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第88页]

作者:四川红尘洗梦
首页 上一页[87] 本页[88] 下一页[89]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师彦禅师不仅遵守戒律严于律己,更在全奯禅师一言之下领悟禅宗旨意后身心皎如,所以寺院里的人都称他为小彦长老。
    不过,师彦禅师虽然当下领悟了全奯禅师之禅意,但是作为当时江湖中超一流的高手,全奯禅师自然不会轻易把自己佛学院的毕业证书颁发给他。
    于是全奯禅师便不停的利用各种机会出题来考核师彦禅师,一来可以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过关了,二来也可以借此来磨练他。
    师彦禅师自然是来者不拒,不论全奯禅师出什么样的题目,他都能应答自如且完全符合全奯禅师之禅意。
    看到师彦禅师能在自己的手下应对自如,全奯禅师终于放心的把岩头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颁发给了他。

    师彦禅师从岩头寺佛学院毕业后,便进入江湖中四处游历。
    这一天,他来到了湖南常德市石门县之夹山,参访大名鼎鼎的善会禅师。
    善会禅师看到有人来参访,于是问道:“什么处来?”
    师彦禅师道:“卧龙来。”
    善会禅师道:“来时龙还起未?”
    师彦禅师于是顾视之。
    善会禅师道:“灸疮瘢上更著艾燋。”
    师彦禅师道:“和尚又苦如此作什么。”
    善会禅师便休。
    看到有人前来参访,善会禅师不动声色的递个寻常话头道,你从哪里来的啊。
    师彦禅师如实应对道,我从卧龙山(寺)来的。
    善会禅师马上抓住卧龙这个名字借题发挥道,卧龙者,龙卧也,躺(趴)下之龙也。那么你来的时候,这条龙起来没有啊。
    善会禅师此话可谓一语双关啊,他既在借题发挥问卧着的龙有没有起来,同时也是在问你有没有“起来”,也就是问你有没有明白大事。
    此时的师彦禅师早是过关之人,自然知道其中的玄机,所以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善会禅师面前目不转睛的望着善会禅师。
    师彦禅师此举,亦是一举双关。你问龙,那我就盯着你看,也就是说我把你当作龙来看待了啊。这既是在推崇你,也是在恭维你,因为你毕竟是这个山头的主持,更是江湖中大名鼎鼎的宗师。再则我就在你的面前,而我也在紧紧的看着你,你我(龙)起没起来,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还用说吗。
    学人参问时不动声色的推崇或者恭维师父之招数,前面赵州从谂禅师参访南泉普愿禅师时也用过。
    从谂禅师参南泉,泉偃息而问曰:“近离甚处?”从谂曰:“瑞像。”泉曰:“还见瑞像么?”从谂曰:“不见瑞像,只见卧如来。”泉便起坐,问:“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从谂曰:“有主沙弥。”泉曰:“那个是你主?”从谂近前躬身曰:“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候万福。”泉器之,许其入室。
    不过,面对师彦禅师的推崇(恭维),善会禅师却和普愿禅师之作法完全不同,他马上对师彦禅师道,灸疮瘢上更著艾燋。
    灸疮瘢上更著艾燋者,雪上更加霜也。因为艾绒烧灼身体后之结疤处本应用清凉消炎之药物处理才对,可是你却还在用艾绒烧烤,岂不令伤口(疤口)之伤越来越严重。
    所以你表面看起来是在推崇我恭维我,其实那是泥中有刺啊,我要是这点都看不出来,那还不被你活生生埋在坑里啊。
    而且,我一说龙,你马上就陷入龙之相中打转,从而著相应对。如此,岂非不但不能解黏去缚,反而更著相更纠缠不清了。这样的话,你又怎么能算是“起来”之“龙”呢。
    面对善会禅师之批驳,师彦禅师马上应对道,你又何苦如此上纲上线说这些话语呢,你又何必如此呢。
    你深辨来风,知道炙疮上更著艾燋,可是,若论著相的话,你要明白你同样是著相了啊,你同样是坐在明白里了啊。岂不闻知是般事便休。所以,你何苦如此呢。
    善会禅师看到师彦禅师是个过关之人,也就不再继续和师彦禅师勘辩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真如慕喆禅师评唱道:“瑞岩虽然威狞厇(zhé)愬,怎奈夹山水清不容。”
    南北宋交际间的大慧宗杲禅师评唱道:“若不蓝田射石虎,几乎误杀李将军。”
