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第18页] |
作者:总老师麦加 |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下一页[19]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沙陀飞虎子 四 此时在位的宪宗皇帝李纯,为中唐少有的英主,一向有平定河朔、中兴大唐的志向,要实现这些目标,良将精兵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因此他对沙陀部的归附一事极为重视,这就像天降大雨时捡到伞,囊中羞涩时中大奖,总之,沙陀人来的太是时候了!大概也因为如此,他们得到了唐朝格外的优待。 在大唐朝廷的安排下,朔方节度使范希朝给这些经历过九死一生,接近一无所有的沙陀部民们安排了住所,提供了牛羊、牧场,让他们差不多是重获新生。稍后,朱邪执宜入朝面圣,又得到了“金币袍马万计”的重赏,并且加授特进(荣誉官衔,正二品)、金吾卫将军(禁军军官,从三品)。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虏性惇固,少它肠”的沙陀人感激涕零。在后来,宪宗皇帝讨伐成德镇王承宗、淮西镇吴元济的战争中,朱邪执宜都率沙陀军人参战。他们干得非常出色,屡立军功,只要有沙陀军参战的地方,必然取得胜利,成为大唐手中最强悍的一支王牌军。 不过,鉴于沙陀人曾在大唐与吐蕃之间反复,同时西北贫瘠,供粮也困难,唐朝便将沙陀部中挑选出精骑一千二百成立沙陀军,设军使,置于河东,其余部众移居朔州定襄神武川(今天山西北部定襄县至应县一带)。 沙陀人到达代北后,与早已从中亚移居于此的昭武九姓胡人逐渐融合,形成新沙陀三部:沙陀、萨葛、安庆。后来所谓的“沙陀人”,其实已是多民族混杂的群体,这使得原本只剩下万余人的沙陀部实力得以迅速壮大,但其民族特征也随之渐渐淡化。 而后来所谓的“沙陀军”则更不纯正,包含了沙陀、契必、吐谷浑、回纥、汉等多个民族。其中仅汉人所占的比例,可能就不低于从西北迁移过来的“真沙陀人”。如在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里著名的“十三太保”,其中李存审、李存贤就可以肯定是汉人,而李嗣昭、李存进、李嗣本所属民族不详,很可能也是汉人。 到朱邪执宜的儿子朱邪赤心任沙陀首领时,因为在镇压庞勋兵变表现格外卓著,勇冠诸军,功盖众将,得到了唐廷赐姓的殊荣。朱邪赤心被赐名为“李国昌”,并且在皇家的家谱中列入郑王(名李元懿,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三子)的后裔。从此,朱邪氏一族改姓了李,成为大唐帝国的名义皇族。 |
@井宿 2012-01-10 10:59:48 千辛万苦,昨天顶着一直痛的肩膀跟发沉的脑袋看了一整天,从早到晚滴,才看完了前面5页,加油加油! 虽然对着电脑看东西脑子很容易累(人老了就是精力不济,8好意思),有实体书该多好啊,可是评论又不舍得不一起看。。。 多少年没来过煮酒看连载了、、 上一次是?03年?04年?06年?07年?脑子退化、记忆都模糊了,哎~~...... ----------------------------- 没想到在下的拙文还能得到一位年长朋友的赏读,非常感谢!请多注意保重身体,顺便给井宿兄和各位朋友拜个早年。今年春节在下看来要加班了,更新慢,请朋友们原谅。 |
