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历史角度下的《易经》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历史角度下的《易经》[第2页] |
作者:stonestarok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方言颂奇 2021-04-12 13:49:48 楼主大才! ----------------------------- 过奖过奖,愧不敢当。思之所致,游戏而已。 |
1,《史记·天官书》中的28星宿历,实际就是“北斗月建”,书里解释“摄提格”时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只不过它用“摄提”星组,而不是直接用斗柄。因为岁星就是摄提,与斗杓的关系是固定的,与其他恒星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岁差的存在,北斗转一周是360°这个定义就改变了。 实际上当初产生这十二个月份的时候,应该跟“一年十二个月”有关,但是一旦产生就成为恒星历了。为什么呢?如果拿掉太阳,我们将不会改变这种月份划分了,因为没有了晨昏之分从而变成了单纯划分星空。中国后来天文学发展为把天空分为几个固定的区域,应该就是从恒星历出发的。 所以,虽然司马迁用“晨出”划分了月份,但是使用岁星(或北斗)就意味着这是恒星历。 2,《史记·天官书》中有用辰星(水星)正四时的内容,怎么正呢?(http://bbs.tianya.cn/post-no05-422861-1.shtml,54楼)。这说明二十四节气实质为太阳历法内容,因为节气跟太阳有关,而不是其它恒星有关。建立二十四节气开端,岁差不明显,千年内都可能不会有大问题(因为一个时辰是30°,一千年才差13°,还在这个方位内) 3,干支历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但是我们知道由于岁差的存在(为什么不提地轴呢?因为“岁差”是一种观测或测量结果,不管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太阳历与恒星历实际不能完美组合,迟早有一天,冬至的时候,斗柄指正西了。我们现在惊蛰才能看到龙抬头,西汉时大约在立春这个节气就可以看到。所以目前不怎么提星象,但是作为天文学的内容很有价值。 干支历与众不同的是干支纪年法,它不管你是什么太阳历,太阴历还是恒星历,我都两个小时两个小时的给你积累。就像一个有多个环的大钟。内环转一圈是一天,外二转一圈是一个月,外三转一圈是一年,可以无休止的转下去。天数不会错,至于年在哪儿不在乎。 |
说着说着,我发现,干支纪年倒是有点恒星历的特色了。六十甲子三套环,就转呗,我怀疑现代钟表的发明就来自于中国的干支纪年法。实际这种方法对于记载历史非常可靠,因为它排除了很多历法变动上的干扰,只要六十年内有一个识别标签,以形成更大的计数环,那么万年内可用,故而才有万年历的出现,确实可以。 中国历史之所以可靠,干支纪年法居功至伟。至少干支纪年商朝就比较完善了,干支纪年的开始,就是蒙昧混乱的结束。 反观西方古代史,时序没法看。 |
古代天文历法就到这里吧,否则你们不疯我也疯了! 我对占星之类的根本不感兴趣,但是为了搞清楚一些古代天文历法问题,不得不去看《史记·天官书》(现在发现《史记》中此篇相当有价值,这倒是以前没发现的)。还有那些令人发狂的上古历法,单是一个赤经纬图,都不知道转了多少遍。再转下去吃不消了。 |
讼58 此卦似乎讲的不是普通的争论、诉讼,而是于君王有关一个完整得事情记载。或与盘庚迁都众讼有关(p52)。 以前就有说法,《易》是书,即是记载历史的著作,秦汉以前似乎已转为卜筮之用。 卦辞:有获得,但要极度警惕。中间似吉,结局凶。利于出现新国君,不利渡涉江河。 初六,做事半途而废,小有灾损,最终吉祥。(似与君王产生冲突) 九二,不可争论,归而免除三百户国人的赋税,没有灾殃。(似主动寻求国人支持) 六三,恃旧功,征兆危险,最终吉祥。如果为君王做事,不会成功。(此实为争论) 九四,不可争论,恢复原来所事。出谕安民,征兆吉祥。(似乎争议暂时平息) 九五,辩解(于王前),大吉。(似乎新君即位,讼当为辩解) 上九,(新)君王赏赐一条宽大衣带,一早上三次脱落。(有德不配位之意) 《尚书》中留有《盘庚》三篇,从中也大致能体会争论非常厉害,实际历来如此,比如西汉、北宋、明等等。有资料认为盘庚迁都两次,不过即便是在游牧时代迁徙都城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一代君王迁都两次的可能性极低。而且迁徙都城要先考察的,不会想到哪儿去就去哪儿,所以我倾向于仅有一次迁都,即过黄河到安阳。 |
1,关于64卦今天多说两句。64卦是书,是商与西周早期一些知识的汇总或者说百科全书。自从周朝以来,文化的变异或发展,使得它哲学化了,不能说不对,但是你就再也不知道它的经文在说什么了。学者们大多继承了儒家传统,且对普通人的生活相对缺乏了解,再加上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很难做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是让人感觉其释读怪怪的。我们是普通人,不专业,但是却更能不拘泥成见,依理而断。 2,想说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关于学术的。曾经少年气盛,多激烈思想,现在想来却有悔意。比如XXX,学术上是有瑕疵的甚至错误,但是他却让一帮搞冷僻专业的长期有饭吃,保留了一部分研究的有生力量,这又该如何去估计呢? 3,我解卦,仅是一家之言,况且选了一个高大的肩膀,即便游戏也不会太差吧。希望这话对于那些有意于名利者有益,也算是对于咱们这个论坛的一点祝愿吧。 |
真是躲都躲不开,否卦又是一个天文卦,而且泰卦也是,只不过这两个不似其它几个天文卦纯粹而已。 现在我们必须要仔细应对一些概念,否则很容易糊涂。我们首先解释“帝乙”。 1,帝乙到底指什么?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深入研究可以写一本书,但是我们没必要那么做,简单叙述即可。前面在归妹中认为帝乙是轩辕十七,这个不正确。我又查询了很多资料,并对照星图详加推敲,不是轩辕十七。 能把轩辕十四和须女星宿同时作为妹妹(或女儿),怎么可能是轩辕呢??很显然,应该在紫微垣的天区。你也很快就会想到是“天帝”。那么“天帝”为什么叫“帝乙”??这个要从北斗说起。 2,2000年来,人们所谓的北斗七星根本就不是司马迁说的北斗七星!!司马迁说的北斗七星是勾陈六星再加现在成为“帝”的星。证据如下: A,《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那么为什么现在北斗七星的斗里没有帝星呢?“汉武梁祠画像石:”斗为帝车图“(下册P6)天帝在车斗内。现在的北斗七星离天帝太远了吧?这是否非常让人费解?从斗口向斗柄数,第四五六星形成一个明显的弓状,而现在的北斗七星中间的玉衡是下塌的,这明显不符合。 B,丰卦的上九中说,日食时帝车内不见人,赶紧祭祀。言外之意,晚上可以看到斗内或斗口的帝星。这是孤例吗?不。《史记·天官书》” 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即在斗口有三颗星星沿着斗口连线分布,勾陈斗之斗口正好有三颗整齐排列,亮度较低。 C,《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横殷(影或应)南斗,魁枕参首“。勾陈斗的尾端星与”帝“星的连线正好穿过角宿,现在的北斗星最末两颗星却到了氐宿;勾陈斗第四五六星赤经纬图上正好与斗宿相应,而现在的北斗对应的却是角轸;魁枕参首,何为枕?如同人枕枕头,勾陈斗的斗底几乎垂直于参与北极连线,经度相应,而现在的北斗却枕着翼宿。 D,《史记·天官书》里根本没有勾陈星,所谓“勾四星“按照叙述,正是现在所谓的”四辅“。 E,《晋书·天文志》是唐初李淳风编撰的,其叙述北极五星,勾陈六星已经与《天官书》有所不同,但是里边提到“钩陈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参照”斗为帝车图“(下册p6),很多事情就会明了。 综上所述,司马迁的时代及以前,北斗七星并非我们现在所谓的北斗七星,而是勾陈六星加一个斗柄处的“帝”星(这个星也非常亮)。这就是为什么《史记·天官书》总是很费解,上古的一些叙述也很费解。 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很多古月令,它们所谓的北斗七星并不是现在的北斗七星。就如同现在的白虎星宿也不是当初的白虎星宿,当初只是参宿。 3,我们已经知道“乙”是十月太阳历的第二月代表兽“水獭”的抽象化。无论根据《竹书纪年》《史记》还是甲骨卜辞或金文,我们可以说,目前最早发现使用的是殷商。夏朝的君王谱系中不使用天干地支。至少可以说在商建立时,已经成熟但是绝对不会在夏朝的十月太阳历之前出现。 星象上所有的斗状星宿都可以称作“乙”,勾陈六星,北斗七星,斗宿,南斗等等,因为勺子本身纵切面都是“乙”。根据《史记·天官书》比较亮的勾陈星(从斗口向斗柄数第三颗。由于网上对勾陈星的命名非常混乱,只能用这种办法指出来)是太一的居所,这是说以前这颗星曾经是北极星,它在“乙“上故而称为帝乙。 总结,为何天帝叫做帝乙,因为在64卦的时代《天官书》里的“太一常居“曾将是北极星,从此以后帝乙这个词再也没有出现于史籍。我们可以粗略的说,殷商时代的北极星就是个最亮的勾陈星(从斗口数第三颗)。 |
