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40页]

作者:青梅煮酒1970
首页 上一页[39] 本页[40] 下一页[41]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fanzhan0511 2016-01-23 08:50:00
    一路追赶,终于追上。
    -----------------------------
    师兄稍事休息,天气冷,来喝杯热茶。
    @魔鬼筋肉猫 2016-01-23 10:44:31
    终于把手机弄好了。。。。
    -----------------------------
    哈,猫弟。
    你年轻人,要时髦一点。
    可不敢跟老哥哥一样一个手机用八年。
    都跟咱们一样,中国经济咋发展呀!
    @是傲慢还是偏见 2016-01-23 13:03:08
    残情邪爱,来楼主这儿签个到。
    -----------------------------
    哇,大名鼎鼎的残情老师来了,快快摆上桌签, 台前排中央就坐!
    @姚看江湖 2016-01-23 13:04:50
    顶~
    -----------------------------
    姚老师也来了,看来 台要加桌椅了。
    @施原 2016-01-23 14:12:52
    学辩证法,~
    -----------------------------
    施老师,很多地方都说,日本投降主要的功劳是两个中国老人:屈原和苏武。
    其实学生觉得未必,这个时候让他们出马,实在没有必要。
    特别是屈原,开启了人类的核武时代,也打开了灭亡人类的地狱之门。
    其实有那个姑娘就能基本搞定:李梅!
    @丁莉 2016-01-23 16:30:28
    真的很详尽,好多是我从没看到的。。。
    -----------------------------
    哈,师妹谬赞。
    这个看两本书就能整。
    比起你们的原创,差老鼻子了呢!
    @青梅煮酒1970 3863楼 2016-01-22 21:27
    @土拨鼠1812 2016-01-21 22:00:40
    其实伊藤博文和陆奥是日本很理智的政治家了,他们知道利用战争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二战期间的日本政治家是不是昏了脑袋,军队绑架了政府,绑架了民意,无限的使用武力,真不知道小鬼子二战搞那么大想做什么
    -----------------------------
    正如师兄所言。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之所以能够见好就收,正是因为战争的进程由政治家来掌控。
    记不清哪位那个时代的日本军事家说,原话记不住了,大意是开始打仗的时候就……
    -----------------------------
    @土拨鼠1812 2016-01-23 20:28:35
    玉源是个狠角色~~~学习了哈哈
    -----------------------------
    鼠兄,就中国战场而言,日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总认为下一站就是中国屈服投降的地方,狗熊掰玉米,可惜最后等来的是自己的投降。
    @yang7425 2016-01-23 17:08:09
    酒兄加油了
    周末快乐
    猴年就要来了,酒兄什么时候回去过年了?
    -----------------------------
    yang师兄,还没定呢。
    七天假,路上辗转两天,在家里只能有五天时间了。
    年前事还特多。老板放言,干不完谁都别想回家过年。
    现在票也不敢买,总渴望老板开恩,能早回一天两天的。
    @我是卤蛋 2016-01-23 19:40:33
    过年更不?
    -----------------------------
    兄弟,估计要停个一周左右。
    快五个月没回了,要先回老家看望父母,老家也没网。
    老朋友也要见见面,很多都是一样在外打工,过年才能聚到一起。
    最多一晚上赶过六场酒。
    喝的云天雾地的,写出来的东西卤蛋兄弟也看不上眼吧!
    @青梅煮酒1970 2015-07-20 08:38:32
    唉!
    几天来深刻地理会了以下几个词语:
    眼高手低,豫驴技穷,亚历山大。
    -----------------------------
    @耶和华与我同在 2016-01-23 20:34:20
    你不怕河南人误会吗?呵呵!
    -----------------------------
    哈哈师兄,师弟河南人,不泛指,单指自己的。
    @海棠栖露 2016-01-23 20:54:37
    出门几天,今日刚回,)
    -----------------------------
    呵,这么冷的天,海棠师兄还要外出奔波,辛苦辛苦。
    鞍马劳顿,来杯热茶,暖手暖身!
    @clanead 2016-01-23 22:50:28
    酒兄,正好填补我这一块的空白,顶~~~
    -----------------------------
    师兄好。
    我也是边看边写,但愿整完以后咱们都能比以前清楚一点。
    @永不放心 2016-01-23 23:07:41
    小日本的野心永不止步,80年代还想买下美国。
    -----------------------------
    对那些潜在的威胁,不光鬼子,都要像师兄的名字一样:永不放心。
    @仇SHA令 2016-01-24 00:48:27
    终于追上来了
    -----------------------------
    这句话和师兄的名字很般配哟!
