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46页] |
作者:逍遥羽士 |
首页 上一页[45] 本页[46] 下一页[47] 尾页[8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xjzzd001 2019-06-09 15:09:26 翻 ----------------------------- 厉害,说翻就翻! |
@复兴一路 2019-06-09 20:50:06 说一句题外话:在本贴前面我说过几年前我家门外原岳钟琪府邸正门外的小广场上岳钟琪雕像及事迹石刻被街道办消毁建了一个厕所(岳府正门被封),年前我家小区(三十多户的单位小区)正门(原岳府后门)重新把乾隆题的“三朝武臣巨擘”刻在大门口右上方了 ----------------------------- 实际上都是不该被遗忘的人物。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3) 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湖南苗民起义,几乎同时贵州的苗民也乘势起事攻掠铜仁各寨。当时有个守寨的绿营游击孙清元,一看苗民势大,就想撤守暂避锋芒。结果下边这个千总一听就不干了:“芳闻咫地寸土,莫非为天子所守者,奈何委之于贼?”他这一喊给孙清元弄得很不好意思,壮其言,结果和苗人打了一仗,败了不说寨子也丢了。这时候负责平定西南苗民起义的总司令是嘉勇郡王福康安,福康安这时的命令才到铜仁,可是孙清元已经败了才接到通知让弃寨。福康安非常生气,觉得孙清元擅自出战还打败了,徒损军威,所以就要把孙清元军法从事。孙清元太窝囊了,刀压脖子赶紧喊冤,这不是我的错呀,都是他一个人的主意!福康安更生气了,你咬个上司我都能睁一眼闭一眼,你往下咬个千总?这兵还能带不?行啊,那你们俩一块上路吧,把这位千总捆过来以后,福康安也是嘴贱,还问他:“汝何人,乃敢抗吾法?”这位千总大声说:“芳幼读圣贤书,惟知忠孝字。今寨虽小,为天子所畀付,若轻弃,是违君命也,故芳欲一战以扬士气。其胜之与否,自有主之者,非芳之罪。如使芳执殳效命,早裹尸马革矣。”这话说得不只是有文化,而且有心计,王爷可以处罚我,甚至军前正法,但是我所干的一切都是为了皇帝,我放弃寨子就是违抗君命。把皇上抬出来讹人,那就不仅是需要智谋也真得有点勇气。结果就是福康安也和前面的孙清元一样“壮其言”,而且还收为亲兵了——“命为亲军,日见委任,不数载官至专阃。”说了这么多,这个侦察兵出身又颇有心计的人就是第二次出任固原提督的杨芳,表字通逵,号诚村。 为什么两人都选中杨芳打头阵呢,因为一来杨芳一直在基层混,这些年仗确实是没少打,再者这次也是道光皇帝亲自点将,一开始还觉得甘肃、陕西两省的提督一能同时出关,所以是让其中一个人回任的,别看杨芳的路远,旻宁前后三次下旨都是让齐慎返岗,后来听说两人都已出关入疆这才作罢。也就是说皇帝也是相当看好杨芳的。 杨芳本身是侦察兵出身,打仗之前派出好几波密侦队把柯尔坪的情况摸了个门清。柯尔坪的东面是柯坪山,西面则是天山支脉黑尔塔格山,是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咽喉,不管去喀什还是奔叶尔羌、和田都要通过这里。清军如果进军首先在北面要过和色尔湖,然后有柯坪南北两个回庄。