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第27页] |
作者:总老师麦加 |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黄巢起义八 从江陵到天长 |
门户洞开 一 当高骈的新奏章送到长安,僖宗皇帝与朝廷重臣们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刚刚还在高处俯瞰满园春光无限好,眨眼间已跌至谷底只见黑云压城城欲摧,有没有搞错啊?没错,新的告急文书不断传来:黄巢已经越过长江,快逼近淮河了。 皇帝李儇愤怒了,下诏责备高骈:你凭什么要遣返各道援军,让黄巢猖獗至此?如今的高骈,已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毫不脸红地与皇帝顶嘴说:遣散各道援兵的决定,当初臣可是请了旨,得到您的批准才执行的,岂是臣一个人的责任?臣现在竭尽全力保卫一方,扬州肯定能守得住,朝廷不必挂心。只是怕黄巢北渡淮河进兵中原,臣子我刚刚得了风疾,现在半身不遂,不能出战,只能劳烦东都和北方各藩的将士赶快布防吧! 想来当李儇读到高骈的回书时,恨不得咬他一口的念头都有了,这叫什么混帐话,如果不是你高骈谎报军情,说剿灭黄巢指日可待,朝廷怎么会同意撤军? 但可惜那个该死的高骈远在扬州,又重兵在握,如今虚弱的朝廷既不能也不敢真把他怎么样。何况势已至此,追究责任也是缓不济急,当下最要紧的事,是怎么对付即将北来的黄巢。李儇以期待的目光环视诸臣。 还好,没有万马齐喑,宰相豆卢瑑率先出了一个主意:黄巢不是一直想衣锦还乡,当天平节度使吗?我们干脆就把天平的节钺授给他,他一旦接受,必然要到郓州去上任,这样他晢时就不能威胁洛阳、长安了,也为我们赢得了重新调遣诸道兵马的宝贵时间。等我们的诸道兵马调齐,天兵百万下山东,把盐贩子从他没坐热乎的节度使宝座上纠下来剁碎,大功就告成了! 平心而论,豆卢瑑的这个主意可操作性不高,基本上只具备YY的价值:第一、黄巢刚刚才用同样的方法欺骗了高骈,他有可能中这种被自己玩老的计吗?其次、唐中央现在连深受国恩的高骈都已经调不动,在黄巢还没有严重威胁诸藩镇利益的前提下,它还有能力集中天下诸藩镇的兵力,并让他们团结一致向前看吗? 不看好豆卢相国(豆卢缘姓豆卢,不姓豆,是十六国时代鲜卑慕容氏的后裔)当然不只在下这个后人,当朝首相卢携对此更是嗤之以鼻,他反对说:“以现在黄巢的胃口,岂是一个天平节度使就能填满的?纵然授予他天平节钺,也不可能阻止他继续进攻,只是让朝廷白白地丢一次脸罢了!现在应该做的,是马上动员诸道兵力扼守泗州(今江苏盱眙北),以宣武节帅为诸军都统,把草贼挡在淮、泗一线。只要黄巢突不破防线,就只能回头劫掠淮南,高骈也就不可能端坐不动,那样黄巢只能陷入我南、北两方面大军的夹击之中,最终自取灭亡。” 虽然高骈的最新表现让卢携在皇帝眼中失分不少,但起码听起来他的主意还是比豆卢缘的办法靠谱一点儿,于是李儇同意,就按卢相国说的办。 |
@Barendain 2012-04-20 23:22:52 承诺的对象范围越广,对许诺者的约束力就越大,将来一旦无法兑现,许诺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大。 高骈错就错在当初夸下海口把话说得太满,调走援兵动静太大,弄得朝野皆知,后来又被黄巢摆了一道搞的自己没了回旋余地,不管怎么补救都没法兑现当初的豪言壮语。 窃以为高骈若是在写给卢携的私信中吹吹牛逼,将来就算打了败仗也有圆谎的可能。 ----------------------------- 哈,这让我想起某则幽默中,一个父亲教导儿子作人的两大原则:一、要信守承诺;二、不要许诺! |
门户洞开 二 朝廷的决策是雷厉风行的,诸藩镇的执行却是偷工减料的。 九月,黄巢大军北上迫近泗州,这个在卢携计划中应该以重兵守卫的关键要点,此时却只集结到唐军六千人,主帅是曾与刘巨容合作,在荆门打败过黄巢的曹全晸。这时,他刚刚升任天平节度使(假如豆卢缘的计划实行,这个官职本来要给黄巢的)兼东面副都统,不过,官运好不等于武运好,荆门的奇迹没法重演了。 黄巢大军的数量当然没有高骈吹嘘的六十万那么多,此时比较可信的数量在十五万左右,但这个数字也是曹全晸人马的二十五倍之多,强弱极为悬殊! 就算瞎子也能看得出,这一战的前景凶多吉少,曹全晸只好拼命向高骈求救:看在同殿为臣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但高骈现在连皇帝的话都不听,哪会理睬他一个刚上任的节度使?