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37页] |
作者:青梅煮酒1970 |
首页 上一页[36] 本页[37] 下一页[38]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zealotcity1234 2016-01-11 09:52:18 一顶, ----------------------------- 谢谢师兄的支持。 不过师弟可没有那耐心,如果没有大变化的话,争取明年年底(公历)前结束。 五年后,五年后说不定师弟开始去学习一战或者二战的欧非部分了呢。 哈! 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还惦记老乡养的那肥猪,嘿嘿。 师兄别笑话呀。 |
@施原 3559楼 2016-01-12 09:57 世界大战就在这儿开打~~ ----------------------------- @折翅飞鲨 2016-01-12 15:04:09 真热闹是吧。施原老师的文章很不错。 ---------------------------- @折翅飞鲨 2016-01-12 18:36:20 施老师那篇西安事变的文章真是少见的好文章,就是楼里没有讨论问题的朋友,一边倒的复制粘贴,煮酒师兄的楼里就热闹多了,啥看法的都有。只是提下,大家辩论是好事,但注意措辞,不要人身攻击,骂人就没意思了。 ----------------------------- 赞同飞鲨和九万里师兄观点,吵架很得劲,骂人没意思。 小女五年级,整天给老酒挑毛病,有时候问起来那些不雅的话,真不好回答哩。 咋说咱也是认字,算文化人吧。 哈哈。 |
1.9.2 近卫出山 1939年9月1日和17日,德国、苏联从东西两面夹击入侵波兰,英、法两国随即履行对波兰的承诺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4日,8月30日刚刚成立的阿部信行内阁像一战那样发表公开声明:当此欧洲战争爆发之际,帝国决定不予介入,一心向解决中国事变的方向迈进。 阿部新内阁认为,日本侵华战争之所以久拖不决,蒋介石政权虽然偏安一隅却依然屡败屡战,关键就是苏联以及美、英、法西方各国明里暗里支持的结果。现在欧洲战争爆发,像一战一样各国的注意力势必转向欧洲而无力顾及远东,这或许正是结束中日战争的天赐良机。如果中国事变得不到彻底解决,大量的兵力滞留中国战场,日本也无力展开新的大战役。因此内阁决定暂不介入欧洲的战事,待中国事变解决后再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竞争。 阿部内阁声明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日本的注意力在亚洲,暂时没有和德意结盟的打算。虽然之前遭到了无情的背叛,但在日本陆军中不放弃与德、意缔结同盟初衷的仍占主流,因此对阿部内阁的这个声明非常不满。 比起之前短命的平沼骐一郎内阁,阿部内阁的寿命更短。当时日本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全国性的粮食不足日益严重,阿部内阁缺乏有力的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阿部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如何维持日美通商航海条约,之前美国已经预告该条约到1940年1月26日期满后自动失效。这意味着美国可以随时限制乃至全面禁止对日物资的输出。其结果不仅使日本无法将对华战争继续下去,国内经济也势必会遭到重大打击。 为了更好地改善与美国的关系,阿部慷慨地让出了外务大臣的位置,启用了亲美派的海军大将野村吉三郎出任外务大臣与美国进行交涉,但同样一样在对华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加上在政府机构改革上手法笨拙,阿部内阁很快失去了议会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企图利用汉奸汪精卫“以华制华”的策略也进展缓慢。加上陆军的不满,本来就能力欠缺的阿部信行很快陷入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在巨大的倒阁压力之下,仅仅4个半月之后的1940年1月15日,阿部信行内阁无奈下台。阿部本人随后也只好去汪精卫那里做了特命全权大使。 陆军呼吁近卫文麿再次出马组阁,却遭到了近卫的再次拒绝。内阁也不能空着没人管,1940年1月16日,天皇授命海军大将米内光政组阁。