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第23页] |
作者:总老师麦加 |
首页 上一页[22] 本页[23] 下一页[24]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大纛猎猎 2012-03-14 10:15:48 不明白楼主为什么一节反复发这么多遍,看起来费劲死了,应该不会是想这样来给自己顶贴吧,这样的话会让观众逆反的。其实帖子还是不错的,希望发帖能简单点。 ----------------------------- 回这位朋友,在下没有重复发过,出现这种怪现象估计是天涯脱水版的程序有问题,朋友看一下非脱水版就知道了。另外在脱水版中虽然同一贴莫名其妙的重复多次,但如果仔细看一下发贴时间,其实只有一个。 |
黄巢长征 八 据说,攻下广州之后,黄巢放纵部下,大肆洗劫并杀戮了不少居住于此的外国商人,狠狠地发了一笔大财,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 最早的证言,来自一位阿拉伯商人阿萨德,他声称黄巢在广州屠杀了十二万人(另一说二十万),而且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商人。 在黄巢攻陷广州几十年后,阿拉伯世界又出了一位旅行家,名叫阿布?赛义德?哈桑,他写过一部游记《中国印度记闻录》。哈桑在这部游记中将阿萨德的说法进一步详细化了:“据熟悉中国情形的人说,不计罹难的中国人在内,仅寄居城中经商的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就总共有12万人被他杀害了。这4种宗教徒的死亡人数之所以能知道得这样确凿,那是因中国人按他们的人(头)数课税的缘故。” 不知为什么,这种并非第一手资料的记载,甚至被很少相信古史数字的《剑桥中国隋唐史》所采纳。其实仔细推敲一下,这些记录的可信度是非常让人怀疑的。 依照唐代比今天严格得多的户籍管理制度,当时的外国商人在中国不能乱跑,必须居住在城内的“蕃坊”之中。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广州共有“户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五,口二十二万一千五百”,但这是包括上周边十二个属县的总人口,当时的广州范围大概东至今仓边路,西至今教育路,南至今大南路,北至今越华路,只是一个周长约五华里的不大城市,又不像今天有大量的高层建筑,城内人口数不会太多,应该到不了十二万。 就算有十二万,这些人都是外国商人的可能性也极低,广州毕竟还是一座中国城市吧?例如:据统计香港在2007年共有692万人口,数量差不多是唐代广州的35倍。它曾被英国统治了155年,洋人对它的影响力也远非唐代广州可比。而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发达程度,无疑更是远超古老的中世纪!尽管如此,2007年香港外籍人口的总数也不过34万人左右,只占总人口的5%。唐代的广州要有十二万外国商人,必须达到今天香港外国人比例的十一倍!个人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事。何况黄巢在正式进攻广州之前,已占据岭南大部兵临城郊,并为招安事谊同唐廷讨价还价达数月之久,这种情况岂能不影响广州的正常贸易?他们还能一直留在广州两耳不闻窗外事?数月时间也足够多数商人从海路撤走了。 另外,这次“广州大屠杀”仅见于阿拉伯商人的口耳相传,在中国记载该时期史事的三大正史《旧唐书》、《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中,均无只言片语提及。要知道,黄巢在古史中的形象,可不是什么“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而是一个标准的反面典型,假如他真在广州犯下过如此骇人听闻的暴行,刘昫、欧阳修与司马光三位老先生不可能替他们笔下的这位 “巨盗”掩饰。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游记》一类的文字并不属于严格的史料,本来就容易被不负责任地夸大。黄巢在广州杀掠外国商人的事也许确实存在,但其规模,肯定被那几位阿拉伯籍的大嘴巴放大很多倍了。 |
