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第26页] |
作者:总老师麦加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吴越王 钱镠像 |
击球赌三川 上 虽然在杭州郊外遭遇了这次小小的挫折,但总的来说,在公元880年初,黄巢的日子还是挺顺的,刘巨容和曹全晸这两位新知扫完了自家的门前雪后,都在饶有兴致地坐观邻居江西的瓦上霜。而他的另一位老相识高骈,正要借黄巢之力,向朝廷抬身价,也还得再等几个月才会杀过来。 这年的新春,皇帝李儇换掉了“乾符”这个霉气缠身的年号,改元“广明”,试试能不能转转运,从此大道广阔、前途明亮。 其实这段时间从前线传回长安的消息,仍然是以积极向上的捷报为主旋律,看起来依旧前途光明。但在中央混了这么长的时间,田公公就算不吃猪肉,也早见惯了猪跑,所以他还是从这一堆捷报中透过现象,嗅出了不祥的本质:北边的李克用还没有摆平,南边的黄巢就要杀回北方来了!虽然听说官军在荆门打了胜仗,但这种斩草不除根的胜利,田公公在奏报中也见得多了,知道这些个“草贼”是属草的,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果不其然,随着今春长安第一阵大风带来的消息,就说他们已经到江西,而且一眨眼又是几十万了!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要怎么办?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田公公决定在局势完全失控前,给自己准备条后路。后路的最佳地点,当然是大唐皇室历来的避难圣地——西川。 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巴蜀地区,在唐末的行政区划上属于“剑南三川”,即西川、东川、山南西道。其中以西川最为富裕繁荣,东川次之,而山南西道基本上就属于贫困山区了。这一地区四面环山,天险重重,外兵不易攻入,又加物产丰富,不会让落难的小朝廷饿着,当初玄宗皇帝躲避安禄山叛军,就是往这儿开溜的。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现任西川节度使崔安潜治理有方,巴蜀地区也比其他地方宽裕一点儿,饥民较少,治安也还算不错,自酋龙死后,南诏的威胁也消失了,一旦长安有失,这里实在是避难的最佳选择。 更何况,田公公本是蜀人,西楚霸王曰:“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游。”提前把蜀地抓在自己手中,不但是狡兔三窟的英明决策,也可以顺便在四川老乡面前,炫耀炫耀自己华丽的新衣服。 于是,田公公对自己的小朋友李儇提出了更换三川节帅的建议,并提交了四个人的侯选名单,分别是:陈敬瑄、杨师立、牛勖、罗元皋。这四个人清一色,全部出自田公公执掌左神策军。其是以左金吾卫将军陈敬瑄的后台最了不得,他是田公公的亲哥哥! |
剑南三川 |
@gygck 2012-04-08 09:22:35 麦老师,我实在太崇拜了。学问做得很深。 另外,本人也讨厌虚岁,实在不靠谱啊,还是周岁实用些 ----------------------------- 朋友谬奖了,不过欢迎来参与讨论。 |
