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38页] |
作者:青梅煮酒1970 |
首页 上一页[37] 本页[38] 下一页[39]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晋晋2015212 2016-01-15 22:22:24 时间太多错误啊 ----------------------------- 是的,类似的错误还很多的。 还望师兄多多指正。 |
楼上歇B、李拔峰两位新师兄,周末愉快! |
(正文) 对于关东军所发起的“九一八事变”,近卫文麿是击节赞叹。他声称“少壮军人在满洲事变以来所推进的方向是我日本必须走的命运之路”。公开跳出来反对他的导师西园寺所主张的协调外交。从这时候开始,他的思想逐渐与西园寺的民主思想越来越远。“二二六事变”之后冈田启介内阁垮台,西园寺公望为了抑制军部势力的发展,向天皇推荐了他不听话的弟子近卫组织新内阁,被近卫以健康欠佳为由加以拒绝。接任的广田弘毅和林铣十郎两届内阁很快相继垮台后,举国公认继任首相人选除了近卫之外别无他人。 1937年6月4日,近卫受命成立第一届近卫内阁。时年46岁的近卫被称为“青年宰相”、日本政坛上“最年轻的首相”,巧合的是54岁近卫文麿自杀时又被称为日本政坛自杀者中“最年轻的首相”。国内媒体将第一次近卫内阁称为“青年内阁”、“明朗内阁”,多数国民也期待着他能够成功打破日本社会沉闷无比的状态。在日本人眼中,近卫文麿是最最出色的政治家,但事实上恰恰不是。用松冈洋右的话来说,尽管“近卫感觉敏锐,可以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但是总结能力几乎为零”。在此非常时期,肩负日本未来重任的近卫,与其说是列强中最为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还不如说是一个空想家。 近卫有着高尚的血统、良好的教育和美妙的年华,曾因拒绝就任首相给人留下没有权力欲的良好印象。但近卫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统治阶级各阶层的共同要求,那就是大力实施对外扩张。天皇也曾对近卫十分满意,由于家族关系两人亲切有加,近卫在天皇接见时经常谈笑风生,无拘无束,有时还边说话边摇晃着二郎腿。这一行为和一直正襟危坐的东条英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由此受到不少人的指责和鄙视。 看似前途无量的近卫文麿刚刚上台就把日本带上了毁灭之路。上任仅仅1个月零3天,“卢沟桥事变”爆发。虽然曾经做出过“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但在军部的压力下近卫很快屈服,做出了对中国增兵的决定。由于错误低估了中国的抵抗能力,日本就此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随着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步步推进,军部的势力越发猖獗,近卫内阁也很快变成了一个空架子。在这一任期内,短视的近卫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近卫声明”,——“帝国政府今后不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 这一声明被后来的史学家评价为极端弱智的言论,证明了近卫在外交事务上的幼稚无知。藤原彰在《日本近现代史》中指出:此举无疑是“自行堵死了结束战争的道路”。山冈庄八在《太平洋战争》中也指出:“近卫文麿这一奇妙声明看似无视外交惯例。因为在与中国军队的每日战斗中,突然发表了‘不拿你当对手’的声明,为了不是对手的对手,每月要付出巨大的军费并死伤大量的士兵,在人类的军事史上可能是一个笑谈。” 因无力解决中国事变,第一次近卫内阁在1939年1月4日总辞。当日本在中国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时,近卫选择了不负责任的淡然离开。当时的日本民众被告知,日军在中国每攻必克,每战必胜,所向披靡。因此很多人对近卫的辞职很不理解。和后来一样,他的行动总是有始无终。近卫鲁莽的领导方式对日本的国际地位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也让军队对政府的影响力、控制力达到顶峰。 在三个短命内阁相继陷入僵局被迫下台之后,象是再做一遍梦一样,第二次近卫内阁于1940年7月22日再次成立。对于近卫文麿来说,与其说是他谋求来当首相,不如说是首相的位置在向他招手。 唯一强烈反对天皇对近卫任命的恰恰是他的导师西园寺公望,但是反对无效,几个月后的11月这个明治时代唯一的元老就去世了。就在新内阁宣布就职的同一天,西园寺公望的秘书、近卫幼年的同学原田熊雄和内弟有岛生马就谈到了再次成为风云人物的老同学。原田熊雄感叹地说:“近卫这人是一个像富士山一样的家伙。”在旁边的有岛生马的女儿晓子立即问为什么。原田沉思良久后回答道:“从远处看,富士山是很漂亮的。但从近处看富士山全是岩石,简直是粗糙不堪。”接着原田熊雄流下了眼泪,“在国家面临重大选择的危难关头,却选择这样的人担任首相,真是心寒呀”。 的确如此。如果说近卫第一次任内发起的中日战争是为日本订下了一口棺材的话,现在近卫马上要让日本躺进去然后再钉上几个钉子,其中马上要钉的钉子就是随后签署的《三国同盟》和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
