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连载《华夏英雄丝路情》汉、唐、宋、明、清惊世的英雄传奇(黄良浩原创)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连载《华夏英雄丝路情》汉、唐、宋、明、清惊世的英雄传奇(黄良浩原创)[第3页] |
作者:天元地浩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顶! |
第21章《刘濞煽乱》(3) 相似的惨剧还发生在楚国,由于楚王刘戊受不了刺激,要跟随吴王刘濞反叛汉朝,楚国相张尚、太傅越夷吾劝谏刘戊,极力反对刘戊,刘戊居然残忍地杀害了二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不久的将来,张尚的弟弟张羽为兄长报仇,曾一度挫败吴楚联军,由于军情受阻,错失良机,最终导致楚军覆没,可谓报应啊! 暗潮汹涌,波谲云诡的气氛充斥着大江南北,但却让刘濞暗自庆幸:北有赵王,东有齐鲁诸侯,南面有吴楚大军,自然可以大举北上,攻击中原。这不就是当年薛公向汉高祖所说的英布上策吗? 汉朝的形势在不知不觉中急剧恶化,或许在长安的朝堂上,一众君臣还商议着削藩的事,他们都蒙在鼓里,然而,危险已经一步步逼近长安了...... 汉高祖刘邦当年的确没有看走眼,这吴王刘濞真真一个反贼!而且,他在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之际,还要广泛发布反动宣传,硬生生地把叛乱说成是正义之举! |
第21章《刘濞煽乱》(4) 我们且看看刘濞有什么伎俩: 1、虚张声势,煽动叛乱。 为了聚众反叛,刘濞制造出一呼百应的阵势,向汉廷发出绝对的示威;因此,刘濞说他恭敬地向众王请教,列举了当时有分量的诸侯王名号,他们分别有胶西王、胶东王、苗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原长沙王的公子! 此话一出,便可以混淆视听,为已经反叛的阵营大造声势,一来让参与谋反的诸侯无法退出;二来让其他没有谋反的诸侯非常尴尬,或者受到煽动参与叛乱,或者只能保持中立,起码不敢从背后帮助汉廷;三来恐吓汉廷,让对方有了天下皆反的错觉,最好令人人自危,畏惧退缩! 2、诬蔑景帝与晁错君臣。 极尽挑拨的能事,恶意中伤并孤立晁错。刘濞斥责晁错为奸臣,指责晁错对天下无功,却力主侵夺诸侯封地,以侮辱诸侯王为能事,给自己表功。刘濞反咬一口,说晁错伤害刘氏兄弟之间的骨肉亲情,欺骗并扰乱天下,图谋不轨,意欲危害国家。他还影射汉景帝,说他因为多病而神志失常,无法觉察晁错的罪过。因此,吴王等诸侯才起兵,要诛杀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诛晁错,清君侧”! 3、发布造反动员令。 吴王居心险恶,要裹挟无知的军民,刘濞对吴人下令,说自己已经六十二岁,自己最小的儿子才十四岁,但都会投入战斗,先渲染出一幅“上阵父子兵”的感人图景,再向吴国百姓发出动员令,要求上至六十二岁,下至十四岁的人都必须参战,吴人这么多年来接受免税的好处,原来要用生命来偿还,除了收买人心、召集邪恶,还有逼人陪葬的无耻图谋! 4、夸大兵力,以恐吓汉廷。 吴王大造声势,肆意夸大自己的军力。刘濞这个老贼很狡猾,他说与百越人长期交好,特别是南越国,这回他们同意出兵三十万,加上吴国的兵力,可以调动五十万人马,如果再加上楚国的军队,这个数字有多么吓人呀,明显就是吹牛不上税啦!其实,吴国出动士卒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万,可怜其他人受累,很可能只是做杂役的民夫。 而且,南越国赵佗当政,他当初是认可陆贾和汉廷的,如今有逍遥王不做,难道要惹祸上身吗?怎么会派人跟你去当炮灰呢?事实上,只有东瓯人参战,才仅仅派出了一万人的部队,一直都龟缩在后面,压根儿就没有渡过长江北上,一副粉丝、后援、啦啦队的可爱模样,最后,他们还临阵倒戈,为汉廷刺杀了吴王呢!这个吴王机关算尽,太过阴险,到头来断送了自家老命,可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不过,此乃后话了。 5、公开计划,企图逼宫。 吴王刘濞故意公布了行军方略,那是要向汉廷施压,先逼汉廷让步,再图谋帝位,独霸天下! (未完待续......) |
再顶! |
顶一个! |
顶! |
顶一个! |
第21章《刘濞煽乱》(5) 这个吴王俨然一位盟主,他对各路诸侯指手画脚,但是,的确咄咄逼人!经过刘濞的谋划,诸侯们要分进合击,齐头并进,那何止是要诛杀晁错呢?简直是要毁灭景帝的汉室朝廷呀!且来看看老狐狸刘濞是如何的安排吧: 吴王根据长江、淮河、黄河自南向北的情势,还划分了战区。实行战区责任制,可见其野心之大,必欲并吞天下。 a、吴王观察地形,他知道长沙国与越地接壤,主要是南越国。刘濞于是把责任硬塞给长沙王的公子,他下达任务,要长沙国公子向北进攻,估计要略取江汉地区,似乎百越军团会跟在后面,可以从长沙国北上助战。 b、在掠夺长沙以北之后,命令他们挥师西进,可能要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直杀入巴蜀,继而突入汉中,那么,整个长江流域就会完全掌握在叛军手里。 