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第97页] |
作者:司马寻欢 |
首页 上一页[96] 本页[97] 下一页[98]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所有人 各位大侠早上好! 感谢悠然兄的墨宝,这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天,即使对大宋一无所知的人,都大多知道“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因为它太传奇了,太不可以思议了,在一将功成成骨枯的残酷战争中,开国皇帝如何对待这些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就成了考核一个皇帝除了功业之外,道德上是否有污点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但害怕史官的皇帝们,却无一例外的选择了,开国后即杀功臣。 在得一个好名声,还是坐稳皇帝宝座的选择中,他们都选择了后者。 这很务实,没什么好指责别人的。 但宋太祖赵匡胤却用了另外一个办法,就把这事给办了?喝一场酒就真的能干成这么难办的事吗? 杯酒释兵权到底真的发生过吗?还是说相声的意淫杜撰的呢? 历史上也有很多个不同版本!我们究竟该信哪一个呢? 这就是今天这一章比较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会让你看到在历史书上看不到的东西! 不是我故意要这么做,而是,我们做为一千年后的现代人,我们不想看的结果和分析,史官都写了,我们想看的过程和详情,史官一个字都没提。 那在结果发生之前,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这就是探寻历史最有趣的地方! 还原过程,还原人物,还原他们当时所思所想! 这是个挑战,而我一直在挑战的路上, 来,给我一个掌声, 等会,我给你点颜色看看! 各位早安! |
大家别忘 了,这是咱们大宋的后花园,今天西风兄,已摆好酒宴,等着各位大侠畅饮,先过去喝两杯,盖个十层楼,把姑娘们安顿后再过来, 一会见! http://bbs.tianya.cn/post-free-6050318-1.shtml |
各位,大餐来了! |
065-杯酒释兵权的三杯热酒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公元960年6月,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平定山西李筠的叛乱。 公元960年11月,宋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平定扬州李重进的叛乱。 二李叛乱平息后,中原局势得以安定,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像二李这样直指赵匡胤的大规模武装叛乱,各地节度使大多及时认清了当下的形势,归顺臣服于大宋,使得大宋政权初步稳定,开国之后,连打了两个大胜仗的赵匡胤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回到皇宫,每天晚上睡觉时他都睡不踏实,总会在半夜惊醒,因为他总感觉自己床边有多人在那酣睡,这让他极为恼怒的说了一句名言: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 那宋太祖说的睡在他旁边的人都是哪些人呢? 他的邻居和他们的兄弟们! 赵匡胤从五代十国的刀光剑影中一路走来,他见证了五代诸朝的更迭,无一例外的都是骄兵悍将弑君篡位,而他自己也是依靠精心谋划的皇袍加身陈桥兵变才夺取了后周政权。 他很多清楚皇帝本无种,兵强马壮者得之。只要有兵,只要看上皇帝的宝座,造反夺权几乎是无法抗拒的诱惑。这个和忠诚、道德无关,事关人性和本能。 难道大宋也会像别的五代其他王朝一样很快被替换吗?他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跟着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们应该怎么妥善安置呢?如何才能天下太平,长治久安?…… 若无闲着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忧心烦恼杂事多,皇帝也会不快乐。 这一系列关系重大却又术为复杂的大事,困扰着他!这赵匡胤睡不好觉,半夜惊醒的原因。 让他苦闷的是,即使再烦恼,这些事都没办法跟他妈说,也没办法跟老婆诉苦,找亲弟弟商量商量?他也是可能被处理的当事人,站在对立面的亲弟,咋商量? 能只他心灵相通,颇有默契的就只有一个人了,没错,就是那个沉默寡言,内心行事的老大哥赵普。 |
