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详读《读史方舆纪要》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详读《读史方舆纪要》[第2页]

作者:黑色长劲鹿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浸沂、沭。沂水,出山东临朐县沂山,至南直邳州南入泗水。沭水亦出沂山,至南直安东县入淮水。
    【在青州境内还有两条河流分别是沂水和沭水。沂水(沂水与泗水和沭水一起形成了淮河流域的沂泗沭水系,沂水在泗水流入南四湖以后,不在流入泗水而是在江苏省邳州市旁流入新沂河,并在燕尾港旁流入黄海)发源于山东临朐县旁边的沂山,在南直隶邳州(现在的江苏省邳州市,邳,读音“批”)以南的地方流入泗水。沭水也同样发源于沂山,在南直隶东安县流入淮河(沭水在黄河夺淮入海以后,原本流入淮河的河道被黄河泥沙淤积,不在流入黄河,而是与沂河一样,流入新沂河)。】
    河东曰兖州,山岱山,见禹贡青州。
    【黄河以东的土地叫兖州(在前文关于“两河”的详述中写到黄河曾经在河南省焦作市这个地方折流向东北方向,此处的河东,应该就是指折流以后的黄河以东地区)。兖州境内最主要的山是岱山,关于岱山的具体情况详见前文对《禹贡》一书中关于青州的论述。】

    复习一下:
    岱,泰山,在山东泰安州北五里。
    【岱,是指泰山,在山东泰安北五里的地方。】
    薮大野,大野泽,在山东巨野县东五里。
    【兖州境内最主要的湖泊是大野,大野泽(大野泽又称为巨野泽或广野泽,是古济水汇聚而成的一个大湖泊,最大是大概范围南岸在钜野城东北九里是炎帝蚩尤墓冢,西岸在郓城徐垓乡春秋之村老陈庄,郓,读音为“运”,北岸在今郓城县城,东岸在钜野县麒麟镇获麟台遗址,到了唐代,湖面南北300里,东西100余里,在五代时期,大野泽向北移至梁山山脚下,改称为梁山泊,但原大野泽还在,到了宋朝末年,原大野泽已被黄河泥沙淤积,只剩梁山泊,到了元朝末年,黄河决口后,只剩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的东平湖了,还有一种说法,精卫填海中的海就是指大野泽)在山东省钜野县(现在的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以东五里的地方。】
    川河、泲,河,见禹贡冀州。泲,见禹贡兖州。
    【兖州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是黄河和泲河(泲,读音“几”,泲河就是济河)。关于黄河,具体情况详见前文对于《禹贡》一书中关于冀州的论述。关于泲河,具体情况详见前文对于《禹贡》一书中关于兖州的论述。】

    复习一下:
    孔氏曰:“冀州,帝都也,三面拒河。”河,大河也。自积石入中国,例禹贡雍、豫、冀、兖四州之域。冀州东、西、南三面皆距河,大河,详川渎异同,下仿此。
    【孔安国曾经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冀州是帝王的都城所在的地方,被黄河三面包围。”河,就是指黄河。从积石山(就是阿尼玛卿山,实际上,黄河并不是从阿尼玛卿山发源的,而是从它西南侧的巴彦克拉山发源的,绕行阿尼玛卿山的南侧及东侧)流到华北大地,途径《禹贡》中记载的雍、豫、冀、兖四州。冀州东、西、南三面最远处至黄河,黄河的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川渎异同》篇,后面一样。】

    济、河惟兖州,济水发源河南济源县王屋山,至山东利津县入海,详川渎异同。
    【兖州在济河(古代的一条河水,也叫济水或沇水,沇,读音“演”,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旁的王屋山,流经河南、山东入渤海。现代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省济源市都是因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古代济阴、济阳,现代山东省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与黄河之间,济水的发源地在河南济源县(现在的济源市)的王屋山,在山东利津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流入渤海。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川渎异同》篇。】
    浸卢、潍。卢水,通典曰:“在济阳郡卢县。”今山东长清县有废卢县,卢水湮废,不可考。潍水,源出山东莒州西北箕屋山,至潍县北入海,于禹贡为青州川也。
    【在兖州境内还有两条河流叫卢水和潍水,关于卢水,《通典》一书中记载:“在济阳郡(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卢县(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部和德州市齐河县西南部)。”在山东省长清县(现在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境内有一个叫废卢县的地方,卢水现在已经干涸了,没有办法考察具体情况。潍水,发源于山东莒州西北方向的箕屋山(现在称为箕山或潍山),在潍县(现在的山东省潍坊市)以北的地方入海,潍水在《禹贡》一书中的记载是属于青州的一条河流。】
    正西曰雍州,山岳山,吴岳山也,在陕西陇州南百四十里。
    【正西方向的土地称为雍州,雍州境内最主要的山是岳山,也称为吴岳山(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在陕西陇州(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以南一百四十里的地方。】