    元末明初的恕中无愠禅师评唱道:“二尊宿一挨一拶,如善舞太阿不伤其手,然也有到处也有不到处。”
    师彦禅师参访过善会禅师后,便来到了浙江台州市游历。
    师彦禅师虽然闯荡江湖多年,拥有全奯禅师颁发的毕业证书,并参访过善会禅师这种大宗师,但是他来到台州后,一天到晚沉默寡言,终日如痴如愚的。
    不过,师彦禅师终究是拥有禅门正统传承之人,更兼其戒律精严,所以逐渐的受到了当地信众的倾慕。
    于是当地信众就迎请师彦禅师来到台州市瑞岩寺担任主持弘法,从此后,江湖中人也就以瑞岩师彦来称呼他了。
    师彦禅师最初主持瑞岩寺时,寺院只有僧人居住,不过后来随着寺院大规模扩建,并且在江湖中声誉鹊起,瑞岩寺也吸引来了很多尼姑求法。
    师彦禅师虽然非常看重佛家之戒律,但是却并不反对自己主持的寺院同时有僧尼居住,所以,师彦禅师特意允许尼姑在自己的寺院安居求学。须知,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魄力才能如此决定的。就这样,瑞岩寺就形成了从古至今都非常少见的僧尼共同居住的寺院。
    不过,师彦禅师虽然允许自己的寺院僧尼同住,但是师彦禅师毕竟是个非常看重佛家戒律之人,所以他对寺院常住僧尼的要求那是非常严格的,寺院里不论是谁,一旦言行稍有违规,师彦禅师肯定毫不客气的就会呵斥之乃至于处罚之。就这样,瑞岩寺在师彦禅师的严格管理下,寺院众多的僧众一个个都是严守戒律,无有越轨的。
    所以,瑞岩寺虽然是个禅寺,但是寺院管理之规范,僧众僧仪之严整,言行之合体,即便是那些正宗的律寺都赶不上。
    就这样,在整个江南地区所有的寺院中,瑞岩寺不论是寺院管理还是人员管理,都处于第一的位置。这也可以看出,师彦禅师不仅禅宗功夫过硬,其管理寺院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

    师彦禅师在主持瑞岩寺期间,传出很多的异迹,从而在僧俗两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一天,有三个僧人结伴来访。这三个僧人一看外貌就知道他们是印度人士。他们虽然外形清瘦,但是一个个目光深邃,且眼睛转动间就好像有闪电流转一样。更为让人感觉奇特的是,这三人走在一起,举手投足间完全一模一样,三个人就好像是一个人似的。
    看到有人来访,师彦禅师问道:“你们从哪里来的啊?”
    他们回答道:“我们是从印度来的。”
    师彦禅师又问道:“你们几时从印度出发的啊?”
    他们回答道:“早上出发的,刚刚到你这儿。”
    师彦禅师道:“看来你们一路辛苦了啊。”
    他们回答道:“为了求法,那有什么辛苦可言。”
    师彦禅师问完话后,仔细看了一下他们三人的脚下,发现这三人虽站在那里,但是他们的脚竟然根本就没有踩在地上,也就是说他们三人是悬空而立的。
    师彦禅师也没声张,于是立即叫他们进入法堂参学,并且安排他们三人在上位站立。
    不过,到了第二天早上,这三个人忽然就不见了。寺院负责参学之事的主事僧赶紧来给师彦禅师汇报。师彦禅师道:“不用慌张,他们三人是辟支迦果人,只不过不知道他们究竟修证到了那个阶级。”
    这三个印度人走后,师彦禅师主持的瑞岩寺,就不时有神异之人来到教室里听师彦禅师说法,这不仅让寺院僧众啧啧称奇,更使得当地信众对瑞岩寺崇敬有加。

    这一天,有一个乡下的老婆婆来到寺院礼拜师彦禅师。师彦禅师一见,便对她道:“你不要跪拜我,你恭敬僧人之利益,远远比不上你回家去拯救百十个生命的利益大啊。所以,你还是赶紧回家去吧。”
    这个老太婆一听师彦禅师如此说,便赶紧急匆匆的往家赶。刚到家,就碰上媳妇从外面捡拾了一竹篮田螺回来。老太婆想起师彦禅师的话,赶紧上前去接过竹篮,然后来到水边把这些田螺全放生了。
    看来,师彦禅师实在有预知之明啊。
    师彦禅师在瑞岩寺说法如云且威仪具足,从而深受当地信众崇敬。所以这一天,有好几户人家来到瑞岩寺恭请师彦禅师去他们家享受斋宴,并且他们邀请师彦禅师去用斋的时间都是同一个时间。看到有信众诚心想请,师彦禅师并没有拒绝,而是全部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就这样,这几户人家都各自在自己的家里设置斋宴款待了师彦禅师。
    一个僧人到信众家去接受供养,从古至今都是一家非常普通的事情。
    可是恭请师彦禅师到自己家用斋的几户人家却发现,他们同时恭请师彦禅师,而师彦禅师又的的确确来到了他们家用斋,师彦禅师只有一个,而恭请者有几个,那么唯一的师彦禅师怎么会同时出现在几户人家中用斋呢?莫非师彦禅师会分身术不成?
