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回顾宋元科技史,从宋朝水运仪象台和北司天监说起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回顾宋元科技史,从宋朝水运仪象台和北司天监说起[第5页]

作者:大枫溪月1455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eutschkanton 2021-02-12 01:21:25
    我还是想知道为什么中华文明突然沉睡了,是何等的宿命?
    -----------------------------
    @大枫溪月1455 2021-02-12 01:51:02
    不急,老哥,慢来,伪史和正史是一并搞的。
    我们才是世界文明的鼻祖。
    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是我们的先人定的。
    -----------------------------
    @渔来渔乐 2021-02-12 11:49:51
    哈哈哈, 以前啊,到明朝时,还是用 漏沙或滴水计时, 一天一夜是分为100格的。100个箭头, 没有分和秒的概念,
    12时辰是中国概念, 24小时不是中国的, 1小时没有分为60分钟,因为没有这么紧密的计时工具
    到明末,西方机械表传入中国。 才开始有小时, 然后把100格改为96格, 这样一格约等于 一刻钟。 也就是15分钟。
    -----------------------------
    不妨告诉你,水运仪象台上面就有24小时显示功能。你是从来不看古代著作,乱发言。

    
    传 gif 格式就这么难?
    7 真实的古埃及人有驯马史吗?

    对阿拉伯有个粗浅的概念后,再说《拿破仑日记》里衍生出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拿破仑日记》在1799年6月15日,写道:
    我进入开罗的时候,街上两旁的人极其拥挤。所有的伊斯兰教士骑着毛驴(因为他们的教祖喜欢骑毛驴),所有卫队巡警和阿布伯克、法迪玛和伊斯兰教所尊仰的圣贤的后裔,都来欢迎我。商人首领和可伯德教派的总主教在前,希腊军队在最后。
    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伊斯兰教士爱骑驴,而他们的骑驴习惯是伊斯兰教教祖带给他们的。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教祖即是穆罕穆德。穆罕穆德出生于麦加,所以伊斯兰教教众很喜欢去麦加朝圣。
    麦加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红海东岸。不用多说,这一带的野驴都是亚欧大陆的驴。
    我们现在知道了,穆罕穆德把骑驴文化带给了教众,教众又把这个文化带到了埃及,乃至非洲的其他地方。换言之,其实我们现在在北非看到了驴、马,其实是阿拉伯人带过去的。
    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们不妨接着往下了解。
    驴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而且是重要的畜力。在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见到的最常见的畜力并不是牛或者马,而是驴。
    一般情况下,家马和家驴,有个非常简单的区分办法,就是马的耳朵短,驴的耳朵长。

    现在,我们来做个马科动物的简单统计:
    1. 马
    2. 驴(亚欧大陆)
    3. 努比亚野驴
    4. 索马里野驴
    5. 斑马
    这五种动物,目前仍有野生的。野马、野驴在中国已经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见数量之稀少。2018年,中国做了一次统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和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野马总量达515匹,加上国内其他一些动物园内饲养的野马,中国野马数量已突破五百大关,占全世界野马总量的四分之一,成为世界最大的野马拥有国。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原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
    家驴、家马是从野生的驯化而来,是不必说了,也没人会反对这个观点。
    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新观点,便是非洲野驴,被认为是驴的祖先。非洲野驴,只有两种,便是努比亚野驴和索马里野驴。这意思就是努比亚野驴或者索马里野驴生出了亚欧大陆的驴。但主张这个观点的学者,忽略了重要的一点,这三种驴长得就不一样。

    

    中国海关截获的努比亚野驴皮,背部一个十字架形状的黑色条纹特别显眼,其余毛则以灰色为主。

    

    元·赵孟頫《浴马图》局部,这张图不仅告诉我们,宋元人的养马情况,也可见马身上的颜色是形态各异的。

    

    图中幼崽为斑马和驴杂交的品种。公斑马和母驴,公驴和母斑马可互为杂交。

    

    斑马

    

    

    

    

    

    

    索马里野驴

    
    
    
    
    
    
    
    

    埃及家驴

    
    埃塞俄比亚家驴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的右上侧是提供租借轿子、马的专门场所。牛车旁的马显然是被租借出去了。马主人在前面给顾客开道,顾客坐在马上怡然自得。图的右上侧有一头驴探出了脑袋,驴主人可能在吃东西。
    
    图右侧的马,显然是被租借出去的马。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这张图中的马就是私人的马了,马主人可能在脚店接受服务。马旁边的店小二左手里拿着两碗东西,右手拿着筷子。一般认为这两碗东西是面食。这是历史记录的最早的送餐服务。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能看到有人骑着驴,不知要去哪里。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有4头驴,一头是小驴,跟在母驴后头。图中的二人一驴一独轮车,拉着重货,看来是北宋常见景象。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驼队,估计是从西域来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本处的驴车就由4头驴组成了。注意挽具所在位置,是在驴的胸前,而不是在提供呼吸的脖子上。这种挽具属于硬轭,不会妨碍到驴的呼吸。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这张图较为清晰地展现出套在驴身上的是硬轭。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驴主人走在最前头,走在最前头的驴不知何故,表现出非常疲劳的样子。看它耷拉的耳朵和前腿的站姿就知道,它快累垮了。《清明上河图》中,只有这头驴的站姿很反常。
    看到此处,不免感慨人类能走到今天,许多动物为人类社会默默做出了无数奉献。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对马科动物的外形等等有了一个较为粗浅的认识了。
    马科动物是群居动物,不怕人。如果马科动物怕人,就有问题了,比如灵猫十分怕人,结果就造成了灵猫在事实上是难以圈养的。泰国人如今仍在圈养麝香猫,那其实不叫圈养,应该叫屠杀。有公益组织专门做过调查,发现泰国人圈养的麝香猫多不是人工繁殖的,而是野生的,所以说养麝香猫的泰国人是举圈养之名,行杀戮之实,是一点不过分的。所以,马科动物不怕人十分关键。群居也是关键点,这样,大批量的马科动物才能在人类社会中出现。
    马科动物以草为食,而草,人是不能消化的。这基本就相当于是人的免费劳动力了。因为人类生活区域,有大面积的草可供马科动物食用,尤其在古代,草的数量就更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只要是野生的草,就无关古今。我们根本不必考虑工业革命会给野生的草带来哪些益处。
    马科动物,行动敏捷,而牛行动迟缓。这样就意味着大力的活适合让牛来做,要求高效率的事情,适合让马科动物来做。
    有了马科动物,就会使人的生产水平提升一个台阶,根本原因就是马科动物需要的食物,不是人需要的食物。
    但不要忽视一点,马科动物只有1个胃,而牛科动物(牛、羊)、鹿科动物则有4个胃,从食物利用率而言,马科动物是非常失败的食草动物。这点其实就暗示我们,马科动物不是肉类来源。如果不是特殊情况,马主人、驴主人是不会轻易宰杀马、驴的。
    现存的三种马科动物中,驴的个头最小,斑马次之,马最大。当然,这不指具体品种而言,只说一般情况。法国在元顺帝时期,曾给元顺帝献了一匹马,史称“天马”,长一丈一尺三寸(约3.68米),高六尺四寸(约2.02米)。马之高大,可见一斑。