    图片为网上找的吴山的大概位置


    

    正西曰雍州,山岳山,吴岳山也,在陕西陇州南百四十里。
    【正西方向的土地称为雍州,雍州境内最主要的山是岳山,也称为吴岳山(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吴山),在陕西陇州(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以南一百四十里的地方。】

    图片为网上找的吴山的大概位置


    

    薮弦蒲,弦蒲薮,在陇州西四十里。
    【雍州境内最主要的湖泊是弦蒲(古代的一个湖泊,现在已经干涸不见了),弦蒲在陇州(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以西四十里的地方。】
    浸渭、洛。渭水,出陕西临洮府渭源县西南谷山,至华阴县北入于河。洛水,出陕西合水县北白於山,南流和漆沮水,至朝邑县南入渭水,此雍州之洛水也。俱详见陕西大川。
    【雍州境内还有两条河流是渭水和洛水。渭水发源于陕西省临洮府(包括现在的甘肃省临洮县、康乐县和渭源县)渭源县西南方向的谷山(现在称为鸟鼠山)。在华阴县(现在的陕西省华阴市)以北流入黄河。洛水(此处洛水是指北洛河,区别于前文豫州中的伊洛河,现在考察表明,洛河实际发源地在陕西定边县白于山南麓的草梁山),发源地在陕西合水县以北的白於山(白於山,也称白于山,如果此处合水县是指现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也白于山确实在它的北边,但是距离较远,因此,此处合水县是否指现在的庆阳市合水县还不能确定),向南流与漆沮水(漆沮水在泾河以西,岐山县以东,并不流入洛河,此处应该是指洛河西边的支流沮河)汇合,在朝邑县(现在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以南流入渭水,这就是雍州境内的洛水,具体情况详见本书《陕西大川》篇。】
    东北曰幽州,山医无闾,医无闾山,见舜十二州。
    【东北方向的土地称为幽州,幽州境内最主要是山是医无闾山,关于医无闾山的具体情况,详见前文中关于舜帝十二州的论述。】

    复习一下:
    又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医无闾山,在辽东广宁卫西五里。
    【并州东北方向有座医无闾山,将医无闾山(又称医巫闾山)周围的区域划分为幽州,医无闾山,在辽东广宁卫(辽宁省北镇市)西五里的地方。】
    薮貕养,貕养泽,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东,于禹贡属青州境。
    【幽州境内最主要的湖泊是貕养,貕养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现在的山东省莱阳市)的东边,在《禹贡》一书中记载属于青州。】
    川河、泲,浸菑、时。菑水出山东莱芜县东原山,至寿光县东北入于海。亦曰淄水。时水出山东青州府临淄县西二十五里,西至博兴县和小清河入海。二水于禹贡皆在青州境。
    【幽州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是黄河和泲河(此处的黄河和泲河与前文兖州境内最主要的河流黄河和泲河是指相同的两条河),还有两条河是菑水和时水。菑水发源于山东省莱芜县(现在的济南市莱芜区,莱芜区原为山东省莱芜市,2019年1月,取消莱芜市,改为济南市莱芜区)以东的原山,在寿光县东北方向入海(现在是在寿光县西北方向先流入小清河,在与小清河一同入海),又称为淄水。时水发源于山东省青州府临淄县(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以西二十五里的地方,往西流淌到博兴县(现在的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流入小清河,并与它一同入海。菑水和时水在《禹贡》一书中都记载在青州境内。】