“包”一般指葫芦,但是一旦出现多半于匏瓜星相关,这个星在杵臼的右侧属于女宿,以前我曾认为是杵臼。 如果说64卦中有“女神”那么她基本是指“须女”。网上有一个论文【《离骚》”女媭“为女星宿名的文化诠释】(戴伟华),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很快就会用到。毛泽东的诗中“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的神女亦当为此神也。 其它的想到再说,以后64卦说完会再整理一遍。 |
《史记·天官书》与后世的许多文献不一致,需要高度关注其价值,或许“不一致”正是解决上古好多天文学疑难问题的钥匙。难以解读是因为受人们已经定型的观念阻碍。 正是因为不一致,反而得以保存至今。我们频频使用《天官书》是因为它与64卦的天文体系相协。 注意:从记载来看,上古观测天文现象也不是仅凭肉眼,是有工具的,到东汉的张衡,工具方面才高度被显现出来。 陕西汉墓出土的28星宿图,特别详细的情况不知道,但是已经知道,现在熟悉的四兽占的星宿很少。这与《天官书》记载一致。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是靠偶然。 没有想到,陕西靖边汉墓出土的星图竟然就是《史记·天官书》的星图!!看来《史记·天官书》的谜团终究是要解开。(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以验证) |
有些不用图片说不明白。 图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053040044373013&wfr=spider&for=pc) |
再来一副咸丰六严绘制的28星宿图 图片来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G5JP9AU40511DCTQ.html |
著名的明朝《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图片来源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94082603130775 |
北斗补论(主要考察斗魁) 1,靖边汉墓里的图(前面认为“直”是当,平行于斗口,原来是直立于斗口的意思),正如《史记·天官书》所言,“魁枕参首”“参为白虎”。 2,由于资料实在难找,所有图又必须有出处,那么我们就只能对比,靖边星图、敦煌星图、苏州石刻星图、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恒星赤道经纬度图,这么几种。 3,比较汇总见下图 |
稍作修正 |
关于今古北斗的对比分析 1,今天的北斗至少自汉以来,斗魁从未枕参宿,一致都是翼宿。 2,若汉代的北斗斗魁为勾陈斗,则仅在南宋有偏差(大约差40°),汉、明、清均一致枕参。南宋为什么差如此多呢?苏州石刻星图刻制于1247年,南宋已经建立120年。这个偏差可能跟观测点南移有关,虽然资料上说是北宋1078~1085年左右的观测数据(即刻制的约160年前),但是难以置信。如果要精确分析纬度对于观测结果的影响,对于我实在太困难了。 3,唐代的星图质量很差,做的也很巧妙,精准的避开了全天图。实际对于我们的考证基本无意义。 4,以四辅为斗魁是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28星宿图,但是不知其最早来源。似乎是与《史记·天官书》不同的体系,尽管有很多关联。不过它至少要考虑“魁枕参首”,只是不能找到斗柄,而且方位也不对。 5,28星宿体系的观测好似在《史记·天官书》以后有断层,致使北斗改变了定义,这可能是战争的影响,而非地轴突变。 6,敦煌星图,从很多角度看,确实有伪造的嫌疑。正式的天文图不可能做的如此恶劣,即便是抄,看看曾侯乙墓和靖边出土的星图,就更不用提张衡等人的成就。根据《晋书·天文志》推断,敦煌星图里所记内容大概出自东汉到隋唐之间,秦汉以前基本也不会用“天皇”这样的字眼。 结论:虽然仍不能给出完全确定的答案,但是比较有把我的说,司马迁以前的北斗不是现在的北斗! |
修正明朝天文图参宿的位置,由于误差很小,不影响上述结论。 |
以前没有发现靖边星图以前,人们无从质疑。发现了以后会出现好多问题,比如苏州石刻星图。事隔近2000年以后,勾陈斗魁又重新枕参? 关于石刻星图的作者黄裳,从时间来判断只能使用北宋的天文资料,可是四辅、勾陈斗变形厉害,似乎地轴确实发生了大变动,可是从东西方的历史气象研究来看两千年来地球未曾发生大的环境剧变(变化都是缓慢的),这很难解释。如果有理论认为南宋时地轴突变了4°~6°,那几乎可以肯定是假的,因为这正是开封与杭州的纬度差(南宋在杭州建立两座天文台)。其他的实在无力考证,看一下下面这幅图,这个话题就得结束了。 注意:岁差与地轴偏移不是一回事,不要混淆,我们将调整敦煌星图的最差,以北斗姿态对齐的方式考察。 这幅对比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四辅有严重变形,而勾陈斗发生紧缩,除非使用了不同的星来定义,这个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有兴趣的应该首先从杭州与开封的纬度差来考虑,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地轴突变。 |
无妄57 无妄,无望(不抱希望),无明(不可以预料)或者糊里糊涂(p131),基本就是这么两种意思。通观全卦,如果可以用一种意思解释通的话,那么无妄当解释为“不确定”。帛书的无孟(无明)或许更恰当一些,不明朗不能确定,意思差不多。 眚,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白内障。得了这种病,看什么东西都是模糊不清的,故而一切都不能确定了。至于是否会遭灾,那倒不一定的,但是肯定于生活不利。 卦辞:大献享。利于祀神。行事不正,不明智。不利作远行。 初六,如果不确定结果怎么样,那么干脆就去做,吉祥。(这多少有点心灵鸡汤的味道) 六二,不耕而收获,不开垦而田熟。则利于做远行。(暗示你运气很好) 六三,不确定的灾祸。比如有牛系于路边,行人可能会迁走,这就成了丢牛人的灾祸。(或,可能,比如) 九四,可以占卜,没有过失。(因为不能确定,让神来决定也不错,因为你六神无主嘛。有些易学流派倡导,确定的东西不要占卜,实在不能确定了,可以让偶然发挥作用。反正怎么做都差不多,那就随缘了,就是这个意思) 九五,病情不能确诊,不要用药,是要生小孩了。(只要有生活经历的,大致都能明白,这并非是讳疾忌医) 上九,没有目的的出行,不明智,不得利。 总体上,这个卦是一个很生活化的卦,跟古代的医学相关,准确说是白内障。它是以白内障为喻解释很多事情,里边基本没有占卜的成分。当然,仅仅拜神是不能解决问题的,白内障要做手术,当今社会已经不是问题。 |
否56 否,帛书作“妇”,此卦中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妇;另一个就是悲(p77)。帛书里分的比较清楚,第二个意思就用“不”。前面已经说了,这是一个天文卦。这里的妇,不是普通的妇女,而是指须女星(劳动妇女的形象)。否卦和泰卦都似发生于楚国的江汉流域。 “畴“,帛书作梼,据称是一种恶木,至于怎么个恶法,不清楚(也许是有异味)。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国史成为梼杌(杌,本意为没有叶子的树枝。),似乎是用梼木做的木简。我个人推测,这种木料可能比较硬(因为可以作杵),不怕水(因为有捣衣石)。在卦中指危宿的杵宿。 离祗,指室宿的离宫星宿。 “畴离祇”,似乎是指用杵捣毁离宫。一方面表达劳动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可能也暗指楚国民众对商的反抗。 “苞桑”,像葫芦一样的桑树。我认为就是指轩辕星组,一方面确实有葫芦之形,另一方面星宿中使用“系”多半指距离最远,比如姤卦“系于金柅“,比如说《夏小正》中的“辰系于日“。 卦辞:(此)妇非人(是星,即须女星),不利于男子祭祀。祭祀求占,大者去,小者来(须,楚人谓妹为媭。P264) 初六,拔茅茹,由于它们美,祭祀神吉祥,献享。(银河出现的时节到了,拔茅茹献神) 六二,(把茅茹)插在葫芦里,贫民吉祥,君主不祭祀。(此似乎指贵不祀贱,君主不能祭祀代表劳动者的神) 六三,(把茅茹)献给神。(须女星升起来了) 九四,自有天命,没有罪过。用杵捣毁皇帝的行宫。(危宿、室宿也升起来了) 九五,须女休息了(须女星西下),君主吉祥(可以祭祀自己的神了)。走了,走了,去苞桑了(轩辕星宿升起来了。) 上九,须女倒了(须女星看不见了)。先悲后喜(须女变身为轩辕十四,又可见了) 此卦与归妹虽然叙述的是同一个天象,但是感情上却有明显的差别,充满了奋争与反抗的意味,颇具有诗经里一些诗的味道。这个之所以可以借64卦流传,可能是因为楚与西周结盟反商的原因。正如上面提到的论文里所述,须女星在楚国有很大的影响力,还有神庙。 |
