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第86页]

作者:四川红尘洗梦
首页 上一页[85] 本页[86] 下一页[87]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这一天,本仁禅师来到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道:“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色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
    下面马上就有一个僧人站起来问道:“如何是声不是声?”
    本仁禅师道:“唤作色得么?”
    这个僧人又问道:“如何是色不是色?”
    本仁禅师道:“唤作声得么?”
    这个僧人马上对着本仁禅师礼拜。
    本仁禅师随即道:“且道为汝说,答汝话?若向这里会得,有个入处。”
    声色,代指现象界也,代指万法也。
    在一般人的眼里,学佛是要做到不被声色所迷的,是要摒弃声色的。因为只有摒弃声色,才能获得清静和般若。
    可是对于禅宗而言,却又在此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禅师们不但要做到不被声色所迷,更要做到能同时在声色中打滚。
    对于明眼之人而言,禅道,就是在声色中的,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离开声色的佛性(禅、清净之境、般若)。
    所以,禅师们强调要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不过,禅,那是不能执滞于任何一机一境的,即便是有人能闻声悟道见色明心,高明的禅师同样要告诫学人不可坐于此地。
    所以,本仁禅师说道,老僧寻常不欲向声前色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
    下面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问,如何是声如何是色。
    本仁禅师开示道,声就是声啊,你能把它叫作色吗。色就是色啊,你能把它叫作声吗。
    只要你明白了大事,声非声,声又何妨是声。色非色,色又何妨是色。
    说到这里,本仁禅师又担心学人迷惑于自己所言之声色中,所以赶紧提醒道,我说这些,是在回答你的话语,还是在开示你?如果你能在这里明白我的意思,那么对于禅道你就有个入处了。
    本仁禅师担心学人被声色所迷所惑,同时也担心学人被闻声悟道见色明心所执所滞,所以不惜老婆心切,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话语。其实,他东说西说,只是要人在声色外明白,在自己的言语外有所领悟而已。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云居晓舜禅师评唱道:“白水既已入草,这僧又落深村。然则阳春雪曲时人难和,村歌社舞到处与人合得着。”
    明末清初的牧庵密禅师评唱道:“白水老汉只有闭门作活之谋,且无冒险冲锋之用。这僧虽有冒险冲锋之用,且无闭门作活之谋,以致此话不圆,今日路见不平要圆此话去也。有问如何是声不是声,对道遍界不曾藏。如何是色不是色,对道迅雷不及掩耳。若向这里缁素得出,则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脱或不然,鹊来头上语,云向眼前生。”
    三平义忠禅师是本仁禅师的师叔,从时间来看,他并没有见到本仁禅师的这番讲话,自然也没有机会评唱此公案,不过,他曾作过的一首偈颂,却完全可以作为这个公案非常高妙的一则评唱。其偈曰:
    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
    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若是红尘洗梦在场,当本仁禅师如此这般说完后,即站起来道:“谢师父不鼓弄我们。”说完后,便转身扬长而去。
    这一天,本仁禅师来到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道:“眼里著沙不得,耳里著水不得。”
    下面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问道:“如何是眼里著沙不得?”
    本仁禅师道:“应真无比。”
    这个学生又问道:“如何是耳里著水不得?”