经侦察,这里叛军埋伏了两千人,而守在和色尔湖方面则有一千人,总共是三千左右。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4) 道光六年(1826年)11月26日,杨芳率军进抵和色尔湖。当天叛军就察觉了杨芳的到来,立即派人想打杨芳个措手不及。和色尔湖距离柯尔坪南北两庄六十里,杨芳一到,叛军就摸上来了,杨芳的先锋是镇海协副将胡超。 胡超是四川长寿(今重庆市长寿区)人,从小父母双亡,沦为乞丐。乾隆六十年没到二十岁就当兵糊口了,当上兵发现这才是应该干的,他简直天生就是这块料。因为这位仁兄太热衷于下场砍人了,别看在武行上干了三十年才混到个镇海协副将,人家一点没泄气。他的特点就是亲自下场,从小兵到千总、守备、游击、都司一级一级往上走,每逢大战必须身先士卒。据说他手使八十斤大刀。差不多每战都带伤,打仗搏击对他来说享受的是过程,天生的猛人。胡超每次从征必须在最前锋,要把他放在后面很容易造成脱岗,因为他一听喊杀声就冲前面去了。 叛军突袭的部队迎面遇上的就是这个做梦都想打仗的主儿。史书上记“超等奋力击走之,斩首三十余级”。 第二天,杨芳正式展开对柯尔坪的攻击。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杨芳把部队分成两路,一路由猛人胡超率领攻北庄,另一路由参领倭灵阿、锡伯总管额尔古伦率领攻南庄,杨芳自领大军两路策应,留都司孙旺驻和色尔湖断后。 北路胡超又是老套路,身先士卒,下马持矛与敌步战,胡超本人连续格杀敌军数人!北路叛军大败,纷纷逃向南庄。 南庄的锡伯营额尔古伦和叛军这是第三次交手了,都快成老油条了,当然知道怎么打,往哪打最好使了。北庄的败兵刚一过来,额尔古伦就知道胡超得手了,趁乱发起猛攻,南北两庄的溃敌蜂拥往南逃,清军一直追出十里地,追到大黑孜尔卡伦以外。这一仗打的,清军方面基本没有损失,叛军方面被生擒七十三人,搜获妇女五十四口,几乎是把叛军连窝端了,家属都没跑了。最让叛军瑟瑟发抖的是,扼守柯尔坪的张格尔亲信伊瞒、上次在浑巴斯逃脱的玉努斯、中箭带伤逃回的伊斯拉木素皮、浩罕军队的统帅约勒达什伯克等五名头领一个不跑掉,全部阵亡! 打完柯尔坪这一仗,清军不但塔里木北沿战线稳定下来,而且南下叶尔羌、和田,西进喀什噶尔的路线全部廓清了。那位酷爱下场的胡超兄弟经这场大胜又提了一格,升为总兵了,他好像就没跳过级。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5) 现在老问题又来了,那就是补给的问题。乾隆年平回的时候把陕甘总督黄廷桂排在紫光阁五十功臣第八位,说明后勤筹备工作的重要性。现在随着前线领导班子的最后一块拼图武隆阿的到来,清军集结到阿克苏已经有三万大军了。每天的粮草那得多少吧,这次旻宁把这摊工作分给三个人来一起扛,甘肃巡抚鄂山驻肃州、陕西巡抚卢坤驻兰州、哈密办事大臣恒敬驻哈密。旻宁给他们下的指标就是,大军集结到阿克苏之前必须把三个月的粮草办好运抵阿克苏、同时在新疆内采办军需要用的六十万两银子也得准备好,如果到了时间节点没完成任务唯鄂山、卢坤是问。结果从9月份各路清军开拔起直到第二年的初春,鄂山等人共向前线解送白银二百三十八万两,有效保障了前线的作战。而军粮的问题从关内向南疆前线运实在太远,根本来不及满足作战,鄂山、卢坤联衔建议由伊犁和乌鲁木齐向南疆转运,因为在伊犁可以大量采买,乌鲁木齐则有许多存粮可供。在整个平叛期间鄂山和卢坤几个人从伊犁和乌鲁木齐调拔光是面粉一项是四百三十万斤,雇用了骆驼两万多匹,动用双套铁脚车九百多辆。