重释泰卦 泰07 此卦为天文卦。 包荒,即大葫芦。这里指匏瓜星宿,属女宿。河,即银河。 所谓的“朋“,乃须女之朋,指奚仲星宿。实际上历来就有争议,到底是用地上的人名命名的星辰还是用星辰名起的人名,或者直接归之于神话。这些争论很难定论,可能性都是有的。就这个”奚仲“来说,我认为应该写作”溪中“,即其星在河水中游(”得尚于中行“),也是在河流中发现的那颗星。 “坏邻居“是谁呢?危宿星官里有“人”还有“造父”,不知道指哪一个。之所以成为坏邻居,是因为女宿升起来后就是虚宿登场,虚代表哭泣,为什么哭呢?因为挨着“人”和“造父”。 “师”指室宿的星官“羽林军”。 卦辞:小去大来,吉祥,献享。 初九,拔茅茹献享,以其美,出征吉。(以茅做祭祀亦多见于先秦古籍) 九二,(须女星)大葫芦渡河,不意丢失同伴(奚仲),在(银河)中游找到了他。 九三,任何平地,都有不平;任何(天象)都不会有去无回;困难时占卜没有过失,亦不必害怕。其回,有食有福。(这一爻颇具哲学色彩,最后一句颇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意思) 六四,总是不富,因为有个坏邻居(虚宿、危宿升起来了)。不戒备,(坏邻居)就又回来了。 六五,帝乙嫁妹(须女星),祈祷,大吉祥。(这爻可能是想说,须女星西下,已过中天) 上六,室宿升起,营室(室宿星官)似倾,不用羽林军(室宿星官),直接用土公吏(室宿星官),,征兆艰难。 我也真没有想到,泰卦竟然是如此解法。看到“坏邻居”这三个字,我又发现谦卦是否也是天文卦呢? |
我发现一个不妙的事情“君子”乃指玄武神龟,几乎有这个此的地方怕是都要重新考虑。这可麻烦了! 帛书中谦写作“嗛”,动物之颊囊也。看看乌龟的面颊,我已经知道谦又是天文卦。 |
重释谦卦 谦04 此卦似与天文相关,但更多是指以龟叫为兆喻。 谦,帛书作“嗛”,动物的颊囊。“君子“,此卦指龟。乌龟没有声带,其发生如鹅的叫声靠颊囊吐气,“讹“即其象声。因为上古音中”我“发音类似与鹅的叫,只是音调不同,在一些北方方言中有存。一些古籍当中说的一些动物的叫声像叫自己(我),实际就是类似于鹅的叫声。 “劳嗛“,当为”老嗛“,即总是叫。”老“表示总是,似多为方言。 卦辞:献享。龟有成(即成神、完结。实为生命终结)。 初六,龟颊囊不鼓动。可以渡涉大江大河,吉祥。 六二,龟(鼓颊囊)叫,征兆吉祥。 九三,龟总叫,预示其成,吉祥。 六四,无往不利,龟叫自名。 六五,不富裕是因为有个坏邻居,利于征伐。无往不利。(以室宿为喻。欲加之罪,不患无词) 上六,龟(鼓颊囊)叫,利于行军,可征敌人邦国。 最末两爻,似指室宿,但是不那么解也许更自然些。 |
修正靖边28星宿图的辨析 |
上图靖边星图的几点说明 1,句四星。《史记·天官书》中是句四星,不是勾四星。它很形象如同一个句号。书中只有四颗,图上就比较多了。这个星组可能就是后来的“华盖”。 2,文昌六星。如果仔细端详,我们可以发现,后来所谓的四辅就是由此六星重构的,形状与苏州石刻星图大体一致,而跟敦煌星图不同(可能是取自不同星)。这说明什么?说明几点: A,勾陈斗就是原来的北斗。这个基本可成定论。 B,汉代与北宋相比,地轴变化极小。苏州石刻星图上的勾陈斗构成星选择可能与汉代不同,因为如此近的距离,不可能一个基本不变,而另一个大变形(那是天球,不是平面)。 C,苏州石刻应当是根据北宋开封天文台数据制作。 |
至此,沥沥落落总算是把乾宫说完了。这中间插入了太多古代天文历法的思考与讨论,其间我们大量引用了《史记·天官书》,这完全是一个意外。每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会带来很大的震动,有些是颠覆性的,比如靖边28星宿图的发现。这也说明,无论理论多么自洽,都不能保证它一定正确。 我们就不再分析这些了,下面进入巽宫,编号如下 小畜55,巽54,家人53,渐52,中孚51,涣50,益49,观48 |
手痒,再来一张汉宋星宿对比图。 |
小畜55 此为玄武星宿升起全过程的天文卦。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这句话好似很无来由,不独出现于此卦中,还有小过卦(六五)。这句是说银河像云一样遮蔽(自,遮蔽也。P63)了城邑的西郊。面南观天,银河西南-东北的走向。银河易于观测的季节是夏秋季节。从整个爻辞来看,应该是夏天的傍晚。 初九,(斗宿)又出现了,有什么罪过呢?吉祥。(斗宿在银河里,所以说“何其咎”) 九二,(牵牛星宿)也出现了,吉祥。 九三,车脱了轮(斗宿如车而无轮),夫妻反目。(此处“说”当为脱,遁卦中已有此例子。所谓夫妻,当指牛郎织女星,同属于牛宿。) 六四,(在银河中游,靠近天区)重新捞到车(车府星宿升起,属于危宿),正在脱离沟洫(即银河,车府一半在河。此处的“血”当为洫,需卦已有此例),不再担心(剔,紧张,担心),没有灾殃。 九五,把车弄出来了,但是累坏了(挛如,痉挛。)富强要借助邻居(室宿,室宿都是皇家星官)。 上九,(壁宿)也出现了,霹雳、云雨(壁宿两星官),重新上车,妇(织女星)征兆凶险。月亮快圆了,玄武星宿出征,不祥。(秋天来了) 没有想到,关于玄武星宿的卦竟然如此之多,而似乎又多与楚国江汉流域相关,多少有点费解。 |
看古代星图需要注意几点: 1,古代星图基本都是面向北极的视角绘制。 2,人们观测的时候习惯于面向南(由于地轴倾斜,可见的天赤道偏南),按照升起顺序算,形成了左青龙右白虎的划分习惯。这个习惯带到了星图,却须要按照降落顺序算,才能既维持左青龙右白虎次序又保持在同一节气。(时间空间都要换) 3,圆形星图与方形星图使用了不同方法制作,除了四个正方位(或两个正方位),一般不能直接用辐射线来对应换算。 |
巽54 巽,帛书作“算”,巽与算,古音通(p279)。 这个卦完全是关于六艺之一“数”的卦(礼、乐、射、御、书、数),为什么要算在床下?汉砖中有描述六艺的画,一望便知。此卦需要完全以帛书为准,不能使用音译否则你就搞不明白了。 “内”“编”详见下图。 卦辞:不献祭。利于远行,利于出现新国君。(64卦中的“小”多可解为“不”) 初六,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利于祭祀武人之神。(见上图) 九二,在床下摆算筹运算。对于使用巫(来判断结果),很忿怒。吉祥,没有过错。(筹算而不是使用占卜) 九三,(为了方便)把算筹编起来,艰难。(容易混淆,见上图) 六四,归而有失,田猎获得了三种野兽。 九五,征兆吉祥,归而又失,也没有什么不利的(不是祭祀日)。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庚日前三天或后三天为祭祀吉日。(此爻似乎与上爻连贯为一事) 上九,在床下摆算筹运算。丢了赤色帛和斧,征兆凶。 |
家人53 此卦与小畜卦、否卦使用一样的天象,只是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卦辞:利祀女神(须女神)。 初九,家有栅栏(南斗),归(牛)走丢(牛宿未升起)。 六二,不会跑太远,在半路找到(牛宿升起),征兆吉祥。 九三,家人欢乐(牛宿),归则凶险(织女牛郎被河所隔),吉(天津星官为桥,可渡);女子嘻嘻哈哈(女宿,星官可查),最终会非常艰难(虚宿主哭泣)。 六四,富家(危宿有房有车),大吉。(哈哈,看来自古如此) 九五,王降于家庙(室宿之行宫),不要惧怕,去则大吉。 上九,收获堆积(壁宿升起。帛书作委如,堆积貌),最终大吉。(整个玄武星宿升起) 描述跟妇女相关的卦,大量使用了玄武星宿,下一个就不是了。 |
渐52 渐,栖息也。鸿,天鹅。此卦当为飞鸟占(p258)。此卦全用帛书,否则难解。 “归”,归夫家,曰嫁,曰归妹;归自家,曰归宗。(p263)。此卦之归,当为归自家。何出此言?详见爻辞。 “妇绳不羁”,出自帛书,”羁“,男角女羁之羁,就是把头发梳得像马笼头。角、羁都是儿童发型,一旦成年,就不再这么打扮了。我们习惯上关注男子成年礼,却不大关注女子这方面的信息。”妇绳不羁“,就是说不打扮成未成年的样子。 卦辞:女归自家吉祥。利祀神。 初六,天鹅栖息于水潭(帛书作渊)。小孩凶险,有灾病。没有过失。(水源易于染疾) 六二,天鹅栖息于山坡(帛书作坂)。饮食康乐,吉祥。 九三,天鹅栖息于山顶平地。男子出征不归,妇女不打扮成未成年的样子(即妇绳不羁),凶,易被盗寇抢掠。 六四,天鹅栖息于树林,有人抓住了盗寇,击打,没有灾殃。(鸟栖息于树林,被惊扰则可预警) 九五,天鹅栖息于大土山,妇女三年都不使用“羁“这种发型,最终也没有办法,吉祥(终会成年,也就不需要使用这种发型了)。 上九,天鹅栖息于山顶平地。其羽毛可以做舞具。吉祥。 儒家传统解释,与64卦本身内容完全是另一个系统。孔子未必不知道,但是理性主义的发展,必然导向哲学化。 |
中孚51 这是一个傍晚观井宿升起的卦。按照《礼记·月令》(成书大约在西汉早期),井宿出现当在仲冬之月(包括大雪、冬至两节气);最末一爻,鹤(野鸡星官)靠近中天当在仲春之月的15号以后(月既望)。之所以不用月份表示是因为历法还得换算,容易迷糊。 中孚,疑为“冬复”,即冬天归来。傍晚,井宿登场,包括了冬至。我们知道,北半球冬至后一个月是最冷的,从爻辞看,上九似乎还没有度过最冷的时候,比《礼记·月令》晚大约一个半月。也就是说此卦的时间比司马迁的时代要早至少3400年,换算下来大约是公元前3600年左右。 豚鱼,即河豚。捕鱼一般是在春天,但是上九还没有过最冷的时候,那么可以推测,这个地点肯定在中原的南边,至少要过秦岭淮河。 此卦完全使用帛书,它描述是准确的,不是借音过来的。 卦辞:捕捞豚鱼,吉祥。利于涉江渡河。利祀神。 初九,井宿升起(井星官,如盆。杅,汤盆。),有蛇不安宁。(蛇已经结束冬眠) 九二,鹤(野鸡星官,属井)从银河南岸升起(河之南称阴),“子”(井宿星官)也开始鸣叫。我有好酒杯(天樽星官,属井),与你共用。 六三,破敌(弧矢星官升起),或鼓或罢(军市星官),或汲水(积水星官)或歌唱。 六四,刚过十五,马(星宿整体形象为驼鹿)必然看不到,没有过失(因为月亮太亮)。 九五,又能看到了,就像(上爻)说的一样,没有过错。 上九,鹤(野鸡星官)位于中天,征兆凶。(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到了) 我逐渐发现,《易经》的通行本是由帛书变异而来,而不是相反。也就是通行本对帛书进行了通假借音并哲学化,帛书的字是准确的,也是比较原始的,还没有怎么哲学化。帛书中还使用了很多方言,有些现在还在用。 |
