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第85页] |
作者:四川红尘洗梦 |
首页 上一页[84] 本页[85] 下一页[86]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这一天,疏山寺佛学院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灵泉归仁禅师参问匡仁禅师道:“枯木生花,始与他合。是这边句,是那边句?” 匡仁禅师道:“亦是这边句。” 归仁禅师接着问道:“如何是那边句?” 匡仁禅师道:“石牛吐出三春雾,灵雀不栖无影林。” 良价禅师曾经在教室里开示学生们道:“欲知此事,直须如枯木生花,方与他合。” 归仁禅师借此问匡仁禅师道,枯木生花始与他合,是这边句,是那边句? 枯木生花者,绝后复苏也,死中得活也。希运禅师有诗曰: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此等境界,那是登上峰顶后极目四望无所遮拦心旷神怡之境,那是君臣道合后春风吹拂大地无处不是春之境。若到此地步,岂有这边那边之分。 不过,归仁禅师于此疑着,所以问道,枯木生花始与他合,是这边句是那边句?禅者,总是要刨根问底的,纵是想要拔进一层的。 面对学生的疑问,匡仁禅师如实通告道,此亦是这边句。 虽然良价禅师道欲知此事直须如枯木生花方与他合,不过,这也只是老师一期之说而已,学人切不可坐在此地。须知,指月之指再如何的玄幻莫测高深奇妙,指终究还是指。 并且,所谓千虚不如一实,巧说不如直道,所以匡仁禅师直截了当的告诉归仁禅师道,此亦是这边句。 归仁禅师马上问道,既如此,如何是那边句。 看到学生刨根问底要确知那边事,匡仁禅师只得开一线道,石牛吐出三春雾,灵雀不栖无影林。 在常人眼里,石牛自然是不能吐雾的,而且这个世上只要是树林,就一定会有影子。所以,这个世界是没有无影林的。 但是,在禅师的眼里,理事是可以混融的,色空是可以转换的。而且,禅师们从来都不会把自己的思维固定在一机一境的,他们常常语出常情,用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物来截断学人的念头和思维,以期学人能回转身来。所以,在禅师眼里,铁牛可以出汗,石女可以唱歌,石牛自然也可以吐出三春雾了。 不过,这些出格之境纵然绝妙,学人更须知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学人虽然明白了石牛吐雾之境,更需转却过来居于平常之地。所以,伶俐衲僧(灵雀)是不会栖息(执滞)于无影林这种玄妙之地的。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丹霞子淳禅师作偈评唱道: 沧海无风波浪平,烟收水色虚含月。 寒光一带望何穷,谁辨个中龙退骨。 明末清初的伴我净侣禅师作偈评唱道: 雾锁云封体浩融,个中无路若为通。 灵泉喝出无私响,检点将来尚涉功。 |
匡仁禅师在疏山寺说法如云,从而吸引了很多江湖中人前来参学,就连云门文偃这种人物,也慕名来到疏山寺参访匡仁禅师。 这一天,匡仁禅师来到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道:“病僧咸通年前,会得法身边事。咸通年后,会得法身向上事。” 文偃禅师马上站出来问道:“如何是法身边事?” 匡仁禅师道:“枯桩。” 文偃禅师又问道:“如何是法身向上事?” 匡仁禅师道:“非枯桩。” 文偃禅师随即问道:“还许学人说道理也无?” 匡仁禅师道:“许。” 文偃禅师道:“枯桩岂不是明法身边事?” 匡仁禅师道:“是。” 文偃禅师又道:“非枯桩岂不是明法身向上事?” 匡仁禅师道:“是。” 文偃禅师马上问道:“只如法身还该一切也无?” 匡仁禅师道:“法身周遍,岂得不该。” 文偃禅师随即指着旁边的净瓶道:“只如净瓶还该法身么?” 匡仁禅师道:“阇黎莫向净瓶边觅。” 