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连载)[第7页]

作者:在你心河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赵匡胤到底是不想南北两线作战,面对送信使者翟守珣,他以试探性的语气问道:
    “如果我赐给李重进免死铁券,他会不会就此罢手?”
    应该说这是一个妥协的信号。
    免死铁券,也叫做丹书铁券,是历来皇帝对大臣的最高特权-?-免死!
    有了这玩意儿,你就如同有两条命,在你犯罪获刑之后,只要你大喊一声:“刀下留人!我有免死铁券!”那么你这条命就算保住了。
    除开有免死的功效外,丹书铁券还是大臣的最高荣誉,它代表着皇帝对你本人的信任与嘉奖。因此一般获此殊荣的人,都会放在家族宗祠里供起来,风光无限。
    中国现存最早的丹书铁券就是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吴越国王钱镠的,这块铁券十分有名,值得一提!
    “钱镠铁券”是唐乾宁四年(897)唐昭宗以嘉奖钱镠平乱有功颁发给他的。这件东西历经千年能流传到今天,属实不易,在此期间它数次被 借阅、观摩。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话说创业成功的朱元璋先生也想搞一套免死铁券来奖励跟着他打天下的功臣,但苦于没有成品仿制,听说杭州钱氏宗庙里有便下令钱氏后人将这块“钱镠铁券”借调到宫中以供效仿。
    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南下江南时也曾数次观摩这块铁券,一睹尊荣。
    那这件铁券既然作用免死,在历史中有没有起到过作用呢?事实还真有一次,明洪武年间,钱镠后人因贪污受贿罪被捕,在那个年头贪污是死罪,无计可施下他的家人抱着这块前朝铁券找到了朱元璋,结果朱元璋也是够大度,当场赦免了这位贪污犯,以褒奖钱氏先人当初纳土归宋的国家使命感。
    后来这块铁券一直供奉在钱氏家族宗祠里,历经战乱、盗窃、流失,期间还淹没在湖里、井里数十载,直到近代钱氏后人给它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归属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从这件铁券中我们不止看到的是钱镠在千年前的无限荣耀,更多的则是钱氏后人至死不渝地维护先人荣誉,保护国宝的团结与凝聚。
    此刻要说赵匡胤想给李重进颁发免死铁券不过只是一个拖延之策,但也着实把翟守珣吓得不轻。他明白,自己已经成为告密者,如果李重进不死,死的就是他!
    所以他十分坚定的做出了回答:“重进终无归顺之志”。
    够了,就这一句话足矣,赵匡胤杀心已起!
    他让翟守珣回去想办法拖住李重进,不要让李重进与李筠同时起兵分他兵势。
    而翟守珣也的确是一个优秀的间谍工作者,他当即回到扬州一顿瞎忽悠,说什么自己见到了李筠,李筠不值得信赖呀,李筠实力不行呀什么的,说到最后李重进已经完全相信李筠不值得联合,因此按兵不动错过了最佳时机。
    与此同时,同年五月二十一,赵匡胤在北面集结大军,御驾亲征李筠。赵匡胤清楚地知道这一仗的意义,这一仗不但要赢,而且要快,速战速决才能断了其他各路节度使的野心。所以他时隔一年后,再一次佩戴好盔甲手握刀剑跨上了战马。
    到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赵匡胤的领导,大军迅速冲向太行山占领泽州城,防止了李筠西进洛阳的军事战略。
    李筠孤军难行只剩潞州一地,终究是难以抵抗,城破之时孤身奔赴火海,自焚而亡。
    北面战事的胜利,彻底的奠定了赵匡胤的威望,李重进如今慌乱了阵脚,他连忙给南唐皇帝李璟写信,要求李璟与他一同联手抗宋。
    可李璟早就在周世宗三征南唐期间彻底被赵匡胤打怕了,接到信后,他直接派遣使者将信转交给了赵匡胤。
    要说这李重进的确悲催,两次送信,结果都送到了赵匡胤的手里。
    命苦不能怪政府啊。
    同年十月二十一日,赵匡胤亲征淮南李重进,李重进毫无招架之力,扬州城破,李重进一把火烧了府衙,全家自焚而亡。
    大宋的第一次危机就此解除。
    后世的元朝丞相脱脱在编撰《宋史》时,将韩通、李重进、李筠列为后周三臣,不管他们三人的初心与用意如何,无论怎样,他们都为后周尽忠了。
    不好意思,各位,这一个月由于疫情和工作的原因没能更新,让各位久等!现继续更新!