    开玩笑,师兄莫怪:)
    @自由无涯 2016-01-24 09:40:32
    天气寒冷,注意保重身体
    -----------------------------
    彼此,师兄及楼上所有的朋友都要保重。
    早上在被窝里就不想出来。这不,打字比平时慢多了,手都有点伸不出来。
    预示着今年的经济大势吗?
    @扁舟湖上行 2016-01-24 09:48:08
    -----------------------------
    湖上行老师周末愉快!
    谢谢北府之卒、背负晴天九万里、行者无疆三位师兄。
    @北府之卒 2016-01-24 14:13:25
    目前对付日本人,先从经济上收拾他们,手机,电视机方面已经收到了成效,接下去就是汽车,应该在九一八和七七纪念日里禁止日系汽车上街
    -----------------------------
    哈,师兄这招厉害。
    要是发改委看见了,肯定要给师兄颁奖。
    也是治霾的绝招呀!
    (正文)
    1.9.4 开启地狱之门——日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就在三国同盟条约签署前的1940年9月23日,日本已经迈出了南进的第一步:武力进驻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这是日本将战争从中国向外扩展、迈向太平洋战争的开始。
    中日战争已呈现出长期持久战的态势,成为日本实施南进战略的最大障碍。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田中新一曾经写道:1940年秋季,日中战争“局部解决”的希望已不复存在。如果大量的兵力滞留在中国战场无法脱身,势必给南进造成重大影响,迅速解决中国问题始终是日本的一大心病。
    在日本人眼中,蒋介石政权之所以屡败屡战死不投降,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身后有苏联以及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暗中撑腰。1940年7月18日,英日达成协议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这样从法属印度支那进入中国广西的中越公路和滇越铁路运输线就成为国际社会援华的主要通道。如果能够利用法国败降的有利时机控制其在远东的殖民地法属印度支那,就可以取得一石三鸟的效果。首先可以切断西方援蒋的最后通道。其次占领并利用这里的机场,日军轰炸机的攻击半径就可以覆盖中国云南的昆明。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日本没说,那就是以此为基地就可以近距离窥视下一步要攻占的目标——香港、泰国、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菲律宾等广大地区。
    1940年6月,在接到日本要求关闭中越边界的要求后,欧洲老牌强国法国并没有马上就范。他们和英国一样首先想到的是美国。法国驻华盛顿大使将日本的要求告诉了美国,请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但美国助理国务卿韦尔斯的答复是:毫无办法。加上英国的自顾不暇,举目无亲的法属印度支那当局无奈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但是当日本在7月进一步提出要在印度支那建立空军基地以及日本军队在印度支那享有过境权的问题时,法属印度支那当局表示,这个要求太过分,必须经过两国政府的进一步磋商。
    在此期间,第二次近卫内阁已宣布就职。松冈洋右决定通过法国驻东京大使阿尔塞纳.亨利同维希政府进行谈判。8月1日,松冈向亨利提出在印度支那建立军事基地和日本军队的过境权问题。亨利犹豫不决,辩解说如果这样的话就等于是要法国同中国交战。松冈扬言,维希政府若不迅速答应下来,日本将诉诸武力。
    期间美国政府在8月3日已经正式答复法国,暂时不能提供任何军事援助,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告诉日本“反对任何国家干预法属印度支那”。无奈的维希政府只好表示愿意同日本达成协议,使日本在中日战争期间可在印度支那享受军事上的方便,但是日本必须承认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主权。
    法国外长博杜安认为法国必须向日本作出一些让步,因为在他看来印度支那根本没有力量抵御日本的进攻。如果拒绝日本的要求招致日军武力进驻的话,法国只有失败一条路,到那时丧失的将是法属印度支那的全部。他指示亨利可以同意向日本军队提供方便,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必须保证尊重法国对印度支那的主权。8月17日,法国再次将上述情况通报美国,请求华盛顿警告东京,法国在印度支那提供给日本的军事方便必须随着中日战争的结束而终止。这一要求得到了美国的拒绝。赫尔的理由是,这样做反而是默认日本暂时占领印度支那的合法性。