于是,赵匡胤微服私访,摸黑来到赵普的府中,进入后室后,抿了一口上好的龙井之后,便问赵普:“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家,战火纷飞苍生涂炭,到底什么才是祸患的根源?我欲平息天下之乱,开太平盛世,创千年基业,可有良策?” 赵匡胤问的恳切,赵普也回答的直接,两个原因::“世道纷乱,国家不安,皆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赵匡胤又重复了一遍,并深深的点了点头! 很多时候,问题本身就是答案,找到了问题,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方镇太重。说的是自唐中期安史之乱以后,各地军阀割据一方,当有钱有人又有枪的时候,造反和混战就是必然,怎么让他不重呢?这个咱们以后一步步的详细看赵匡胤是如何解这个扣的。 第二,君弱臣强。这个一下就说到宋太祖的痛处,皇权虽然至高无上,但它是个虚权,兵权只是臣权,看似在皇权之下,可是兵要造反的时候,可远在皇权之上了。皇帝并不是真龙,上不了天,被砍时,也会血流成河。 “那怎么才能变君弱臣强为君强臣弱呢?”赵匡胤问赵普。 赵普回答的非常干脆:“今别无他法,只有夺其兵权,摄其钱谷,如此一来,天下自安,然后……”, “好了,打住,不用往下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赵匡胤拦住了赵普接下来的话。 咱们其实已经非常熟悉赵匡胤这个人了,他与别的开国皇帝最大的不同是他有超准的预判和超强的洞察力。他已经猜到赵普接上来说什么,但他不能让赵普说出口,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那样做! 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是违背他做人底线的,汉高祖刘邦开国之后杀功臣的事,他觉得是不对的。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他的榜样,但玄武门之变却是他认为的道德污点,而他现在的所要做的事,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可抄,只能自己原创了! 赵匡胤心里无比清楚,要想天下大治,最要紧的是限制并削弱中央禁军首领和各地节度使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把皇权巩固到无以复加。 宋朝建立以来,虽然后周王朝手握兵权的将领都被剪除或替换。但去了旧臣又来新贵。当年,参与陈桥兵变的禁军将领都得到了加官晋爵的封赏。赵匡胤明白,没有这些人的支持,自己是不会登上皇位的。新贵应该让他们贵的。 但是,任由功臣们继续掌握兵权,陈桥兵变皇袍加身这样的闹剧难道不会再重演吗?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赵匡胤问赵普,并不是想得到一个全新的另类答案,而是求证自己内心的想法是否妥当可行!当赵普说的跟他想的一样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听从内心的真实声音了! 从赵普家里走出来时,已是深夜! 京城开封漫天的雪花飞舞!一场大雪让整个世界一下变得如此洁白,就是赵匡胤此时的心境一样,一扫往日的阴霾!抬头看见那一轮圆月,清冷的月光正照着洁白的雪! 赵匡胤像个孩子一般,连跳了几步,但很快就以稳健的步伐回到了宫里。 |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3月,在外巡边的慕容延钊和韩令坤回京朝见,赵匡胤心情愉悦,大肆封赏,但趁机解除了他们的禁军主帅之名,保留了他们地方节度使之职。 此前,慕容延钊担任殿前都点检,韩令坤则为侍卫马步兵都指挥使。解除他们的职务之后,殿前都点检这一职位被撤除,侍卫马步兵都指挥使由石守信接替。 从此开始,赵匡胤拉开了大宋王朝基于继续后周军事改革的序幕。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7月9日晚,赵匡胤设酒宴招待了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皇宫内觥筹交错,酒宴正酣。 主持宴会的是皇帝赵匡胤,参加酒宴的也不是一般人,他们是: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罗彦环……等七八个人。 这些开国功臣大多是义社十兄弟的人,以前聚会喝酒时都狂放习惯了的,所以一直也是不那么讲究君臣礼数,大家推杯换盏,回忆了很多过去大家一起经历的奇闻异事。 酒兴正浓之际,只见赵匡胤挥手记所有侍奉的人都退了下去,举起酒杯对大家说:“兄弟们,我重新再敬大家一杯,没有兄弟们鼎力相助,怎么可能有我赵匡胤的今天?所以我时刻感念你们的功劳,永生不敢忘记,来,干了……!” 这是赵匡胤敬的第一杯酒,这帮兄弟也非常豪爽,一饮而尽! 赵匡胤又举起了酒杯,说道:“兄弟们!我敬大家第二杯,李白曾说君不见皇河之水天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活着就这一辈子,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再不喝就喝不了了。人生短暂的很那,一眨间就老了,再不喝就来不及了,人生得意须尽欢,来来来,喝喝喝,干了它……!” 这是赵匡胤敬的第二杯酒,众将士被赵匡胤说的顿生伤感,豪情复燃,又是一饮而尽! 赵匡胤也被兄弟们的豪饮感染了,都没让兄弟们坐下夹口菜,就倒了第三杯。 但此时的赵匡胤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望了众兄弟一圈,神情落寞,满脸忧伤,举着杯子好一会,都没开口说话。画风急转,兄弟们都蒙圈了,石守信为首的几个人齐声问道:“陛下,您怎么了,有什么烦心事,我们几个愿肝脑涂地,赴汤蹈火,为陛下分忧!” 赵匡胤叹了一口气说道:“兄弟们有所不知,这个皇帝当的我是生不如死啊!我白天不敢睡,晚上睡不着,如今我当了天子才知道天子的苦衷,远远没有我做个节度使逍遥自在。你们知道夜夜失眠的滋味吗!” 这说的什么话,大家更蒙圈了,纷纷摇头。 |