他将铁公鸡精神发扬到底,坐视泗州危机,始终不发一兵相援。于是,曹全晸合情合理地战败了,所部全军覆没,泗州沦陷。至于曹全晸本人,一说他在此战中阵亡,另一说他死里逃生,直到一年后在与黄巢军的另一次交锋中战死。 卢携计划中的淮泗防线,被黄巢轻易洞穿。好在此前,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口头军事家李系的继任)积极出师,已率军进驻汝州,在他带头之下,河南诸藩镇也陆续挤出些人马,继续前进,在溵水沿岸拼凑出了大唐的第二道防线。 溵水,是淮河的支流,今称沙河,流经忠武镇的许州、陈州和宣武镇的颍州入淮,称不上什么天险,但在一马平川的豫东,也算得一道天然屏障。对于这道防线,中原各藩镇中,以东道主忠武节度使薛能的表现最为积极,因为自己不通武事,先是派悍将秦宗权(请记住这个名字,他是将来显赫一时的混世魔王)到蔡州调兵,随后又将忠武军的主力都交给另一大将周岌,让他率领前去与齐克让部会师。从目前调动的兵力来看,溵水防线的守军要比泗州雄厚的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够多挡一阵子吧? 但是靠一个虚弱无力的中央政府,号令一群各怀鬼胎的藩镇悍卒,要能顺顺当当地执行好一个计划并不容易,出意外才是正常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意料之外往往源自情理之中。 当时大唐中央政府提出的近期战斗口号是:保卫溵水,镇镇有责!坐镇的徐州的感化节度使支详(李克用老领导支谟的弟弟),是其中响应中央号召比较积极的一位。毕竟他和薛能一样,都属于中央任命的文官型节度使,其合法性来自中央权威,与本镇军人集团没有太深的联系,维护中央也就是维护自身。因此尽管此时黄巢的军队距离徐州比距离洛阳更近,但支详还是顾全大局,从本镇人马中抽出了精兵三千人作为感化特遣兵团,前往溵水防线助战。一次影响深远的内乱,由此埋下了伏笔。 |
门户洞开 三 在唐王朝的中后期,天下可以说到处是骄兵悍将,但感化军仍然能从其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兵老爷集团之一,以无理闹三分,有理闹翻天而驰名大唐军界。如当年因不满意中央让他们扎根边疆,就大举杀官造反的庞勋同志,就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 凡是有利于兵老爷的“优良传统”,兵老爷们当然是要好好继承发扬的,因此庞勋虽死,精神不灭,感化军骄横依旧。他们一路西来,途经许州,决定停下来歇歇脚:我们就要打仗去了,你们许州地方领导是不是该意思意思呢? 此时许州城中的最高领导,正是忠武节度使薛能,他以前正好也出任过感化节度使,自认为治绩优异,对徐州士兵和人民都有恩德,觉得这些徐州子弟兵也算自己的半个老乡了,他乡遇故知,为人生快事也。因此,薛大人见了“故知”们的如此请求,觉得合情合理,便吩咐打开城门,把城中的马球场腾出来,为徐州来的忠勇将士们接风洗尘,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 在薛领导的亲切关怀之下,许州有关部门很快安排好了接待工作,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看到徐州来的大兵们都吃上热饭,睡上干净床铺,薛能放心地回去睡了。累了一天,估计薛大人睡得很甜,然而,他想不到的是,这将是他此生最后一次安然入睡了。 薛大人看见那幕和谐画面只维持了几个小时。徐州的大兵们是带着很高的期望值进城的,许州这么繁华,进城之后纵然没有五星酒店,两星、三星的总该准备一下吧,竟然让我们睡露天球场(虽然比露宿郊外强多了)?送来伙食也没有想像中的鱼肉美酒,没有美女三陪,没有大把赏钱,奶奶的,我们进城为什么呀?这群大兵一合计,拿起刀枪,集体上访去! 心动不如行动,三千感化军,一哄而起,呼喊着冲击国家机关。自然,按一般常规,顺便在城中抢一把也是可以理解的。见到这群大兵的淫威,许州百姓惊恐不已。只是,忠武不是弱镇,他们之中也是有很多军人眷属的…… 大乱中,被从睡梦中吵醒的薛能急忙登上子城,询问兵乱原因。感化兵在下面高声叫喊,抗议接待标准太低。慌了神的薛大人连忙在好言劝慰,对乱兵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折腾了好一阵子,混乱才慢慢平息。 感化士卒闹了大半夜,感觉大有斩获,满意了,也累了,便回去休息了。如果他们知道马上将要发生什么事,估计他们就睡不着了。 就在这些感化大兵们不注意的时候,已经有惊慌的许州人悄悄潜逃出城,目的,去找我们许州人自己的军队。 |