根据上面的分析,中孚的天象应该是5600年前的天象。我们换个角度再算,看看这个数能差多少。 1,首先,我们要对乾坤两卦形成的历法做点处理。因为我们当初是使用《史记·天官书》的星象进行排序对照的,64卦历法并未指明是早晨观测还是傍晚观测。不过好在它是恒星历,不管是晨见还是昏见,顺序是不会错的。 现在我们把《史记·天官书》里的12个月中的”晨“全部换成”昏“,然后再把这些星象整体旋转180°,其他的保持不变。如果忽略昼夜长短对观测的影响,那么与原来的叙述等效!!!!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用”昏见“来划分12个月的恒星历,且与原来等效。 2,我们开始考虑太阳年的影响。坤卦中只有一爻表明了当时太阳历的定位,那就”履霜,坚冰至“,从坤卦的置闰可以看出来,冬至经常跑出这个上爻月,为了简化,我们不妨假设此月的月末为冬至。由于它后面马上接乾卦的初爻,所以可以认为此时角宿升起于冬至。 3,前面我们已经计算了我们现在的角宿升起(”龙抬头“)是冬至后75天,即两个半月。这就非常好计算了,这意味坤卦的时代距离我们大约5700年左右。这个计算的误差确实很大,但是不会超过1000年,即不会差一个星宿,那么它的范围当在4700~6700年。我们取最小值,也就是说,64卦历法的建立距离我们最少也是4700年,即公元前2700年。 如果用”晨见“(《史记·天官书》原来的描述),那么还要加上13860年(6个月的岁差)!!注意:由于地球公转、自转方向未曾改变,所以不能打乱28星宿排列的顺序,也不能逆旋。 4,与”中孚“卦中的计算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惊人的一致,都是在5500年左右!!必须再次提醒,我们这两种计算使用方法和逻辑是独立的。尽管事后看,井宿到中天时,角宿会升起。前者是根据《礼记·月令》和上爻”贞凶“来判断所处位置,后者则是根据”利永贞“(进行年祝)来判断冬至的位置。 1,前面我们已经算过,今天冬至距离角宿出现大概75天,也就是两个半月。那么 |
我们再来看尧典(接95楼),以春分为例计算。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1,假设为旦柳中。 根据《礼记·月令》”旦柳中“,正是季秋(寒露、霜降),与春分差6个月。即西汉前13800年,大约公元前13900年左右。 2,假设为晨见柳。 根据《礼记·月令》相当于又推2个月,与春分差8个月。约公元前18500年。 3,假设为昏柳中。 根据《礼记·月令》,为仲春月末,相差半个月。约公元前1200年。 4,假设为昏见柳。 根据《礼记·月令》,相当于与昏柳中差2个月,约公元前4700年。 看来看去,还是”昏柳中“比较可靠,大约相当于商朝末期;第四种也有可能,距今6700年。 |
涣52 此卦似为刑法志一部分,与困卦不同,这些都是割杀,而非以困致死。涣,本意为离散,在刑则为割、裂。 下面简单叙述一下帛书中此卦内容就可以了。 初六,橙马(凳),刑具。(悔亡,归而死也) 九二,刖;(贲,砍、斫) 六三,腰斩; 九四,裂解; 九五,磔刑。 上九,凌迟。 |
益51 此卦亦是天文卦,讲什么呢?说置闰。“用”在此卦中,全部解为“闰”。“益”,加也。此卦亦以帛书为准。 卦辞:利于远行。利于渡涉大江河。 初九,利加闰月,人们都非常忙碌(大兴建设),大吉祥,没有过失。 九二,有人赠予十方大龟,不要在各种祭祀中反复用。(仅用于)年祝,吉祥。王献享于天帝,吉祥。(崩,当为捧,两个手掌加起来那么大。朋用于贝币单位似来自一捧约有十个贝币。) 六三,加闰月,凶险,但没有过错。(银河)中游可以看到了。告诉公侯,用圭表(即日影)。(中行,银河靠近中天的部分) 六四,(银河)中游出现。告诉公侯的属吏,加闰月,以利修建房屋或迁徙。 九五,(银河)中游归来,居于中天,不需要问,大吉。回归,正如所料(指需要加闰这个事情)。(惠,当为交会之会,引申为仁爱;心,中心;德,顺道而行,按理办事,谓之德) 上九,不要再加(闰月),(再加)就如同攻击。(银河)在中天不会呆多久,凶(永日将过)。 卦中出现的“利涉大川“基本都是指银河出现,雨季快到了,人们要为涉江渡河做准备。 |
上面两卦的编号错了,不再重写,大家知道就行了。 巽宫最后一卦 观48 此卦为观礼,观何礼呢?人之灌礼,第一步裸而浴,第二步与神女“合和”(P108)。这种祭祀礼的主角似为男性。 依据爻辞,灌礼在夏至附近的闰月举行。前面已经说了,咸卦当是第二步的具体内容。 “尊”,抑制之意。“颙若”,不息状。“小人”,小孩;“君子”,成年男子。“利女贞”,利于女子祀神。 “利用宾于王”,闰月迎宾于王。 “生”,键也。 至此,巽宫也就说完了。这八个卦,不是数数,就是推算。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巽的本意就是算,其它的倒是引申意了,这与普通的解释相反。巽上面的两个巳,很可能是蛇的意思,以表示算筹,而非人形。 |
再谈星图 1,《史记·天官书》所载与后世星图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即便最接近它的靖边汉墓28星图也并非完全符合,比如“句四星”找不到,“贱人之牢“本是句圜十五星,上面只有11颗。”天一“比较明确,但是太一却不知道在哪里。《天官书》明确说”兔“只是一颗行星,在汉墓图中却成了昂宿;奎为封豕,里边却是蛇,等等不一而足。 2,关于四辅,又是一个变化极其大的定义,堪比北斗的混乱。《史记·天官书》提到了四辅,那是谈到月亮运行的时候。如果四辅真在紫微垣,月亮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四辅相犯,白赤交角不可能变到紫微垣里去。在汉墓28星宿图里,在朱雀宫,骑着动物的四颗星疑似即为四辅。四辅只有在月球的轨道附近才可能相犯。 3,后世之所以很少用《史记·天官书》,就是因为一些标志性的星座定义产生了根本性改变,尤其是在北极天区附近,后世星图相对于天官书出现了大量的重新构图。汉墓28星宿出自东汉后期的墓,距离西汉较近,故而保留了很多《史记·天官书》的描述特征,一些标志性星宿定义还在。 4,一个”魁枕参首“就不知道打翻了多少东西。我现在极度怀疑所谓地轴运动理论,从秦汉到清末,地轴似乎并没有多大变动。那么照此推理,按照77年一度的岁差计算时间反而倒更加准确。重构星图,改变定义,贻害无穷。 |
定位战国北极星 1,尽管根据《史记·天官书》无法确定北极星的位置,但却可以通过战国曾侯乙墓(大约在司马迁出生前300年下葬)出土的28星宿图来确定北极星,找出战国时期的北极位置。 2,曾侯乙墓28星宿图中的北斗不是勺子状的,而是类似于打酒或打油用的斗(斗的轴线与柄近乎平行,木制或竹制)。分析的结论不出所料,后世星图所谓的帝星正是战国时期的北极星(详见下图),即便不是现在的北极星,位置也极近!! 3,已经可以明确地下结论说,上古的北斗七星根本不是现在的北斗七星!! |
@顺流o逆流 2021-04-21 16:41:00 顶, 你可以拿 虚拟天文馆 模拟验证一下。 ----------------------------- 多谢提醒,有时间研究一下。 |
离宫卦编号 大有47,鼎46,离45,旅44,睽43,未济42,噬嗑41,晋40 大有47 此卦为天文卦,主要描述从角升起到室壁升起的阶段。根据前面的研究论述,大致对应当时从冬至到夏至这么一个阶段。大有并不是秋收而是夏收,我们将使用帛书解释。 “交”,蛟龙,即鳄鱼(p86),在天象即青龙星宿,此处当指角宿。 “根”,天根,氐宿。 “车”,氐宿之“阵车”星官。 “彭”,象声词,鼓声也。此处为牛宿之“河鼓”星官。 “阙”,室宿之“北落师门”,由于如角宿之南门,故而“交如”。 卦辞:大献享。 初九,角宿看不到,不是过错,因为能看到氐宿,没有灾殃。 九二,用(“阵车”)这个大车装载,远行,没有灾殃。 九三,公侯用花草献祭于天帝,普通人不可以这么做。(芳,是用植物献祭;享应该多指用酒肉祭祀) 九四,(牛宿的)河鼓可以看到,没有过失。 六五,(室宿的)“北落师门”出现了,犹如角宿的南门。(室宿的腾蛇)蜷缩一团。最终会吉祥。(夏至时分) 尚九,有天相助,吉祥,一切顺利。 |
鼎46 这个卦以鼎为占。由于我们对鼎这种器具既熟悉又陌生,其实大多数为《易经》做注的人也没有多熟悉,所以需要做点说明,以助于理解卦辞。对于鼎的某些部位如何定义,我的观点可能会与众不同,需要借助图片,详见下图。 主要依帛书做解。 “填”,本意为充满。“止”,本意为脚趾。 “鼎填止“,实际是指鬲,鬲的三足是空的,外形看起来胖乎乎的,如同已有子。 “不”,当为杯。否卦中“先不后喜”,“不”释义为悲(p77),可知“不“为杯。帛书中的“妇”与“不”是两个字,分的很清楚,所以这里不可能是“妇”。颜师古注《史记》说,杯子侧面有两耳的称为“杯”。此处当指鬲。 卦辞:大吉,献享。 初六,鼎(鬲)装满了,容易溢出,娶的妾要生子,没有过失。 九二,鼎中有食物,正好解饥饿(疾,当为饥),已经迫不及待,吉祥。 九三,鼎耳用皮革缠过,孔已堵塞,炖的野雉已经成了肉冻(凉了),不能再吃。因为去看雨,归来发现亏了,终会吉祥(再加热)。(方,即视、看,与坤卦“方“同。悔,归。) 九四,鼎断足,倾覆了公侯的熬的白芷,被关于刑室,凶。 六五,青铜鼎耳,镀黄铜鼎铉,利于祀神。 上九,玉鼎铉(玉鼎),大吉,没有什么不利。 |
离45 此卦似为日食之卦。以往我们说的天文卦,基本都是28星宿的,很少提及七曜。 用帛书。 “罗”,本意为绳子结成的捕鸟网。“昔”,本意为干肉。 卦辞:利于祀神,献享。养母牛,吉祥。 初九,干肉之礼,恭敬端肃,没有过失。(似为腊祭) 六二,黄色绳子做的捕鸟网,大吉。 九三,日食(金乌被捕捉),若不击鼓而颂歌,即大丧至(绖,孝服之麻带),凶。 九四,(金乌)象离去,象归来,象在飞(纷,当为飞),象死去(一动不动),象被丢弃。(这些短语,都是指太阳里的“金乌”) 六五,痛哭流涕,悲伤溢于表,吉祥。 上九,王出征,损兵折将(嘉,此处为家),败归(不,悲也),没有灾殃(日食很快会过去)。 |
