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前六部已出版)[第41页] |
作者:青梅煮酒1970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背负青天九万里 2016-01-28 09:06:50 格林巴利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就是四肢无力。以此又叫做肌无力。 数年前,我就不幸得过格林巴利,今天又得了脑出血,快成半个大夫了。 ----------------------------- 以前对肌无力没有多少印象,后来在王朔的小说中发现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疾病。 九万里师兄多多保重。 |
@海棠栖露 2016-01-27 00:09:10 退出国联再次证明了日本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民族,他们将战术发挥到极致,却在战略上只注重当下。退出国联是为了躲避其他国家利用国联这个平台对它施加压力,却不曾料想,也失去了自己发言的权力。日本战后反思,为这个举动挺后悔的。 ----------------------------- @施原 2016-01-28 11:01:20 有人退出核禁试条约,“举国翻腾”~ ----------------------------- 施老师,要真做到全面禁止的话难度也很大吧。 |
@cnqdjy 2016-01-28 12:30:42 但日本敢于发动战争,是在那个历史大背景下的,西方列强哪个不是通过战争占领殖民地的,日本其实就是急于与国际主流西方势力接轨。日本总是非常善于学习或模仿,而当今世界,这一大背景还存在吗?如果楼主去过日本,应该知道日本人早已不是容易被煽动的群体了,普遍冷静而理性。反之,我国的国民倒是很容易被发动,且普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说实在,中国的落后,最该责怪的到底是...... ----------------------------- 如果分别以1945和1949作为起点的话,现在差距可不止四、五年吧。 |
@dym7355 2016-01-28 13:33:43 连历史都不能面对、不敢面对的民族,我看不出有什么理性。 ----------------------------- 1970年12月原西德总理勃兰特那一跪,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赎罪态度。 记得有评论说,总理跪下去了,但是德意志民族站起来了。 |
@阿提拉要哭泣 2016-01-28 16:54:25 牛个鸡蛋,也就能欺欺一下东亚东南亚弱国。 ----------------------------- 哈,就是。跟美国和苏联打,不是都打败了吗? |
@介是为什么呢 2016-01-28 15:59:57 @青梅煮酒1970 继续 ----------------------------- 欢迎师兄,一定会继续。 但是目前要暂停一段,请师兄见谅。 |
@雁鸣剥壳 2016-01-28 17:01:12 @青梅煮酒1970 有点小小建议。既然日本是主角,大纲应该以日本为主导,像《一溃千里》、《绝地反击》、《钳形攻势》,都是以美国为主角的。 虽然大家对日本看法不好,但从日本的角度写更合适。 ----------------------------- 欢迎师兄。 我在今后尽量把握吧。 |
(正文) 早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就曾经考虑对日本实行禁运,这是他手中唯一可以打的一张牌。可是这张牌当时也不能轻易打出来。美国民众对“防疫演说”的敏感反应使得罗斯福清楚,民众根本不可能接受禁运的方案。当然,包括国务卿科德.赫尔和海军许多高级将领也反对对日本实行禁运。罗斯福只有眼睁睁看着日本一路穷追猛打,将蒋委员长赶到了西南一隅的一个山窝里,那里有个城市叫重庆。 你退一步的话敌人就会前进两步。武汉会战之后的1938年11月3日,第一次近卫内阁发表了所谓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表明了日本关于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坚强决心。这就是告诉大家,中国这儿以后你们就别来了,去别地儿玩吧。此举强烈刺激了英美各国。美国立即对此作出了反应,三天后的11月6日就向日本提出照会,要求日本按照九国条约的精神恪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尊重美国的在华权益。日本外务省在11月18日对美国的照会建议进行了驳斥,认为美国的行为“无助于东亚持久和平的确立”。美国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不过从那以后,美英等国的援蒋反日政策就开始具体化。1938年12月15日,美国向中国提供了2500万美元贷款,英国也拿出了1000万英镑。1939年1月14日,英美法三国共同对日提议,不承认所谓的“东亚新秩序”。一周后的1月20日,国际联盟理事会通过了援蒋的决议。 从此以后,美国的援蒋反日政策便越发露骨起来了。