    自然,这个事情传开后,当地信众对师彦禅师那是崇拜不已啊。

    师彦禅师虽然有许多异迹显现,也颇得广大信众之尊崇,但是瑞岩寺终究是禅寺,而他也终究是有正宗传承的禅师,所以,在寺院里传授禅宗课程,才是师彦禅师最主要的工作啊。
    这一天,有僧人参问道:“头上宝盖现,足下云生时如何?”
    师彦禅师道:“披枷带锁汉。”
    这个僧人接着问道:“头上无宝盖,足下无云生时如何?”
    师彦禅师道:“犹有杻在。”
    这个僧人又问道:“毕竟如何?”
    师彦禅师道:“斋后困。”
    任何一个出家人,只要严守戒律,并且在师父的指导下刻苦修行,就一定会获得某些成绩的,就一定会达至某种境界的。
    头上宝盖现足下云生时,即是僧人修行所至之境地也,亦可形容为得道也。
    所以这个僧人就此问道,我修行到了这种境界时如何呢。
    学人须知,禅,是没有最高境界可言的,当你说你到达那个最高境界时,那个最高之境界已经不是最高的了。
    并且对于禅而言,不论你达至何种境地,你都不能坐在此地,更不能由此沾沾自喜,须知,金屑虽贵落眼成翳。
    所以,禅,那是不能执滞于任何一机一境的,如果至此你不能警觉,那么,你所至之境就会成为缠缚你之境,从而让你陷于此境而不能自拔。
    所以,师彦禅师一针见血的回应道,你纵使达至此境,照样是披枷带锁汉。须知,禅者佛之一字犹不喜闻,何况头上宝盖现足下云彩生之境。
    这个僧人一看不对,马上换到另一边问道,头上无宝盖,足下无云生时如何。
    佛家常常让人放下,可是如果你有放下之心,那么你这个放下同样没有放下啊。
    并且你执滞于高处之境不对,反过来,你坐在平实处而以坐在平实处自居,那么你和执滞于高处有何区别呢,都是执滞于一机一境啊。
    所以,师彦禅师法眼如炬的回应道,纵使你头上无宝盖足下无云生,你照样是被拷住之人啊,你照样没有达至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境啊。
    这个僧人一看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于是问道,师父啊,高处不行,平实处也不对,那么究竟如何才是啊。
    面对这个僧人之刨根问底,师彦禅师道,我刚吃过斋饭,有点困了,准备休息了。
    师彦禅师“斋后困”之语,实在具有大宗师手眼啊。
    对于参禅悟道之人来讲,他们都是想知道禅到底是何物的,都是想知道悟道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境地的。
    可是,禅,不会像白菜玉米一样摆在你的面前,让你看个清清楚楚,也无法像某个常见物体一样能给你说个明明白白的。禅,那是说似一物即不中。既如此,你让我说个什么,我又能说个什么。
    如果我能给你清清楚楚的说禅是什么,那么这个是什么之物也就不是禅了。如果你听了我的话后能明明白白的知道禅境是何境,那么你所明白的这个禅境也就不是禅境了。
    所以,我刚吃过斋饭,困得很,想休息了,实在没时间和精力和你说什么禅道啊。
    在师彦禅师眼里,坐于获得之境不对,居于放下之地同样不对,那么究竟如何呢,我困得很,没工夫和你说三道四。
    你说我没给你说吗,我已经说了啊。你说我说了,可是我困得很,准备休息了,和你说什么了?
    由此可见,师彦禅师的禅宗功夫那是非常过硬的,他能在江南一带成为坐镇一方的江湖大佬,实在不是浪得虚名啊。
    这一天,镜清道怤禅师也慕名来到瑞岩寺参访师彦禅师。
    道怤禅师是雪峰义存禅师之得意门生,按照宗门辈分的话,他和师彦禅师是师兄弟。
    道怤禅师问道:“天不能覆地不能载岂不是?”
