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晚明危局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晚明危局[第1页] |
作者:李万忠2019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崇祯皇帝呢,他所具备的也就是一些宫廷的权谋。对军事、政治、经济的能力都非常的幼稚、非常缺乏经验,又喜欢耍小聪明,不信任有经验的大臣。不过,一个10多岁的青年,一直生活在深宫中,又没有底层社会的经验,,就管理一个1000万平方千米的古老国家。也确实是勉为其难了。 |
崇祯的求治心切太急啊。 |
而且最脑袋晕的是没钱。 那么崇祯的内库到底有没有钱啊? 如果有,他不拿出来打折,还去加派辽饷,那实在是害了自己。害了国家。 你看他做事总是那么小里小气的。如果不是小里小气,稳打稳扎的话,不会玩过来。 一些书呢,说崇祯是有大把的银子的。嗯,例子就是那个李自成公布了以后,把大把的银子运往陕西。 但是我很怀疑呀。 李志腾的快打到北京来了,守城的士兵还没有发饷的钱。于是没有战斗力。所以我不相信崇祯有钱。 当然大官巨贾是很有钱的。可是崇祯皇帝没办法让他们把这些钱捐出来啊。 如果有不择手段的魏忠在,这些达官贵人巨商的银子给搞出来给打仗了。 |
本人已出版乡镇干部手记,想以自己对基层社会政治运作的了解,来写一本晚明史。一边研究一边与大家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赐教。 |
崇祯求治心情非常急。 没有军事实战经验,又逼着人家出战。 满桂,孙传庭,都是被他逼着出战而不择战机死的。洪承畴,也是被他逼着被俘的。 袁崇焕也是被逼得不择手段的做事的。之后又被他杀的。 卢先生也是被他乱调动死的。 名将死的死,叛的叛。 啊,不该提拔的人,他要大力的提拔。如三姓奴才吴三桂 |
说起崇祯耍小聪明,这里讲故事吧。 |
崇祯皇帝斗垮魏忠贤之后。开始平反冤假错案。 1626年,魏忠贤。制造的七君子案即为其中之一。。 |
其起因是苏州织造太监李实,对苏州巡抚周起元的诬陷。说他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结果七个著名的东林党人都被整死。这案子是非常的清楚。刑部按照要求判处了李实与宫中太监李永贞等参与人的死刑,决不待时。 |
按说这样案子就可以结束了。毕竟刑部是专业的司法机构。 |
可就在这时,崇祯皇帝。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什么秘密的? |
崇祯皇帝他发现李实告周起元的本子是先盖的章。然后再写字的。这下他如获至宝。为自己这个伟大的发型兴奋不已。 |
于是要求对主犯李实减轻处罚。其实你是把盖了章的本子交给魏忠贤,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最大的罪。不抓大处抓细节,以细节的展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没有抓大处的能力呀! 他为了证明自己把这个等张带来给大臣看:看是印在墨上还是墨在印上? |
他刚刚走上皇位,以为以真一下就可以超越别人。。人家刑部搞专业的,搞了几十年呐。 |
按自己的幼稚的意见去做。 |
以后这个毛病啊,在军事上体现的更多。 |
一个不专业的人才去对付那些专业的人。肯定失败。 |
他这样插一杆子,李实本来作为一个主犯就没啥事啦。 |
刑部的官员气得要命。从这皇帝智除魏忠贤,在文武百官中树立的那个高大的形象就他们的心目中就开始跌落。 |
最大的问题是他这些东括西插一直插到亡国。他始终没认识到自己的这一致命的缺点。还以为自己是天纵英明。 |
他这样东一蛮锤西一棒棒。所有的名将都被他逼死了,或者投降之后,那么就是自己上煤山了。 |
崇祯皇帝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冷酷。 对真正的英雄,真正忠于朝廷的人,而自己管的到的人非常的冷酷。 自己管不到的,三心二意的像吴三桂的人就想要这个官职笼络他们。 用人失察是他的又一个大的败笔。 |