    日本外务省同军方磋商之后在8月21日告诉亨利:日本暂时只需要北部的河内等三个空军基地,驻扎在这些基地的日军不会超过六千人,日本军队可以通过两条铁路线运兵。对于明确承认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主权一事却一直不予答复。
    对于日本与法国之间的纠纷,德国一直保持矜持。一边是附庸,一边是盟友,也确实不太好办。8月17日德国驻维希大使对博杜安说,德国不赞成印度支那被肢解,但也不准备给维希政府以公开的支持。松冈曾两次要求柏林向维希政府施加影响以使其让步。里宾特洛甫的回答是,德国对法国政府能起的影响是有限的。说白了就是不想帮忙。
    看着法国一直不答应,武力解决也存在不少现实障碍,8月27日日本做了最后让步:同意承认法国在该地区的主权。8月30日,亨利与松冈在东京原则上达成谅解,随后双方进行了换文,这就是所谓的“松冈-亨利协定”。在这个协定中,法国承认日本在远东的经济和政治上居于支配地位,并同意给予日本优于其他国家在印度支那享有的经济特权。日本所要的军事特权目的只是为了加速结束中日战争,也就是特权只限于中国事变尚未结束期间。反过来,日本保证尊重法国在远东的权利和利益,尤其是尊重法国在印度支那的主权和印度支那的领土完整。下来只剩下前面商谈具体如何进驻的问题了。
    对于法属印度支那的进驻在日本军部存在两大派别。一派是主张和平进驻的稳健派。从前文就可以看出这一派的主力是海军。日本海军认为,由于目前建造军舰和航运所必需的废钢铁、石油等重要物资必须依靠美国,一旦武力进驻很有可能引起美国的全面禁运甚至武力干涉,因此最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进驻问题,和平进驻方为上策。海军的意见得到了以东条英机为首的陆军省的赞同。另一派也就是所谓的激进派则以参谋本部为主。这些人认为,外交斡旋谈来谈去太耽误功夫,法国都成那样了还怕他个鸟呀?人家希特勒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想干啥就干啥。遇事就外交简直是愚不可及,直接派人进去不就得了?叫唤最厉害的是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富永恭次少将和驻中国广州的日华南方面军副参谋长佐藤贤了大佐。
    这个今后还要多次领衔出演的佐藤贤了是东条英机的大徒弟,跟了东条几乎大半辈子,东条遇事就喜欢跟他商量。早在东条还是一个大佐联队长的时候,佐藤就是他手下的一个中队长。一次佐藤手下一个中尉的老娘生急病问佐藤借钱,佐藤也没钱就跑去向东条联队长借。到东条家东条支支吾吾半天不吭声,只是让佐藤坐。然后就看见东条老婆拿着个包袱出去了。等东条老婆回来后东条就把钱给了佐藤。原来东条也没钱,只好让老婆去当铺当了几件衣服来救急。从这个小事来看东条也不完全是穷凶极恶的那种人。这件事让佐藤感激涕零,从此以后死心塌地跟定了东条,东条也一直把佐藤贤了看作自己的大弟子。
    9月4日,双反在前线的交涉也暂时告一段落。双方约定,为了确保援蒋行为的彻底根除,日本派遣5万人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可以使用当地的三座机场。法国提出,日本军队要等到有具体细则的正式协定签订之后才可开入印度支那,任何违反这一条款的行为将被看作是破坏协定。日本希望协定能在9月6日前正式签署。
    9月5日,法国将有关情况告诉了美国。国务卿赫尔对法国向日本屈服表示强烈反对,但他除了抗议之外不愿采取进一步行动。英国借机提出与美国一起联合对远东提供军事援助的建议。此举倒不是全部为了法国,主要是想借美国的力量威慑日本,以保护自己在远东的殖民地。英国的建议也没有被赫尔采纳。赫尔告诉英国,如果美国卷入太平洋战争,势必要大大削减提供给英国的物资数量。闻听此言的英国立即闭嘴。由于事关中国抗战大局,蒋介石曾经主动提出派出一个师的兵力对法国进行援助,却得到了法国的拒绝。他们认为中国派一个没有飞机掩护的师根本抵挡不了日本人。
    (正文)
    看似一切都顺风顺水,但是变故很快就发生了。就在协定要正式签署的9月6日,日本陆军第5师团步兵第21联队的森本大队已经擅自从镇南关,也就是今天的友谊关穿越了国境线,武力侵入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本来就不愿意的法国立即将这一违规行为通报日本。大家都还没动呢你就开始拿筷子夹菜往嘴里放,成何体统?要是对中国这就不是个啥事,但是对面是破船还有半斤钉的法国。日本军方迅速将森本大队长撤职并送交军事法庭查办。虽然已经投降了德国,但老牌的法国还是死要面子,以日本擅自越境为由拒绝日本继续进驻。漫长的谈判再次开始。一方强势但被另一方抓住了小辫子,双方据此互不让步,导致谈判进入僵局。
    为了应对法国的拖延,日本内阁四相会议在9月13日做出了如下决定:一是谈判以9月22日为期,届时即使谈不成功也要开始进驻。二是仍然尽可能以和平方式进行。如果对方武力抵抗,就行使武力以达到目的。据此9月14日大本营陆军部电令日华南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时间定为9月23日零时,如遇抵抗可以行使武力。