沙陀飞虎子 五 也正是在这次打击庞勋的战斗中,一个年仅十四岁的沙陀少年开始崭露头角,摧锋陷阵,勇冠唐军诸将,成为沙陀三部与沙陀军中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他,便是李国昌(朱邪赤心)的第三子,后来被后唐王朝尊为太祖武皇帝的李克用(《旧五代史》称其“献祖之讨庞勋也,武皇年十五,从征”,但李克用生于856年,沙陀军攻剿庞勋在869年,即使按虚岁算也只应有十四岁)。在未来的数十年间,这位沙陀李三将是砀山朱三的死对头,两人共同担当起乱世大戏的领衔主演。 据说,李克用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一般孩子经过十月怀胎的准备期,也就该与这个世界见面了,但他却一直在母亲秦氏(从这个姓氏来看,可能是汉人)的肚子里呆了整整十三个月,才终于有了挪窝的打算。但他的第一次“搬家”却非常不顺利。可能是因为孕期时间太长,发育有些过度的缘故吧,秦氏临产时难产,痛苦挣扎将近一个晚上,焦急万分的接生婆也没能把他小人家请出来。 此时他的父亲朱邪赤心正为国效力,戍边于外,族中人都非常担心害怕,如果秦氏夫人和孩子都死了,等首领回来如何交待?大家紧急商议了片刻,觉得还是大地方的医院诊所更让人放心一些,便急忙派人前往雁门请名医买良药。 派出去的人走到半途,遇到一位神秘的老人,对他说:秦氏夫人的这次难产,不是靠巫师或医生所能解决的。你应该马上回去,带着全体族人披上盔甲,挥动军旗,敲响战鼓,骑着战马大声鼓噪,围着产妇所在的房子奔驰三周。让这个善战的孩子听到战场的声音,他就会自己出来了。于是,李克用便以这样一种了充满了铁血色彩的方式,呱呱坠地。母子平安,皆大欢喜。 这可能是所有中国古代大人物的诞生神话中,最显豪迈质朴,最具个性的一个,也非常形象地契合了李克用征战不休的一生。 此时的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岁九月二十二日(公历为856年10月24日),地点在神武川之新城(今山西朔县东南五十里夏官城村)。 此时沙陀三部定居的代北之地属于大同防御使的管辖区。大同镇,是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时,从河东镇分割出来的一个小藩镇。它北倚燕山,山那边便是回纥、契丹等时常南犯的游牧部落,南抵雁门关,保卫着晋中之地的安全,辖区包括云(今山西大同)、朔(今山西朔州)、蔚(今山西灵丘)三个州。对大唐来说,大同虽然不大,却是兵家必争的边防要地,这也是当初唐朝廷将沙陀这个雇佣军民族安置于此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地方,杂居着汉、沙陀、粟特(昭武九姓)、吐谷浑、鞑靼、奚、回纥、党项、契丹等多个民族,民风骁勇,号称“番民杂居,刚劲之心,恒多不测!”总之,这是一个让王法靠边站,主要以力量说话的地方,谁强,谁就是老大! |
沙陀飞虎子 六 真是近墨者黑啊,在这种地方长大的李克用,刚刚学会说话,内容就不是“爸爸、妈妈、抱抱”之类,而“喜军中语”,稍大一点后,与同辈的小伙伴们比试骑马射箭,每次都是第一,从小表现出的,就是一名卓越武夫的不凡潜质。 可能是因为出生时难产的缘故,李克用自幼一目失明,人送外号“独眼龙”,这虽然让他此生与帅哥二字无缘,但似乎对他练就一手百发百中的高超箭术有所帮助(还有个意外收获,在七百多年后,他成了日本战国时著名独眼大名伊达政宗的终身偶像)。 据说有一次,沙陀部的男子们结伴出猎,有两只不幸的野鸭子从他们头顶高高地飞过。由于距离远了些,众多老猎手都觉得没有把握射中时,却见年仅十三岁的李克用不慌不忙地张弓搭箭,两发两中,让在场的所有老猎手大为惊佩。 独眼少年闯出了他生平的第一次名头,不久,他的名声也传到了北边邻近的鞑靼部落(后世蒙古人的祖先)。这让以骑射自豪的鞑靼人感到有些不服气,其中的几个高手特意跑来找他比试箭术,指着远处翱翔于天空的两只雄鹰说:“你有本事把他们一箭射落吗?”李克用二话不说,立即弯弓射大雕,一箭飞出,二雕齐落,原来已经像糖葫芦一样,被箭杆穿在一起了!(唉,从长孙晟到高骈到李克用,这都多少次了!我要是鹰族长老,一定要制定一条新的交通规则:外出活动时,大家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许飞得太近。) 