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47页] |
作者:逍遥羽士 |
首页 上一页[46] 本页[47] 下一页[48] 尾页[8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3) 作为老板,旻宁觉得自己没亏待长龄他们,从巴尔楚克出发以后每次胜仗,旻宁都是立马兑现封赏的,从来没打过白条。结果到最后等来这么个结果,放谁身上当然也接受不了了。 总体来说,比起爷爷弘历来说,旻宁算是仁慈的,对于长龄几个人的惩罚也都是象征性的,还得让他们继续干活呢。 老板一句话,底下这些人谁也别想歇口气了。长龄七十大寿也别回来过了,继续坐镇喀什噶尔,杨遇春和杨芳这“二羊”更苦逼,一人带四千人上了帕米尔高原去找张格尔,杨芳深入阿赖岭(现在的吉尔吉斯境内)、杨遇春则西进色勒库尔(现塔什库尔干西)。 而远在紫禁城的老板旻宁还在碎碎念:“朕早料其穷蹙奔窜。是以屡经敕谕该将军等、分路进兵。以期出奇制胜。乃长龄等以为分路进剿。不若统归一路。使贼猝不及防。朕以伊等随宜调度。自必确有把握。及至喀城克复之先。逆酋早已潜遁。迟至一月之久。始据奏称该逆既未逃往英吉沙尔、叶尔羌。自已窜出卡伦。是该将军等此时如梦方醒。览奏实深愤懑。”对于当初长龄坚持不分兵的事,旻宁一直耿耿于怀。 此后长龄陆续汇报后期抓获叛军其他头目什么的,一用六百里加急,旻宁就以为捉住张格尔了呢,结果总是大失所望,气得他每次都给长龄倒计时,现在收复西四城几个月了?后来干脆下旨,以后不是活捉或者打死张格尔这类重大利好消息,不允许用六百里加急,最多用五百里快递。 二杨这好几千人在帕米尔高原上陪张格尔玩躲猫猫,既没有水草,也没有台站补给军粮,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在他俩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有人比他们先坚持不住了。 这个人就是鄂山,从平叛开始所有的军需后勤,粮草供应全都是鄂山和卢坤组织的。到后期接近五万大军开到阿克苏去,供应压力实在大,而且长龄他们在阿克苏还停了一个冬天,所以到现在鄂山真是受不了了。他给旻宁上了道折子:“首逆张格尔潜踪无定。率师深入。似非所宜。请迅饬将军参赞等遵照前旨。将出卡及军前各大兵。速撤回营。酌留或一万或八千之数。分布四城。筹办善后。”继续维持大量军队在前线财政方面也是真难支持,张格尔折腾了一年,辫子的国库减肥了一千多万两银子。道光皇帝叹了口气,只能终止了二杨的境外搜索任务。 随后旻宁调整了南疆的安排,授杨芳为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军八千。杨遇春带九千陕甘部队调回内地。 可怜的长龄仍然留在南疆,不把张格尔逮住,显然他是没机会回北京了。 长龄也发了狠,派出使者跑遍了帕米尔高原,不管是布鲁特诸部还是昆都士、达尔瓦斯、喀拉提锦,反正可能收留张格尔的地方全去了,当然除了浩罕,因为张格尔把浩罕从上到下得罪遍了。长龄传檄各部,一定不要收留张格尔,否则就是与天朝为敌。一瞬间仿佛梦回当年富德提兵纵横帕米尔的年代了,又或是千年前陈汤喊出虽远必诛的时代?终究只是场梦而已,也可能是老大帝国的回光返照吧。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4) 不过长龄的传檄在当时起的作用还是相当大的,张格尔几乎是马上陷入吃喝都成问题的地步。浩罕也回不去了,他只能在阿赖岭、达尔瓦斯、托古斯托罗一带荒郊野岭打转,饥一顿、饱一顿。 断了张格尔的外财,下一步就该引诱他上钩了。这时候辫子在南疆的白手套又该出场了。