    

    

    明摹本,元·周朗绘《佛郎国献马图》,故宫博物院藏
    《元史·本纪第四十·顺帝三》:至正二年(1342年),秋七月,拂郎国贡异马,长一丈一尺三寸,高六尺四寸,身纯黑,后二蹄皆白。
    我们不妨再来看下华北驴的简单介绍:体高一般在1.1米,130~170千克。皖北实测,成年驴的最大挽力,公驴为133千克,母驴为123千克,相当于体重的77%~89%。单驴拉胶轮车,沙石路载重500~700千克,日行40~45公里。山区驮运75千克,日行35~45公里。
    到此,我们对马科动物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了。
    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下非洲地理状况。非洲是一块孤立的大陆,非洲东面是红海、印度洋,西面是大西洋,北面是地中海和大西洋。不论何种原因,我们现在知道的地理事实是,至少在人类文明到来前,非洲就是一块孤立的大陆。大陆既然是孤立的,非洲上的物种就有一定特殊性。
    马科动物,有个生理特性,就是耐寒、耐热,但是不会游泳。2020年7月26日,厦门就发生一起骑马救人事件,人救上来后,马都因呛到海水而病死了。可见,马是真的很不擅长游泳。所以,地中海、红海等地即便很小,马和驴也是不可能游过去的。
    如果有人觉得斑马很难驯化,那么看各地养殖斑马的情况就知道了,养斑马的难度并不比养马难。
    马能被圈养,驴能被圈养,今天的斑马也能被圈养,而且斑马能和驴杂交,这些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从生物学上说,从理论上说,斑马就是能被圈养的。
    真正的古埃及人如果有和中国相当的文明,甚至超过了中国,那么古埃及人就会去圈养斑马。圈养了之后,我们在今天就能看到今天的埃及人还会用斑马作为劳动工具使用。
    看中国历史就知道,其实驯化马科动物并不轻松,马首次出现于《尚书》,驴在《左传》中不见记载,首次出现于《史记》。
    到此,我们再折回去看《拿破仑日记》那段,就突然明白了,原来埃及的家驴主要是阿拉伯人带过来的。阿拉伯人既然有了骆驼、马、驴等动物,自然就对斑马没什么兴趣了。毕竟斑马并不是一种能改变历史的物种,论大,它不如马,论小,它又不如驴,而且伊斯兰教教祖并不骑斑马。这就让阿拉伯人彻底失去了驯化斑马的兴趣。
    所以,非洲野驴只是个障眼法,我们真正要看的是斑马有没有被驯化了。通过斑马没有被驯化,我们就能推导出,其实非洲野驴也是基本没有被驯化过。
    到此,西方学者所宣称的古埃及文明是又一次不攻自破。其实真正在鼓吹古埃及文明的,正是西方学者、华裔学者和中国的西源说学者,没有这三个群体,古埃及文明不过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渔来渔乐 2021-02-12 19:31:38
    楼主,你可以找出中国古书籍里,有分钟或秒钟的概念出来
    -----------------------------
    找出来有啥用?总之,我和你不是一路人。
    更正:
    非洲原和阿拉伯半岛相连,开通苏伊士运河后,不连。

    到此,我们对马科动物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了。
    此刻,我们再来回顾埃及历史,斑马并没有被驯化过。不仅是埃及,整个北非在西方中世纪以前都没有斑马驯化史。
    这里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真正的古埃及人并不会批量驯化动物,并从事养殖业。
    有的话,古埃及人就会驯化斑马,把斑马作为劳动力或是战争武器使用。
    斑马的个头比马小,若要养殖起斑马,难度就比马小。斑马还有诸多亚欧大陆的马、驴没有的特性,斑马因为常年生活在非洲,常年和非洲的各类问题做斗争,它们抵抗非洲疾病等能力就比亚欧大陆的马、驴强。
    因此,驯化斑马决不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但斑马没有被驯化,就是在赤裸裸地告诉我们,古埃及人其实没有驯马史。我们现在看到埃及的驴、马,其实主要是阿拉伯人把驯化了后的驴、马给带过去的。
    如果有人觉得斑马很难驯化,那么看各地养殖斑马的情况就知道了,养斑马的难度并不比养马难。
    马能被圈养,驴能被圈养,今天的斑马也能被圈养,而且斑马能和驴杂交,这些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从生物学上说,从理论上说,斑马就是能被圈养的。
    真正的古埃及人如果有和中国相当的文明,甚至超过了中国,那么古埃及人就会去圈养斑马。圈养了之后,我们在今天就能看到今天的埃及人还会用斑马作为劳动工具使用。
    看中国历史就知道,其实驯化马科动物并不轻松,马首次出现于《尚书》,驴在《左传》中不见记载,首次出现于《史记》。
    到此,我们再折回去看《拿破仑日记》那段,就突然明白了,原来埃及的家驴主要是阿拉伯人带过来的。阿拉伯人既然有了骆驼、马、驴等动物,自然就对斑马没什么兴趣了。毕竟斑马并不是一种能改变历史的物种,论大,它不如马,论小,它又不如驴,而且伊斯兰教教祖并不骑斑马。这就让阿拉伯人彻底失去了驯化斑马的兴趣。
    所以,非洲野驴只是个障眼法,我们真正要看的是斑马有没有被驯化了。通过斑马没有被驯化,我们就能推导出,其实非洲野驴也是基本没有被驯化过。
    到此,西方学者所宣称的古埃及文明是又一次不攻自破。其实真正在鼓吹古埃及文明的,正是西方学者、华裔学者和中国的西源说学者,没有这三个群体,古埃及文明不过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古埃及人没有驯化斑马史,仅是硬伤之一。
    @阿拉善1111 2021-02-12 21:26:54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个外国人说不要学中国人的习惯,只想知其然,不想知其所以然。
    -----------------------------
    这是管中窥豹的结果,天文学,全部在揭示原理,哪来的什么制造方法。
    有些人说,斑马不被驯化是因为脾气火爆,其实这是错误的,驴犟起来,脾气不见得好。而且,真正犟脾气的是马,因为马个头大,它更有理由犟。马犟起来的时候,会踢主人,这不是开玩笑,是真实发生过的。

