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第7页]

作者:回望关山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43】
    云州之战过后,成天打打杀杀的李克用终于犯了众怒,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大同节度使赫连铎和宣武节度使朱温联合向朝廷上书,要求趁李克用云州战败之机讨伐他。其实,就算没有云州之战,这些人讨伐李克用的想法该有还是会有,究其原因,还是李克用军队的战力太强,在众多藩镇中鹤立鸡群,对其他人的威胁太大。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通俗点说就是:枪打出头鸟。
    唐昭宗对于讨伐还是不讨伐李克用这件事犹疑不定,索性召集朝廷四品以上官员一同讨论。参加讨论的官员大多认为李克用有破黄巢之功,不该去讨伐他,军容使杨复恭与李克用交情很好,也认为不可以讨伐。
    但也有例外,以宰相张浚为首的少数人却极力劝说皇帝应该讨伐李克用,他的一个理由是:李克用在过去这些年曾经两次与朝廷对抗,罪该至死,可以讨伐。
    对抗朝廷,那是欺君之罪,这个理由看似充分,但若仔细想想,却未必站得住脚:第一次若不是赫连铎在背后逼人太甚,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还不至于非要对抗;第二次就更离谱了,实质就是朱温、田令孜、王重荣这三个人演的“三簧”合伙把李克用给激怒的。
    唐昭宗不是糊涂之人,他对张浚提出的这个理由,也并不十分赞同,因为他心里清楚,李克用除了两次对抗朝廷之外,也对朝廷有过两次大功:一个灭庞勋,一个是讨黄巢。无论是哪次功劳,都无疑是盖世之功。
    但接下来,张浚又拿出了一个必伐河东的理由,他认为:李克用的河东军队骁勇善战,刚兼并了昭义道,又想要兼并大同道,照此下去,整个河北就都是他的了。而现在几道藩镇都愿意主动出兵讨伐,朝廷正好可以出面统筹指挥,灭了河东,以儆效尤。末了,张浚还自告奋勇,愿意亲自担任这次讨伐河东的主帅,统一指挥全面军事行动,
    要说张浚提出前一个理由时,唐昭宗还在犹豫,那后一个理由,却彻底坚定了他讨伐的决心。因为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管,但皇权受到威胁却不能不管,况且李克用刚刚遭遇挫败,几路诸侯也要共同出兵,这正是天意要灭了河东。
    御前会议结束后,唐昭宗任命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招讨使,京兆尹孙揆为招讨副使,约期出师河东。
    如此一来,一个由朝廷军队、大同道、幽州道、宣武道组合起来的反河东大同盟宣告成立,其中北线是赫连铎的大同道军队和李匡威的幽州道军队,南线是张浚的中央禁军和朱温的宣武道军队,南北两线一齐向河东压来,形势颇有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44】
    宰相张浚执意进谏昭宗讨伐河东,是真的一心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吗?当然不是,或者说不全是。就在昭宗要召开这次御前会议之前,朱温暗中贿赂了张浚,只是期望他在会上能力劝昭宗讨伐河东。而张浚本人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他平时喜欢以知兵自诩,也正想找机会体验一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感觉,所以出兵河东,这既能赚银子又能赚面子的事情,张浚当然是乐见其成。
    除此之外,张浚和李克用两人之间过去还曾经打过交道,并且结下了私仇。事情这样的:当年各路大军云集长安、讨伐黄巢,张浚是朝廷任命的都统判官,负责协调各路勤王军队,由此李克用对他比较熟悉。后来,李克用听说他做了宰相,私下对传达诏令的使臣说:“张浚喜好空谈而不能务实办事,如果皇上听信他的虚名而重用他,将来有一天导致天下大乱的,一定就是这个人。”
    不幸的是,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张浚的耳朵里,他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从此对李克用怀恨在心。
    综上分析,张浚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讨伐河东时,却一意孤行,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军事行动刚刚开始,南线战局就发生了一次有利于朝廷方面的事变:昭义道辖区内的潞州将领冯霸突然叛变李克用并向朱温投降。机会难得,朱温立即派部将葛从周率1000名骑兵抢在对方出手之前进入潞州(今山西长治)。随后,李克用也派河东第一猛将李存孝率军赶到,对潞州形成包围。接下来,朱温又派出另一支部队包围了昭义道的另一要地泽州(今山西晋城),希望来个围魏救赵,调动李存孝前来解围。
    目前南线的战役态势是:潞州城被朱温一方占据,城外被李克用一方包围;泽州城掌握在李克用的手中,城外则是朱温的军队;而在西面的河中道境内还集结着宰相张浚刚刚开过来的数万中央禁军。
    张浚得知这个突然发生的情况后,立即奏请朝廷任命自己的副手京兆尹孙揆为新任昭义道节度使,领兵3000奔赴潞州,其战役意图是与潞州城内的葛从周里应外合,击溃李存孝的河东军。
    李存孝号称五代史上第一猛将也绝非浪得虚名,他很快侦知了孙揆的动向,提前带领300名精锐骑兵埋伏在潞州长子县西面的山谷中。而文官出身的孙揆却并未意识到危险正在向他逼近,依孙揆想法,自己这次大军奔赴潞州,李存孝一见是王者之师,必然望风而逃。
    在通往潞州的官道上,孙揆排开节度使的仪仗,头顶清凉伞,在队伍的簇拥下正在缓慢行进,这阵势根本就不像是去打仗,更像是钦差出巡。
    突然,随着一阵号角的低鸣,李存孝率骑兵从山谷中杀出,这是300人对3000人的战斗,从人数上看是1:10,但一个是以逸待劳,一个是长途行军;一个是突然袭击,一个是猝不及防;一个是久经战阵的精锐骑兵,一个是临时组建的普通步兵。战斗的结果毫无悬念,孙揆的人马被一举击溃,孙揆被生擒。
    【45】
    与此同时,朱温的军队加紧进攻泽州,泽州岌岌可危。当李存孝消灭了孙揆的中央军之后,李克用敏锐地判断出南线是主要威胁,遂立即向南线增援了5000名骑兵,由李存孝统领去泽州解围。
    李存孝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包围潞州,自己则亲率主力到达泽州,他挑选精壮骑兵500人,绕着朱温宣武道军队的营寨一边奔跑一边呼喊:“现在要拿你们身上的肉来喂饱我们的士卒,可以让肥胖的人出来决斗!”宣武道军队中有一员猛将叫郑季筠,听到呼喊,十分愤怒,带队出营交战,结果和李存孝还没走上几个回合,就被李存孝生擒活捉,剩下的军队立刻退回营寨,结营固守。
    当天晚上,宣武道军队感到李存孝的兵锋太锐,准备趁夜色掩护,脱离战场。遗憾的是,他们不知道在夜色中也有一双眼睛在始终看着他们,这个人就是李存孝。等到宣武道军队刚一离去,李存孝就率领骑兵,在后面尾随追击。敌人一开始还能且战且退,保持队形不乱,但等到了马牢山,由于山路狭窄,人和马相互拥挤,队形发生了变化,李存孝瞅准时机,立即攻击,宣武道军队抵挡不住,由刚才有组织的撤退,变成了溃退和逃跑。李存孝乘势挥军掩杀,敌人死伤近万人,大败而归。
    泽州一解围,潞州守将葛从周一看自己势单力孤,怕被李存孝回军来个瓮中捉鳖,赶紧带人从潞州弃城逃跑,潞州收复。
    经过这一回合的较量,南线敌人中朱温的宣武军全面溃败,孙揆的中央禁军覆灭,只剩下了张浚的中央禁军主力。此时,张浚的军队虽然人多,但组建时间短,且从未经过大战的洗礼,所以战斗力一般,暂时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
    在军事部署上,李克用除留下大将李存孝和少量兵力执行监视张浚的任务外,又适时地将骑兵主力从南线调回了北线。
    但李克用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却为后来的变乱埋下了伏笔。擒杀孙揆、泽州解围、潞州收复,这几仗都是李存孝的功劳,相当于整个晋东南的昭义道都是李存孝重新打出来的。按理说接下来应该任命李存孝担任昭义道节度使,结果李克用却派出老将康君立到潞州接任节度使职务,让他捡了个现成,反而只给了李存孝一个汾州刺史的官职。整体上就是李存孝在前方浴血攻城、以命相博;康君立在后面跟着接收城池、坐享其成。
    这种在战场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行为,确实让人伤心。李存孝接到任命后,气愤异常,接连几天不吃不喝,开始萌生了反意。
    【46】
    在南线敌军进攻的同时,北线的李匡威和赫连铎也向李克用的河东道发起了进攻。其中,李匡威的军队攻陷蔚州,赫连铎的人马拿下了遮虏军。面对北线危局,李克用先是派大将李存信领兵抵挡,结果被对方挫败,又派出猛将李嗣源增援李存信。
    说到李嗣源,我们知道他就是在上源驿保护李克用杀出重围、而自己能毫发无损的那个人,可以肯定,他具有着惊人的战斗力和过人的机敏。李克用曾经将勇猛善战之人收为义子,共有十三人,号称十三太保,而李嗣源就是十三太保之首,没点真本事,不可能坐上那个位置。
    除了勇猛,李嗣源还有一个美德,是其他将领所不具备的,那就是谨慎稳重、廉洁节约。有一次各位将领聚会,大家坐在一起,自然谈论最多的就是作战,谈着谈着,话题就变成了表功会、自夸会,这个说我曾经如何单枪匹马就敢冲击敌人中军,将敌人的主将单手擒获;那个说我曾经略施小计,就让敌人全军覆没。大家都说得起劲,却发现只有李嗣源一直保持沉默,众人很自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他,李嗣源只说了一句:“各位喜好用嘴皮子攻打贼寇,我李嗣源只是用手去攻打贼寇。”此言一出,举座羞愧噤声。