虽然疆内调粮近多了,可是从乌鲁木齐运到阿克苏也得走小一个月,从伊犁翻天山的话中间十四个台站,有一百四十多里的冰岭,路非常难走。这时候辫子在南疆的三大支柱之一的鄂对家族再次体现其定海神针的作用,鄂对的孙子伊萨克贝子不光是带了黑山派回兵助战,而且组织了两千多名维吾尔人,每人背粮五十斤,日行五十里,靠人背步行,攀“羊肠”,爬达坂,硬是将伊犁的粮食背到阿克苏。伊萨克本人还主动捐粮万斤,马二十多匹,长矛一百多支。库车方面是鄂对家族的大本营,鄂对家族发动当地维吾尔人一千多人志愿帮助清军转运乌鲁木齐粮台的军粮,同时捐助二百辆车、五百匹马、一千五百头牛、一千头驴。还是那句话,不能光看新疆八爵在满清一朝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也得看人家投了多少资呀。此次伊萨克的表现为鄂对家族很快带来回报,战后伊萨克晋封多罗郡王,鄂对家族越过哈密额贝都拉家族与吐鲁番额敏和卓家族平起平坐。经过幕后这些非战人员的努力,前线的这些主角们吃饭肚子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干活了。 在决定下一步怎么干的时候,前线的老司机长龄和紫禁城的大掌柜旻宁意见又不统一了。 |
@茫然面对面前 2019-06-12 09:47:33 楼主你把我坑的一夜没合眼啊还得真心说谢谢你的大作让我徒增知识 ----------------------------- 感谢支持!拱手。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6) 旻宁自从长清在阿克苏最紧张的时候打了两仗,见识到张格尔的战力,加上浩罕玛达里汗攻城十二天对喀什噶尔毫无办法,旻宁心里就非常有数了。现在平定南疆倒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消除隐患,永绝根株。所以在长龄杨遇春没到的时候他就一再告诫长清“退敌勿追”,然后统一对外的口径也是暂不南下。这个完全是为了麻痹张格尔。 等柯尔坪之战结束,旻宁更坚定自己的思路了,他给前敌指挥部下的手谕里说:“进兵之期。朕固不为遥制。长龄等当体察情形。随宜进发。不可坐失事机。如张逆仍住喀什噶尔。侦探明确。即当速图进取。扬言官兵驻守阿克苏、乌什、以懈贼心。先分奇兵两路。一由乌什巴什雅哈玛卡伦外草地。潜赴喀什噶尔。一由巴尔楚克军台向树窝子一路潜进。每一路酌带精锐七八千人。派得力镇将督领。各分两起。衔枚潜发。武隆阿熟悉回疆形势。统领奇兵至喀什噶尔堵截。断其归路。长龄等再统率大兵。由军台正路前进。察探策应。会合攻剿。务期一鼓歼捦。”意思是将在外君命不受可以,我也不遥控你们,但是我觉得应该这么打:仍然一面忽悠住张格尔,假装先不南下。然后分兵三路,一正两奇。先说奇兵这两路,一路由乌什巴什雅哈玛卡伦外草地走,相当于从布鲁特境内包抄到喀什噶尔以西,这一路是完全不会遇到敌军,就是路不好走;另一路呢,从巴尔楚克向树窝子一路直插,这一路路也不好走,但是路程较近。两路每一路七八千人左右就够用,这两路奇兵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张格尔逃窜的。最后长龄、杨遇春从大道正常进军就行了。而且旻宁把人选也想好了,两路奇兵就由齐慎和杨芳分别带领就OK。大军只要拿下喀什噶尔,大门一关,叶尔羌、英吉沙尔等地的叛军那就是走投无路了。