第三代库车王伊萨克通过黑山派信徒往外传话:“临近春节,官兵全撤了,喀城空虚、诸回翘首以望和卓”。 这招够损的了,摆下鸿门宴向一个饿得眼睛发蓝的人招手。张格尔信不信都得走一趟,要不然饿也得饿死在帕米尔的山沟子里。 1827年12月27日,张格尔凑了五百来人悄悄地从上次来的开齐山老路进入境内,还是去阿图什,先去捞点年货,怎么也得过个肥年啊。 在“空城”喀什噶尔里等着他的是杨芳的六千骑兵! 在阿图什的是那个南疆支柱伊萨克带着四百多黑山派手下。 这个伊萨克是真想立功啊,他想把鄂对家族做成新疆老大,不仅越过哈密王,也要越过吐鲁番王额敏和卓家族。 张格尔一到阿图什,伊萨克就围上来了,他哪想到丧家犬张格尔身边还能有五百人,他这点人也解决不了人家呀,可是不打也不行了,人都到齐了, 只能抄家伙都冲上去了。 张格尔这时候虽然人数占优,但他早就成惊弓之鸟了,他哪知道对方只是一帮维吾尔农民呀,所以他调头就跑,一路狂奔出卡。 他和伊萨克所有的动作都在杨芳的眼里呢,老杨哪能让这么不容易才上钩的鱼跑了,也顾不得骂伊萨克了,率军紧追不舍。 这一路上张格尔最后这五百人真是不够杨芳塞牙缝的,等跑到喀尔铁盖山的时候,张格尔一扭头,身边连三十个人也不到了。 伊萨克与总兵胡超、都司段永福,锡伯营马甲讷松阿、舒兴阿等,率军民六七十人弃马登山,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山顶,张格尔身边已不足十人。他也知道被抓住那是没好,所以完全没有束手投降的意思,举刀拒捕,无论是胡超还是伊萨克都知道死的张格尔价格比活的至少低一半,所以执意要将其全部生擒。这一回,张格尔死活都跑不了啦。经过一番紧张的短兵格斗,张格尔料定插翅难逃,准备拔刀自刎,那个最爱亲自下场砍人的自由搏击爱好者、现在已经是总兵的胡超扑上前奋力夺刀,都司段永福配合将张格尔活捉。其余八名叛军也借光,被没抢到头奖的清军一一擒拿,反正都是留的活口。 从胡超到杨芳,小心翼翼地把这个百万大奖送到喀什噶尔,等了一天的长龄激动得整宿睡不着觉了,马上发八百里加急向老板红旗奏捷! |
@yihui013 2019-06-21 12:40:52 读《康熙大帝》、《雍正皇帝》这些小说的时候,一直以为噶尔丹时期是准噶尔最牛逼的时期,敢和康熙皇帝对抗,现在才知道只是第一集,后面的斗争更激烈;还有罗布藏丹增,小说里原话说“...辞去了朝廷的亲王称号,这就是反了”,看小说的时候觉得该揍他,现在才知道他是被坑的。 感谢楼主,给我们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 欢迎新朋友!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5) 紫禁城里正准备过年的老板旻宁得到这个信以后乐得简直有些疯癫失态了。不但将之前对西北前线司令部的三个人(长龄、杨遇春、武凌阿)撤销了全部处分,同时“长龄著加恩赐封一等威勇公,世袭罔替,并赏戴宝石帽顶,两团龙补服,授为御前大臣,赏用紫缰,换戴双眼花翎。杨芳著加恩赐封果勇侯爵,世袭罔替,并赏用紫缰,换戴双眼花翎,在御前侍卫上行走。总兵胡超,著加提督衔,赏给骑都尉世职。总管额尔古伦、著赏加副都统衔。都司段永福、著赏给云骑尉世职。马甲讷松阿、著赏给侃勇巴图鲁名号。兵丁杨发、著赏给直勇巴图鲁名号。田大武、著赏给确勇巴图鲁名号。俱仍以守备即用。以上四员。均照例赏戴花翎。贝子伊萨克著加恩晋封郡王。”而且那位红旗驰报的信使副都统阿勒罕保因为从喀什跑到北京一路狂奔只用了二十二天就把信送到,旻宁一高兴当即下诏:“传递捷报者,赏戴花翎,命其在军机行走。” 并补授正黄旗护军统领,这个普通的快递小哥瞬间跨越了人生巅峰,一时的盛景可以说是举国狂欢了。 1828年1月6日,长龄将张格尔装入特制铁槛解送北京,担任押送任务的是副都御史诚端、副都统吉勒通阿、祥云保带领的官兵二千名。