    师彦禅师道:“若是,即被覆载。”
    道怤禅师道:“若不是瑞岩,几遭也。”
    一般人在人世间生活,都是希望自己能做个顶天立地之人的。而禅宗,更是强调学人要作自己的主人公,更是强调学人要顶天立地。而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更胜于顶天立地之境,并且更加形象的展示出了一个禅者罗笼不住呼唤不回的高大而超拔之态。
    一个禅者能达如此地步,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不过,禅,同时也绝对不允许学人执滞于任何一机一境的,不论这个境地是多么的不得了了不得,你都不能有丝毫的执滞,也不能有丝毫的自满自足,不然的话,一来你会坐于此境而不能更进一步,二来你执滞于此境,则一定会被此境所迷所惑所缠所缚,从而死在当下。
    所以,对于那些自认悟道之人,对于那些修行大有所得之人,高明的禅师往往在这个时候更会对之加以鞭策加以警觉的,这既是启迪学人,同时也是显示宗师眼目之际。
    所以,面对道怤禅师天不能覆地不能载岂不是之语,师彦禅师一针见血的回应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一定会被覆载了。意即如果你坐于此境而不知警觉,如果你坐于此境而自以为是,如果你坐于此境而不知自拔,那么,你就会被天所覆盖被地所承载,如此,你也就达不到你自以为是的天不能覆地不能载之境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禅宗学校的老师和世俗学校的老师虽然都是老师,不过在开示学生上,那是有根本的区别的。
    在世俗的学校里,如果有那个学生考试考了满分,对于世俗之老师来讲,通常都会大张旗鼓的表扬这个学生的,通常都会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的。
    但是禅宗学校的老师绝对不会这样做,相反,高明的老师会告诉这个学生,如果你认为满分就是顶点了,那么,你的考试成绩已经不及格了。如果你自以为是于自己的满分,同样,当你这个念头升起的时候,你的考试成绩当下就不及格了。你唯有认识到这些,你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啊。
    对于师彦禅师的回答,道怤禅师感到非常的满意,他不由得赞赏道,幸亏是你,换成是别人的话,恐怕就会落入我所提之问的陷阱中去的。如此看来,道怤禅师应该以相同的话语去勘辩过一些同行,而这些人之答语并没有让他感到满意。

    道怤禅师和师彦禅师交流后,对师彦禅师的禅宗功夫那是非常的认可,于是他便留在瑞岩寺继续跟随师彦禅师学习交流。
    在瑞岩寺学习交流期间,不论道怤禅师提出什么问题,师彦禅师都能立即予以回答,并且其应对之语让道怤禅师感到非常满意。所以,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交流后,道怤禅师对师彦禅师的禅宗功夫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道怤禅师参学弘法的一生中,恐怕只有他的师父雪峰义存对其之影响可以稍微超过师彦禅师了。
    师彦禅师弘法一生,其在江湖中最令人津津乐道之禅话,是其“瑞岩主人公”之公案。
    师彦禅师虽然说法如云,但其实他是一个不爱多说话之人。在瑞岩寺,师彦禅师每天都会一个人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如痴如愚的。
    不但如此,每当师彦禅师坐在石头上时,还会自言自语的说个不停。
    师彦禅师坐在石头上喊道:“主人公。”
    然后师彦禅师自己应答道:“在。”
    随即师彦禅师又说道:“惺惺著,他后莫受人谩。”
    然后师彦禅师又自己应答道:“好的,好的。”
    禅宗,那是要求学人必须解黏去缚的,只有把黏缚在自己身上和心上的各种东西解除掉,你才能彻底的认识自己,你才能真正的做自己的主人公,从而不被一切外物和内境所迷所惑所缠所缚,从而真实而自由的活在当下。
    所以,禅者必须要自我做主,必须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公,这可以说是禅宗的终极目标。
    师彦禅师看来是深知这点的,所以他即便是一个人痴坐时,也是常常在这个问题上自言自语的。
    当然,师彦禅师如此自编自演,一来是自我警醒,二来也是在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给寺院的同学们上课。
    师彦禅师坐在大石头上喊道,主人公。
    自己的主人公当然是自己了,所以师彦禅师赶紧自己回应道,在呢。