旅44 此卦为关于牛宿的天文卦。用帛书。 旅,商人,游牧之客(p273), 卦辞,不献享。游牧,祀神吉祥。 初六,旅途小心翼翼,在此客舍(房宿),取火(心宿)。(此爻牛宿升起) 六二,临时驻扎,花钱(房宿之“罚”)买了个童仆(房宿之“从官”),占卜。 九三,继续旅行,房宿西没,征兆凶。 九四,继续旅行,于所来处(天边),得到赤帛和斧子(参宿升起,参宿赤,如钺),心中不快。 六五,井宿的“野雉”和“弧矢”升起,冬天来了。 上九,鸟(柳宿升起)建复屋,旅人先笑后号啕大哭,(因为)牛宿没于西边的易水。(此爻牛宿西没) 这个卦有两点可注意,一是时间,二是地点。 时间:弧矢升起,奎当在中天。根据《礼记·月令》,此天象相当于秦汉的仲冬月的十五左右,此卦的立冬比秦汉晚一个半月,也就是说比司马迁的年代早3400年左右,即公元前3500年左右,距今约5500年。这与我们以前的计算一致,我们没有使用以前的星象做推理,而只是根据爻辞判断。即便考虑误差,那么至少也是公元前2500年。可能已经有人注意到了,我们从来没用距星,这是因为其定义容易发生改变,人为因素较大。使用整个星宿虽然不精确,但是可以减少大方向上的错误,再说我们也缺乏那个计算条件。 地点:经常有文献牵连到殷商之王亥,比如《大荒东经》《楚辞·天问》还有甲骨文卜辞(p274~275)等等。如果属实,那么我们可以推测,殷商的先祖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生活在易水东岸(今天河北省的易县到徐水之间),而且可以很确定的是,就在河边。更进一步,“有易杀王亥,取仆牛”(p274)是指天象,不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
睽43 此卦为傍晚观察星宿降落的天文卦。前面的天文卦基本都是以星宿升起的次序叙述,而这卦却是以西没的顺序叙述。 帛书卦名为“乖”,本意为相背,背离。此卦不叙星宿东升而论西没,与常规相背,故而为“乖”,用词甚是准确。以后如不说明,均以帛书做释。(最开始很多卦都是依据通行本,变异甚多。现在先继续,回头再依据帛书全校一遍。) 爻辞中“乖”是“背”的意思,“乖瓜”背着瓜,“乖苽”,背着菰米(稻米的一种,粒狭长,色红褐,此处指奎宿)。 卦辞:做小事,吉祥。 初九,归亡。天马(房宿)西没,不要追赶,会自己回来的。觜宿(亚,本意为丑。尖嘴的人称为亚人)正从东方升起,没有灾殃。 九二,在窄巷(尾宿如巷)遇到主人(龙尾伏辰,此处主人指太阳),没有灾殃。(注意,此处指尾宿西没) 六三,见车(斗宿在银河里)无动于衷,用绳子牵着牛(牛宿。谍,传递的意思,引申为绳),牵牛的没有鼻子。没有开始(东升),就终结了(西没)。 九四,背瓜(须女背着“匏瓜“),遇到前夫(”奚仲“属女宿),一起归(交,交叉,引申为一起),不祥,无过失。 六五,归亡(西没)。去宗庙(室宿),吃肥肉,去有何错? 上九,豕背着菰米(奎宿形如菰米),拉着一车鬼(鬼宿),(车)的前面是菱角(柧,棱,应为菱角,状如弓。“弧矢”属井宿),后面是壶(旗子上有酒壶,“酒旗”属柳宿)。不是盗寇,是来求婚配的。去时(西没),还能看到银河,吉祥。 |
解释睽卦时,翻到了黄道十二星次。突然意识到,原来苏州石刻天文图的中心是黄道北极,而不是天赤道北极。见下图。 |
苏州石刻天文图,为北宋夏至时的天象图!!! |
上图有错误,不是夏至,而是仲夏时节(芒种)。修正如下: |
未济42 此卦为天文卦,以尾宿为主干。 尾宿,九颗星,即所谓九尾狐之九尾也。卦中小狐,后世讹为九尾狐,实乃因为尾宿有九颗星。 “辰“,水星。《史记·天官书》辰星主刑法,故而有伐鬼方之说。 “鬼方“,鬼宿也。《礼记·天官书》”日在柳,昏火中“,水星行至鬼宿时,日尚不在柳,不过心宿(商)已经接近中天。 “于“,本意为超过、超越。”有商于大国“,商已经超越了大国(夏)。依其语气,当时商还未成为共主或将成为共主。 “君子“玄武神龟,君子之光指虚宿升起。 由于尾宿在天赤道南30°左右,非常靠近南天边,光线强即很难看到,所以卦里说不见了,又看到了,估计跟月光有关系。 卦辞:献享。小狐潜渡(银河),濡湿了尾巴,不得利。(气,当为潜渡。) 初六,濡湿尾巴,艰难。(此时的银河是西南-东北走向,南天边的银河先看见) 九二,(小狐)抖落尾巴上的水。(綸与纶,实为一个字,本意为青丝绶带。动物的这个动作很难形容,象拨浪鼓一样波浪波浪。似为方言) 六三,没有渡过去(尾宿九星本来就在银河里),出征凶险,利于涉渡大江河。 九四,征兆吉祥,归而亡失(应该是月亮比较亮)。水星位于鬼宿,商已经超过了夏。 六五,征兆吉祥,归而亡失(应该是月亮比较亮)。虚宿升又起来了,吉祥。 上九,又可以看到了,胜于喝酒,没有过失。(小狐)濡湿了头,虽然复现,却快要西没了(是,当为“时“)。 |
既济卦修正 既济21 此卦与未济一样也是天文卦。 通观爻辞,济当指渡河,既济当指尽渡,已渡。关于濯祭(帛书),在升卦中曾经碰到过一次,解作灌礼(p224)却不知其详。濯祭,似应为渡河时祭祀河神之礼。那么这个祭祀怎么个样子呢?禴祭,《汉书·郊祀志下》引作“瀹祭”,颜师古注以为“瀹煮新菜而祭”。据此推断,瀹跟濯应该都是泡洗的意思,那么这个祭礼就是洗煮新菜而祭河神。 卦辞,献享。不得利。初始吉祥,最终有乱。 初九,(小狐)抖一抖,濡湿了尾巴,没有过错。 六二,(女宿)妇女丧失发饰(“离珠“属女宿)。不必立即寻找,七日后可以再得。(月既望,七天后星可见) 九三,武丁伐鬼方,三年攻克。不要用平民(因缺乏训练)。 六四,蓑衣有绒絮,终日防备。(襦,蓑衣p307;乍暖还寒。) 九五,东邻杀牛(牛宿在银河东),不如西邻(斗宿)之濯祭(“天龠“—管乐;”天弁“—礼帽,属斗宿),实受神祝福。 上六,(小狐)濡湿其首,有危险。 |
噬嗑41 噬嗑,吃 、啃。此卦当为祭祀之后分食祭肉的情况。(p113) 校,本为枷之类的刑具,此处当为分肉工具 卦辞,献享。利使用牢。(狱,牢。用作祭品的牲畜。比如太牢、少牢) 初九,曲形工具切分(祭品)脚趾,没有过失。(句,本意为弯曲。) 六二,吃肥肉,把(祭品)鼻子也吃完了,没有过失。 六三,吃腊肉,遇毒,少食,没有灾殃。 九四,啃骨头,得到金箭头,装上箭杆,征兆吉祥。 六五,吃干肉,遇毒,征兆凶险,没有灾殃。 上九,环形工具切分(祭品)耳朵,凶。(肉都弄烂了) 祭祀后分肉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史记》中讲陈平时,还特意说他年轻时分祭肉很公平,大家都满意。之所以提这个事情,足见其难度很大。 |
晋40 此卦分析良久,最后判断为它不是天文卦,而是一个地理卦。鉴于人们已经进行过详细分析(p174~175),我也不认为有什么太大不同,就不逐一说明异同了。“溍”,甲骨文中是箭插入箭筒的示意,本插进的意思。我这里却需要从水的方面来解读,“溍”就是水川流不息的样子。因此“溍”又有水流入之意,此卦中讲什么呢?讲的是河流奔涌! “溍“,水川流不息(汉典中所谓的”如水貌“不确)。 “浚“,水深沉的样子(p162)。 “愁“,同”稠“,应该是指很多说汇入,或者水中沙洲很多。 卦辞,康侯用白马育马,一天交配三次。 初六,川流不息,水深浚,祀神吉祥。(河道)曲折很快看不见了,回去再次洗澡,没有过失。(浴,洗澡;盥,洗手;沐,洗头;濯,洗脚;中国古代文化,区分甚明、甚细) 六二,川流不息,支流茂密,祀神吉祥。受如此大的福分,全在于王的母亲(康侯与王同母)。 六三,大家都承诺了,回头就反悔了。 九四,水流湍急(如同被烧的老鼠,形容水流湍急),祀神求占,不祥。 六五,河道折曲河流隐没,补充了箭,不用吝惜,去(征伐),吉祥. 上九,河水流进了(峡谷)急转弯处,征伐,凶险,然后吉祥,总归没有过失,祀神艰难。 这卦所谓的“溍“,似乎是指溍水,即汾河。汾河出介休,进入灵石县,有一个近乎九十度的大转弯。所谓康侯伐鬼方,或有之,不过鬼方可能在其南却不在其北,此恐非人所能预料。 帛书出自长沙,江汉湘水,比中原更能保留原意,初始觉得多错讹,细品却是更近商意。后世所谓通行本词义多舛讹,难明其意者多,解释似是而非,常常莫名其妙不合逻辑,传统巨变使然。 所谓《周易》者,文王或西周重释之殷商卦也! |
离宫已经说完,此宫八个卦,天文卦竟然占了五个。 下面就叙述最后一宫,艮宫。这个宫叙述完,64卦的新解就算完成了。编号如下: 大畜39,蛊38,贲37,艮36,损35,蒙34,颐33,剥32 大畜39 此卦为叙述青龙与玄武星宿的卦,从“不家食“和”利涉大川“来看,时节应是夏季。 卦辞:利祀神,不在家进食,吉祥。利于渡涉江河(银河当天)。 初九,有凶险,利青龙。(巳,甲骨文形如立起来的蛇,与用方框代指蛇同出一辙) 九二,车脱落轮子。(“阵车”属氐宿,此时似近中天) 九三,良马(房宿,天马)追逐,利于祭祀天根(氐宿为天根)。每日练习“阵车“,利远行。(阑,练习也p135)。 六四,牛宿在中天,大吉祥。(鞫,此处当为牵牛绳) 六五,虚宿在中天,大吉祥。(虚宿主哭、泣。牙,生新牙p136,当释义为小孩哭) 上九,奎宿当中天,献享。(奎宿形如天之目。瞿,睁大眼睛惊视貌) |