    最后还是力气大的有理,就在日军准备武力进驻的最后时间点到来之前,9月22日下午16:30法国人做出了最后让步:日本人获准使用北部的三个机场,可以在这些区域驻扎六千名日军,并有权取道输送二万五千名日军去进攻云南的中国军队。
    在这里就发生了昭和时期日本陆军三大“下克上”的最后一起,继“九一八事变”和“诺门罕战争”之后的“武力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事件”。第一起的导演是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第二起的策划者是辻政信和服部卓四郎,这一次换成了富永恭次和佐藤贤了。挺巧,每次肇事者都是出入成对,好有人商量。
    为了更好地指挥进驻。激进派的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富永恭次少将决定亲赴现场坐阵指挥。9月14日,富永部长飞抵河内,在这里他见到了更加激进的佐藤贤了,——第三起“下克上”随后发生。富永少将对日本驻河内总领事透出口风,让他迅速做好当地日本侨民的撤离准备工作,明说了就是“谈判不成就立即动武”。同时根据陆军部的指示向第五师团下达了9月23日午夜发起进攻的命令。
    日本原定的计划是:一旦和平进驻的话,由西村琢磨少将指挥的印度支那派遣军从海防港登陆。如果演变成武力进驻的话,则由位于中越边境的第五师团发动进攻。
    由于法国人在下午已经同意和平进驻,晚上实施武力进驻已经没有必要,因此参谋本部电令第五师团立即停止前进。不过位于前线的富永少将在佐藤大佐的怂恿下以该命令不是天皇亲自下达为由拒绝执行。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虽然已经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但由于命令传达延误,步兵第21联队还是按照预定计划于23日午夜零时发起了武力进攻。在第五师团陆上越境的同时,陆军航空队空袭了海防市,炸死平民15人,炸伤18人。第五师团一路和法军展开了小规模冲突,士兵基本由越南人组成的守军在日军的攻击下迅速溃散,并不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25日。双方各有微弱的伤亡。
    原本的和平进驻最终演变成了武力进攻,这一切都是由于富永和佐藤的主观错误指导所致。愤怒的西原一策少将向东京发出抗议电文,“统帅混乱,失信于内外”。明知输理的日本人随后向法国人道歉并交还了战俘。
    南边停在海防港外担任护航的海军舰队听说第五师团不遵守命令越境开战的消息后非常气愤,力劝西村少将不要再实施武力进驻。但是西村少将固执己见,主张实施“奇袭上陆”,并于26日清晨在没有海军掩护的情况下强行登陆,还好陆上几乎不设防。气愤不过的海军放弃了对派遣军的护卫任务擅自从海防港撤退。
    前面真是乱成了一锅浆糊。不过乱归乱,进驻的任务还算是顺利地完成了。
    与“九一八事变”和“诺门罕战役”中的“下克上”相比,此次事件尽管规模最小但影响最大。——日本已经开始公然践踏国际条约,其对象尽管是已经变成了落水狗的法国。从这次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开始,英美真正感到了日本冷飕飕的刀锋。
    绰号“剃刀”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以严厉治军著称,这么大的违规事件决不能置之不理,即使里边有自己的大弟子。东条认为这种“下克上”“绝对不可饶恕”,随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命令。日中国华南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将被解职,连带的还有主张和平谈判的西原一策少将。参谋本部次长泽田茂中将引咎辞职,改由塚田攻中将顶替。很大一批中下层军官被解除了职务。但是两个真正的罪魁祸首却因祸得福:富永恭次被外放到东部方面军,后来在1943年3月荣升陆军次官。佐藤贤了由于有师父做靠山,1942年2月反而出任了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的要职。
    后来日本的史学家评论道,富永恭次和佐藤贤了联手为日本“开辟了一条通向地狱的道路”。
    日本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之后第四天的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条约核心的第三条矛头直指美国。就是泥人也应该有所动作了吧。
    果真,就在日本刚刚进驻三天之后的9月26日,忍无可忍的美国终于出手:宣布除西半球各国和英国之外,禁止向其他国家输出废铁和钢铁,同时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战争贷款。
    看见老大出手了英国迅速做出了短传配合。10月8日,英国宣布重开中国抗日战场大动脉滇缅公路。此举“标志着丘吉尔远东绥靖政策的结束”。
    老美生气了,后果真的很严重!