1937年到1939年期间,美国累计向中国提供了1.2亿美元贷款,用于购买除武器弹药外的其他物资,其中的5千万元用于稳定货币。对此陆军部长史汀生直言不讳地承认:“我们是在购买而不是在借贷,我们是在购买自己的安全。”这正是美国援华的基本出发点。 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罗斯福还打出了一系列隐秘的组合拳。1938年5月17日,美国国会根据他的要求通过了10年建造军舰115万吨的庞大海军扩建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文森法案。1938年6月30日,英、美、法三国海军订立相互使用港口协调行动的协定。真正让日本恼火的是,美国在1939年7月26日突然单方面宣布1911年签订的《美日通商航海条约》在1940年1月26日到期后不再续约。这对日本简直是晴天霹雳,这预示着重要战争物资钢铁、石油等严重依赖美国的日本,随时将面临着被部分或全部禁运的危险。 这一行动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因为不再续订商约不等于中断两国间的贸易关系,生意该做的还要做。但它向日本表达了一个并不十分明确的信号,美国对日本的行动不会无动于衷,美国随时可以给日本断奶。美日商约废止后,美国一方面拒订新约,一方面仍继续进行两国间的规模缩小了的贸易。 美国的企业界肯定不很支持罗斯福这一政策。美国《幸福》杂志在1940年7月就日美贸易问题向全国企业界高层人士作了一次征询意见的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5000名企业界人士中,包括了750家最大公司的董事、总裁和经理,询问他们美国对日本应该采取三种办法中的哪一种办法:一是彻底绥靖,放任不管,与日本再订立一个新的贸易协定,承认他们宣称的“势力范围”是合理合法的。二是强硬,对日本禁运或者施加武力威胁;三是顺其自然,走着说着,背着手尿尿随他流。 征询意见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主张第一条办法“绥靖”的占40.1%,主张第三种“随他流”的占35%,主张实施强硬措施的只占了19.1%,其中主张以武力相威胁的又仅占19.1%中的19.4%,也就是赞成武力解决问题的连4%都不到。看来,大部分美国商人还是希望同日本继续做生意发大财。 1939年9月德国和苏联联手瓜分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德国和他的盟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整个欧洲只剩下大英帝国在负隅顽抗。但是他们并没有屈服。在绥靖首相张伯伦黯然下台之后,英国人已经选择了一位新的领导人,他的名字叫温斯顿.丘吉尔。 在国内孤立主义的压力下,美国对欧战宣布了中立。这就给美国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美国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中立国,而且没有几个美国人愿意参加另一场世界大战。但绝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德国纳粹的领导人希特勒,也不太喜欢墨索里尼,他们希望英国、法国、中国和其他同盟国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对此,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发表的广播讲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美国人民全力寻求和平,不仅寻求国内的和平,也包括可能影响我们国内和平的世界其他地方的各种和平。我们美国人有着坚定的信念,确保国家安全的坚定信念。为此,我们不仅要为我们今天的安全采取行动,而且还要为我们子孙的安全采取行动。这个安全是与西半球和大洋之外的安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通过寻求我们美国免于战争的办法来寻求我们的朋友也能够免于战争”。——老外发言看起来真费劲! 美国必须适时作出重大改变来适应欧洲的战争形势。尽管也有人呼吁对英国进行援助,但大多数美国人仍然希望继续保持中立。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形势,罗斯福要求国会修改那可恶的《中立法》,以便于向盟国出售武器来对抗德国。经过冗长的斗争和辩论,美国参议院于1939年10月27日以63票对30票获得通过修改法律,11月2日众议院的投票结果是243票对181票。这样在11月4日,美国国会修订了《中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武器和军用物资。这一政策在大西洋和欧洲对盟国是有利的,因为英国掌握着制海权。在亚洲反而对日本有利,因为当时中国的海军力量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立法》修改后第三天的11月7日,一个由英国人阿瑟.珀维斯领导的英国采购委员会就在美国宣布成立。