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血色神州——五代十国纪事(连载)[第42页]

作者:总老师麦加
首页 上一页[41] 本页[42] 下一页[43]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对不起大家,突然安排出差,所以连续几天无法更新。
    陈州之围 五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也发现一个问题了:在不久前收复长安的会战中,大败黄巢,表现得生龙活虎的各路唐军,如今都死哪儿去了?为何不再接再励,将黄巢彻底消灭,反而在大半年内毫无作为,甚至坐视陈州危难呢?

    一个主要原因,是长安之战各路唐军的事实统帅,左骁卫上将军杨复光,突然在河中军营逝世。

    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杨复光的死与某个阴谋相关,但他正好在田公公最希望他死的时候死掉了,难免让心思不阳光的在下有所遐想。大喜过望的田公公立即有峙无恐地将杨复光之兄杨复恭,由“四贵”之一的枢密使贬为飞龙使(负责管理皇家马厩,相当于弼马温),重新稳固了自己宦官老大的位置。

    就总体而言,唐代的宦官集团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罪恶团体,但凡事常有例外,咱们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事实上,到大唐王朝的末年,宦官集团终于还是为帝国奉献出了两个杰出人物,其中之一,便是杨复光。

    在与黄巢较量过的唐军历任主帅中,杨复光可能是最强的一个:劝周岌反正,败朱温于邓州,显示出他的忠义与能力不亚于郑畋;在许州和蔡州空手套白狼,杀王淑,重整军,把忠武八都变成自己的私人军队,表明他的宦官生涯也没白过,还多了些郑畋不具备的厚黑手腕。较之年老昏馈的宋威、自大自私的高骈和平庸无能的王铎,杨复光更胜出的多了。

    在整个关中对峙阶段,杨复光是唯一一个实现了让各路唐军积极协调,奋力作战唐军主帅。现在,没有了杨复光作粘合剂的各藩镇军马,马上又恢复了一盘散沙的常态,各打各的小算盘,积极致力于争功论赏,互争雄长。一种聪明的想法像流感一样传遍多数藩镇长官心中:如果现在黄巢已经威胁不到我,其他藩镇如果不动手,我主动打齐军却不一定取胜,说不定还会让别的藩镇渔翁得利,那我们干嘛傻积极?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藩镇都始终那么“聪明”,其中最突出的“笨蛋”,是两位藩镇中入行不久的小字辈,未来的两大巨星。

    作为长安之战中冲锋陷阵的绝对主力,二十八岁的李克用在所有节帅级的首长中年纪最小,功劳却最大,手中又握有一支人见人怕的强悍武装,理所当然地迎来了自己的丰收季节。首先,唐廷将雁门镇重新并入河东镇,李克用的雁门节度使之职自然被免除了,但却得到了一大堆显赫的新职:“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太原尹、北京留守,充河东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其中检校司空是荣誉虚衔,虽有同平章事的职衔也只是名誉宰相,最实惠的职务还是河东节度使。

    随着原河东节度使郑从谠被调回中央任职,李克用成功入主太原,他的兵力很快扩充到了五万以上,据地九州(太原、代、忻、岚、石、汾、仪、沁、朔),在天下诸藩镇中,实力仅次于淮南高骈。

    从此以后数十年间,河东这块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黄河以北最强的两大藩镇之一(另一个为卢龙),反李克用联盟曾经的总部,被李克用打造成了沙陀军政集团最牢固的大本营。只是李克用消化河东这个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此之前,黄巢还能陈州城外维持一段称孤道寡,杀人越货的“幸福”时光。
    @白犀牛1987 2012-09-03 22:16:56
    @总老师麦加 2012-08-29 07:40:55
    陈州之围 四
    当然,如果认为有饭吃的人就不会吃人,那也过于武断了,古往今来,反例多见。仅拿唐末五代来说,就有李克用的变兵剐食段文楚,赵思绾畅吃活人胆的滋补作用等多个实例,甚至到了二十世纪,还出现了乌干达的阿明、中非的博萨卡之类,虽贵为总统、皇帝,仍把食用人肉当成高档享受的重量级变态。
    因此,个人认为,关于黄巢军大规模食人的记载,...........
    -----------------------------
    这个建议很好,其实我正在考虑如何尽可能客观的评价黄巢,和他所发动这次以暴易暴的全国性战争。初步觉得,以往一段时间将他过份拔高了,现在某些文章校枉过正,又将他过份贬低了。
    @灵魂2000 2012-08-30 13:04:21
    @总老师麦加 2012-08-29 12:36:21
    要用人肉充当军粮,合理的作法应该像秦宗权那样,杀死之后用盐腌制,以保证质量。将活人用巨型石臼舂烂的方法效率虽高,但极端不卫生,由此带来的疫病能够轻易使一支军队不战而败。赵犨的坚壁清野仅仅在陈州周边六十里范围内,黄巢打劫的范围有多大,看看下图就清楚了:

    
    ----------------------------------------------
    很奇怪为什么被陈州阻挡黄巢军怎么还能跑更东面的徐州兖州打劫啊,之间的亳州陈州都没事?难道是地穷人叼?
    -----------------------------
    我觉得是古史在修辞时为了避免繁琐给省略掉了,稍后朱温曾与齐军交战于亳州,可见古史没直接提到的地方,不代表齐军没有入境。只是古史既然没直说,我也不好根据推理将其标出。
    @Lunter2009 2012-08-29 15:15:34
    关于黄巢把巨型石臼不是用来制造军粮的, 麦老师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次我看到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捕食角马, 斑马, 野猪之类时, 就像这些猛兽吃到被食动物的大肠之类的部位时,难道不嫌臭吗? 不过貌似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把将要被吃的对象饿上几天,粪,尿之类的, 应该就很少了吧. 麦老师说这样的吃人方法必然会在短期内引发大面积疫病, 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黄巢军队如果真的吃那人肉糊, ......
    -----------------------------
    回Lunter2009兄:煮熟的米共也还是米共啊,人不是鱼虾泥鳅,在清水里养几天就能去除污物,要是饿极了,连草根、树皮甚至泥土都会吞吃下肚的,要将成千上万人监禁在完全不可能取食的地方关上几天,困难巨大,即使做得到,比起直接宰杀还存在效率优势吗?何况质量还差得远。

    不妨查阅一下古今中外的人类饮食文化史,可曾有哪个地方,哪个时代用史书上黄巢的方式来食用活猪、活牛、活羊或者活鸡?如果没有,又怎么能够想像突然有十几万人集体发神经,要这样吃人呢?

    有饭吃的人不一定不吃人,但一定不会这样吃人。就算是没饭吃饿极了的人吃人,只要还有得选择,也不会这样吃。这一点,可以参考各个饥荒时代大量的食人记录。
    @夜深的咖啡 2012-09-05 11:43:38
    拜读麦加兄大作。
    在下有几点问题向麦加兄请教:
    1.唐中后期府兵制已无法实行,各藩镇都是以税收养私兵,那么为何私兵的忠诚度却不高呢?从唐中央频繁承认兵变上台的留后们的举措,是不是唐中央采用以藩镇对藩镇的策略之外,中间也下黑手鼓励以下犯上以防藩镇首脑独大,最终导致这种“兵变文化”的产生?
    2.从唐末来看,虽然中央实力微弱,但藩镇在内外互相掐架的同时还是基本承认中央的,虽然有些小的反叛...........
    -----------------------------
    回这位朋友:

    在史料中基本上找不到唐中央如果煽动藩镇士兵反叛节帅的证据,实际上唐中央任命的节度使被兵变推翻的比例,似乎比不听命中央的节度使还高些(在下没有精确统计,只是个粗略印像)。而且它假如这么做,也无疑是一个饮鸩止渴的短视愚行,由此产生的示范效应对自身伤害极大。所以个人认为,在唐后期的频繁兵变中,并无中央的黑手存在。

    以在下看,唐末兵变频繁,是由巨大的历史惯性慢慢积累而成的,最初的缘起在于唐中对安史之乱平定的不彻底,使得河朔三镇形成。河朔藩镇的割据由于缺乏法理上的合法性,其节度使只好尽全力讨好其武力基石,让手下的士兵认为跟自己干比跟中央干划得来。而中央由于武力不足,在试图消除割据时也常常使用重金收买。如田兴附唐时,唐廷一次便赏魏博三军一百五十万贯,于是,“军士受赐,欢声如雷。”而一旦中央不能保持这种高投入,军士便重新造反,于是田兴被杀了,田布忠于中央也被部下杀了,宣布按河朔老规矩行事的军官王庭凑、史宪诚等成为新节度使。