文偃禅师听后,立即对着匡仁禅师礼拜致谢。 对于任何一位参禅悟道之士来讲,他们都是希望能明得法身向上事的。为此,他们可谓挠破头皮历尽艰辛。 不过,要明得法身向上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匡仁禅师曾道“法身之理,理绝玄微,不夺是非之境,犹是法身边事。”所以,匡仁禅师依据自己的亲身求学经历告诉同学们道,自己咸通年前会得法身边事,咸通年后会得法身向上事。 看到老师抛个话端出来,云门文偃禅师马上站起来问法身边事和法身向上事,匡仁禅师立即对以枯桩和非枯桩。 不过,对于匡仁禅师的回答,文偃禅师是不满意的。 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只是说明法身(般若)借助于万法来显示而已,并不是说万法就是法身(般若)。 所以,文偃禅师马上问匡仁禅师道,只如法身还该一切也无。 法身之理,周遍无遗,自然是遍该一切的。所以匡仁禅师自然据实回答是遍该一切的。 既如此,文偃禅师马上指着旁边装水的净瓶道,只如净瓶还该法身么? 既然你说枯桩可以明法身边事,既然你说法身遍该一切,那么净瓶也可以包括法身了。看来,文偃禅师想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啊。 匡仁禅师乃是明眼之人,他马上就明白了文偃禅师的心思,所以他立即截断文偃禅师的思维道,你不要向净瓶边觅什么法身,须知,法身可以借助净瓶来显示,但是净瓶却不是法身。 而且,若论向上事,踢翻净瓶尚迟半刻,更何况在净瓶上寻有觅无。 文偃禅师看到匡仁禅师道眼通明,于是立即给匡仁禅师礼拜致谢。 不过,文偃禅师同样是功夫高绝之人,他礼拜匡仁禅师,同样是笑中有刀泥中有刺的。 这就好像有人在夸夸其谈,旁边有人道你说得真好。这里须知,他可能是在表扬你,但是他同样可能是在反讽你。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评唱道:“眼观东南意在西北,拨转天关掀翻地轴。法身向上法身边,间气英灵五百年。胶漆相投箭相拄,南山起云北山雨。” 南宋石溪心月禅师作偈评唱道: 法身向上法身边,会得咸通无后先。 一个矬来一个跛,担为一檐更无偏。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不是疏山老汉,净瓶子几乎粉碎。” 不知何年何月,匡仁禅师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这个尘世了,于是安排主事僧聘请工匠就在本山中提前给自己建造好了墓塔。 这一天,匡仁禅师感觉世缘已尽,于是把弟子们召集拢来,随即匡仁禅师示偈一首道:“我路碧空外,白云无处闲。世有无根树,黄叶风送还。” 这首偈子说完后,匡仁禅师便圆寂了。 匡仁禅师圆寂后,弟子们便将他的遗体安置在了提前就为他建造好了的墓塔中。 匡仁禅师在疏山寺弘法多年,使得疏山寺在江湖中颇有声望,自然也吸引了很多江湖人士前来参学,故而其法门也比较旺盛。依据《景德传灯录》之记载,匡仁禅师有法嗣二十人,这在良价禅师众多弟子中,是仅次于云居道膺禅师的。 |
第六十一节 华严休静 华严休静禅师是良价禅师的得意门生,他虽然在禅宗典籍中留下的公案不是很多,但是并不妨碍他在当时的江湖中是个知名人士。 休静禅师,不知生卒年月,不知何方人氏,不知何处出家受戒。 因为当时闯荡江湖早已成为僧人的必修课,所以休静禅师出家后,也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不知何时,休静禅师来到了湖南常德市石门县之洛浦寺,并且跟随洛浦元安禅师学习禅宗课程。 休静禅师因为在佛学院学习成绩比较好,所以元安禅师便安排他担任了寺院管理僧众事务的维那一职。 这一天,寺院照例又到了外出干活的时间,休静禅师于是把大家召集拢来安排劳动任务道:“住在上间禅房的搬柴,住在下间禅房的锄地。” 