    本仁禅师道:“白净无垢。”
    禅家所谓见色明心闻声悟道,所以,眼耳就是非常重要的入道之门户了。
    见色明心者,必须要眼里包含万色,方能一览众色之万有。不过,纵使万法都能入眼,但是眼中却容不得一点沙子,如果有任何一点沙子入眼,别说见众色,恐怕“见”都会永远不见了。
    所以,见色明心者,不但要眼里包含万色,而且同时要眼里不留存一色,并且要连见和所见都得扬弃,而且连这个扬弃后之所得也不能放在眼里,此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也。如此,方能真见色之本体,真明心之真谛。
    到此地步,自然是应真无比了。
    见色明心如此,闻声悟道之理亦然。
    如果有人真到应真无比之地白净无垢之境,眼里何曾著沙不得,耳里何曾著水不得。不但如此,眼里还可以容得下须弥山,耳里还可以容得下四海水。禅人如此,方可谓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对于这个公案,曹洞宗第十代头号传人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白水老人可谓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具足千变万化。只个赤手空身不受一滴一尘,直是满眼满耳。还见么,立足无闲地,知心有几人。”
    若是红尘洗梦在场,当本仁禅师道:“眼里著沙不得。”红尘洗梦即应对道:“又著一粒也。”
    这一天,长生皎然禅师也来到了江西高安市白水禅院参访本仁禅师。
    长生皎然禅师是雪峰义存禅师之得意门生,此时的他已经拿到义存禅师颁发的毕业证书了。
    按照宗门辈分的话,本仁禅师那是皎然禅师的师叔了。而且义存禅师曾经九次来到洞山参学于良价禅师,完全算得上是良价禅师的半个徒弟了,自然,良价禅师门下诸弟子和义存禅师的关系那是非同一般的。
    可是作为义存禅师弟子的皎然禅师来到白水禅院参访时,却并没有按照规矩如实汇报自己的个人情况,而是以一个普通游方僧人的身份不动声色的进入寺院。自然,本仁禅师也不知道他是义存禅师的弟子。
    见到本仁禅师后,皎然禅师问道:“如何是西来意?”
    看到有游方僧人提问,本仁禅师马上说道:“还见庭前杉樧树否?”
    皎然禅师道:“恁么则和尚今日因学人致得是非。”
    本仁禅师道:“多口座主。”
    既然自己是不动声色来到白水禅院参访的,所以和本仁禅师切磋后,皎然禅师依旧不动声色的离开了白水禅院。
    不过,皎然禅师毕竟也算是江湖中小有名气之人,自然有人认识他的。所以,认识皎然禅师之人便去给本仁禅师汇报说,先前来参访的僧人,乃是义存禅师的得意门生皎然禅师,而且是已经获得了义存禅师颁发的毕业证书了的。
    本仁禅师一听,马上说道:“盗法之人,终不成器。”
    皎然禅师问如何是西来意,本仁禅师道你还见庭前杉樧树吗?这种回答其实和前面所讲的从谂禅师之庭前柏树子之意完全一样。此乃触目是道,且以实应虚也。
    皎然禅师是过关之人,自然深知其中关窍,所以他反客为主的说道,我问你答,这样的话,师父是因为我的提问,才能说出如此得体的话来啊。
    本仁禅师一听,此人明明是个明白之人,却还故意来勘问自己,所以毫不客气的呵斥皎然禅师道,多口座主。
    随后当本仁禅师获知皎然禅师的真实身份后,更是毫不客气的谶言道,盗法之人,那是难以成大器的。
    在本仁禅师的眼里,宗门有宗门的规矩,你来带别的寺院参学,就得按照规矩登记个人信息,诚实,也是学佛的要素之一啊。并且学法,就要堂堂正正的学习,有什么不好意思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的呢。再说了,我是这里的主持,我是你的长辈,你作为晚辈,更作为我同班同学的弟子,怎么说也应该表明身份来问候一下我才是啊。
    你不动声色的来,交流后又不动声色的走,如此行为,实在是盗法之举啊。别说你是外人,就是匡仁禅师作为良价禅师的正宗弟子不正大光明的学法,照样要被师父呵斥为盗法,并且要被悬记的。
    既如此,我也跟师父学学,也给你悬记一下吧,你这种盗法之人,日后即便开山弘法,也始终成不了大器的。
    悟道禅师之谶言,从来都是不会落空的。皎然禅师后来在长生山开山弘法,果然不是缺这样就是差那样,反正不能把自己所主持的寺院经营得风风光光顺顺利利的。

    不知何时,本仁禅师预知自己要离开这个红尘俗世了,于是花费时间挨着去和自己认识的人一一道别,大家看到本仁禅师前来和自己道别,一个个都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到了第二天早上,本仁禅师用过早斋后,命令身边人敲钟集众。
    等到大家都到齐后,本仁禅师燃香告众道:“香烟绝处是吾涅槃时也。”
    然后本仁禅师把香插至香炉中,随即跏趺而坐。等到香燃完时,本仁禅师果真圆寂了。
    从本仁禅师圆寂时的表现来看,本仁禅师不仅禅宗功夫高深,其个人修炼功夫同样登峰造极。古往今来,在无数修行者中,在尘缘尽时能自己作得了主之人,终究是非常稀少的。
    第六十四节 北院通师

    北院通禅师是良价禅师的得意门生,不过,其个人履历大部分都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所以今天的我们对他知之甚少。
    通禅师出家后,也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不知何时,他来到了湖南常德市石门县之夹山参访大名鼎鼎的善会禅师。
    见到善会禅师后,通禅师问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岂不是和尚语?”