之前一直反对德意日三国同盟的米内光政终于走上前台,成为日本第37届首相。 被陆军戏称为“金鱼大臣”的米内自幼家贫,小时候当过报童、送过牛奶,后来先后进入“海兵”和“海大”学习,成绩一般。一战之后,俄语极其出色的米内先后到俄国、波兰、德国任职,回国后先后任“扶桑”号、“陆奥”号战列舰舰长,1925年晋升为海军少将,1930年晋升中将,米内在著名的“二二六事件”中表现堪称出色。 学识渊博的米内爱书成癖(虽然咱也有这爱好但却一事无成),喜欢安静,对演讲一类的事情毫无兴趣,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演说只有461字,算起来可能一辈子的发言都不一定有松冈洋右一次的多。当时日本军队中盛行光头,今天我们看那些日本将领的黑白照片基本都是秃瓢锃亮。米内在其中可谓是鹤立鸡群,梳三七小分头的米内从年轻时就喜欢戴金丝眼镜,加上米内个子很高,与传统日本人不一样的特有气质使得米内成为老中青三代女性的心中偶像。据说在泡妞界米内光政的人气大大超过了山本五十六。山本实在冤枉,赌博第二,第一是明石元二郎,泡妞还是亚军,冠军被米内横刀夺走。就像今天的山城春城都是第二的贵州,名气就远远不如山城第一的重庆和春城第一的昆明,谭良德三块银牌也比不上一块金牌,郁闷呀!米内的风流倜傥甚至影响到了后辈。据说米内去世之后,他的长子米内刚政经常会遇到很多自称是他小妈的女人,弄得刚政也非常郁闷。 1937年2月米内出任林铣十郎内阁的海军大臣,并于4月晋升为海军大将。林内阁倒台后,米内留任了第一届近卫文麿内阁的海军大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米内一开始主张持谨慎态度,后来由于国军在上海主动挑起战事转变了态度,支持了战事的不断扩大。日本军方内部有长达数十年的“北进南进”之争,海军一直力主南进。在米内的坚持下,1939年2月开始日本海军占领了现在老酒打工的海南和南沙群岛。当时的海南还是蛮荒之地,日军占领这里绝对不是来吃椰子或木瓜,而是将这里作为之后可能进攻东南亚的重要前进基地。 在短命的阿部信行内阁之后米内能够出任总理大臣,和裕仁天皇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时德国的铁蹄正在欧洲肆意践踏,此时不仅仅是军部,就连国内的舆论导向也对日德意三国同盟充满期待,裕仁对此是忧心忡忡。鉴于米内之前反对旗帜鲜明反对三国同盟的杰出表现,裕仁才决定由米内出面组阁。米内本人并没有组阁的打算。当天皇大声的向他宣布“朕,命爱卿组阁”时,米内再也无法拒绝。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那一刻的感觉就像是被电击到一样”。 对于日本陆军来说,尽管对米内出任首相不可能感到满意,但是解决中国问题仍属当务之急。在新年伊始1940年1月1日的《解决中国事变的绝密指导》中明确提出:以1940年为目标,努力解决中国事变。1月4日,陆军省的新年献词中也写道:无论如何,今年都要解决中国事变。 1940年3月30日,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召开联席会议,重点要就如何在1940年内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参加会议的有陆军大臣畑俊六大将,陆军次官阿南惟几中将,军务局长武藤章少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大将,次长泽田茂中将,总务部长神田正种少将,第一部部长富永恭次少将,第二部部长土桥勇逸少将,第三部部长铃木宗作少将等九人,清一色的陆军巨头。会议最后甚至决定如果1940年内无法解决中国问题的话,日本就开始谋划单方面从中国撤军,除在上海、内蒙等地区继续驻留少量兵力外,其余主力全部撤出大陆战场。 大本营陆军参谋种村佐孝在1940年3月底的日志中写道:“作为参谋本部,主要是全力以赴处理事变”,“陆军省方面气势汹汹恨不得立即开始撤兵”,“如果年内不能解决日中战争,1941年起开始自发地从中国撤退的方针已经初步确定下来”。 东京逐步从中国战场脱身的明智决策迅疾遭到了中国占领军的强烈反对。吃到嘴里的肉哪能这么轻易地吐出来?你们这些官老爷难道不知道这些地盘是都是用生命换来的吗?在前线将士的眼里,东京的这帮官僚简直就是“崽卖爷田”的败家子。在陆军省和参谋本部高层中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代表人物就是陆军次官阿南惟几。但不管怎么说,这无疑都是中日战争中的一个难得的转换点。 |