旻宁天天趴着看地图,可真是没少下工夫。 前敌总司令长龄对皇帝的看法不以为然,长龄此时年届古稀(69岁),也是参加了几乎乾嘉两朝的所有战事,因此他向旻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前奉旨兵分二路,正兵由中路台站,奇兵由乌什草地,绕出喀城,断其窜遁。惟乌什卡伦外直抵巴尔昌,天沟险狭,戈壁数百里,所经布鲁特部,半为贼煽,未可孤军深入。且留防阿克苏、乌什、库车兵八千余,其延、绥、四川兵尚未到。进剿之步骑止二万二千,两路相距二十余站,声息不通。喀什贼众不下数十万,非全军直捣,反正为奇,难期无失。”长龄在前线,面对的南疆这么狂热的宗教氛围他可是远没有皇帝那么乐观,他所说的喀什聚敌数十万虽有夸大,但想想这几次和清军交手的人大部分都是当地被煽动起来的白山派穆斯林,也确实很头疼,全民皆兵来抵抗你的话,那么对手的人数就很难估计。至于由乌什草地通过境外,穿越布鲁特人控制地区包抄喀什噶尔以西,那布鲁特人现在能否靠得住谁也说不准。现在我这三万多人,本来人数上不占优,再分兵的话真到喀什噶尔正面要是出点闪失,那两路奇兵还有意义么?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7) 长龄的说法有他的道理,但确实有些过于谨慎了。 从后来实践证明,当时清军对张格尔和浩罕军队的战力可以说是碾压了。 更关键的是,在柯尔坪战后长龄派到和田一个商伯克叫伊敏的去探听和田的情况,结果伊敏到了和田散布清军大兵即将到来的消息,把当地回人吓得够呛,伊敏煽动起来一百多人连夜把张格尔任命的和田伯克约霍普等四个头目全逮起来了,同时发动全城维吾尔老百姓把张格尔的人一百多全杀干净了。 因为张格尔任用的都是他从浩罕带来的人,所以在当地一点群众基础也没有。 对于清军来说这是个意外之得,可是因为长龄的谨慎,他只派了巴哈布带人过去,结果又被张格尔派兵重新夺回。这样实际上旻宁前边的麻痹敌人然后悄悄堵死对方后路的设计已经全然作废了。 从11月柯尔坪战役以后一直到第二年初,长龄和杨遇春一直按兵不动,旻宁接到前线的奏折越来越少。现在的情况是,后勤的鄂山和卢坤把任务完成得一点毛病没有,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关内的枪械、火药一样不少基本都到了阿克苏了,可是前线不发动,那就只有一个后果——老师糜饷。 要知道旻宁这个人是整个清朝最节俭的一个皇帝,不光是自己的龙袍打补丁,而且还规定旗员六品以下不得穿着绸缎衣服,只能穿布衣。这个花一文钱都肉疼的人这次用兵新疆前后一共花了一千一百万两银子。所以这件事上我给道光皇帝打Call。 旻宁最大特点一个是吝啬,另一个是懦弱,但是公平地讲,他的能力在乾隆之后的皇帝里绝对是第一了,只有在他当政期间满清的国力算是真正的反弹了一次,只不过倒霉在他快下线的时候赶上鸦片战争遇上世界第一强国了。 弘历这个败家子把雍正留下的六千万两家底给花剩一千九百万两,嘉庆皇帝在位二十年给道光皇帝留下了两千七百万两,旻宁一生省吃俭用的一点点攒,到鸦片战争前攒到了三千三百万两,这可是扣除了张格尔这次,后面还有一次玉素普的平叛费用。所以别笑话旻宁小器,在下坡路上完全靠勒裤腰带勒出来了一千多万两存银啊,不容易。 那现在旻宁上火的是前线长龄迟迟不动,每天军队的开支浩大,他哪受得了啊。他和浩罕玛达里有一件事上高度相似,就是二人一提钱反应都很激烈,不同的是一提哪有元宝,玛达里屁股就坐不住,而旻宁则是一跟他提花钱的事,后槽牙就疼。 |