    李克用的能力和品德,与他日后的崛起密不可分。
    言归正传,我们再回到北线战场,话说李嗣源赶到北线后,立即调整部署,集中兵力先后击退了赫连铎和李匡威。这时李克用也亲自率领大军赶来增援,在李嗣源的配合下,将赫连铎和李匡威彻底击败,并在乱军之中擒获了李匡威的儿子和赫连铎的女婿。
    赫连铎和李匡威战败后,各自逃回了原驻地,北线重新恢复平静。
    【47】
    解决完北线的两路敌人,原来围攻河东的四路大军,到现在就只剩下了南线的一路,它就是宰相张浚率领的朝廷禁军。
    当时张浚一路已经前进到河中道(晋西南)的晋州(今山西临汾),听说其他几路讨伐军队均已溃败,正在进退维谷之际。为了不让张浚再为了是进还是退而浪费脑筋,李克用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最终的答案。
    李克用派遣大将薛铁山带骑兵3000在洪洞县安设营寨,堵住了张浚西逃的退路;又派遣李存孝带步骑兵5000在赵城县安设营寨,作为进攻张浚的主力。张浚率领的中央禁军有几万人,按理说在人数上是占据优势的,但战场上的胜败从来都不是以人数的多少来确定的,不是有那句话:兵贵精而不贵多。
    双方的军队刚一接触,官军就损失了3000人。张浚很快发现,他的军队在久经沙场、凶狠彪悍的河东军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只好退回晋州城,闭城固守。李存孝率军顺势将晋州城包围,几千人把几万人给包围了,也算是战争史上的奇观。
    晋州城被围了几天之后,军师盖寓向李克用建议:张浚是朝廷宰相,如果真的攻破晋州城将他俘获,就等于直接和朝廷撕破了脸,对河东今后的发展不利。于是,李克用传令李存孝率所部军队向后退出50里扎营,网开一面,放张浚他们一条生路。张浚也不傻,一看人家已经给放一码了,哪能不识抬举啊,赶紧率领残兵败将从晋州出来,往东南方向撤退。
    由于始终都担心李克用的军队从后面追上来,张浚等人是风吹鹤唳、草木皆兵,连停下来喘口气都不敢,只是一路向南狂奔赶路。等他们好不容易翻越了王屋山,到达黄河北岸以后,顿时傻眼了:没船过河!
    匆忙之间又找不到船,他们只好拆毁民房的房梁、门板做成木筏,勉强渡过了黄河。这一路下来,士兵中饿死、累死、淹死、逃跑的不计其数,等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长安,部队士兵连出征时的十分之一都没剩下。
    这趟山西之行,宰相张浚可谓损失惨重,把官位和面子都弄丢了;但也有所收获,那就是在逃跑路上跋山涉水,辛苦是辛苦了点,但是饱览了山西好风光,那可是纯天然的啊!
    另外他还彻底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儒将不是谁想当都能当的。
    【48】
    战后,李克用还没忘及时向皇帝上了一道表章。其中有一段:“我家父子三代人,蒙受皇恩,攻破庞勋叛逆,剪除黄巢贼寇,都有我们的功劳。当朝廷处在危机时刻,就赞誉我是当今的韩信、彭越,等到天下稍微安定,就辱骂我是北戎、蛮夷。这样做,现在天下掌握重兵立有战功的人,难道就不担心陛下将来有一天也会辱骂他们吗?”
    唐昭宗万没想到这次由朝廷主导的四路大军分进合击,竟然落得个一败涂地的结局,当初看似有一手好牌,最后却被打得稀烂,他懊悔不已。接到李克用的表章,昭宗也是自知理亏,赶紧颁下诏书好言好语回复他,让李克用官复原职,请他率军回到河东。
    战争是结束了,但影响却是深远的。经此一战,朝廷的中央禁军主力被消灭殆尽,没有了武力作为后盾的朝廷从此失去了号令天下的权威,并逐步演变为军阀藩镇们随意欺凌的傀儡。这次战争的导火索实际上是从李克用攻打云州、准备消灭大同道的赫连铎而引起的,此次打败了以朝廷为首的四路围攻,就意味着,接下来再打云州,已经是畅通无阻了。
    此时的李克用放眼天下,谁敢挡我?
    @xiang983234 2021-12-20 08:52:06
    楼主写得真好啊,一口气读完了。
    楼主怎么不接着写了啊?如果书出版了给个买书的地址也好啊。
    我愿意为楼主的作品付费。
    -----------------------------
    感谢读者的支持。其实书已经写完了,只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9】
    公元891年4月,李克用再次出兵进攻赫连铎,在北河将他击败,接着围攻云州。赫连铎被围困了一百多天,城内粮食吃尽,也没有等来外面的救兵,因为他的盟友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上次被打怕了,这回死活也不敢来了。
    无奈之下,赫连铎弃城突围。由于云州是大同道的治所,失去了云州,其周围的州县也很快被李克用占领,与此同时,振武道也被李克用派出的另一支军队攻占。赫连铎无处可去,只好领着残兵败将,离开晋北,逃往北方大漠。望着赫连铎向北逃窜的背影,李克用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他和父亲被赫连铎逼迫,以至于穷途末路、远遁大漠的情景…….想起这,一丝微笑掠过了李克用的嘴角,真是风水轮流转,赫连铎,你也有今天!
    到了第二年秋天,在塞外大漠里吃了一年风沙的赫连铎,总算是恢复了点元气,他实在不甘心一辈子都呆在那里搞边疆建设、喝西北风,决心再把云州夺回来。说是要夺,那得有实力去夺,可自己现在有几斤几两,他比谁都清楚,根本就不是李克用的对手。思来想去,他这次又拿出了看家本领,请外援帮忙夺。他派出信使去联络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两家联合再夺云州。
    上次和李克用作战,连儿子都被对方俘虏了,李匡威自从退回幽州以后,一直在招兵买马、伺机报复。当他接到赫连铎要求联合作战的信后,立即应允了下来,因为他明白在乱世中只有弱弱联合、打压强者,才是最佳的选择。说到这,就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弱弱联合?
    【弱弱联合】
    在一些商业运营方面,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某某公司与某某公司强强联合,对今后的公司市场开拓和经营发展如何有利云云,似乎强强联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在军事上用这招可以吗?待我细细道来。
    我们假设在乱世中有甲、乙、丙三个国家,甲是强国,乙和丙都是弱国,我们知道在乱世中讲究的是弱肉强食、相互兼并,国与国之间不可能和平共处,这是一场淘汰赛,直到赛场上只剩下一位选手,这个比赛才能结束。那么,如果你是弱国乙的国君,你想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下去,不想被消灭、也不想被兼并,你该怎样做?
    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我们将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
    方案一、不与任何国家结盟,自己独立发展。这个方案看似很有骨气,但却很有风险,因为不论是强国甲单独攻击你,还是强国甲和弱国丙联合攻击你,你的结局都只有一个,提前被淘汰掉。
    方案二、与强国甲结盟,一块去攻击弱国丙。这个主意看起来不错,跟着强国大哥一起去消灭弱国小弟,自然不会吃亏,定会马到成功。不过,请你不要局限于眼前,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下象棋还讲究走一步看三步呢。我问你,当弱国丙被消灭以后,强国甲还会与你结盟吗?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当只剩下甲和乙两家的时候,迟早有一天甲也会把曾经手刃丙的屠刀亮出来,对准你。到那时,面对强国甲,实力悬殊,毫无悬念你依然会被吃掉。如果你熟悉战国时代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在战国末期,齐国为了避免被攻击,就采取的是与强秦结盟的策略,当他眼睁睁地看着赵、燕、韩、魏、楚相继被秦国攻灭,还没等缓过神来,秦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齐国遂灭。
    方案三、与弱国丙结盟,一起去抵挡强国甲。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你和丙加起来的力量强于甲,甚至能一举灭掉甲,那接下来就是你和弱国丙之间的角逐,弱对弱,实力相当,如果你计划周密、部署得当,很有希望灭掉丙,最后一统天下。退一步说,你和丙加起来也灭不了甲,但至少比单独面对甲的胜算要多的多,可以从时间上延缓甲的攻击速度,如果天下有变,翻盘也不是不可能。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给他策划的《隆中对》就有:“外结好与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在魏、蜀、吴三分天下以后,与弱国吴结盟,共击强魏。这一具有典范价值的战略规划,其核心就是:弱弱联合。
    所以,为什么总是看到赫连铎和幽州的李匡威联合对付李克用,而不是采取其他的策略,大家不会奇怪了吧。说到底,这是战略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是乱世中弱者的不二选择!