c、要越王、楚王、淮南王等诸侯会同吴王渡过淮河,西向攻击中原的郡县,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直扑梁国。 d、让齐鲁诸侯与黄河北岸的赵王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用南北夹击的钳形攻势,分别抢占黄河两岸的河闲、河内两郡。 e、赵王的人马必须穿越三晋之地,最终攻入临晋关。大家有所不知,这个临晋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正面防御上,其重要性仅次于函谷关,因为,此关扼守着黄河蒲津渡口的战略通道,那是秦川晋地之间接壤的险关,一旦临晋关失守,叛军就可以强渡黄河,杀入三秦大地,那么关中的长安就岌岌可危了。 (临晋关形势) f、黄河南岸的兵团务必向西挺进,攻击前行,直到兵临雒阳城下,那是中原的粮仓。南路军要汇合吴楚联军,攻克梁国坚城,然后,吴王会带领他们一直杀到函谷关前。 g、刘濞大言不惭,他声称燕王、赵王和匈奴单于早有约定,燕王先向北平定代郡、云中郡,再统领匈奴的军队攻入萧关,由北向南直趋长安,势必要纠正天子过错,那样才可以安定高庙。这是安邦还是灭国呀?不就是搞破坏吗?不过,燕王没有理会他,压根儿没有造反。 (未完待续......) |
再顶! |
第21章《刘濞煽乱》(6) 以上的战术安排可谓招招夺命,但其中有不少虚妄之处: 首先,长沙王的公子没有参与谋反,即使长沙王参与谋反,他们也没有实力。大家还记得吗?南越王赵佗曾经袭击长沙国的边城,长沙王根本无力反击,而且他祖上与南越王有嫌隙和怨恨,根本不可能合作。 其次,越王尤其是南越王根本没有参与谋反,也不必瞎掺和,他与叛军不沾边;淮南王刘安几度想谋逆,到汉武帝时几乎发兵,但刘安面对吴楚时,却力不从心,因为受臣下约束,从始至终都无法发难,是个大窝囊废,无能之辈。 再者,当时的燕王也没有去勾结匈奴人,让他做汉奸引狼入室简直是侮辱,这屎盆不知何故扣到人家头上,冤不冤啊!? 其实,吴王刘濞就是在广布疑兵,制造草木皆兵的恐慌气氛。 第一、刘濞要用反动的宣传攻势,挑拨离间汉廷的君臣关系。 第二、让求和派与主战派闹僵,甚至可以借刀杀人,残害削藩派及主战派的领头人。 第三、迷惑汉廷,虚构出合围中原、叩击关中之势,让汉廷疲于奔命,进退失据,首尾不能呼应。 第四、制造混乱,那么,吴王刘濞就可以浑水摸鱼,趁乱窃取天下,霸占掠夺的成果。 刘濞的阴谋还没有结束,叛军已经弓上弦、刀出鞘啦,那么叛军是如何备战的呢?且看下回分解...... (后续更精彩......) |
顶!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1) 吴王刘濞多年来一直图谋不轨,他时常在招募天下的逃犯,他相信可以用利益去驱使亡命之徒。如今大乱将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对此更加深以为然,于是,吴王开始向天下人悬赏,还有炫富之嫌呢! 刘濞大肆煽动天下人,开出了一张张极具诱惑力的支票,但最后因为吴国败亡,空头支票全部变成了废纸。都来看看吧: 1、跟随吴王起兵的人,如果能斩杀或捕获汉廷大将,吴王赏赐五千斤金,赐爵封侯,其食邑有一万户;哇噻,这是万户侯的空头支票,可以让贪婪的勇夫去玩命,甚至,还能策反汉廷的军政大员。显然,刘濞奢望汉营发生内乱,当中有人能倒戈相向。 2、如果有人捕获甚至斩杀汉廷一般的将领,吴王打赏三千斤金,封侯的食邑有五千户;如此一来,可以让天下叛军中的将领垂涎三尺! 3、倘若有人斩杀或者捕获对方副将,吴王打赏二千斤金,封个侯爷,食邑也有二千户; 4、如若斩杀或者捕获二千石级别的官员,那属于郡守、郡尉、公卿等一类的官员,不是封疆大吏,就是朝廷大员,他们也很值钱。吴王将打赏立功者一千斤金,封侯的食邑有一千户; 5、能斩杀、捕获千石级官员的立功者,可以赏五百斤金,封侯的食邑有五百户; 以上有功人员全部都封为侯爷。那时候,汉代的侯爵地位仅次于王爷,并没有公、伯、子、男的级别,一旦成了侯爷,不但日子滋润,而且个个都是肥侯,富得流油,可见,刘濞是下了血本,要豪赌一场。 (后续更精彩......)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2) 除了激励叛军将士,让他们去拼死搏杀之外,刘濞还在向对手诱降: 1、那些带着军队或者城邑来投降的,如果有士兵一万人,可以封予食邑一万户,待遇与斩获大将的封赏一样,同样能当上万户侯; 2、如果带领士兵五千人来投诚的,封予食邑五千户,待遇与斩获一般将领的封赏一致,也能做个五千户侯; 3、招来降卒三千人的,封予食邑三千户,待遇与斩获副将的封赏类同,也就是个三千户侯; 4、招降士兵一千人的,封赏食邑一千户,待遇可以与斩获二千石级官员的封赏相当,起码是个千户侯; 5、如果天下的小官吏来降的,都按照等级授予封爵和赏金。 6、其他封爵与赏金都按照军功加倍计算。 7、那些原先有爵位、食邑的,就再给增加,总之水涨船高。 而且,刘濞还希望各诸侯王向士大夫们传达通告,这是要收买天下士人的心啊!显然,吴王刘濞懂得攻心为上,攻城次之,还未开战就抢先发动心理攻势了。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3) 吴王没有忘记炫富,他生怕天下人怀疑他的财力,竟然夸下海口地说:寡人的金钱在天下到处都有,不一定都要到吴国来拿,各位国王不必担心,你们受赏之后,所得的财产日日夜夜都花不完。