就在日本陆军召开同一天的3月30日,在阿部信行、米内光政前后两任内阁的支持下,大汉奸汪精卫在南京宣布成立“汪伪政权”。就在汪精卫宣誓就职的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美国就做出了表态。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南京政府的建立,是一国以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邻国。美国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重庆政府依然会得到中国大多数国民的信任和支持。因此,今后美国仍然继续把重庆政府看成是中国政府,这是自不待言的。”4月1日,英国和法国也相继发表声明,不承认汪伪政权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中国国内,忍无可忍的蒋介石发出了悬赏通告,以十万国币的高价收购汪精卫的项上人头。 欧洲的侵略者并不是一个人。在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之后,苏联迅速占领了波罗的海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三国。——这也是后来三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首先脱离苏联宣布独立的一个历史原因。1939年11月30日,苏联在强索领土不成的情况下宣布废除《苏芬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芬兰。在与芬兰的战斗中苏联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冬天,最后弱小的芬兰被迫接受了苏联的要求。苏联入侵芬兰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并于1939年12月14日被国际联盟开除会籍。 欧洲战场在经过了长达半年多的“奇怪战争”之后,1940年4月,德国突然在西线发起了“闪电战”,精锐的德国装甲部队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相继陷落。6月11日,就在法国即将全面溃败的危急关头,意大利趁火打劫对英法宣战,像当初苏联对待波兰一样从背后对法国发起突然进攻。6月17日,巴黎落入德军之手。6月22日,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战败投降。德国的兵锋隔着英吉利海峡遥指英伦三岛,大英帝国岌岌可危,朝不保夕。 欧洲发生的巨变对远东造成重大影响。英、法、荷三国在远东地区广阔的殖民地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令人垂涎欲滴却无人看管的熟果。法国、荷兰的崩溃使得东南亚富饶的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成了远悬海外的孤儿。亚洲的明珠已经从蚌壳中露出来了,法属印度支那的橡胶、锡、钨、煤、铜、铝、大米和荷属东印度的石油成了“丢在大街上任人拣拾的宝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荷属东印度是当时世界上几大重要的产油地之一,日本对其可谓是垂涎三米! 中国战场对于日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正在不断地吞噬着日本那本不富裕的战略物资。1940年春天,日本政府正在为海外供应的原料,尤其是石油、橡胶和锡而担忧。英法两国的战时需要同样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援,使得两个国家尽可能限制他们的殖民地输出原料给日本。而日本同美国的经济关系则仍然处在不稳定状态,美国随时可能禁运石油、钢铁等重要物资到日本。 忧心忡忡的日本朝野上下自然将目光凝聚到了南方。政府和军方均认为,随着英、法、荷等国在欧洲的败退,德国势力将迅速扩展到这一区域。日本对因法国、荷兰的战败而产生的荷属东印度、法属印度支那等问题必须迅速做出必要的对策。日本人的想法是,既不能将这一广阔的富饶之地置于德国的统治之下,也不能让它成为日本最大潜在对手美、英的势力范围。假如荷属东印度受到英国或美国的控制,则该地区对日本的石油供应肯定会受到限制,这等于把自己的咽喉完全暴露给了对手。换言之,如果能借此机会将荷属东印度的石油搞到手,日本就可以不再依靠美国的供应,实现重大战略物资石油的自足自给。 良机稍纵即逝,陆军的南进论迅速抬头。