寺院第一座马上上前道:“圣僧作甚么?” 在寺院里,第一座的职务排名是高于维那的。所以第一座看到休静禅师安排这个安排那个,却独独不安排自己,自然上前问道,你把大家都安排干活去了,那么你又怎么安排呢? 看到第一座半是较真半是勘辩来了,休静禅师不动声色的道:“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 休静禅师此语颇有禅意,当堂不正坐不赴两头机,意即我不属于上间也不属于下间也不居于中间,也就是不在两头立亦不居中间。这生动的表现了休静禅师可以随遇而安随处落脚却又不落痕迹的禅者风采。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湛堂文准禅师评唱道:“华严和尚虽临时对答应用不失其宜,然只解顺水撑篙,不解逆风把柁。当时若是准上座,才见伊道圣僧作甚么,便打一椎云,大众普请罢,首座当出院,谨白诸禅德。且道因什么如此?不见道,一朝权在手,看取令行时。” 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评唱道:“珠钻九曲,休静可谓神功,玉解连环,山僧更资一路。或有问圣僧作个什么?只对他道,廓如明镜当台照,不动形声应万缘。” |
休静禅师虽在元安禅师这种高手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不过他最终没能在洛浦寺佛学院获得毕业证书。 后来,休静禅师听闻良价禅师在洞山大弘禅法威震天下,于是便来到江西宜丰县洞山广福禅寺参访良价禅师。 这一天,休静禅师参问道:“学人未见理路,未免情识。” 良价禅师道:“汝还见理路也无?” 休静禅师道:“见无理路。” 良价禅师道:“什么处得情识来?” 休静禅师道:“学人实问。” 良价禅师道:“恁么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休静禅师道:“万里无寸草处,还许某甲去也无?” 良价禅师道:“直须恁么去。” 休静禅师出家多年,四处求学,却还是没有明白大事,未免有点着急。所以他参问良价禅师道,我还没有见到禅之理路,从而不得其门而入,所以难免会有情识起伏运转,这如何是好啊。 良价禅师马上话中有话的问道,你还见理路吗。 休静禅师出家多年,佛学知识还是有的,所以他马上依照佛家理论回答道,见是无理路的。 《楞严经》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所以,我们的这个能见之见性,是无理路可言的。 良价禅师马上问道,既然见无理路,那么你的那些情识又从何而来呢。 不过,到了这里休静禅师却又转不过弯来了,他只得对良价禅师道,我确实不懂,所以才如实参问师父啊。 看到学生不能明白自己的话意,良价禅师于是转个思路开示道,如此的话,你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 良价禅师曾经给同学们上课时开示道“秋初夏末,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始得。”随即良价禅师又继续开示道“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且作么生去?” 良价禅师当时在课堂上开示这番话时,教室里是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应对他的话语的。 自然,休静禅师听后,也不能明白话中真意。于是他问道,万里无寸草处,还许我去吗? 看到休静禅师不能明白自己的禅意,良价禅师无奈之下,只得直接把答案告诉他道,说什么去不去哦,你直接就这样去不就行了吗。 你要去的话,管他外面千里万里,管他外面有草无草。你要去,只管大踏步去就行了啊。 所以,情识来了就来了呗,情识起伏运转就让它起伏运转呗,你还想让自己的心里没有任何一丝情识存在啊。须知,这种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于将来,都是不存在的。 而且,情识起伏生灭扰乱你已经是病了,你还想断除情识,断除烦恼,这反而是病上加病啊。 所以,真正了悟之人,那是要在红尘中打滚,却又不被红尘所染所浸的。 对于这个公案,粟庵鼎禅师作偈评唱道: 拨开浅草露斑蛇,毒气熏蒸坠晚霞。 无奈乞儿伎俩别,篮儿无底盛还家。 |