如有应予赏赐的人,可以告诉给寡人,寡人将会亲自前往授予他。 刘濞有这样的实力,因为,他控制了豫章郡的铜山,所以,汉代当时的货币有一半出自吴国,你说这吴王能不夸下海口吗? 重赏之下,吴王能得到勇夫吗?哎呀,还别说,吴国之地可谓:江东子弟多才俊!在其营垒之中,人才还是有的,而且,都是诡道之才。 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当年正月的甲子日,蓄谋已久的吴王刘濞终于扯旗造反,其他六个诸侯国同时响应。汉代的七国之乱全面爆发。刘濞从吴国国都广陵(今扬州)起兵,然后迅速向西渡过淮河,不久就和楚国的叛军汇合在一起,估计吴楚联军超过40万人,兵势极大。刘濞向天下发布反叛文书,与此同时,大量任用自己的门客、幕僚、臣属做将军,因此,叛军刚刚出发时,有谋有略的豪杰就来向吴王献计。 (未完待续......) |
顶! |
再顶! |
顶! |
顶一个! |
以上为:第22章《吴王多诡才》(4) |
论坛有问题,各位,补发的回复又丢了! |
顶一个!论坛有些问题,丢了帖子......哎...... |
顶一个!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4) 当时,吴军中担任大将军的人是田禄伯,他曾是吴王的大臣,此人颇有计谋,他看出争夺天下的胜负在于中原,而中原的得失取决于梁国,但是梁王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兄长有麻烦,肯定会拼死捍卫的,这样双方就会处于相持状态。 |
请问大家一句,最近发长篇的回复,有没有试过丢失呢?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4) 当时,吴军中担任大将军的人是田禄伯,他曾是吴王的大臣,此人颇有计谋,他看出争夺天下的胜负在于中原,而中原的得失取决于梁国,但是梁王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兄长有麻烦,肯定会拼死捍卫的,这样双方就会处于相持状态。 田禄伯很想打破僵局,他主动来找吴王,献出了一条奇计,他的意思是想从东南面偷袭武关,出其不意进攻关中,这样可以打乱汉廷的军事部署,甚至可以加速汉军阵营的混乱和溃败,因此,需要吴王分给田禄伯五万人马,让他沿着江淮水系,逆流而上,先后征服保持中立的淮南王国和长沙国,接着,可以追溯到汉水的上游,再用奇兵攻击关中之地,到时候,就能够与吴王会师,合力攻打关中。 哇,此计阴险之极,毒辣无比啊!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通过奇袭武关和尧关,最终兵临秦都咸阳城下,在“先入关中以之为王”的约定中先拔头筹,可见,田禄伯很了解关中的形势,那里是四塞之地,关中北有萧关,南有武关、尧关,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如今,一旦突破武关,长安就危在旦夕了。 但是,此计也有难处,关键在于先后要抢占淮南国和长沙国,这样损耗较大,而当初的刘邦高明得很,他一路进军,每过一个城邑,就与当地长官“约降”,声明只要放弃抵抗,投降刘邦,不仅能够保住乌纱帽、待遇不变,以后到了成功之日,还可以加官进爵。当时,暴秦人心尽失,沿途郡县官员纷纷投诚,还供应刘邦军队的饮食,这样使刘邦兵团顺利进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挡,就能快速挺进到武关面前,又是攻击,又是约降,还搞突袭,结果最后两重关卡被击破,秦王子婴被迫投降,秦王朝就此灭亡。 |
顶一个!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5) 如果,当时吴王头脑清醒,倾巢而出,走田禄伯所说的这步险棋,说不定就能再度创造出汉高祖的奇迹。只不过,吴王找了他的太子来商量,这位太子显然很忌讳他人争功,猜忌之心顿起,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造反的事情不能依靠他人,就怕他人也会反叛,不想白白耗损了力量。所以,吴王否决了这个提议。 由此可见,吴王父子正正是作贼心虚呀!就像抢银行的劫匪,也担心人家抢了他的赃款一样。嘴上说大加封赏,心里面却提防别人,生怕人家抢了自己的地盘,这让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嘴脸暴露无遗。想当初,汉高祖很舍得付出,他承诺将天下与有功之人共享,懂得重用人才,那样激励了海内豪杰,最终夺得天下。如此看来,吴王刘濞就是一个反贼,不是个君临天下的主儿,注定成不了大事。 冒险的奇袭不被采用,那么保守的策略呢? 吴军中有个年少的将领叫桓将军,他对吴王分析对敌形势,并提出建议:吴军的优势是步兵多,可以凭险据守。而汉军的优势是车兵和骑兵多,善于在平原开阔地带作战,冲杀很勇猛。所以,行军过程切莫有延迟,经过沿途的城邑都不要攻打,绕道直趋中原的雒阳城,抢占它的武器库,夺取敖仓的粮食,然后,凭借山河的险阻,据险坚守,即使无法攻入关中,都可以号令天下诸侯,那么大局已定,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一切都安危难料呀!