晋晋2015212、海棠栖露、李劲555、李拔峰、诺坎普之子、卤蛋、风陀螺lake、曾明敏、施原、背负青天九万里、hjwlwj1112、玉、历史的包袱、铁血丹心、零下一段、几近不惑否、谢志鑫1988、夜凤栖、zealotcity1234各位好友: 周末愉快! |
@风陀螺lake 2016-01-16 12:51:32 等你讲到这些军舰,我就找图片给你配图,我做的IJN不是很多,找点别的大师的来给你配图吧。这样大家看的直观一些。 ----------------------------- 在这里先谢谢风陀螺师兄了。 |
@曾明敏 2016-01-16 13:25:20 我这个理工科生。。。 ----------------------------- 欢迎曾师兄。师弟学的是数学,玩这个也是业余爱好。 咱们一起学习吧。 |
@yu_xiangyu 2016-01-16 17:39:59 老蒋还是有些气节的,拒不承认伪满洲国,成为谈判一大障碍,不过汪精卫也帮了点忙,日本撤兵了,那我老汪不是也要下岗了,如果落在老蒋手上还不死定了,所以千万不能撤 ----------------------------- 玉师兄,老汪能早死,躲过战后的审判,也真够幸运。 |
@零下一段 2016-01-16 22:17:34 ----------------------------- 谢谢玉师兄、几近不惑否师兄和零下师弟,受之有愧呀! 也谢谢所有光临土楼、回帖或者潜水的所有师兄,正是由于你们的关心和支持,老酒和《太平洋战争》才有了被提名的可能。 更感谢tqzrd、104944335、105177584、SULACC、rains97、流年似水、海浪河、babalayou379、龙头牛二等师兄的鲜花打赏。 荣誉属于咱们大家! |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1-16 22:20:36 近卫文磨,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哥几个加把油,全力合作,一起把日本推到悬崖底下! ----------------------------- 铁血师兄,的确如此。 总觉得明治时代的那些杰出人物将日本所有运气都用光了,才有了后来的青黄不接。 |
@谢志鑫1988 2016-01-16 22:24:49 如果美国不出手英国是打不过德国的,在美国参战之前英国的黄金储备已经所剩无几了,战争拼的就是谁的钱多! ----------------------------- 谢师兄说的对,战争拼的就是国家综合实力。 |
@遥远的海浪河 2016-01-17 15:52:33 呵呵!恭喜了! ----------------------------- 哎呦师兄,你这样会把师弟惯坏的呀! |
@pgdzxfj 2016-01-17 16:08:41 读史可以明志。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岛国,要想在世界之林中占有重要的话语权,只有走对外扩张这条迅速积累资本的路子。国人很清楚,日本人更明白。日本的侵华战争在1940年前有一半多的军力资源是美国通过贸易提供的,到头来还是来了个珍珠港事件,更何况是近在咫尺的中国呢。扩张是它的本性! ----------------------------- 是的师兄,所以任何时间都不能掉以轻心。 |
@谢志鑫1988 2016-01-16 22:24:49 如果美国不出手英国是打不过德国的,在美国参战之前英国的黄金储备已经所剩无几了,战争拼的就是谁的钱多! ----------------------------- 谢师兄说的对,战争拼的就是国家综合实力。 -----------------------------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1-17 18:34:40 英国是打不过德国,德国也拿英国没办法。 德国在41年上半年实力达到顶点。不惹美苏,把进攻方向改成中东,拿下来后再经营个几年,然后再逼英国妥协,这才是上策。 ----------------------------- 哈,铁血师兄。其实假设一下历史,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