东条英机的得意门生、日本南中国方面军副参谋长佐藤贤了立即致电军部:“当今欧洲之变化,希特勒所提倡的建立世界新秩序将急速发展。日本若是一直陷在日中战争的困局中,德国就会马上进军东亚,将英国、法国、荷兰的属地尽收囊中。到时候就轮不到日本出头了。所以当此之际日本必须下定决心尽快进军占领南方地区。” 相对于陆军的与时俱进和转变观念,日本海军历来倡导南进。就在德国占领荷兰的1940年5月10日,海军军令部作战课课长中泽佑大佐就提出,“日本海军要迅速做好对南方实施作战的准备”。5月11日,军令部就组织了以“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油田地带,英、美两国参战”为主题的兵棋推演。 当时在东京的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在7月2日的日记里写道:“5月间日本涌起的政治喧嚣,迄未退减,反见日益加剧”。 |
@海棠栖露 2016-01-12 21:14:08 七芯海棠确属人间极品,海棠愿得其表,不得其心:) 加油! ----------------------------- 看师兄雄文,身心具备,当之无愧! |
欢迎秋华师妹,hotweld、无缘归于山野、玉、歇B、绿尘酒客、LIRUI7979 、李劲555、施原、历史的包袱、minfangui 、铁血丹心、笔比剑更尖 、阳光海、行者无疆各位师兄光临! |
@绿尘酒客 2016-01-13 00:01:29 假设日军南进终究不能放弃或避免的话,那么同样冒巨大风险的情况下日军应该在1940秋向南进攻,直取新加坡和印尼而不打菲律宾,避免和美国直接开战. 这样做从军事上讲冒的风险很大,但实际美军远未做好战争准备,一切的准备和动员都刚开始不久,而国内孤立主义强盛,美国最需要的是时间和理由 而1940年秋正好是英国最危险的时候,作为轴心同盟国日本出兵是有理由的,而节省出和美军作战的兵力的日军兵锋直指锡兰和印度,那么经...... ----------------------------- 法国败亡之后的一年时间是英国最困难的时间。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让丘吉尔喘了第一口气,听到珍珠港被日本袭击的消息后。老丘后来说,他那一晚“躺在床上,怀着解救和感恩之情入眠。” |
@施原 2016-01-13 09:36:59 谁控制海洋,他基本是最后的胜利方面. ----------------------------- 哇! 施原老师和马汉将军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1-13 13:58:38 说白了,军人缺少政治智慧,不能干政!一旦让军人左右了政治,那么这个国家就比较危险! ----------------------------- 绝对赞成铁血师兄观点! |
陟云子、夜凤栖、铁血丹心、悠悠见南山、shangwu2005、panjq998、wxmssd1、江湖庙堂各位师兄,晚上好! |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1-13 13:58:38 说白了,军人缺少政治智慧,不能干政!一旦让军人左右了政治,那么这个国家就比较危险! ----------------------------- @shangwu2005 2016-01-13 19:47:23 这话不错,看我国 历史 ,军人如果太多参与政治,国家往往会乱。 ----------------------------- 同意两位师兄! |
还有一个问题是,解决南方问题与之前一直提倡的彻底解决中国事变可谓息息相关。由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的相继沦陷,通过法属印度支那和缅甸通向中国的道路成为国际社会援华的两条重要通道。如果能够占领这一地区,切断对中国抗战生死攸关的输血管,也会尽快迫使蒋介石政权向日本屈服投降。 6月19日,趁火打劫的日本政府向奄奄一息的法国政府提出要求,暂时封锁法属印度支那与中国的边界,禁止过往交通,并要求法国当局同意日本派去现场检查员以保证禁止任何可能助长重庆作战能力的过境运输。已经只有进气没有出气的法国政府于6月20日答复说,他们在6月17日就已经封闭了边界,不让供应的汽油和卡车通过,将把禁运的范围扩大到许多其他物资,同时表示不反对日本派出检查员。6月29日,由西原一策少将率领的一个日本代表团到达河内,着手在海防、谅山等地建立检查站。一直牛皮哄哄的法国已经沦落到了任人宰割的田地。 日本同时也对英国提出了类似的要求:立即停止从香港和缅甸把战争物资和某些其他种类的货物运到中国。