    图为网络上查找的淄河的图
    

    河内曰冀州,山霍山,霍山,在山西平阳府霍州东南三十里。祥山西名山。
    【黄河以内地区叫冀州(此处称河内与前文两河间的意思是一样的),冀州境内最主要的山是霍山。霍山在山西省平阳府(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至临汾市一带地区)霍州(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管辖的霍州市)东南方向三十里的地方,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山西名山》篇。】
    薮扬纡,水经注:“大陆泽一名扬纡薮。”今北直宁晋、隆平及钜鹿县境。
    【冀州境内最主要的湖泊是扬纡(纡,读音“淤”),《水经注》(北魏郦道元编著的地理著作)一书中记载:“大陆泽也称为扬纡湖。”大概位置在北直隶的宁晋(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隆平(1947年将隆平和尧山两县合并为现在的隆尧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以及钜鹿县(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所在的地方。】
    川漳,漳水有二,浊漳处山西潞安府长子县西发鸠山,清漳出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西南少山,至河南临漳县西合焉。其下流复分为二,经流自北直献县合滹沱河,支流自山东东昌府馆陶县合于卫河,俱经北直静海县北小直沽入海,今详见北直大川。
    【冀州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是漳水,漳水分为清、浊两条河,其中浊漳河发源于山西省潞安府(现在的山西省长治市周围地区)长子县以西的发鸠山(有一种说法,发鸠山就是传说中共工头撞的不周山),清漳河发源于山西省太原府平定州(现在的阳泉市平定县)乐平县(现在的晋中市昔阳县)西南方向的少山,在河南临漳县(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以西的地方,清漳河与浊漳河汇合。汇合后又分为两条,其中流经北直献县(现在的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的汇合与滹沱河(滹,读音“乎”),另一条支流在山东省东昌府(现在的山东省聊城市周围地区)馆陶县(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汇合与卫河,两条支流一同在北直静海县(现在的天津市静海县)以北的小直沽处入海,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北直大川》篇。】
    浸汾、璐。汾水,出山西静乐县北管涔山,至荥河县西入大河。详见山西大川。璐水,阚骃曰:“即浊漳水。”今浊漳经潞安府城西南二十里,土人犹呼为璐水。通典:璐水在密云县。今北直通州之白河,即璐水也。
    【冀州境内另外两条河流是汾水和潞水,汾水发源于山西静乐县(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以北的管涔山,在荥河县(在汾河与汇入黄河的地方,没有找到叫做荥河或曾经叫荥河的地方,现在汾河汇入黄河的地方在山西省河津市以西)以西的地方汇入黄河,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山西大川》篇。关于潞水流经指那条河,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阚骃(读音“看因”,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曾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就是指浊漳水。”浊漳水流经潞安府城西南方向二十里的地方,当地人称呼为潞水。《通典》一书中又记载有:潞水在密云县。就是北直隶通州境内的白河,就是潞水。】
    正北曰并州,山常山,即恒山,见舜十二州山注。
    【正北方向的土地称为并州,并州境内最主要的山是常山,也就是恒山,关于恒山的具体情况详见前文关于舜帝十二州的论述。】
    薮昭馀祁,昭馀祁薮,在山西太原府祁县东七里。
    【并州境内最主要的湖泊是昭馀祁,昭馀祁在山西省太原府祁县(现在的陕西省晋中市祁县)以东七里的地方。】
    川滹沱、呕夷,滹沱水,出山西代州繁峙县东北泰戏山,至北直河间府静海县北小直沽入海。详北直大川。呕夷水一名唐河,出山西大同府西灵丘县西北高是山,至北直保定府安州北而合于易水也。