(正文) 近卫执政的基本方针还在其《排除英美本位的和平主义》论文的延长线上,即通过强化日、德、意三国轴心和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等手段,与英美等传统势力进行对抗。由于之前连续三届内阁都很短命,在组织新内阁时,裕仁天皇特地叮嘱近卫在物色内阁成员人选时要加倍慎重。 对于最重要的陆军大臣和外务大臣人选,近卫分别选择了东条英机和松冈洋右。陆军大臣的决定权在军方,近卫几乎无法左右。不但如此,军方还明确表示,反对任何一个不赞成与轴心国结盟,也就是亲英美的人士出任外务大臣。近卫选择了自称在与美国打交道时没有人会比他强的松冈洋右。有分析认为,近卫之所以选择松冈,是因为在《排除英美本位的和平主义》论文中自己所阐述的“国际秩序构想”与松冈的外交政策在国际感觉上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从这一天起,东条和松冈就成为近卫制定和推行军事侵略及外交政策的左膀右臂。战后日本史学界将东条和松冈并称为日本走上太平洋战争的两大元凶。海军大臣由吉田善吾出任,这显然也不太胜任。东条和松冈赞成三国同盟且无比强硬,吉田反对同盟却胆怯懦弱。后来事实证明,近卫选中的人选是再糟糕不过的了。 1940年7月18日,天皇向近卫公下达了组阁命令。就在同一天晚上,陆军省军务局局长武藤章造访了近卫私邸并出示了一份文件,文件内容是“重新研究关于不介入欧洲战争的方针,同时与赞成我国国是的国家合作”。武藤章提出,陆军承诺以“新内阁”理解此内容为前提,将给予其“完全协助”。换言之就是说,如果不按陆军意愿去做的话,你的内阁和米内内阁的命运将是同样的。 敕令下达后的7月19日,近卫在私邸“荻洼庄”召见了即将就任的外务大臣松冈洋右、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和海军大臣吉田善吾,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荻洼会谈”。虽然这并不是一次正式的官方会议,但其对后来历史产生的巨大影响势必将被记入史册。会议决定新内阁外交政策的四条原则是:一是强化德意日轴心;二是努力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争取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消除和减轻来自北方的威胁;三是将南方英、法、荷等国的殖民地全部纳入日本“大东亚新秩序”的范围;四是尽力排除美国的干涉。这四条原则表明,“南进”已经成为日本当前所要采取的主要策略。 7月22日,第二次近卫内阁宣告正式就职。第二天,近卫文麿以“拜受敕命”为题发表了广播讲话,声称在外交上将“走帝国独自的道路”,“要自己主动去指导世界的变化,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世界新秩序”,并称为了执行上述外交政策,“帝国同满洲和中国经济合作以及向南洋方面发展的必要性在不断增强”。 与上述原则相对应,日本很快便制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政策。这就是随后内阁会议决定的《基本国策纲要》以及大本营和政府联席会议通过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这两个《纲要》成为日本从中国事变走向太平洋战争的起点。 1940年7月26日,组建仅仅四天的近卫内阁就研究通过了《基本国策纲要》,其指导方针就是要建立“大东亚新秩序”和建成完全国防国家。《纲要》内容冗长,其要点是: 一、以确立世界和平为根本,以皇国为核心,建设以“日满华”坚强团结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 二、以发展国家总体力量的国防国家体制为基础,充实足以完成国是的军备。 三、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心放在结束中国事变上。 四、确立强有力的新政治体制,以求国政的全面统一。 五、以自主建设“日满华”三国经济为基础,确立国防经济的根本。 六、在迅速解决中国事变的同时,捕捉良机解决南方问题。 早在侵华战争早期的1938年11月3日,第一次近卫内阁就明确提出了“建立东亚新秩序”,当时的范围仅仅局限于中国、朝鲜和满洲地区。虽然这次仅仅增加了一个“大”字,但已经包括了整个东南亚甚至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广大地区。上述内容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日本要把侵略战争从之前的中国大陆对外扩展。连中国都消化不了的日本已经好高骛远地准备扩大战线,准备南进了! 