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南宋史专题(3)——赵构岳飞与“援淮西”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南宋史专题(3)——赵构岳飞与“援淮西”[第4页] |
作者:水煮权力0502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60 “丙申(二月二十七日)江东制置大使叶梦得上奏称贺,诏嘉奖。初建康屯重兵,岁费钱八百万缗米八十万斛。榷货务所入不足以赡,至是禁旅与诸道之师皆至,梦得被命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故诸将得悉力以战。由是朝廷益嘉之。” 【0502】:这是高宗嘉奖叶梦得的,叶是后勤大队长,非常得力,所以朝廷嘉奖之。 “己亥(二月三十日),上曰:敌退便当措置淮南,如移隶州县并省官吏修筑城壁……要当事事有备,常为敌至之防也。中兴圣政何俌龟鉴曰:文事必有武备,我高宗未尝专事于文而浸忘乎武也。吾观讲和之后吾国君臣搜儆申训,尝若敌至之无日,八月六日上曰:有备无患,,纵使和议已成亦不可弛兵备。而张戒数论边事,谓:当以和为表以备为里以战为不得已。上亦谕曰:此极当之论也!九年上谓大臣曰:敌虽讲和,战守之备何必弛?朕方复置茶马司,乘此间暇广武备以戒不虞。十年陈渊谓:和战二议不可偏执。上谓渊曰:今日之和非惟不可偏执自当以战为主。十一年上曰: 敌退使当措置淮南修筑城壁要当事事有备常为敌至之防则知高宗之所以开绍中兴者其自治之事盖己先定也。” 【0502】:这段文字信息量巨大,主要讲战守,讲和与战的辩证关系。我会逐段解读之。 “上曰:敌退便当措置淮南,如移隶州县并省官吏修筑城壁……要当事事有备,常为敌至之防也。” 【0502】:这一段是说当前取得了空前胜利,当敌人败退淮西后,朝廷经营淮南的大政方针。讲的比较泛泛而谈,但主导方针是——要当事事有备,常为敌至之防也。 “中兴圣政何俌龟鉴曰:文事必有武备,我高宗未尝专事于文而浸忘乎武也” 【0502】:这句是说,高宗倡导和平,但从来没有忘记武备。绍兴十年与绍兴十一年,宋金之间的战争,打的非常接近,互有胜负。历史也证明是事实。 “吾观讲和之后吾国君臣搜儆申训,尝若敌至之无日,八月六日上曰:有备无患,,纵使和议已成亦不可弛兵备。而张戒数论边事,谓:当以和为表以备为里以战为不得已。上亦谕曰:此极当之论也!九年上谓大臣曰:敌虽讲和,战守之备何必弛?朕方复置茶马司,乘此间暇广武备以戒不虞。十年陈渊谓:和战二议不可偏执。上谓渊曰:今日之和非惟不可偏执自当以战为主。十一年上曰:敌退使当措置淮南修筑城壁要当事事有备常为敌至之防则知高宗之所以开绍中兴者其自治之事盖己先定也。” 【0502】:这段文字非常妙!尤其张戒的论述——以和为表,以备为里,以战为不得已。张戒的这个论述基本就是南宋高宗时的基本国策。也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南宋的国策。世间不存在不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和平,高宗秦桧他们清楚的很。 下面举例各个时期高宗对和与战的讲话精神。 八月六日,我没有去查,是绍兴八年吗?高宗对张戒的言论给予极高的评价;绍兴九年,复置茶马司,增加战时储备,以应付不测;绍兴十年,高宗与陈渊论和战,高宗说:今日之和非惟不可偏执自当以战为主,——与教员在重庆谈判时的高论是何其相似!能战才能和,战是根本;绍兴十一年……上面解读了,不重复了。 高宗论战与和,真的很精辟!真的与教员的思想相媲美。可惜,无脑喷子是不喜欢真正的历史,却喜欢评书历史,这真的是民族的悲哀。从高宗论和与战,是否能够唤醒哪些历史虚无主义者? |