这一天,休静禅师正在寺院里搬柴,良价禅师走过来一把将他抓住问道:“狭路相逢时作么生?” 休静禅师道:“反侧,反侧。” 禅宗,那是非常讲究当机的,那是绝对不允许你遇到事情了,可以先退下去找个地方前思后想,想好了然后在回来东说西说的。 所以,面对禅机,面对各种事情,面对别人的勘辩,你必须马上作出自己的应对。这就如同两人狭路相逢一样,是无你回避处的。 在这里读者朋友们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狭路相逢一词,就是首先出现在这里的。 休静禅师正在搬柴,此时他的心思自然全在劳动上。作为老师来讲,那是会利用一切机会来勘辩或者开示学生的,而且,搞突然袭击比来到课堂上给学生上课,更具有挑战性和检验性,因为此时的学生其思维通常都没在禅上。 这不像在教室里,学生们一进教室,其思维马上就会进入学习状态,老师要讲什么课,自己要提什么问,他们心里各自都有小算盘的。而且即便自己啥都没准备好,自己还可以当座上客,看老师和别的学生唇枪舌剑交锋一番。 所以,当休静禅师搬柴之际,良价禅师冷不防上来一把将他拉住问道,狭路相逢时如何?这既是搞突然袭击,更是让你无躲避处。 面对老师施展出的出格招数,休静禅师却也没有慌乱,他马上应对道,反侧,反侧。 反者,返也,转也。 反侧,转身一路也。不论是曹洞宗还是别的宗派,都是非常重视转身一路的。 在一般人的眼里,狭路相逢,那是勇者必胜的。可是在禅师眼里,如果狭路相逢还逞强斗勇的话,不但会堕坑落堑,还会头破血流乃至于丧身失命。 并且对于禅者而言,不论是何种境界何种道路,都是不能执滞于此的,所以,狭路相逢,不仅要当机,更要懂得转身,而且必须转身才是。 转身后,禅者才能进退自如纵夺随我,才能八方纵横而不留踪迹。 看到休静禅师在自己突袭之下依然能应对自如而得体,良价禅师不由得非常的高兴,于是当场就把毕业证书颁发给了休静禅师。 既然休静禅师已经获得了毕业证书,也就意味着他可以离校到别的佛学院任教了。所以良价禅师特意叮嘱休静禅师道:“休静啊,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如果你以后要开山授徒的话,你最好往南方去,这样的话你主持的寺院会有僧众一千人。如果你往北方去开山授徒,那么你主持的寺院僧众只有两三百人而已。” 悟道禅师之谶言,自然是不会落空的。 休静禅师离开洞山后,来到了福州东山之华严寺担任了主持。在休静禅师的努力下,华严寺僧众果然很快就达到了一千人,从而享誉天下,江湖中人自然也就以华严休静来尊称他了。 不过,休静禅师并没有在华严寺待多久,就因为在江湖中声名卓著,而被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迎请到了京城洛阳弘法。不过,休静禅师虽然在京城弘法,并受到了皇帝的尊崇,但是他主持的寺院之僧众,果如良价禅师所言只有三百人而已。 |
这一天,李存勖在皇宫里设置了盛大的斋宴,然后把京城里的一帮高僧大德以及休静禅师等人迎请到了皇宫里用斋。 在用斋之余,那些高僧大德一个个都在阅读经书,而休静禅师和自己的随身弟子却没有一个阅读经书的。 李存勖于是上前问道:“师父为什么不看经呢?” 休静禅师道:“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李存勖接着问道:“师一人即得,徒众为甚么也不看经?” 休静禅师道:“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李存勖又问道:“大师大德为甚么总看经?” 