蛊38 蛊,帛书作“箇“(ge),本意为枚,即现在我们所说的”个“,引申为数量。 此卦是一个关于推算祭祀日的卦。殷商以干支记日,天干在前,故而只提“干”的循环即可。因为太阳年是365~366天,不是整数,干支组合也只有六十个,所以每年都要推算祭日,尤其是隔得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干”,推算干支得意思。由于可能无法精确找到日子,就确定了辛日(先甲三日),丁日(后甲三日),只要在一个天干周期之内就可以了。前面巽卦中提到,丁日(先庚三日),癸日(后庚三日),这样加起来,一个天干周期内利于祭祀的日期为,丁日、辛日、癸日。 “父之箇”就是其父之祭期;“母之箇”就是其母之祭期;在过去,妣通常随考祭,所以无法推算。即便其祖妣有死亡或下葬日而得天干名号,时间一长也会乱掉,并跟随着习惯湮没无闻。这也从侧面说明,一些历史学家的推论是正确的,殷商帝王使用天干为名,一般都是在死后。当然生活中,他们可能使用自己的姓氏和自有名字。 卦辞,大献享。利渡涉大江河(银河当天)。辛日、丁日为吉日。 初六,推算天干以获其父之祭期。有余数,巧。(即早了几天) 九二,推算天干以获其母之祭期。不可得。(贞,占算) 九三,推算天干以获其父之祭期。稍微过了几天,无大过失。(悔,回。小有悔,即稍微活过来几天,其实就是过期了几天) 六四,(应该)以其父去世之期去祭祀。(浴,人去世后,要浴而衣) 六五,推算天干以获其父之祭期,需要用车接送。 上九,不去侍候王侯,以推算技能自高,凶。 从帛书与通行本的对比可以看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很多观念发生了变化。重新诠释与使用旧材料更像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运动,只是苦了后来欲要探寻历史的人们。 西周应该保留传承了殷商很多东西,但是随着时代的融合,渐渐无法分清界限。如果不是甲骨文的发现,人们甚至不知道西周的文字来自哪里。 |
贲37 帛书作“蘩”,白蒿也。 这个卦与通行本的贲卦差异很大,既不是狂奔也不是修饰,而纯粹是一个描写白蒿这种植物的卦。《诗经》里有《召南·采蘩》一诗,可以对看。 蘩,白蒿。茎或赤或白,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 卦辞,远行。 初九,蘩长在小洲中,弃车而徒步。(趾,当为沚,根据《诗经》校) 六二,蘩,茎叶如须。 九三,蘩,如刚洗过,(用于)年祝,吉祥。 六四,蘩,繁茂。白马高大,不是敌寇,是求婚媾。 六五,蘩,种于丘园,(似)白帛飘飘。终会吉祥。 上九,蘩白色,没有过失!(殷商尚白) 此卦没有任何激烈争斗色彩,亦无占卜,非常平和。 |
艮36 此卦为天文卦,以氐宿为中心叙述。 “艮”,帛书作“根”,天根也,氐宿。此卦爻辞中的“根”当为跟随的“跟”,即天根跟随青龙的动作。 卦辞,天根的北边,看不到(青龙)的全身(还未升起),行其廷(“亢池”),却不见其人(仅有“帝席”,却无人),没有过失。 初六,跟着青龙的脚趾,没有过错,此时利于年祝。(注意,此值冬至时节) 六二,跟着青龙的大腿,其小腿不升起来,心宿不会快速上升。(肥,大腿;随,小腿) 九三,跟着青龙的腰,转动其大腿,猛烈激励(青龙的)心。(戾,转折;厉,凶猛、猛烈;熏,本意为烟网上冒,引申为激励) 六四,跟着青龙的躯干,没有过失。 六五,跟着青龙的角(胶,此当为角,角宿),按说好的次序,西没。(言,说。言有序,即说好的次序) 上九,赶走天根,吉祥。(敦,本意为投掷、扔出,即赶走。至此位置当是夏至时分) |
损35 此卦似为药食之卦。“芳”以植物为药;“巳”“龟”均以动物为药。 “损”,治病也。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似抽丝,逐渐将病去之,是谓之“损”。 “鬲”三足容器,三脚内为空腔。 “事”,此卦中当为食物之“食“。 卦辞,有好转,大吉,无灾殃。可祀神,利远行(增加运动量)。鬲可两用(一为煮食),可用于煎熬植物药(此为另一个)。 初九,蛇羹,端往(给病人),没有过失,逐渐减少用量。 九二,利祀神,征兆凶。不要减少用量,加量。 六三,三人行,则会减少一人;一人行,则会得到一个朋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六四,为治病,食物有些好的变化,没有过失。(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一条多少有点危险) 六五,有人给了十捧大的龟,不要回礼回去,大吉祥。(暗示可用于滋补病人身体。这也算不上明智,有些病不能用补药) 上九,不要减量,要加量,没有过错,征兆吉祥。远行(增加运动),会得到无主家的臣仆。 |
蒙34 “蒙”,本意为菟丝,一年生缠绕寄生草本植物,引申为遮蔽、缠裹。此卦中解为“围”,爻辞中指城围、围墙等封闭的防御工事。 “童”,读重(p43)。“童蒙”,即重围,多层的防护。 “求”,本意同裘,为皮衣。”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句历来就怪怪的话,应该是”非我裘童蒙,童蒙裘我“,意思就是说,不是我要穿多层的皮衣,是多层的皮衣套在了我身上。 卦辞,献享。不是我要穿多层的皮衣,是多层的皮衣套在了我身上。(占卜)一次则灵,再三(占),则不吉祥,利祀神。(什么事情都不要失其度) 初六,拆毁围墙,利使用服刑的人,使脱桎梏。已经逃走,艰难。 九二,逃出围墙,吉祥。娶亲,吉祥,男子可以成家。 六三,不要娶女,(其)见有钱人(金夫),不行礼(作躬为礼p42),(娶)不得利。 六四,困于围墙(内),艰难。 六五,多重围墙,吉祥。 上九,(需要)攻围墙,(所以)不利主动去攻击,利被墙内人攻击。 此卦素来是一个难解的卦,歧义层生,好似怎么说都有点道理又总存在矛盾。如果使用音转字,那就没有办法刹住车了,所以我们干脆直接字意硬解,总体效果还不坏。事实上,我们前面也是主要利用字义来解释帛书的,较少使用音转。 另外,此卦也似乎没有具体历史可用。 |
颐33 “颐”,本意为下巴。戴齿之骨谓之颐(p140),俗话就是下牙床子。上牙床子跟头骨在一起,不能动。 此卦是以乌龟的下巴为占。乌龟的有些动作能在网上看到视频,比如“颠颐”。 “颠颐”,颠的本意是头顶,后亦有倾倒的意思。所谓颠颐,就是乌龟后仰着头,甚至会把头仰到靠近背,下巴朝天。 “拂”,掠过,抚过。“拂颐”就是摸下巴,“拂经”,就是摸脖子(经,当为颈)。 卦辞,祀神吉祥。观下巴,(灵龟)自要吃的。 初九,住着的灵龟,观我的短下巴,不祥。(舍,宿住) 六二,(灵龟)后仰头,摸脖子(经,当为颈),将头仰于背上(北,背也)。出征凶。 六三,(灵龟)摸下巴,征兆凶。十年不能用了,不得利。(龟可能是得病了) 六四,(灵龟)后仰头,吉祥。如虎一样眼光深沉,形如横笛。 六五,(灵龟)摸跛子,居家吉祥。不可渡涉大江河。 上九,(灵龟)四处张望,凶险,吉祥,利涉渡大江河。 这个卦与谦卦一样都是直接用乌龟的一些动作或习性来进行占卜。古代的《易经》作注者好似很少有喜欢乌龟的,更不要说自己养。如果不是现在网络资料丰富,又有视频可见,我也不知道乌龟竟然有这么多特点,恐怕也不大能想出来如此解释。 |
修正点错误。 颐33 “颐”,本意为下巴。戴齿之骨谓之颐(p140),俗话就是下牙床子。上牙床子跟头骨在一起,不能动。 此卦是以乌龟的下巴为占。乌龟的有些动作能在网上看到视频,比如“颠颐”。 “颠颐”,颠的本意是头顶,后亦有倾倒的意思。所谓颠颐,就是乌龟后仰着头,甚至会把头仰到靠近背,下巴朝天。 “拂”,掠过,抚过。“拂颐”就是摸下巴,“拂经”,就是摸脖子(经,当为颈)。 卦辞,祀神吉祥。观下巴,(灵龟)自要吃的。 初九,住着的灵龟,观我的短下巴,不祥。(舍,宿住) 六二,(灵龟)后仰头,摸脖子(经,当为颈),将头仰于背上(北,背也)。出征凶。 六三,(灵龟)摸下巴,征兆凶。十年不能用了,不得利。(龟可能是得病了) 六四,(灵龟)后仰头,吉祥。如虎一样眼光深沉,形如横笛,没有过失。 六五,(灵龟)摸脖子,居家吉祥。不可渡涉大江河。 上九,(灵龟)四处张望,凶险,吉祥,利涉渡大江河。 这个卦与谦卦一样都是直接用乌龟的一些动作或习性来进行占卜。古代的《易经》作注者好似很少有喜欢乌龟的,更不要说自己养。如果不是现在网络资料丰富,又有视频可见,我也不知道乌龟竟然有这么多特点,恐怕也不大能想出来如此解释。 |
剥32 这个卦又是一个关于刑法的卦,主要针对奴隶,从其内容可见上古刑法之残酷。与困卦、涣卦一样,这里只做简单说明。 “剥”,扒,分解。 “臧”,本意为奴隶,准确点说是男奴隶。 “蔑贞”,受刑后人失其神。 卦辞,不利远行。 初六,刖。 六二,断舌。 六三,肢解。 六四,凌迟。 六五,磔刑。 上九,硕果不能吃,君子拿车拉走,小人(只能)分食萝卜。 |
到现在为止,除了可能需要依据帛书修正一些前面依据通行本解释的卦,64卦就算是讲说完毕。 帛书与通行本并非只是个别字词不一样,而完全是两个系统,差异非常大。帛书易经保留了大量的商代信息,28星宿的天文卦尤其多,甚至都有重复之嫌。我们还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64卦本来自天文历法,起始甚至早于商代的建立。西周保留了下来,并进行了重新解释。最初编纂易经的人应该是知道帛书卦辞内容意思的,但是随着发展,64卦的哲学化倾向变的更加突出,占据了主导低位。士阶层的壮大发展带来了文化的有利传播,多元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文士为主体的文化结构,此与祭祀阶层有本质的差异,隔阂有时候可能是有益的,它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我们研究帛书内容,只是为了历史兴趣的需要,不可能完全推翻通行本建立的64卦逻辑体系,他们完全可以不理会爻辞的内容,这事实上早就发生了。 这个研究的另一个作用是让人们更关注古代的天文历法问题。北斗星定义的改变,汉代你以后紫微垣为什么使用黄道北极点作中心,地轴弄错了的话很多天文记载都会出问题,比如日食,等等。 |