    大雨可以延迟我们到达的时间,但不能阻止我们前进。- -卢梭
    十二章.统一
    赵匡胤终于平定了在即位之初国内的叛乱,对他而言,这是一件好事。
    他成功树立起了做皇帝的威信,及时破灭了其他野心家的幻想。
    但出人意料的是,赵匡胤却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他时常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他时常梦到柴荣,梦到陈桥驿,梦到奔赴火海的李筠、李重进。
    伴随着登上帝位的兴奋感渐渐消退之后,这位曾经横刀立马,意气风发的将军感受到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恐惧。陈桥驿窃夺皇位的罪恶感与国内的叛乱,时刻压迫着他必须要有所作为来巩固自己来之不易的帝位和重塑世风日下的世道。
    对于这总总一切,赵匡胤清晰的明白接下来要走的路。
    唯有证明自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证明自己有安定天下的能力,有带领世人脱离乱世的决心,才能洗刷兵变造反的罪恶感。
    这一切,对他个人,对柴荣,对国家都是最好的交代。
    而这,也是唯一的答案。
    那就继续走完柴荣未走完的道路吧,带着他的意志顽强的走下去,不管前路荆棘、泥泞,虽万千险阻,吾往矣。
    准确地说,这就是当时赵匡胤的想法,开辟一个领土统一,繁荣富强的盛世。
    这条路也的确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因为这一走,赵匡胤走了十三年。
    在踏上这条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赵匡胤的处境,也就是他的邻居们。
    邻居
    赵匡胤此时建立的宋朝占据着广大的中原地区,应该说这是一个有利的先天条件。
    中国的地势分布是由北向南倾斜,自古以来占据中原就占据着天时地利,在中国历史上除开少有的几例由南向北的统一战争外,其余都是由北向南起兵完成统一。
    这是一个有利条件,但再从历史大势上看,赵匡胤的形势并不乐观,四面受敌。
    住在他北面的是强大的辽国和依附辽国的宿敌北汉,而南面的有割据湖北的荆南、湖南的南平,还有国力并不比宋朝弱小的南唐。西南则有后蜀,东南有吴越、漳泉,再往南走,还有占据广东、广西地区的南汉。
    从上述来看,我们似乎就能理解赵匡胤的焦虑。身边这么多不怀好意的邻居换做你,你也焦虑。
    虽然这其中的大多数的国家都表示臣服于宋,但这并不能让人心安,用赵匡胤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卧榻之侧,怎能让他人安睡。
    国与国之间永远没有绝对的友谊,只有绝对的利益。表面笑嘻嘻,背后掏板砖是自古以来永恒不变的外交政策。
    当然,对于这一切赵匡胤并不以为然,一个敌人是敌人,十个敌人还是敌人。
    相反,更让赵匡胤头疼的不是敌人的数量,而是从哪里开始下手,该怎么打,何时打的问题。
    这需要赵匡胤做出一个正确得判断。
    历来战争艺术的奥秘在哪里?答案是判断!一千个军事指挥官可能就会有一千个军事判断,而在战争开始之前,这一千个判断都有可能是正确的,他们都有自己充足的论点和独到的见解。
    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战争往往只有在结束时才能证明只有一种判断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赢得胜利。
    之前网上曾有一个调研,在调研中有七成的人赞成数学退出高考,下面的人一片叫好,但也有明理人说数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淘汰这七成的人。
    不错,困难的意义就是为了区别少数人于大多数。战争亦是如此,在筛选名将与将领的区别就在于判断,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会根据军事态势做出判断,拟定军事计划,进行军事统筹,这也是战争中最有趣也是最残酷的事,从古至今所有战争都逃不开这一准则,因为你无论是精英还是无能,精明还是愚蠢,最后你都会搞出一个自己的军事判断。而这个判断只能根据你自己的军事经验与对战场上的观察进行统筹分析。
    判断对了就是胜利,判断错了就是深渊。战争这道完美的数学题,从来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战场上除开勇猛无畏的将军士兵外,还有第二类人存在。这类人文质彬彬,柔如不堪,一不能持刀上马安天下,二不能呐喊助威定军心,看似毫无作用,那他们干什么呢?