@v943x 2019-06-14 11:38:58 追上大部队了,马克一下 ----------------------------- 欢迎新朋友!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8) 转过年来,张格尔方面传来消息,他最倚重的人——浩罕的下岗军官伊萨伯克和他兄弟木萨跟张格尔吵翻了,打包回了浩罕。 这下旻宁再也忍不住了,我说长龄你们几个能不能醒醒?!——“长龄统领大兵。应于何路进发。自当随宜审度。朕亦不为遥制。惟计长龄、杨遇春、行抵军营。已四月有余。武隆阿续到。亦逾两月。自已将进兵各路。躧探明确。何以屡次奏报。尚无定议。武隆阿前赴阿克苏查验军器。督催粮运。亦不过数日可毕。所奏兵力足敷分剿。即当克日前进。祇系空言塞责。刻计原调续调官兵。二月初旬总可到齐。伊犁乌噜木齐两路所运粮饷。当敷随营裹带之需。正宜趁此兵力壮盛。克期进剿。一鼓歼捦。若大兵久驻。不但师老饷糜。更恐益张贼智。现在汰劣克等、既被逆裔纠约进卡。助其逆焰。已失机宜。傥再任其日久勾结。羽翼更多。办理益形费手。该将军等自问当得何咎。务即将奇兵正兵进发路径。早为定议驰奏。以慰宵旰焦盼。一面克期督兵进剿。不得再事迁延。” 这道圣旨说得很明确了,该我做的我全做到位了,长龄、杨遇春哥俩到那都四个月了吧,武隆阿也到了两月了,都在干什么呢,看你们的奏报,就检查个后勤得多长时间呐?几天的事拖到现在,现在粮饷也齐了,还有什么借口呢?另外那个布鲁特的汰劣克也没争取过来,人家也进卡帮张格尔了,现在想出奇兵突袭也没机会了,等张格尔再凑点人马,我看你怎么办,这次用兵快五万了赶上乾隆年兆惠他们的两倍了,你们还说不行,那以前人家怎么干的呢? 显然皇帝的耐心已经被消费得差不多了,长龄等人是时候给旻宁一个说法了。 很快,长龄领衔上报给道光皇帝前敌指挥部的作战计划:定于道光七年二月六日(1827年3月3日)将全部主力集中在树窝子一路向喀什噶尔急进,原计划的另一路奇兵出乌什奔巴尔昌一带由于既多沙漠水草缺乏而且处于境外没有台站接济,同时布鲁特人又已公开站队张格尔,害怕会有牵制因此放弃,两路进攻并为一路。 因为拖到这个时间所有的奇袭计划都已丧失时机,而且周围的政治态势也有变化,旻宁心里再骂也没办法,好歹现在前线启动了,他还得哄着长龄他们几个——“该将军等、议定统领大兵。于二月初六日。径由树窝子一路。分为前敌后应。突往围攻。所见甚是。行军之道。移步换形。原在该将军等、审势相机妥办。务保万全。惟兵贵神速。必须掩其不备。克日围攻。既足以振军声而褫贼魄。且使逆裔无窜逸之暇。方为妥善。” |
@速芮琦盏看 2019-06-15 15:21:29 写的不错,关注 ----------------------------- 说话算话,要真关注哟。感谢关注! |
世纪兴灭两和卓(119) 3月3日长龄大军抵达巴尔楚克(今天的巴楚),巴尔楚克距离喀什噶尔二百里地,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叶尔羌河从这里流过。因此这是最后一个可供补给的地方,从这里往南或是往北都是茫茫戈壁。长龄深谙兵道,在巴尔楚克留下了七千人,派巴哈布驻守,留这么多人守这里当然不仅是做大军后应和保障补给,同时是要预防叛军顺叶尔羌河北上抄了阿克苏大本营。 3月19日清军进抵大河拐,当夜叛军三千人趁清军脚跟未稳发动突袭。