门户洞开 四 许州的军队正在将军周岌率领下前往溵水,说实话,周岌对这个任务是没多大趣的:黄巢的目标是长安,不是忠武镇,我们何必真出死力?两个榜样就在眼前,与其学曹全晸,不如学高千里。所以,周岌虽然出发,行军的速度却慢得像出殡,现在距离许州也没有多远。正因如此,周岌很快便得知感化军在许州闹事的情况。周将军先是感到愤怒:这帮徐州兵太混帐了,也不看看地方,当我们忠武军就好欺负么?但稍一转念,周将军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节度使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周岌是个“好将军”,他带着几分兴奋下令:立即掉头,杀回许州去,教训教训那帮感化大兵!顺便追究一下薛节帅吃里扒外,放纵感化军施虐的罪行! 到底是权势激励,动力十足,别看周岌出许州时磨磨蹭蹭,静如处子,回许州时却是精神焕发,动若脱兔!当晚的下半夜,周岌的军队就像宋世雄的解说词得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杀回了城中! 由于忠武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兵力也处优势,又是突然袭击,大多还躺在床上的感化大兵们猝不及防,根本无力抵抗,局面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三千感化士卒,几乎无一幸免!杀光了徐州来的“友军”,周岌又鼓动士兵们直逼节度使府第,高声喧哗,要薛大人出来,给大伙一个交待! 今晚上真是薛能的受难日啊。虽然他写诗是个行家,但谁都知道,秀才遇上兵,有理讲不清,上半夜才好容易把感化兵应付下去,下半夜忠武兵又来了。再看看外面那些大兵们狰狞的表情,还在滴血的战刀和手里拎着的人头,薛能吓得魂不附体,他可不想变成忠武的段文楚,那还能怎么办?逃! 应该说,薛能的运气比段文楚好,他没有被捉住变成士兵口中的大餐;但也没好太多,他在逃往襄阳的路上被乱兵追上,一刀毙命,跟他一同逃命的家人也全部丧命。 把薛能送上路之后,周岌顺理成章地自封为忠武留后(即忠武镇的代理节度使),只不过,他这个留后,也是打折扣的。忠武镇所辖三州:许、蔡、陈,周岌真正控制的,只有一个许州。 正在蔡州的秦宗权,得知许州发生兵变后,便以平叛为名,集结军队,杀掉蔡州刺史自代,周岌不敢得罪他,连忙承认秦宗权为蔡州刺史。之后秦宗权四处伸手,又控制了原属淮南的光州,实力变得比他的名义上司周岌还要强大。同样,陈州人也对周岌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留后不感冒,稍后,那里崛起了另一强人赵犨(chōu,读音“抽”)。 从此,忠武军一分为三,形成了许州系、蔡州系、陈州系,后来,又在这三大系的基础上演变出很多分支,忠武军人,遂走遍天下,以独特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唐末五代的历史进程。 |
@徐兆玮 2012-04-28 08:38:08 王建这样的算哪个系统。我说的当然是“贼王八”而非高丽太祖。 ----------------------------- 应该算忠武蔡州系的分支吧。 |
到底是权势激励,动力十足,别看周岌出许州时磨磨蹭蹭,静如处子,回许州时却是精神焕发,动若脱兔!当晚的下半夜,周岌的军队就像宋世雄的解说词得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杀回了城中! --------------------------------------------------------------- 不好意思,这一句写错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应该是韩乔生的名言。 |