    善会禅师道:“是。”
    善会禅师话音刚落,通禅师立即走过去一把就将善会禅师的禅床掀翻在地,然后叉手而立。
    善会禅师抓起拄杖对着通禅师就是一下。
    通禅师挨打后,便走出去了。
    善会禅师在当时绝对是江湖中声名显赫的大佬之一,他开示学生的法语“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一经传出后,便在江湖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江湖中人对此法语那是频频提唱。
    所以,通禅师见到善会禅师后便问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这句话是不是你说的啊。
    看到有人上门挑战来了,善会禅师不动声色的回道,是的。
    不料善会禅师话音刚落,通禅师上前就把善会禅师的禅床掀翻在地了。
    对于通禅师而言,什么法无法,什么目前背后,什么耳目所到所不到,我通通给你剿绝,我通通给你截断,我通通给你掀翻。
    并且通禅师掀翻禅床后叉手而立,表示自己当下承当也。
    看来,通禅师行走江湖,还是学到了一些德山临济之流的迅猛禅法的。
    不过,善会禅师乃是纵横丛林多年的老江湖了,岂容一个外来僧人在自己面前如此放肆。
    既然你都先动手了,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所以善会禅师立即抓起拄杖上前就给了通禅师一下。
    通禅师被打,到了这里他却不知如何出招应对了。既然不能继续交锋,他也就只能下去了。
    看来,通禅师有点虎头蛇尾,他虽想剿绝一切,但终究自己想剿绝一切之心反被对方打却。如此可见,姜还是老的辣啊。
    对于这个公案,法眼宗掌门文益禅师评唱道:“是他掀倒禅床何不便去?须待夹山打一棒了才去,意在什么处?”
    明末清初的三宜明盂禅师评唱道:“夹山好拄杖,只是分付迟了。待问岂不是和尚语,蓦头便打,此时北院纵有神用也措手不及。然虽如是,北院待夹山打一下始行,是何意旨?弄玉已随萧史去,丹青留与后人狂。”
    通禅师虽然在夹山寺品尝了善会禅师之禅味,可是终究没有明白大事,通禅师为此头痛不已,看来,自己得换个学校学习才行啊。
    于是通禅师又来到了江西宜丰县洞山广福禅寺,参访在江湖中如日中天的良价禅师。
    因为有在夹山寺的经历,所以通禅师到了广福禅寺后,一改过去张狂的作风,变得踏实起来。
    那时每个僧人在寺院里都是要干活的,通禅师也不例外。但是通禅师在外出干农活时那是非常的卖力,以至于寺院里的人都把他称之为“钁头通”。
    通禅师在广福禅寺虽然一边卖力干活,一边用心参学,不过他始终不能通过考试获得毕业证书。
    看来,自己的因缘应该也不在此处吧。于是通禅师来到方丈室给良价禅师辞行。
    良价禅师看到通禅师来辞行,于是问道:“你要到哪里去啊?”