    【速度】
    事实证明,幽州的李匡威在战略眼光上确实不差,当他接到赫连铎的请求结盟、共同攻击李克用的信后,二话不说,立即亲自率马步军80000名,向云州靠拢。与此同时,赫连铎也拿出全部家底,率领自己的全部人马采用急行军的速度向云州集结。
    之所以两家军队敢于在这个时间来进攻云州,其实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事先他们得到了一个情报,此时的李克用正远在河北的邢州(今河北邢台)。从地图上测一下距离,我们发现从河北邢州到山西云州,直线距离是700里,如果再加上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其实际路程不会少于千里。赫连铎和李匡威的想法是,趁着云州空虚,一举将其攻下,等到李克用从邢州率领主力军队来救,那也是10天之后了。到时候,赫连铎已经占据云州,再深沟高垒、坚壁不出,与李克用打持久战。因此,这场仗胜负的关键就是时间,打的就是时间差。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赫连铎他们的想法是好的,但能不能成功,还要取决于李克用。应该承认,李克用的情报工作还是很出色的,当李匡威刚从幽州动身,情报就已经传到李克用这里了。此时,李克用确实在邢州。面对当前的形势,他明白眼下能否扭转战局,关键是驰援云州的速度。于是立即率领主力向云州进发。
    我们再来看一下地图,幽州(今北京)到云州的直线距离是500多里,正常情况下,李匡威应该比李克用早到云州。但你别忘了,李匡威的军队是步骑混合,这次的任务是去攻城,而攻城器械得靠步兵运输,得等步兵全部到达才能攻城。换句话说,李匡威的行军速度取决于步兵。
    一幕战争史上的奇观就此展开,赫连铎、李匡威、李克用三路大军从不同起点、不同方向一齐奔向云州,通往云州的大路上铁骑呼啸、烟尘蔽日。
    李克用的主力是骑兵,而且这次驰援,目的是在野战中歼敌,不用带步兵和攻城器械,所以他的进军速度非常快。经过几天的昼夜兼程,路程最远的李克用大军竟然比李匡威与赫连铎提前半天到达云州外围。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
    【伏击】
    到达云州后,李克用没有进城,他一面命令云州守将备好守城战具、做好坚守准备;一面亲自率领援军在云州外围布置了一个巨大的伏击圈,专等敌人上钩。
    赫连铎和李匡威在云州外围汇合后,没敢贸然进攻,而是先派出了300轻骑到云州周边扫荡,试探虚实。结果这300骑兵还没等靠近云州的护城河,就被李克用的伏兵全部吃掉。等得知侦查骑兵一个都没回来时,赫连铎和李匡威惊得目瞪口呆,就凭着吃掉300骑兵的干脆利落劲,面前肯定埋伏着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而且牙口极为锋利。
    但是,既然大家都来了,而且兴师动众,光李匡威就带了80000军队,不打一仗就走,实在不够意思,所以两人决定再试一次。这次派了步骑兵20000人,攻击方向是云州城南。选择这个方向进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李克用的援军如果真来了,进军方向不可能是城东,这是李匡威的进军方向;也不可能是城北和城西,那是赫连铎的进军方向。所以,李克用的援军只可能是从城南方向来,如果这20000人在向城南进攻中遭遇大队骑兵主力,就证明李克用的主力到了。
    20000军队刚出发不久,前方就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隆隆的战鼓声,大队骑兵冲锋时马蹄踩踏地面的轰鸣声让大地都为之颤抖。不一会儿,逃跑的士兵如潮水一样向后涌来,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李克用回来了,而且就在对面。
    我们是来偷袭的,不是来野战的,可对方却千里迢迢前来迎接。面对如此热情好客的李克用,赫连铎和李匡威顾不得打招呼,分头带领各自人马,扭头就跑。李克用为了尽地主之谊,带领众人一路将李匡威送到河北蔚州,这才罢休。这一仗,李匡威损失过半,短期内无力再战;赫连铎元气大伤,再次逃回大漠。
    不知道,赫连铎在临走前,是否喊了那句“我还会再回来的!”
    不过,这次李克用不会再给他机会了。
    一年后,李克用主动上门服务,深入大漠进攻吐谷浑部落,杀赫连铎,就此终结了吐谷浑人的抵抗。
    李克用彻底消灭了赫连铎,李国昌、李克用父子两代人与赫连铎之间的几十年的恩怨终于彻底了结了。
    解决了赫连铎,就将大同道、振武道稳稳地收入囊中。至此,山西境内的五个道:大同道、振武道、河东道、昭义道这四个道都由李克用直接管辖,而河中道是李克用的盟友,他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山西王。
    接下来,李克用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河北。河北北方是幽州道,中部是义武道和成德道,西南是邢、磁道(原昭义道的东半部分),东南部是魏博道,其中邢、磁道已经在我方的掌握之中,还剩下4个藩镇,先打哪个更合理哪?
    可还没等李克用开始动手,一场始料不及的内乱,就先打断了他的称霸进程。
    【50】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只靠董事长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得需要一个人才团队去完成,而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领导者不仅要发现和识别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企业留住人才的手段通常是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其实,有些道理在古今都是相通的。尽管李克用本人武艺高强、文韬武略,但要想在诸侯之间的攻杀中成就霸业,仅仅靠他自己同样不行,他也需要一个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来打天下、进而称霸天下。
    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这个好办,高官厚禄就行。而感情留人,就不那么简单了,得需要感情上的投入。
    为了能够做到感情留人,李克用采取的办法比较特殊,就是:挑选军中能征善战的年轻将领,并将他们都认为义子,用父子亲情来笼络人才。他一共认了十二位义子,连同亲生儿子李存勖,全部加封“太保”的荣誉称号,史称“十三太保”。
    由于这个做法颇富盛名,后来历史上有许多人物组合和团体都以“十三太保”为号,比较有名的有近代西北军领袖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但要追根溯源,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十三太保,应该在李克用这里,版权所有,翻录必究。
    【李克用的十三太保】
    在这十三个人里面:
    最沉稳敦厚的是李嗣源,他居功至伟,但从不骄傲,后来当了皇帝,也能注意民间疾苦、造福苍生。
    最勇猛善战的是李存孝,古人言“王不过霸,将不过李!”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籍;李,指的就是李存孝。 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他冲锋时,身披沉重铁甲,腰跨弓箭长矛,独自挥舞马槊,所向无敌。
    最受喜爱的是李存勖,因为他是李克用的亲生儿子。同时,最自负的也是他,他后来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丢掉,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负。
    最工于心计的是李存信,最能误事的也是他。
    最有谋略和气度,一生中战后梁、逐契丹,大小百余战,未尝败绩的是李存审。
    ……
    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孤独的天下第一猛将】
    李存孝在多年的征战中为李克用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在上次朝廷组织的张浚、朱温、赫连铎、李匡威对河东道四路围攻的战争中,李存孝独自负责南线作战,以较少的兵力先后击败了朱温和张浚的大军,收复了昭义道和河中道,当居首功。但有时,打仗和做官真就不可兼得,李克用更需要他去冲锋陷阵,而等到委任节度使的官职时,就轮不上他了。
    李存孝是孤独的,由于他武艺超群、能力出众,在李克用的众多将领中过于突出,有鹤立鸡群之嫌,所以众人都疏远他,甚至有人偷偷向李克用诋毁他。其实,这种情况在职场上也很常见,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过于出众,也是容易遭到周围同僚的妒忌和疏远。看来在人际交往上,有时也存在弱弱联合的情况。
    【李存信的阴谋】
    十三太保中有个义子名叫李存信,他比较善于察言观色,在李克用那里很受重用,但他打仗却不行,翻翻历史记载,发现他几乎逢战必败。
    因为他打仗不行,所以他就十分嫉妒这方面行的,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而在十三太保里面,打仗最行的自然是李存孝,由此二人之间的梁子就结下了。
    当李克用率领大军从邢州回援云州时,将李存孝留下镇守邢州,李存孝也想在此时再立下大功,以求超过李存信,于是建议攻打成德镇的治所镇州。结果李克用并未让李存孝担任攻打镇州的总指挥,而是派李存信担任马步军都指挥使,也就是攻城总指挥,与李存孝一同攻打镇州。李存孝本想单独建立大功扬眉吐气,却被兜头泼了一瓢冷水,自然心灰意冷,再加上他和李存信两人彼此猜疑忌恨,谁都不肯出真力,所以在作战中逗留观望而不前进,结果没能打下镇州。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李存信一回到李克用那里,就向领导打了小报告,诬陷李存孝与成德节度使王镕暗中有密约,所以故意逗留不前。李克用听到这话,勃然大怒。实际上,李存孝与王镕之间根本就没有密约,这纯粹是李存信的无中生有、故意陷害。但李存信阴险就阴险在他说的这条罪状是很难查清的,因为王镕是敌方的统帅,你李克用没法把人家弄来当证人吧。既然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你李存孝私通敌人,但你李存孝也同样拿不出证据来证明你没私通敌人,这就意味着这项罪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也就相当于后世臭名昭著的“莫须有”。
    这下子,李存孝有苦难言,通敌罪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有心回到晋阳去向义父当面解释,可考虑到李克用已经对李存信偏听偏信,终究打消不了对他的怀疑,甚至会不问青红皂白就治他的罪。
    想到自己多年来为李克用舍生忘死,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结果换来了李克用长期对自己的不重用和不信任,李存孝心中无比愤懑,多年的委屈与不甘一齐涌上心头。与其坐以待毙、等待大祸降临,还不如反了!