黄巢长征 九 黄巢取得广州后,差不已经是个岭南王了,盐贩出身的他,本来对这块赚钱容易的地皮还是有点儿满意的,不然他也不会要求当广州节度使。但谁没过多久,“草军”在岭南因水土不服发生大面积疫病,而且他的兵虽然已经大部份是在南方入伙的,但骨干还是北方人,这些人见现在“草军”已经兵强马壮了,总希望黄老大带着他们杀回北方去。黄巢见天意、人意都不让他留在岭南,也决定北还以图大事。 黄巢的履历除了曾当盐贩子,毕竟还曾是读书人,深知舆论工作的重要性。这次大军北上与以往不同了,他不再只是流蹿求生,而是要与李唐皇家争夺天下,岂能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在出发之前,黄巢向天下发布了一道声讨李唐王朝的檄文,指责大唐帝国的现状,是“宦竖柄朝,垢蠹纪纲”,在朝的诸大臣无不与宦官勾结,争相贿赂以求进身,而真正的人才却无法得到任用(最让黄巢心里不平衡的大概就是这一句),应该出台严厉办法,打击州县官吏的贪污腐败等等。 如果我们不因为黄巢后来当上皇帝的表现更差,而因人废言的话,这篇檄文可谓条条正中时敝,颇能打动人心。它的出台,证明黄巢在造反理论工作方面的成就,比原先王仙芝那空洞的“天补平均”进步很多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威信,打击了大唐帝国的合法性。至此以后,有部份士人、官僚开始把支持黄巢,也当作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在发布檄文的同时,已经成为包装炒作专家的黄巢给自己加了一个新的称号:“义军百万都统”,从此他的军队的正式名称由“草军”改称“义军”,听起来一下子光辉灿烂了许多,也更接近今天历史课本的叫法了。 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十月,也就是在广州被攻陷一个月后,除留下将军鲁景仁等少数人外,黄巢率领着他的大部份“义军”逆珠江而上,经桂州(今广西桂林),过灵渠,入湘江。然后以大木筏为主要交通工具,顺流而下,连克永州(今湖南永州)、衡州(今湖南衡阳),前方目标,是湘中重镇潭州(今湖南长沙)。 却说在这个时候,官军方面负责对会黄巢,担任剿匪总司令(即“诸道行营都统”)的人,早已不是曾元裕,也不是被卢携力推的高骈,而是原来朝中的第三号宰相王铎。 虽然我们的王相国在用兵打仗方面的本事和在下炒股票的水平差不多,基本上属于一窍不通级,但既然卢携能够推出高骈,郑畋能够举荐崔安潜,王相爷同样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位军事天才,只要把用兵的具体事谊委托给此人,那要对付区区黄巢,又何足挂齿?因此,王铎拿出贵州毛驴般的勇气,主动向僖宗皇帝请战,担当了这个本不适合他担当的职务。 |
@白犀牛1987 2012-03-18 12:45:50 @总老师麦加 2012-03-16 21:39:25 黄巢长征 八 据说,攻下广州之后,黄巢放纵部下,大肆洗劫并杀戮了不少居住于此的外国商人,狠狠地发了一笔大财,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 最早的证言,来自一位阿拉伯商人阿萨德,他声称黄巢在广州屠杀了十二万人(另一说二十万),而且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世界的商人。 在黄巢攻陷广州几十年后,阿拉伯世界又出了一位旅行家,名........... ----------------------------- 在下认为,是被夸大了,具体分析,等写到的时候再说。 |
@徐兆玮 2012-03-17 09:37:48 《世界的中国观》指出:广州屠杀事件使阿拉伯人将远东的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马六甲,从而毁掉了中国。 ----------------------------- 这种说法似乎过份夸张了当时中国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徐兄认为呢?何况稍后泉州港的崛起,也证明广州事件对中国海外贸易打击有限。 |