5月10日张格尔被押到北京,5月11日在太庙举行献俘仪式,次日道光皇帝在午门举行受俘典礼,这次受俘是满清朝第五次受俘典礼,也是最后一次,前面的四次受俘除了大金川索诺木外也都是青海、新疆的叛乱平定后,献上的一方枭雄人物或他们的首级如达瓦齐、罗布藏丹增、霍集占等。 5月14日道光皇帝亲自庭讯了从他登基就不停地闹了他八年的对手张格尔和卓。此时的张格尔“口角吹沫,情形甚苦,所问之事,一不能答”。后来有人考证应该是新疆地方官员们害怕张格尔说出一些对他们不利的话,旻宁如果借此整顿南疆吏治,那么前面历任的伊犁将军、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恐怕都要倒霉,所以大家合力串通用药将张格尔致残。即使如此旻宁也没饶了那个斌静,给他打入宗人府圈禁,可惜那个老而错聩的松筠又躲过一劫。 说下这几位最后盛宴的参与者的结局吧。 长龄,平定张格尔之战成其人生巅峰,授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后来浩罕再度挑衅,他又以七十高龄重回新疆处理善后,十年后病故,谥号文襄入贤良祠。 比长龄小两岁的杨遇春在战后回任陕甘总督,七年后退休,旻宁特意把他招到北京亲自慰问,封一等昭勇侯,在籍支食全俸。他早于长龄一年驾鹤,旻宁追赠其为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入祀贤良祠。 |
@lyq99 2019-06-22 17:01:19 杨遇春的宫保府经常路过,杨遇春儿子杨国桢的墓地就在我家对面山上,六十年代被挖了出来。 ----------------------------- 欢迎新朋友,有时间可否贴张照片上来看看,感谢!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6) 瓜尔佳.武隆阿在战后授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对于南疆善后他的观点是主张放弃西四城,不合老板胃口,因此被老板旻宁疏远,后来参与裁军工作又差点激起哗变,被降为头等侍卫,再后来外放和田任参赞大臣,总之此后的仕途是一路阴跌呀,仅仅四年后就郁郁而终。 博尔济吉特.鄂山在战后把代理总督的代理两个字去掉了,直接转任了四川总督。而他在任上大力倡导严禁鸦片,非常对旻宁的胃口。在总督任上干了快十年,在道光十八年提拔为刑部尚书,当年病故。 杨芳在战后一直在提督的任上先后到四川和湖南,鸦片战争时期他看到与英军军力差距太大主张议和,被旻宁一通臭骂,在广州巡查炮台的时候坠马受伤回乡。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病故于湖南老家,对比起早年的叱咤风云,他的晚年结局有点不堪。 那位UFC爱好者胡超同学一战成名后,破天荒升上了提督,可这也到了头,他倒是一直干到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才退休,但临退休时因为镇压西宁叛乱不力,被陕甘总督布彦泰弹劾。好在旻宁还是个念旧的老板,保留了他的世职,退休工资减半发放。 亲手夺刀擒拿张格尔的都司段永福后面一路稳步登崇,到鸦片战争期间他在广州指挥炮台轰击英国军舰得力,再度被提拔,到了道光二十二年升上了提督的位置,卒于任上,可以说是善始善终。 最搞不明白的人是长清,在阿克苏灵光闪现,扶危持颠,一度总统前线大局,长龄杨遇春到任之前实际上的一把手。战后屁股却被焊死在阿克苏办事大臣的位置上,好长时间以后才调到乌鲁木齐任都统算是提升了半格,再后面他又一度出现在伊犁领队大臣的位置上,难说这是升职了。而且这是最后一次露面,没有后来了,可惜了。 