门户洞开 五 忠武兵变,忠于朝廷的节度使薛能被杀!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把大唐溵水防线的最高指挥官齐克让惊得目瞪口呆。 经此一变,卧榻之侧的忠武军究竟是敌是友,谁也说不清了,万一黄巢杀到时,已经叛变的忠武军又从侧后捅自己一刀,那我齐克让岂不是死得比窦娥还冤了? 思来想去,齐克让做出了自己的英明决定:在生死关头,一定要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无畏精神!于是,他甩下其他各镇派来的援军独自离开,准备撤回自己的大本营兖州(泰宁镇总部,齐克让是泰宁节度使)。这个设想是很好的,可惜齐克让忽略了一个方位问题:兖州在东边,必须穿过现在黄巢“义军”正迎头杀来的宽大正面,果然能安全到达吗? 黄巢自泗州渡过淮河以后,其部众如同巨大的海啸淹没了广阔的河南大地,先克申州(今河南信阳),而后分成数支,扫荡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宋州(今河南商丘)、徐州、兖州境内。虽说如今黄巢狠抓了一把军纪,除了招募丁壮当兵外,沿途基本上算得秋毫无犯,但那些宽大政策是针对平民的,政府工作人员要想从穿过这些州县的道路回到兖州,难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购买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何况齐克让需要的还是大型团体票。 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说明,但显而易见,打算回家的齐克让肯定在东撤的道路上撞了南墙,等他结结实实碰了一个大包后,只得又掉头西撤,先退汝州,再退洛阳,最后逃往潼关。 再说溵水防线方面,各镇派来的援军回过神来,才发现司令长官已经带头逃跑了!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其他各部唐军,没有丝毫的犹豫,非常麻利地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结果,等黄巢大军到达溵水时,河对岸已经没有一兵一卒把守。黄巢不费吹灰之力,便突破了这条可能是史上最不堪一击的防线,前锋所向,直逼东都洛阳。 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黄巢头次有了成功在望的感觉,他便乘势向天下藩镇发出了一道檄文,意恩大致是说:好狗不挡道,你们守好自己的地盘,别来冒犯我大军的锋芒,自讨没趣!我的大军目标是开进洛阳,进军关中,找朝廷问罪,没你们什么事。 檄文发出后,效果显著,天下的大多数藩镇原本就有自己的小九九,和长安的朝廷本就不是一条心,见黄巢如是说,便都很识相地当了“好狗”,学习高骈,拥兵自守,坐观成败。只有我们可怜的齐克让同志,因为回家的道路被堵,欲当“好狗”而不可得,只好将黄巢的檄文副本以及自己告急文书一起送往长安,请求救援。 |
@徐兆玮 2012-05-01 10:44:52 我认为,唐朝当时放弃了卢携所说汇集各道兵马的泗州堵截计划,而是采取召集河南诸道兵防守东都附近的汝郑一带,防线以外的各镇的安全,那就是自己救自己了。不在朝廷的考虑范围内。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以前黄巢袭扰东都附近时,不是也出现过吗?那时唐朝下令救东都,怎么就不管各镇安危呢? ----------------------------- 彼此彼此啊,朝廷不关心藩镇的死活,藩镇也就不在乎朝廷的安危。关键问题是,大唐帝国的能战之兵全在藩镇手中,所以最后的赢家不可能是朝廷。 另外,节度使不一定能代表藩镇,中央任命的文官型节度使,如薛能、支详之类还是忠于朝廷的,但中央的作法让他们一旦忠心于朝廷,就必然触犯本镇军人集团的利益,等兵变一发生,这些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他们一完蛋,藩镇便彻底脱离中央控制。所以,中央只顾自己利益的军事部署,实在是鼠目寸光。 |
后来凤翔的郑畋,能耐比薛、支二人强多了,并且亲自率军大败尚让,在士卒中赢得了一定威望,可仍然没能逃脱被本镇军人集团赶下台的怪圈。 |