@白犀牛1987 2012-03-19 14:48:48 @徐兆玮 2012-03-18 20:20:37 @白犀牛1987 2012-03-18 12:45:50 既然说到了可信度这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麦老师关于黄巢后来的长安屠城和陈州外的人间地狱这两个极其敏感的事件。首先他们都出自于正史,但仔细推想又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尤其是陈州事件实在是有悖常理(稍有点经验常识的人都明白那东西别说是吃,闻着都想吐)。因此有些人认为是故意栽赃给黄巢的,想........... ----------------------------- 我亦认为这件事肯定是有的,但很有可能是被夸张了。想想陈州城下那种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一个原因是前面说到过的那东西根本没法吃,第二即使那么吃也是一种非常不卫生的吃法,如果属实应该很快就会有大规模的疫病。所以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比较有争议。 ---------------------------------------------------------------- 哈哈,在下对那件事的基本看法已经让你说了。正史所记载的那种设备即使存在,也只能是一种高效残忍的杀人机器,而不可能是实用的肉类食品加工设施,别说人肉,用它加工的猪肉也没法吃。它更像是舆论宣传战产物,用来突出黄巢的残暴。 |
@徐兆玮 2012-03-18 22:04:35 @总老师麦加 2012-03-18 21:26:38 虽然我们的王相国在用兵打仗方面的本事和在下炒股票的水平差不多,基本上属于一窍不通级,但既然卢携能够推出高骈,郑畋能够举荐崔安潜,王相爷同样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位军事天才,只要把用兵的具体事谊委托给此人,那要对付区区黄巢,又何足挂齿?因此,王铎拿出贵州毛驴般的勇气,主动向僖宗皇帝请战,担当了这个本不适合他担当的职务。 --------..... ----------------------------- 没有,以前有基金被套,股票根本就没敢去试。 |
@徐兆玮 2012-03-19 14:36:42 @总老师麦加 2012-03-18 21:26:38 黄巢长征 九 黄巢取得广州后,差不已经是个岭南王了,盐贩出身的他,本来对这块赚钱容易的地皮还是有点儿满意的,不然他也不会要求当广州节度使。但谁没过多久,“草军”在岭南因水土不服发生大面积疫病,而且他的兵虽然已经大部份是在南方入伙的,但骨干还是北方人,这些人见现在“草军”已经兵强马壮了,总希望黄老大带着他们杀回北方去。黄巢见天意、人意........... ----------------------------- 如果黄巢像卢循那样留在岭南,晚唐的局面会怎么发展呢?黄巢会最终被消灭吗?还是唐朝内部会发生新的争斗和战乱,给黄巢以更好的机会?还是唐朝会度过危机时期,维持更长的时间? ------------------------------------------------------------------ 这种事太难定论了,个人提供一点浅显看法,供徐兄和朋友们参考。 唐末乱局在黄巢克广州时,已越过了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度过危机的可能性不大。黄巢即使不回到北方,他也使得“东南财源型藩镇”不再能为帝国政府大规模输血(它们或被黄巢占领,或必须加强军备),而失血的帝国政府也必然失去对北方“中原防遏型藩镇”的有效控制,进入乱世应该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 至于黄巢,他在前期并没有多少暴行,手下其实也算得上人才济济,如果处理得当的话,有可能割据南方成为一国。如后来的南汉也几乎没什么善政,照样立国五十多年。争霸北方,则超出他的能力了。 |
@徐兆玮 2012-03-19 20:01:07 @总老师麦加 2012-03-19 19:54:01 @白犀牛1987 2012-03-19 14:48:48 @徐兆玮 2012-03-18 20:20:37 @白犀牛1987 2012-03-18 12:45:50 哈哈,在下对那件事的基本看法已经让你说了。正史所记载的那种设备即使存在,也只能是一种高效残忍的杀人机器,而不可能是实用的肉类食品加工设施,别说人肉,用它加工的猪........... ----------------------------- 是的。在下认为当时吃人记载不少,黄巢军队发生过吃人事件可能也不会是空穴来风,但这种吃法过于想当然了,夸张得太明显。 |
首页 上一页[22] 本页[23] 下一页[24]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