    【并州境内最主要的河流是滹沱和呕夷。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代州繁峙县(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和繁峙县)东北方向的泰戏山,在北直隶河间府静海县以北的小直沽处入海,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北直大川》篇。呕夷水又称为唐河,发源于山西省大同府(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周围地区)以西灵丘县(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西北方向的高是山(现在山西省浑源县以南七里的翠屏山),在北直隶保定府安州以北的地方汇合于易水。】
    浸涞、易。涞水在北直涞水县北,一名拒马河,下流合于易水。易水出易州西山,有三源并导,分流东注合卫河及滹沱河以入于海,今详北直大川。
    【并州境内还有两条河叫涞水和易水。涞水在北直隶涞水县(现在的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以北,又称为拒马河,下游与易水汇合。易水的发源于易州(现在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的西山,一共有三个源头,一同向东流淌,分别汇合于卫河和滹沱河,并与它们一起入海,具体情况详见本书《北直大川》篇。】
    魏收曰:“夏书禹贡,周礼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书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模也。”
    【魏收(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曾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夏朝时期编写的《禹贡》,《周礼》一书中的《职方》篇,上述两本书中都记载有天下大地可分为九州,而九州之外则是四海,同时书中还详细描述了各种中的山川河水,风土人情,以及大致的疆域范围,只有一统九州天下的帝王才能够组织编写如此规模的书籍。”】
    李氏曰:“禹贡无幽、并,职方无梁、徐,盖周合梁、徐于雍、青,分冀野为幽、并。考工记言天下之大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焉,两川之间必有涂焉。广谷大川,风俗之所以分,故推其高且大者,先正之,然后九州可别,如大山定而山之西为兖,大山谓泰山。大河定而河之南为豫,此分画之要也。”
    【李氏(文中李氏,没有查明是指谁)曾在他的著作中记载:“《禹贡》一书中没有记载幽州和并州,《职方》一书中没有记载梁洲和徐州,主要是因为周朝将梁洲和徐州合并在了雍州和青州境内,又将冀州大地分成了幽州和并州。《考工记》(《周礼》中的一篇)一书中记载天下大地有其固有的规律,比如两座大山之间一定会有一条河流。两条河流之间一定会有一处洼水的地方。因为有高山峡谷以及河流的存在,将不同地区分隔开,导致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因此,选出高大易分辨的山或宽阔易分辨的河流,确定它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例如先确定了大山的位置,而后将大山以西的地方划分为兖州,这里大山是指泰山。又比如先确定了黄河的位置,然后将黄河以南的地方划分为豫州。这就是天下九州划分的主要方法。”】
    陈氏曰:古者名山大川,皆天子使吏治之,而入其贡赋,是以九州川浸山薮,各在职方,不属诸侯之版。
    【陈傅良曾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在古代依据名山大川所划分的天下各地,帝王都派有官吏治理,各地所产物资也都上交给帝王作为贡品或赋税,因此天下九州之各个地方,都有专门管理的官员,而不是归属于各个诸侯。】
    夫子坐春秋,虎牢不系郑,虎牢,今在河南汜水县西二里,成皋关也。详见河南重险。春秋襄二年:”仲孙蔑会诸侯之大夫于戚,遂城虎牢。“所谓虎牢不系郑也。
    【孔子所编写的《春秋》一书中认为虎牢关不属于郑国,虎牢关,在河南氾水县以西二里的地方,也就是成皋关,具体情况详见本书《河南重险》篇,《春秋?襄公二年》记载有:‘仲孙蔑与各诸侯国的大夫们相会于戚,并相约建成了虎牢关。’这就是为什么说虎牢关不属于郑国的原因。(《春秋》中对于此段的记载:“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其中“罃”读音“英”,“邾”读音“朱”,《春秋?公羊传?襄公二年》中对此事也有记载,原文:“冬,仲孙蔑会晋荀釜、齐崔抒、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小邾娄人、于戚。遂城虎牢。虎牢者何?郑之邑也。其言城之何?取之也。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为中国讳也。曷为为中国讳?讳伐丧也。曷为不系乎郑?为中国讳也。