    
    元·朱玉《太平风会图》局部,作者在此描绘的是,一头驴把驴主人从驴背上弄下,并想逃离的情景,周围至少有3个人在帮忙驴主人。
    西史辨伪意义何在?
    破除西方霸权观念。因为人家吹牛,把自己的血统吹得很高贵。但事实是,他们的血统不见得高贵。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838040-1.shtml

    走了,去隔壁搬点图来用。
    @轩辕莅临     
    明知西方文物存疑,而自己学识不够,并非考古专家,若想热心证明西方文物是真的,只能靠百渡搜索去轻浮妄测,空为洋人做嫁衣白跑腿,并不值得。
    所以观帖者本应在一边静观,自行做分析判断,不冒失当西方枪手,不崇洋媚外恶意菲薄中华文明,这才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中国人应有的表现。
    @都广之野盛世之春 2021-02-12 23:14:08
    先顶一下,慢慢学习。
    建议楼主每次保留所有信息,复制成一个文件,多种介质保存。不然遭遇长安才女的删帖封禁遭遇,就麻烦了。
    -----------------------------
    嗯,长安今何在,认识的。
    宋元科技史,信息量庞大,在下已尽量避免发生错误,实在发生,也再所难免。望请见谅!

    伪史的信息量更为庞大,个别错误难免,比如把非洲认错,望请见谅!

    不过有些人连阿拉伯都不认得,却在那大谈特谈西方上古史,这叫史学家?这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8 驯化马只是第一步而已

    真正的古埃及并不仅仅没有驯马史这么简单,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埃及历史故事,基本都是15世纪以后编造的,除了《圣经》。埃及在《圣经》中出现了827次,但仅凭《圣经》描写埃及的这些内容,实在无法支撑起今天庞大伪埃及史体系,最重要的还是瓦拉和瓦拉以后的人构建起的庞大的伪埃及史。
    伪埃及史其实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因为体系过于庞大,人家又有《出埃及记》打底,即便没有瓦拉,也自有人会给埃及背锅。瓦拉只是有幸给埃及扮演了第一个背锅的角色,我们现在看到的伪埃及史,基本都是肇始于瓦拉《希罗多德历史》。
    所以,想一次性打倒伪古埃及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大家齐心同力,争取让这一代中国人和下一代中国人不受伪史影响。
    现在,这个伪埃及史,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常识性错误,那就是挽具等问题。
    在谈此问题前,我们不妨看一篇从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中摘录出的一篇文章:
    坦普尔(陈养正 译)《有效的马挽具》
    中国是唯一一个创制了有效马挽具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世界大部分地区长时期缺乏有效挽具,人类用马力来运输受到严重障碍。这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
    胸带挽具
    从最早时期至公元8世纪,西方挽马的唯一手段是“项前肚带挽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皮带勒在马的喉部,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窒息。然而几千年来西方却没有人想一想是否有更好的办法。由于他们局限于使用这种可悲的挽具,马力无法用于拉车运输,即使有经验的骑手也会使马在奔驰时处于半闷塞状态。由于挽具不适当,可能加剧了骑兵战中的混乱和残杀。不论马和骑手多么好,远距离骑马都会遇到严重的妨碍。而劣马则不仅容易疲劳,而且会闷塞至半死。如果人类的独创性不强,那么人类就要准备再忍受“项前肚带挽具”数千年。
    凡读过古罗马著作的人往往会对从埃及船运送谷物到罗马有深刻印象:没有埃及的谷物,罗马人就会挨饿。人们会问:为什么呢?难道意大利种的谷物有什么不好吗?为什么罗马要依赖埃及的船运才能够有饭吃?答案很简单:因为没有一种马挽具能把意大利其他工业区的谷物运到罗马。当我们寻求对古代世界事件的解释时,我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技术因素。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在马挽具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该世纪的一个漆盒上,有一幅中国画,画中马的脖子上有一个轭,以缰绳使其与车辕相连。尽管这还不能被看做是真正令人满意的挽具,但是它取代了“项前肚带挽具”,有利于在马的胸部套一根带子。不久,马脖子上的硬轭也取消了,代之以显然更有效的胸带,通常被称为“胸带挽具”或“缰绳挽具”。马的项前(喉部)不再套着带子,负重则由胸骨与锁骨承担。
    为确定不同类型挽具的相对效率,人们进行了实验。套上项前肚带挽具的两匹马,只能拉0.5吨重物,而一匹套上肩套挽具的马则能容易地拉1.5吨重物品,而套上胸带挽具的马所能拉动的重量仅仅比后者稍微轻一点。正如李约瑟所说:“因此,项前肚带挽具不可能拉近代的车辆,即使是空车。”希腊人和罗马人的车辆非常轻,如果用于客运,一般只能乘坐二人。这样,就不能用马实现有效的运输。
    李约瑟认为,有两个因素导致中国人发明胸带挽具。首先,住在戈壁沙漠附近的汉人、蒙古人和匈奴人提出了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的车往往陷入沙中,使用项前肚带挽具的马无法从沙中解脱出来。其次,曾经有人工拖曳,人类有自己的拖曳经验。例如,运河船只逆水上行时用人力拉纤,他会很快认识到,在脖子上套绳是不适当的,常识说明:应该由胸骨与锁骨来负重。因此,给马使用胸带很可能是受人使用胸带启发的结果。
    胸带挽具似乎是从中国通过中亚传到欧洲的。阿伐尔人于公元568年由东方入侵匈牙利,因此人们认为是他们带去了胸带挽具。这个民族的人还给欧洲带去了马镫(参见“马镫”)。马挽具传给了马扎尔人、波希米亚人、波兰人和俄国人。考古学家在公元7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挽具遗物。到公元8世纪,胸带挽具传遍了欧洲:胸带挽具首先出现在爱尔兰的一个纪念碑上的一幅西方石刻图中;斯堪的纳维亚人也获得了胸带挽具;各种插图显著地出现在公元1130年拜约人的挂毯上,上面绘有犁地的场面。
    颈圈挽具
    最有效的挽具是颈圈挽具,从图5中可以看到这种挽具。首先,这种挽具有效地克服了马在解剖上的一个缺陷,使马具备牛的特点。牛有极好的水平脊骨,还有一块或多或少地高于肩的隆肉,因此,牛轭可以很容易地安放在那里,使之能够拉很重的东西。但马的脖子却是有着向上倾斜的坡度,而没有隆肉。最早的中国颈圈挽具给马提供了人工“隆肉”,也就是可以套上轭。换句话说,马通过颈圈及其在颈上部形成隆肉而变成了牛的代用物。颈圈内要加填料以避免马背上的擦伤并引起疼痛。
    中国颈圈挽具最早的证据,可以在一块古砖拓片上看到,拓片上可以看到拉一辆车的三匹马及马上的颈圈挽具,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之间。因此,我们认为颈圈挽具最晚是于公元前1世纪在中国发明的,比在欧洲出现胸带挽具后100年才出现的颈圈挽具要早整整1000年。
    其后不久,中国人还发现,颈圈挽具还可以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式使用,挽革可以在颈圈的两侧直接拴到车上。这种形式的肩套挽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与现代形式的挽具有关,中国人还发明了“车前横木”。如果有两匹马拉一辆近代的车,颈圈上的挽革就可以拴在车前横木上。中国最早期的车前横木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那时用于牛拉车。
    发明颈圈挽具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曾一度在双峰驼上使用过类似颈圈,以用于放行李。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就有胳驼队,并对此动物相当熟悉。那时胳驼的驮鞍是一种毡垫式马蹄形木环,经适当改进,可能曾用在马上。