    李存孝真反了,是硬给逼反的。
    【51】
    【据城反叛】
    李存孝是天才战将,但他并不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之勇。他占据着邢州、磁州等地,也就是河北的西南部,处于强敌环伺的四战之地,不与其他藩镇结盟想单独生存,是很难的。
    为了生存,李存孝分别派出使者去联络成德节度使王镕和宣武节度使朱温,因为这两个节度使都是目前北方的强藩,同时也位于邢磁道的一北一南,一旦有事,也便于获得增援。
    同时,李存孝向朝廷呈上表文,请求以邢州、磁州等地归顺朝廷。唐昭宗接到表文,立即颁发诏令,任命李存孝为邢、磁道节度使,但这只是一个空头支票,现在的朝廷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没有派来一兵一卒来向他增援。
    李存孝四下活动,没有等来援兵,却等来了李克用的讨伐大军。公元893年2月,李克用带领军队到达邢州外围,他要先清理门户。
    由于李存孝前面已经和他结盟,成德节度使王镕还算够意思,主动派遣手下牙将给李克用送去书信劝解。接到王镕的书信,李克用暴跳如雷,这是我的家事,用你来管!既然你来劝解,我就先拿你王镕开刀。于是,李克用调转兵力,先攻打王镕的天长镇,结果十几天都没攻克。正好王镕派出30000军队前来救援,李克用率军在叱日岭下迎战,把王镕援军打得大败,斩杀10000多人,剩余人马溃散逃去。
    李克用又继续进军攻下井陉,王镕十分惧怕,连忙请宣武镇的朱温派军救援,可这时朱温正忙着开疆拓土,和徐泗节度使时博交战,根本就抽不出兵力。不过朱温也采取了空城计,派人给李克用送去了一封书信,信中说:“我在邺城驻有十万精兵,只因我的控制才未让他们向北推进。”这招如果吓唬司马懿还可以,吓唬李克用根本没用,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李克用立即回信:“倘若你在邺城确实驻扎强兵,那么我就恭候大军的到来;如果一定要分出胜负,请到常山脚下决战。”
    正在王镕一筹莫展之际,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带领军队前来救援,并在镇州附近击退了李克用的河东军队,一时间,战况陷入胶着。李匡威不请自来,为王镕解了围,莫非他有着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当然不是,李匡威应该是河北藩镇中最深通“弱弱联合”与“唇亡齿寒”道理的那个人,他看到黄河以北的藩镇越来越少,连老盟友赫连铎也被消灭了,他怕自己会成为李克用下一个目标。为了将来不被消灭,当下他愿意参加一切打击李克用的战役。
    由于李匡威的及时增援,镇州是保住了,但王镕是被打怕了,再也不敢管李克用的家事了。于是,李克用再次集结兵力,攻打邢州的李存孝。
    有人会问,这边打得这么热闹,为什么近在咫尺的李存孝始终没有参与呢?天下第一猛将为何一直按兵不动?其实只有一种可能,李存孝并未真心地反叛李克用,他的内心与李克用仍然难以真正的一刀两断,他的这次反叛更像是一种赌气。
    【欺骗】
    李克用亲自率领军队攻打邢州,见强攻不行,就开始环绕邢州挖掘堑壕修筑营垒。李存孝不时派出军队突然袭击,使他的堑壕营垒始终不能建成。河东牙将袁奉韬秘密派人对李存孝说:“大王李克用只是等着堑壕营垒修成就会返回晋阳,你所惧怕的只有大王,其他将领都不是你的对手。等到大王一走,几尺宽的堑壕还能挡住你李存孝啊!”李存孝一听,也对,正好他也不想与义父正面冲突,便不再出城袭击了。
    十几天过去了,李克用的堑壕营垒全部修造完毕,再一看,别说人,连鸟都飞不过去了,李存孝这才知道:上当了!
    但为时已晚。
    【英雄末路】
    冬去春来,邢州已经被围了快半年了,城中粮食已经吃尽。李存孝登上城楼,对围困他的李克用说:“儿子我承蒙大王您的恩德才得以富贵,若不是被奸邪小人逼迫,我怎能舍弃父子之恩而落到这般田地。我希望再见大王一面,便死而无憾!”
    接着,李存孝放弃抵抗,出城投降。李存孝向李克用磕头认罪,但李克用余怒未消,还是以谋反的罪名将他车裂处死。
    车裂当天,阴云密布,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将在这天了结。五匹奔跑的马撕裂了李存孝的身体,也带走了他那不甘的灵魂。
    史书上说,李克用本来很爱惜李存孝的才能,他估计临到动刑时各位将领一定会为李存孝求情,他便可以趁机将李存孝释放,结果军中各将领都妒忌李存孝,没有一个肯出来说话。等到李存孝被处死后,李克用为此悲伤十几天,心中怨恨手下将领不给李存孝求情。直到后来每当有硬仗、恶仗需要猛将的时候,李克用往往都会想起李存孝,然后流泪不止。
    可回过头来想想,李存孝为什么会对义父的用人产生疑问,并遭人离间,这其中,李克用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吗?李存孝,这位天下第一猛将,他在那个烽火连天的乱世,用自己无与伦比的勇猛创造了无数英雄的传奇,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到最后,他没有死在冲锋的战场上,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他死于丑恶的人性。
    这场内部事变持续了将近一年时间,尽管最后邢磁道又重新回到了李克用的手中,但他却因此失去了一员骁勇冠绝的猛将。
    从此,世间再无李存孝。
    【52】
    就在李克用忙着清理门户的时候,幽州道也发生了一件大事,李匡威的弟弟李匡筹反叛了,原因是李匡威霸占了李匡筹的妻子。你说,这都哪跟哪呀,一个堂堂的节度使,正宗的封疆大吏,竟能干出如此缺德之事。由此看来,在那个年代加强节度使这一层级官员的道德建设,是多么的重要!