休静禅师道:“水母元无眼,求食须赖虾。” 对于出家人而言,看经书那是必修课了。任何一个人不看经书而想明白佛法真意,那是绝无可能的。 可是,不论是佛祖经文还是祖师言论,学人都得明白,它们只是指月之指而已。学人一旦透过手指看到明月之后,就应该把手指放下了。 如果有人时时刻刻抱着手指不放,此人要么执滞于指月,从而不能能所俱亡,要么就是没有见月,所以只能不停的研究指月之指。 休静禅师那是见月之人,并且是指月双遣之人,自然就用不着抱着经文不放了。这就好像一个国家国泰民安,天子自然用不着时时下令修正这样执行那样。这也好像天下清明之际,老百姓也无需高唱太平歌来多此一举进行歌颂。此正是“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也。 到此,李存勖又问道,你是彻悟禅道的师父,自然可以如此,但是你的那些徒弟怎么也不看经啊。 休静禅师回应道,所谓狮子怒吼,百兽胆裂,自然,狮子的窟穴中那是一定没有别的野兽敢于留存的。而象王经行之处,那是高大沉稳,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而又异常雄伟的前进的,那些狐狗之类的动物,自然早早就躲避在一边去了,又怎么敢在象王周围东游西晃呢。 自然,狮子象王是不能和那些野兽相提并论且同处一室的,此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我是如此,自然我的弟子们也是如此的啊。 可是李存勖还是刨根问底的追问道,那么那些高僧大德为什么总是阅读经文呢。 休静禅师回应道,水中的水母是没有眼睛的,它和小虾是共生关系,所以,水母要捕食时,全得依靠小虾给它通风报信提供信息才行啊。 那些高僧大德因为还没有明白佛法真意,所以,他们还需要时时从佛经中吸取营养来使自己道眼通明,以便能观看到天上之月。自然,他们就时时处处离不开经文了。 对于休静禅师的回答,李存勖那是非常满意的。 休静禅师的此番话语,在江湖中那是非常有名的,历朝历代的禅师在各种场合中,那是频频引用休静禅师的这些话语来相互勘辩或是开示学人的。 不知何时,休静禅师离开了洛阳,来到了河北一带游方,后来在河北平阳圆寂。 休静禅师圆寂后,身边人依例火葬了休静禅师,并且获得了很多舍利。于是弟子们在河北晋州、湖北房县、终南山逍遥园和福州华严寺四处地方修建墓塔,分别安置了休静禅师的这些舍利。 而皇帝获知休静禅师圆寂的消息后,也赐予休静禅师“宝智大师”之谥号。 |
第六十二节 蚬子和尚 洞山良价禅师门下可谓龙象辈出,并且绝大多数弟子都以高深的禅宗功夫扬名于江湖。不过,蚬子和尚却是其中的一个另类,他从不开山聚徒,也不弘法说道,自然就无法以禅宗功夫名闻于江湖。不过,这并不代表蚬子和尚不是江湖中的知名人士,只不过他是以种种异迹在江湖中闻名而已。 蚬子和尚,不知何方人氏,不知生卒年月,不知何处出家具戒,也不知其在洞山广福禅寺佛学院的学习情况。反正他在良价禅师手中拿过毕业证书后,便离开了洞山。 良价禅师在当时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禅宗大宗师,蚬子和尚拥有良价禅师颁发的广福禅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按理说找个学校当个老师甚至当个校长都是一件小事情,因为他的那些同班同学大多数都是如此的。 可是蚬子和尚离开洞山后,不知为何,他一直在江湖中四处游荡,且居无定所,既不寄身于某个寺院,也不自己开山弘法。 不过,蚬子和尚虽然在江湖中四处晃荡,但是他每到一处,都能留下种种异迹,从而成为江湖中人津津乐谈的话柄。 后来,蚬子和尚游历到了福建,并且在闽江边定居下来。 但是,蚬子和尚虽说在闽江边定居了下来,不过他却和别的和尚之言行大相径庭。 蚬子和尚虽然是个出家人,可是他从不遵守佛家戒律。首先他一年四季都是只穿一件衲衣在身上,除此之外,出家人别的那些随身要用的家伙什他一样都没得。