    
    《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原书在本文处配图4,这种挽具在古代称鞅,请注意挽具真正所在位置,是在马的胸口,而不是在颈部和腹部,后两处此时是装饰了。
    
    《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原书配图5,三种挽具情况,图片文字中已经解释得很清楚。

    

    今日的马挽具,拿过去的马挽具和今日的马挽具进行比较,我们就能知道古代的不足点在哪里。

    

    本图可见马的气管所在位置,一旦把挽具套在脖子(颈部)处,马会很痛苦。

    

    马的骨架示意图

    
    仔细看的话,这种挽具和西方古代的项前肚带挽具十分相似。

    
    古代马车专有名词解释,图中可见挽具(鞅)已经套在马的胸口,而不是套在颈部。

    
    元·朱玉《太平风会图》局部,这张图较为清晰地展现了宋元挽具情况。
    到此,我们对挽具和挽具的历史已经有一个大概认识了。这时候再折回去看伪埃及史中出现的马挽具,我就能发现许多问题了。
    伪埃及史中用的马挽具,基本就是坦普尔提到的颈圈挽具,这一现象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果这个历史是真实的,那么埃及必将影响周边地区,继而影响前罗马、后罗马,乃至整个欧洲。西方人用不着盼星星、盼月亮,盼着中国人来影响他们。但事实是,欧洲人等的是中国人,而不是埃及人。答案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埃及关于马挽具方面的画,都是19世纪以后人伪造的,其中恐怕不乏21世纪作品。


    
    这张图是从一部日本纪录片中截出的。

    
    本图为天涯yletpkki制作,中间部分和最底部中间1张图为中国文物,其余为虚构作品,它们可能是文物,也可能一开始就是艺术品,如左上第1张图,明显来自上面的壁画。马尾也是一个问题,尽管本人从来没主张过马尾可证伪,今后也不主张,但既然是问题,就应该让人去说,而不是像某些人一样,不是装作没看见,就是根本不懂这些在古代看来是常识的内容。如果一个历史学者对自己研究的领域的历史常识部分一窍不通,那还怎么配当历史学家呢?这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来历不明的埃及史作品之一
    
    来历不明的埃及史作品之二,这张图明显和壁画颇有渊源。
    
    来历不明的埃及史作品之三
    埃及关于马挽具的部分就说到这里了。关于马挽具的细节问题,就让后面的人来吧。毕竟推翻伪史不是在下一个人的事情,在下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揽过来,干到死为止。
    关于驴,我在这里发表下个人看法。
    驴,我在前面已经说了,其实出现得比马晚。看《尚书》《左传》《史记》就知道,驴出现得确实晚。驴好像是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在西汉已经能见到驴了。
    南朝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曾写:“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可见,这时候,驴作为买卖已经较为普遍。这里的博士不是一般人,是指士人阶层。在两汉,曾把士人分为博士、文士、谋士等等,博士就是士人中的一种,史称博学多闻之士,简称博士。到了北宋,我们就看到,大量的驴出现于平民家庭之中,承担了重要的运输任务,可见,这时候,驴已经完全普及。
    用驴普及,而不用马普及,我个人以为,原因有几点:
    一是驴个头小,食物吃得不多,要求也不是很高;
    二是驴个头小,好养;
    三是驴个头小,较易屈服。
    我们现在认为驴较顺从的根本原因估计就是驴的个头偏小,不敢在人面前耍横。如果把驴换成马,情况恐怕就很不同了。
    合群固然重要,但合群问题,其实是马科动物的天性使然,和是不是驴本身无关,马也是合群的。
    深入进去,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的。不过就到这里吧。
    最后,马、驴本就不是很好的肉类来源,猪、牛、羊、禽类、鱼类,才是重要的肉类来源。阿胶作为药材使用,或许没有替代性,但若作为食物使用,可替代的东西就多了。
    马、驴在过去就在人类社会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仍有影响性,希望每匹马或驴都得以善终吧。

    
    这张图就作为马科动物的结束吧。
    至于非洲野驴是亚欧大陆野驴的祖先,这本身就是十分可笑的结论,看斑马从来不来亚欧大陆,野马也不在非洲生活,就能知道亚欧大陆的野驴是从来不去非洲的。至于非洲野驴打哪来,本就很值得一研究。但没有任何研究,就断言非洲野驴是亚欧大陆野驴的祖先,这只能说是可笑的结论了,已经没什么可说的。
    @渔来渔乐
    阿拉伯人是闪族的一直,和犹太人同源,搞清楚这事好吗。犹太人在埃及呆过,能搞明白吗

    阿拉伯人崛起于7世纪,举世公认。其先波斯人,波斯人的祖先是谁,无从得知。懂了没?

    60进制是角度单位,时间单位,没机械钟,哪来的60进制时间单位?你是被伪史教化得够可以。
    西方人是自家爹妈是谁都没搞懂,就天天帮人认祖宗。
    @大枫溪月1455 2021-02-13 09:46:57
    西方人是自家爹妈是谁都没搞懂,就天天帮人认祖宗。
    -----------------------------
    开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帮西方人和某些人弄清他们的爹妈是谁。先搞清楚自己的爹妈是谁,再帮人辨认祖宗是谁不迟。

    什么闪族人,古希腊人,赫梯人,埃及人,我管你是哪里的,只要不是中国的,就一律砍!