    李匡筹占据幽州,自称节度使,并用节度使的符节追回李匡威带走的军队,李匡威的身边只剩下了少量的亲信,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弃儿。
    要说成德节度使王镕,办事儿确实挺讲究。由于李匡威在前些日子出兵帮助过他,在得知李匡威已经无家可归后,王镕立即派人将李匡威接进镇州城内,并特地为他建造了府第,当做父辈一样侍奉他。按理说,李匡威能获得这么一个归宿,也算不错了,就不应该再闹腾了,但事情还没有完。
    应了那句话,品德不行的人到哪都不行。李匡威在镇州待久了,发现王镕年轻孱弱,不久就动了劫持王镕,霸占成德道的念头,结果事情失败,被王镕的士兵全部消灭。就这样,原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因为他的道德极其败坏、影响极其恶劣,被提前罚下诸侯争霸的比赛现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天赐良机】
    屋漏偏逢连阴雨,幽州道最近是祸事连连。幽州有一个将领叫刘仁恭,他带领军队守卫蔚州,过了期限还没有士兵来替代,军中士兵都想回归。正逢李匡筹接替李匡威,人心不稳,蔚州的士兵当即推选刘仁恭为统帅,返回攻打幽州。
    又是一个因为远戍边疆、过了期限不让回家而引发的兵变!翻开唐末到五代这段历史,这样的兵变简直比比皆是,我就纳闷了:当时的将帅怎么就不重视这个问题,防患于未然呢?我猜测,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唐诗三百首》在当时还没有普及,将帅们没读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不知道士兵也会思念家乡。
    二是当时的将帅都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强心理,对于别的地方或者是别人家发生的祸事熟视无睹,没有提前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是当时的将帅喜欢看戏,都想看看思乡的士兵发生兵变后,到底能闹腾到什么程度。
    调侃一下,请不必当真。但当时的很多将帅骄纵蛮横、肆意妄为,不体恤属下底层士兵的疾苦,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我们接着说刘仁恭,他领着兵变士兵刚到居庸关,就被新任节度使李匡筹的军队打败。经此一仗,人心散了,队伍也不好带了,刘仁恭只好逃往河东,去投奔李克用。李克用见他人如其名,对自己那叫一个恭敬,当下又正是用人之际,于是不仅收留了他,还对他非常优厚。
    无数的事例证明,有些人表面上对你恭敬,他内心也对你恭敬;有些人表面上对你恭敬,但内心却不对你恭敬。而刘仁恭,无疑是第二种人。
    看到幽州道最近发生了这么多变故,连过去最多事的李匡威都被清场了,这简直是上天赐给的灭掉幽州的良机,此时,李克用已经清理完了自家的门户,可以腾出手来了。
    公元894年11月,李克用发动军队大规模进攻幽州节度使李匡筹,先攻克武州,又进军围攻新州。
    12月22日,李匡筹派遣大将率领步、骑兵几万人前往救援,李克用挑选精壮士兵在新州东南的段庄迎战,把李匡筹的人马打得大败,斩杀一万多人,活捉将校三百人。为了起到震慑作用,李克用命人将这三百人用绳索绑成一串,押到新州城下示众。当天晚上,新州城内军队的心理彻底崩溃,开城投降。
    第二天,李克用继续向前推进,李匡筹又派出军队出居庸关进行拦截。结果李克用采用正面用步兵阻击、后面用精锐骑兵进行夹击的战术,再次击败幽州的军队。
    面对一败再败的尴尬局面,李匡筹已经实在是无兵可派了,故事讲到这里,如果不出意外,下一步的情节应该是:李克用兵围幽州—城破—李匡筹被擒。结果这次李匡筹没按常理出牌,他在幽州城里发现形势不妙,逃了。
    既然是逃跑,中心思想是逃命,那就应该轻装简从,可李匡筹不这样想,他毕竟是大户人家出身,逃跑也要与众不同。他从幽州逃出来时,带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歌妓妻妾,感情他把逃跑当成了家庭旅游。等这一行人逃到沧州,沧州守将卢彦威对于这送上门的好处自然不会放过,他派出军队打了一个劫,将李匡筹杀死,金钱美女则全部拿下。
    尽管出了个小插曲,但结局还是差不多。
    【遗恨终生】
    接下来,李克用进军幽州,幽州守将请求投降,李克用率军进入幽州。李克用派李存审、刘仁恭带领军队巡视安定幽州道所属的各个州县。
    攻取了幽州道这个北方重镇,李克用理应选拔一位得力大将在此镇守,但他却在此出了一个昏招,竟然被原幽州降将刘仁恭的谦恭假象所迷惑,向朝廷上表请求任命他为幽州留后,也就是代理节度使。
    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刘仁恭掌管幽州以后,很快就露出了他的真实面目。他加紧收买幽州道的人心,不断地将军中将领和属下各州的刺史更换为自己的亲信,不久以后,幽州道已经牢牢地控制在了他的手里。
    由于李克用的所用非人,相当于把几经血战才得到的幽州,拱手送给了别人。不久以后,李克用就痛苦地发现,他犯了一个令他遗恨终生的错误。
    千百年来,李克用识人用人时这种或明或暗的眼力,一直饱受争议,他有时独具慧眼,收取了李存审、李嗣昭这些不世出的名将;有时又识人不明,错用了李存信、刘仁恭这类无信无义的小人。
    其实,也不应对李克用过于求全责备,因为在那个人心叵测的乱世之中,谁又能把世事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也许正像南宋词人辛弃疾说的那样: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53】
    乱世,不仅意味着世道乱,连事情也乱。
    这几年,山西地界闹的是天翻地覆,北面的赫连铎被灭了,东南面的昭义节度使孟方立也自杀了,而河东道的李克用还在忙着打打杀杀、称王称霸。奇怪的是,西南面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自从上次与大宦官田令孜因为争夺盐池打了一仗以后,再没有什么作为,他管辖的河中道也好像一直风平浪静。
    莫非这王重荣已经看破红尘,不问世事了?
    当然不是!因为此时的王重荣不是不问世事,而是不在人世了。事情是这样的:王重荣生性残酷,动辄就对部属滥施刑罚,部下将士均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天,他因为一点小事就随意侮辱部将常行儒,导致其心生怨恨,当天夜里,常行儒率兵袭击节度使的官署,并将王重荣擒杀。王重荣这一死,他的部下都推举其兄王重盈为节度使,并随即杀死了举兵叛乱的常行儒。
    以上就是河中道这几年发生的事。
    【权力真空】
    到了公元895年,位于晋西南的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突然去世。他死之后所形成的权力真空,立即招致了两个儿子王珂、王珙的争夺。如果仅是这两个人争位,倒也不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不管是谁当节度使,都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事,反正肉烂在锅里。然后,实际情况却远不是这样,因为王珂、王珙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人支持,这一背后支持就把原本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
    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李克用自然是支持王珂,因为让自己的女婿当河中节度使,就相当于自己控制了河中。
    而王珙的背后则是关中的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这三个人极力要染指河中也是有原因的,除了有扩大势力范围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河中离陕西的关中太近,近到什么程度,仅隔一条黄河。李克用如果得到河中,就能以河中为跳板,西渡黄河进攻关中;反之,河中道控制在他们的手里,就能将之作为关中的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表面上是王珂、王珙两兄弟争夺节度使的官位,实际上是其背后的山西王李克用与关中三军阀对河中要地的争夺。双方都互不相让、剑拔弩张。
    【鹿死谁手】
    随后,李克用上书朝廷请求王珂继位,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华州节度使韩建也上书朝廷请求王珙继位。因为两边都是爷,若是让王珂当节度使,李茂贞他们不干;有心让王珙当节度使,李克用也不能干。得罪了哪一边都没好果子吃,唐昭宗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
    我们前面说过,唐昭宗只是苦于自身实力不行,沦落成了一个任人欺凌的傀儡,但他并不是一个糊涂人。左右为难之际,他经过一番搜肠刮肚,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的想法是与其在任命王珂还是王珙上面为难,还不如干脆抛开他们,直接任命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这样一来,既不用李克用支持的人、也不用李茂贞支持的人,做到两不得罪,同时还可以将富庶的河中道收归中央直接管辖,如此一来,这真是一箭三雕!