    正是在这种类似于竟拍市场式的一次次运作下,军人贪欲被不断炒高,忠义观念不断淡化,藩镇军士们发现:咱们军人有力量!用安重荣的大实话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骄兵悍将渐渐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并通过比较扩散到非河朔型藩镇。

    私兵的忠诚一般只限于开基创业的第一代主帅,唐中期以后的藩镇割据却是长期保持,常常传承数代,还有大量的节度使本身就是兵变上台,不可能指望昔日同僚对他有多少敬畏和忠诚。

    以在下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唐末五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它不是专制政体,而是未形成稳定制度的军主(相对于民主而言)政体,军人是社会上最强势的团体,但这个军主时代由于不存在稳定的有效统治机制,它不可能长期维系,所以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动乱之后,又回归专制政体。
    回徐兄,在下认为唐末五代与三国、十六国之类军阀政治是大不相同的,在其他乱世中,普通士兵只军阀头目的棋子和工具而已,纵横捭阖,角逐天下总是那些头面人物,小人物崛起的机会虽然较一般时候多,但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等他们能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时,都不再是小人物。

    而在五代,哪怕最底层的小兵,都有可能在顷刻间颠覆一个帝国。

    最典型的事例,如一个小卒皇甫晖赌博输了钱,就能掀起一场大动乱,几个月内就让皇帝李存勖身死国灭,并把李嗣源逼成了皇帝。

    又如李从厚派六镇节度使讨伐李从珂,就在即将胜利之时,讨伐军众士兵认为李从珂的开价可能更高,竟然一轰而起,赶跑了已方六位大帅,临阵投降,并返身杀回洛阳。于是李从厚倒台,让李从珂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的李从珂连忙掏空国库来讨好士兵。但众骄兵仍不满足,觉得赏赐太少,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为李从珂不久后的倒台做好了准备。

    总之,五代普通士兵的能量之大(大多数时候是破坏性的)为历史所仅见。李嗣源、李从珂这样的皇帝其实就是被士兵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出来的,虽然没用选票。而后来郭威、赵匡胤的上台也至少有一半是这种“选举”的结果。
    @夜深的咖啡 2012-09-05 19:13:05
    @总老师麦加 2012-09-05 18:38:03
    @夜深的咖啡 2012-09-05 11:43:38
    拜读麦加兄大作。
    在下有几点问题向麦加兄请教:
    1.唐中后期府兵制已无法实行,各藩镇都是以税收养私兵,那么为何私兵的忠诚度却不高呢?从唐中央频繁承认兵变上台的留后们的举措,是不是唐中央采用以藩镇对藩镇的策略之外,中间也下黑手鼓励以下犯上以防藩镇首脑独大,最终导致这种“兵变...........
    -----------------------------
    谢谢麦加兄的回复。
    看来唐中央使用藩镇对藩镇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主要是唐中后期没有出现一个强势的军政领导来收拾藩镇重归中央节制。(当然在宦官把持朝政的情况下肯定出不了这样的人才)
    不过除了末期的朱温外,也奇怪藩镇中也没有出现类似曹操这种挟天子令诸侯的人物。还望麦加兄解释后面两个问题。
    -------------------------------------------
    回这位朋友,因为朱温、李克用等是在下所说的“开基创业的第一代主帅”,是在黄巢起义作用下产生的新军阀,对部下的控制能力较强,有能力实施自己的长远战略。而之前割据的诸藩镇,其节帅本身也往往处于弱势,得靠讨好部下过日子,而中下层军人关心的是自己的福利,不是咱们大帅能不能坐天下。
    @永远的宁海 2012-09-05 18:30:36
    我说麦加兄 你前几日一直不更新 连小弟这个万年潜水党都打算出来催催了 毕竟你是照例两天一更新的。既然麦加兄只是出差,那在下就借此决定 开始使用天涯。有个小问题要问一句:上源驿之变时,如果李克用死了(事实上刘夫人就是这样判断的),那么刘夫人如果命令数万沙陀军进攻汴州,真的不能取胜吗?何况哀兵气壮,何必定要退兵呢?
    最后 老兄觉得李刘氏和朱张氏两位同时期死对头的第一夫人如果对决一下 哪个更有希.....
    -----------------------------
    回宁海兄,李克用集团可能是一朝被蛇咬,所以十年怕井绳吧。我认为李克用在上源驿之变后如果立即攻打汴州,胜负不一定。虽然此时的河东军远强于宣武军,但李克用毕竟是客场作战,远离自己的后方,时间长了补给会比较困难,这些地方已经让先前的黄巢军抢得差不多了。而朱温如果闭城死守,估计也不是李克用短期能下。同时,周边诸藩镇对李克用的恐惧与戒心远远超过对朱温,只要朱温不速败,他们有可能与朱温联手。李克用以前就吃过树敌过多的亏。