当然,雕射得再好,也只是一个好猎手,要作沙陀人心目中英雄,必须是战士,不能只是猎人。但不久后席卷江淮数十州的庞勋起义,又非常及时地给了李克用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随父参与讨伐庞勋的战斗,表现卓越,一跃成为沙陀军中的头号猛将,让尚武精神浓厚的族人们都对他的才能心悦诚服。再加上李克用的个性,集暴虐急躁、直率真诚、与慷慨豪爽于一身,少架子,能与部属同甘共苦,有一种天生的领袖气质,很对质朴但凶悍的沙陀军士胃口,很快便赢得了他们的衷心拥护。这些条件凑在一起,产生了乘数效应,少年李克用名声大噪,成为众人默认的沙陀军未来领袖。军中的战士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新绰号:“飞虎子”!十四岁少年的威望直线上升,紧追其父李国昌。 |
沙陀飞虎子 七 从某个角度说,庞勋真可以算是沙陀李氏家族的恩人,李氏家族在他的“帮助”下,不旦得到了赐姓赐籍的精神奖励,更得到一份沉甸甸的物质奖励:唐廷将李国昌提拨为大同防御使,原防御使卢简方调入中央任太仆卿,这是沙陀李家(朱邪家)在归唐六十一年后,首次加入藩镇的行列,拥有了一块名正言顺的基地,不再是其他藩镇管辖下的客军。 但没过多久,唐廷就自己的一时冲动感到后悔了:沙陀人定居于大同已经有几十年,根基已深,现在又让李国昌执掌大同,这不是为虎添翼么?沙陀人的凶悍善战,那是有目共睹的,而“非我族类”,又总让人感觉“其心必异”,将来如果尾大不掉,可如何是好? 寻思来寻思去,朝廷想出了一个画蛇添足的办法来加以补救:将李国昌调任振武节度使,表面上看是给他升官(由防御使升节度使),内里则是一条调虎离山之计,因为沙陀人在振武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大多数沙陀人仍然居住在了大同。这样一下,就将他们的首领和部众切割开来,振武李国昌少众,大同沙陀人缺首,出乱子的机率应该小多了吧? 但朝廷又失算了,因为他们低估了一个人:李克用仍留在大同,任云中守捉使。从此,李克用脱离他父亲的直接领导,成为新任防御使支谟的下属官员。而在事实上,他已成为大同地区沙陀军的首领,风头更盛,根本就不是名义上司支谟所能管辖得了的。大同,仍旧是沙陀军的大同! 据说有一天,军队例行的晨练结束后,李克用突然心血来潮,带着他在军中的一帮死党大摇大摆地闯进防御使的衙门,然后,这群大兵把这个国家权力机关所在地变成了一个大戏台,旁若无人地玩起“升堂”。只见独眼少年怡然自得地坐在防御使的宝座上,煞有介事地吆五喝六,下边一帮同党跟着起哄,现场乌烟瘴气,甚是滑稽。 这种事在当时,属于严重的“犯上”行力,但防御使支谟却不敢按律追究一下这位跋扈的下属,甚至都不敢责问一句。俗话说:强龙尚且难斗地头蛇,何况以他和李克用的能力、实力和影响力来看,就算把这句话主宾关系颠倒一下位置,说成“强蛇难斗地头龙”,也是抬举他支谟了! 于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支大人只得调动疲惫的五官,挤出一付“愉快”的笑脸,向这群兵大爷打招呼:好玩不?如果大家玩累了,是不是可以让我办公了? 不知道我们的云中守捉使坐在防御使的办公桌后面时感觉如何,有没有把它真正变成自己办公桌的想法?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不久以后,他有了这样的行动。 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怯懦但还算聪明的大同防御使支谟离任了,他的继任者,是不怯懦也不聪明的段文楚…… |
@Lunter2009 2012-01-21 10:45:56 祝麦老师以及各位网友新春快乐! ----------------------------- 也祝Lunter2009和朋友们新年好! |