    既然你喊主人公,主人公也答应了,那么你肯定有点什么话要对主人公说啊。
    于是师彦禅师接着说道,你要机灵点啊,你要随时警觉点啊,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被别人蒙骗啊,都不要被别人所迷惑啊。
    自己要随处做主,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公,那么,就必须要随时提高警惕,随时自我警觉,做到不被佛祖言论不被历代宗师以及这人那人所迷所惑。
    要知道,佛家有非常多的各类经典,历代祖师也有非常多的开示,而且当今江湖中同样有许多赫赫有名的禅宗大佬在各处弘法,他们只要有点什么奇言妙句,很快就会传遍天下的。
    所以,面对上述种种,学人一定要明白那些东西都是指月之指而已,自己一定不要被那些奇妙绝伦的手指晃花了眼睛。当此之际,学人一定要自己站稳脚跟,不被任何经论和各种言教所迷惑,从而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公。
    师彦禅师特意强调的这种莫受人谩的思想,其实在以前就有禅宗大师言及的。
    临济义玄禅师曾经开示道:“自达摩大师从西土来,只是觅个不受人惑的人。”
    义玄禅师还开示道:“如大器者,直要不受人惑,随处作主,立处皆真。但有来者,皆不得受。”
    大梅法常禅师听闻马祖道一宣讲即心即佛后大悟而去,后来又听闻僧人传言马祖道一又宣讲非心非佛。但是大梅法常根本不为所动的道:“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而这,就是不受人谩的表现。
    所以,当师彦禅师提醒道“惺惺著,他后莫受人谩”,师彦禅师自己赶紧回应道,好的,好的,我知道了。
    师彦禅师在瑞岩寺的一块大石头上如此自编自演,一来是自我警醒自我修炼,二来也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开示学人。自然,瑞岩寺里面的所有僧众对此都是天天目睹习以为常了的。
    不过,瑞岩寺的僧众虽然天天目睹师彦禅师的开示,但是真正能领悟师彦禅师之禅意者,还是寥寥无几的。
    后来,师彦禅师圆寂了,瑞岩寺的一个僧人看到师彦禅师圆寂了,自己在寺里没有可以参学的师父了,于是就离开瑞岩寺,去参访当时江湖中非常有名的玄沙师备禅师。
    看到有僧人前来参访,师备禅师起个话端道:“近离甚处?”
    这个僧人道:“瑞岩。”
    看到这个僧人是从师彦禅师那里来的,师备禅师于是问道:“师彦有何言句示徒?”
    这个僧人于是就把师彦禅师自唤主人公之事告诉了师备禅师。
    师备禅师一听,马上评论道:“一等是弄精魂,也甚奇怪。”
    随即师备禅师问这个僧人道:“何不且在彼住?”
    这个僧人道:“已迁化也。”
    师备禅师马上勘问道:“而今还唤得应么?”
    这个僧人无言以对。
    这个僧人虽然不能应对师备禅师之勘问,但是北宋保宁仁勇禅师却替这个僧人应对道:“和尚为什么对面不闻?”
    不止是师备禅师,江湖中还有别的禅师也在批评师彦禅师拨弄精魂,故弄玄虚。
    但是,师彦禅师作为大名鼎鼎的全奯禅师之得意门生,岂有不知这个之理。他故意如此表演,自然是有其深意的。
    曾经有僧人参问沩山灵祐禅师道:“顿悟之人更有修否?”沩山灵祐禅师道:“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
    所以一个禅师并不是拿到毕业证书就一了百了了的,而是悟后还要做好保任功夫的。那么如何保任呢。那就是要随时自我监督,随时作好自我警觉的功夫。如果你有丝毫的懈怠和自满,那么你一定会退转回去的。
    师彦禅师自唤主人公之公案传入江湖后,立即就以其手段独特禅语奇妙在江湖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导致非常多的禅师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对此公案的体悟。
    北宋法云惟白禅师作偈评唱道:
    一生长唤主人公,不受人谩迥不同。
    今日惺惺何处去,满山松柏起悲风。
    南北宋交际间的龙翔士圭禅师作偈评唱道:
    一主人公死,一主人公活。
    若解弄精魂,两头皆透脱。
    南北宋交际间的天衣如哲禅师作偈评唱道:
    瑞岩常唤主人公,突出须弥最上峰。
    大地掀翻无觅处,笙歌一曲画楼中。
    明末清初的天章行玉禅师作偈评唱道:
    特地髑髅前见鬼,自起自倒假惺惺。
    脱赚许多英俊士,觑透肝肠能几人。
    师彦禅师在瑞岩寺说法如云声势浩大,并且还把瑞岩寺管理成为江南地区威仪第一之寺院。