击球赌三川 下 陈敬瑄,原本在穷馊馊的老家排行老三(他家的老大老二可能早亡,他应是田令孜事实上的大哥),职业是街头卖饼的,只是史书交待的不够明确,没说明陈三郎卖的究意是武大的炊饼,还是兰州的烧饼。 卖炊饼的武大能够在后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靠得不是饼子做得好,甚至也不是头上那顶青翠欲滴的帽子,而是因为有了个厉害的弟弟武二给他报仇。不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因为老婆太漂亮而“被病死”,就像死水潭中转瞬即逝的一丝涟漪,顶多成为街坊邻居数月内的谈资。 作为武大郎的同行,陈敬瑄得以位列将相,也完全是沾了他那个改姓田的弟弟的光,毕竟打虎还得靠亲兄弟,田公公纵然能认一大堆干儿子,但真正信得过的,只有这个三哥。当年官声颇佳的崔安潜出任忠武节度使时,田公公打算让他给自己卖饼的三哥安排个好工作,也不用太高,作个兵马使就可以了,和造反前的李克用同级。 按常理说,中央级首长向一个省部级干部请托这么点儿小事,那是对你的重视,不但应该从速办理,更该倍感庆幸才对,可谁知这个崔安潜同他的朋友郑畋是一路人物,油盐不进,竟然一口回绝了。他崔安潜可是大名门清河崔氏的子弟(唐初修《氏族志》时,清河崔氏排名天下第三,这还是因为李世民发火,命令李唐皇族必须排第一,长孙后族必须排第二的结果),犯不着为了眼前利益讨好一个出身卑微同时又人品低下的宦官,辱没家门。 田公公无奈,只好把三哥安排进神策军任军官,顺便记下姓崔的这笔帐。现在他让陈敬瑄当西川节度使,顶飞崔安潜,也是还以颜色:当初你不肯给我哥一个兵马使,现在我让我哥挤走你个节度使! 喔,对了,这么说早了点儿,现在谁当新的西川节度使,暂时还没定,田公公只是推荐了四个侯选人而已,最终结果还得等皇帝李儇拍板。 李儇绝对相信“阿父”的眼光,推荐的人肯定错不了,只是还要从中挑三个节度使,传统过程好枯燥啊。十八岁的皇帝到底聪明,灵机一动,想出了一条让工作充满乐趣的好办法:你们四个来打马球吧,以球技定名次,以名次定官位,公平公正公开。 于是,一场竞争上岗的球赛开赛。一阵骏马奔驰,球杆翻飞之后,结局不出意料:陈三郎不愧是“阿父”的兄长,不但会做点心,在马球方面竟也技压众人,得授西川节度使,第二名杨师立,授东川节度使,第三名牛勖成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垫底的罗元皋只能自认倒霉,什么也没捞着。 对于这个结果,在下不敢断定这次球赛像甲A一样有人打假球,但可以肯定,只要杨师立、牛勖、罗元皋这三位还没有傻到家的话,就应该知道:有些球是不能赢的! |
能臣的垮掉 一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五月,信州城中的黄巢心情非常糟糕。年初,“狡兔”田公公打造好他的“三窟”,有娱乐天份的天子李儇完成了他的首次“快乐政务”实践,都把主要精力重新转移到剿灭反政府武装上来。在官复原职的卢携卢相国推荐下,黄巢的老熟人高骈终于得偿所愿,接替王铎担任了剿匪总司令。 上任伊始,高骈马上调动各藩镇军队,在淮南集结了七万精兵,大举南下江西,于是,黄巢的好运气便得告一段落了。 上个月,高骈手下的头号猛将张璘杀过了长江,“义军”大将王重霸战败投降,黄巢亲自迎击,又被张璘击败,部将常宏率众降唐,黄巢只得退守饶州(今江西波阳)自保。 据以往的经验,高骈的军队虽然难对付,但和刘巨容差不多,都有点到为止的君子风度,所以当初黄巢在杭越被高骈打败之时,才能劈山开路,逃出生天。可不知是不是因为升官的激励作用,高骈这次非常积极,他的大将张璘就像看见红布的公牛一样,丝毫没停手之意,挥军攻击饶州,黄巢率军迎击,与张璘大战于大云仓,结果再败,只得退守信州(今江西上饶),张璘大军咄咄逼人,直抵信州城外。 战局对黄巢已经很不利了,可屋漏还偏逢连夜雨,信州地界又正好闹起了瘟疫,一路败退进城的黄巢大军不几天就病倒了两三成,其余人就算没病倒,也双目无神,面有菜色,就算想跑也没力气了,真是雪上加霜啊! 打不赢,又跑不掉,还能怎么办?黄巢决定重施故技:请降。问题是,对手不同意怎么办?六百四十二年前,魏国主帅司马懿在面对对手公孙度一方的停战请求时,就洋洋得意地总结了弱势军队的可能选项: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降,不能降当死!如果打顺了手的张璘也来一句不能降当死,可如何是好? 