    通禅师道:“入岭去。”
    良价禅师道:“飞猿岭峻,好看。”
    通禅师一听,立即在那里沉思不语。
    良价禅师道:“通阇梨,何不入岭去?”
    通禅师一听,立即醒悟过来。既然自己已经明白过来,自然也就用不着走了。
    通禅师在广福禅寺佛学院进修多时,却始终不能拿到毕业证书,不免有点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的机缘不在这里,于是决定到岭中去修行。
    看到学生要远走他方修行,良价禅师心里自然是明白如镜的。
    所以良价禅师不动声色且顺理成章的问道,你要到哪里去啊。
    面对师父的询问,通禅师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我要到飞猿岭去。
    良价禅师依旧不动声色的叮嘱道,你自己一路多多保重啊,飞猿岭山势高峻,你要用心领略啊。
    通禅师听到师父叮嘱自己一路保重,这只不过是一句平常话而已,并没有什么,可是师父为什么又要特意提及飞猿岭山势高峻要自己用心领略呢。
    师父可是江湖中数一数二的大宗师,岂可平白无故的和自己唠家常说闲话。
    通禅师正在那里沉思着,良价禅师看到火候来了,于是喊到,通阇梨。
    听到师父相喊,通禅师赶紧回过神来答应着。
    良价禅师随即说道,你沉思啥呢,为什么不马上动身到飞猿岭去啊,那里实在有风光值得你用心一观呢。
    听到这里,通禅师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飞猿岭高峻秀丽有无限风光,难道洞山就没有无限风光了吗,难道自己就没有无限风光了吗。
    自己要“领略风光”,又何须舍近求远到飞猿岭去呢。所谓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只要你追求之心歇息下来了,哪个地方不是好地方呢,哪个地方不能修行悟道呢。
    自然,通禅师明白过来后,自己那颗追求之心躁动之心也就歇息下来了,所以他从此后就老老实实的在良价禅师身边待着,直到自己获得毕业证书为止。
    通禅师从良价禅师那里毕业后,来到了四川北院弘法,所以江湖中人就以北院通来称呼他了。至于这个北院,是四川某地的一个禅院,还是某个禅院的北院,那就不得而知了。
    通禅师住院弘法,自然就有人前来参学。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道:“二龙争珠,谁是得者?”
    通禅师道:“得者失。”
    这个僧人随即问道:“不得者如何?”
    通禅师道:“还我珠来。”
    二龙争珠,谁是得者?这个问题前面也有人参问过从谂禅师,从谂禅师回答道老僧只管看。
    不过,面对这个问题,通禅师却回答道得者失。
    佛家有三毒,贪嗔痴是也。而争者,即源于贪也。这个贪,不管你是贪财贪名还是贪福贪法,都是贪。
    所以,贪也好,争也罢,都是不可取的,都是要舍弃的。《金刚经》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既如此,贪(争)来的东西,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呢,有什么可以保存的呢,又有什么可以珍贵的呢。
    禅家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当你去把那个东西当作珠宝在争夺的时候,那个东西其实已经变得一文不值了。所以,即便你把那个东西费尽心思争夺到手,其实那个东西在你争夺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
    既然得者失,这个僧人马上换个方向问道,那么不得者如何呢。
    对此,通禅师一针见血的反击道,还我珠来。
    在通禅师的眼里,你争还是不争,你得还是不得,其实都是和珠无关的。珠始终是珠,珠始终在那里。
    你看到我说得者失,马上就跳到另一边问不得者如何,既然不得,那你们还争个什么呢?那么你们所争的珠又在哪儿呢?
    这个僧人参问时,始终在问题的无关紧要处用心,而不能在问题的核心处着眼,自然是不能应对通禅师之勘问的。
    若是红尘洗梦在场,当有人问:“二龙争珠谁是得者?”红尘洗梦即道:“你把什么当作珠?”