    自然,师彦禅师和其所主持的瑞岩寺就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
    当时占据两浙十三州的地方大佬钱镠崇敬佛法,并且对自己地盘上的禅师历来尊崇有加。所以看到自己的地盘上有师彦禅师这种禅宗高手,钱镠自然是不会放过亲近的机会的。
    于是钱镠马上派人去迎请师彦禅师到首府杭州来弘法,但是师彦禅师却并没有接受邀请。
    钱镠一看师彦禅师没接受邀请,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他又接二连三的派出使臣来到瑞岩寺迎请师彦禅师。
    看到钱镠如此诚心,师彦禅师终于跟随前来迎请的使臣一道来到了杭州弘法。
    在杭州,师彦禅师自然受到了钱镠的热情接待和高度支持。不过,师彦禅师在杭州弘法一段时间后,倦于人事往来,觉得还是在山林中弘法更为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便向钱镠提出回到瑞岩寺去弘法。
    钱镠看到师彦禅师去意已决,也只好同意了师彦禅师的请求。
    师彦禅师回到了自己的老根据地瑞岩寺,感到这里的山林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状态啊。
    而瑞岩寺因为师彦禅师管理得当,再加上又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寺院的建造也是非常壮观的。而寺院的仓库里,也是一直都堆满了粮食的。瑞岩寺能在寺院众多的江湖中成为名寺,并且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高僧,是和师彦禅师打下的深厚基础分不开的。

    不知何年何月,师彦禅师在瑞岩寺圆寂。
    按照佛例,弟子们在山中架起柴堆,对师彦禅师实行了火葬。可就在师彦禅师火化之际,有一条巨蛇竟然从旁边的树梢上飞身窜入大火中。
    等到大火熄灭后,师彦禅师火化后之舍利竟然四处散飞,而且当风吹过之际,旁边的树木和草丛之上也纷纷落下舍利来。自然,这种种景象让旁观之人一个个叹为观止,对师彦禅师那是更为崇敬了。
    敬告诸友,有事处理,暂停更新,明日继续。
    第七十节 罗山道闲

    罗山道闲禅师虽然是大名鼎鼎的岩头全奯禅师之得意门生,不过,对于有些朋友来讲,罗山道闲这个名字是有点陌生的。在现在许多朋友的眼里,他是远不如临济义玄、德山宣鉴、赵州从谂等人那么有名的。但是,道闲禅师在当时的江湖中,绝对是个知名人士,而且其禅宗功夫是非常过硬的,颇得当时江湖同行之尊崇。
    南宋禅宗大家无准师范禅师在其《示觉长老》中,明确无误的写到:“从上来唯德山、临济、罗山、明招、赵睦二州、云门辈颇似个体才。其余根器有利钝,得之有深浅矣。”
    无准师范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在他之前,有马祖道一、百丈怀海、沩山灵祐、仰山慧寂、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圆悟克勤等等禅师可以和他一较高低。但是在他之后直至如今的七百多年时间里,却绝难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并且无准师范还是当时临济宗的掌门人,也可以说是当时江湖中的第一高手,自然,他是不会打胡乱说无的放矢的。同样,他说出的话语也是非常有分量的。
    由此可见,道闲禅师能和中国禅宗史上最为顶尖的大师如临济义玄、德山宣鉴、赵州从谂以及云门文偃等人相提并论,其禅宗功夫自然是非常高明的。

    道闲禅师,福建宁德市霞浦县人,不知生卒年月,俗家姓陈。
    不知何年何月,道闲禅师来到宁德市之龟山寺出家为僧。到了二十岁时,道闲禅师依例受了具足戒,从此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僧人。
    道闲禅师具戒后,立即加入到了行走江湖的大军中。
    道闲禅师在江湖中遍参诸方,这一天,他来到了湖南长沙石霜寺参访大名鼎鼎的庆诸禅师。
    见到庆诸禅师后,道闲禅师问道:“起灭不停时如何?”
    庆诸禅师道:“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乾坤去,纯清绝点去。”
    可是对于庆诸禅师的开示,道闲禅师却不能深入领会。没办法,道闲禅师只得离开石霜寺,然后一路跋涉,来到湖北咸宁市崇阳县之岩头寺,参访在江湖中颇有声望的全奯禅师。
    见到全奯禅师后,道闲禅师依旧问道:“起灭不停时如何?”
    全奯禅师立即大喝道:“是谁起灭?”