还在近卫没上台之前,陆军省联合参谋本部已经根据欧洲形势的巨大变化开始着手起草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要纲》。7月3日,陆军省和参谋本部的首脑会议研究通过了这一提案,并在4日发给海军方面征求意见。此后,陆海军之间进行了多次协商沟通,于7月22日作为大本营陆海军部的联合提案确定下来。 在这份文件中大本营陆海军部一致认为,即使德国不在英国本土实施登陆,德国的最终胜利也毫无疑问,这正是日本实施南进战略,取得南方资源以摆脱经济上对美英依赖、巩固自给自足态势之天赐良机。在制定纲要的同时,日本陆海军未雨绸缪,已经开始组织对南方地区用兵要地的实地调查、军事情报搜集和作战计划的制定等。唯一存在异议的是,到底是将战争对象确定为荷兰一国,还是确定为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英荷两国,还是加上背后美国的荷英美三国,一时还难下定论。 《纲要》一开头就指出,当前日本的第一要务就是“促进中国事变的解决,同时捕捉良机解决南方问题”,并列举了武力南进的具体推进计划。在外交方面,《纲要》提出“加强与德、意在政治军事上的联合,谋求对苏邦交的重大调整”。另外,《纲要》在最后说明中还写道,“也许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美开战的情况,需要充分做好对美战争的准备”。 |
谢谢夜凤栖、寂寞不再2015、风形火体、南平的科比、四平烟火、widopan、二点五寸钢炮、行者无疆、背负青天九万里、谢志鑫1988、施原、李劲555各位朋友顶贴! |
@四平烟火 2016-01-17 21:01:02 我不明白。呵呵。 ----------------------------- 四平师兄,顶贴原因有二: 一、路加老师的“照汗青”是经常去看的。尽管师弟水平差点,但是认真看还能看懂。而到了那里就跟您一样一头雾水了,看了一段不懂就只好算了。再看看人家类似近卫文麿的尊贵出身,只能认为“专家太深奥、自己太低能”。 二、看了下边的手稿,感觉能够扫描发出来是需要很大胆量和勇气的。 所以顶一个。 |
@二点五寸钢炮 2016-01-18 01:36:46 只有顶一个 ----------------------------- 钢炮师兄太客气了,正是由于师兄们的支持,师弟才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这些支持已经足够了! |
@施原 2016-01-18 09:54:34 大部更新, ----------------------------- 哈,施老师,学生一天只能整这么多呀! |
各位师兄,晚上有公务,很可能更不了,大家原谅。 尽量早点回来吧。 |
谢谢无缘归于山野、玉、铁血丹心、土拔鼠1812、风形火体、u_106020387 、嘉陵江上的渔夫、李拔峰、施原、行者无疆0615 、永不放心、自由无涯等新老朋友顶贴! |
@施原 2016-01-19 09:57:19 @青梅煮酒1970 这次太平洋战争是踢屁屁.... ----------------------------- 就是施老师,连小越南都抖起来了。 |
@风形火体 2016-01-19 16:47:45 老辻死了被发现尸体了?不是说神秘失踪嘛?能不能详细说说怎么发现老辻尸体的? ----------------------------- 风形师兄,肯定没找到。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种说法了。 |
李拔峰、明月1215、江湖庙堂、铁血丹心、夜凤栖、刀客老马各位师兄,晚上好! |
@夜凤栖 2016-01-19 22:01:16 ----------------------------- 凤栖师兄,最近的才是最危险的! |
@刀客老马 2016-01-19 22:04:59 现在,,记得“共产国际”的人已经不多了 ----------------------------- 老马哥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乎? |
(正文) 1.9.3 “柳暗花明” 好事多磨。在多次看似山穷水尽的磨砺之后,局势终于戏剧性地渐趋柳暗花明。在陆军一阵阵“不要错过公共汽车”的叫嚣声中,德、意、日三国同盟再次进入快车道。“九一八事变”之后大闹国际联盟会场宣布日本退出国联的“国民英雄”松冈洋右再次披挂上阵、闪亮登场。 早在一个月之前的1940年7月,松冈洋右就接到了尚未出山的近卫文麿发来的出任新内阁外务大臣的邀请,松冈闻言是心中窃喜。但老奸巨猾的松冈并没有立即答应,他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地提出,应邀出山辅佐近卫的必要条件是必须赋予其“拥有外交政策的决策权和自主权”,这一明显过分的要求竟然得到了近卫的认可。