其次更要命的是,出家人都是不杀生不吃肉的,可是蚬子和尚不但要吃肉,还要杀生。因为他每天果腹的东西,就是他每天沿江采掇到的那些虾蚬。 而且到了晚上,他不去寺庙或者别的地方寄宿,而是来到东山白马庙里面的纸钱堆里睡觉。一个活人长年累月在庙里的纸钱堆里睡觉,他不是有天大的勇气,就是完全不把俗人眼中的那些鬼神之类的放在心上。 因为蚬子和尚每天都在采掇虾蚬充饥,所以当地人都把他叫做蚬子和尚。至于他原本的法名,反而被人遗忘了。 蚬子和尚的种种言行传开后,立即就在江湖中引起了众多的热议。作为一个拥有广福禅寺佛学院毕业证书的禅师,离校后应该以传播佛法禅道为己任啊,怎么会以如此言行闻名于江湖中呢。 所以,当蚬子和尚的种种言行传到华严休静禅师耳朵里后,休静禅师觉得此事非同小可。 因为在一般人的眼里,蚬子和尚的这些行为,已经脱离了禅法正宗,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人们对佛法的认识。 休静禅师在当时的江湖中,也是声名显著之人,他听闻自己的同班同学如此作为,自然觉得有些诧异,如果真是如此,那蚬子和尚岂不辜负了师父的教导。 不过,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自己看来应该亲自去勘辩一下这个同班同学才是,看看他到底是在装神弄鬼糊弄群众,还是别有什么玄妙之处。 说走咱就走,休静禅师打定主意后,便立即不动声色的来到了东山白马庙里面,然后钻入纸钱堆里躲起来静候蚬子和尚归来。 到了深夜,蚬子和尚从外面回来了。当他正要准备钻到纸钱堆里睡觉时,休静禅师猛地冲出来一把将他当胸抓住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蚬子和尚立即张口应答道:“神前酒台盘。” 休静禅师从纸钱堆里冲出来把人当胸一把抓住,通常情况下此人不是被吓个半死,就是会当场茫然不知所措,更别说要马上回答关于禅道的问题了。 可是蚬子和尚不但没有任何的慌乱,反而禅机敏捷的应对道,神前酒台盘。 你说从前之事,我对目前之境。你说玄妙之事,我对实在之物。蚬子和尚此语,实在是深得禅宗真意啊。 看来,蚬子和尚看似放荡不羁的外表下,那是有着真实而高深的禅宗功夫作为根基的,这和江湖中那些只会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之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休静禅师听后,不由得放开手赞叹道,你不愧和我都是良价禅师的弟子啊。 对于这个公案,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神前酒台盘,铁弹大如拳。 一击便粉碎,不直半分钱。 宋朝东野敷禅师作偈评唱道: 捷蚬捞鰕昧己灵,那堪古庙着浑身。 抬头那畔空狼籍,讨甚多年鬼眼睛。 宋朝东山源禅师作偈评唱道: 纸钱堆里可怜生,臭口才开便葛藤。 荡尽鬼家穷活计,至今古庙绝人行。 后来,休静禅师被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迎请到了京城洛阳弘法,蚬子和尚得知后,也来到了洛阳和休静禅师相会。 不过,蚬子和尚在洛阳城里既不聚集徒众,也不上课说法。他每天不是自己拍着手唱歌,就是装疯卖傻的玩雪。一天到晚来无影去无踪的,让人摸不着他半点虚实。 后来,蚬子和尚离开了洛阳,从此后,江湖中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任何消息了。 |
帖子终于审核通过了。 |