    道闲禅师一听,不由得大悟禅宗玄旨。
    起灭不停时,此处之起灭,一指法之起灭,二指心之起灭。
    一个人,只要你活在这个世上,就一定会遇上各种各样的事的,而且这些事可谓层出不穷,乃至于让你应接不暇或无可奈何。俗人如此,出家人同样如此。
    对于出家人而言,并不是你披上袈裟了,就万事大吉了,就一了百了了。
    出家人虽曰出家,其实在彻悟之前,他实在是个无家可归四处飘荡的游子。他为了寻得回家之路,那可是东奔西走上下求索的。
    可是,面对世事之纷纭,面对六根六尘之侵扰,许多人是无法安宁片刻的。即便是躺在床上时,即便是坐在蒲团上时,他的念头之起伏,也是来来往往从不停歇片刻的。
    有起有灭,此乃生灭法,此法来时,无法可对,已是一错,即便有法可对,起心灭之,更是错上加错。
    所以,当起灭不停时,如之奈何?
    对此问题,石霜庆诸禅师开示道,直须寒灰枯木去,一念万年去,函盖乾坤去,纯清绝点去。
    禅宗强调偷心死而道心活,凡心死而佛心活。所以庆诸禅师上述之开示语,只是要学人休心,死心而已。
    《楞严经》中说道“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所以,学人心休,则菩提自显。
    而且,庆诸禅师在寺院设置枯木堂,除了要明白禅理外,更是强调要真参实修,更是要求学人要亲至此境才行的。
    不过,对于庆诸禅师之开示,道闲禅师并不能深入领会。
    既然自己不能契合庆诸禅师之禅机,那么就换个地方试试呗。于是道闲禅师一路跋涉,又来参访全奯禅师。
    面对道闲禅师“起灭不停时如何”之问,禅风一贯迅猛犀利的全奯禅师立即大喝道,是谁起灭?
    全奯禅师之禅风是迅猛犀利的,面对学人之问,他从来不会往枝节上去着眼,而是直奔根本而去。
    所谓三界唯心,不论是法之起伏还是念头之起伏,归根到底还是你心之起伏。
    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若能了心,自然无所起伏。
    可是,即便到此地步,犹不是究竟。到了这里,你把什么当作心?
    所以,到此还得更进一步体悟才行啊。
    禅,是要人心法双亡双遣的。只有如此,才能契合六祖慧能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真意。到了这个地步,一物也无,哪个能起灭?何来起灭?
    所以,全奯禅师之反问,可谓一喝之下截断念头且人境俱夺,不由得不使人回光返照,顿见本来面目。
    如此看来,全奯禅师之禅风和庆诸禅师之禅风是大不相同的。庆诸禅师是要求学人在用之同时明体,而全奯禅师则是直奔根本而去,只要学人得体了,何愁不能用。而这一点,就和沩山灵祐完全一样了。
    沩山灵祐禅师曾对仰山慧寂禅师说道:“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而反过来,只要你眼正,行履自然也就正了,当此之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这样,面对万法之变幻起伏,你的心也就不会随之起伏不停了,即便起伏不停,自己也知道如何应对了。
    对于这个公案,南北宋交际间的宏智正觉禅师作偈评唱道:“斫断老葛藤,打破狐狸窟。豹披雾而变文,龙乘雷而换骨。咄,起灭纷纷是何物?”
    南宋无准师范禅师作偈评唱道:
    起灭不停谁解看,当机一拶透重关。
    东西总是长安路,荡荡无拘自往还。
    明末清初的伴我净侣禅师评唱道:“大海不着死尸,针锋不留蚊蚋。二大老千古提持两两相照,今人向言句上着倒,那个有活眼,那个无活眼,所以不契,所以省去。不惟不识二大老,亦且不识罗山。”
    若有人问红尘洗梦道:“起灭不停时如何?”
    红尘洗梦即回道:“正好。”
    道闲禅师取得岩头寺佛学院的毕业证书后,便来到了大庾岭(江西大余县至广东南雄市一带)筑庵居住。
    当道闲禅师在大庾岭筑庵居住时,远在江西抚州疏山寺的匡仁禅师正在忙着自己的墓塔一事呢。
    对于僧人来讲,一般都是在自己圆寂时才会建造墓塔的。但是还是有些僧人会提前为自己建好墓塔,匡仁禅师就属于这类。
    这一天,疏山寺的知事僧给匡仁禅师建造好了墓塔,然后来到方丈室给匡仁禅师复命。
    匡仁禅师问道:“将多少钱与匠人?”