崇祯皇帝,他一个大毛病就是管得的人就非常冷酷。用人好像用工具。管不到的人就用功名利禄笼络他们,可是他们也不听。因为他们看到了忠臣的下场是那么的惨。。 |
这一个毛病呢,当然不是崇祯皇帝独有了。 大明帝国的用人制度呀。真是令人感伤啊! |
崇祯皇帝的,他喜欢听从一面之词。而且感情用事。明显。这一点呢,他比天启帝差远了。当年袁崇焕想诬陷毛文龙。但天天启帝等毛文龙的奏疏一来之后。立即改变的看法。 |
崇祯皇帝疑神疑鬼。对一线将士的艰苦不体贴。 |
比如对待袁崇焕的时候。就中了皇太极的。反奸计。 |
欢迎批评!我继续查资料。 |
这个后金兵的战斗力啊,确确实实远远高于明军。明军呢,除了毛文龙敢主动出击之外,其他的都是以守为主。 |
欢迎交流啊 |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崇祯皇帝的对手。 |
崇祯皇帝呢,他是万历38年生的。皇太极呢,是万历二十年生的。人家比他大18岁啊。而且从小就跟着这个父亲东杀西砍。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
啊,崇祯皇帝呢,他从小生长的神功,没有这些军事政治经验。有的只是宫廷政治经验。 |
非常正确。如果不是这样贪婪的文官集团,不仅兼并老百姓的土地,甚至连官家的税也不交。 如果有得力的大臣,有办法把这些官僚集团的田赋税收上来,明朝是肯定不会完的。 |
而且这帮文官集团包括部分武官。要他出钱出现他就不出钱。李自成拿来的时候呢,那个夹棍一夹、脑箍一箍。大把的银子就献出来了。清兵来了之后也是大方的出钱。 抵抗清兵的时候不努力。而一旦降清就像狗一样拼命的为清军卖力。 |
这里讲个故事。 民军围一座州城的时候。守城的明军,出城迎战。树一旗杆台,一个士兵在那擂战鼓,因人少,且缺乏战斗力。当然不缺乏勇气。大部分战死。明军战死了之后。那个旗杆台的士兵还在擂战鼓。民军心惊胆战。但看清只有一人之后。把旗杆台砍倒,把这个士兵乱刀砍死。 |
而州里的通判呢?是吴人。战事一开,他跑到城里的庙里去了。问和尚。:贼杀不杀僧人? 和尚听不懂他的吴音。 只好回答说:贼固杀生。 通判于是指那个和尚的颈说:砍不砍这里? 和尚说:不砍 通判说:赶紧帮我剃头。 |
因为州城最终守住了。 这件事也就传出来了。 如果城守不住,这个故事就传不出来了。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啊,就像明朝它有些地方官是很不错的。有些绅士在老百姓当中也是很有威信的。他散自己的家产来守城。当然就守住了。 |
那欢迎大家指教。 |
这样的文官 我们先来看一首《贫民行》: “贫民养蹇驴,主养不主骑。八口仰驴背,执鞭奔恐迟。酷日炙破脑,毒尘糁入皮。但愁驴踣顿(踣顿:倒毙即死亡),遑恤身困罢。得钱未到家,怒吏忽已随。” ?这是一个名叫戴澳的文官写的,一个大明帝国的中层干部。 如果仅仅看这首诗,你一定会以为戴澳是一个深谙下情,忧国忧民的好官。但你看到下面的事实,你的想法马上会改变。 ? |
?戴澳(约1578-1644),?浙江奉化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曾任顺天府丞。他长期在吏部为官,郡县的长官都怕他,尤其是他儿子依仗势欺人,横行乡里。 |
我想呢,他是有这个百姓情怀的。不然他这些诗写不出来啊。 但是轮到他自己的个人利益家族利益的时候,他就没有这种情怀了。 其实他没想到的是,过渡压榨老百姓,你的家族的产业有什么用呢? 毕竟他是要靠老百姓来保卫的。 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年之后 ,他的生命和财产家人都在民军的打击下灰飞烟灭。田土被清军剥夺。 如果明朝皇族、官绅想得到这些,能够超出自身这些小团体利益,拿钱拿粮食出来救济灾民,援助辽东抗击后金,他们的结局不是会好很多吗? |
他当然不会想到:自己这些家财本来可以做善事的,救济穷苦老百姓,这样可以青史留名的。 他不做。非要将这些资源留给民军或者是这个清军。作为消灭大明王朝的战略资源。 |