日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土桥勇逸少将声称,如果英国拒绝这些要求,日本军方将坚决要求政府对英国宣战。与这一威胁相配合,日军在邻近九龙租界的边界地区集结了一支5000人的部队。香港英军当局下令毁坏了深圳河上的边境铁路桥和公路桥,并强行把英国的妇女儿童疏散到马尼拉和澳大利亚。日本外务省则明确提出了要求禁运的物资种类,如武器弹药、燃料、卡车及铁路器材等。日本驻英大使重光葵在与英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的谈话中还反复抱怨说,“日本对欧洲战争保持中立,而英国却不象日本对欧战那样对中日战争保持中立”。 比起法国而言英国情况要好一点,面子也更大一点,日本一说就答应也太丢不起这人了。但实际上英国的实力及处境使其无法在远东与日本抗衡,英国决定寻求美国的支持。6月25日,英国向美国说明自己不能独立无援地在两个半球进行战争,它在滇缅公路问题上正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处境,而共同阻止日本在远东的进攻无疑是符合美国利益的。驻美大使洛西恩向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如果美国也不想走向战争,是否由双方一起对日本做出一些让步?赫尔回答说,“迄今为止所有有关妥协方案的建议,都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拒绝在对日妥协上与英国合作。但是赫尔也表示不能派舰队到新加坡,因为那样做将使美国在大西洋的海岸线可能遭到攻击。 看到英国磨磨唧唧不想答应,日本再次发出威胁。日本陆军省官员对英国驻日陆军武官助理直言,“拒绝关闭滇缅公路将肯定引起战争”,日本报刊也充斥着对英宣战的激进言论。为了使日本不至于马上对他们的殖民地马来亚和新加坡动手,刚刚上任不久的丘吉尔认为,“在目前新形势下,我们不应该为了声望而招致日本的敌对”。7月17日,英日双方达成协议,自7月18日起关闭对中国战场至关重要的滇缅公路3个月。当时的滇缅公路承运了从美国输入武器弹药的38%和从苏联输入的37%。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在声明中强烈批评英国此举“不独极不友谊,且属违法”,“无异是帮助中国的敌人”。 德国在欧洲取得的累累战果让日本人嫉羡不已。在日本军部看来,法国已经败降,英国也正在为生存而战,此时不进兵东南亚夺取石油和其他急需的战争资源更待何时。看看人家希特勒,不到一年就征服了几乎整个欧洲,之前吆五喝六的法国不到仨月就歇菜了。再看看自己,快三年了连个贫弱的中国都收拾不了,还陷进去不能自拔,丢人呀!就这人家想和咱结盟咱还扭扭捏捏地挑三拣四,不惭愧吗? 在国内一片“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叫嚣声中,6 月22 日上午,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召开了联席会议研究下一步的对策。会上那些不久之前曾力主从中国撤军的人一反常态,纷纷建议立即对南方地区采取断然行动,做好战争的准备。6月25日,陆军大臣畑俊六大将召集陆军省全体人员训话,发誓要“迎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坚决当上第三国”。之前一度沉寂要求缔结三国同盟的要求在日本国内重新强势抬头。 以前是德国追求咱咱不答应,现在人家发财了咱就要主动贴上去。在一片强烈要求与德国加强合作的喧嚣声中,6月29日,外务大臣有田八郎发表了题为“国际局势和帝国的立场”的外交政策演说,极力强调日本和德国合作的诚意。日本政府匆忙向德国主动提出恢复之前中断的德日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 7月8日,由原林铣十郎内阁外务大臣佐藤尚武作为特使,会同日本驻德大使来栖三郎在柏林会见了里宾特洛甫。佐藤声称,由于日本在远东的行动转移了英、法、美等国的注意力,才使德国在欧洲的任务执行得更加顺利。换言之你能在欧洲横行霸道也有俺的功劳。他说,日本正努力在亚洲建立新秩序,象德国在欧洲所做的那样。他提议双方今后应密切合作,尤其是在美国要干涉欧洲或远东事务的时候。日本正在设法结束中国战事,以腾出手来为上述目标奋斗。佐藤希望德国能够支持日本对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的扩张计划。来栖大使还强调,德国帮助日本加强在远东的地位对德国加强在欧洲的地位也大有好处。里宾特洛甫在回答问题时,把一年前三国公约谈判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日本政府对欧洲事务的漠不关心。 