    昭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过事实证明,他的想法还是太单纯了。
    当任命宰相崔胤兼任河中节度使的诏书一下,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先是李克用上表表示不满,崔胤看到形势不妙,手里拿着任命诏书,迟迟不敢到河中道上任。
    昭宗无奈,只好收回成命,重新下诏,同意李克用的请求,任命王珂为河中节度使。
    可诏书刚下达,关中的李茂贞等三节度使立即共同起兵,由于这些人距离都城太近,半天工夫就兵临长安城下,想要武力干涉朝政。昭宗明白:单靠长安城内的这点兵力,维持一下社会治安还可以,用他们来抵挡关中三军阀的虎狼之师,无异于以卵击石。
    正焦急间,有消息传来:河东的李克用已经从晋阳出发,正率军驰援长安。昭宗这下放心了,你李茂贞这些人欺负我可以,有本事就等着和李克用在长安城下决战。
    李克用出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的耳朵里,这几位都曾经在当年的渭桥大战时见识过李克用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不想等在这里挨打,全都脚底抹油—溜了,长安之围遂解。
    什么叫做欺软怕硬,这就是。
    听说李茂贞等人已经收兵,李克用也停止向长安进军,而是率军拐了个弯,进入河中道。
    公元895年六月,李克用攻克绛州,斩杀刺史王瑶。这王瑶是王珙的弟弟,一直帮助王珙争位,他一被消灭,王珙在河中的势力大大削弱。
    七月,李克用来到河中道的治所蒲州,扶持女婿王珂继任河中节度使,河中道的争夺最后以李克用的胜利而告终。
    现在,山西的五个道:振武、大同、河东、昭义、河中,全部成了李克用的囊中之物,他的势力范围已经遍及山西。
    虽说河中道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但已经被激化起来的矛盾还远未解决,关中的事情也远未结束。
    【54】
    见李克用并没有率河东军来长安,关中这几个军阀又开始蠢蠢欲动。河中道已经纳入李克用的势力范围,是没法争了,那就退而求其次,看看还有什么可争取的。不久以后,他们就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长安城里的皇帝—唐昭宗。
    尽管昭宗皇帝现在是无兵无钱,和傀儡没什么两样,但他并非一无是处,他还有一样东西是诸侯们所没有的,那就是“皇帝”的名号。在封建社会,皇帝的名号那可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有了这块招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
    而在当下,谁能把皇帝控制在手里,谁就可以借用皇帝的名义来号令天下诸侯,这就是经常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历史上有很多权臣都导演过这类把戏,例如三国时的曹操。
    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安城内的昭宗皇帝离谁最近?当然是关中三军阀。皇帝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怎肯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第一个出场的是邠宁节度使王行瑜,他派其兄弟王行约前往长安,故意散布谣言说:“李克用的沙陀军队十万人马杀来了!”谣言一出,长安城内很快就人心惶惶。
    紧接着,王行瑜又开始实施计划的第二步,主动劝说唐昭宗移驾邠州避难。
    没等王行瑜的计划得逞,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不干了。他不像王行瑜净整那些虚张声势没用的,他干脆来硬的,派出其干儿子李继鹏带兵到长安,准备武力劫持皇帝到凤翔。
    昭宗心里明白:自己不管是落到王行瑜手里,还是落到李茂贞的手里,今后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情急之下,为了躲避这些人的胁迫,昭宗带领文武百官和太监宫女,连夜出逃到长安郊外的石门。
    【威震关中】
    很快,尚在河中道的李克用就得到了长安大乱、皇帝出逃的消息。要说李克用还是一个比较仗义的人,他考虑到皇帝是因为下诏任命自己的女婿王珂继任河中节度使,而招致关中军阀的忌恨的,如今皇帝遭难,自己理应出手相救。
    要想出兵关中,按程序应该征得皇帝的同意,因为如果仅是自己的一厢情愿,那可就尴尬了。李克用立即派出使者前往石门,向皇帝请命勤王。这时候的唐昭宗无论是被王行瑜劫持,还是被李茂贞劫持,到时候都得成为傀儡皇帝,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忽然接到李克用的勤王请求,真是大喜过望。这样一看,李克用虽然脾气是粗暴了点,但和关中这三军阀比起来,还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靠得住的人。
    欣喜之余,昭宗立即下诏,命李克用带兵勤王。
    接到诏书,李克用率领大军从河中的蒲坂(今山西永济)渡过黄河,直逼关中。由于关中三军阀按地理位置自东向西依次为华州节度使韩建、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李克用的战略构想是自东向西依次制服这几个军阀。
    面对李克用的强大攻势,华州节度使韩建首先屈服,表示今后一定严守中立,不再介入朝廷纷争。人家韩建认罪态度这么诚恳,李克用也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索性就放过了韩建。
    下一个目标:王行瑜!
    公元895年八月,李克用进军渭桥,被昭宗委以邠宁四面行营都统。他先派出3000骑兵到石门护卫唐昭宗回到长安,自己亲率大军征讨王行瑜。
    看到李克用大军云集,王行瑜也将全部兵力集中到长安附近的梨园寨。两军展开殊死战斗,王行瑜的邠宁军不敌,只得退回梨园寨固守。李克用这次是铁了心要歼灭这路敌人,他率河东军将敌寨团团包围,昼夜进攻。
    这下王行瑜慌了,急忙向李茂贞求救。李茂贞慑于李克用的兵势,他没敢直接参与进来,先是派兵一万驻军龙泉镇,观望战局,随后他自己又带三万主力部队在咸阳附近驻扎。
    为了防止李茂贞突然加入战局,在背后发起攻击,李克用派出一万骑兵作为预备队,驻扎在梨园寨的外围,摆开阵势随时准备迎击李茂贞。
    李茂贞是一个狡猾的军阀,他虽然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王行瑜一旦被消灭,自己将更加势单力孤,但他更懂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常识。
    一万河东铁骑,那是什么概念,当初连黄巢的十几万大军都抵挡不住,自己这几万人恐怕都不够人家一个冲锋的。现在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朗:就算自己和王行瑜两家联合起来,也依然不够人家李克用打的!
    关键时刻,李茂贞怂了。他采取丢车保帅的办法,主动将当初扮演逼宫角色的干儿子李继鹏作为替罪羊,斩下他的人头献给朝廷,表示投降。
    当初的三角同盟,现在只剩下了王行瑜孤军奋战,面对河东军愈加猛烈的攻势,他是叫苦不迭。不久以后,梨园寨内的粮食吃尽,守军弃寨逃跑,被李克用提前布下的伏兵拦截,损失惨重。
    王行瑜带着残兵败走,结果在路上被部下斩杀,将其人头传送朝廷。
    这样,李克用出兵不足三个月,关中三军阀一个被吓傻了、一个投降了、一个被消灭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中三军阀同盟彻底瓦解。
    【受封晋王】
    昭宗慰劳李克用,让他和李茂贞和解,授予李克用“忠正平难功臣”称号,封为晋王。晋王的管辖范围在山西,如果你熟悉中国地理,一定会知道山西省现在的简称为“晋”,如果追根溯源,和这段历史绝对是有关联的。
    同时,唐昭宗命令皇室亲王中的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拜李克用为兄长,给予了李克用比皇室亲王更高的地位。此时,李克用的功业达到顶峰。
    【誓言】
    这时,晋军在渭北遇雨六十天,有人劝李克用进长安拜见皇帝,李克用没有下决心。军师盖寓说:“自皇帝从石门回来,都不敢好好入睡,如果我们的军队渡过渭河,皇帝更会惶恐不安?这时我们来勤王,既然君臣相安无事,就不必朝觐,现在回归籓守,做好勤王之事,才是忠臣之道。”李克用笑道:“盖寓都不信我,何况天下其他人呢!”于是收兵回去。
    临离开关中,按道理应该向昭宗辞行。李克用考虑到如果自己亲自去拜别,容易让皇帝产生自己误解,因为现在的皇帝势单力孤,最担心的就是强悍的臣下再演一出“携天子以令诸侯”。最后,李克用派他和曹夫人的儿子李存勖代他进长安面圣。临行前,李克用对儿子说:“我这次诛灭乱臣、威震天下,如果此时挟持天子、占据关中,自己起草赐封九锡和禅让的文告,谁能阻止我?但是我家世代效忠皇帝、常为朝廷立功,我誓死不能这样做。你以后要全心恢复唐朝社稷,千万不要效仿这些乱臣贼子!”
    后来的历史证明,李克用对李存勖说的这番话,既是对儿子的告诫,更是自己的誓言。他用一生来践行了立下的誓言!
    李存勖自幼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心性豁达,深得父亲李克用的宠爱。据说他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而且精擅音律,可谓文武双全。
    那一年,李存勖只有11岁。一般情况下,当一个11岁的孩子面对着皇宫那宽阔的大殿、森严的侍卫以及高高在上的皇帝,难免会惊慌失措,但昭宗看到的却是一个沉着得体、气宇不凡的少年。昭宗亲切地拍着李存勖的后背,“你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将来一定要对朝廷尽忠效力啊!”
    如果翻开后来的历史,你会发现昭宗的话只说对了一半。
    李克用率大军回到河东晋阳,正式对外称“晋王”。这时候,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山西全境和河北的一部分,并降服了陕西关中。按理来说,剩下来的剧情应该是他摧枯拉朽,逐一消灭河北的成德、义武、魏博三镇,然后再与河南的朱温争夺天下。李克用是这样认为,他的亲信将领们也是这样认为,但在这世上却肯定有人不这样认为。
    李克用没有想到,关中勤王之战的胜利已经是他霸业的顶点,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55】
    【木瓜涧大败】
    公元897年8月,李克用带领大军抵达幽州道的重要关隘—安塞城,并立即开始攻城。
    刘仁恭派出将领单可及带领骑兵赶来增援,李克用这时正在饮酒,前锋将士报信说:“幽州的贼寇到了。”李克用已经醉意朦胧,问道:“刘仁恭在哪里?”手下人回答他说:“只看到单可及一伙人。”李克用瞪着眼说:“单可及这伙无能鼠辈,哪里是我的对手!”当即下令向幽州军队发动进攻。
    这一天大雾弥漫,十步之外分辨不清人和物,单可及的骑兵与李克用的军队稍一接触,就向后跑。李克用被轻敌的情绪笼罩,不知是计,率军一路尾追。
    单可及的骑兵且战且退,逐渐将晋军引到了蔚州境内的木瓜涧,这是一段由两侧高山夹峙而成的山涧,由于山口处的道路非常狭窄、山谷中却有一片宽阔的平地,整体上有点像一个木瓜的形状,故名“木瓜涧”。这种地形特点,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非常适合打伏击,一旦对手误入其中,只要关住两侧狭窄的山口,纵然有三头六臂,也插翅难逃。
    今天不知是因为喝醉了、还是过于轻敌,过去一直擅长对敌人施展伏击、侧击战术的李克用,竟然指挥军队一头扎进了木瓜涧。在这之前,幽州将领杨师侃早就在这里布下了埋伏,两侧山腰上的密林里藏着大批弓箭手,两侧山口则准备了巨大的滚木礌石,在山脚下还有数万幽州军手持长枪、严阵以待。就这样,在几万双眼睛虎视眈眈地注视下,李克用和他的晋军稀里糊涂地踏进了绝地。
    进入山谷的晋军,追着追着,突然发现单可及的骑兵不见了,前方除了弥漫的大雾什么都看不见,仅剩下潺潺的水流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响。一股不祥之感突然涌上心头,李克用情知不好,立即传令全军调转方向,原路撤退。
    但是,一切都晚了!