    

    勃鲁盖尔画作,信息量庞大。
    但其实说来简单,16世纪,西方总体水平还很糟糕。
    @渔来渔乐 2021-02-13 11:03:53
    像楼主这样无知到可怕的,真的要当反面教程
    出去国外,无知千万不要乱讲话,就楼主对阿拉伯人的认识
    足够他去阿拉伯国家乱讲话的话被人打死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
    不会去鸟不拉屎的阿拉伯国家的。
    你估计不知道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不是阿拉伯国家,而是伊斯兰教国家吧?
    @渔来渔乐 2021-02-13 11:05:59
    不看楼主的理论根据,无法知道楼主无知的可怕
    -----------------------------
    看来,我之前发的《六经图》图片,你根本没看懂,要我讲解?慢慢等。
    宋元的驴的普及和北非现在还在使用驴作为劳动工具,告诉我们,驴在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点都不低。

    
    9 《拿破仑日记》中的其余问题

    《拿破仑日记》不仅告诉了我们关于非洲家驴的事情,还告诉了我们三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一件是非洲饮水问题,一件是火源问题,一件是疾病问题。
    这三个问题,无一不是重创伪埃及史的利器。
    很多人估计并不知道,西方人是喝生水的,也就是说,他们是绝少把水煮开了再拿来食用。不过寻找火源,本身就是成本,省去了烧水环节,就省去了烧水的火源问题。《拿破仑日记》告诉了我们一个重点,埃及火源本身就少,埃及人把烧水环节给省去,自然是十分不错的主意。但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主意是有代价的,生水,尤其是热带沙漠地区的生水是有很多细菌、寄生虫的,不慎服入自然是轻则重病,重则送命。

    

    勃鲁盖尔(1525-1569)《谢肉祭和四旬斋的斗争》局部,图中能看到欧洲人在井边直接引用生水。图中还展现了欧洲普通家庭的女人在挑选鱼的情况,请注意这张画的创作时间。此时是16世纪,对比北宋·张择端(约1085-1145)《清明上河图》,就能知道二者文明之差距。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若问宋元科技如何?
    搞掉伪史,就知道宋元如何!

    
    元·朱玉《太平风会图》局部

    
    勃鲁盖尔(1525-1569)《谢肉祭和四旬斋的斗争》

    几张图一对比,你就知道文明的差距。
    通过历史,我们知道拿破仑带到北非战场的人是2万出头一点。2万人进入开罗城后,给开罗城造成了火源紧张问题,所以,埃及学会第一次会议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减少烤馒头(面包)的火源问题。
    就此,我们便能知道,开罗作为埃及的核心城市,在1798年,面对突然增加的2万人,尚且出现火源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就不要说公元前某个时候,埃及的烟火有多旺盛了。
    读者一定请多加注意,埃及是热带沙漠气候,不是普通的热带气候,这种情况是很不利于植物成长的,所以才会出现1798年的火源供应紧张问题。
    最后就是疾病问题了,《拿破仑日记》和拿破仑历史告诉我们,拿破仑在1799年3月份,于雅法遭遇了一次鼠疫,至5月25日,回到雅法,拿破仑军团又遇到了鼠疫。
    拿破仑军团从西亚回到开罗时,原本的2万人,已死亡5344人,医院躺着2000人,可以想见,埃及的传染病等疾病问题有多严重。当然,这里是把战争伤亡数据也包括在内了。
    要知道疟疾问题,中国宋元医学面对它的时候,尚且棘手,真正的古埃及人又怎么解决疟疾问题?
    如今的西源说学者似乎都是不顾基本事实的,一切只要是西源便好。
    西方的医学水平,其实在近代以前都很糟糕,这是有历史为证的,拿理发匠当医生,解决不了远航坏血病问题,都是历史事实,西方学界自己都承认的事情。眼见的喝生水问题,西方人尚且无法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其他的就不要提了。
    有些人说,中国人喝开水的习惯来源于建国后,这其实是不值一驳的事情。中国人总是爱喝茶的,有人见过中国人或者西方人用凉水泡茶的吗?
    翻看中国医学史,便知道中国人吃什么,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其实一直在接受医学家的指导,最著名的就是五石散问题,自隋以来,中国医学家如隋·巢元方、隋唐·孙思邈等人就大力阻止五石散的推行。生水能不能吃,中国古代医学家自然是深有研究,因此才会总结出水必须烧开了吃的理论。
    17世纪以前,西方人连医学上的小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想解决医学上的大问题,这就是非常荒唐的想法。那些主张伪古希腊影响了中国医学的人真应该好好去面壁思过了。
    其实,医学问题不仅反映在人身上,也反映在家畜身上。宋元之所以能把驴普及,宋朝的医学技术的极大提高是功不可没的,北宋不仅出现了专门负责医马的,而且对医疗马的技术进行了细致分类。
    中国对兽医的记录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
    兽医
    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劀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凡兽之有病者,有疡者,使疗之。死,则计其数以进退之。
    可见,中国至少在周代便有专门的兽医,但专职医马,而且拥有高超的医马之术则要等到北宋左右的时间点。
    文明从来是一点一点累积,西方伪史则特不同,不是大跃进,就是消失,比亚特兰蒂斯还爱沉入海底。亚特兰蒂斯本身就是一个弥天大谎。不过,这些话说多了就自有人信了。只是,今天特别不幸,小说能走进课堂,公然宣扬欧洲中心论观点。而正史却只能躺在角落,成了冷门。
    疾病和医学问题,是大课题,本就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在此就暂时打住吧。
    我个人是希望拿破仑伪造胡夫金字塔一说能就此打住,不过听不听,就在读者自身了。
    当然,金字塔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拿破仑日记》中,7月21日提到的金字塔是怎么回事?
    但这显然不不足以作为攻击西史辨伪者的论据。因为在同一篇日记处,拿破仑说:“我曾对军队说道: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注视着你们。”
    现在可不是4000年,而是4900余年(前3110年算至1798年),而是5300年(前3500年算至1798年)。可按《牛顿年表》时间算至1798年,不是3000年不到吗,怎么历史还能与时俱进的?
    莫非中国的历史自古以来不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算,今天是三皇五帝,明天就可以是夸父逐日,后天就可以宣扬女娲造人了?
    我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历史真能删去,改成吹牛史得了。
    至于伪史如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说来简单,其实就是为了钱,为了兜售假文物,西欧的博物馆,有时候只是在收门票,变相兜售兜售假文物而已。当代埃及人搞旅游的本质也是变相兜售假文物。租借假文物和长期持有假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结果都是受骗。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埃及人是挺老实的,人家负责处理文物问题的部门是旅游和文物部,看名字就知道,在埃及,旅游和文物是一体的。可以说,人家的牌子都亮出来是“隔壁阿二不曾偷”,有些人却还要问隔壁阿二究竟偷没偷,这就有点傻了。
    至于如何宣传,其实说来也简单,就是砸钱和吹嘘。
    吹嘘就简单了,我小时候,听人说,金字塔的建造技术非常超前,石块之间的缝隙,连根针都插不进去。如今看福缅科团队的人在金字塔现场,直接用手就捏碎了金字塔石块的一小部分,如果用针的话,真不知道可以插多深。
    其余的怪诞传说更是数不胜数,亲爱的鲁超先生不就给我们举了好几个例子?
    最后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拿破仑、李约瑟、坦普尔等人并不知道伪史案。所以,经常能从这些人的口中听到伪史,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全世界,只有中国一家有无可争议的上古史而已。
    鲁超先生没有明白一个逻辑,证言无关身份,即便是敌人的证言,也是证言。只有证言违反形式逻辑时,才能说证言是有问题的。我用坦普尔的证言只是用来证明欧洲8世纪以前使用的是很低级的马挽具而已。
    如果鲁超先生不知道证言具体指什么,建议去学学法学,毕竟现在都分科的,专门的问题,从专门角度去学习,会有很大收获。