还好人家里宾特洛甫大人有大量,对过去的事情表示既往不咎,一切朝前看,同意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之前闹矛盾的双方重叙旧情、把酒言欢,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德国倒不是真的大度,里宾特洛甫有自己的小算盘。在德国的侵略计划中日本本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德国需要日本在远东通过对马来亚、新加坡、印度支那的进攻给英国以新的打击,同时促使美国把注意力转向太平洋,以牵制和阻止美国在欧洲参战。里宾特洛甫慷慨地表示,希望日本将双方的合作建议具体化。当时日本拟就了一份包括如下要点的日德协议草案: 一、德国承认包括法属印度支那和荷属东印度在内的南洋地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并支持日本在那里的领导权。德国还应帮助日本处理中国事件,给予日本与欧非集团通商的优惠待遇。 二、日本承认德国在欧洲和非洲的领导权。日本虽不参战,但应采用各种手段协助德国迫使英国投降,并给予德国与大东亚通商的优惠待遇。 三、两国应共同合作维护同苏联的和平。但如其中一国受到苏联的威胁,两国应共同协商采取措施。如果其中一国同苏联开战,另一国不得给予苏联援助。 四、德日两国将采取共同行动,以阻止美国干涉欧洲和亚洲的事务。 五、同意大利也要商谈一个大致相同的协定。 7月12日,德日双方代表在该草案的基础上制订了名为《加强日德意之间的协调一致》计划,规定了各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
但是德国驻日本大使奥特在会谈中明显表露出这样一种意思,就是同一个素来与德国疏远的日本政府合作感到极度不爽。话没明说,但毫无疑问是针对一贯主张与英美协调的首相米内光政和外务大臣有田八郎的。换言之,要想合作得更愉快,日本必须成立真正对结盟有诚意的亲德新内阁。 日本陆海军是娘胎里带出来的世仇,作为海军大将的米内与陆军的关系一直不好,组阁之后的米内就一再受到陆军的掣肘,而陆军倒阁的种种活动可以说从米内开始组阁那一天就开始了。相对于陆军的狂热,米内和日本海军界的清醒人士认为,希特勒不会轻而易举地压倒英国的制海权,欧洲的胜负尚未定局。来自驻英大使重光葵的消息也说,英国人正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团结起来誓死与德国人搏斗。美国和苏联两个中立大国的态度也不完全明朗,现在就积极表态为时尚早。 迫于国内陆军和舆论的巨大压力,之前一直反对三国同盟的米内无奈对德日意谈判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以陆军为主体的亲德势力仍不满足。况且在短短的任期内,米内并没有就“解决中国问题”与英美达成任何协议。可谓芝麻没捡到,西瓜也丢了。日本军界决意彻底摧毁米内内阁,由一个能同轴心国进行合作的内阁取而代之。 1940年7月8日,陆军次官阿南惟几中将拜会了内大臣木户幸一,明确提出米内内阁根本不适合同德意进行谈判,改组内阁已不可避免,陆军准备倒阁并再次支持近卫文麿上台。可笑的是,陆军之所以支持近卫文麿重新组阁,并不是因为他德高望重和能力出众。在军方眼中,近卫是出名的懦弱和优柔寡断,这样军方就能牵着他的鼻子沿着他们所希望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陆军很快使出了杀手锏。1940年7月16日,陆军大臣畑俊六大将宣布辞职。米内首相还天真地要求陆军推荐继任陆军大臣的人选,但陆军以提出人选有困难为由予以拒绝。受到致命一击的米内光政只好于7月22日黯然下台。在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中,米内公开表示“内阁总辞的原因来自于陆军的种种阻挠”。天皇虽然不愿看到米内内阁被推翻,表示有些不满,但也不敢站出来公开反对陆军的立场。 畑俊六大将在1940年7月4日的日记中曾有这样的记述: 参谋本部泽田茂次长来此,出示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盖章,逼我决定去留,无奈之下我只好辞职。米内也算厚道人,即使被畑俊六点了死穴,在后来的东京大审判中,米内还是在法庭上做伪证救了畑俊六一命。此乃后话,审判时再详叙。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经历了平沼、阿部、米内三个短命内阁之后,1940 年7 月22 日,把日本带进全面侵华战争、之前一直蛩伏的近卫文麿重出江湖。 |