从那一刻起,松冈这个太平洋战争前夜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外交官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被他自诩为“我行我素”的独立外交。 关于近卫对松冈的人事任命,包括内大臣木户幸一在内的诸多高层人士都不赞同,连天皇都几次劝近卫要慎重考虑。裕仁曾就起用松冈询问前来晋谒的近卫首相:“起用松冈可能会陷入极大的困境和黑暗之中,你有这种思想准备吗?”天皇的话表示了对前景的忧虑。近卫又一次在需要慎重的时候做出了鲁莽冲动的决定,固执地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在近卫眼里,松冈一贯标榜的排斥英美传统势力可谓与自己是“臭味相投”。 在那些反对者眼中,松冈性格怪癖,喜欢故弄玄虚,虽然足智多谋但浮夸外露,好冒险,办事凭直觉。他的想象力丰富,经常说一些与自己内心相反的话,弄得大家是一头雾水。他一再向同僚们保证他是亲美的,但提到美国却深恶痛绝。他自称不相信德国,却不断向希特勒献媚。他标榜反对军国主义,行动起来却比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还激进。无怪乎有人称他是一位神经不正常的“智力体操运动员”。他可以和希特勒称兄道弟,他可以和斯大林勾肩搭背告诉他“对于共产主义我比你知道的多”,还可以跟罗马教皇谈论基督教教义号称自己是纯粹的基督徒。很多人认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特殊历史时期,让疯疯癫癫的松冈出任外务大臣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 松冈可不这么看。在对外事务中松冈自信地认为,他既能充分利用两个轴心国达到日本的目的,又不致对它们承担过多的义务。他告诉日本驻英国大使重光葵,“意大利今后将从属于德国,但是日本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却能保持独立”。松冈认为日本应当利用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有利时机对法国、荷兰、葡萄牙在远东的殖民地发动突然袭击并占领之,这样做可以最少地冒卷入战争的风险,同时获得最大的利益。松冈还认为,英国很快将被希特勒打垮,届时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也将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在松冈眼里,如果日本站在德意一方进行积极的干涉和威胁,就可以阻止美国去帮助英国,这也正是日本的价值所在。 1880年3月,松冈洋右出生在被誉为“日本右翼政治家摇篮”的山口县。他的家庭因做过一段海上贸易曾经一度富有。但后来由于父亲投资失败欠下了巨额债务,哥哥又挥霍无度导致家道中落。1893年,年仅13岁的松冈被迫去美国西海岸投靠他做生意的叔叔。可惜遇人不淑,一句英语都不会的小松冈刚到美国就被叔父狠心地扔在了海岸上,要他自谋生路。 虽然诅咒一个小孩子很残忍,但是如果松冈就此消失的话对于人类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也是松冈命不该绝,举目有亲却不认的他被当地一家好心的美国人收养,他们还给松冈起了个英文名字叫弗兰克。松冈先是住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后来到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在尔后的成长岁月里,松冈发奋自强,刻苦读书。他坚持一边学习一边打工,为了赚到学费他在餐厅洗过盘子,在农场种过地,还当过铁路工和管道工,还临时做过富人家的仆人。他甚至兼职去当主持婚礼的司仪,松冈绝佳的口才可能也就是当司仪时练就的。尽管在美国曾经受到种族和社会歧视,但松冈仍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俄勒冈州大学毕业,拿到了法学学位。这种曲折艰苦的成长经历,倒是练就了松冈超乎常人的坚韧毅力与求生技能,使他成为极力推动日本对外侵略的“国民英雄”。鉴于后来他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所作所为,讨厌他的美国人给他起了一个“俄勒冈僮仆”的蔑称。 由于母亲病重,1902年22岁的松冈回到日本,他在美国生活了整整九年。虽然接受了近乎完整的西方教育,奇怪的是松冈依然尊崇天皇,对西方充满了敌视。回到日本的松冈曾对自己的朋友说:“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被美国人轻视。当你和一个美国人在楼道里相遇时,美国人不会因为你向他鞠躬并礼貌相让而感谢你,他其实会鄙视你,认为你太容易对付了。