对于平定张格尔之后南疆如何管理的问题,早在长龄进兵前旻宁就开始核计了。当时旻宁的思路是效仿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来管理西四城,因为西四城地处偏远,如果维持大量驻军则费用开支太大,人少了有点事还真应付不了。旻宁把这个想法拿出来交给前线司令部这些人先讨论,因为他们在当地更了解情况。等到战事结束后,他就在朝廷上正式征询各方面意见了。 朝廷里面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主要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比土司派更保守——放弃西四城、抛掉这个财政包袱。另一派态度刚好相反,认为以叶尔羌为中心的西四城如果丢弃则南疆整个陷入危险,南疆如有闪失则后藏和准噶尔地区都会不稳。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7) 老油条长龄来了个橡皮主义,反正这个企划是皇帝搞出来的,我当个举手党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于是他默认土司法。 而一同参赞南疆的武隆阿则赞同放弃西四城,他的意思是想守住西四城兵留少了不行,兵留多了养不起,干脆放弃,然后把有限的军力布防到东四城去。 杨芳也是主张将南疆的管理总部转移到阿克苏去,设阿克苏参赞大臣为南疆一把手取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的位置。 然后就是这时又混到军机大臣的松筠了,他主张“通商浩罕,边境可靖”,浩罕不就是要进来做买卖吗,开放边贸,把税全免就一切OK了,松筠的想法只能说是too young too sample了。 这时已升任四川总督的鄂山主张撤军西四城,同时严禁与浩罕的贸易,这个就有点掩耳盗铃了,你没有军事力量作后盾,拿什么禁止走私呢? 后人对于弃保南疆的问题总是会想起龚自珍来,龚自珍是最早提出新疆建省的人,但此次朝廷大辩论他还没资格参与呢,他要到道光九年(1829年)才中进士。 整个放弃派的思想在当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耗中事西”,就是认为拿大把大把的银子往那鸟不拉屎的大沙漠里扔实在是不值。 放弃西四城(叶尔羌、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和田)的想法就不用说了,那目光是根本没法拿出来比的。 就说这个土司制,旻宁差点犯了大错,想想如果没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甚至上溯到明朝,中央政权持续不断对西南土司用兵、改土归流,真正的把这些本来的边远半独立地区完全归化的话,那么到抗日战争时期面临那样大的危机,供我们腾挪的战略空间都将不存在。 幸运的是,在这种事关千秋万世的大局面下,头脑清醒的人总能赢得辩论赛,这次是,五十年后同样还有一次。 反对放弃西四城的同样是个来头很大的人。 兵部尚书玉麟,哈达那拉氏,字子振,满州正黄旗人。他也是三朝元老,历任左都御史,礼部、吏部、兵部尚书,中央各部门主管几乎干了个遍,但基层工作经验也不缺乏,尤其是还曾出任过驻藏大臣,对少数民族边地管理独有心得。 此时他虽然在兵部任上,但还兼着翰林院掌院学士,充上书房总师傅,加太子少保衔呢。这个人还有识人之明,在阿克苏大放异彩的长清就是一个普通司员由他的举荐才出任一方大臣的。 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人物站队反对派,一下子就成了领军人物。