    通禅师不知何年何月圆寂于何处,不过其圆寂后,被朝廷敕于“证真大师”之谥号,这也算是对他弘法一生的最大褒奖吧。
    第六十五节 越州干峰

    越州干峰禅师是良价禅师的得意门生,他虽然在当时的江湖中也是知名人士,不过其个人履历已经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干峰禅师之法名,在众多的禅宗典籍中有两种写法,一是写作乾峰,一是写作干峰,并且这两种写法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古时候干字在读作gān时的繁体字是写作乾的。所以,在禅宗典籍中,著者写作乾峰和干峰,都是正确的。读者朋友们在阅读禅宗典籍时,看到越州乾峰和尚和越州干峰和尚时,要知道他们都是指的同一个人。

    干峰禅师从洞山广福禅寺佛学院毕业后,便来到了越州(今浙江绍兴市)弘法,所以江湖中人就以越州干峰来尊称他了。
    干峰禅师在越州弘法期间,其在江湖中最令人津津乐道者,是他和云门文偃禅师的几次勘辩。在这几次勘辩中,干峰禅师不仅展现了自己卓越的禅宗功夫,同时也使得文偃禅师领略了曹洞禅法,为他以后创立云门宗奠定了一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云门文偃于公元895年从雪峰寺佛学院毕业后,便进入江湖游历,直到十七年后才当上灵树寺主持。公元923年,文偃禅师来到云门山建寺弘法,从而形成了冠绝天下的云门宗。此时,文偃禅师禅宗功夫之高、法门之盛、影响之广,天下无人可及。
    文偃禅师毕业时,曾经的天下第一高手仰山慧寂禅师已经圆寂十二年了。在文偃禅师开宗立派前游历天下的十多年中,当时的江湖中有两大宗派的声势是异常浩大。其一就是文偃禅师的师父义存禅师及其雪峰禅系,其二就是曹洞宗及其门下各路高手。
    义存禅师禅宗功夫之高弘法声势之大嗣法弟子之盛,别说在当时,就是在整个禅宗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同时期的曹洞宗及其诸门人,却是可以和义存禅师及其雪峰禅系相媲美的。
    如果只论宗派间的比较,雪峰禅系虽然人数比曹洞宗多,但是曹洞宗之禅师在江湖中弘法声势之总和,并不比雪峰禅系差丝毫。(前面说过,这是在文偃禅师开宗立派前的江湖情况。)
    如果就禅师个人间进行对比,曹洞宗的道膺禅师主持的云居山真如禅寺最高峰时有僧众一千五百人,这完全可以和义存禅师的雪峰寺相提并论。而本寂禅师不仅禅宗功夫登峰造极无以复加,足可和江湖中任何一人抗衡,其曹山禅法更是被江湖中人推为宗门标准,成为大家汲汲参学之对象。而雪峰义存纵是在当时如日中天,其禅法也没有被江湖公推为标准。
    所以,文偃禅师从义存禅师那里毕业进入江湖后,曹洞宗那些在江湖中弘法声势浩大的高手,自然就成为了他必须参学的对象。

    文偃禅师在江湖中参访过曹山本寂和疏山匡仁后,又来到了越州参访干峰禅师。
    这一天,干峰禅师在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道:“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
    文偃禅师马上站出来应道:“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
    干峰禅师道:“典座,来日不得普请。”然后干峰禅师便走出教室去了。
    出家人抛家弃子绝名断利,用心钻研,刻苦修行,无外乎是想领悟佛法而已。
    不过,教下之人,大多数都是汲汲于经论中的,他们穷经皓首,以期能从经文中看出成佛之路,可是钻研经文者众,能领悟佛法者寡也。
    而禅师们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们知道,佛祖言论,不论多么的精妙绝伦,都只是指月之指而已。并且同时还得知道,那个月(一),是说似一物即不中的。即便到此地步,更须知如此说法,同样是落二落三了,那个一,你依然未道着。
    所以干峰禅师才会开示同学们道,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
    文偃禅师乃是过关之人,自然明白干峰禅师之意。所以他马上站出来应对道,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