苏州石刻天文图的中心就是黄道北极,因为那是黄道十二次的均分中心点。如果错误的认为那是天赤道北极,会带来很严重的地轴问题,要知道黄道轴与赤道轴有高达23.5°的夹角。 曾侯乙墓的天文图和《史记·天官书》里的天极星就是后来所谓的“帝”星,即便不是现在的北极星位置也极近。也就是说两千多年来天赤道北极的位置变化甚小,如果搞成大幅漂移,好多古代的天文记录都会出问题,真的变成假的。 怪不得会有公元1000年左右地轴突变一说(那正是苏州石刻天文图内容形成时期,公元1078至1085),由于难于知道更详细的信息,我猜测就是将黄道北极当成了天赤道北极!!而且可以更大胆地进一步推测,问题就出在中国的苏州石刻天文图上。 怪不得中国好多日食记录被认为是假的,地轴大动,问题很大。 这可没冤枉谁,现在几乎所有的公开资料说那副图的中心是天球北极(天赤道北极)!!!谁发现不是的可以通知我一声,我纠正错误。 |
复卦(编号01)修正(帛书) 此卦似为月相描述。青铜器铭文中有一种将一个月分为四个七天的纪日法,初吉、既生魄、既望、既死霸(p126),此明显是以月相来划分。 卦辞:献享。(月亮)运行缓慢。日月同舍没有过错(峨眉月可见,不过距离太阳还是太近)。七日之后,月亮又回来了(亮面方向相反)。利于远行(有月光)。 初九,行不远即回,“黑月亮”(无提,似指月相无形),大吉。(此当为初吉) 六二,上弦月(如同人靠树休息),吉祥。(既生魄) 六三,凸月,危险,也没有过错。(编,当为扁) 六四,满月行过中天,独自归来。(既望) 六五,如被扔出去一样(下弦月),不回来了。(既死霸) 上六,月食,凶,有灾。用兵,大败,国君被擒,凶。十年内不能再战。 |
写完总觉不顺,突然意识到,青铜器上一个月的四个划分,比我们现在农历的习惯要晚一两天。初吉,不是初一,而是蛾眉月出现的时候,既生魄,既望,既死霸之所以用“既”也是因为要“过”一点。再次修正如下 复卦(编号01)再修正(帛书) 此卦当为一个月的月相描述。青铜器铭文中有一种将一个月分为四个七天的纪日法,初吉、既生魄、既望、既死霸(p126),此明显是以月相来划分。 卦辞:献享。(月亮)运行缓慢。日月同舍没有过错。七日之后,月亮又回来了。利于远行(有月光)。 初九,行不远即归来,蛾眉月回(无提,月如钩而无提手),大吉。(初吉) 六二,上弦月(休,如同人靠树休息),吉祥。(既生魄) 六三,凸月(编,当为扁),危险,也没有过错。 六四,满月行过中天,独自归来。(既望) 六五,如被扔出去一样(下弦月。敦本意为投掷),不回来了。(既死霸) 上六,月食,凶,有灾。用兵,大败,国君被擒,凶。十年内不能再战。 |
师02修正(帛书) 卦辞:祭祀神。国君吉,没有过错。 初六,出师以纪律约束,互相议论(议论则起狐疑)则凶。 九二,出师以整不散乱,吉祥,没有过错(当时是战车为核心作战,散乱易靡)。王三此重申汤的命令。(此处的“汤”似即为商汤) 六三,有的人以战车载尸体(争军功。过去记军功实际是颇为复杂的,直到明朝的戚继光还数次变革记功方法),凶(因为影响作战)。 六四,副手指挥(位于车的左侧),没有过错。 六五,擒获俘虏,可知对方军情,没有过失。长子率领部队作战,兄弟子侄用车载尸体(记录军功),凶兆(影响作战)。 上六,先君遗训:开国兴家,不能重用平民。(即要重用贵族。平民少训练,经验少,意志难坚。后来韩信的背水而战的原因类此) 综述,此卦似为早期兵书。正月出征,亦合其时。我们可以看到此卦中很少有贞,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易经认识到,靠占卜打仗不靠谱。后来的孙子兵法中讲究庙算,反对凭占卜作战,此亦非一天形成的观点。 临03修正(帛书) 临帛书作林,当为淋。这是一个讲下雨的卦,时节上大约在二月了,一爻一个时节似与青龙星宿运行相对应。 卦辞:大献享。利祭祀神灵。至八月,有凶。(因为八月大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初九,小雨,祀神吉。(禁,禁忌。禁淋,即不会淋湿的雨,小雨) 九二,小雨,吉祥,无不利。 六三,梅雨,不得利。虽有忧患,没有过失。 六四,大雨,还至于出现灾害。 六五,预知云雨(气象侦测与预报),是王君的职责,吉祥。 上六,大暴雨,吉祥无灾。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卦有极其粗略的月份天气预报的特点,并非是用来的占卜的。 |
明夷05修正(帛书) 明夷,这个卦是以飞禽为象,有说是雉,但是雉飞不高飞不远如何“南狩”?何新将其释为鸣叫的大雁,看起来更恰当一些。此卦初九至六四,似乎是叙述舜死苍梧之事,而最上两爻说箕子东入朝鲜。 卦辞:利祭祀救难之神。 初九,鸣叫的大雁垂着左翅膀,君子远行已经三天没有吃饭。远行,主人有灾。(有受伤逃亡之意) 六二,鸣雁左腿受伤,用凳(橙,疑为凳。借以上马),马床(马鞍类),吉祥。(若为记事,确实算是非常详细) 九三,鸣雁南逃,首领被擒获,急速祀神求占。(所谓南狩,实际就是向南逃亡) 六四,杀之于左腹,获其心,掷于门庭之外。 六五,箕子去朝鲜,利祀神。 上六,不鸣,(坠入)大海。初升于天,后入于地。(初吉终乱) 这个卦是一个蛮忧伤的记事卦(使用了比兴的手法)。现在流传下来的《竹书纪年》对于“尧幽囚,舜野死”的记载非常简略,此卦似可补细节。根据汉书的《刑法志》所谓“野死”是指死于征伐之刀兵,弃尸荒野。孔子及司马迁都认为作易的人大约处于商周之际(p181),有些史料后世不闻,即便《竹书纪年》被发掘出来,人们还是宁愿相信禅让。孔子倒未必是不知道,不那样写罢了。 从爻辞来看,箕子东去朝鲜的结局也是悲惨的。 大雁南飞应该在秋季,至于此处,是为了强调刀兵还是强调舜死于春? 解10修正(帛书) 此卦是讲述参井鬼三宿的天文卦,这是一个空间上的故事,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 解,疑为邂逅之邂,不期而遇也。 卦辞:利于去西南(参在银河之西南)。无处可去,归来,吉祥。远行,住下,吉祥。 初六,没有过错。 九二,猎获三只狐狸(参,三也。将参宿三星比作狐狸),得黄矢(“天矢”。矢,屎也),吉兆。(似有不劳而获,意外有获之意) 六三,车上载货又载人,遇寇盗,凶兆。(鬼宿,又叫舆鬼) 九四,逃脱罗网(井宿如网),朋友至(“五诸侯”属井宿),又将其擒缚。 六五,被困的如果是贵族,可以解开,吉祥。如果是平民,不能解。 上六,公侯射(“弧矢”)远方于高墙(“阙丘”属井宿)之上,获之,无不利。 |
归妹11修正(帛书) 此卦又是一个纯粹的天文卦!!到现在已经发现了不少的天文卦。此卦讲的是朱雀之轩辕星宿。 娣,轩辕十四,即轩辕星宿(属于朱雀七宿之一的“星“)中最亮的星。《史记·天官书》中称轩辕为权,“前大星,女主象“。这也就是为什么”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亮)“ 须,即婺女星宿,它的第一个星官就是女,即须女。 帝乙,不是指商朝的国君,而是指北极星,即“帝”星。 我们来看历来解释最差劲的一句话“眇能视,跛能履 “,这是说什么呢??这是说朱雀呢!因为鸟类侧面对着我们时,只能看到它一只眼睛,所以眇(少一目)能视;朱雀的形象画(见南阳麒麟岗汉墓天象图,下册p83)中一条腿弯着(实际是指鸟在走路),但是看上去像个跛子,所以跛能履(行走)。 卦辞:征战凶,不得利。 初九,(轩辕十四)出嫁。(朱雀)跛但是能走。征战吉祥。 九二,(朱雀侧面像)只有一只眼睛但能看。利妇女祀神。 六三,(须女星宿)看不到了,(轩辕十四)出现了。(意思是嫁须女,轩辕十四陪嫁,但是陪嫁的回来了。28星宿赤经纬图上,“星“宿与女宿大约成180°角) 六四,看来要延期重新出嫁。(因为轩辕十四又回来了。) 六五,兄(“帝”星)不如娣(轩辕十四)亮。(把轩辕十四解释为“君王“,是后来的观念改变导致的。重大误区) 上六,女子背的筐(“扶筐”属女宿)里没有果实;士杀羊(似指虚宿),没有流血。不得利。 小过12修正(帛书) 此卦为专门讲井宿的天文卦。 “不宜上,宜下“何意?与中孚卦一样,鹤音向上,意味着严寒降至,所以说不宜上,宜下。 卦辞:献享。利于求神问占。可以做小事,不可做大事。飞鸟(野鸡星官,属井宿)发出长音,不宜上,宜下。 初六,飞鸟(井宿升起),凶兆。 六二,过其祖庙(“阙丘“),遇其比(比,邻居。“丈人”星官)。不见其君,遇其臣仆(“五诸侯”)。没有过失。 九三,不过(敌处),但是要提防,跟从可能会受戕害(井宿有“军市”),凶。(臧,戕也) 九四,没有过失,不期而遇,往则凶险,必须持武器(“钺”星官。革,疑为戈),不要进行年祝。 六五,浓云不雨,蔽我城之西郊(银河之象),公射(“弧矢”),取(“狼”,天狼星。)皮在穴。 上六,避开了,飞鸟(野鸡星官)背网住了(罗,“井”宿也),凶,灾祸将至。(井宿将到中天) |
丰13修正(帛书) 这个卦是一个纯粹关于二十八星宿的卦,虽是一个关于日食的卦,但又不是一个主要叙述日食的卦。 众所周知,丰,天驷,房也。(出自《尔雅》)。丰就是房宿,属于东方青龙(见《史记。天官书》),它由四颗星组成(代表四匹马,注意不是代表马的四个蹄子,而是四匹马),所谓“驷马难追”中的“驷”指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丰,即是天马的意思,而且有四匹,它就是拉动斗车(勾陈斗)的天马。 何为“配主”,何为“夷主”?所谓主,自然指天马之主。所谓配主,即副主,指太阳(神);所谓夷主,指青帝(青龙星宿),夷即东,夷主即东主。谁是正主呢?北极星(天帝,太一)。 蔀,勾陈斗之柄(P269). 薠,一种似莎而比莎大的草,花似伞,此处当指华盖星组。茉,当指华盖星组的头部如帽子。 卦辞:献享,王也来了。不要忧虑,(仅)蔽日中(日食很快就过去了)。 初九,(天马)遇其配主(太阳,其非天帝),一起儿巡天(唯旬,随巡也。本来天帝白天不巡天),没有过错。出去很快就回来了(尚,偿,还也。指日食过去,天马就回来了---消失不见) 九二,天马驾辕(斗柄)。日中看见斗(帝车的车厢)。去的很慢(疑,不定,疑疾,缓慢也。),回来时发足狂奔(洫若,流汗貌),吉祥。(意思是说,天马出去巡天—可见,很快就回来了—消失不见)。 九三,天马拉车伞。日中看见那组华盖星组的头部了。(天帝)折其右胳膊(“帝”星两边都有星。右边的星看不见,似折了右臂),没有过错(因为晚上就能看见了)。 九四,天马驾辕(斗柄)。日中看见斗(帝车的车厢),(天马)遇到青帝(青龙星宿很多星可见),吉祥。 六五,来了光明,要庆祝,吉祥。 上六,天马行空(屋,暗淡的天空),拉着天帝之家,北极天区的门看不见,窥见里边无人(斗里无星),三年不祭祀天帝(北极星),凶!(此处似乎说,天帝应该在斗里,实际一致不在斗里) 恒14修正(帛书) 恒,漩涡也。此卦似以漩涡为占。 卦辞:献享,没有过失。利于得到启示。利有远行。 初六,远处河水起漩涡,征兆凶。不要出远门。(夐,远方) 九二,归返时有损失。 九三,漩涡不消失,可能会受到伤害。预兆艰难。(德,顺道而行谓之德。河水顺着河道流动为河水之德,不回其德即漩涡不散,不利于渡河或者渔猎) 九四,狩猎无所获。 六五,漩涡消散。占卜,妇人吉,男人凶。(以漩涡消散为象占卜,与以漩涡本身进行预兆判断不同。当时似乎对于漩涡消散专门有占卜。《史记》西门豹为河伯纳妇即可能与此有关。) 上六,远处河里起漩涡,凶。 |