第六十三节 白水本仁 白水本仁禅师是良价禅师之得意门生,他的个人履历虽然遗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以致今天的我们对之生平知之甚少,但这并不妨碍本仁禅师在当时是个坐镇一方的江湖大佬。 本仁禅师,不知何许人,不知生卒年月,不知何处出家受戒,也不知其在洞山参学情况。 本仁禅师以优异的成绩从洞山广福禅寺佛学院毕业后,便进入江湖游历。 因为本仁禅师拥有名牌佛学院的毕业证书,所以他首先来到浙江西部弘法。在这里,本仁禅师大弘洞上一宗之禅法,并且受到了江湖中人的高度认可。 不过,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的本仁禅师忽然厌倦了喧闹的生活,所以他马上一个人偷偷的离开了弘法之地,再次进入江湖四处游历。 本仁禅师每到一处,都是非常低调的,他既不轻易透露自己的居所,更不会在当地江湖中人面前谈论什么禅法。看来,本仁禅师是想一个人清清静静默默无闻的度过一生了。 可是,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本仁禅师虽想过清净日子,但是那些江湖中人却并不想让他过上清净日子。因为本仁禅师每到一处,只要消息传开,马上就会有许多江湖中人不辞艰辛从各处前来依附于他,毕竟本仁禅师是良价禅师之高徒,更曾开山弘法展示过自己深厚的禅宗功夫。 不过本仁禅师实在想过清闲生活,于是就把这些前来依附他的人连劝带赶的驱走,可是这些人还没完全搞定,又有一些人从别处赶过来了。而且,即便是那些以前被赶走之人,没过多久依然又回来了。 本仁禅师实在没办法,只得接受了一个浙江丹阳市信徒的邀请,来到丹阳弘法。 不过,看到前来依附自己的人逐渐增多,所以本仁禅师觉得还是应该找个正式的场所来弘法聚众才是。 所以在公元902年前后,本仁禅师来到了江西高安市白水禅院担任了主持,从此后,江湖中人也就以白水本仁来尊称他了。 本仁禅师在白水禅院大弘洞上禅法,很快就聚众三百人之多。现在的读者朋友们也许觉得三百人是个小数目,不过在那个时候,一个寺院能有常住僧众三百人,那绝对是一件可以在江湖中炫耀的事情。 这一天是良价禅师圆寂的忌日,作为良价禅师的得意门生,本仁禅师照例在寺院里设置忌斋来纪念先师。 一个僧人马上问本仁禅师道:“供养先师,先师还来也无?” 本仁禅师马上应对道:“更下一分供养著。” 在各种禅宗典籍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禅师在寺院里置办忌斋来纪念师父的记载,对此,很多人是有一些疑问的。 在人们的眼里,禅寺,是号称教外别传的禅宗所主之寺院,所以自然是应该和别的宗派的寺院大不一样的。可是,一个正宗的禅寺,怎么也搞这些活动啊。 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老师早就圆寂了,你置办这么多丰盛的斋宴,那个死去的人真的会回来享用吗? 如果死去的人能回来享用斋宴,那么有谁看到过呢? 如果死去的人不能回来享用斋宴,那么你置办斋宴既是在浪费财物,更是在装神弄鬼故弄玄虚。 所以,在禅宗典籍中,很多僧人看到禅师在置办忌斋,都会上前参问圆寂后的老师还来享用这些斋宴吗? 这个问题是非常尖锐的,而且看起来也是无解的。 不过,在明眼宗师眼里,这个问题实在不是个问题。 对此,本仁禅师马上就应对道,更下一分供养著。 在一般人眼里,禅师圆寂了,他们就认为这个人死了。可是在明眼宗师眼里,人的外形虽有生灭,但是那个真我(佛性),是不生不死的。所以,当你关注于某人外形之生灭时,你就已经背离了佛法之真意了。 其次,置办忌斋,只是为了纪念师父,只是为了不忘本而已。而且,禅,那是非常重视当下的。所以,当此忌斋之时,你的心思就得放在忌斋上,而不是放在有没有死去的人来不来吃供养上。 所以,本仁禅师对那个僧人说道,你赶紧再去拿一些供养来摆放在斋桌上。 本仁禅师此语,既是在暗示那个真我是不生不灭的,同时也是在直接提醒那个僧人要注重当下,在忌斋上,就得把心思全部放在纪念上,而不应该起心动念东想西想。 |
发帖老是审查许久,而且审查期间,既不能发帖也不能回帖。 |
首页 上一页[84] 本页[85] 下一页[86]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