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归恶乎大夫也。”翻译过来就是:“冬季,鲁国大夫仲孙蔑又在戚这个地方与晋国的荀苗、齐国的崔抒、宋国的华元、卫国的孙林父、曹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小邾娄国人会晤。接着在虎牢这个地方修筑城池。虎牢是什么地方?是郑国的城邑。这里说在虎牢修筑城池是什么意思呢?已经夺取了虎牢。既然已经夺取了虎牢,那么为什么不说夺取了它呢?这是为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为什么要替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呢?避讳在郑国治丧期间攻打它。为什么不说虎牢是郑国的呢?也是为中原地区的诸侯国避讳。大夫不能在未奉君命的情况下,擅自在做完一件事后接着做另一件事。这里说“接着”是什么意思?是把罪过推到大夫身上。”其实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事实是虎牢关原本就存在,而且属于郑国,但是其他各个国家在郑国治丧期间攻打了郑国的虎牢关,为了避讳这个事,各国就商量,不承认虎牢关是郑国的,而是说在虎牢关这个地方新修建了一座城池。)】
    沙鹿不系晋,沙鹿山在北直大名府城东四十五里。春秋僖十四年书”沙鹿崩“,不言晋也。
    【沙鹿山(现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的东边)不属于晋国,沙鹿山在北直隶大名府城以东四十五里的地方。《春秋?僖公十四年》一文中记载有:‘沙鹿崩’这句话,但是没有提到晋国。(《春秋?僖公十四年》中原文是:“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沙鹿山在晋国境内,但是书中没有提到晋国,原因是发生天灾的原因可以归于上天,也可以说归于周王,而与天灾发生地所在的国家无关,其实内在的含义就是尽管各诸侯国的大王有领地,但是领地也首先是属于周王的,然后才是各诸侯国的。证明了前文中的“是以九州川浸山薮,各在职方,不属诸侯之版。”)】
    缘陵不系杞,缘陵,在今山东诸城县东。春秋僖十四年:“诸侯城缘陵。”是时杞避淮夷,迁于缘陵也。
    【缘陵(现在山东省潍坊市的昌乐县)不系杞,缘陵在山东诸城县以东,《春秋?僖公十四年》一文中记载:‘诸侯各国在缘陵这个地方建了一座城’,当时杞国为了躲避淮夷(淮夷就是指当时在黄淮和江淮一带的少数民族),将国都迁到了缘陵(《春秋》一书的原文是:“春,诸侯城缘陵。”,《春秋?左传》一书中的原文是:“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不书其人,有阙也。此处认为《春秋》一书中没有写明是谁建造的缘陵城,是文字上的漏失。《春秋?公羊传》一书中记载的原文是:“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孰城之?城杞也。曷为城杞?灭也。孰灭之?盖徐、莒胁之。曷为不言徐、莒胁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此处认为缘陵城是齐桓公所建,但是《春秋》一书中没有提到齐桓公的原因是齐桓公以不能帮助杞国平定淮夷为耻,所以故意不提。也就体现出了齐桓公春秋五霸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春秋?谷梁传》一书中对于此处的记载原文是:“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其曰诸侯,散辞也。聚而曰散何也?诸侯城,有散辞也,桓德衰矣。”此处认为《春秋》一书中没有专门指明诸侯是谁,说明当时修建缘陵城的时候,没有一个牵头的人,也就说明了作为当时霸主的齐桓公,他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从前了)。】
    楚丘不系卫,楚丘,今北直滑县东六十里废卫南县。春秋僖二年:“城楚丘。”传曰:“诸侯城楚丘而封卫也。”
    【丘不属于卫国,楚丘,在北直隶滑县以东六十里的地方曾经有卫南县。《春秋?僖公二年》一书中记载有:“城楚丘。”《左传》一书中记载:“诸侯建筑楚丘城,而周朝的帝王将其封给卫国。”(《春秋》一书中对于此处的记载原文:“春王正月,城楚丘。”《春秋?左传》一书中记载的原文:“二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不书所会,后也。”此处认为《春秋》一书中没有记载诸侯会面的场景,是因为僖公到晚了。《春秋?公羊传》一书中记载的原文:“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孰城?城卫也。曷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桓公讳也。曷为为桓公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也。然则孰城之?