    至于朱、李的两位夫人,都有贤名,要论高下,在下一时觉得没有把握,看看哪位朋友能提出自己的高见。
    陈州之围 六


    另一位,就是齐朝曾经的同州刺史,因倒戈一度大红大紫,但很快又让李克用抢去了明星光环的朱温。由于此时不管论出身、论功绩、论实力,他都大大逊色于这位小自己三岁的沙陀军首领,所以得到的报酬也要差一些。

    与雁门镇一样,临时军区同华镇也被撤销了,朱温得到的新地盘是宣武镇。初看起来,这也是个蛮不错的地方,总部汴州(今河南开封,它在今天能够名列中华“八大古都”之一,很大程度上缘于朱温接到的这次任命),是沟通大运河与黄河的水运枢纽,商贸较发达,另辖宋、亳、颍三州,他的老家砀山也包含其中,“泼朱三”可以衣锦还乡了。

    但如果考虑一下时空背景,情况就不那么美妙了。朱温上任于中和三年七月,正是他的老领导黄巢开始围攻陈州一个月之后,紧邻陈州的宣武镇全境均受波及,抢粮抢钱的齐军正往来穿梭于宣武各州,如同漫步于自家后院。由于受到齐军的重点“照顾”,大运河航运中断,原本富庶的汴、宋二州发生了饥荒,公私仓库都空空如也。与全境战事不断相对应,朱温可依靠的却只有亲兵数千,宣武原有的旧兵骄横难制,不堪驱使。而且,现在人人都看得出,只要黄巢拿下陈州,宣武必受杀人不眨眼的齐军主力攻击,汴、宋军民都在末日临近的惶恐之中,度日如年。

    这些情况,大概才是大唐朝廷肯把宣武这样一个原先的富镇,交给一位齐军降将的原因吧。反正你朱温已经和黄巢结下了死仇,除了拼死一战,别无它路可走,你胜了固然好,败了也没人心疼!不过,朱温并没有让困难吓住,行走江湖这些年,他早已明确了一个道理,挑战的背后,往往就是迈向成功的机遇,因此越发斗志昂扬。不管是为了进取,还是为了活命,他都必须与老东家决一生死!

    得益于赵犨的坚守,朱温在他刚到汴州的最微弱时刻,幸运地避开了齐军主力的攻击,渡过危险期,甚至还忙里偷闲,将老母王氏和刘崇的母亲接到汴州以尽孝道。

    五个月后,也就是中和三年十二月,初步站稳脚跟的朱温收到了赵犨送来的求救文书,经过这几个月的战况,朱温也已发现赵犨有勇有谋,是个人物,何况他还干掉了孟楷,为自己除掉了昔日的眼中钉,值得深交啊!何况保住了陈州,也就等于保护了汴州,于是朱温决定出兵相助。

    由于朱温此时的兵力还太弱,所以他又派人邀请忠武节度使周岌,和感化节度使时溥共同出兵,以壮声势。

    朱温看得挺准,这两位同样以造反派身份上台的节度使,也是不得不来的。

    从理论上来说,陈州本就属于忠武镇,周岌是守土有责,陈州不保,他的许州也有危险。时溥的徐州也同样受到黄巢军队的攻击,而且他刚刚被唐中央加授讨伐黄巢东面兵马都统,于公于私都有出兵的必要。三镇一起行动,相互声援,胆子好象也壮了不少。