    其实之所以他们存在在战场上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有扭转乾坤、锁定胜局的能力。这类人我们称其为谋士、军师,现在叫参谋。
    他们能以自身独到的看法对战局进行冷静的分析,做到运筹帷幄掌控大局。更能在指挥官做出错误的判断后进行理智的告诫与劝勉,历史也多次证明正理往往就藏在他们这类少数人手里。
    当然,一名优秀的将领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能力的有没有呢?也有,如三国时期的周瑜,后世的朱元璋、王阳明都是这样的人才。
    那么此时的赵匡胤作为当世的优秀将领具不具备这样的本领呢?在我看来,是具备的。
    本文既然本着正史的角度来写,自然不敢随意吹捧误人子弟,我们从历史上一场有名的君臣对话来看。
    话说(借评书用语用用),这天又是一个深夜,皇宫内的赵匡胤依旧难以入眠,天空中泛起的雪花给京城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增添了它别有的美感。
    霜寒露重,赵匡胤却在此时换上常服决定出宫。当然,深夜换衣服要出门的赵匡胤不是要去蹦迪,而是敲开了宰相赵普的家门。
    君臣深夜见面,一番寒暄之后赵匡胤开始谈起了敏感话题:
    “普兄,你对当前全国局势怎么看?”
    要知道,赵匡胤此时问出这句话自然不是我们今天茶余饭后的怎样看待叙利亚局势问题。
    而对权谋老道的赵普而言,他自然明白赵匡胤的深意,于是他做出了这样的解答:
    “现今全国分裂,北汉位居北面,如果收复北汉那么我们将直接面对辽国的威胁,所以我们应当从南面开始着手统一,待扫平南方诸国后,则北汉弹丸之地自然轻而易举。”
    应当说这是赵普先生一个准确的判断。
    但关于这点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争议,有不少学者认为以当时宋朝前期军事实力先收复北汉与燕云地区则后来宋朝弱小的局面会有所改变。
    这种说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却是缺乏实际分析的。这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对抗辽国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如若不能保证绝对胜利,那么对南面也将会力不从心。
    从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来看,赵普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在时光机发明之前谁也不能预估历史的另一条走向,但赵普兄的这一番话正中赵匡胤下怀。
    赵匡胤听后大笑,说道:
    “我正是这样想的,特意前来试探你的想法。”(吾意正如此,特试卿而)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雪夜访赵普,从上述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赵匡胤最自己的军事计划,对统一全国的行动有自己直接的判断。
    那么赵匡胤为何要在雪夜不顾严寒执意试探赵普呢?难道是不够自信?