桓公城之。曷为不言桓公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曰实与之何?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此处认为楚丘是齐桓公建的,但是齐桓公因为仅仅是一方诸侯,而不是周朝的帝王,所以此处不能记载为齐桓公所建,而记载为诸侯所建,同时,也必须由周朝的帝王将楚丘封给卫国,而齐桓公之所以要给卫国建楚丘城,则是因为他以天下为己任。《春秋?谷梁传》一书中记载的原文:“二年春,王正月,城楚丘。楚丘者何?卫邑也。国而曰城,此邑也,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则其不言城卫何也?卫未迁也。其不言卫之迁焉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此处认为,即使楚丘城是齐桓公号召诸侯给卫国建的,但是,也必须由周朝的帝王来封给卫国,不能由齐桓公封给卫国,就是不管做的事情在情理上如何说得过去,也必须先符合规矩。)】
    盖别天子之守地也。一云诗不以圃田系郑,春秋不以沙鹿系晋。
    【上述所有都是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一种说法是《诗经》一书中记载:圃田(前文中豫州薮圃田泽)不属于郑国,《春秋》一书中记载:沙鹿不属于晋国。】
    周季诸侯,始擅不朌之利,齐干山海,晋守郇、瑕、桃林之塞,郇、瑕,今山西临晋县东北有郇城,东南有瑕城。桃林塞,今河南陕州西至潼关地。
    【周朝的诸侯夺取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利(原文中“朌”,读音“班”,含义赐予)开始于齐国自己管理国家内的土地所得,晋国加强对郇城(“郇”读音“寻”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以南)、瑕城(在现在河南省焦作市旁曾经有个瑕国,后来被晋国吞并,改成瑕城)、桃林这几个要塞的军事力量,在山西临晋县东北方向有郇城,东南方向有瑕城。而桃林在河南陕州(现在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以西至潼关一带。】
    宋有孟诸,楚有云梦,皆不入于王官。
    【宋国有孟诸泽(就是前文青州的孟诸薮),楚国有云梦泽,这些湖泊的丰富物产并不上交给周朝的帝王。】
    此诸侯所以僭侈,王室所以衰微也欤?
    【难道这就是各诸侯国僭越而周朝王室衰败的开始?】
    传称禹会诸侯于涂山,涂山,在南直怀远县东八里。执玉帛者万国。
    【传说大禹曾经在涂山召集各诸侯开会,涂山就在南直隶怀远县(现在的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以东八里的地方。带着玉帛(古代诸侯会盟时的信物,用来表示向往和平)来参加会议的有一万个国家。】
    成汤受命,其存者三千于馀国。
    【当成汤(就是商汤,商朝的第一个帝王)当上国家的帝王的时候,就剩下三千多个国家了。】
    武王观兵,有千八百国。
    【等到周武王号召诸侯在孟津集结阅兵,准备伐纣的时候,来参加的就只有一千八百多个国家了。】
    东迁之初尚存千二百国,迄获麟之末,二百四十二年,诸侯更相吞灭,其见于春秋经、传者,凡百有馀国,而会盟征伐,章章可纪者,约十四君。
    【在周平王刚刚东迁至洛阳的时候,还有一千二百多个国家,从此时到春秋末期(原文中“获麟”一般就是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曾经在《春秋》一书和《左传》一书中出现过的国家有将近一百个,但是在具体描写结盟或讨伐的过程,每一章都有记载的,大概有十四个国家。
    】
    鲁,今自山东兖州府以东南,南直邳、泗之境,皆鲁分也。
    【鲁国在山东省兖州府的东南方向,还包括南直隶的邳州(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下辖邳州市周围地区)和泗洲(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大概位置在现在淮阴市以西地区)所在的地方。】
    都邑考:鲁都曲阜,故少皞都也,故春秋传曰:命伯禽而封于少皞之墟。”
    【对各朝代(此处指鲁国)都城的考察记述:鲁国的都城在曲阜,曲阜也曾经是少皞(就是前文中的少昊,前文中有:“少昊自穷桑登位,后徙曲阜”)的都城,《春秋?左传》一书中记载有:“将伯禽(伯禽是周公的儿子,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周武王在伐商的第二年就病死了。由仅有十二岁的周成王即位,因为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此时原本被分封在曲阜一带的商朝后裔奄国和专门防止奄国的,同时也是周武王的弟弟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周公摄政而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就将他的儿子伯禽分封在了曲阜这个地方,建立鲁国)分封在曾经少皞的都城所在之地。”】