    

    

    壮观?雄伟?
    中国人去看独山县水司楼都比垃圾金字塔好!

    
    
    

    西方学者绘制的三张拿破仑远征埃及时的地图,三张地图出自三个人手,故而地图差异巨大。

    此时,苏伊士运河未开凿,非洲和小亚细亚仍然连通。
    司空图《河湟有感》: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如果历史不能更新换代,为什么独独西方历史具备更新换代功能?
    若不信,请看下文:
    瓦拉《希罗多德历史》
    埃及第一位国王 美尼斯(米恩) Menes(Min)
    《希罗多德历史》第二卷第4节首次出现,第二卷第99节再现。
    《贝洛译本》为美尼斯(Menes),《罗林森译本》为美尼(Min)。
    《王以铸译本》《徐松岩译本》为米恩。
    继美尼(Min)之后,是330位继任者在埃及担任国王。

    安尼乌斯《马涅托埃及史》
    1. Menes of This, with his [17, or in another copy] 7 descendants,—the king called Men by Herodotus,—reigned for 60 years. He made a foreign expedition and won renown, but was carried oflP by a hippopotamus.
    2. Athothis, his son, ruled for 27 years. He built the palace at Memphis; he practised medicine and wrote anatomical books.
    3. Kenkenes, his son, for 39 years.
    4. Uenephes, for 42 years. In his reign famine seized the land. He built the pyramids near Kochome.
    5. Usaphais, for 20 years.
    6. Niebals, for 26 years.

    艾萨克·牛顿《牛顿年表》:
    公元前1034年,阿蒙(Ammon)统治埃及。他征服了利比亚,使利比亚人从流浪的野蛮生活变成了文明生活,并教他们种下大地的果实。从他那时候开始,利比亚和它上面的沙漠被称为阿蒙尼亚(Ammonia)。他是第一个造出又长又高的带帆的船的人,在红海上有一支这样的船队,在利比亚的伊拉萨(Irasa in Libya)的地中海上也有一支这样的船队。在此之前,他们使用的是在红海上发明的又小又圆的负重船,而且航行区域一直保持在海岸的视线内。为了使他们能够在看不到海岸的情况下横渡海洋,埃及人(Egyptians)在阿蒙时代就开始观察星象。从那时候开始,天文学和航海术崛起了。
    到目前为止,埃及人一直使用的是阴阳历(Lunisolar year),但这一年的长度不确定,所以不适合天文学。埃及人世代观察恒星的升沉,发现了太阳年(Solar year)的长度,并在旧的阴阳历(Lunisolar year)基础上给12个历法月增加了5天。
    公元前1010年,色萨克(Sesac)在其父阿蒙(Ammon)统治时期入侵阿拉伯·佛利克斯(Arabia F?lix),并在红海口立纪念柱。
    公元前1008年,色萨克(Sesac)在其父阿蒙(Ammon)的统治时期,入侵非洲(Afric)和西班牙(Spain),并在他所有的征服对象中,特别是在地中海海口建起了纪念柱,继而从高卢(Gaul)和意大利的海岸返回家园。
    公元前1002年,色萨克(Sesac)在埃及统治并修建埃及底比斯,以诺·阿蒙(No-Ammon)或阿蒙·诺(Ammon-No)的名字献给他的父亲阿蒙(Ammon),那是阿蒙(Ammon)的人民或城市。希腊人(Greeks)称它为迪奥斯珀利斯(Diospolis),即朱庇特(Jupiter)之城。色萨克(Sesac)还在埃及底比斯、阿蒙尼亚(Ammonia)和埃塞俄比亚(Ethiopia)为他的父亲建立了神庙和神谕,从而使他的父亲在这些国家被奉为神(God),我想在阿拉伯也被奉为佛利克斯(F?lix):这就是对朱庇特·阿蒙崇拜的最初情况,也是我在神圣历史(Prophane History)中第一次见到神谕的提法。
    公元前987年,女祭司朱庇特·阿蒙(Jupiter Ammon),被腓尼基商人带入希腊(Greece),在多多纳(Dodona)建立了朱庇特神谕。这就为希腊(Greece)的神谕提供了一个开端。在他们的命令下,对死者的崇拜随处可见。
    公元前974年,色萨克(Sesac)破坏神庙,并入侵叙利亚和波斯(Persia),在许多地方立纪念柱。耶罗波安(Jeroboam)成了色萨克(Sesac)的臣民,在以色列设立了埃及神的崇拜。
    公元前971年,色萨克(Sesac)入侵印度(India),第二年凯旋而归。
    特利特卡·巴奇(Trieterica Bacchi)节由此有了。
    色萨克在恒河口的两座山上立起了纪念柱。
    公元前968年,色萨克(Sesac)在高加索(Caucasus)山取得胜利后,把他的侄子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留在那里,把埃特斯(?etes)留在科尔奇斯(Colchis)。
    《牛顿年表》:
    公元前965年,色萨克(Sesac)被希腊人(Greeks)和塞提亚人(Scythians)所击败,在这场战争中,他和王后密涅瓦(Minerva)一起失去了许多女人。他受到了安腓克西翁(Amphiction)的宴请,埋葬了阿里阿德涅(Ariadne),他与无数的俘虏,其中有特洛伊王拉美顿(Laomedon)之子提托努斯(Tithonus),通过亚洲和叙利亚回到了埃及。
    他在热莫顿(Thermodon)河留下了他的利比亚-亚马逊人(Amazons),交由密涅瓦(Minerva)的继任者马尔西亚(Marthesia)和兰佩托(Lampeto)统治。
    他还在科乔斯(Colchos)留下了他所有征服过的地方的地图。从此,地理学兴起了。
    他的歌女在色雷斯(Thrace)被称为缪斯(Muses)。而色雷斯人(Thracian)皮耶鲁斯(Pierus)的女儿们,也模仿她们,以同样的名字来庆祝。
    公元前964年,色萨克(Sesac)根据其秘书透特(Thoth)的建议,将埃及分为三十六个省(Nomes),并在每个省建立一座神庙,接着任命若干个省的神、节日和宗教。
    神庙是他的伟人的坟墓,他们死后要葬在那里,并在那里受崇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神庙里,有他指定的仪式和节日;而他和他的王后,要以奥西里斯(Osiris)和伊西斯(Isis)为名,在全埃及受崇拜。这些神庙是卢西安(Lucian)在1100年后所看到并描述的,它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作品。这就是埃及若干省的起源,以及若干神和若干宗教的起源。
    色萨克(Sesac)还在他的士兵中划分、测量了埃及的土地,于是几何学就兴起了。
    公元前963年,安腓克提安(Amphictyon)将埃及的十二神带入希腊(Greece),这些是各国伟大的祖先、神灵,大地、星球、元素都献给了他们。
    公元前956年,色萨克(Sesac)被他的兄弟雅培都(Japetus)杀死,他死后在非洲(Afric)被神化为海神尼普顿(Neptune),被埃及人(Egyptians)称为提丰(Typhon)。
    奥鲁斯(Orus)统治和击败利比亚人(Libyans),后者在贾佩图斯(Japetus)及其儿子安提乌斯(Ant?us)或阿特拉斯(Atlas)的指挥下,入侵埃及。
    色萨克(Sesac)使尼罗(Nile)河变得更有价值,从这城凿出水道,通到埃及各城,它们被称为西霍(Sihor)或西里斯(Siris)、尼禄(Nilus)和埃及城(Egyptus)。
    希腊人(Greeks)听到埃及人的悲叹:“哦,西里斯(O Siris)”“唉,西里斯(Bou Siris)”,便称他为奥西里斯(Osiris)和布西里斯(Busiris)。因为他的伟大行为而被阿拉伯人(Arabians)称为巴克斯(Bacchus),也就是大帝。弗里吉人(Phrygians)管他叫马弗斯(Ma-fors)或马弗尔(Mavors),即“勇士”,缩写为“马尔斯”(Mars)。
    因为他在他所有的征战中都树立了纪念柱,并且他在其父亲统治时期所率领的军队用棍棒与非洲人作战,所以他的形象被画在了纪念柱和棍棒上面。
    这就是赫拉克勒斯(Hercules)。根据西塞罗(Cicero)的说法,他生在尼罗河上。根据尤多克斯(Eudoxus)的说法,他被提丰(Typhon)杀死。据狄奥多罗斯(Diodorus)所说,他是埃及人,又行遍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在非洲立了纪念柱。
    他似乎也是Belus(贝卢斯),根据狄奥多罗斯(Diodorus)的说法,他率领埃及的殖民者来到巴比伦(Babylon),并在那里设立了称为迦勒底人(Chaldeans)的祭司,这些祭司不纳税,并且像在埃及一样观察星星。犹大人(Judah)和以色列人都深为担忧。此后,犹大王亚撒(Asa)太平十年。
    公元前947年,埃塞俄比亚人(Ethiopians)入侵埃及,将奥鲁斯(Orus)淹死在尼罗河中。奥鲁斯(Orus)的妹妹布巴斯特(Bubaste)从房顶上掉下来自杀了,他们的母亲爱西斯(Isis)或阿斯特蕾阿(Astr?a)疯了。埃及众神统治的时代就此结束。
    公元前946年,埃塞俄比亚人谢拉(Zerah)被亚撒(Asa)推翻。下埃及(lower Egypt)人立奥萨尔西弗斯(Osarsiphus)为王,并召集二十万犹太人和腓尼基人反抗埃塞俄比亚人。
    谢拉(Zerah)和西西娅(Cissia)的幼子美尼斯(Menes)或阿梅诺腓斯(Amenophis)即位。