    @永不放心 2016-01-24 21:01:04
    希望。。。
    -----------------------------
    看了师兄的话,手抖半天打不出字。
    可不敢这样说,会把师弟惯坏的。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1-25 10:53:57
    最TMD自私的国家就是大英帝国,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觉得鬼子侵略中国,对中国造成的两个积极影响,1.是造就了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2.是促使中国结束窝里斗的局面,使主要的政治力量结成统一战线。
    -----------------------------
    铁血师兄,我也不喜欢大英帝国。
    看起来牛皮哄哄,真正拉出来也就是个骡子。
    就这,战后还千方百计地想维护自己在远东的殖民地位。
    师弟之所以把锡兰海战单做一节来写,有几个原因:
    一是想让大家看看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海军的狼狈样;
    二是想说明日本海军让最精锐的南云舰队跑到印度洋干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无聊事儿,在战略上是多少的失误;
    三是锡兰海战的场面和后来中途岛海战中的细节有着惊人的类似,不过日本人运气好而已;
    四是这可能是号称的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三的唯一一次交锋。
    @yu_xiangyu 2016-01-25 13:53:52
    原子弹是美国参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丘吉尔忽悠罗斯福,等到欧洲都被德国占了,德国专心研究大杀器,灭美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罗斯福一打听,德国占领法国后,搜罗了一大批的核物理学家,连居里夫人的 老公 都被搜罗去了,所以慌了。原子弹既然弄出来了,用是肯定的,还可以震慑苏联。而苏联也确实被震慑住了,这也是朝鲜战争斯大林把中国拖下水的重要原因,虽然苏联也有了原子弹,但完全没把握能丢到美国本土去,......
    -----------------------------
    说使用原子弹能减少伤亡只是公开的理由。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震慑苏联。
    对于内部来说,花了20多亿美金,不用的话也没法向纳税人交代。
    -----------------------------
    @施原 2016-01-25 15:18:00
    看,春姑娘来了!
    
    -----------------------------
    青春,漂亮!
    hotweld师兄幽默!
    @爷们老牛吃草2014 2016-01-25 20:35:56
    @青梅煮酒1970 针对“西安事变”,我还是有个问题没搞清楚:德国大举进攻前苏联是在1941年,而“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底,中间相隔有好几年,传说中的“西安事变”的背后主谋是前苏联如果属实的话,那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目的是什么?另外,台湾国民党对此次事件是怎样的看法?他们也认同前苏联是背后的主谋这一说法吗?希望楼主师兄抽点时间给予解答。谢谢。
    -----------------------------
    在苏联眼里,蒋介石是当时统领中国的最佳人选。如果没了蒋介石,中国势必再次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
    这是希望用中国牵制日本的斯大林最不愿看到的。
    @hotweld 2016-01-25 20:51:37
    什么时候到瓜岛啊 我最想看那部分
    -----------------------------
    掐指一算,估计要到秋天吧,师兄。
    @铁__血__丹__心 2016-01-25 10:53:57
    最TMD自私的国家就是大英帝国,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觉得鬼子侵略中国,对中国造成的两个积极影响,1.是造就了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2.是促使中国结束窝里斗的局面,使主要的政治力量结成统一战线。
    -----------------------------
    @夜凤栖 2016-01-25 22:37:28
    统一战线根本不存在!!!
    -----------------------------
    貌合神离!
    @yu_xiangyu 2016-01-25 13:55:57
    看样子,老酒要讲到美国了,这一看就是史丁生的手笔嘛,哈哈
    -----------------------------
    哈,玉师兄料事如神。
    美国马上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过来了,走过来了。
    @xiao840616 2015-07-30 11:35:57
    方伯谦这种人渣也配当华雄,说他是潘凤都抬举他了,不过话说三国演义里面临阵脱逃的人,我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当今,和当年甲午何其相似,要是真打起来,比如已经进去了的徐谷二将军,高高在上范部长,还有口号喊得震天响的戴大佐,谁会是下一个方伯谦
    -----------------------------
    @乐慎 2016-01-25 14:26:43
    都是贪赃枉法,贪生怕死之辈。这些人身上有忠骨血魂吗?
    -----------------------------
    乐慎师兄,咱们也只能“呵呵”了。
    @格子君出走 2016-01-26 07:19:34
    从第一页开始追到现在,从炎夏追到满天雪花,小半年了。一定要写完。
    -----------------------------
    为师兄默默无闻的关心和支持而感动。
    一定坚持,生命不息,更贴不止!
    哈,不过可能马上要停几天的。
    @勇敢区殷实 2015-07-21 09:30:13
    这是讲太平洋战争还是日本跟中国发展史啊?这样写下去跟教科书一样,枯燥无味。个人建议哈。检重要的写例如战前的美日军力对比,美日对战争的态度等等。其他的发展史可不可以另书成日本或者中国发展史?