如果你朝他脸上来上一拳,他才会尊重你,才会认为你和他地位是平等的。” 与向来过分养尊处优的近卫相反,松冈每一步前进都经历了无数的艰辛。近卫吃美食泡小妞,习惯骄奢淫逸的生活,而松冈最喜欢的不是女人而是美酒。1904年,松冈参加了外务省组织的外交官资格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当时是130人中录取7人)。从这时起,松冈洋右就开始频频活跃在日本的外交领域。 松冈有着天生的倾诉欲望,说起话来是口若悬河,仿佛前三辈子都是哑巴一般。他珍惜每一次能够发言的机会,然后只管喋喋不休地大放厥词,根本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听没有听、听不听得懂,更不允许别人插嘴或打断。在松冈眼里,你如果意见和他一致的话你就是对的,如果不一致那你肯定是错的。如果将近卫文麿比喻做哈姆雷特的话,那松冈就是一个东方还健在的堂吉诃德。他的口若悬河为他赢得了“五万言先生”的光荣称号。松冈冗长的讲话往往再结束时会获得雷鸣般的掌声。——很多时候的原因是大家认为,“终于讲完了,可以不受折磨了”,就像老酒听领导讲话一样。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罗杰率领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从欧洲启航远赴远东驰援。在上海附近,罗杰将几艘补给船放进了上海港。很快,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就接到了俄国辅助舰进入上海港的电报,并在之后的对马海战中一举将敌击溃。那个向东乡大将发去电报的,就是当时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助理、年仅25岁的外交官松冈洋右。 在之后长达17年的时间里,松冈一直在中国任职,成为日本对华侵略扩张外交战线的一员“猛将”,并逐渐形成了“大陆主义”思想。对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局面,松冈一度曾怀疑中国是否有能力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松冈曾有幸参加了巴黎和会,在那里邂逅了未来的“革命战士”近卫文麿。战后因为日本外交界“亲英美派”逐渐占据上风,积极倡导日军出兵西伯利亚的松冈在1921年退出了外务省。后来在老乡田中义一的推荐下松冈进入“满铁”,开始从事对中国情报的搜集工作。1927年松冈出任了“满铁”副总裁。 田中内阁下台后松冈辞去在“满铁”的工作回国致力于政治活动,开始与石原莞尔一起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猛烈抨击主张与欧美各国进行“协调外交”的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松冈主张对美英法应实施强硬外交,鼓吹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九一八事变”之后,以松冈为团长的日本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悍然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松冈发表了铿锵有力的“退出演讲”,可谓风头出尽,此节前文已有描述。 从日内瓦回国后之后,松冈再次回到“满铁”出任总裁,后辞职回家赋闲。德国与苏联的突然联姻导致日本在诺门罕战役中承认了失败,同时使得平沼骐一郎内阁倒台。一向不甘寂寞的松冈在闻听此事后禁不住发出了一声感叹,“德国善于利用别国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违约也不干被他国利用的蠢事。和他们接近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上过当”。松冈此言可谓是一针见血。此此出山之时,新任的外务大臣松冈就要承担起与德意重新缔结三国同盟的重任。 |
@夜凤栖 2016-01-19 22:01:16 ----------------------------- @青梅煮酒1970 2016-01-19 22:31:01 凤栖师兄,最近的才是最危险的! ----------------------------- @夜凤栖 2016-01-19 22:39:02 言之有理,最危险的就是身边的人,因为他们了解你最多。 ----------------------------- 对呀师兄,我们也会灯下黑的! |
首页 上一页[37] 本页[38] 下一页[39]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