习坎18修正(帛书) 习坎,入坎。坎为坑;陷为穴,即陷阱。此卦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卦辞:能回来。揪心(巂,车轮转一圈。巂心,碾心,揪心也),献享。会受到补偿。(复,原物还;尚,即偿,价等而物不同) 初六,入坑,掉入陷阱。凶。 九二,坑深(沈,当为深),求救困难。 六三,一路坑坑洼洼,险且深。掉进陷阱,没有办法了。 六四,奠酒(原来认为死了,后来发现还活着),巧妙地从洞口(用绳子)钓下来药品,终于没有产生伤害。 九五,坑没填平,(旁边)小丘(的土)都用完了。没有过失。(这个陷阱可真够深。) 上六,(将挖陷阱的)系于绳索,头上套上笼头,三年不得释。凶多吉少。 节 19修正(帛书) 这一卦应该是讲一种有节的植物,且似乎可以吃可以用于献祭。那是什么呢?竹笋。 卦辞:献享。苦竹笋,不可以用于祀神。 初九,(竹笋)长在庭院,没有过失。 九二,(竹笋)长在门庭(门口内侧对着大门的地方),凶。(阻挡了人的进出) 六三,(竹笋)若太小(还没出节),只能嗟叹,但没有过错。 六四,(竹笋)长出节来了。献享。 九五,(竹笋)甘美,吉祥。可以拿去卖或献贡。(尚,即偿,补偿)。 上六,(竹笋)枯了,征兆凶,失去了。 |
革29修正(帛书) 卦辞:祭祀日又到(孚,复也。祭祀需要择日,不佳则等p239)。大献享,利祀神问占,亡而归。 初九,要用黄牛皮作贡奉之物。(商周的贡赋制度,实为一种税) 六二,祭祀之日,去毛制革。出征吉祥,没有过失。 九三,征战凶,占卜结果不祥。穿三层革得皮甲(即“合甲“),会归来。 九四,亡而归。(活着)回来的,算命,吉祥。 九五,国君战袍(皮甲)外饰虎斑,不必占卜也能回来。(甲胄精良) 上六,贵族战袍(皮甲)外饰豹斑,平民士兵(无战袍)仅有胸甲。征战凶,居家吉祥。(居贞,祭祀家神,引申为居家。) 根据史籍及考古发现,先秦的甲胄主要以皮革制成,且一般不遮护脸正面,普通士兵的防护虽然差,基本也要配备一面胸甲。史籍中所谓的带甲之士指训练有素,护甲精良的兵士。卦中所言,士兵(应该是步兵)仅仅用一小片革护面,在战车时代颇为难解。所以我将“革面“释义为”一面革“即仅有胸甲。 姤62修正(帛书) 此卦为纯粹的天文卦,叙述28星宿的又一个卦。 姤,当为昏(黄昏,天刚黑)。因为古代黄昏成亲,所以又借用为婚,卦辞即用此意。 梯,天根也,即氐宿,这是一个氐宿的另一中象形说法。通行本作柅,《广雅》曰止(p215),即根。金柅,亦指天根。 豨,即豕。赢,有余也。赢豨,即肥猪,奎宿也。 “枹有鱼”的“枹”即匏瓜(p216),就是葫芦、水瓢的意思。“匏瓜”属女宿,根据《史记·天官书》如果出现青黑色的星在旁边不走,则鱼盐贵。即把青黑色的星比作青鱼。杵臼星管军粮,如果把鱼都抓住了,自然鱼贵,不利于招待宾客。 含章,何为含章?所谓含章,即寒芒(长王),指在酉位的岁星(摄提)。此卦中应该是黄昏观察星宿。《史记·天官书》记载的是西汉的天象,其四月为孟春,黄昏的含章相当于其二月份仲冬时节。根据前面的推算,64卦天文时代大约在其前3400年,那么当在季秋,马上要入冬的样子。 卦辞:女子大了,不能娶。 初六,奎宿与氐宿同现于天,吉兆。作远行,有凶。奎宿复现,踟蹰而行。 九二,匏瓜附近出现青黑星,无灾,但不利于招待宾客(鱼盐贵)。 九三,(神龟)屁股无肉(背为甲),行步趑趄。危险,无大灾害。 九四,匏瓜附近的青黑星不见了,起(事)则凶(没有军粮???)。 九五,祭祀女宿和岁星,马上要入冬了。(忌,当为祀) 上九,黄昏,青龙星宿的角宿已经不可见,困难,但无灾害。 |
履59 此卦帛书作“礼”,观其爻辞,实际亦为“履”的意思,但是内容上与通行本差异较大。爻辞中,“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鞋,一个是踩。这是一种使用真虎表演的舞蹈之卦(p69),只是去表演踩虎尾时不用真人。“眇能视,跛能行”并非仅用于平面画,还可以用于飞禽走兽的侧视描述,也就是说也可以用来形容真的动物。 履的甲骨文为一个人踩到一个动物尾巴,毛骨悚然的样子。 卦辞:(表演)踩虎尾,不用真人,献享。 初九,步履交错,去,无灾殃。 九二,鞋底比较实,宫女(舞蹈者)祀神,吉祥。(亶,本意为谷多,引申为实) 九三,踩老虎的尾巴,用真人,凶。武人跟国君迥异。 九四,踩老虎的尾巴,小心翼翼,终吉祥。 九五,使用有装饰的鞋(踩虎尾),艰难,凶险。(史,“文胜质则史”的史,修饰。史官记事需要刻字,如修饰,故称为史) 上九,看舞鞋伴着舞姿巧妙翔空、旋转,大吉祥。 家人53 此卦与小畜卦、否卦使用一样的天象,只是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卦辞:利女子祀神。 初九,门内有家(南斗,为庙),回来发现家里无人。 六二,不会走太远,在(银河)中游找到(织女),征兆吉祥。(中贵,当为中逵,中道p185,中游也) 九三,家人欢乐(牛宿),归则凶险(织女牛郎被河所隔),吉(天津星官属女宿,为桥,可渡);女子嘻嘻哈哈(“须女“),最终会非常艰难(虚宿升起,主哭泣)。 六四,富家(危宿有“车府”“虚梁”),大吉。(哈哈,看来自古如此) 九五,王降于家庙(室宿之“行宫”),不要惧怕,去则大吉。 上九,收获堆积(壁宿升起。帛书作委如,堆积貌,“云雨“之谓),最终大吉。(整个玄武星宿升起) |
该总结了,帛书64卦也更新完毕。 |
@QQ领航者 2021-05-01 04:36:31 易经卦序来自河图洛书。其中原理可以用现代哲学原理解释。 ----------------------------- 嗯,算是一种吧。 |
最后做点总结,这个主题算是告一段落了。 1,64卦历法,是一种建子的混合性历法,28星宿恒星历与太阳历的混合,置润主要是考虑了回归年的影响。阴历的特征也有,但是不明显,只有一卦是专门介绍月相的。其它出现月相的卦一共也只有寥寥几卦,而且是在叙述28星宿的时候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提及。 2,64卦中所述天象集中在距今5500年左右。 3,岁星不是木星,而是摄提星组。实际上使用岁星建月,跟直接使用北斗没有区别,岁星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占星需要,也可能是跟北斗观念的发展有关。 4,秦汉乃至以前的北斗,不是我们现在的北斗,汉朝以后其定义发生过巨大改变。上古楚国的北斗(曾侯乙墓)与《史记·天官书》的北斗也不相同,这可能是楚与中原文化区别的一种表现。 5,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紫微垣中心是黄道北极不是赤道北极。这个至少从宋朝就已经如此,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但是64卦表明,28星宿是根据天赤道北极建立的,里边几乎没有叙述太阳。 6,黄道十二星次虽然来自于28星宿,但当初其主要作用跟地支一样是用来定方位的。后来受岁差的影响,人们需要不停地校正,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追索天赤道北极变化的途径。 7,天赤道的北极没有发生过突变和大漂移,战国时期的北极星跟现在北极星的位置很接近,用于历史研究的天文学理论和模型可能存在系统性错误。黄道北极与天赤道北极的混淆定义可能是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牛顿的地轴圆锥运动假设,这是一种需要正确历史数据支持的假设,不是定论。 中国的天文学应该根据中国的历史记载还原并重构天赤道北极运动理论。 |
谁是西汉的北斗七星???? |
前面对苏州石刻天文图的解读有问题,紫微垣中心确实是天赤道北极,这从其它宋代、明代、乃至清代的星图上也得到了验证。可是又引出来另一个问题,既然所谓的黄道十二次与十二地支等同,那么为何又要叫做黄道二十次呢? |
@tyuu7 2021-05-09 01:03:18 易经很多个版本吧? 有个朋友叫我学习易经,我一直都因懒惰而未学。哈哈哈 ----------------------------- 是的。据我个人所知,单就文本而言,差异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关键看解释。目前主要版本是帛书(因为它比较完整)和通行本,从我178楼的汇总,你也可以看出“同”占大多数。 |
北极星可能的历史迁徙路径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