12月6日,罗斯福任命一个联络委员会负责武器和物资的调配,帮助执行盟国的采购计划,——真够迅速的呀! 1940年1月5日,罗斯福很快就把1939到1940年的财政预算送交给国会,其中预算里就包括了11.26亿美元的军备开支计划。一个星期之后,通过罗斯福的极力争取,计划的预算再次追加额外的2.1亿美元并获得通过。1月12日,罗斯福得寸进尺地以防空安全为由再次要求国会追加5.25亿美元用于美国未来三年空军的扩充,此外还包括陆军装备的增加和改建完善海军基地的费用,同时加强美国本土和夏威夷以及巴拿马运河的海岸防务。罗斯福告诉国会,这是保证美国安全所需的最低费用。 4月3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都已压倒多数通过了附加支出的《国防法》。根据《国防法》规定以及涉及各项措施所需的资金需要,4月26日在军事拨款法项下拨付了58789824美元,5月25日在海军拨款法项下拨付了773049151美元,7月1日在军事拨款法项下又追加了22398047美元。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高的国防费用在这届美国国会闭会时达到了惊人的16.14美元,而随后的一些国防计划还需要6.4亿美元。 |
(正文) 面对欧洲和远东日益严峻的紧张局势,罗斯福决心扩大海军规模以应对与法西斯轴心国之间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对海军有着特殊情感的罗斯福认为,如果战争打起来的话,美国必须具有能在两个大洋同时进行作战的强大海军力量,尽管在大西洋强大的英国海军可以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 1940年7月1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海军上将向国会提交了海军扩大计划的草案即《两洋海军法案》,这个计划旨在使美国舰队具有充分的实力,可以单独应付潜在的敌对海军国家在各处海洋上可能结成的任何联盟。议案要求国会提供40亿美元,计划在5-6年建立一支两洋舰队,使海军的总规模扩大70%以上。此项建议加上先前的一些海军造船议案,使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给美国海军规定的力量差不多增加了一倍以上。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美国人也有点清醒过来了。他们逐渐明白如果不进一步增加防务的话,他们的国家很可能遭受战争的侵害。7月18日,斯塔克的提议在众议院竟然以316:0的结果全票通过。 这一法案预计新增257艘大小船舰,总吨位合计约为132.5万吨。具体包括:1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2艘依阿华级战列舰和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33艘巡洋舰,115艘驱逐舰,43艘潜艇,15000架飞机以及总吨位约10万吨的各类辅助舰艇,总费用达到惊人的85.5亿美元。如果该计划能够顺利完成的话,到1946年美国将拥有任何强国从未有过的庞大海军。它将由750艘战斗舰艇组成,总共约有376万吨。可惜由于战争提前爆发,这一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整。由于在海战中航空母舰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战列舰逐渐成为鸡肋,所以后来战列舰的建造数量有所减少,各型航空母舰的数量大大增加。 但远东的局势并不因为美国的这些举措而得到片刻的缓解,步步紧逼的日本很快使出了“夺命三板斧”。第一斧是7月逼迫英国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第二斧就是9月23日强行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最厉害的第三斧就是在9月27日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几个侵略者抱起团来威慑美国,要求他们在西半球凉快,不得卷入欧洲和亚洲的战争。 1940年10月4日,罗斯福在内阁会议上非常严重地谈到了德、意、日《三国同盟》签订后美国面临的局势,会议决定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以应对德意日的威胁。据史汀生当天的日记记载,“美国要做点实际的事,让日本明白我们是认真的,我们一点也不怕它”。内阁中的强硬派提出了对日全面禁运的主张。史汀生回忆说:“1919年秋威尔逊总统发怒,禁止对日本出口棉花,也抵制它的生丝,结果日本在两个月内就屈服了,从西伯利亚撤出了它的全部军队,就像挨了鞭子的小狗似的”。史汀生拿1919年的日本来与1940年的日本相类比虽然不尽合适,但也代表了一大部分美国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小日本来说,通过经济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屈服。 