    《大美百科全书》
    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110~2665)
    第一王朝,公元前3110~2884
    1. 1)美尼斯(那尔迈) Menes(Narmer)
    2. 2)伊泰(霍尔-阿哈)Ity(Hor-Aha) 3110~3056
    本处为《大美百科全书》起始时间。
    3. 3)伊特提(捷尔) Iteti(Djer) 3055~3009
    (空位期) (Interregnum) 3008
    4. 4)伊提(捷特) Iti?(Djer)
    5. 5)哲姆提(优第姆)(登) Zemti(Udimu)(Den) 3007~2975
    6. 6)麦尔帕比阿(阿吉布) Merpabia(Adjib)2974~2917
    7. 7)伊利涅提尔(色麦尔克赫特)Iryneter(Semerkhet) 2917~2909
    8. 8)卡阿(卡阿·森) Qa'a(Qa'a Sen) 2908~2884
    《大美百科全书》起于美尼斯,终于托勒密十二世,一共170位国王。

    如果这不叫更新换代,什么叫更新换代?
    我觉得这样发展下去,历史真能删去,改成吹牛史得了。
    瓦拉《希罗多德历史》
    埃及第一位国王 米恩(Min)

    安尼乌斯《马涅托埃及史》
    1. Menes of This, with his [17, or in another copy] 7 descendants,—the king called Men by Herodotus,—reigned for 60 years. He made a foreign expedition and won renown, but was carried oflP by a hippopotamus.
    2. Athothis, his son, ruled for 27 years. He built the palace at Memphis; he practised medicine and wrote anatomical books.

    艾萨克·牛顿《牛顿年表》
    公元前946年,埃塞俄比亚人谢拉(Zerah)被亚撒(Asa)推翻。下埃及(lower Egypt)人立奥萨尔西弗斯(Osarsiphus)为王,并召集二十万犹太人和腓尼基人反抗埃塞俄比亚人。
    谢拉(Zerah)和西西娅(Cissia)的幼子美尼斯(Menes)或阿梅诺腓斯(Amenophis)即位。

    《大美百科全书》
    第一王朝,公元前3110~2884
    1. 1)美尼斯(那尔迈) Menes(Narmer)
    2. 2)伊泰(霍尔-阿哈)Ity(Hor-Aha) 3110~3056

    简版就是这样,够不够清晰?历史还能更新换代的吗?
    鲁超《金字塔是现代伪造?这位教授的论据让人哭笑不得》
    科学欢迎质疑,但要看以什么方法质疑。
    视频中,这位教授举了几个例子,但都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是法国材料学家约瑟夫·戴维多维兹(Joseph Davidovits),但人家并不是质疑金字塔的古老,而是认为古老的金字塔是采用现代黑科技——混凝土技术啊。