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8) 玉麟上书道光皇帝的话确实颇有大局观:“伏思回疆自入版图,设官驻兵,不惟西四城为东道藩篱,南八城为西陲保障,即前后藏及西北沿边蒙古番子诸部,皆赖以巩固。若西四城不设官兵,仅令回人守土,诚恐回性无恒,又最畏布鲁特强横,转瞬即为外夷所有,则阿克苏又将为极边矣。其迤东之库车、喀喇沙尔、吐鲁番、哈密等城,必至渐不安堵。以形势论,唇亡则齿寒;以地利论,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三处为回疆殷实之区。舍沃壤而守瘠土,是藉寇兵而赍盗粮也。杨芳所谓守善於弃,实不易之论。至请将喀什噶尔参赞移迁阿克苏,殊非善计。该处幅员狭隘,不足为重镇。且距喀城二千里,有鞭长不及之患。其所陈招佃通商各条,则为治边良法,请用之。” 可以说这是最早的塞防论,比起林则徐和左宗棠都要早。看看人家的大局观——西四城如放弃则南疆不保,南疆如果不保,则准噶尔盆地必然动摇,整个新疆丢失后则西藏和内外蒙古各部就会像多米诺古一样连环崩塌。事实上在辛亥革命时期,这样的事实也是真的发生了,西藏和外蒙一度都脱离了中央政府管理,而新疆如果没有杨增新也很危险。 这场辩论最终以玉麟胜出而告结束,在平定张格尔行动中的有功之臣如长龄、武凌阿、鄂山、杨芳等人都因为支持土司派或者放弃派而被皇帝申饬,长龄被革职留用、武凌阿被降级。 谁成想旻宁在懦弱的外表下有一颗鹰派的心呢,实际上综观旻宁的一生,每遇外战他都是首先站在主战派一边,直到碰得头破血流,这一点和宋朝皇帝们还是不太一样的。 既然争论已经尘埃落定,南疆的善后工作必须不能继续让这些软蛋们来操作了,道光皇帝这回选了个老愤青去新疆。 直隶总督那彦成,章佳氏,字绎堂,号韶九,满洲正白旗人。他爹是副部级干部工部侍郎阿必达,他爷爷是乾隆朝军机首辅阿桂。别看他出身如此显赫,但命运却可以称得上坎坷。他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但是天赋不错加勤奋努力,二十五岁中进士,三十五岁时官至工部尚书并以钦差大臣总统陕西军务,而此时年长他六岁的长龄同学还在小小的总兵职务上蹉跎呢。 前半生开了挂的那彦成从嘉庆年间镇压白莲教开始仕途出现急跌,被撤销一切职务。 嘉庆七年颇有些韧劲的那彦成因平定广东天地会有功,东山再起,又过两年重回军机。这是第一次跌落再起。 然后他又在平定天理教时立大功,被加了双眼花翎、太子少保,真正达到人生巅峰。 那彦成的人生就如过山车,刚跌龙门紧接着就是乐极生悲,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那彦成因在陕甘总督任上滥用赈粮款项被弹劾下狱,刑部判死刑。他反应超快迅速赔偿银两,通过一系列活动改为发配伊犁军台效力赎罪,恰在这一年他的老母亲去世,他的人生彻底跌入谷底。这是第二次起落完成。 |
世纪兴灭两和卓(129)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那彦成从翰林院侍讲开始重新爬坡,历经理藩院尚书、吏部尚书、刑部尚书、陕甘总督直到道光五年(1825年),那彦成第二次出任直隶总督,完成了了人生的第三次冲锋。这次朝廷大辩论,那彦成站在玉麟一边得到老板的赏识,授予钦差大臣去新疆善后。 虽然起点不如那彦成,但是在升职的路上长龄的运气比那彦成好得太多了,别看他往上升得很慢,但一直是在稳步往上走,回头路很少。 但是在这次平叛南疆的时候,他主张搞土司制,却着实捅了个大篓子。 一时脑洞大开,长龄上书旻宁把波罗尼敦的小儿子阿布都哈里放回南疆主持西四城,这就是他所说的南疆“土司”。 