    -----------------------------
    -----------------------------
    @村长他儿 2016-01-26 10:25:41
    按自己的思路来,不能轻易受了干拢。
    -----------------------------
    得令!
    听师兄的,说的不对大家批评,不要客气。
    咱都是村里出来的。
    (正文)
    1.9.5 美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时间已经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尽管日本在中国大陆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尽管德国、苏联、意大利在欧洲掀起一阵阵血雨腥风,但在地球的另一面,作为经济最强国的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国家,举国上下处处歌舞升平,民众也过着和平而宁静的生活。战争对于他们来说似乎还非常遥远。
    美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丰富暂且不提,东西两面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不但成为保卫美国的天然屏障,也为美国通过两洋开展全球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谁要想在美国登陆去攻打华盛顿的话不是说不可能,但是肯定是要花很大力气的。在美洲大陆,墨西哥和加拿大都太弱,美国不欺负他们就够了,他们肯定不敢对美国有什么不尊敬的地方。至于中美洲和南美洲,除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偶露峥嵘的马岛争端之外,我实在想不起来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像样的战斗,不提也罢。
    正如坛友玉师兄所言,啰嗦了这么久,本文的另一位主角美国终于要闪亮登场了。不是因为之前老酒不说,而是在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美国上上下下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正可谓“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渡危机”。这些经济上的事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估计大家也不会很感兴趣,关键问题是我也不太懂。
    恰如本文开头所言,尽管马休.佩里的“黑船来航”在1853年就打开了日本的国门,可是太平洋太宽广了,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得在那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之内,美日关系还处在一个相安无事的良好发展阶段。
    1894年,日本战胜大清夺走了中国的台湾。四年之后的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夺取了菲律宾,星条旗也开始飘扬在西太平洋上,美国在远东投射的身影已经越来越大。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台湾和菲律宾可以说是隔海相望,忽闻鸡犬之鸣。两强之间已经能够彼此望见对方那不断健壮的身影,并开始相互死死盯着对方摩拳擦掌。
    也就在十九世纪末的甲午战争前后,美国经济总量悄然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大英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但是在西方英法等国眼里,有钱的美国人不过是煤老板那样的暴发户而已,大字都不识几个。他们在经济上是巨人,在政治上却是不折不扣的侏儒。确实自建国以来,美国绝大多数时间都没有怎么参与世界事务。
    在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的日俄战争中,日本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西奥多.罗斯福是历史上第一位认识到美国将是未来世界重要一极、积极倡导美国参与国际事务的美国总统。但是他随后出面调解所签订的《朴茨茅斯合约》却招致了日本举国上下的一片声讨之声,前文已有详叙。日俄战争之后,美日双方都开始把对方当作假想敌,着手为有朝一日的摊牌作准备。
    随后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作为协约国的美国和日本还是盟友,在一战中都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反而赚的是盆满钵圆。力量的不断增强使得双方在西太平洋争夺霸权成为早晚的事情。大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开始对日本采取抑制行动。1921年,英国拒绝延长英日同盟,并宣布在新加坡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联合英法不但迫使日本放弃了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还限制了日本的海军规模。日本人认定这是白种人联合起来对付日本的象征。对于日本来说,这口气迟早是要出的,仇恨的种子在那时候就已经深深埋下。
    针对之后日本大量移民到美国的西部地区,1924年美国又修改了《移民法》,禁止日本移民入境。这更让日本人怒不可遏。基于这一连串的事件,美国会变成日本人心目中的假想敌实在是一点都不奇怪。其实在此时,“假象”二字已经基本上可以去掉了。
    作为西方列强中的后起之秀,美国强大起来的时候世界上已经几乎无地儿可占。美国就转换方式开始在全球推行其“门户开放”政策。30年代之后,美日两国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起因就是“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彻底破坏了维持太平洋地区稳定的华盛顿体系。日本开始了用它的独占政策来取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武力征服过程。
    1929年,西方世界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经济危机。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被国内的经济危机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远东。这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胡佛对主张向日本持强硬态度的国务卿史汀生所提出的经济制裁建议一概加以拒绝,只同意发表一个表明美国立场的声明,这就是美国政府在1932年1月7日以致中日两国政府照会的形式发表的声明:不承认有损于美国在华条约权利也就是门户开放政策的任何条约。这一声明后来被史学家称为“史汀生不承认主义”。