本人已出版 乡镇干部手记(当当网、京东均有售) 想以自己对基层社会政治运作的了解,来写一本晚明史。 一边研究一边与大家交流,欢迎各位多多赐教。 |
即便嘉靖朝的名臣徐阶, 他儿子在上海老家也弄得了四十万亩(一说二十四万亩)地,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海瑞要他退田。 |
高拱让海瑞当了应天巡抚,海大人向来是铁面无私,他发现徐大人是南直隶大土豪,于是先礼后兵,劝徐阶退田。而且声明视为徐阶着想。 如果徐阶能预见到他死后的60多年,明王朝将灭亡,这些田地都将是清朝的。都是别人的。我相信他会退,会以此来做一个清廉的名相。 可是徐阶看不远,于是不同意。 海瑞不仅没收了他的地,还抓了他的儿子。 徐阶对海瑞有救命之恩,当年嘉靖要杀海瑞就是徐阶给劝下来的。面对这个铁面无私讲原则的海瑞, ,徐阶无可奈何,赶快又找关系,总算把海瑞赶走了。 |
说明这个文官集团对土地的垄断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而且是由来已久。 在古代社会,稻田是重要的生存资源。 过度积累的少数人手中。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而且此时的工商业也不发达。一旦遇灾荒年,这些皇族、官僚财主又不拿出钱财来救灾的话。悲剧就发生了。 |
预见力很有用啊。 |
预见力很重要 |
高见。他对这个群奉行的这个厚黑学确实不了解。这一点呢,他远远没有万历对群臣心理的把握之深刻。甚至也没有天启对文臣的了解深刻 |
另外,崇祯缺乏治国理政经验,明朝的皇帝的制度的,也没有机会让他去一线了解情况,却又自视甚高,所以,他对这些军政大事的决策摇摆,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如对民军一下子是抚,一下子是剿,摇摆不定。其根源就是因为他缺乏经验。 |
治国理政的经验多寡与能力高低体现在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选择。 崇祯在这一块确实是有问题的。 |
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辽饷。本来是迫不得已加的。这先交了之后,已经就逼反了一些人。 崇祯四年(1631),在农民起义越来越多的时候, 又把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这样一加,穷苦的老百姓在天灾之下还有活路吗? 要活下去还不得造反吗? |
这辽饷提标,无疑是崇祯皇帝生涯中的一大败笔。 |
相比之下,皇太极就厉害的多。他的父亲努尔哈赤残杀汉人。不信任投降汉官。所以根本没办法稳定他们在辽东的统治。 他则信任投降汉官,利用投降明朝官兵为自己打前锋。 |
这说明这个皇太极对社会情况的了解很深刻,作出的决策也比较的顺应人心。因为皇太极呢,是在实践中学习的。对汉人的心理把握的非常的准确。 那崇祯皇帝呢,他确实判断不出一项政策可能带来的恶果。因为他缺乏必要实践经验,他就没有对比,难以作出合理选择。他也不会用人。他对老百姓的心理动向,他根本把握不出来,没有必要预见能力。 |
我们再来看一看崇祯皇帝的另一个对手李自成。 |
李自成他从这个最基层的驿卒干起。那这个位置呢,能接触很多的官员他观察到了明朝的官员百态。他对晚明官员的清廉或腐败、能力素质、道德品质有着深刻的观察。 以及道听途说。 |
由于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官员。李自成对大官那种敬畏感与神秘感消失了。觉得原来他们原来也是凡夫俗子,甚至在能力与品德方面比一个普通的大明白性还差很远。 |
大明百姓 |
我们来看看崇祯的另外一个对手李自成。 他比崇祯大5岁。 可别小看这5岁啊,大一岁这人都不同啊。 |
何况他是从底层走上来的。 |
太清楚这个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 |
所以他采用的一些策略都是比较实用的。 |
作为底层走出来的人,他熟悉方方面面的东西。 |
李自成作为民军的首领。他的军队农民,边兵等都有。所以称民军更适合 |