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6) 如此的策略也有制胜之道,甚至可与汉廷分庭抗礼: 1、可以迅速捕捉战机,趁对手未有做好准备,抢先控制坚城雒阳。 2、掌握中原之都雒阳后,可以东联齐鲁诸侯,北接赵国亲王,向西威胁关中的汉廷,那么中原和吴楚就能够遥相呼应。 3、把握时机后,天气逐渐转暖,南方士兵水土不服的情况就会不断减轻。 4、黄河解冻,地利上面可以把握黄河航道,各军团方便根据山河地势,展开布防。 5、一旦攻守形势大局已定,那么其他城邑自然望风归降,人心就会归附,各路诸侯会推举出新的盟主,大大削弱汉廷的威望和号召力。 6、战略上,南方的步兵避开北方的骑兵和车兵,不在平原上打窝囊仗,可以全面坚壁清野,那么强弱逆位,汉廷就会屈服。 7、战术上,先后夺取了武器库和粮仓,那就免却南面长途运粮的障碍,不怕后勤补给跟不上,可以持久维系优势和强项。 8、可以参考当年汉高祖与霸王对峙的战例,一个汉廷对付不了天下那么多的诸侯,只能收回削藩的诏命,恢复甚至增加诸侯的封地,等到势力进一步壮大,再争天下也丝毫不落下风。 |
顶! |
顶一个! |
再顶!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7) 可是,如此战略即便保守,都没有被吴王及一众老将认可,他们只看着眼前的小利,放纵士兵攻打城邑,肆意劫掠,残害百姓。嚣张狂妄的吴楚叛军已经忘乎所以,到底还是错过了最佳的战机。 然而,兵家者诡道也,还是有一个诡才,他意外地取得了突破,是谁呢?原来是一个有心计的无赖,他叫周丘,本来很被吴王轻视,所以无官无职,他早就心理失衡了。于是,周丘想了一个诡计,他跑去向吴王要符节,说要去招降其他郡县,可以报效吴王。吴王这回毫不介意,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符节吗?给你就是,让你去闹吧,看看能翻出什么风浪来? 各位,可不要小看这个代表吴王的符节呀,它在乱世中就是一种权威的象征,是一种权力的授予,更是威信的确认。结果,周丘拿着吴王的符节,跑到下邳(在东海郡,如今的江苏一部分),搞鬼去了。吴王的使节当然也是汉家使节之一,吴王是汉室诸侯,天下皆知。因此,天下大乱之际,吴王符节在郡县面前有无穷的威力。 (未完待续......) |
第22章《吴王多诡才》(8) 下邳为了防范吴王,据城坚守,但还是中了周丘的诈术。周丘在驿站使用汉家的使节,召见当地县令,把县令骗去之后,居然用使节杀害了县令。然后,周丘对全县百姓进行恐吓,他用吴军屠城的借口作为威胁,同时又用吴王封侯的空头支票诱降军民。结果,仅仅靠这使节,还有吴王封赏的承诺,竟然招降了全城守军,后来招募了三万人。周丘喜出望外,他一面向吴王报告,一面故技重施,向北夺取各个城邑。等到达城阳(大约在山东省莒县一带)的时候,居然聚集了十多万人马,可供其驱使。 这可不算怪事,当年,秦末首义的陈胜手下有个周章,他仅仅获得了陈胜的将军印,就一路可以招募士卒,当兵临函谷关时,竟然有兵车一千辆,人马数十万,可见陈胜自称陈王后,威名远播,很有动员能力!时移世易,当下的周丘又创造了一个怪诞的“奇迹”,于是,七国之乱骤然爆发后,战火就向四方蔓延,汉廷的形势可谓危急万分啊! 那么汉廷有何对策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后续更精彩......) |
顶! |
第23章《汉廷被动》(1) 在长安的汉景帝后知后觉,但也终于收到天下诸侯相约反叛的文书,他大吃一惊!哇噻,难道天南地北的王爷都反了吗?北面有赵王谋反,而且,他还勾结了汉朝的宿敌匈奴;东面有齐鲁诸侯,沿着黄河南北两岸杀将过来;南面自然就是吴楚叛军,他们声势最大,直逼中原。 在天下诸侯眼里,吴王刘濞似乎大义凛然,于是,他:“怒见不平一声吼,造反打劫他牵头!”居然能一呼百应。诸侯认为吴王是极具威望的长者,但在汉景帝心里,刘濞却是个坏伯伯,坏得掉渣,他与自己有杀子之仇,如今是来算帐的吗? 再仔细观察造反的情形,方才知道,原来对手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旗号。这次集体叛乱,显然就是削藩引起的。四个被削藩的诸侯都跳起来了,带头闹事,其他还有多少藩王起哄呢?看看反动的文书,字里行间可是有一大串王爷的名单,难道天下皆反了吗? 汉景帝惊惧彷徨,立刻把力主削藩的晁错招来,一起商议应对之策,景帝在匆忙之间,只好组织军队,筹措钱粮,准备迎战。 (后续更精彩......) |
第23章《汉廷被动》(2) 汉景帝听闻曾经担任吴国国相的袁盎住在家里,就命人诏袁盎来,想询问吴国的情形。袁盎很快就来见汉景帝,当时,景帝正在和晁错统计军队和钱粮。 汉景帝忧心忡忡,他询问袁盎,想知道该如何对付吴楚的叛乱。袁盎见晁错在场,他心中老大不快,因为,他与晁错一向不对付,由于政见分歧很大,两人几乎没有同坐一室,从来都彼此不相容。如今,袁盎耍起了坏心眼,他见景帝心忧国事,就先安慰一番,指出即使吴国有铜矿、海盐,而且利润丰厚,但是,用不义之财只能引诱奸邪小人,不会做仁义之事,只能合谋造反,也绝不可能得到天下豪杰的支持。 一番安抚之后,汉景帝稍稍松了一口气,他颇为信任袁盎,继续问计。袁盎就没憋着好屁,他想借机报复,因为,当初削藩的时候,袁盎说吴王不会造反,但是后来却反了。因此,晁错声称要追究袁盎,袁盎哪能不怀恨在心呢? |
顶! |
汉兴的障碍在于“七王之乱”,这一道坎好过吗? 他们痛苦地过了这一道坎! |
顶! |