黄巢并不太担心,他的应对方案很传统,但非常有效,那就是贿赂,有钱能使鬼推磨,我黄巢行走天下几十年,不贪钱的官还没见过呢!而且在广州那里没收了那么多胡商的财产,金银也有的是。 于是,黄巢的使者很快将一大批沉甸甸、光闪闪、金灿灿的重金属送到了城外唐军大营中,张璘的案头上。张大将军的手也是摸惯了银钱珠宝的,所以他很内行地一掂,便知道这玩意儿是少见的足赤成金,大大的值钱,而且数量之多,让张璘发现自己原先过的简直就是乞丐日子。张大将军看得心花怒放,刚要伸手按以往的惯例,再“下不为例”一回,突然想到:拿人的手短,这帮反贼如此大方,会有怎样的图谋呢? 黄巢的使者真是善解人意,见张将军表情犹豫,便说出的黄巢的条件。要求非常之低,只要张将军暂停进攻,休息两天就行了。而且顺便告诉张璘:我们黄头领已经派人送信给高大帅,正在商议请降的事宜,如果顺利的话,不用多久,我们黄头领和张将军就是同事了。到那时还要重谢将军,今天这点小钱,完全不值一提! 张璘大喜,不需要劳心费力,只不过给自己放两天假,就能轻轻松松发大财,如此好事谁不愿干?何况他也查清楚了,黄巢的使者没有说谎,黄巢的请降信确实已送往高骈的帅府了。 |
@徐兆玮 2012-04-14 10:00:37 高大帅的垮掉。 当我敲这几个字时,突然想到“高富帅的垮掉”。 高骈也应该很富吧? 唐末乱战就是屌丝之崛起,是屌丝们的时代! ----------------------------- 徐兄说得真形像,果然是“高富帅的垮掉”,比在下的标题起得好。 |
@赵濬 2012-04-15 09:15:13 @总老师麦加 2012-04-14 09:21:01 能臣的垮掉 一 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五月,信州城中的黄巢心情非常糟糕。年初,“狡兔”田公公打造好他的“三窟”,有娱乐天份的天子李儇完成了他的首次“快乐政务”实践,都把主要精力重新转移到剿灭... ----------------------- 公孙渊而非公孙度 [发自iPad客户端-贝客悦读] ----------------------------- 啊,又犯了一次低级错误,多谢指正! |
能臣的垮掉 二 黄巢要降?高骈最初的感觉是有些不信,黄巢当年是有过伪降历史的,他既然能骗朝廷一次,自然也能再骗第二次。但以往太多的成功,已经让高骈养成了过度的自信,他转念一想:就算黄巢敢骗别人,难道还敢骗我?一个区区草寇,怎能禁得自己这个常胜名将的连环重拳?走投无路之下,穷迫求降,那也是合情合理的啊! 寻思至此,高大帅带着从骨子里渗出来的优越感,轻蔑地拆开黄巢的书信。信的内容并不出人意料,一开头就是一大段汹涌澎湃的马屁,让高大帅有身处星宿派总坛的感受:什么小人黄巢不惧天下百万兵,唯惧一人高千里啦;什么小人对高帅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什么今年过节不磕头,要磕只往扬州叩云云。要说这类奉承话,高骈平日里听得也够多了,但多来自自己的下属,现在听一个敌手的肉麻吹捧,多少有点新鲜感,感觉还是满受用的,心情舒畅之下,高骈继续往后看。听说小人过去的小弟秦彥、毕师铎跟随高帅日子过得挺滋润,就知道高帅是真正宽宏大度的真君子,小人如能蒙高帅开恩举荐,归顺朝廷,得以执掌一个小小的藩镇,那小人今后一定知恩图报,一切唯高帅马首是瞻! 靠!死到临头了,还想当节度使,简直就是赖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高骈正打算将书信一把撕碎,突然转念一想:我何不将计就计呢?我如果假意答应,把黄巢骗到扬州,巨寇贼首,还不被我手到擒来,那要省却多少功夫啊!何况要打仗的话,诸道援兵就有理由跑来和我争功!黄巢失利,明明是被我打败!你们有什么功?!黄巢请降,也只是慑于我的威名!凭你们哪能让草贼胆寒?凭什么军功章呐,有我的一半,也有你们一半? 心下合计已定,高骈便做出了两件事,一是回信给黄巢,告诉黄小弟你尽管放心,来扬州听好消息吧,高大哥我等着你!