没办法,既然他们听不懂,那就只能直来直去了。“你们还不明白吗?朕这个皇帝的位子,你们谁不想来坐一坐呢?” 说这话时,赵匡胤的语气十分平和,但对石守信等人来说,这番话不啻晴天霹雳,让他们刹那间酒意全无,寒意油然而生。 这帮武将的反应也不迟钝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一个动作——伏地顿首,仓皇地说:“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我们不敢再有异心啊,陛下可千万不要冤枉我们啊?” 赵匡胤感伤的说道:“兄弟们,有所不知,既然酒喝到这份上,我就把就话挑明了吧!即便你们绝无反叛二心,但你们的部下哪个不贪图富贵?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有朝一日把黄袍硬加到你们身上,你们又当如何?难道不会跟我一样不得已而为之吗?!” 黄袍加身!这四个字犹如晴天霹雳击中了石守信等人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八个大字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一幕幕开国帝王诛杀功臣的惨剧迅速在眼前闪现。 他们不是没有想象过这种情形,但眼前的这个人,这个当年与自己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兄弟,这个英明睿智、宽厚仁明的开国皇帝,难道也会像那些过河拆桥的帝王一样,重演屠杀功臣的惨剧吗? 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求生本能发挥了作用。石守信等人跪在地上,一边不停地叩头,一边痛哭流涕道:“我等愚钝无知,没有考虑这一点,唯愿陛下哀怜,指点一条活路吧!” 看到这些手握重兵的将帅个个战战兢兢,跪伏在地,赵匡胤心生怜悯的柔声说道:“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何其匆匆?所谓富贵,不过是多积金银,多生子女,多买田地。兄弟们何不释去兵权,多蓄歌妓舞女,多摆酒宴愉悦身心,心情舒爽的颐养天年?朕,公主众多,与你们约个皇亲,咱们结成儿女亲家,共享天下,上下相安,齐享富贵,岂不是万全之策?” 大家终于听懂了,原来皇帝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要真的杀我们。 石守信带头跪下,所有人都感激涕零,齐声高呼:“谢陛下不杀之恩,谢谢陛下如此关心!” 第三杯酒,就这样在画风突变后大家一饮而尽! 赵匡胤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情绪,他轻轻挥挥手,石守信等人就此退去,只剩下一桌杯盘狼藉和静静发呆的赵匡胤。 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有的只是心怀柔情三杯热酒。 这些身经百战、刀架到脖子上也不皱一下眉头的将帅,在面对当今皇帝时,只是几句看似波澜不惊的话语都让他们恐惧万分、步步惊心。 其中的惊险,只有亲历之人方能体会。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主动上表,称有病在身,不宜执掌禁军,请求赴地方任职。 赵匡胤也不废话,大笔一挥,全部批准。 这样一来,除石守信被挽留继续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罗彦环等将帅均被免除禁军中的一切职务,出任各地节度使。 硕果仅存的石守信心里也不踏实,他知道若想平安度过下半辈子,必须主动远离兵权。 次年,石守信再次上表请求解除军职,终获皇帝批准。 赵匡胤没有忘记承诺,他除了早期把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高怀德之外,后来他又把大女儿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的儿子王承衍,二女儿延庆公主嫁给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吉,又做主让弟弟赵廷美娶了张令铎的女儿,开国功臣全成了皇亲国戚,皆大欢喜。 伴随着公主下嫁,皇弟娶妻,“杯酒释兵权”在一片喜气洋洋中圆满落幕。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十分精彩,且已被写入历史。 但这么精彩的故事是真的真实发生过吗?说相声的说的这炫酷,难得现实生活中一桌酒就能把兵权这么顺顺利利的收了? 对“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的质疑,是中国近代史学界的一件大事,闹的沸沸扬扬,到底是真是假?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好了,各位大侠,今天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
大家觉得杯酒释兵权这事是真的吗? |
大家有需要顶下的贴子,就发一下链接贴在下面就行,多互动! |
首页 上一页[96] 本页[97] 下一页[98]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