    卫,今自北直大名府开州以西至河南卫辉、怀庆府之境,皆卫分也。
    【卫国在北直隶大名府开州以西到河南卫辉府和怀庆府,都是卫国的土地。】
    都邑考:卫都朝歌,即殷纣都也,故酒诰曰“明大命于妹邦”。妹、沬通。
    【对各朝代(此处指卫国)都城的考察记述:卫国的都城朝歌,就商朝纣王的都城。因此《酒诰》(《尚书》中的一篇,是中国最早的一篇禁酒令)一书中记载“对殷商故土上的居民宣布这样一条命令”(原文“明大命于妹邦”,其中“明”就是宣布的意思,“妹帮”就是沬邦,朝歌的别称,此处就是指殷商故土,商朝的人喜好饮酒,在周武王伐商之后,将他的弟弟康叔分封到朝歌一带建立卫国,周公怕康叔到了朝歌之后也喜好上饮酒,于是就写了一篇《酒诰》,专门劝诫康叔,不要饮酒,《酒诰》一书中第一句就是“明大命于妹帮”),妹和沬是同样的意思。】
    其后戴公庐曹,今北直滑县。
    【后来在卫戴公时期,曾发生过他在曹这个地方的野外搭建草屋居住(卫懿公的父亲惠公,向宣公进谗言,导致当时的太子伋被陷害而死,然后惠公自立为王,后来卫国的人不满此时,在懿公死的时候准备立太子伋的后人做卫王,但是太子伋没有子嗣,仅有两个同母的弟弟也都死了,后来就选择了两个弟弟中的昭伯的儿子申为戴公,申在之前太子伋被陷害时出逃避难,在曹这个地方建草庐而住,史称“戴公庐与曹)”,曹这个地方就是北直隶滑县。】
    文公迁楚丘,见前。
    【卫文公曾经把卫国的国都迁到楚丘去,这个楚丘就是前文“楚丘不系卫”中的楚丘。】
    成公徙帝丘即颛顼都也,故春秋传曰“卫颛顼之墟”。
    【卫成公又将都城迁到帝丘(前文中关于帝丘有:“帝相都帝丘”和“颛帝自穷桑徙帝丘”),就是颛顼当帝王时的都城。因此《春秋?左传》中记载有“卫国在颛顼当帝王时的国都所在的地方建立了国都”(原文“卫颛顼之墟”,出自《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
    又传云: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子享。”盖夏后相亦徙帝丘也。
    【《春秋?左传》书中还记载有:卫成公梦见康叔说:“姒相把你们给我的祭品给夺走了。”这是因为姒相也曾经将都城迁到过帝丘。(此处康叔就是前文中卫国的第一个君主,姒相,原文为夏后相)】
    亦谓之濮阳,战国时名。
    【帝丘又称为濮阳,这是战国时期的称呼。】
    至元后徙野王而祀绝。野王,今怀庆府河内县。
    【卫元君的儿子卫君角将国都迁到野王,后来卫国灭亡了(卫国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唯一存在的诸侯国。之所以没有灭掉卫国,原因有二,一是卫国很早就是秦国的附庸,而没有跟秦国对抗,二是商鞅是卫国的贵族,出于对商鞅的报答之情,没有灭掉卫国,后来卫国的最后一位国君,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灭亡)。野王就是怀庆府河内县(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市)。】
    齐,今自山东青州府以西,至济南、东昌之间,又北至北直河间府景、沧诸州,东南则际于海,皆齐分也。
    【齐国在山东青州府以西,到济南,东昌一带,往北到北直隶河间府景州和沧州一带,往东则直到大海,都是齐国的土地。】
    都邑考:太公初封营丘,营丘即山东临淄县。或曰:昌乐县东南废营陵城为古营丘。
    【对各朝代(此处指齐国)都城的考察记述:姜子牙最初被分封在营丘,营丘就是山东临淄县。也有另一种说法:昌乐县东南方向的已经废弃的营陵城就是营丘。】
    胡公徙薄姑,今青州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有薄姑城。
    【齐胡公将国都迁到了薄姑(薄姑城现在已经没有了,相传商末在此地有一个薄姑国)这个地方(纪国向周天子进谗言,周夷王把齐哀公烹杀,立公子静为君,是为胡公。为防纪国暗算,齐胡公从营丘迁都薄姑),在青州府博兴县(现在的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东北方向十五里的地方有薄姑城。】
    献公徙临淄。即今县。
    【后来齐献公又将都城迁到临淄(齐人对于迁都至薄姑颇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首都从薄姑迁到临淄,公子山就是齐献公),就是临淄县。】
    晋,今山西平阳、太原以东,至北直广平、大名之间,皆晋分也。
    【晋国,在山西平阳、太原以东,到北直隶的广平府至大名府一带。】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10-20 13:09:58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