清军严阵以待,火器营发枪炮击败叛军。 次日一早晨,长龄传令天不亮就进军,准备反打对手个出其不意。 叛军败退回营的地方是洋阿尔巴特庄,是喀什噶尔的东大门,在这里张格尔部署了两万人阻击,对外扬言五万人虚张声势。 叛军利用地势,在庄内修建沙岗工事居高临下抵抗清军进攻。这个沙岗阵地一字排开,长达五六里地。 长龄的大军来到沙岗,立即分兵三路,杨遇春在左路、武隆阿在右路、长龄率大军从中路进击。 张格尔的叛军的战力就不用多说了,此战共毙敌上万,生擒三千二百余人,杨遇春和武隆阿追敌三十余里,长龄率军将整个回庄清洗了一遍。 截止到洋阿尔巴特一战,清军已经连续在戈壁里进军半个多月了,距离补给台站越来越远,军粮、水草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开始杀一些疲劳的马匹、骆驼充军粮了。所以现在必须速战速决,以能尽快进军到喀什绿洲。 3月22日,长龄进军到沙布都尔回庄(伽师西),这里离喀什噶尔只有五十里了。这个地方的地形在南疆算是极其罕见的,特点是苇湖、渠深、林密,是个典型的沼泽地带,不利于骑兵机动作战。 沙布都尔庄是喀什噶尔外围的最强一道防线,张格尔在这砸下了接近十万人,当然他的部队只能说是十万人而不是十万军队。有条大渠流经沙布都尔庄,叛军的首领是来自浩罕的安集延伯克色提巴尔迪,他下令把决开大渠把水灌进庄子里,然后叛军距险把整个部队排列在大渠的对岸。 长龄这回仍然是兵分三路,只不过每一路都分成前后队来做梯次进攻,而且根据地形调整为步兵在前、骑兵在后。 长龄和杨遇春居中,以吉勒通阿为后队;武隆阿在左翼,以倭楞泰为后队;杨芳在右翼,以哈朗阿为后队。前队均为步兵、后队皆为马队。 整个叛军的阵地前沿几乎全部是沼泽,清军中路步兵向正面发起进攻后,左右两翼的骑兵绕到水浅的地方强渡这条水渠。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0) 叛军仍然是大小和卓时期的老打法,在水渠对岸垒起工事据险施放鸟枪顽强抵抗。清军步兵很快渡过沼泽冲进了敌阵,双方短兵相接纠缠在一起。针对清军两翼的骑兵包抄,色提巴尔迪也分出骑兵实施反冲击。可以说这一战是清军南下平叛以来打得最有技术含量的一战了,一方面是色提巴尔迪打得很认真,另一方面叛军人数优势明显而且浩罕正规军也就是被张格尔收编的亲军参战得比较多。 双方进入肉搏以后,叛军慢慢就显出后劲不足的特点了,色提巴尔迪确实够硬,他亲自擂鼓督战,鼓舞士气,叛军拚死抵抗。 这时候清军两翼骑兵取得了突破,杀入敌阵,把正在绞杀的战场冲成数段,这回又轮到锡伯营额尔古伦露脸了,他手下有个马甲贝洪阿,是个神箭手,一箭射毙色提巴尔迪。主帅一死,叛军全军大乱,溃不成军。清军一直追杀叛军到浑水河边。 长龄催兵正往前追,突然从西北的密林里冲出几千叛军的伏兵,同时在浑水河西侧也冲出来两千骑兵策应。 长龄分杨遇春军迎战林中敌军,同时用大炮猛轰河西叛军。根据长龄给旻宁的奏折介绍,此役叛军损失高达数万,而且白山派和卓素丕卡克、浩罕军队的安集延主帅色提巴尔迪、浩罕军官占巴克一个没跑了,全部阵亡。 3月25日,清军进至阿瓦巴特庄。离喀什噶尔越是近叛军抵抗得越顽强,从3月19日起差不多清军每三天一大战,小战更是不断。 张格尔叛军聚集在阿瓦巴特回庄十万之众,在山冈上排列成雁翅阵型,叛军的打仗阵势几乎是一成不变。长龄则是每次都换个玩法,这回又把分出一军由杨芳、哈朗阿、阿勒罕保带领绕到庄后去堵截对手后路。