据亲历者记载:打开封的时候,他首先强迫这些开封本地的老百姓去冲在前面,挖城墙 |
这些冲在前面的老百姓要么被打死打伤。要么民军撤退的时候就跟着他们跟着他们走。不走的话,官军会杀他们。 |
这样就成功的将一些本来愿意过平安生活的老百姓变成了朝廷的反抗者 |
你去看家谱,经常有被民军掳取当兵的记载。 |
欢迎交流 |
李自成的民军第1次打开封,城里的人,同仇敌忾。加上朝廷的援军又来了,没打下来,民军走了。 |
开封城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重要,这里宋为东京,金为都城,明初为中都,致使明末仍是城高壕深,兵多马壮。拿下开封不仅可立足中原,而且可以摇撼京都。 |
七天七夜的激战,尽管使守城的土兵“形神俱瘁”,但明军凭借城坚壕深,坚守开封。民军难以迅速攻下。这时巡抚李仙凤闻讯由洛阳急驰返汴。保定的明军也从河北南下增援开封,李自成决定暂时解围南去,等待有利时机再来。 |
李自成撤离开封以后,于同年7月与另一支起义军罗汝才部会师于邓州(河南邓州市)。9月初大败官军于新蔡、项城,歼敌6万余。之后,又乘胜连克商水、南阳等40余州县,往来纵横所向无敌。开封处于“一城之外,莫非战场”的孤岛地位。 |
第二次,1641年冬,民军第二次围攻开封,再次遇到了顽强抵抗,开封的王府、巨商巨族,各捐银、衣、粮食给守军。次年正月十五日,李自成再次撤军。李自成二围开封。 |
第三次,1642年春,李自成率精兵第三次包围开封,使得开封形成了一座孤城。把这个城外麦子这些成熟庄稼都割掉。打算饿困开封城的兵与老百姓。 出现了珠宝不如粮食金贵、人吃人的现象。 为了解围。城内派兵企图用黄河水冲李自成民军。被民军发现,反过来积黄河水淹开封城。 九月十五日黄河决口,十六日洪水首先冲开曹门,然后四门皆被冲开,城中平民遇难者甚众。 |
据亲历者书:开封城兵民十不存一。困在高处的兵民以老弱者人肉为歺 |
我们把这个历史的眼光放远一点。与李自成同起于草根阶层的大汉王朝开创者刘邦,他懂得与民约法三章。 |
同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采用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作为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而且真正的做到了。朱元璋他有真正贫民情怀。打下来的地方呢,还是认真的治理。给老百姓以活路。 |
李自成呢,虽然也采纳了李岩提出的 |
“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就是在这一年,河南饥民如大旱之望云霓,''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李自成从此走出隐伏商雒山中时的低谷危厄,面前展现出柳暗花明的转机。 |
但就开封事件来讲。打不下的城,就玉石俱焚。显然缺乏一个打天下者气度。直到打下北京,他也一直没能走出个人的快意恩仇,没有上升到打天下治理天下的高度。没有达到为老百姓着想的高度。也就是没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信仰的: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
所以李自成民军的失败不是偶然的 |
但作为崇祯的对手来说,却是非常致命的。像开封这样一座超大的城市及周边农村被毁掉。 无疑失去了一个护卫京城屏障。失去了不少的战争资源。兵、财、民、官。 不仅是影响对内与民军作战,更影响了对清兵抵御力量。 李自成集团,包括牛金星、宋献策、李岩肯定是没有这样的大视野的。 他们看不到,明朝灭亡,自己也会灭亡的结局。 |
崇祯的两个对手:皇太极、李自成都是不需要讲规则的人。 |
但崇祯必须讲规则。 |
他不能将这些富裕人家的钱抢来打战。 |
当李自成、皇太极可以。 |
所以呢,皇太极李自成的这个战争资源丰富多了。 |
首页 本页[1] 下一页[2] 尾页[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