61 根据前面的解读,高宗在淮西与金扳手腕的决心是空前的,高宗希望在淮西与金军进行决战,一战而定乾坤,所以高宗把韩世忠与岳飞都调到淮西作战。可是完颜宗弼也不是傻子,他也看出高宗的战略,再加上柘皋作战不利,金实行战略收缩。这是让高宗最不乐意看到的,高宗在御札中对岳飞说:“惟贵神速,恐彼已为遁计,一失机会,徒有后时之悔”。岳飞还没有到达战场,金军就实行撤退,让高宗的战略泡汤了。不过这难不住岳飞的好孙子岳珂,岳珂说: “先臣出師蕲黄,親以背嵬先驅疾馳入廬州。烏珠懲潁昌之敗,聞軍至舉營宵遁;韓常亦以長葛乞降之舊,先退兵渡淮。” 岳珂说,金退兵,全是怕他爷爷!可是,绍兴十年在河南时,金军就不怕他爷爷呢?把他爷爷打的丢了河南,高宗用御札命令他爷爷留在河南也不听,为什么?岳珂没有回答为什么。也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岳珂是相信的:完颜宗弼就是怕他爷爷。 现在,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岳飞在第一阶段援淮西时,他到底走到哪里呢? |
62 【御札10】:闻虏人已过寿春,卿可与张俊会合,率杨沂中、刘琦共往克复。得之,则尽行平荡,使贼不得停迹,以除后患,则卿此来不为徒行也。有所措置,开具奏来。一日。付岳飞。御押。 0502: 日期是三月初一,这个是可信的。这个御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金军已经过淮。咱们再扩张思维下,逻辑推理下,比如庐州到临安基本是五天的信息传递,也就是说在二月二十六日,张俊已经得到金已经过淮的消息。再往下推,岳飞派属官到达张俊处已经是二月二十六日之后的事情了。……通过这个御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岳飞在舒州的时间。 这道御札的指令,是让岳飞与张俊会合,张俊在哪?在庐州,杨沂中与刘锜都在庐州,所以高宗让岳飞到庐州去。指令非常明确,到庐州后岳飞统帅杨沂中与刘锜。目的就是实现前一天在朝廷上的决议:措置淮南——要当事事有备,常为敌至之防。突出“防备”二字。 从这里,我似乎读出了高宗非常乐观,认为淮西会战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清理残余势力 措置淮南。“闻虏人已过寿春”,高宗这样说,说明他已经认为会战结束,(同样岳飞也这样认为,这是岳飞到池州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金人却侵犯濠州,让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援濠州。岳飞就必须再奔跑起来。 得到这个御札,岳飞回奏,到达临安的时间大概在三月十三日左右,高宗回复御札14——得卿奏,卿闻命,即往庐州。遵陆勤劳,转饷艰阻,卿不复顾问,必遄其行。非一意许国,谁肯如此。据探报,兀术复窥濠州,韩世忠八日乘捷至城下,张俊、杨沂中、刘琦先两日尽统所部,前去会合。更得卿一军同力,此贼不足平也。中兴勋业,在此一举,卿之此行,适中机会。览奏再三,嘉叹不已,遣此奖谕,卿宜悉之。付飞。御押。? |
63 资料(1)——【御札11】: 韩世忠奏,已提亲兵自濠往寿春府,卿可约与相见,从长措置。虏人若未全退,或已退复来接战,即当乘其既败,痛与剿戮,使知惩畏;若已退不复来,即寿春、顺昌皆可平荡静尽,免其后来之害。以卿体国之意,必协心在共济,不致二三也。遣此亲札,谅宜深溪。付飞。御押 。 资料(2)——【枢密院省札】: 世忠前去夀春府措置敵兵省劄 淮南東路宣撫處置使韓世忠申恭依聖訓將帶軍馬水路並進已取三月初三日起發前去夀春府以來措置掩殺敵兵去訖伏乞照會申聞事 右劄送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岳少保照會 —————— 0502: 从以往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我们基本得到的信息是,韩世忠到濠上,基本部署到位,随时断金军归路;另一个部署就是岳飞部到寿春。这样韩岳可以随时切断金归路,再加上张杨刘正面进攻,这个设想非常完美。但在宋军完成部署前,金已经撤退了。 从资料(1)——御札11,我们可以看出,韩世忠要到寿春,韩世忠的淮东军团要横贯北淮西。韩世忠为什么要到寿春?到寿春是韩世忠主动要求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我认为,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还是为了淮东的安全考虑。