    最先取得成果的还是朱温,他挥军南下,在鹿邑(属亳州,地处陈州东北约百余里)击败齐军,斩首两千余。借着此役的胜利,朱温打破齐军封锁,收复亳州。然后,三位大帅会晤,商议军情,一致认为,即使三镇联兵,仍不是齐军对手,于是联名写信,请求河东李克用出兵支援。

    @徐兆玮 2012-09-05 22:20:35
    @总老师麦加 2012-09-05 21:27:49
    -----------------------------
    骄兵现象是存在的。但是晚唐五代根本没有军队做主的正式机制,甚至除了暴力之外缺乏惯常的非正式机制。多数军队无非是要些福利,甚至缺乏起码的稳定政治诉求,只是为某些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易帅的工具。正因为如此,高骈很容易以欺骗手段消灭突将营。李从曮则利用亲兵击溃了属下的兵变。

    军队的组织原则要求绝对服从,这从根本上是和自下而上的基层作主原则相悖的。即使某些军官代表普通军人诉求举事,也根本不可能成为军主政体。

    熊秉坤、金兆龙等不过是个班长士兵,他们振臂一呼冲出营房,照样极大地改变了历史。他们改变历史的程度要远远大于皇甫晖之辈。难道说晚清也是军主政体。

    因此,皇甫晖发难不能作为普通士兵是晚唐五代历史主宰的根据。
    -----------------------------------------------
    回徐兄,你举的这个例子,不管它后来的演变结果如何,它本身已经不是传统的军阀政治了,而是在孙中山、黄兴等人影响下的民主革命。而且徐兄也说了,熊秉坤、金兆龙在清军中虽是小人物,但却是革命党的干部,追求的也不是士兵的利益诉求。皇甫晖、凤翔兵变的士兵们原先有这样的组织,这样背景吗?他们就是纯粹的士兵而已。

    至于说到兵变被军官利用的情况,放眼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发展成熟的民主国家,政客操弄民意不同样是司空见惯?大多数政客不同样出身上层,或与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主社会的政客,把讨好选民为第一要务,可以短视,可以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因为他们的沉浮荣辱取决于选民。军主社会的军阀,把讨好军队当作立身之本,为此可以牺牲民众,可以无视道德底线,因为他们生死兴衰取决军队。

    个人认为,军阀与军主的区别,在于军阀头目和军队士卒之间,谁的意志份量更重,并没有绝对清晰的分界线,但能感觉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大笨蛋个个 2012-09-06 14:52:28
    麦老师云南的?

    -----------------------------
    总老师麦加者,本姓赵,汉人,滇中布衣也。五短身材,手有缚鸡之力,双目冏冏有神,若摘眼镜视之,一丈外不辩老相识。不治产业,平日着敝衣,居陋室,一箪食,一瓢饮,俨然世之大“闲”。喜读书,好论史,自谓见解独到,每作文,则煞有介事,洋洋洒洒,虽邻人以白眼视之,亦浑然不觉,诚所谓大愚若智者也。
    @徐兆玮 2012-09-06 13:58:30
    @总老师麦加 2012-09-06 12:05:58
    民主社会的政客,把讨好选民为第一要务,可以短视,可以许下无法兑现的诺言,因为他们的沉浮荣辱取决于选民。军主社会的军阀,把讨好军队当作立身之本,为此可以牺牲民众,可以无视道德底线,因为他们生死兴衰取决军队。
    个人认为,军阀与军主的区别,在于军阀头目和军队士卒之间,谁的意志份量更重,并没有绝对清晰的分界线,但能感觉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
    -----------------------------
    回徐兄,在下在前边已经说过了,五代的士兵影响力剧增的现象根本就没有形成稳定制度,所以也一直没有使用过“军主制度”这个词。它本来就是非正式和不成体系的。我说过这是个不成熟的观点,我的表述未必合适,但这种与其他时代存在明显差别的现象,应该有一个恰当的词来表述。
    @Lunter2009 2012-09-06 23:57:00
    以在下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唐末五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它不是专制政体,而是未形成稳定制度的军主(相对于民主而言)政体,军人是社会上最强势的团体,但这个军主时代由于不存在稳定的有效统治机制,它不可能长期维系,所以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动乱之后,又回归专制政体。
    ---------------------------------------------------------------请教各位: 出现这种不稳定的军主政体是不是和士族的衰落有一定的关系? 刘宋时期的民间造反, 几乎必称司马之后, 隋末董景珍、雷世猛等人图谋造反时, 认为自己"素寒贱, 虽假名号,众必不从", 于是推举萧铣为主. 但是像萧铣的那种故事在残唐五代是不怎么可能发生的, 顾荣挥扇溃万人放在五代就更不可能了.
    -----------------------------
    应该有一定关系,唐末五代时正统观念比较淡薄,比如在汉末群雄中,有一大堆汉室宗亲参与竞争,而唐末群雄中连一个李唐皇族也没有(不包括李克用这位人所尽知的假宗亲)。所以在下认为,朱温即使挟天子以令诸侯,其效用也会比曹操低得多。
    狼虎谷  一