    在我看来,恰恰不是。相反,这正好体现了赵匡胤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官应有的素质-?-谨慎。
    作为皇帝的他自然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计划,谁也不能阻拦,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大雪的冬夜里对自己的判断加以了佐证。这是一种谨慎,也是一种负责。有时,他人的肯定能让人更具信心与说服力。
    赵匡胤此刻已经确定好统一路线,拟定好军事计划,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以德服人、先礼后兵,而以强凌弱,以大欺小这种事是不仁义不道德的,面子上也挂不住。
    所以让我们再继续等待,等待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
    看来赵匡胤只能在遥遥无期中独自等待的了,他的确是一个仁义的人,每当他看见天下四分五裂之时,他就恨不得马上起兵一统天下,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样做,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但似乎上天有意要成全赵匡胤,没过多久事情就出现了转机。而这个转机却是因为一个人的死亡……
    宋建隆三年九月(公元962),割据湖南政权的周行逢死了。
    周行逢,男,朗州武陵生人,五代时期湖南最后一个霸主。
    他所占领的地界大致相当与今天的湖南地区,这块区域原本属于十国之一的南楚国(南楚,存世44年)。公元950年,南唐灭楚后,周行逢与他的九个结拜兄弟组成揭竿十兄弟开始起义。
    这次的起义虽说规模性不大,但周行逢等人最终还是成功占领了湖南地区,成为武平节度使,割据一方。
    后来的事情比较戏剧性,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创业有风险,世界上最上瘾的东西就是权利。
    因为同患难往往容易,共富贵却很难。创业成功后的周行逢看着湖南这么小的地界,清楚无论如何也不够十个人分的,于是他忘记了当初结拜起誓时的诺言,开始以各种办法诛杀其余九兄弟。等到962年的时候,他的兄弟们大都被他铲除殆尽,只剩下一个衡州刺史张文表。
    此时的周行逢已经重病在床,自知时日不多的他把年仅十一岁的儿子周保权叫到身边,对他说出了遗言:
    “当初我们十兄弟一起起义,现在只剩下张文表一人,我死之后张文表必定叛乱,到时你让部将杨师璠领兵讨伐,讨伐成则成,如若不成则应当归附北面宋廷,向它请援!后面的事就靠儿你自己了。”
    周行逢看得很准,的确他刚死张文表就兵叛乱迅速占领了潭州地区(今长沙)。
    事已至此,年少的周保权倒是并不怎么慌乱,一切都在老爹的意料之中,只用按照他的最高指示去做就行了。
    这就好比于武侠片里的高人为了照顾后辈,一般会送给他们两个锦囊应急,而锦囊里面装的往往就是应敌的办法。
    但这种情况,高人通常还有一句固定台词:“到哪一步开哪一个,不到万不得已切莫打开。”
    要说周行逢机关算尽,错就错在临走前忘加这句使用说明。
    周保权是个孝子,他急功近利,老爹的遗言记得一字不漏,同时打开了两个锦囊。他一面派遣杨师璠领兵平叛,另一面派遣使节前往北宋求援。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借道伐虢
    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国叫做虢国,当时强大的晋国想要灭掉虢国,但苦于他们之间隔着一个虞国,于是晋国国君告诉虞国希望借个道来方便方便,事成之后好处自然大大的方便。当时的虞国国君是个贪图小利的人,他同意了晋国的请求,最后晋国借道灭掉虢国之后在回师的途中顺道也灭掉了虞国。
    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借道伐虢的典故。
    有地理常识的同学应该清楚,此时的宋朝接到求援信后要想发兵救援湖南,中间的必经之地就是湖北。
    当时的湖北叫做荆南,也称南平,为高季兴所占领。
    我不清楚赵匡胤是否清楚借道伐虢的故事,但他应该清楚这是一个天赐的良机。
    荆南,五代时期一个特有的存在。它的特点是地界小、实力弱、兵力少,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无论怎么看,就只差大喊一声:这里有个软柿子,大家快来欺负它。
    但出人意料地是偏偏许多年就是没人打它主意,这是何解?