    三十年代初期的美国对战争可谓毫无准备。此时的美国陆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最低点,甚至低于1920年《国家防御法》规定的和平时期士兵280000人的最低标准,只有士兵122000人,在世界上仅仅排第17位。海军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从1929年到1932年,海军军费始终在3.5-3.7亿美元之间浮动,到1933年已经降到了3.5亿美元以下,1934年更是降到了不足3亿美元。
    1933年3月4日,一个大人物的出现将逐渐改变美国在世界上略显孱弱的政治地位。这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继胡佛之后出任了美国第32任总统,他的名字叫罗斯福。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在他出任总统一个月之前的1月30日,一个叫希特勒的人出任了德国总理。将近一个月后的3月27日,日本悍然宣布退出了国际联盟。
    (正文)
    作为二战盟军的领袖,我们有必要花点功夫介绍一下这位身残志坚的美国总统。他的全名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纽约,其父詹姆斯.罗斯福当时已经54岁,相比于山本五十六父亲生山本时的56岁仅仅小了两岁。这从侧面也说明年龄大的男人生出来的孩子并不一定弱智,60后或者70后据此可以考虑去生二胎了,就是生个省长或中将也行。詹姆斯曾经是美国外交界和商业界的风云人物。其母萨拉.德拉诺是出身上层社会且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比丈夫小了整整26岁。在母亲实施启蒙教育之后,罗斯福开始随家庭教师学习拉丁语、法语、德语、书法、算术和欧洲历史。5岁时,他跟随父亲见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克利夫兰曾给过这个小孩儿一个奇怪的祝愿:“祈求上帝,永远不要让你去当美国总统。”大人物的话总是充满玄机,让人懵懵懂懂且回味无穷。后来罗斯福不但当了总统,还一连干了四届,在美国历史上也是唯一的。
    1896年,罗斯福被送入号称“政治家摇篮”的格罗顿学校。青年罗斯福酷爱运动,网球、高尔夫球、骑马、帆船都是高手。他的中学成绩也堪称优良,喜欢辩论,可以说在那时已经具备了作为政治家的这一基本素质。
    罗斯福对海军有着特殊的情感。在十五岁生日那天,他就接到了当时任美国总统的堂叔大罗斯福寄来的生日礼物,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的《海权论》。中学毕业后他就曾想进入当时世界三大海军名校之一的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希望自己将来当一名海军军官。这一想法遭到了父亲的坚决反对。罗斯福最终选择了屈服,他于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
    这一年,他72岁的父亲去世,给罗斯福留下了12万美元的存款。其母也从外祖父那里继承了一笔高达130万美元的遗产。这笔钱现在看来可能并不算很多,但在当时不啻为一笔巨款。丰厚的遗产可以保证罗斯福衣食无忧,放心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从大学时代开始罗斯福就开始热衷于社会活动,此举也导致他大学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后来事实证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往往会成为科学家,倒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政治家或老板。
    1904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第二年的3月他与埃莉诺喜结连理。埃莉诺是当时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侄女,所以说罗斯福和表妹联姻也属于违规的近亲结婚。老罗斯福总统亲自参加了侄女的结婚典礼,使得婚礼更加热闹和受人关注。富兰克林发现,大多数到来的宾客并非冲着新婚夫妇而来,他们参加婚礼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见到总统。从那时起小罗斯福就下定了从政的决心。1907年罗斯福从法学院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律师达十年之久。
    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身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堂叔时,遭到了老罗斯福的怒声叱骂。但小罗斯福并没有改变前进方向。他最终幸运地当选了纽约市参议员。
    1913年,罗斯福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期间参加了著名的华盛顿会议。在长达七年的任期内他表现出色,提出了“建立强大而有作战能力海军”的主张。一战之后的1919年,罗斯福为威尔逊的国际联盟计划奔走游说,结果导致1920年作为考克斯的竞选伙伴参加副总统竞选失败。看来罗斯福就是当总统的命,但失败并不能掩盖其作为政治新星的璀璨光芒。再说了,美国副总统的任务除了等总统出事之外,平时也没什么可干的。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诚哉斯言,就在一起看起来还顺利的时候,灾难已经悄悄降临。1921年8月,罗斯福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之后,大汗淋漓的罗斯福跳进冰冷的海水沐浴,并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在康复期间,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其中不少是传记和历史著作,却几乎没有经济学或哲学著作。
    1928年罗斯福重返政界,参加州长竞选险胜出任纽约州州长,并于1930年成功连任。州长的任期为他积累了宝贵的从政经验。