    汾河之侧,名城太原,新主人李克用收到了中原朱温、周岌、时溥三位节度使的联名来信。在信中,朱温等人堆彻了满纸的恭维话,其言语之恳切,就像狂热的少女粉丝举着标牌站在路旁等待贝克汉姆。性格直率,心机不那么深沉的代北汉子很吃这一套:看来没了我李克用,光靠你们几个还是玩不转啊!

    一千多年后,北京市长彭真曾一针见血地说过一句哲言:拍马的人,目的在于骑马!可惜彭市长生得太晚了,李克用没法听到这句名言,他只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于是一挥大手,出兵!

    李大帅啊,你想过没有:朱温、周岌、时溥和黄巢打,那是生死悠关,你李克用去参战,那纯粹就是学雷锋了。时而凶狠暴虐,时而又古道热肠的代北汉子不以为然:学就学吧,学习雷锋不是好榜样么?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二月,李克用集结蕃汉混合军团共五万余人,南下越过天井关(今山西晋城市南),准备从河阳借道渡黄河南下。谁知刚进入河阳镇境内,就发现大批河阳军驻扎于万善(今河南沁阳北),结结实实地堵住大路,同时,他收到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的一封回复函。

    在回复函中,诸葛爽说:非常不巧,黄河上的河阳大桥不知何故突然损坏了,现正在加紧抢修中,故河阳国道暂时不能通行,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抱以十二万分的歉意。您放心,对于这次严重的工程事故,我们一定会严查事故责任人,狠抓施工质量……

    诸葛爽忽悠来忽悠去,中心思想其实就一句话:此路不通!

    作为“聪明”藩镇中的一员,未受到齐军直接威胁的诸葛爽,比起黄巢是否被剿灭,更担心的是:李克用会不会用假道伐虢之计,吞并自己的河阳镇?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就在四个月前,李克用借昭义(辖区包括潞、泽、刑、洺、磁五州)节度使孟方立与监军祁审诲不和的机会,一举出兵支解了昭义镇,夺取了太行山以东的潞(今山西长治)、泽(今山西晋城)二州,随后又向朝廷推荐自己的弟弟李克修当昭义节度使。于是,孟方立和李克修各自成为半个昭义的节帅,诸葛爽也被迫和李克用成了邻居,前车可鉴啊!更何况自己曾是讨伐李克用的副帅,彼此“交情”深厚!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憟。

    不想直肠子的李克用此时成一门心思要助人为东,虽被诸葛爽兜头浇了一瓢冷水,也没有发作,而是掉头向西,进入河中。河阳危机便有惊无险地渡过了,未酿成严重后果。不过从这件小事也看得出,此时李克用在周边诸藩镇中的人缘,大多不太好。

    好在河中王重荣是个例外,他与李克用和朱温的关系都不错,李克用曾出兵救过他的急难,而朱温是他的干外甥,虽然他事不关己也不肯出兵,但借条道帮助一下两位熟人还是不难。李克用遂从河中与陕州顺利渡河南下,再转头向东,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字母C,于中和四年四月初与忠武(周岌)、宣武(朱温)、感化(时溥)、泰宁(齐克让)四镇军队会师与陈州外围。

首页 上一页[41] 本页[42] 下一页[43] 尾页[2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22:5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