长龄和杨遇春的正面进攻部队又分成两翼马队和中路步兵同时推进,叛军占据高冈上一开始没动,专等清军冲到一半的时候从山冈上往下冲。 清军的步兵仍然以连环枪向敌射击,叛军这回真沉得住气,等到清军快接近高冈的时候才开始向下以骑兵猛冲。此时正值春季,狂风大作,清军步兵又给叛军见识了一个新玩意儿——“乘风旗喷筒”,这个喷筒就是原始版的烟幕弹。这叛军的头领浩罕军官阿瓦孜迈玛底、那尔巴特阿訇指挥马队冒烟火强行冲击清军步兵,看似危急的时刻长龄这边又整出新的幺蛾子了,派出一队虎衣藤牌步兵反击叛军骑兵,专门砍对方马蹄,叛军战马受惊乱窜,阵型大乱。侧翼的武隆阿的骑兵趁势包抄过来,突入敌阵。同时从庄后绕过来的杨芳、哈朗阿也赶到战场,四面夹击叛军。阿瓦孜迈玛底身着红衣,在战场上非常显眼,被武隆阿的骑兵一箭封喉。另一个头领那尔巴特阿訇也战死在乱军之中。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1) 清军这次可是把叛军整个包了饺子,两万人完爆对手十万人,当场歼敌两万,追剿残敌直到洋达玛河边,张格尔十万守军星流云散。 用旻宁的心里话说:狭路相逢少废话,盘他! 知臣莫若君,事实证明,老油条长龄只要肯干活,手段和战斗力还是不差的。 洋达玛河离喀什噶尔只有十里路了。张格尔叛军沿河构筑工事二十里长,纵深设置十道防线,整个工事的构筑还是以老套路——前沿挖有三道堑壕、壕中藏有伏兵、堑壕之后垒有沙岗,长约三百丈,以沙岗为阵地配置各种火炮、鸟枪做正面防御主阵地。 外围从河边一直排到喀什噶尔城墙根,也就是清军首先得渡河,然后再需要层层突破这些防线才会接近喀什城墙,这次张格尔的布置多少体现出点专业水准来了。 整个喀什噶尔张格尔布防总人数也是十万人,这是把周围回庄里十五岁以上的人全抓了壮丁,不听从立即格杀,张格尔准备背水决战静候长龄。 3月26日长龄的大军席卷而来。 随着清军席卷而来的还有漫天的大风,前面已说过,现在正是春天,季风天气相当常见。西北地区本身风沙就大,大军一开过来一路扬尘更是遮天蔽日。 长龄见这天的风实在太大,老毛病又犯,有些犹豫了,毕竟敌众我寡,害怕叛军趁风霾发起夜袭。 长龄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前面几次接战都是叛军在清军立足未稳的时候搞夜袭,所以长龄打算后退十里结营。 可这回参谋长杨遇春表达不同意见了:“此天助我也,雾晦中,贼不辨我多少,又不虞我即渡,时不可失;且客兵利速战,难持久。”杨遇春的看法相当精准,对方现在既有地形优势又有人数优势,如果按部就班地正面攻坚,清军能有多大胜算呢?这种恶劣天气恰恰是老天帮忙呀,乱战起来那可就是谁横谁占便宜了,而且大雾之中对方也搞不清楚我们有多少人,不马上发起进攻的话,咱们后勤问题很快就会暴露,能支持得下去吗? 都是老司机,自然一点就透。长龄也是心领神会,立即调整部署,组织死士连夜对叛军发起夜袭。 入夜大风骤起、飞沙走石。长龄安排一千索伦骑兵在下游佯装渡河抢攻,同时在正面集中火炮轰击对岸叛军防守阵地,而由杨遇春率主力悄悄迂回到上游渡河。因为风声炮声交加,风沙又吹得人难以睁开眼睛,守军只听得全线杀声,根本就没法判断清军的主攻方向。 |