阿布都哈里是平定大小和卓后素勒坦沙引渡给辫子,当时还不记事,乾隆将其赏给功臣为奴,道光三年的时候将其释放入正白旗,此时的阿布都哈里也是花甲老人了。 长龄这个建议虽然没有明说放弃西四城,但如果按此操作的话,满清在南疆的支柱——黑山派将会瓦解,坚持了六十年的联黑制白政策出现转向,南疆以后大乱不止的局面恐怕难以避免。这个可是旻宁绝对接受不了的,要知道这不仅让旻宁自己勒裤腰带挤出来一千多万两银子砸进南疆成了打水漂,而且边带他爷爷弘历时候砸那么多钱干掉大小和卓扶持黑山派的几十年政治投资成为沉没成本!正因为这个事,长龄连同所有的弃保派才彻底输掉了这场辩论。 但这对于长龄来说却因祸得福。他在临走之前逮住了张格尔,使得自己风风光光地全身而退了,而善后这个烂摊子则甩给了那彦成。 那彦成这个鹰派对于南疆的善后关于内政方面是如何主张的呢?连他的老板旻宁听起来都感到瑟瑟发抖——“首先剿洗白帽回子,已从逆者重稚不留;未从逆者,按户迁徙云贵闽广各州县安插”。那彦成这个强硬态度太超乎老板的意料了,旻宁倒是有心,但实感觉无力执行。旻宁对于善后最大的诉求就是守住南疆,同时不能多花钱。长龄等人提出最少驻军八千人才能保证安全,旻宁一听就烦,那得花多少钱呐!现在那彦成真会替老板省,他的计划是留防六千五百人足以防守,而且三年后酌减两千,五年后再减两千。旻宁越看越喜欢那彦成,可他忘了那彦成敢这么说大话的前提是什么了,人家那是得先所白山派或杀或迁,使其在南疆绝迹才行!那彦成之所以这么激进,因为他一到南疆,所了解到的场面太震撼了——“此次张逆煽乱,陷及四城,固由平时防范未周,临阵兵力单弱,实由回子执迷经教,崇信和卓,以致不畏官兵,不恤身命,冒死救护,恬不为怨。今春大兵进剿,每次接仗,所获活贼,皆自认从逆,情甘就戮;并有至死而犹念经,口呼和卓者。”白山派对和卓这种狂热追随的近乎脑残行为让那彦成对于把他们从思想上改造成顺民完全绝望。 |
@主动被代表 2019-06-26 09:01:52 这么好的贴子,为什么都只看不顶 ----------------------------- 欢迎大神光临! |
世纪兴灭两和卓(130) 而现在旻宁是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他就等那彦成给他活生生变戏法了。 信心满满的那彦成一到新疆,奏折就像雪片一样往紫禁城飞,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制定了对内对外两套政策。 对内方面提出一个是对当地的官员制定一套KPI考核制度,同时提高人家待遇,可以把家属都带到当地去,涨工资,几乎各地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的工资都翻番。再一个把参加叛乱的人一切财产全部没收。 这些事全落到实处了。 接着提出扩建加固各处满城的城垣,增加卡伦、台站,以保证将来再有事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这些事也就是提提,等到真正要动因为资金没有着落,结果都是不了了之了。 对外政策当然就是给浩罕量身定做的。 浩罕汗王玛达里汗此时可以说是最郁闷的人了,花钱培养好多年的白眼狼张格尔翻脸就不认人,自己被耍得团团转。自带干粮跑到喀什噶尔去替人家打了十二天工,一分钱工钱没收到还搭了三千人。正因为玛达里汗在气头上,张格尔被打垮了跑到帕米尔东躲西藏的时候,他死活不让收留。但是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意人,他还是准备利用这个张格尔当筹码再敲辫子一笔。 还在长龄没有抓住张格尔的时候,玛达里汗的使者米尔扎爱斯玛特就到了喀什噶尔,爱斯玛特厚着脸皮来见长龄表示祝贺。 