    其实答案很简单,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荆南之所以能够在五代独立存在就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太过耀眼。
    荆南的都城为荆州,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当年的魏蜀吴为了争夺此地打得头破血流,我们的武圣关羽关二爷更是在大意失荆州后间接导致了其死亡。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此地位于全国中部,南北要冲,是承接东南西北的十字要地。
    可就是这样的位置却没人敢动他,让我们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我们从荆南内在来看。当时统治这块地区的高季兴主要奉行的是一项生存原则-?-能跪着就绝不站起来。谁称帝谁就是大哥,年年前去磕头进贡。这些大哥们虽然没文化,大哥也不喜欢说话,但大哥都有一个通病,喜欢听话的小弟。这么听话的小弟没了上哪里去找?
    那么问题来了,要说荆南这么小的地界,又要年年进贡四处讨好,钱从哪里来?
    对于这个答案,这就充分体现了高季兴的思维艺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当时南方各政权进贡给中原王朝的队伍都要经过荆南,而高季兴就当仁不让地兼职着另一项劳累工作-?-劫道。
    这虽是一份不体面的工作,但高季兴的抢劫是有特点的。如果失主来索要,就笑脸相迎的还回去,解释误会,误会,纯属误会。但如果失主不来索要那就免为其难的占为己有,然后这就导致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高季兴送出去的礼物被送往各国后,他们会惊奇的发现,咦?这不就是我们之前送出去的礼品吗?
    这属于典型的无赖,把借花献佛发挥到了极致。于是当时的人们都亲切的称他一声“高赖子”。这类人换做今天是要上失信名单的,但高季兴不以为意,并乐此不疲,反正那时不用担心子女受教育问题。
    2.我们再从各国外在来看。与荆南相邻的是湖南、后蜀、南唐、北宋。
    湖南自然是不敢要这块地界,这是隔离宋朝的天然屏障,军事缓冲地带。而后蜀为了证明自己安于享乐不搞事的心态也置若罔闻。至于南唐,那两爷子正致力于文学创作,搞艺术的自然看不上开发房地产的。
    就这样荆南这块地界因为种种原因得以在这混乱的时代存活下来,通过荆南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机会多么渺茫,只要我们敢于面对世界,敢于探寻世界的规则,保持高昂的斗志,我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统一的开始
    就这样,因为湖南的求援,赵匡胤师出有名,而行军途中又必经荆南。
    宋乾德元年正月(963),赵匡胤派遣主将慕容延钊,副将李处耘率领十州之军南下助周保权平叛。宋军一路以借道名义直抵荆南境内,当时荆南大臣们还在就借与不借的问题展开激烈地辩论:
    “借”
    “不借”
    “借”
    “不借”
    不要争啦,宋军先锋李处耘已经率军突袭,兵临江陵城了。
    无计可施,此战宋军生擒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其父高季兴已死)。荆南平!
    收复荆南后,宋军一路南下到达湖南境内,此时湖南使者气喘吁吁的跑到宋军帐内:
    “不好意思啊各位,张文表叛乱已经被我们自己解决了,幸苦各位,这里不需要你们了!”
    其实这位使者倒并没有说假话,张文表实在太差,在杨师璠率军讨伐他后迅速被平定,其本人死后尸首更是被置于闹市示众。
    至此,这就出现了之前我们所担心的问题,叛乱被平定了,但宋军也来了,这该怎么善后?
    但明显宋军关心的并不是叛乱的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你湖南地盘矣。
    公元963年二月,宋军在三江口(湖南岳阳)开始发动进攻。此战大败湖南武平军,歼武平军四千余人缴获战船七百艘。接着宋军继续进发,兵峰直指都城朗州。三月十日,武平军不战而溃,宋军进入朗州城。
    周保权最终还是没能如他的名字一样保住权利,但有幸的是,藏身于寺庙的他被宋军抓获并押送往开封城最终得以善终。湖南平!

    至此,宋军出兵两月余,迅速平定了两个割据政权,使大宋占据了长江中游及以南的广大地区,为之后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
    这一战是统一的开始,也是赵匡胤逐鹿天下的奠基石。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4:03:1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