    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者,南山起云北山下雨也。若有人在此处思议为何如此,则又落七落八也。
    干峰禅师眼观东南意在西北,文偃禅师言外知归敲唱随行,两人一唱一和自然合节合拍。
    所以干峰禅师马上吩咐典座道,明天就不要安排大家外出干活了。
    干峰禅师和文偃禅师这个公案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起了众多禅师的热议。
    北宋佛印了元禅师评唱道:“干峰梦里合眼跳黄河,觉来身在床上。云门醉后扶人倒上树,醒来只在座中。二人打作一团,至今分疏不下。若人知得落处,许你解空第一。”
    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慧宗杲禅师评唱道:“干峰洗面摸着鼻,云门吃饭咬着砂。二人蓦地相逢着,原来却是旧冤家。虽然如是,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大慧宗杲的弟子佛照德光禅师评唱道:“眼亲手便,彼此作家。检点将来,犹欠一着。德光即不然,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着,落在第二。忽有人出,劈脊便打。何故?击碎髑髅消息尽,从教大地黑漫漫。”
    这一天,又到了佛学院研讨教学内容的时候,文偃禅师站出来对干峰禅师道:“请师答话。”
    干峰禅师道:“到老僧也未。”
    文偃禅师道:“恁么则学人在迟也。”
    干峰禅师道:“恁么那恁么那。”
    文偃禅师道:“将谓侯白,更有侯黑。”
    在古时候,佛学院上课,那可并不仅仅是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宣讲禅道的。在非常多的时候,是老师和学生以及别处来的旁听生们在互相切磋勘辩。
    这不,在教室里文偃禅师就首先站出来挑战老师道,请师答话。
    你根本就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却直接喊老师回答,这算什么话语啊。
    文偃禅师的这个话头,可谓突如其来,让人摸不着头脑,自然也是让对方难以应对的。
    幸亏干峰禅师是明眼之人,所以面对凭空而降的话语,他装模作样的道,轮到我回答问题了啊。
    一个以无问为问,一个以不答作答。此正可谓问在答中,答在问中。
    不过,文偃禅师同样是过关之人,看到干峰禅师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也顺坡下驴的说道,跟你没关系,看来是我问问题迟了啊。
    文偃禅师明明没有正面问什么问题,干峰禅师同样没有正面回答什么问题,可文偃禅师依旧把责任归咎于自己问问题迟了点,看来,文偃禅师这是要活生生把干峰禅师拖到有正面问答的坑里来啊。
    面对文偃禅师在自己面前不动声色的挖坑,干峰禅师自然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他照样以不答作答道,恁么那恁么那。
    干峰禅师道,这样吧,这样吧。可这样吧究竟是哪样啊?
    这算回答吗?这难道不算回答吗?
    不过,在这里如果你这样领会,又落二落三了。
    看到干峰禅师在自己的步步紧逼之下,依旧城关紧闭不露半点破绽,同时更揣着明白装糊涂,让别人无懈可击。文偃禅师至此也不由得赞赏道,江湖中实在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评唱道:“弦筈相衔,网珠相对,发百中而箭箭不虚,摄众景而光光无碍。得言句之总持,住游戏之三昧。妙其间也宛转遍圆,必如是也纵横自在。”
    南宋万松行秀禅师评唱道:“云门晴空激电,干峰旱地奔雷。及乎双放双收,虽作家衲僧难为摸索。”
    明末博山无异禅师评唱道:“非常之问,非常之答。迅雷不及掩耳,良驷不及追风。宛转偏圆,各负钩深索隐的手段。然检点将来,好与痛棒。何也?为他无事生事,放过即不可。”
首页 上一页[85] 本页[86] 下一页[87]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20:29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