二是上奏朝廷:黄巢残军已到山穷水尽的境地,马上就要被我消灭,为了节省国家开支,减轻人民负担,保护国有资产,就请诸道援兵都撤了吧。还没有上路的,就不用出发了;已经上路的,掉过头回去吧;已经到达的,没你们什么事了,你妈在老家还等你们回去吃饭呐! 由于高骈自出道以来,表现一直都格外优异,就如同斯大林的朱可夫,希特勒的莫德尔一样,是大唐帝国赖以保平安的救火队长,不论对付党项、南诏、草贼,还从来没让朝廷失望过,所以他这次的奏章送到长安,举朝一片欢腾,宰相卢携更因为“荐人得当”而趾高气扬,朝政大事基本上都他和他的两个心腹幕僚决断,另外的豆卢缘和崔沆二相(郑畋和王铎遭贬,李蔚已逝世)只能在政事堂做个陪衬而已,从今天起,附和卢携的话可以说,不附和卢携的话说了等以放屁。 人人皆知,卢相国正是高骈的大后台,因此朝廷对高骈的要求给予了百分之百的支持,云集淮南的各路援军只得心有不甘地纷纷打马上路,各回各的驻地。 |
能臣的垮掉 三 如此一来,信州前线的局势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唐军方面说:昭义、感化、义武三镇援军被遣回,唐军兵力大减;让糖食炮弹准确明中的张璘失去了往日的凶猛犀利,呆在城外行政不作为,一心只盘算这一笔大财是拿回去后,是购置房地产划算呢,还是贿赂上级投资官场更有利?留在后方的高骈正沉浸于再建不世奇功的兴奋与喜悦中,为自己编导的喜剧“智擒黄巢”,进行着一遍遍的排练;在这两位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的带动下,他们手下的唐军也认为大功已经告成,和草贼之间不会再有大仗了,因此军纪松懈,战意低迷。 从“义军”方面看,情况则恰恰相反,机遇从来都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黄巢使用贿赂和马屁给自己迎来了这次机遇,他在此期间也一直为这个机遇作着不懈的准备:“义军”的士气重新得到恢复,伤病员大多治好了,反击的计划制定得周密而严谨,万事具备。 黄巢收到高骈敦促他前往就抚的书信后,先是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待他确知诸道援军已经北撤过淮河后,才用马三立的口吻给高骈回了 :没那事,逗你玩! 向来以耍人为乐的高骈现在才发现自己让人耍了,请君入瓮的妙计已经不可能实施,他勃然震怒了:从来只有我骗别人,什么时候竟然也有人敢骗我了!张璘,你给我马上进攻,把那个姓黄的盐贩子碾成盐沫子!什么,孙子曰: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致战。去TMD孙子怎么说,对敢戏弄我的草贼就绝饶不了他! 于是,三心二意的张璘只得率领三心二意的唐军,恢复了对“义军”的全面进攻,在他们对面严阵以待的,是精心准备的黄巢和他那些复仇心切的弟兄们。唐末,一场扭转乾坤的大决战即将打响! 非常遗憾的是,由于黄巢在古史中的总体形象只是一个败寇,因此关于他取得的胜利记载大多极为简略,我们无法知道信州大战的具体经过,知道的只是结果:曾经堪称黄巢克星的猛将张璘阵亡,唐军大败亏输,长江以南再无可以有效抵挡黄巢的官军。大胜之后,黄巢顺势连下睦州(今浙江建德)、婺州(今浙江金华)、宣州(今安徽宣州),于七月在采石渡口北渡长江,进至天长、六合,军势再次变得十分强盛。 黄巢的老乡,曾当过“草军票帅”的降将毕师铎劝高骈出击迎战,指出黄巢大军一旦越过长淮(长江与淮河),将不再能够控制,必成中原大患! 但是,高骈没有接受他的进言。不仅如此,高大帅还将他剩下的军队都收缩于扬州附近,让出了给黄巢北上的大道。为了推卸责任,高骈在给朝廷的告急表章中夸大其词:“黄巢大军多达六十万已屯驻在天长,距离臣防守的扬州已经不到五十里了!” |