长龄呢正因为没抓住张格尔被旻宁革职留任,心里火大着呢,当场没给他好脸,直接告诉爱斯玛特:尔浩罕不得容留张格尔,如竟敢纵匿,我即当移兵进剿。——这相当于发出战争警告了。 爱斯玛特一点没紧张,因为在家里和玛达里汗都编好猜话了,他坦然告诉长龄:张格尔围攻汉城的时候,我们玛达里汗带人来了是想给官兵助阵,但是派人进城联络,结果送信人被庆祥给杀了,玛达里汗只好带人回了浩罕。 长龄知道他在胡说,马上追问他,那好了,现在张格尔逃出卡外,他家属都在你浩罕,为什么不马上擒送? 爱斯玛特继续胡诌:“我们如果把他家属交出来,张格尔更不敢回浩罕了,那再想拿住他就更困难了,所以是想先抓住张格尔,再送家属更稳妥。” 在长龄这样的老狐狸面前玩这套忽悠哪能奏效呀,他认定这个爱斯玛特“甘言诱我,不足凭信”,当即限期20天,责令浩罕交出张格尔家属。 玛达里汗的心理确实强大,就这样碰了一鼻子灰居然一点没泄气。没过几天,又派额尔勒巴扎尔伯克和爱斯玛特再次来到喀什噶尔见长龄,浩罕是铁了心拿长龄当凯子了,吃定他了。 |
世纪兴灭两和卓(131) 这次他们带来了玛达里汗给长龄的亲笔信,信中表示请求辫子多赏点元宝,那我浩罕就出兵一万帮你捉拿张格尔,因为我们伊斯兰教义规定不能将他交给异教徒,所以我们可以代替你们把他监禁起来,关小黑屋。 这一次玛达里汗体现出了一定的诚意,他私下让使者给长龄个人带了些浩罕的土特产还有一些西方的小玩意。长龄在这个细节上栽了个小跟头,后来就因为私自接受浩罕礼物被参劾。 不过收礼归收礼,正事上长龄一点都没给浩罕松口,直接回复玛达里汗:“尔既不肯拿献,以后尔处永远不必进卡贸易。”真正的拿人钱财,不办人事呀,玩起厚黑来,浩罕人还真不是对手。 现在好了,长龄终于回北京了,那彦成来了,对于浩罕来说机会又来了 道光八年(1828年)四月下旬,那彦成刚到喀什噶尔,玛达里汗的人又来了,这次的名义是就张格尔被擒的事来道贺。 那彦成马上会让他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鹰派。 这次浩罕来的还是老司机爱斯玛特,他来求见那彦成,没想到那彦成根本没见他。更过分的是连基本的外交礼仪也没有,以前浩罕人来,每次都是带点土特产,同时给辫子戴高帽口称觐见求赏,喜欢装逼的辫子也每次都好吃好喝地招待还赏大包小包的礼品,这次那彦成干脆把事做绝,既不招待筵宴也没有赏赐任何礼物,直接派八十士兵押送爱斯玛特出境。临走前,那彦成派人传谕爱斯玛特,让他给玛达里汗代信:“天朝威武,从前所灭各国尔等皆知,此次生擒张逆又何足道喜?尔等部落,弹丸之地,在中国仅一州一县之大。大皇帝如果兴师问罪,……又费兵力几何?”这封信的措辞可以说是非常严厉了,完全是训斥加恐吓了。但是却正对老板的脾气,旻宁大为赞许:所办深得大体。与朕意相同可嘉之至。 接着那彦成开始了针对浩罕的外交组合拳。分成两手,一手是经济措施,另一手是政治措施。 经济上那彦成来了个蛇打七寸,专门针对浩罕的贸易立国的国策来打贸易战,头一个规定动作就是把贸易断掉。什么茶叶、大黄、丝绸别想了,你的二道贩子之路到头了。 同时,给它来个遏制链条,那彦成派伊萨克潜赴布哈拉宣传辫子的政策,口号非常简单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买家少花钱、卖家多赚钱!通过这番套近乎,把浩罕周围的小伙伴都拉到满清的朋友圈里来,把浩罕完全孤立起来。 这个政策真是立竿见影,很快布哈拉商团绕道喀拉提锦、达尔瓦斯、巴达克山来喀什噶尔,那彦成立马亲自召见,宣布威德,这个绝对是空前的,不管浩罕还是印度、哈萨克、阿富汗的商人都没享受这么大的面子。 |
首页 上一页[46] 本页[47] 下一页[48] 尾页[8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