    知事僧回答道:“一切在和尚。”
    匡仁禅师马上道:“为将三钱与匠人?为将两钱与匠人?为将一钱与匠人?若道得,与吾亲造塔来。”
    知事僧一听,立即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应对。不但如此,匡仁禅师的话语传开后,整个疏山寺都无人能下语应对。
    后来,这个知事僧离开疏山寺外出游方参学,在大庾岭碰上了道闲禅师。
    道闲禅师问道:“甚处来?”
    知事僧道:“疏山。”
    道闲禅师道:“有何言句?”
    知事僧于是就将匡仁禅师勘问自己造塔工钱一事告诉了道闲禅师。
    道闲禅师道:“还有人道得么?”
    知事僧道:“未有人道得。”
    道闲禅师道:“汝却归去,举似疏山道,道闲云:若将三文与匠人,和尚此生决定不得塔。若将两文与匠人,和尚与匠人共出一只手。若将一文与匠人,带累匠人眉须堕落。”
    知事僧一看有人能应对匡仁禅师的话语,于是马上赶回了疏山寺向匡仁禅师汇报了道闲禅师的应对之语。
    匡仁禅师听后,不由得大为佩服,于是马上穿戴整齐,然后对着大庾岭方向作礼道:“将谓无人,大庾岭有古佛,放光射到此间。虽然如是,也是腊月莲花。”
    后来,道闲禅师听闻到匡仁禅师的话语后,便道:“我恁么道,早是龟毛长三尺。”
    从古至今,干活给钱,那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过,对于给自己建造墓塔的工匠之工钱,匡仁禅师却把它当作一道禅宗作业题来考问知事僧。
    不过,对于该给三钱两钱还是一钱与匠人,知事僧却不知如何下语回答。因为不论是说给三钱两钱还是一钱,乃至于你一钱都不给,你都必须要说个所以然出来的,不然的话,你是过不了匡仁禅师那一关的。
    在这里,如果你在几钱上去摸索寻思,那一定是枉费功夫且劳而无功的。别人说个一二三,你便马上在一二三中着眼,如此堕坑落堑,何有出期。
    此知事僧不是过关之人,自然应对不得。幸好,他碰上了道闲禅师。
    道闲禅师看到无人应对匡仁禅师之话语,只得抛头露面的替他下语应对道,若将三文与匠人,和尚此生决定不得塔。若将两文与匠人,和尚与匠人共出一只手。若将一文与匠人,带累匠人眉须堕落。
    何故如此,禅师之墓塔岂有价,如有价,此塔则非禅师塔也。所以,不论你选一二三任何一位,都不是究竟之处。因为当你在一二三上寻思之际,早已拖泥带水纠缠不清了。不但如此,还会拖累他人跟你一起堕坑落堑。
    听到道闲禅师之答语,匡仁禅师那是叹服不已。虽然匡仁禅师在当时是江湖中赫赫有名之人物,并且按照宗门辈分,还是道闲禅师之师叔。不过,匡仁禅师还是公正的给予了道闲禅师非常高的评价,并作礼致谢。
    禅,那是不允许学人居于任何一机一境的,尤其是当对方表扬自己的时候,更不能坐于此地,不然,则死于当下也。
    所以,高明的禅师都会做到随说随扫的,如此,方能达到无迹可寻之地,方能至于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之境。
    故而道闲禅师听闻到匡仁禅师之赞叹语后,立即说道,我恁么道,早是龟毛长三尺。
    禅,那是说似一物即不中的。我不得已在那里老婆心切说三道四,早已是无中生有,引人在我的话语中寻思着眼了,就好像根本就没有的龟毛一样都被我说得有三尺长了。
    道闲禅师“我恁么道,早是龟毛长三尺”之语,可谓尽显宗师本色,就如为霖道霈禅师所言:“若无后语,二俱瞎汉。”
    这个公案传入江湖后,立即引来了众多禅师的热议。
    北宋丹霞子淳禅师作偈评唱道:
    清风吹动钓鱼船,鼓起澄波浪拍天。
    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
    南北宋交际间的佛性法泰禅师作偈评唱道:
    窣堵波成赏匠人,工钱一二与三文。
    可怜眼里无筋者,当面定将数目分。
    南北宋交际间的雪窦嗣宗禅师评唱道:“说甚么龟毛长三尺,腊月莲花,尽是和衣草里辊。直饶向这里分三列四说得倜傥分明,祖师正眼未梦见在。我当时若见疏山恁么道,只向道一文也无。待他更说道理,便与掀倒禅床拆却寿塔,教这老汉终身无依倚处。为甚如此?知恩方解报恩。”
首页 上一页[87] 本页[88] 下一页[89]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20:3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