试想:如果淮西要实行战略收缩,淮东也必须放弃北方的天地,否则是守不住的。所以,现在韩世忠极力平荡淮西到寿春,其实是要给朝廷施压,继续守护寿春这个前沿阵地,也迫使张俊继续守卫寿春,有寿春这个据点,淮东就永远是安全的。所以,在战争的第二阶段,最积极的就是韩世忠。 资料(2)——【枢密院省札】,这个是韩世忠给高宗的奏,明确的是:韩世忠三月三日起发要到寿春,不太明确的是这个奏的时间。在濠上,也是距离濠州较近,此奏没有一点点濠州有警的意思,所以这个奏不会迟于三月三日,我认为是三月三日之前,有可能就是三月初一。这个奏到临安的时间应该在三月初五日左右,大家基本沉浸在战争已经尾声的喜悦里,而此时张俊也在讨论班师,谈论战略收缩,讨论如何经略淮西。张俊与高宗和韩世忠的想法完全不同,以后说。 御札11与御札10,基调基本类似,就是沉浸在胜利的喜悦里,做一些扫尾工作。应该是三月早期的御札,我判断是初五或初六前的御札。 |
64 我在解读援淮西第二阶段前,就说过:各大帅都在打自己的算盘。问了几个为什么。现在有必要继续谈背景。 二月十八日柘皋战役结束,二十日收复庐州,到三月五日,也就是半个月时间,淮西的张俊杨沂中刘锜三大军团都没有前进半步,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金人之初退虚实未明三军相视犹豫无决但闻俊存中议欲弃寿春而移庐州於巢县复以庐州为合肥”。也就是三月初,三大帅已经形成共识,要放弃寿春,而且把庐州置所巢县,如此重要的决定,高宗会不知道吗?我认为,三大帅经营淮西的战略是得到高宗秦桧同意的,看看几个月以后在淮东的战略收缩,一个味。 淮西的战略收缩,弃守寿春,弱化庐州,就相当于淮东的”唇”没有了,下一个战略收缩的就是韩世忠,何为战略收缩?就是家军要丢失自己的实际控制地盘。韩世忠能够看不懂这个?所以,韩世忠上奏:三月三日出兵寿春。其实就是挑战朝廷的“经营淮西战略”,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收兵权后,第一个被责难的是韩世忠的原因了。 韩世忠在二月中上旬已经到濠上,在哪里按兵不动,为什么在二十天后突然积极呢?张俊在二月二十日收复庐州,为什么就没有再北进呢?……根本原因还是韩世忠与张俊在“措置淮南”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张俊要战略收缩,这个得到高宗与秦桧的支持,而韩世忠希望有一个全版图的淮西,以屏蔽淮东,这也许就是韩世忠要到寿春的根本原因,把朝廷与张俊拖到寿春去。 |
65 【御札12】: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此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拓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付飞。御押 。 0502: 先看日期,十日二更。先说“二更”,高宗在二更写诏书,可见其着急与急迫;再说十日,是三月十日,这个必须强调,因为这关系到岳飞在与到舒州的具体时间。 先从传递时间入手,舒州到临安的时间就是五天左右,在这个大前提。存在几种情况: 第一种,岳飞收到从张俊回来的属官信息,然后直接给高宗上奏,那么这个时间点是“三月五日”。按照岳珂说法,岳飞到舒州就立即派遣属官联系张俊,往来时间五日左右,也就是说岳飞在三月初或二月底到达舒州。 第二种,岳飞收到从张俊处属官的信息,没有立即回奏,……这个弹性就大了,不好预判了。 但我认为,我倾向于第一种情况,这也符合逻辑,符合各主要人物的心理。我采纳第一种情况。 也就是说,三月三日左右,岳飞属官从张俊处得到“虏已渡淮”的确切消息,前面有个“马甲王”朋友说:二月二十一日就渡淮,以此来否定我的观点,我没有与之辩论,因为他弱智,不知道“确切”是什么意思。而在舒州的岳飞也是根据这个“虏已渡淮”的确切消息,作出一个决断——到池州去就粮。 这个御札的中心思想就是:各大帅都已在前线各就各位,就差岳飞爱卿了,不要担心粮食问题,都解决了。显然对岳飞处的位置很不满意! 舒州,在哪里?大家不防讨论下。 |
