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宋朝那些人儿》三百载爱恨情仇 一千年世道轮回(300万字长篇连载)[第98页] |
作者:司马寻欢 |
首页 上一页[97] 本页[98] 下一页[99]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感谢各位大侠,大家早上好 |
各位大侠,不好意思,今天的帖子写的不好,我删了重新写,晚点发 |
查资料时发现自己的观点经不起推敲,不能误导你们,算了,重新写,重新写,历史可以质疑,不能瞎说,不能哗众取宠,还是得严谨一点啊 |
@所有人 各位大侠早上好! 先给各位道个歉吧,昨晚失约了,因为有事耽搁了更新,实在抱歉。 写到历史上这个最有名的事件杯酒释兵权时,我好像突然 被1+1=2? 这样的问题给困惑住了,因为浅读历史时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真实性,但上个世纪末知名学者们开始提出质疑时,我也跟着觉得这事有点蹊跷,值得深入研究研究史料,搜集的资料越多,反而越来越迷糊,就像说出1+1=2这样的结论非常容易,想要证明1+1=2却非常困难一样。 尘封千年的往事,它到底有没有发生过?真实可靠性有多少? 不细问,就可一锤定音, 如细问,所有答案都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昨天还在犹豫定到这,交待完了就行了,接着往下写吧! 可是,人就是犯贱啊,我还是停了下来搜集更多资料,来做这个证明题。 直到现在,看着诸多的不同说法,我觉得我好像做不好这样的事,那干脆就来个悬而未决吧,我只陈述事实,把判断留给大家。 断历史的案子,也许不用那么严谨,但基于常识和逻辑的判断还是非常必要的。这不是个能力问题,而是个态度问题。 希望大家继续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保持好心情,来听一段大宋的这悬疑之案吧。 各位大侠,周末早安 |
各位大侠,周末愉快,周末大餐来了! |
066-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真的发生过吗? 惊堂木一拍! 各位看官,咱们书接上回。 大宋的历史上特别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做为北宋初年的开国大事,对大宋王朝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但这样生动且精彩的故事是真的吗? 在《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篇》这样严谨的正史中都有详细记载的,难道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故事,九百多年里,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直到上个世纪末,现代的学者们回头看历史的时候,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他们通过诸多史料的研究和分析后,提出了诸多的质疑,得出“疑点甚多,不足征信”的论断,有的甚至认为这就是史官编的一个段子而已。 接下来,咱们就放松一下心情,像狄仁杰断案一样,乐呵呵的断一下这个案子吧。 原告说:这是真实发生过的,那就先听听原告是么说的吧。 那咱们就从这个传奇故事的史源说起: 从南宋到今天,所有“杯酒释兵权”的故事都以清朝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为蓝本。咱们研究历史就知道《续资治通鉴长编》在史学界地位是非常高的,“杯酒释兵权”事件写在这本书里,自此开始成为最可信的正史事件。 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宋朝有八九百年才有的清朝,你一个清朝人怎么可能确切的知道这事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呢?你还不是从别的地方摘抄过来的。 确实是这样的,李焘的记载是综合北宋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司马光的《涑水记闻》和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等史料,考证事件发生的背景、时间、过程和结果后,又替古人补充了一下,发挥了一下,润色了一下,所以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有准确时间、地点和人物、过程、发展、结果的精彩故事 。 但李焘毕竟是写历史的人正派人物,他对史料的甄选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原则的,他自己可能也觉得这事不能武断的下个定论,所以他就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的正文下加注了一行小字,这行小字非常关键,他说:“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今追书。” 但是这行小字被后人选择性的忽略了,因为我们也希望它跟三国里的空城计似的,是真的就好了,因为太精彩了,如果它是编的,那多打脸啊! |
那这段小字,李焘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他告诉我们一个关键的信息,他说宋代的正史史料和《太祖实录》都只是提了一嘴,都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这件事,这么重要,这么精彩的事件,只说一句话就太可惜了,我还是把它补充完整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实发生过,这么重要,又是可以比肩唐太祖李世民的可讼功德的事件,为什么史官不做详细记录呢?史官们不可能不会写,那到底是不敢写?还是不能写? 我个人觉得宋太祖赵匡胤并不觉得这是件特光彩特值得显摆的事,相反,他觉得不能跟兄弟们同患难共富贵,虽然给了他们利,但夺了他们的名,也是心有愧疚的,所以,并不是什么特光彩的事,那详细记录整个过程,不是让后人看笑话吗?史官们非要写就写个结果放在那就行了,过程就别写了吧。 这可能是当时皇上的最高旨意,史官们加以揣摩和领会之后达成的默契而已。 正史不能详细写,但私人日记里能不能说呢?可以的啊!所以这个故事当宋初的关键人物详细的写到了私人日记里,而李焘在补录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是选三个的私人日记: 所以他在批注的第二段接着写道:“王曾《笔录》皆得其实录,今从之,文辞多取《记闻》,稍增益以丁谓《谈录》。 李焘详细交待了都是从哪抄来的,那上个世纪末的学者们质疑也是从这个史料的来源开始的,质疑的也很有根据。 首先质疑的是记载史料的作者。 质疑者认为,不论是王曾、司马光,还是李焘、王辟之,生活的年代距宋初都很遥远。 最早记录这个事的,是宋真宗时期当了七年宰相的丁谓,他写了一本书叫《丁晋公谈录》。在书里,他详细记载了赵普是怎么分析,怎么建议宋太祖赵匡胤把禁军首领们的军权给拿掉,两个人非常详实,也非常精彩。 宋太祖赵匡胤说:“石守信,王审琦这样的兄弟都有生死过命交情他们不可能背叛我的!” 赵普说:对,您说的对,他们不背叛,不代表他们的部下不背叛啊! 最后说急眼了,赵匡胤说:“我对他们这么信任,能给的不能给的都给了,他们能背叛我吗?绝对不会的!” 赵普回了一句更绝的话:“只如陛下岂负得世宗”,周世宗对你这么好,你咋就背叛了周世宗呢? 赵匡胤沉默了……,书上只记载到这,没有接着再往下写。看清,这里并没有提任何一句喝酒的事。 |