@徐兆玮 2012-04-30 09:39:44 齐克让为汝郑把截使,驻守汝州,许州在汝州之东,溵水在许州之南。周岌叛乱似乎可以威胁溵水唐军后方,但却正处于齐克让的汝州和黄巢军之间,忠武军正当黄巢之锋,如何能威胁齐克让之侧后?而且溵水东西走向甚长,其源头恰在汝州之南不远。如果唐军驻防汝州南之溵水,周岌不管叛乱与否都不能威胁唐军侧后。 且以当时形势,黄巢大军主力奔汝州而来,齐克让如想逃回兖州,则从汝州北上洛阳,再出虎牢郑州,这一带正是他的防..... ----------------------------- 古史在这一段的记载,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肯定有重要史实被漏记或误记,要将它合理解释,只能用猜想或推测来弥补缺失部份。 在下推测,齐克让虽然被任命为汝、郑把截制置使时身在汝州,但那是两个月前的事,前线危机,他作为主将不应在后方遥控指挥,这时的驻地可能在郾城附近(郾城在781年设溵州,821年废,但古人提到地名时常常不那么严谨,用旧称或别称代指是常有的事,溵州这个地名也更容易和溵水匹配,如在前面称泗州为泗上一样),如此一来,齐克让的位置当在许州与蔡州中间,向北退走的道路正被周岌所挡,南边就是秦宗权,东边是黄巢。这样才符合《资治通鉴》中“汝、郑把截制置使齐克让恐为岌所袭”的记载。 在这种三面被挡的情况下,齐克让要带着他的军队,至少在一万人以上,东还兖州是很困难的。至于他在潼关战败后,孤身一人因为目标小,逃命反而容易。如在淮海战役中,李弥孤身逃出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他如果带他的军团,可能突围么? 徐兄认为古史“把后来齐克让在潼关的东逃回镇,错记在汝州-溵水防线崩溃时。”仅从逻辑上看是可能的,但毕竟与史料记载的差别过大了,未必是最合理的假说。 |
@徐兆玮 2012-05-01 17:19:47 @总老师麦加 2012-05-01 16:13:26 古史在这一段的记载,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肯定有重要史实被漏记或误记,要将它合理解释,只能用猜想或推测来弥补缺失部份。 在下推测,齐克让虽然被任命为汝、郑把截制置使时身在汝州,但那是两个月前的事,前线危机,他作为主将不应在后方遥控指挥,这时的驻地可能在郾城附近(郾城在781年设溵州,821年废,但古人提到地名时常常不那么严谨,用旧称或........... ----------------------------- “汝、郑把截制置使齐克让恐为岌所袭”这一点可能是齐克让退到东都之后向朝廷奏报的。但齐克让不会奏报自己“引兵还兖州”。《通鉴》将此两点记在一处,甚不可解。所以我认为“引兵还兖州”是潼关之战时发生的。”《通鉴》及其他诸书应记错了。或者原始资料就是传抄错了,因袭未改。 而且防守汝郑和豆卢瑑的建议是一致的。也符合齐克让的官职。如果说齐克让不在汝州而在许州以南的郾城,他的目的是什么?以南的秦宗权在干什么?是抛给黄巢的肉丸吗?如果说黄巢在郾城以东,他的目的是什么?是对峙吗? 九月份,黄巢才打败曹全晸,同月防线崩溃。这一时期黄巢到底在哪里? 老问题还在:为什么其他各道没被截住,只有齐克让被截住。 --------------------------------------------------------------------- 个人认为,徐兄所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真正存在。 从在下查到的资料看,组成溵水防线的各藩镇联军中,节度使一级的人物似只有齐克让一人,其他藩镇只抽出部份兵员参战而已。以感化出三千兵的例子来看,多数藩镇出兵并不多,在目前很粗略的记载中将他们忽略并不奇怪。 不说别的,连溵水防线究竟有那几个藩镇出兵,我们现在都弄不清楚,可以确知的仅泰宁、忠武、感化三镇,我们知道的原因是齐克让是泰宁节帅,忠武和感化惹出大事。那我们能因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就认除此三镇外的其他藩镇没有出兵吗? 事实上,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过齐克让东归受阻,在下推测他受阻,是因为古史一方面记载了他在忠武兵变后,东归兖州。稍后却又很明确地记载了他没有回去。徐兄认为这种自相矛盾的记录,用东归受阻来解释,不是最顺理成章的吗? 至于其他藩镇之兵,由于每支兵不多,又没有大人物,连他们是哪些镇都没有明确记下来,那么在回归(可不一定是东归啊)时受没受阻这种事没有记录,也并不稀奇吧? |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