第23章《汉廷被动》(3) 袁盎见汉景帝问计心切,于是要屏退左右,连晁错都不允许在场,惹得晁错十分愤怒,只好急忙回避。唉,杀身之祸由此而起,《史记》上说晁错为人“峭直刻深”,他做事的确不够圆滑,难免刻薄寡恩,不懂得如何保全自己。 但是,袁盎公报私仇,献计想借刀杀人。袁盎挑拨离间,直指晁错为奸臣,说他谴责诸侯,剥夺封地,结果,逼反了天下间强大的诸侯,而诸侯起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诛杀晁错。为了兵不血刃地让各方罢手,只有杀掉晁错,赦免诸侯,恢复封地。 汉景帝一听,心情极度矛盾,晁错是刘启当皇太子时的家令,多年来相交相知,又彼此深深信任,一年来相互配合,力主削藩,叫汉景帝如何下得了杀手呢? 汉景帝彷徨无助,眼看就要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思前想后,痛苦万分。汉景帝动摇了,退让了,居然向虎狼一样凶残的吴楚叛军妥协。最后,汉景帝要牺牲晁错,去交换脆弱的和平,而且,景帝不敢声张,要诱杀晁错。《史记》上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可怜晁错一直受到蒙骗,直到死前一刻,才知道汉景帝要杀他向诸侯王谢罪。 现实很残酷,事后更无情,汉景帝居然派袁盎去游说吴王,令其退兵。袁盎虽然狡诈,但吴王根本不买帐,理都不理他,袁盎想求见刘濞,却换来关押囚禁。那个吴王狂妄之极,已然自称“东帝”,眼中根本没有汉廷,还假意劝袁盎做将军。阴险的袁盎饱受欺诈,完全是自取其辱,后来才侥幸逃脱,潜回长安。这可是实实在在打了汉景帝的脸呀! |
顶! |
第23章《汉廷被动》(4) 吴王自立为“东帝”,吴楚叛军依然狂攻滥杀。局势快要失控了,汉廷处处被动,已经被逼到死角,只有作拼死的反击。 其实,被动的局面事出有因,汉景帝负有很大的责任。 1、晁错早在刘启当太子时就不断上书,向文帝强调诸侯的风险,汉景帝显然早就知情,但他即位后作为不多,未有做好思想准备,更没有与晁错沟通清楚。 2、晁错向新登大位的景帝上书,提议削藩,当时,景帝仍然没有与文官武将商量,一起做好战争准备。因为,晁错早就说过,诸侯王对于削藩,不削亦反,削之亦反,反正都要反,为何不及早做好防备呢?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景帝连刀也不磨,匆忙就拿去削藩,那些强悍诸侯,一个个都是死硬派,不把你的烂柴刀折断才怪呢! 3、削藩的时机掌握得不好,战术适当,又操之过急,难免陷入被动之中。因为,诸侯造反,事发突然,景帝没有足够时间来准备,一时间筹备钱粮都颇费功夫,而且,没有去提前做好动员工作,让效忠汉廷的各方军队集结。所以,函谷关以东兵祸骤生,令景帝一时间惊慌失措,彷徨怯懦,竟然犯下斩杀晁错的大错。难道要向吴王乞求和平吗? 4、因为惊恐转而畏缩,接着退让,谁知道我退一寸,敌进一尺,压抑了斗志,消磨了抗争精神。要知道,两军阵前勇者胜,景帝如此懦弱,已经犯了大忌啦! 5、千不该万不该,绝不应该错杀晁错,让天下人寒心,令军心士气受挫。人家长安的大头兵还不明就里,你居然杀了晁错,那不是自打嘴巴吗?难道要委屈自己,去承认有负于诸侯吗?搞不好,将士们还以为你景帝对长辈不尊不敬,要以侄儿的晚辈身份去向伯父哀求宽恕呢! |
顶! |
顶! |
顶! |
顶一个! |
顶一个! |
第23章《汉廷被动》(5) 如果有这种误解,那么,汉景帝日后将如何自处呢?是不念亲情,伤害骨肉呢?还是亲疏不分,忠奸不辨呢?最怕,这样会让军队进退两难,贻误战机,最终落得个不义之师的骂名,那么必然会兵败将亡,如果那样不堪,那么,汉廷离一败涂地的绝境也就不远啦! 6、汉景帝有错杀晁错之举,他让天下忠烈的士大夫寒心啊!如今你封天下贤才之口,他日会否抛弃仁人志士呢?以后,忠勇之士将离汉廷而去,人心涣散,离心离德,那么汉廷恐怕会土崩瓦解、万劫不复呀! 对于此事,成固人邓公专门犯颜直谏过汉景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吴王为了造反,蓄谋已久三十多年了,他白发苍苍才举兵作乱,怎么会仅仅以诛杀晁错为借口呢? 更何况汉景帝与吴王有杀子之仇,此仇甚至不共戴天,吴王是决不会放弃谋反的!汉景帝这样枉杀忠良,内封忠烈士人之口,外为诸侯报仇,以后谁敢效忠汉廷呢?难道汉景帝不知道,晁错是怕诸侯王强大,最终威胁到汉廷的安全,才削藩以保护京师吗?那可是为后世长治久安作考虑啊!怎么就不能体谅忠臣赤子那拳拳的报国之心呢? 汉景帝听到批评后,十分痛心,他极为后悔。可惜,忠臣已逝,只有咬紧牙关,报仇雪恨啦!汉景帝终于决定铁腕平叛! 如此一来,在长安的列侯封君都要表态,他们当然担心战事,更惧怕家族封地反过来被吴王夺走,不论为了朝廷大局,还是家室的利益,都要奋勇抗争到底! 列侯封君们踊跃应征,纷纷表示要随军参战。但是问题又来了,他们匆忙中才发现自己的军费不足。因为,朝廷为了应战,财政已经十分紧张,各家跟随出师,必须自掏腰包,如此被动可怎么办呢? (后续更精彩......) |