66 【御札12】:得卿奏,知卿属官自张俊处归报,虏已渡淮,卿只在舒州听候朝廷指挥。此见卿小心恭慎,不敢专辄进退,深为得体,朕所嘉叹。据报,兀术用郦琼计,复来窥伺濠州。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拓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此一机会,不可失也。庐州通水运,有诸路漕臣在彼运粮。急遣亲札,卿切体悉。十日二更。付飞。御押 。 0502: 继续探讨这个御札。我上一篇探讨了,岳飞接到张俊信的时间——大概在三月五日。可是有一个网友说:岳飞给高宗奏,早就到临安了,高宗没有即时回复而已,直到濠州有警,高宗才回复的。 这个朋友,说的似乎有道理,但只要细看御札,就发现他说的不对!濠州有警的消息,在三月初九就到临安了,为什么三月初九高宗没有立即回复呢?显然这个朋友有点主观臆断,说难听点——就是胡说八道。 从御札内容看,高宗对濠州有警没有太慌张,只是调兵遣将,也许高宗想在濠州与金军决战。二更写御札,说明高宗非常着急,着急的根本原因是:三月十日,高宗收到岳飞从舒州来的奏,当高宗知道岳飞还在舒州,这让高宗非常震惊,所以二更立即回复,催促岳飞快点北上。着急岳飞还在舒州墨迹! 所以,三月十日,岳飞的《只在舒州听候指挥》奏到临安是可以确信的。 |
67 舒州——最根本的问题! 哪是舒州?舒州是哪?……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解读者都是沽名钓誉,误人子弟也! 我直上结论,岳飞在舒州待命的舒州,就是今天的潜山县境内。 宋“舒州”——治所——今“潜山县”。 岳飞就是在今潜山县待命。为什么在潜山?第一安全,第二还是安全,……所有的所有都是以安全无风险为第一要务,作为全军统帅的岳飞明白这个。潜山在天柱山的东南,具有天然的屏障,天然地阻挡了北方来的危险,历来被认为是安全之地,几百年了被作为治所之地。也是交通要道,回鄂州,北上淮西,到临安或池州,……都及其方便。舒州在古代就是潜山的代名词,当岳飞说只在舒州待命时,高宗就知道岳飞是在潜山待命。 [图片] 这是一张南宋时的地图,大家凑合着看吧。从岳飞九日奏可以看出:岳飞是到蕲舒界,然后根据形势再决定。当岳飞到了潜山(舒州)之后,再北进就面临金军攻击的风险(下面我会上一则资料)。所以,岳飞把舒州(潜山)作为司令部可以说再正常不过,同时派人北上联络张俊。后来当岳飞知道“虏已渡淮”的消息后,从舒州到池州基本也是平移,距离淮西更近,而且安全,还有给养,…… |
韓世忠與四太子兵會戰令諸帥同共措置省劄 淮東宣撫處置使韓太保申世忠初六日早已次招信縣界據濠州申稱今月四日晚敵人馬軍并戰船水陸已到本州離城一十五里下寨乞速賜遣發軍馬前來救援伏望詳酌指揮劄下諸大帥火急前來與世忠會合併力破之并小貼子稱世忠見親提軍馬戰船水陸並進旦夕與四太子等大兵見陣外伏望速降處分下張俊楊沂中劉錡等星夜兼程前來乘虚先占夀春府與世忠夾擊併力破之伏候指揮并據濠州申今來敵軍劄浮橋見渡人馬過淮南岸乞速賜遣發軍馬應援施行 右檢會三月九日已奉聖旨劄下韓世忠張俊岳飛楊沂中劉錡依巳降指揮疾速提兵前去同共措置掩殺巳劄下去訖今據前項所申今再劄送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岳少保依巳降指揮疾速施行 —————— 我真的不希望浪费我的楼层,让话题中断!@泪痕春雨2020.看过来,我都懒得说道你了!你丫每天就是靠瞎说活着的? 上面是完整的资料!看看临安方面是不是三月九日就得到濠州有警的消息了! 我真懒得说你了! |
68 继续舒州话题。 岳珂说,三月四日他爷爷从舒州出发(资料1在楼下)。岳珂说的对,仅仅是“出发”对,但不是北上,而是向东去了池州。有很多解读者说:岳飞接到张俊的“虏已渡淮”信息后,向南到池州就粮,这个说法是错误,可能解读者认为岳飞会驻军桐城,这个说法缺乏依据(下面有一则史料2)。更何况,如果岳飞到了桐城,然后擅自南撤,在没有敌人威胁的情况下,这让高宗怎么看?所以,从逻辑上岳飞不会擅自南撤,而从舒州到池州,池州比舒州距离庐州更近,也比江州距离庐州更近,因此,岳飞从舒州到池州,其实曲线迎合了高宗御札的指示。虽然高宗不爽,但又让高宗抓不住把柄。 综上,岳飞奏中的舒州就是当时的治所怀宁县(现在的潜山市境内)。 