让子弹飞 一 假如要给段文楚这个人定个头衔,那应该就是公元878年的“年度霉运大奖获得者”吧。 这位新到大同上任的段大人,同此时的名将高骈有一个共同点:他也是名臣之后。 段文楚的祖父,名叫段秀实,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忠臣良将,论功勋、气节、名望都更在高骈的祖父高崇文之上。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在他所作的千古绝唱《正气歌》中,有这么一句“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说的就是段秀实最后笏击乘乱僭位的朱泚,舍生取义的事。 虽然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祖先,段文楚却似乎并没有从爷爷那里继承下丝毫的做事、带兵的才能,只继承了些许的倔脾气,这点他与高骈没法比。从其生平履历来看,段文楚就是一个一生运气都很背的平庸官僚。 他早年曾任邕管经略史(总部在邕州,今天广西南宁),提出过一个合理化建议。当时唐朝为防备南诏入侵,从中原各藩镇抽调了三千军队驻扎于岭南西道,三年一轮换,已成制度。段文楚到任后,经过实地调查,他认为中原士卒大多不愿意远戍西南,因而士气很低,常常闹事(后来与邕管紧邻的桂林,果然就发生了震动天下的徐州庞勋兵变),而且军队长途调动所需的费用也很高,便向朝廷提议,将三千兵的军饷直接拨给邕管,在广西当地募三千土人为兵,这样就不用再从中原调兵了,既省钱,也可以增强边疆的防御。 按说这是一个不坏的办法,朝廷也同意了,但才开始执行不久,段文楚便调入京城任金吾将军兼殿中省省监,此时土兵才刚募到五百人。新上任的邕管经略史李蒙,是个比较标准的贪官污吏,马上不动声色地停止了募兵,好在每年私吞余下那二千五百份空饷。 如果边境平安无事,这的确是个发黑心财的好主意,但遗憾的是,这个发财计划还需要南诏国的配合才能完美不是?而我们也知道,南诏皇帝酋龙同志并不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同志,一向缺少成人之美的良好品德。不久后,南诏军队便大举进犯广西。只剩下六分之一正常防御力量的邕管如何招架得住?南诏军连下数城,逼死经略使李蒙,接着又打败接替李蒙的新经略使李弘源,攻陷邕州,大肆烧杀掳掠一番后才满载而归。 朝廷无奈,再次调段文楚出任邕管经略使,希望他能够凭借老长官的人脉,来收拾一下残局。没想到广西当地人都在传说:此次南诏入侵得手,都怪段文楚不要中原调兵的馊主意,他才是“始作俑者兼汉奸卖国贼”!民怨沸腾之下,大家需要一个反面典型来顶罪,几乎没人在乎事实真相如何。于是,段大人躺着中枪了,几个月内他受到多次上访攻讧,朝廷也不厌其烦,将他贬为威卫将军分司了事。 |
让子弹飞 二 之后段文楚一连坐了多年的冷板凳。很久之后,调任天德军防御使(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梁素海土城子,为唐代西北藩镇中的第一弱镇),享受塞外风沙的洗礼。 僖宗皇帝即位后,段文楚大概在天德军干得还过得去,经人推荐,终于又升任大同防御使兼水陆发运使,不旦换了一个好一点儿的地方,还兼得了一个人人羡慕的肥缺,似乎是时来运转了。他哪里想到,这其实才是他终极霉运的开始。 首先,肥缺这种玩意儿,既是发财之本,也是众矢之的。以在下所看到的史料,无法判断段文楚在任时是否中饱私囊(他的爷爷段秀实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但就象如今某位国税局长全家遇害的惨案传出后,尽管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的网民根本不认识这位局长,也不知道他是胖是瘦,是贪是廉,因何被杀,但网上的舆论仍几乎是一面倒地抨击被害者,几乎没见人谴责一下凶手。