各位师兄周末愉快。 马上还要陪客人去吃饭,争取早点回来。 回来再给师兄们回帖,尽量还能写点作业。 |
谢谢蓝色De天、海棠栖露 、widopan 、铁血丹心、天府之国公民 、李劲555、yaw1989、行者无疆、李拔风、风陀螺lake 、侧卫、胡子60、嘉陵江上的鱼夫、施原、筋肉猫、panjq998、明月1215、悠悠见南山、62望远镜、历史的包袱、看个球呀、2650708011、yang7425、二点五寸钢炮、悠悠见南山各位新老朋友顶贴。 周末愉快! |
@海棠栖露 2016-01-13 23:01:22 近卫文麿在某种意义上输给了蒋介石。他捣鼓的三次近卫声明,一心只想降服中华民国政府,从中国战场的泥沼中挣脱出来,但蒋介石偏偏就是不买他的帐。所以,看表象是日本军队节节进逼,究实质是日本国家越陷越深。 ----------------------------- 是的海棠老师,所以近卫才被评为日本历史上最差的首相。 |
@风陀螺lake 2016-01-14 11:34:57 再凑个热闹,日本妙高级重巡洋舰,妙高号。 ----------------------------- 风陀螺师兄,这么漂亮的军模,让人叹为观止呀。 师弟只好尽力写好文章,力争为师兄的军模增辉! |
@夜凤栖 2016-01-14 13:04:55 打英国封锁海上即可,日本打中国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们不敢全力玩,因为害怕 苏联背后捅刀。 ----------------------------- 夜凤栖师兄,老毛子干这事,可谓是轻车熟路也! |
@施原 2016-01-14 20:21:42 近卫文麿,替裕仁去自杀? ----------------------------- 施老师好。 近卫是这样宣称的,学生窃以为不过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已。 保留裕仁是美国的注意。 如果近卫不自杀,广田弘毅很可能就能保住性命。 判处绞刑的,总要有一个文官吧。 |
@62式望远镜 2016-01-15 09:16:13 文章。。。。 ----------------------------- 欢迎师兄。 不过师弟的拙文,在师兄的望远镜之下,就原形毕露了。 就像日本人拿富士山形容近卫文麿一样。 |
@行者无疆0615 2016-01-14 10:31:01 德国和苏联的故事说明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共同的利益 ----------------------------- @历史的包袱 2016-01-15 09:16:21 这与为人处世是一样的,极端自私的人只看利益,怎么会有长久的朋友呢?反观美国,是绝对有永远的朋友的,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等。中国现在也陷困境,环顾四周,有几个朋友?俄国也同中国差不多,中俄能成为朋友吗?悬! ----------------------------- 极端同意包袱师兄的观点! |
@看个球啊 2016-01-15 10:26:24 前段时间看了关河五十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将国内正面抗战的,读起来很是过瘾。正文部分,楼主要标明,便于阅读。 ----------------------------- 谢谢师兄的指点,一会写完就按您的指示执行。 |
@yang7425 2016-01-15 15:25:28 年前越来越忙了, ----------------------------- 是呀yang师兄。 今天几个会议室都不够用,连咖啡吧都用上了。 郁闷无比也! |
@施原 2016-01-15 16:57:18 @青梅煮酒1970 如今的世界大战,夺命不流血.... ----------------------------- 施老师,无声的战斗钝刀割肉,更残酷呀! |
@二点五寸钢炮 2016-01-15 18:15:31 过年放假了没 ----------------------------- 早呢,钢炮师兄。 体制外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七天假,路上两天。 几千公里,匆匆忙忙到家里,晚饭都赶不上,好多年没看上完整的晚会直播了。 期盼老板能良心发现,恩典恩典呢! |
首页 上一页[36] 本页[37] 下一页[38]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