24《汉廷备战》 长安的列侯封君们没有办法,只好向“子钱商贾”借贷求助。毕竟大家都在京师,低头不见抬头见,列侯们认为总能借到钱。各位,汉代的“子钱商贾”是指放贷的商人,按照长安当地的行规,子钱利息高达百分之二十,虽然未算高利贷,但是,借债人还贷的压力依然十分沉重。不过,大战前夜,偏偏怪事连连,长安当地的“子钱商贾”居然异口同声说战事未明,不肯借贷。这下子可急坏了列侯封君们,眼看战火都快火烧眉毛了,可怎么办呢? 其实,商人好利,有生意送上门来,哪有不做的道理呢?原因非常简单,地球人都知道天下强大的诸侯都反了,四处烽火,大有燎原之势。而汉廷却畏畏缩缩,露了怯,竟然在东市腰斩了身穿朝服的晁错,那可是削藩的重臣啊,此举不但伤了天下士人的心,连商贾对汉廷的信心都几乎被击碎了,弄得一地鸡毛。 最关键的是,列侯的封地在关东,关东正受到吴楚叛军的攻击,封地能否保住还两说呢,弄不好食邑都让吴楚兵夺走,列侯连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又如何还钱呢?而且,商人们普遍不看好汉廷,觉得平叛战争很玄,说不定会鸡飞蛋打,若贸然借钱,到时候岂不是血本无归吗?如今汉廷获胜机会渺茫,能保住关中就烧高香啦,哪里会有列侯们什么好的? 商人嘛,掉脑袋的生意都有人干,但赔本的买卖没人做,这关东兵凶战危的,不要说封邑了,列侯们万一阵亡,向谁哭诉去呀?这钱不能借,还是看看战事吧,汉廷再这么畏缩,京城的人都不好过,留着本钱,即便变了天,还可以外出做买卖不是? |
顶一个! |
顶! |
24《汉廷备战》(2) 如果做最坏的打算,那就要预测战争的结果,一旦朝廷打输了,就算是汉景帝,恐怕连江山都保不住,我们这些商贾还指望谁去呀?别到了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那又何苦来哉?哪个傻冒愿意借钱?还借给这些个高危的“炮灰”呢? 然而,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也许就越高,就看投资人的眼光是否精准,就看他有没有押宝豪赌的勇气和胆量。 长安有个无盐氏,他显然是个优秀的风投,也是个大冒险家,他仔细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赌上一把。他一下子向十数位封君列侯借出了一千金,汉代一金就是一斤黄金,每斤黄金至少值一万钱,那么无盐氏最少总共借出了一千万钱。这一千万钱又是个什么概念呢?这样说吧,当时,一个普通的千户侯一年的食邑收入最少一百万钱,一千万钱能顶得过十个千户候一年的收入。 无盐氏哪来的爆棚信心呢?他又为何如此笃定汉廷能打赢呢? 显然,无盐氏的本钱不仅仅是一千万钱,还有他的独具慧眼和精确预判力。 (未完待续......) |
顶! |
顶一个! |
顶! |
24《汉廷备战》(3) 其实,从汉高祖击败项羽时起到汉景帝初年,汉朝立国已经半个世纪了,当时正处于文景之治中期,天下清平,民心思定,中原和关中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你吴楚反叛,闹这么一出,大多数老百姓都坚决反对。所以,汉廷一旦征兵调役,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再者,自从汉高祖刘邦以来,汉廷就有丰富的平叛经验,君不见卢绾、英布之流已经失败了吗?又不见第一汉奸韩王信的下场吗?他勾结匈奴冒顿单于也未能得逞,那不就是汉廷的威力所在吗?如今,汉廷虽然一度处于被动的局面,但是兵精粮足,此次出征,仅将军就至少有三十六人,足见其反击的决心,绝不会再度自断手脚啦!汉廷掌握庞大的人力物力,以此来看,吴楚之势不可持久,即使战争耗损下去,汉廷最终也必胜无疑,仅仅是付出多大代价的问题而已。 无盐氏观察到这一点足矣,但是在商言商,敢担风险,就意味着必须有高回报。无盐氏老实不客气,一开价就要收取十倍的利息。列侯们没有退路了,只有咬牙认账,那还不把一腔穷恶都拿出来,全部发泄到吴王身上吗?对于无盐氏来说,这可是百分之二百的收益,比起本金来说,能斩获翻了两倍的利润啊,还不赚大发了吗? 可以想象:日后汉廷大获全胜,这个无盐氏一张开大口,就能吞下十数个千户侯!留给其他子钱商的也许只有羡慕嫉妒恨啦!(见《史记》 货殖列传:吴楚七国兵起时,长安中列侯封君行从军旅,赍贷子钱,子钱家以为侯邑国在关东,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与。唯无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三月,吴楚平,一岁之中,则无盐氏之息什倍,用此富埒关中。) (未完待续......) |
各位: 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说周亚夫带着一支人马先平定了齐鲁诸侯,再回师扫灭吴楚叛军,其实,剧本改了历史,齐鲁诸侯和赵王都不是周亚夫下手的。 汉廷另外还有猛人啊! 想知道他是谁吗? 留意本人这长篇连载吧!谢谢大家支持! |
顶一个! |
再顶! |
顶一个! |
顶! |
顶一个! |
请大家多支持! |