@文宗越 2019-06-18 13:39:15 很好奇张格尔是怎么解决这十万人吃饭问题的 ----------------------------- 他这十万最多算民兵,张的基本盘很小,是一起流亡浩罕的那点人,军事核心力量是伊萨截留玛达里汗的那几千人,有一定战斗力。其他的严格说是维吾尔农民。南疆从大小和卓乱后,满清当家这六十多年难得和平,人口爆发式增长。要知道两和卓的时期南疆总人口不到五十万,当时霍集占只能拉起两三万的军队和辫子对抗。再往前上溯到阿帕克和卓统治期间,差不多一百多年都是腥风血雨的互杀模式。所以之前南疆人口很少。 而作为地主的白山派叛军与辫子在后勤方面要求不同,和平时期南疆八旗驻军千人左右,绿营不过三四千人,动乱一起完全失控。可是驻多了人,消耗就很大。而叛军方面人、和粮食都是就地取材的,相对张格尔来说这方面负担很轻。而且被洗脑后的教众们并不觉得宗教方面的捐助是一种负担,相反清政府的伯克们加征税赋就会引起群体性事件。说了半天,可能和思想阵地控制不利有一定关系。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2) 27日拂晓时分,各路清军均告得手,将叛军阵地穿插分割成数块,城外叛军纷纷缴械投降,清军顺势攻城。张格尔把本钱基本上投入在城外的阵地上,城内根本就没有重武器,所以喀什噶尔当天就被清军攻克了。说起来好像张格尔精心布置的防线是纸糊的一样轻易被爆,实际上也真是没办法,因为辫子这次把健锐营、火器营、索伦营、锡伯营这些能用的杀器一股脑都砸上来了,这可以说是满清外战最后的辉煌吧。 攻克喀什噶尔一战,浩罕军官推力汗、萨木汗、张格尔的媳妇、张格尔的侄子(巴布顶之子呵里雅)以及当初城破时投降了张格尔的原满清任命的阿奇木伯克阿不都拉、通事赵某全部被俘虏,此役清军共生俘四千人,只用了一昼夜解决了战斗,半年前张格尔和浩罕军攻喀什噶尔足足用了七十多天。 长龄进城之后马上分兵,派杨遇春转攻英吉沙尔和叶尔羌、派杨芳率军进攻和田。杨遇春用了十四天兵不血刃收复了那两座城,而杨芳的六千人可真是一直没下班,不仅在和田城外的昆拉满和叛军打了一仗,而且在4月24日攻入和田以后马不停蹄追剿叛军残部到克什米尔,追到境外的新地沟把和田那边的叛军全部包圆了,数字么,据说一共是四千人。 张格尔不愧为南疆版的阿睦尔撒纳,在城破之前率十几名亲信弃城逃跑了。 没有抓住张格尔,后果很严重。 当初旻宁极力主张分出一路奇兵由乌什出境奔巴尔昌,绕道喀什噶尔以西封死张格尔西窜之路,就是怕张格尔跑了,对于能否打败张格尔的事根本就不在考虑了。现在没逮住元凶首恶,整个前敌指挥部都在瑟瑟发抖中。 旻宁的上谕果不出所料:“惟张逆势穷窜逸。久在朕意料之中。屡经饬谕长龄等设法堵截。防其潜遁。不啻至再至三。乃大兵已临城下。功在垂成。犹任逆裔乘间窜逸。览奏实深痛恨。殊失朕望。”“本年该将军等由洋阿尔巴特进剿。每获胜仗。无不立沛恩施。并屡颁赏件。俾共知奋励。迅获渠魁。前据奏大兵克复喀什噶尔。张逆已先期乘间窜逸。方冀数日之间。即可追捦蒇事。乃本日驰报官军收复英吉沙尔。张逆尚无实在踪迹。长龄等未能仰体朕宵旰忧勤之意。致有疏纵。办理不善。自应加以惩创。长龄著革去紫缰。杨遇春著撤去太子太保衔。仍留太子少保衔。武隆阿著撤去太子少保衔。朕赏罚一秉大公。该将军等如能迅速捦渠。永杜后患。仍当格外施恩。懋膺重赏。傥竟任该逆远扬。仅以歼获贼目。收复城池。草率塞责。则是老师糜饷。大负朕望。惟该将军等是问。”一天两道上谕,气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
首页 上一页[45] 本页[46] 下一页[47] 尾页[8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