能臣的垮掉 四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古史中对黄巢军队数量的记载,就像量子力学中的基本粒子,遵循“测不准原理”。这当然不能怪古史的编辑们业务不精,而是因为他们编书所依据的原始档案,也就是各地官员们的奏报,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意增减“贼兵”的人数。在这些写报告的地方领导中,高骈高大帅的大嘴巴可谓其中佼佼,两个月被他说成马上就要完蛋的黄巢军转眼间就变成六十万了,洒豆子都没这么快吧? 更离谱的是,两年后,由于朝廷要解除他盐铁转运使的肥缺,高骈牢骚满腹,大摆功劳,竟然声称黄巢离开天长时,已经被躲在扬州从不曾出战的自己,打得 “黄巢残凶才及二万”!在同一个高骈的奏章中,记述黄巢在同一时间段的兵力,其上下竟能相差三十倍! 这让在下读史时也不禁叹为观止:这得有多厚的脸皮,才能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出这两段南辕北辙的大谎话来啊? 在语言上升级为吹牛大王的同时,高骈在行动上却退化成了一个大宅男,在他余下的七年时光中,基本上都躲在他的淮南节度使府第中求仙问卜,出得最远一次门,也只是到城郊的东塘。他不但坐视帝国的危亡,连自己的淮南辖区内闹翻天都不再过问了。 高骈怎么了?那个曾经的帝国军人的偶像,是怎么一步步堕落成一个怯懦鼠辈的呢? 《新唐书?高骈传》提供了一种解释:在信州大败,黄巢兵临天长之时,高骈曾一度准备出击,但他最宠信的谋士吕用之劝高骈说,如果打败黄巢,大帅就会功高震主,不如留着黄巢的好。这话听起来挺耳熟,与刘巨容的高论如出一辙,高骈认为有理,于是按兵不动。 不过以在下看,就算吕用之真说过这样的话,那也只是高骈用来挽回面子的托词而已。他与刘巨容不同,并非大胜之后止步不追,而是大败之后偃城固守,哪有资格吹同样的牛?如果他真的怕功高震主,当初命张璘进攻时积极个什么劲?黄巢请降时他又何必遣散诸军以图专功?之后他在淮南无所作为,与杨广在扬州类似,几乎是闭门等死,又那像有长远考虑的样子? 因此,高骈的变化,应该另有原因。在下读高骈传记时,感到他早年的经历就一个字,顺。生于名门显宦,长于将门之家,天资过人,才华横溢,好儿童、优秀少年、十佳青年、杰出公务员……就这样一路走来,一直是旁人羡慕和崇拜的对象。 但这样的经历,果然是最好的吗?大河剧《葵?德川三代》中,德川家康把征夷大将军之位让与儿子秀忠时说:“你真不幸啊,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没有经历过挫折。”显然,在这位异国的睿智老者眼中,一帆风顺的人生,并非幸事,因为那样的人将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不过,他的儿子秀忠比较运气,此后也没遇上什么大难,高骈就没那么走运了。 信州的惨败是一个转折点,一真认为玩弄别人就和摆布棋子差不多的高骈,第一次发现自己被人摆布了,他并不能永远高人一筹。这样的事实极大打击了他高傲的自信心,而高骈是经不起打击的,这不但让他对黄巢的看法从极度蔑视突变成了极度恐惧,也使他心灰意冷,失去了所有的雄图大略…… 有一种运动状态,叫作“坍塌”;有一种精神面貌,叫作“堕落”。高骈今后仍将在我们的书中出现,但大家可以记住,这个名字所代表的那个人,已不再是那位让党项、南诏闻风丧胆的常胜名将了。 |
@站在桥上 2012-04-19 17:49:19 麦老师,请问会这连载会出实体书吗?今天买了本姜郎的五代十国风云录,可惜那纸张臭得要命,又退掉了。看来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的书不好。喜欢你的文字,幽默又不轻佻。 ----------------------------- 谢谢,现在说这件事还为时过早,才写了一个开端,将来会不会出实体书,要看有没有出版社看上眼了。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