24《汉廷备战》(4) 千金到手,对于列侯们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个事儿,采购备战也就没了障碍,但是这场恶战该怎么打呢? 汉景帝痛定思痛,终于拿出了初步的作战方案: 一、派遣曲周侯郦寄渡过黄河,前去攻打赵国的叛军;这个郦寄就是当年诱骗吕禄交出兵权的人,由于助力汉廷灭了诸吕,因功封为曲周侯。 二、派将军栾布沿着黄河东进,集中火力打击齐鲁诸侯的部队;而将军栾布呢,此人了不得,他是忠勇之士!当年栾布感念彭越曾经救过自己,仗义地哭祭彭越,虽然被刘邦逮捕,却无惧烹杀之刑,直言说出彭越曾有助力汉王的功绩,为彭越据理力争,其忠义信诚打动了刘邦,因此没有被治罪,反而获得任用。吴楚叛乱初起,汉廷急需将才,于是,就派栾布这位宿将去对付彪悍的胶西王,还有他手下的一众诸侯,他们都是山精地灵一般的人物,只会祸乱人间。 三、派皇亲舅舅窦婴出任大将军,让他在荣阳(在今天的郑州附近)屯驻大军,同时监视齐地与赵国的军队。 四、最危险也最艰巨的任务在南方,当然会直面比虎狼猛兽更凶残百倍的吴楚叛军,不但要克服恐惧,还必须与之死战到底,最后彻底击败他们,消灭他们,为天下受苦受难的苍生讨回公道! 汉景帝没敢忘记其父汉文帝临终时的嘱咐:万一国家有危急的事情,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啊!(见《汉书.周亚夫传》: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亚夫剧照) |
24《汉廷备战》(5) 汉代的文景之治为史家称赞,也决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得来的,除了勤俭节约、励精图治之外,少不了周勃、周亚夫这对周氏父子的功劳。 汉高祖刘邦慧眼识才,向吕后推荐了周勃,说安定刘氏江山的人必是周勃(见《资治通鉴》卷十二:“然安刘氏者必勃也”),结果,周勃不但保全了刘氏社稷,拥立了汉文帝,还把受托人吕后的诸吕给夷灭了,厉害了,偶的刘季同志啊! 而汉文帝呢,他通过实地考察,从细柳营中挑选出周亚夫这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将军。可以这么说,周亚夫是汉文帝留给汉景帝最宝贵的“遗产”,国难当头,舍周亚夫者其谁呢? 的确,如果没有吴楚七国叛乱,也许周亚夫长年都在长安的营房中点兵操练,由壮年到老年,然后,再把家业留给后代,在平淡中度过一生。 但就是这次“七国之乱”给了周亚夫机会,汉景帝向他投去了十万火急求救一样的目光,最终让这位惊世将才一展平生抱负,创下文景之治以来最大的一代军功! 那么周亚夫的表现又将如何呢?且看下回分解...... (后续更精彩......) |
顶一个! |
顶一个! |
顶一个! |
再顶! |
打气! |
打气! |
25《避敌锋芒》(1) 汉景帝深知当前形势严峻,大事不妙,北面有赵王,他已经带兵守候在赵国西部边境,伺机破袭黄河防线;东面的齐鲁诸侯已然发难,胶西王惨无人道地诛杀了两千石以下的汉朝官吏,并且带兵出击,由东方杀来;南面的吴楚叛军早就攻入梁国,而且势如破竹。 郦寄、栾布、窦婴等将领纷纷带兵出征,汉景帝手中只剩下细柳营这支劲旅,他们是汉廷的生力军,更是王牌军,而且,还是扭转战局唯一的希望,怎么能够所托非人呢? 于是,汉景帝把周亚夫升任为太尉,并对他问计,周亚夫说明了他的用兵意图,那就是:先弃梁国,避敌锋芒,中原对峙,消耗逆寇,断敌粮道,击溃叛军。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周亚夫按照拟定好的名单点将,一下子带领三十六位将军出发了。 周亚夫治理军队十分慎重,往往先谋而后战,在谋而后动之前,又能听取各方意见,因此,阵前决断比较准确。当周亚夫带兵离开长安后,他没有按常理出牌,周亚夫想绕道进军,等人马来到灞上的时候,有个名叫赵涉的士人,前来献计,他建议周亚夫先转向右边,往南面行军,在进退行止的路上,多派探子,要来回搜索,以免中了叛军的埋伏。 周亚夫听从赵涉的建议,于是兵行奇道,居然舍直取弯,绕过了九十度,再向南挥师挺进,接着,经过蓝田,然后出走武关,可见他有极高的风险意识,而且,往往在出其不意中捕捉战机。 (后续更精彩......) |
打气! |
打气! |
25《避敌锋芒》(2) 大家可别忘了,当初,吴王大将军田禄伯也曾建议偷袭武关,其进兵的道路很奇特,竟然与汉高祖首入关中之法不谋而合。可谓:大将之风,奇谋略同!想当年,刘邦一路约降,避开重重险阻,好不容易挺进到关中的南面。刘邦硬是打下武关,又再迷惑敌人,攻破了尧关,终于迫使秦王子婴投降,消灭了暴秦。当时,时移世易,汉军面对来犯之敌,不可大意!因此,即使吴王倾巢来袭,只要有周亚夫在,武关也是万夫莫开啊! 一旦,汉军从武关出击,便可攻击前进,不但可预防伏兵,更能御敌于关中之外。由于,汉军控制了连接关中的所有战略通道,叛军想突袭都无计可施。除非吴楚叛军完全占领中原,那样,他们才能从东面、南面进犯关中。 周亚夫一路上谨慎行军,很快就到达了雒阳(大约在今天洛阳附近),然后,他派出探子来回搜索,发现附近果然有敌情,于是,周亚夫当机立断,派人出击,抓获了不少伏兵。 各位还记得吗?吴王有位恒将军,他曾建议吴军务必要抢占雒阳,因为那里不但有武库,还有敖仓。可谓兵甲繁多,粮食充足。如果夺得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天下大局可定也!但如今,雒阳已牢牢掌握在汉军手中,谁叫吴王当初不听劝谏呢?冥冥之中,天佑大汉朝呀,从那一刻开始,已然注定了吴王刘濞日后败亡的宿命。 (未完待续......) |
打气! |
打气! |
打气! |