资料1: 先臣軍在廬州烏珠韓常已遁得張俊報敵已渡淮盡絶乃還軍舒州具以奏聞且候進止會烏珠聞先臣退師用酈瓊計復窺濠州先臣聞警以四日癸卯夜發舒州進援朝廷得警奏十一日庚戌賜御札趣出兵 0502:这段文字,基本都是岳珂瞎说的,但说岳飞三月四日发舒州,这个可能,就是去池州。 史料2: 四太子弟將領兵馬作過令并力摧破省劄 二京等路招撫處置使司申今月十七日據本司差探事使臣王用等及問得敵寨走回王二七說桐城縣泉北下兵一萬餘人騎頭首阿勒楚爾大王係四太子親弟將領其兵馬不住四散出沒作過除巳更切差人體探外伏乞照旨申聞事 右劄送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岳少保照會依累降指揮疾速提兵前來共力破敵毋失機會照會 0502:这个省札的日期是十七日,但是几月呢?正月还是二月呢? 假如是正月,临安得到这个情报后,给岳飞去札,应该在正月二十七日左右,也就是时间在高宗给岳飞第一道御札与第二道御札之间,要岳飞到桐城歼敌,就必须走蕲黄线,如果是这样,就理解为什么高宗在第二道御札提出可以走蕲黄线的原因之一了。 假如是二月,桐城北驻有大量金军,岳飞会把司令部设在桐城吗?不可能!可以借鉴绍兴十年,岳飞在河南作战,司令部的岳飞驻扎在大后方郾城,前线的王贵与张宪驻扎在临颖与陈州,岳家军的这个布局同样适合绍兴十一年的援淮西,一过怀宁,就进入金军辐射去,随时有战斗危险,岳飞不会把司令部放到这个环境中。 |
69 我的观点:岳飞会驻扎在怀宁。理由就是“安全第一,支援第二”,更何况岳飞就是来打酱油的。还有就是,从怀宁到池州,是东进,距离淮西战争更近,池州在江州的东面,更靠近淮西战场。所以,岳飞走“鄂州——黄州——蕲州——舒州怀宁——池州”,基本曲线执行了高宗指令。高宗的指令是:“乘此机会,提兵合击,必成大功,副卿素志。卿可星夜倍道来江州,或从蕲、黄绕出其后,腹背击贼。”这个御札就是岳飞在黄州出发时接到的指令,岳飞会巧妙利用这个指令,所以我有了岳飞的行军路线图。 岳迷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岳飞“支援第一,安全第二”,所以会不顾一切到庐州去,所以首先驻扎在桐城。所以,岳粉给的行军路线是“鄂州——黄州——蕲州——舒州怀宁——舒州桐城——池州”。岳粉忘记了一个基本的史实,桐城北有金重兵驻扎,岳飞会带领八千人到桐城?更何况,岳飞到桐城也没有史料支持,是岳粉自己意淫罢了。最重要的事实是:岳飞与金军没有任何冲突。完全可以用史实击破岳飞真心支援的谎言。 |
70 【御札13】:兀术再窥濠州,韩世忠、张俊、杨沂中、刘琦皆已提军到淮上。以卿忠智许国,闻之必即日引道。切须径赴庐州,审度事势,以图寿春。庐州水运,而诸路漕臣皆萃于彼,卿军至,粮草不乏,又因以屏蔽江上,军国两济,计无出此。已行下诸漕,为卿一军办粮草,不管阙乏。付此亲札,卿须体悉。十一日未时。付飞。御押。 0502:这个御札有明确时间——“十一日未时”,前一个御札的时间是——“十日二更”。时间写的如此精确的根本原因,是情况紧急!叫刻不容缓!初九,初十,十一日,这三天,临安非常紧张,所以在这三天里,信使在大路上狂奔。值得注意的是,高宗在御札中明确要求岳飞“切须径赴庐州,审度事势,以图寿春”。也就是说,高宗要求岳飞首先必须到庐州,根据形势再决定是否图寿春。显然,这个御札的命令与之前让岳飞到寿春与韩世忠会合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就是濠州报警,初六日到淮西张俊处,张俊应该给高宗去了一个奏,大意是:张俊杨沂中刘锜都到濠州去了。而这个奏到临安的时间恰好是三月十一日。庐州空虚!庐州是淮西战场最重要补给地,如果金军突然袭击庐州怎么办?所以高宗急令岳飞补上这个战略缺口。 扩展思维: 从三月十日御札——“韩世忠已与张俊、杨沂中会于濠上,刘琦在庐州、拓皋一带屯军。卿可星夜提精兵,裹粮起发,前来庐州就粮,直趋寿春,与韩世忠等夹击,可望擒杀兀术,以定大功。”?? 这里面明确告诉岳飞,到濠州的是张俊与杨沂中部,留在庐州的是刘锜。淮西战场的这个部署是什么时候传达到临安的?就是三月五日,张俊与杨沂中要耀兵濠上,刘锜留守而后回太平洲驻地。三月六日,当张俊接到濠州情况危局时,立即把刘锜部也支援濠州,并且立即向临安告诉新情况与新部署。当高宗看到张俊六日奏后,发现庐州是战略漏洞,就立即让岳飞填补。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