原因无他,官场整体风气不良的时候,谁让你是国税局长?群众的眼睛不一定雪亮,民意常常是盲目的,但盲目的力量同样强大。 何况这还是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一个既手无寸铁,又不知自忌的文人坐上让人眼红的位子,前往多民族杂居,以难治著称的大同,那就和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单身一人手持万两银票漫步土匪窝一般。你要是相信她还能毫发无损地回来,那是不是太低估土匪们的行业操守和职业技能了? 更不幸的是,段文楚到任不久,代北闹饥荒了。虽然代北的灾情并没有中原严重,但这里本来就是唐朝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底子很薄,再加上同时期其他地方也不富裕,从外地转运粮食钱帛也很困难,别说开仓放粮救济难民了,连士兵官吏正常的薪饷发放很快也变成了大问题。三年前高骈在西川碰到的麻烦,现在以加乘的形式出现在了大同。 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段文楚大人还算不上巧妇,他既然没有开源的本事,就只能节流了。和高骈一样,段文楚也决定靠削减政府开支来渡过危机。而削减政府开支的具体项目,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士兵的薪饷。但在具体手法上,段大人与高大人不完全相同,高骈对蜀地士兵是拉一批,打一批,段文楚则更是大手笔:一视同仁,统统扣工资,减薪没商量! 下面不服怎么办?高骈有自己一批亲兵卫队可供倚仗,段文楚没有,于是他又用了一条自以为聪明的馊主意:用严刑峻法来立威。在段文楚的授意下,负责整肃军纪的判官柳汉璋加大了惩处力度,穷搜律条,深文周纳,属下士卒但凡有过,都要从重从快从严处理! 通过杀鸡吓猴子,大同镇暂时在表面上恢复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这让段文楚认为自己的措施是很得当的,毕竟当年,自己的祖父段秀实也曾在彬州严惩过郭晞(中唐名将郭子仪之子)手下的不法士卒,最后不也没事么?还传为了千古美谈。 但段大人哪里知道,此一时非彼一时了,李克用也不是郭晞,暂时没事,只是因为在他被命中之前,人家得让子弹飞一会儿。此时的大同镇的情形,就像姜文那部电影中,鹅城的放大版,李克用便是加强版的黄四郞,支谟、段文楚就是“前几任县长”。什么,谁是“张麻子”?对不起,那个人还得再过一段时间才出场。 |
@徐兆玮 2012-01-25 16:50:48 近年来出土的支谟及其家族墓志,其中并无支谟在段文楚之前任职大同的记载。乾符三年(876年)五月支谟为其弟撰写的墓志铭署名“仲兄前太府少卿赐紫金鱼袋支谟”,根据支谟墓志推断,此期间支谟丁忧去官。此前的任职是濮州刺史,加秘书少监。 如果说是墓志铭有意隐去支谟在大同任职的履历,似无必要。 ----------------------------- 徐兄所说的支谟墓志,我也查到过,但一般说来,墓志总倾向于为墓主讳过扬功,本墓志的内容吹嘘成份也过大,所述未必均属实。 在段文楚被杀后,朝廷任命卢简方为大同防御使、支谟为副使,又让支谟的弟弟支详负责传诏李国昌。卢简方曾为大同防御使,作过李国昌父子的上司,此时对他的任用,显然用老领导套交情的目的。以此类推,对支谟的任用也很可能有相似的考虑,故他与李国昌李克用很可能是有交情的。 又如《支谟墓志》说,唐军在支谟指挥下于乾符五年冬大败李克用,迫使其“取一瞎虏,年貌相类者,讹人云,克用存焉。”但遍查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均不见此次战役的记载,正史所述的情况与此恰恰相反。 “七月,滑州、忠武、昭义诸道之师会于太原,大同军副使支谟为前锋,先趋行营。八月,沙陀陷岢岚军,曹翔自率军赴忻州。翔至军,中风而卒,诸军皆退。太原大惧,闭城门,昭义兵士为乱,劫坊市。十一月,制以河东宣尉使、权知代北行营招讨崔季康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代北行营招讨使。沙陀攻右州,崔季康救之。十二月,季康与北面行营招讨使李钧,与沙陀李克用战于岢岚军之洪谷,王师大败,钧中流矢而卒。”《旧唐书 僖宗纪》 “十月,昭义军节度使李钧、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李可举讨李国昌。十一月丁未,河东宣慰使崔季康为河东节度、代北行营招讨使。十二月甲戌,黄巢陷福州。庚辰,崔季康、李钧及李克用战于洪谷,败绩。”《新唐书 僖宗纪》 “冬,十月,诏昭义节度使李钧、幽州节度使李可举与吐谷浑酋长赫连鐸、白义诚、沙陀酋长安庆、萨葛酋长米海万,合兵讨李国昌父子于蔚州。十一月,甲午,岢岚军翻城应沙陀。丁未,以河东宣慰使崔季康为河东节度、代北行营招讨使。沙陀攻石州,庚戌,崔季康救之。 十二月,崔季康及昭义节度使李钧与李克用战于洪谷,两镇兵败,钧战死。昭义兵还至代州,士卒剽掠,代州民杀之殆尽,馀众自鸦鸣谷走归上党。 ” 综上所述,在下认为对《支谟墓志》的内容不可轻易取信,帮仍采用《旧五代史》的记载。 |
@冬初阳 2012-01-25 17:08:19 @徐兆玮 2012-01-23 20:57:43 @Lunter2009 2012-01-23 20:04:08 军国政治如果在中国有可能的话,也只是在春秋时期实行六卿制度并且频频称霸中原的晋国能看到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性. 胡化那么深的隋唐都没出现军国政治, 在五代十国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不要小看儒文化,它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 ----------------------------- 赞同,另外武家政治远远不是什么理想政治,并不值得羡慕。综合来看,赵宋体制要比它优越。 |
@徐兆玮 2012-01-26 16:37:42 六年夏,任遵谟入奏,固称克用身在,大言于朝,遂除蔚朔云三州节度使。辇毂喧骇,华夷震惊。但穹苍转高,阍闬逾密。云州噍类,悉隶凶残,冤号动天,何路闻达。仍转公左散骑常侍、司农卿。蕃锡宠征,欲以魏郡之人甘心于狄。于是三军九姓之士,排合云集,仆面拊膺云:“国昌父子怨。当军勤王,俾渠不得其志。今朝廷已将赤子委豺虎,常侍宁忍弃我辈性命,侚一官宠荣!”公悯而谕之,信宿方解。居数日,反复筹策,求其适归。尝独言..... ----------------------------- 墓志文中,将支谟吹嘘为明察秋毫的李克用克星,而他在大同任上曾受辱于李克用,且无力抗争的事,如果记下来岂不大煞风景,也显得自相矛盾,故讳而不记,甚至造点儿小假糊弄过去。总之,隐去支谟在大同任职的履历,是有动机的。 这就是在下对《支谟墓志》的基本推测,当然,既然是推测,不能担保一定是事实。 |
连环画《段秀实除暴》封面 里面就有段文楚的这位祖父严惩不法军士的故事 |
多谢徐兄友情补图!徐兄对段文楚此人的看法,与在下极为接近,就现有的零星史料来看,他更可能是唐室忠臣,但有心无力罢了。 |