另外两个军方大腕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是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陆军上将,一个是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海军上将。他们认为尽管与日本的战争很有可能,但是美国还没有在太平洋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里最好是采取守势,尽可能长地拖延时间。美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位于大西洋沿岸,相对于太平洋而言,大西洋对美国更加重要。也就是说不是日本很可爱,而是希特勒更加让人讨厌。他们提出就目前而言,对希特勒的战争和支持英国比对付日本更重要。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先欧后亚”战略。开这会的时候总统的选举还没出结果。在这关键时候他只能支持马歇尔和斯塔克,尽管他心里可能更倾向于史汀生和诺克斯。罗斯福与赫尔及一帮重臣经过多次商量后,决定了美国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避免在太平洋发生公开斗争,以便集中全力援助英国和加强自身。 二、对日本继续施加经济压力,援助中国,但不把日本逼到要求战争的地步。 三、让日本了解美国在太平洋是强大的,而且正在加强总的力量。 四、不承诺不使用武力,但是和谈的大门随时敞开。 根据以上原则,美国对德、意、日轴心的威胁做出以下的对策:第一宣布增加陆军兵员;第二增加军用飞机生产;第三成立军用物质生产专门组织机构;第四为了避免国会阻挠决定更充分使用非常时期的总统权力。 除了对日禁运废钢铁和对华提供2500万美元的贷款之外,1940年11月30日,美国再次宣布增加对华援助款项1亿美元。同时增派一批军舰和飞机到菲律宾,以加强那里的防卫力量。相比夏威夷的珍珠港而言这里才是真正的前线。用罗斯福的话来说,易攻难守的菲律宾就是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同年底,罗斯福同意组织空军志愿队到华作战。美国开始逐渐向蒋介石政府派遣飞行员自愿者,到中国训练中国飞行员并参加战斗。这些志愿者由美国空军退役陆军上尉、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指挥,这支飞行队就是著名的“飞虎队”。美国同时派出军事代表团到华研究军事援助问题。为了加强中国的抗战,美国也开始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在南洋地区,,美国还开始与英国和荷兰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如果日本实施南进战略时的联合防卫计划。 其实别说临阵磨枪的美国,就连蓄谋已久的日本此时也并没有完全做好扩大战争的准备。双方都要为可能爆发的大战争取时间。既然如此,那就先象征性地进行一下外交斡旋吧。 啰嗦冗长足以让人郁闷得吐血数升的美日会谈就此拉开序幕。 |
明天晚上开车回家,3000公里,估计要走快两天吧。 今天早上熬到快三点,终于在节前把第九节赶完。 节后继续第一章最后一节《和?战!》。 |
@shenjie172 2016-01-28 22:08:04 先留言,后看内容 ----------------------------- 欢迎师兄。 |
@遥远的海浪河 2016-01-28 23:34:10 酒兄牛啊!三千公里,自己开车? ----------------------------- 哈,海浪河师兄还没休息呀? 四个人,换着开。路上还有公务,要不老板也不会放行的。 明天这时候已经过海峡了。 |
谢谢遥远的海浪河、hotweld、zealotcity1234 、二点五寸钢炮、诺坎普之子、姚看江湖、背负青天九万里、米酒香浓、施原、几近不惑否、玉、河北赵二、天生我才生生生 各位师兄。 |
@河北赵二 2016-01-29 13:12:41 哈哈,中学时经常何人讨论张飞、关羽、赵云、马超到底谁比较厉害 ----------------------------- 哈,二哥,可不是吗? 古人没分出来,小伙伴们倒是分出来了! |
新春即将到来之际,老酒提前给光临土楼的师姐师妹师兄师弟们拜年了!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
@xiao840616 2016-01-29 14:57:57 4月26日在军事拨款法项下拨付了58789824美元,5月25日在海军拨款法项下拨付了773049151美元,7月1日在军事拨款法项下又追加了22398047美元。美国 历史 上和平时期最高的国防费用在这届美国国会闭会时达到了惊人的16.14美元, ______----- 老酒,你这一长串数据都精确到元了呀 ----------------------------- 呵呵,xiao师兄,后边还有角分省掉了。您这一说,才看到16.14后边少了个亿字。 马上出发了,提前给师兄拜年! |
首页 上一页[40] 本页[41] 下一页[42] 尾页[6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