    这位教授还列举了戴维多维兹的论文:《Why the pharaohs built the pyramids with fake stones?》,在网上随便就能搜到,但能不能先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再反对呢?人家戴维多维兹什么时候质疑金字塔的年龄了?
    米歇尔·巴苏姆(Michel Barsoum)支持戴维多维兹,也是基于这一点,并没有反对金字塔的年龄。
    这两位的观点之所以不入主流,是因为大部分科学家都不相信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掌握了这种黑科技。比如岩石学专家Dipayan Jana在2007年向ICMA(国际水泥显微镜协会)作了介绍,并发表了一篇论文,他在其中讨论了上面两位科学家的工作,并得出结论:“即使遥远的世界,我们也无法接受可能是‘人造’的金字塔石起源。”您怎能用敌军来证明自己子虚乌有的观点呢?
    历史学讲究孤证不立,一个人撒谎或造假很容易,但一群不同时代不相关的人一起造假的概率就很小。历史上,关于金字塔的佐证就有:
    1. 泰勒斯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测量金字塔高度。传说泰勒斯在埃及的时候,看到了基奥普斯大金字塔,他询问祭司,这金字塔有多高。祭司懒得告诉他,泰勒斯心想,这区区小事岂能难得了我?他立下一根杆子,测下了杆子的影长,再测量了一下金字塔的影长,利用截线定理就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481英尺,即146.5米。和现在测量的金字塔高度相差无几。

    
    2. 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公元前1世纪的狄奥多罗斯·西格斯(Diodorus Siculus)和公元前2世纪的菲洛(Philo)都曾列出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金字塔、巨人像、空中花园、大灯塔、摩索拉斯陵墓、宙斯神像、阿尔忒弥斯神庙。
    更早一点,希罗多德在亚历山大图书馆也列过世界七大奇迹,但没有保存下来。更何况,希罗多德和狄奥多罗斯·西格斯都对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推断和描述。
    希罗多德:
    这座金字塔就像楼梯一样,有些叫steps,有些叫tiers。当这是第一种形式完成时,工人使用短木原木作为杠杆来抬起其余的石头。他们将地上的砖块拖到第一层台阶上。提起石头后,将其放在位于第一层的另一个杠杆上,该杠杆再次用于将其从该层提升到下一层。可能是每一层台阶上都有一个新的杠杆,或者也许只有一个相当轻便的杠杆,他们又将其依次提升到每一层。我不确定,因为提到了两种可能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金字塔的上部是首先完成的,然后是金字塔下面的第二部分,最后是所有底部和最低部分。
    狄奥多罗斯·西格斯:
    据说这块石头是从很远的阿拉伯运来,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起重设备,所以用土坡将建筑物抬高了。最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在沙子包围的区域中抬起了这么大的建筑物,但没有留下任何坡道或石头修整的痕迹,因此这似乎不是人类耐心工作的结果,而是整个建筑群被某个神整个地落在周围的沙滩上。现在,埃及人试图使这些事物惊叹不已,声称这些坡道是由盐和苏打制成的,并且当河流转向它们时,它使它们融化了干净,并消除了其所有痕迹,而无需使用人工。但实际上,这肯定不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相反,那些修筑土堆的工人又把整个土堆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因为他们说,修造工程的共有三十六万人。然而整殿用了二十年才建成。
    (google翻译,大家见谅)
    3. 英国科学家约翰·格雷夫斯(John Greaves)两次拜访开罗,对埃及的金字塔群做了准确的测量,并于1646年发表了《金字塔学,埃及的金字塔论考》。
    
    约翰·格雷夫斯绘制的金字塔,内部结构都很清楚

    4. 古埃及法老Djehutihotep坟墓里的画。很多人质疑古埃及人根本无法拖动如此巨大的石块,而下面这张经典的图片已经进入了众多摩擦学的教科书,它来自公元前1880年古埃及法老Djehutihotep的坟墓。图中显示古埃及人使用滑撬来搬运一个巨大雕像,如果大家看的仔细一点,可以看到雕像脚下的那个人正在喷洒一种液体,这就是最早的润滑油脂。说明约4000年前,人类已经学会利用润滑剂来减少摩擦了,可以想象金字塔的建立少不了这些润滑剂。
    
    我曾在关于摩擦和润滑的科普文《矛与盾——摩擦与润滑之战》中引用过这张图片。
    总之,你可以说以上都不足为证,因为泰勒斯也可能是假的,希罗多德也是假的。但泰勒斯可不止这一个故事,希罗多德也不是只提出个七大奇迹,他们都已经在人类知识框架体系里占据了牢不可破的地位。如果抽掉了一块,可能会影响多少学科的基础。
    比如吧,埃拉托色尼是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他测量过地球的周长,在数论上发展出“筛法”,年轻时还在希腊的柏拉图学院镀金,写出过一本奥运会获胜者的年表。
    这一个人就涉及到埃及、希腊等国,以及地理学、数学、天文学、体育等学科,要编出历史上这么不甚出名的一个角色,这编造者的脑洞以及知识面要求得有多广?
    所以,如果你要说这整个知识框架体系都是编的,那我要问,谁这么牛?能编出如此精美的体系,即使是编的,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
    现代以来,在先进的科技手段面前,测金字塔的年龄都是小儿科了。比如:早稻田大学对胡夫第二艘太阳船的木材碳14测年结果:“BC2650-2620”。
    这位教授还提到了帕特农神庙,我更感兴趣一点,因为我真的去过这里。
    2015年8月,帕特农神庙正在进行部分维修,如下图:
    
    这位教授说帕特农神庙全是新东西,难道他不知道历史上奥斯曼人和威尼斯人对雅典卫城的两次侵略吗?难道都是编的?
    我对石头没有太多研究,下图的实拍给大家看看,到底是不是新东西?
    
    评论区有人说的很好:
    我对你的论点表示赞同,但是同样的想问一下,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对于炎黄时期的记载,比西方详实多了,显然不会孤证不立,为何西方就是不承认我们五千年的历史呢?如果荷马史诗这种可以作为历史佐证,山海经又凭什么不行呢?
    咱们确实有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别人做的好不好是另一个问题,咱们还是要身正不怕斜子影,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历史。相比而言,我国的考古工作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比如,近年来对于良渚的考古,就一下子让我们对于5000年前的祖先生活清晰了很多!这才是正道啊!我相信,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推进,中国古代历史一定会更加清晰,也许比神话传说还要精彩!
    -------------------------------------------
    一句话,参见《出师表》最后一句。
首页 上一页[4] 本页[5] 下一页[6]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3:49:0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