    1929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193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是在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罗斯福在1932年11月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参加竞选,提出了实行“新政”和振兴经济的纲领。政敌们常利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在告诉大家,“你们需要的是一个政治家,而不一定是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他的工作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罗斯福第一个任期内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对于举世闻名的“罗斯福新政”,几本书都写不完,也不是咱们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说一下结果,那就是罗斯福新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第一个任期终了的1936年,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因此,罗斯福在1936年再次当选总统可谓是水到渠成。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欧亚政治中出现了重大的变化,罗斯福以极大的兴趣注视着这些事态的发展。在远东,日本军方领导人掌控了政府,他们的目标是要让日本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在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成为政府的首脑,另一个法西斯分子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夺取了西班牙的政权。而更为严重的是,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在德国的力量日益强大。罗斯福比其他西方领导人更早地明白,这些新的领导人代表着什么样的威胁。在写给驻法国大使的 中他这样说:“没有人明白,在你我有生之年,欧洲局势之黑暗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对外政策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苏联的关系。1917年布尔什维克掌权后美国就拒绝承认莫斯科政府。然而罗斯福认为,一旦欧亚局势日益紧张而引发战争的话,苏联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盟友。基于此罗斯福上台不久美国就正式承认了苏联政府。之后尽管由于两国缺乏互信而在很多问题上发生争执,两国的关系也越来越糟糕,以至于美国驻苏联大使多次敦促罗斯福断绝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但罗斯福并没有那么做。罗斯福认为继续保持两国关系能够在紧急时刻起到好的作用。而这紧急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多少年就发生了,看来罗斯福是对的。
    罗斯福的外交思想源于他最钦佩的两位总统。他的堂叔西奥多.罗斯福教给他如何捍卫民族利益,达到权力制衡。伍德罗.威尔逊教给他“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共同维护和平的基础上的”。在这一时期,罗斯福政府开始在南北美洲大力推行“睦邻政策”。此举使西半球基本成了美国的后花园,也为美国之后毫无后顾之忧地全力投入二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谢谢感化节度使、夜凤栖、铁血丹心、海棠栖露、多年没摸过选票了、二点五寸钢炮、背负青天九万里、一块小砖、玉、热布巴拉大叔、李劲、u_104944335、寂寞不在2015、筋肉猫、panjq998、hotweld、施原、cnqdjy、dym7355各位新老朋友顶贴!
    @夜凤栖 2016-01-26 22:35:27
    新政......
    -----------------------------
    确实对于罗斯福新政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认为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并不可取,影响也极其深远。但是在当时法西斯肆虐的特殊时期,能够让美国经济迅速恢复,成为同盟国的兵工厂并最后取得胜利,也算功不可没吧。
    还望夜凤栖老师释疑。
    @海棠栖露 2016-01-27 00:09:10
    退出国联再次证明了日本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民族,他们将战术发挥到极致,却在战略上只注重当下。退出国联是为了躲避其他国家利用国联这个平台对它施加压力,却不曾料想,也失去了自己发言的权力。日本战后反思,为这个举动挺后悔的。
    -----------------------------
    是的海棠老师。
    德国、意大利、日本都是因为侵略行动退出国联的。苏联更可笑,竟然因为侵略芬兰被国联开除。还好最后没有站错队。
    尽管国联没有多大效力,但毕竟是一个大多数强国认可的国际组织吧。
    @多年没摸过选票了 2016-01-27 02:37:15
    1940s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
    哈,谢谢选票师兄。
    师弟又相当然,满嘴跑火车了。
    @yu_xiangyu 2016-01-27 12:39:00
    被老酒在正文中提及,不胜荣幸啊。这里必须再八卦一下,小时候老师给我们发糖丸,说罗斯福就是没吃这个,得了小儿麻痹症。等后来长大了觉得不对,罗总统都39岁了,咋还得这个病呢?所以目前关于这个有三种说法:1、罗斯福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一直潜伏,直到39岁后再度复发。2、罗斯福在救火前两周,曾经去参加过一个童子军的聚会活动,因此被传染了,虽然小儿麻痹症的感染者90%为1至5岁儿童,但不幸的是,那剩下的10%的......
    -----------------------------
    哈,跟玉师兄又长了不少见识。
    回头找学医的朋友好好咨询一下,听听专家的意见。
    @热布巴拉大叔 2016-01-27 14:40:31
    我靠,真要4国同盟了,人类就真的没希望了。
    -----------------------------
    不说没希望,至少要多打好几年吧。
    关键在于德意日给苏联分的地盘也就是伊朗和印度方向苏联不满意,苏联的要求又与德国有冲突,才导致四国联盟没有搞成。
    魔鬼多了,也会起冲突。也算是幸运吧。
首页 上一页[39] 本页[40] 下一页[41]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32:02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