第二部私人笔记就是王曾的《王文公谈录》。 王曾,是宋仁宗时期的宰相,他记载的这件事,就比丁谓详细多了。他把赵普和赵匡胤的对话接着来了个续集。 他说,赵匡胤和赵普谈完后就召集禁军将领们开了个碰头会,会上说,现在我是做了皇帝,我也想好好的重用你们,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对你们老有意见,很多人都上折子参你们,我看着也烦,希望你们以国家大局为重,主动交了兵权,到地方上做官,你们过舒服日子,我和大臣们也就放心了,然后咱们结为儿女亲家。 这个已经是杯酒释兵权的雏形了,但看清楚,是开会时说的,也没提一句喝酒的事。 王曾出生于公元978年,他写笔记时距“杯酒释兵权”事件经过去40多年了,丁谓只是提了一嘴,王曾却能详细叙述具体过程,他的记载从何而来呢? 第三部私人笔记是司马光的《涑水记闻》 司马光是宋神宗时期最有名的宰相,但司马光修《涑水记闻》的时间更晚,距宋初至少90年,却也如同亲历地描述“杯酒释兵权”的全部过程,连对白都言之凿凿。 看清,在司马光这个版本里就有了喝酒的事,咱们上一章就是以司马光这个版本写的。 不可否认,对“杯酒释兵权”事件的记载确实经历了越来越详细,越来越生动的过程。写的这个有没有渲染的夸张的成分?不能排除,应该有!但事件的真实性跟详不详细它没关系啊。 |
除了作者和来源,质疑者的还质疑的是这件事发生的时间。 按照李焘的记载,“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这时距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不远。 质疑者据此认为“建隆二年六月初二,太祖母昭宪杜太后病逝,六月初到七月初,乃国丧期间,朝廷上不作乐,不宴饮”。 既然朝廷有这样的规定,作为皇帝和儿子的赵匡胤就不可能违背规定,在国丧期间举行宴饮,罢去功臣宿将的兵权。这个理由十分有力。 在古代礼制教条中,关于丧葬的规定最为严格。一户人家有人去世,什么亲属服多长时间孝,穿什么丧服,服丧期间禁止什么、允许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分为三年丧、一年丧、九月丧和三月丧。 在民间母亲去世,儿子应服最长的三年丧。对这些丧葬规定,凡大户人家必严格遵循,不敢有丝毫逾越,否则轻则受人嘲笑,认为你不懂礼数,重则涉嫌违法犯罪,追究法律责任。 百姓之家尚且如此,皇太后病逝更要举国服丧,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君和逝者的亲生嫡子,绝不可能超越礼制规定私设酒宴,搞“杯酒释兵权”。 这一论证看似无法辩驳,其实是忽略一个事实——规定是规定,执行时可以变通的啊。 为了解决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古人发明了“以日易月”的妙招。 所谓“以日易月”,就是把一天当一个月算,过一天就相当于过一个月,原来要服二十四个月的丧期现在只要服二十四天就可以。二十四天一过,就不再禁止作乐、宴饮。 “以日易月”不但是约定俗成的做法,也是杜太后本人的要求。 《宋史》记载“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杜氏崩……合随皇帝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五日释服”,十分清晰地证明皇帝可“以日易月”,执行二十四天的丧期,服丧者到第二十五天即可除去丧服。 其他史料如《宋会要辑稿》中,建隆二年七月亦有“宴群臣于光政殿”之类的大型宴饮活动的记录,那七月初“杯酒释兵权”这种小型私宴又有何不可呢? 关于“杯酒释兵权真伪”这一问题,著名史学家王育济先生曾在《论杯酒释兵权》一文中进行了详细叙述,我基本上是抄的王先生的,在此特别致敬。 在此,咱们有一个倾向性的选择是:杯酒释兵权,是真的! |
但兵权是释了,那到底是怎么“释”的?,是开个会就释掉了?还是喝顿酒用温柔的方式劝解掉了?甚至是还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是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么强悍的强行撸掉了!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赵匡胤通过一种“不杀人,不流血”的平和的手段达到戏剧化“释兵权”的目的,已经是值得让我们非常敬佩了! 赵匡胤有着清醒深刻的认识,他知道屠杀开国功臣之举虽然可以换来一时的稳定,却没办法千秋万代,甚至就此埋下祸根。 所以他选择使用“杯酒释兵权”这一人性化手段来化解开国功臣的历史难题,化腥风血雨为和和气气,皆大欢喜。这个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好了,历史就是这样调皮!只记录了结果,却没有详细记录过程,到底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探寻可以质疑,还原历史的过程就是释放心灵和思想的过程 ,也许并不一定非得搞它个水落石出,就这样吧!盖上它的红盖头,等后人再来探秘吧! ”杯酒释兵权“发生于,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7月,这在之前的6月,发生了一件同样重大的事,皇帝的妈死了,皇太后杜氏驾崩!杜太后在没死之前做了一件影响大宋300多皇位传承制度的大事,就是把父子传承变成了兄终弟及。 我的天,皇位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要传给自己的兄弟,在今天看来特别不可思议的事,赵匡胤为什么要答应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明天分解! |
好了,各位大侠,今天上午的内容更新完了,大家可以继续嗨了! |
首页 上一页[97] 本页[98] 下一页[99] 尾页[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