25《避敌锋芒》(3) 如果说雒阳未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那么,周亚夫见到剧孟,那就是如虎添翼,再有神助了(剧孟是游侠首领,能发动手下人,调度民间的力量,威力不容小觑)。周亚夫十分庆幸地说:“七国大乱,我坐传车到此处(雒阳),居然能保全自己(避开了伏兵),原以为剧孟已经被诸侯得到了(好在还见到了游侠头子剧孟),剧孟没有任何异常(没有为造反的诸侯效力),那么,我只要据守荥阳(在今天的郑州附近),东面之地就毫无忧虑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窦婴已经控制中原,监视黄河南北两岸的敌情。只要汉军死守雒阳、荥阳,吴楚叛军渡过淮河后,只能进攻梁国,也必然被梁国挡住去路。 汉军进兵神速,一天内有数十个将军通过成皋关的要道,那么,汉军完全可以封锁西进之路,任你吴楚叛军再多,即使放弃梁国绕路走,向西也无法挺进,荥阳汉军在前面挡住叛军,身后有敖仓保证粮食供应,平叛的人马即使长期坚守,都不成问题。 当年,西楚霸王就是卡在中原,拿汉王刘邦没法子,最后才有了楚河汉界之约。霸王何等骁勇,那不是也无法突破荥阳吗?他当年后勤补给跟不上,被迫后撤,结果被围垓下,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如今,吴楚叛军若深入中原,同样会面对补给困难的问题。 (后续更精彩......) |
打气! |
打气! |
打气! |
25《避敌锋芒》(4) 叛军若是硬啃梁国,必定损耗极大,等他们筋疲力尽,汉军再打反击,必能破敌。假如吴王抛开梁国,绕道去打荥阳,那样叛军更惨,因为,梁军定会包抄他们,截断其后路,阻绝军粮的运输。一旦来个前后夹击,叛军必然会腹背受敌,到时候离败亡就不远啦。 因此,周亚夫对东面的形势很有信心。而且,得到剧孟,周亚夫恐怕睡觉都会笑醒。 那么,剧孟又是谁呢? 原来,剧孟就住在雒阳,他是当时天下有名的豪侠,为人仗义,交游甚广,他的侠义之名甚至传遍了诸侯国。周亚夫之所以高兴,是因为他很重视民间的力量。虽然,当时的游侠在史书上名气不佳,甚至会以武犯禁。但在乱世之中,著名的游侠就能动员民间侠士,甚至还有城狐社鼠之流的小混混。他们能为周亚夫提供敌人的情报,这是地缘族群所决定的。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中原人不了解江淮的地理民风,那么,只要通过侠道上的朋友,就能方便地打听到消息,江东的牛五马六也自然会帮忙。 吴楚叛军劳师动众,其后勤方面,诸如衣食住行的军情遮掩不住,靠当地人来打听,必能摸个清楚。再依仗游侠来传递消息,军情可信度很高。游侠还可以带路,搞破坏,搞袭击,甚至实施暗杀等等。在兵荒马乱当中,你说有这么一群人帮忙,还不是如虎添翼,再有神助吗?那都是神一般的队友呀(二师兄,别瞧不起人家,好不好?)! (未完待续......) |
打气! |
25《避敌锋芒》(5) 有剧孟帮忙,周亚夫就放心了,他带兵到荣阳(在今天的郑州附近)会师。说起荣阳,那可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楚汉相争,刘项持兵,荥阳对峙,抗衡数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从附近取来了敖仓之粟,才能抗拒项羽于荥阳以东,后来,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者,楚河汉界是也! 其后,周亚夫统率精锐人马赶去淮阳(在今天河南省东部的淮阳县附近),他亲自登门拜访,去找父亲绛侯周勃的故旧门客邓都尉,要问对敌策略。 邓都尉说楚军轻浮暴躁,难以持久。他建议周亚夫将军队驻扎在东北面的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城南昌邑附近),干脆把梁国当作诱饵,丢给吴楚叛军,敌人必然尽出精锐,猛烈进攻。 我方只要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就可以防守得固若金汤。我方更应趁敌人不备,派出轻骑部队,前去断绝淮河与泗水的入口,堵塞吴楚叛军运粮的通道,只要敌人粮食耗尽,他们内部就会发生危险,等他们与梁军拼得伤亡惨重之后,我军就能以强克弱,必定大破吴军! 邓都尉的计策就是要避敌锋芒,挫其锐气,然后伺机反攻。与当年汉高祖刘邦挫败英布有些许相似。 (未完待续......) |
打气! |
打气! |
打气! |
25《避敌锋芒》(6) 想当年,汉高祖平定英布也并非一帆风顺,初时,英布消灭了荆国,杀了刘贾。然后,趁势攻击楚军,只是击破其中一路人马,就让楚军溃散了。于是,英布借着气势旺盛,想进军中原,当时形势更加危急。 谁知道,汉高祖刘邦亲征,挡住了英布的去路。刚开始,刘邦就发现英布军容严整,好比项羽当初的精兵,人强马壮,锐不可当。因此,刘邦躲进庸城壁垒,坚守不出,避开敌人的锋芒,不断消耗英布,等后来各路将军领兵杀到,才分进合击,多次打败英布。其他汉将分别在洮水的南北攻打英布的军队,都大获全胜。 英布几次失败后,竟然抛弃军队,逃往江南,最后,汉军追过长江,派人追上首恶,在鄱阳斩了英布,彻底平定了叛乱。 如此看来,江淮的叛乱都有相似之处。数十年后,吴王吸取了英布的教训,抢先杀入中原,与当初大不一样了,那汉军如今后发制人,还好使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打气! |
打气! |
打气! |
打气! |
打气!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下一页[4]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