让子弹飞 三 大同的士卒军官们,有很多是平日强横霸道,素来不守法度的沙陀雇佣军,平时无事都要闹三分,何况段文楚已经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早对姓段的恨入骨髓,正准备发动一次兵变干掉他。要知道代北的军队一向好勇斗狠,可不像成都的突将营那么好说话,他们刀一出鞘,是一定要见血的。 兵变的主要策划者,是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同谋的还有牙将(藩镇的亲卫军军官,没有固定的大小,唐时取“爪牙”之意,将负责保卫节帅安全的亲卫军称为“牙军”,牙军军官为“牙将”)康君立、薛志勤、薛铁山、李存璋、程怀信、王行审、盖寓等人。 他们聚在一起秘密商议说:“如今天下大乱,朝廷的号令在外边已经越来越不管用,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求取富贵的大好机会啊!段公不过一个不晓世事的书呆子,跟着他肯定成不了什么事,我们虽然也都有一些部众,但声望实力都不足,光靠自身这点力量也难以成事。而李振武(即振武节度使李国昌)功大官高,早已名震天下,他的儿子李克用,勇冠诸军,更是当世英雄。我们如果辅佐李氏父子举大事,则代北之地可以轻易平定!”(见《资治通鉴考异》引《庄宗功臣列传》,不知何故,司马光在正文中去掉了“段公儒者,难与共事”这一句)从这段话不难看出,他们起事的原因,远不仅仅是被减工资那么简单。 声望不够的军界小头目造反时,拉一个有名望的人出来当领袖,这种事既不空前,也不绝后。例如:四百七十三年前,四川地方部队叛乱,就在轿子里绑了一个参军谯纵当头;一千零三十三年之后,武昌的新军造反,也要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协统黎元洪来作湖北都督。而且李尽忠之所以向同党们隆重推荐李国昌与李克用,说得好听点儿,叫作“内举不避亲”,因为他正是李国昌的老弟,李克用的叔父。如果说得不那么好听,大家可以自己斟酌了(有部份学者,如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干脆认为李克用才是兵变的真正主谋,李尽忠不过是在台前出面,替他张罗罢了,但此说缺乏史料依据)。 这几个人都是胆大包天的行动派,本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精神,说干就干,一点儿不含糊。李尽忠马上派康君立秘密前往蔚州面见李克用(此时李克用的职务已经变成了“沙陀副兵马使”,表面上还没有李尽忠的官大,但实际声望远超),告诉他这个“喜讯”:恭喜你,中奖了,你已经被我们推举为革命领袖了! |
@徐兆玮 2012-01-28 17:58:57 今人画笔下的段文楚。 今天,段文楚的形象已经非常模糊了。 在很多文艺形式中,他被塑造为和乱世英雄们作对的“段国舅”,在京剧《珠帘寨》里取笑英雄,咎由自取,在小说《五代十国》中勾结权阉、陷害忠良。...... ----------------------------- 记得这幅头像在网上还被人说成是高长恭、慕容冲等,那两位素有帅名,倒也罢了。段文楚如何也安这么一个头像?真是偶像剧看多了。 |
代北形势图 |
@徐兆玮 2012-02-02 10:52:47 半个世纪后,“大太保”李嗣源自称十三岁开始追随李国昌,情同父子。按岁数,他应该正是段文楚事件后代北军乱时出道的。正所谓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麦老师,李嗣源说“吾年十三事献祖,献祖以吾宗属,视吾犹子”,不知李嗣源和李国昌父子之间是只有义父子关系,还是确实有同族血缘关系。 ----------------------------- 应该没有血缘关系吧。《新五代史》中说:“(李嗣源)世本夷狄,无姓氏。父霓,为雁门部将,生子邈佶烈,以骑射事太祖,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太祖养以为子,赐名嗣源。”如果他与李氏父子有血缘关系,应该不会无姓。而其父李霓的名字多半是死后追加的。 |
首页 上一页[17] 本页[18] 下一页[19]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