    突然间,山谷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山上的箭矢像暴雨一样往下射来,由于对方居高临下,而谷底的晋军无处可藏,顷刻间死伤惨重。李克用一看,这么长的山涧,如果任凭敌人这样射下去,没等退到山口,人就得死光了,于是命令士兵也向两侧山腰放箭还击。晋军这边是仰射、敌人时俯射;晋军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尽管晋军士兵的箭法要高于敌人,但由于地形的劣势,他们射出的箭还没够到敌人,就落在了地上,无法压制住敌人的弓箭手。
    李克用只好命令士兵分兵两路,向两侧的山坡冲锋,准备跟敌人打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可晋军刚冲到山脚,就被敌人的长枪兵给挡了回来。无奈之下,晋军只好冒着头顶的箭矢,让步兵且战且退,由骑兵发挥速度快的优势,先向两侧山口冲,期望等冲出去之后,再里应外合接应步兵突围。
    然而,当李克用挥舞长剑、指挥骑兵刚刚冲到山口,两侧山上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无数圆木、巨石从天而降,冲在前面的许多骑兵连人带马被砸成了肉泥,后面的战马不得不在原地打转,发出一阵阵嘶鸣。
    前进的道路已经被封死了。
    见此情景,李克用急得眼睛都红了,当他再回头往后看,发现幽州兵已经从两侧山腰冲了下来,在敌人掐头、截尾、断腰的攻击手段面前,晋军步兵的阵型被敌人截为数段,混战中逐渐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崩溃已经不可避免。
    危急关头,李克用反倒开始冷静,他发现山谷中敌、我双方的步兵已经混战到一处,因怕伤到自己人,山上敌人的弓箭手肯定不敢放箭,正可以发挥我骑兵优势,以骑制步,想到这,李克用率领骑兵返身追杀幽州军队。此时,幽州军主将杨师侃已经指挥他的步兵主力投入了战斗,期望一举消灭晋军步兵,没有料到晋军骑兵会突然杀个回马枪,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混战中,幽州军步兵被晋军骑兵砍杀无数,余下的人放弃围歼晋军步兵的企图,转身向山谷的另一端撤退。此时还在山腰处的幽州军弓箭手见己方步兵已撤退,担心失去步兵保护后,会被晋军攻杀,也只得向后山遁去。
    正在此时,天空中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李克用看到己方部队损失惨重,况且担心幽州军后面还有埋伏,所以传令停止追击。
    尽管战役进行到最后,晋军反败为胜,没有被全部围歼,但步骑兵损失超过三分之二,精锐伤亡殆尽。山谷中无数阵亡将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又被雨水冲刷,汇成了一条条血的溪流,整个山谷中都弥漫着死亡与哀伤的气息。
    【虚伪到极致】
    木瓜涧大战过后,元气大伤的晋军再也无力对幽州的刘仁恭继续讨伐,李克用追悔莫及,不久就回师晋阳。
    而侥幸取胜的刘仁恭在得意之余,则充分发挥了他不要脸的无耻精神。他先向朝廷上表奏称:“李克用无缘无故发动军队来讨伐我,我已经在木瓜涧将他的人马打得大败,现在我请求自己做统帅征伐李克用。”唐昭宗下诏不准。
    刘仁恭又给梁王朱温送去书信,表达了要与朱温携手打击李克用的美好愿望。朱温也不傻,他了解刘仁恭的为人,想和他做长时间的盟友,那是不可能的,但有他在北方牵制李克用,毕竟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朱温便向朝廷奏请加封刘仁恭为同平章事,朝廷同意。同平章事到底是个什么官职,查阅了一下资料,在唐末这个官职就是个名誉宰相,是个虚名。
    按理说,这刘仁恭闹腾到这一步就行了,盟友也找了,官职也有了,可他不,他还要把无耻精神发挥到极限。刘仁恭竟然又派使者去李克用那里道歉,并带去亲笔书信 的意思是:我的军队在木瓜涧冒犯了大王您,这实在是个误会。我因为这件事一直在心里头过意不去,晚上睡觉都不安宁等等。
    木瓜涧之败,李克用差点丢了性命,部队损失惨重。看到这封信,李克用只能苦笑了,刘仁恭啊,你说这些话,谁能信啊?别说是我李克用不信,鬼都不信!李克用现在心里只想对他说:刘仁恭,你有多远,就给我滚多远。
    不过生气归生气,李克用还是命人给刘仁恭回了 ,回信的大致意思是:“现在你凭借朝廷符节控制军队、管理百姓。提拔人才要让他报答你的恩德,选用将领希望他酬谢你的恩惠,而这些你自己就没有做到,又怎么能相信别人能做到呢!我估计你将来会猜忌亲人骨肉,疑心身边的文武官员,手持利剑而不敢转授他人,手捧盟誓之盘时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应该承认,这封回信写的还是很有水平的。信中狠狠挖苦了刘仁恭的背信弃义,指出了你自己都不讲信义,你又怎么能让下属对你讲信义;同时也预测出刘仁恭的结局一定是骨肉猜忌、上下离心。这封信体现了李克用人生的境界,他是想凭借“信义”来称霸天下,他实际也是这样做的。自古以来,想成大事,还是要讲些信用的。
    我不知道,刘仁恭看到这封回信时,做何感想?不过这句句直戳其痛处的话语,他想必也是看得心惊肉跳。
    【56】
    【再失河中】
    氏叔琮、葛从周等人从河东败退出来后,梁王朱温发现想直接进攻河东道,一举消灭李克用,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因为李克用经过前面几次大败,现在实力受损、兵微将寡,但河东道是其起家的根本,晋王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河东,想马上攻下此地,绝非易事。经过仔细分析,朱温准备先剪除李克用的羽翼,逐步挤压晋王的生存空间,对河东形成战略包围。至于第一步先从山西四道中的那个道入手,朱温也有了主意:
    1、大同道、河东道、昭义道全部由李克用实际占据,只有河中道是由李克用的女婿王珂统治,他和李克用的关系仅相当于盟友。
    2、河中道位于晋西南,它与河南只隔着一条黄河,而距离李克用的根据地晋阳却有800里,如果梁军突然强渡黄河、进入河中道,到时李克用即便真想救援,山高路远,也是鞭长莫及。
    因此,对于朱温来说,欲要攻山西,必先取河中。
    朱温在出征前,召集属下诸将说道:“王珂是个才能平庸的人,依仗太原李克用是他的岳丈,骄横奢侈。我现在要攻取河中,砍断长蛇的腰,诸位替我用一根绳索把它捆绑起来!”
    公元901年,朱温派遣大将张存敬率领3万大军,渡过黄河,从含山路进发袭击河中,朱温统帅中军跟在后面。绛州和晋州的守将都没有想到梁军能这么快就兵临城下,都没有提前做好防守准备,两天之内相继投降。
    河中节度使王珂无力抵挡朱温的大军,赶紧派遣使者向李克用告急求救。王珂的妻子李氏也送信给李克用说:“女儿早晚就要成为俘虏了,父亲大人怎么忍心不来援救!”
    李克用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知道这次敌人来势凶猛,想依靠自己手头这点兵力,千里赴援、击退朱温是不可能的。于是回信说:“现在梁兵已经堵塞晋州、绛州,我也兵微将寡,前进就要与你同归于尽,不如与王郎带领全家回到晋阳。”
    王珂处境危急,想要乘夜渡过黄河去关中,但此时人心离散、一片混乱。部将劝他暂时向朱温投降,然后再慢慢考虑将来是归顺还是反抗,王珂只好放弃了出逃。
    几天后,王珂献城投降。朱温把王珂全族迁往汴州,并在路上将王珂杀死,河中道被并入梁国的版图。
    不过,醉翁之意不在酒,并吞了河中,朱温并不想就此罢休。
    【六路围攻】
    一个月后,朱温的军队开始进攻李克用,他充分发挥了其兵力雄厚、盟友众多的优势,采用多路进攻,其兵力部署如下:
    1、大将氏叔琮率兵5万从河北出发,穿越太行山,进攻昭义道。
    2、大将葛从周率领兖州、郓州军队会同成德节度使王镕的军队,从土门进军。
    3、魏博道部将张文恭率军从磁州新口进军。
    4、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率军从飞狐口进军。
    5、晋州刺史侯言率河中军队从阴地关进军。
    6、部将张归厚率军从马岭进军。
    通观全局,六路大军的进军路线像是一个扇形进行向心攻击,兵锋直指晋阳!
