降职,要求退出赃款了事。王全斌成为第一个平蜀后得到善终的将领。 赵匡胤对这个战败的国君孟昶,心情是有几分复杂的,既有胜利者的得意,也有知已般的同情,因为孟昶治蜀三十年,能把一个西南蛮地治成天府之国,他的才华是值得敬佩的,尤其是孟昶写的《官箴》是自己写不出来的东西。 应该善待于他!赵匡胤暗暗的做了决定! 当孟昶归降,一行人等抵达开封郊外时,赵匡胤让亲弟弟赵光义在玉津园慰问;次日,赵匡胤即在崇元殿备礼召见孟昶及后蜀君臣33人。 礼毕,即率孟昶等同登宫城门楼检阅三军,然后在大明殿大摆筵席为孟昶接风。封孟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其弟孟仁贽、其子孟玄喆及其宰相李昊等人也都各授官职。 看来,赵匡胤只不是嘴上说说,也不只是装装样子,他确实通过实际行动,履行着善待于他的决定,孟昶投降后,被当成国宝一样,住进了赵匡胤特意为他打造的,应有尽有的,由500间大宅组成的湖畔别墅群里。 |
不幸的是,一路上颠沛流离舟车劳顿孟昶都挨过去了,可到了开封,住进了赵匡胤给他特意修建的河畔豪宅之后,孟昶却突然死亡。只在新主人赵匡胤的光辉照耀下生存了短短的7天。 关于孟旭死因的猜测有许多种,其中流传最广,最为香艳的是和孟旭年轻貌美的老婆花蕊夫人有关。 传说这个花蕊夫人据说美貌无比,赵匡胤见色起竟为了独占她,于是下毒毒死了孟昶。 不过,这是传闻而已。孟旭已经是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所有的一切对于赵匡胤来说都是予取予求。赵匡胤真要怎么样,孟昶还不是只有眼睁睁的看着,能怎么样呢?所以,赵匡胤,何必做这么不开眼又被后人诟病的蠢事呢? 但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在民间赵匡胤和花蕊夫人确实有一些不可描述的传闻。 而更为奇葩的是,花蕊夫人还和宋太宗赵光义之间也有一些不可描述的传闻! 那花蕊夫人和这两位大宋皇帝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香艳故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
首页 上一页[116] 本页[117] 下一页[118]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