    李克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局,如果还想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术,是不现实的,因为六路大军从不同方向、不同位置出发,各路之间距离较近、相互策应,攻击其中任何一路,两侧的敌人就会趁势包抄过来;如果想要分兵六路抵抗,御敌人于国门之外,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李克用现在手头的机动兵力满打满算就几万人,再分成六路,每路仅有几千人,而敌人每路都有数万人,兵力相差悬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各路部队都被当面的强势敌人所歼灭,到那时,连守晋阳的部队都没有了。
    面对危局,李克用一筹莫展,集中兵力不行、分兵抵抗也不行,眼下只有让各地守军节节抵抗、尽可能地迟滞或拖住敌人;同时加强晋阳城防,等待与敌人在晋阳城下进行决战。
    节节抵抗,谈何容易,面对六路敌军的汹涌逼来,各地的守将除了抵抗以外,大部分采用了另外两种策略:投降或逃跑。六路敌军几乎没有遭到激烈的抵抗,一路攻城略地、招降纳叛,其战事进展如下:
    1、氏叔琮所部是这次进攻部队的主力,他率部入天井关,向泽州进军,刺史李存璋弃城逃跑。进攻潞州,昭义节度使孟迁投降,河东将领李审建率步兵1万、骑兵1千投降。氏叔琮在消化完这些胜利成果后,兵出石会关,直接向晋阳进发。
    2、从土门进军的葛从周,攻克承天军,与氏叔琮的军队遥相呼应。
    3、从磁州新口进军的魏博道部将张文恭,未遇激烈抵抗,率军向晋阳攻击前进。
    4、从飞狐进军的王处直,迅速击破当面晋军,向晋阳挺进。
    5、从阴地关进军的晋州刺史侯言,面对的局面也差不多,一路上,沁州刺史蔡珂献城投降,河东都将盖玮投降。
    6、从马岭进军的部将张归厚率军到达辽州,辽州刺史张鄂归降。
    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从开始进攻到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氏叔琮等各路大军抵达晋阳城下,城内军民非常恐慌。李克用亲自登城戒备守御,来不及喝水吃饭。
    这一年的雨季到来得较早,当时连续下了十来天大雨,城墙多处坍塌毁坏,李克用命令随时加以垒砌修补。
    李克用的手下大将李嗣昭、李嗣源指挥部队从城内挖凿暗门密道,乘夜冲击攻袭氏叔琮军队的营垒,屡次袭击都有杀伤俘获,搞的梁军一到夜晚就人心惶惶。
    围攻晋阳的军队众多,但粮草供应不足,又长时间下雨,士兵在城外没有遮挡、苦不堪言。时间一长,大量的士兵患了疟疾痢疾,部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眼看再这样下去,晋阳城攻不下来,还得耗死在这里,氏叔琮向朱温请示进退之策,朱温也不傻,命令围城大军退师。
    既然要走,送一下还是应该的。李克用派大将周德威、李嗣昭率领精锐骑兵5千人跟踪追击,一路将氏叔琮等人送出了山西境内,杀伤了许多梁军士卒。
    至此,朱温的第一次进攻晋阳之战结束,这次战役李克用的根据地河东道人员与财产损失巨大。能够成功击退梁军,归功于晋阳将士用命和天降大雨,尤其是提前到来的雨季成了无形的武器,极大地消耗了朱温大军的士气,天时站在了晋王李克用一方。
    【第二次晋阳之围】
    由于晋西南的河中道已经被梁王朱温夺取,并把这里当成了进攻河东的跳板,囤积了重兵,随时都有可能北上进攻李克用的河东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晋王李克用考虑到要想确保河东道和晋阳城的安全,首先得拔掉这根钉子,把家门口的梁军赶回黄河。
    公元902年,晋军在周德威、李嗣昭的带领下,来到河中道,与梁军氏叔琮的军队对峙。当时,梁军横阵十里,有精锐部队10万人;而晋军只有几万人,且深入敌人境内,众人心中恐惧。
    周德威出战失败,他密令李嗣昭率领后军先撤退,自己随即带领骑兵撤退。氏叔琮发现晋军撤退后,立即率兵长驱追逐,晋军惊慌溃逃,兵器粮草等辎重全部抛弃。
    朱温闻讯,命令氏叔琮率领梁军乘胜进攻河东。李克用听说周德威、李嗣昭兵败,梁军大兵压境,急忙派遣李存信率领亲兵前去迎敌。已被吓破胆的李存信再一次暴露了他的无能,他率军到达清源县,和梁军稍一接触,就逃回了晋阳。
    五天后,氏叔琮率10万大军第二次包围了晋阳,并在城外的晋祠设立中军大帐。梁军攻城非常紧急,昼夜攻城。
    周德威、李嗣昭收集余众,沿着西山得以返回晋阳,尽管如此,城中的部队依然很少。李克用再次亲自登城,率领卫队随时增援各个方向。由于仅有的几万人在河中一仗又损失大半,粮草辎重也损失殆尽,这回晋阳城的危机比上一次还要严重。
    面对危局,是退是守,李克用犹豫了。于是召集各位将领商议对策,结果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李存审等人的意见是一定要固守晋阳,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术与梁军对抗,待机破敌。
    李存信的意见是梁军来势凶猛、兵力雄厚,我军兵力缺少、据守孤城。如果梁军环城挖掘壕沟、垒砌墙垣,用长期围困的方法制服我们,到时候我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只能等死。现在不如暂时退入北方大漠、投靠鞑靼。
    双方争执不下,李克用想征求军师盖寓的意见,可一向足智多谋的盖寓面临如此危局,是守是走,他也犹疑不定。看到盖寓也拿不定主意,李克用没有埋怨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哥,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个主意的确难拿,现在是要坚守城池,没有实力;要弃城逃亡,福祸难料。
    “莫非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李克用在心中一遍遍地问着自己。猛然间,他想起了聪明贤惠的曹夫人,也许她会帮我出个主意。
    夫人其实也在一直关注着当前的战局,她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丈夫,一向敢作敢当、刚强倔强的他,此时竟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一丝慌乱,她知道:这次的情况已经到了生死攸关、万分危急的地步。
    思索了片刻,曹夫人对丈夫说出了具有战略眼光的一段话:“李存信不过是北川的放羊娃罢了,哪里知道长远打算!你当年常常笑话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在关中勤王之战中轻率地弃城逃走,最后死于乱军之中,今天你也要效仿他吗?况且你我从前在鞑靼居住,差点性命不保,幸亏当时朝廷多事,这才能够再回来。现在敌人大兵压境,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守城,至少内部不会有什么变动,一旦弃城逃跑,人心必会大乱,也许根本到不了塞外,就已经身首异处了!”
    说完这一番话,曹夫人轻轻地拂去丈夫衣服上的征尘,深情地望着对方,“克用,无论何时,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如果这次晋阳真的失守,我就陪着你共赴黄泉。”
    听到夫人的这句话,李克用愣住了,慢慢地他的眼睛湿润了,眼神中再也没有一丝的慌乱,他拉着夫人的手,久久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位红颜知己,尽管韶华易逝、红颜易老,但面前的曹夫人还像当年一样温柔美丽。
    李克用的心中豁然开朗,这场仗只能胜、不能败,除此之外,别无退路!因为身后就是甘愿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夫人,就算是为了保护她,我也要坚持下去!想到这,他禁不住怜爱地将夫人揽入怀中,斩钉截铁地说道:“夫人,我知道该怎样做了,此城就是我战死的地方!”
    @xiang983234 2022-02-08 14:06:31
    楼主新年好。
    写得真好,楼主是不是李克用的后代啊
    小说里很偏向李克用的正面形象。
    -----------------------------
    新春快乐!谢谢读者的问候!我也只是一个历史和军事爱好者,只是更欣赏重情重义的真英雄!
    如有读者想看完整版的《后唐风云》,可以去17K小说网,搜索《后唐风云》即可在线免费阅读。网址:https://www.17k.com/book/3036375.html。
    @黄龙12011 2019-10-17 22:20:21
    顶
    -----------------------------
    前进!
    @回望关山 2019-10-14 17:08:36
    这是一部正史小说,在这部书里,你不会看到不按史实、不着边际的戏说和穿越,也不会看到照本宣科式的简单复述,你会近距离地感受历史人物的爱与恨、情与仇、成与败、得与失。
    -----------------------------
    前进!
首页 上一页[6] 本页[7]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0-31 12:53:1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