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南宋史专题(3)——赵构岳飞与“援淮西”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南宋史专题(3)——赵构岳飞与“援淮西”[第6页] |
作者:水煮权力0502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看看行不 |
试试 |
81 总结(7)——关于岳飞 壬子右谏议大夫万俟卨言伏见枢密副使岳飞爵高禄厚志满意得平昔功名之念日以颓堕今春敌寇大入疆埸骚然陛下趣飞出师以为犄角玺书络绎使者相继于道而乃稽违诏旨不以时发久之一至舒蕲匆卒复还所幸诸帅兵力自能却敌不然则其败挠国事可胜言哉比与同列按兵淮上公对将佐谓山阳为不可守沮丧士气动摇民心远近闻之无不失望伏望免飞副枢职事出之于外以伸邦宪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文中有:“陛下趣飞出师以为犄角,玺书络绎使者相继于道,而乃稽违诏旨不以时发久之,一至舒蕲匆卒复还”。 这是万俟卨弹劾岳飞的奏章,这个可信度应该非常高,是没用篡改的第一手史料。有信息: 第一,岳飞没有按时出发,而且拖延时间很长,多长时间,万俟卨没有说,“久之”。 第二,到了舒蕲就匆忙“转头”了,没有北上。 这与我认为岳飞直到了今潜山县没有北上,这种观点相吻合! |
82 总结(8) 《建炎以来系年要》 : ''绍兴三十二年二月,御营宿卫使杨存中,淮西制置使李显忠,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方滋,淮南转运判官兼淮西提刑强友谅,向淘言庐州地势难守,四经残破,舒州地势襟带,居诸郡之中,乞移淮西帅司就舒州,知州兼领.庐州管下合肥,慎县,舒城,尽归舒州,将见今庐州作为合肥县." 《明一统志》 :"怀宁县附郭,本汉庐江郡皖县地,三国吴为皖城,东晋始置怀宁县,隋熙州,唐舒州皆治此,宋元仍旧,本朝因之." —————— 我引述这两则史料,是想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军事战略概念。 这里面提到“舒州”,《建炎》讲的是1162年南宋重要将领杨沂中与李显忠等主张把淮西军政移到舒州,庐州恢复合肥县。为什么要到舒州?因为安全啊!《明统一志》讲述了舒州治所怀宁的历史非常长,间接说明怀宁的战略重要与安全。这里的怀宁就是今潜山市。 岳飞到舒州,而岳飞在舒州待命,绍兴十一年岳飞到临安时,也是在舒州待命。援淮西时,岳飞大本营会在舒州哪呢?就是舒州的治所怀宁——今潜山市。 懂得军事常识的都明白,以岳飞统军智慧,他会置八千骑兵于危险中?不会,离开怀宁北上,将进入金人攻击区域,这就是为什么南宋主要将领拒绝守庐州的根本原因。比如刘锜,张俊等,后来杨沂中与李显忠等。怀宁最安全,所以岳飞在舒州治所怀宁待命。岳飞在给高宗的奏书(二月十一日),也明确自己到“蕲舒”待命。 说岳飞本人到达庐州,到达定远,纯粹是瞎扯淡!按逻辑,按常识,按地理,……岳飞都不会到达庐州与定远,他直到舒州(怀宁)待命,这里就是他落脚点。更北就进入金人攻击区域,他不会冒险!虽然高宗给他到庐州到寿春的命令,他有“措置”权,后来,对于君令与执行问题,高宗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已经洗白了岳飞不听话的这段历史。 |
83 关于——赵荣事件 绍兴十一年三月初,赵荣和金军到濠州城喊话,大意是:让守城将领王进跑路,不要守城,当然是打着救苍生的旗号。岳粉居然连赵荣的这个行为都要洗白!可见是一群什么玩意。 史料不多,但从记载看应该是:赵荣起初在伪齐刘豫做官,知濠州。后来伪齐被废,伪齐地盘短暂并入金国,知宿州。在宋金议和签订协议前夕,赵荣与刘威携地归宋。韩世忠说赵荣妻子父母被金人所杀。应该是赵荣这一行为导致的。 已经背叛赵宋好多年了,在乎这几天吗?急切回归南宋,只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对结果有影响吗?没有!只是自己能够获得一个“赵宋忠臣”荣誉而已!但赵荣搭上了家族人的性命,是为不孝!后来金宋议和,条件就有遣返赵荣等。为一个赵荣,宋朝廷能够食言吗? 想当初张觉事件,就是宋徽宗收了不应该接纳的张觉与平洲,所以导致了全面战争爆发。赵荣事件与张觉事件非常像,宋朝廷不会第二次犯错,所以不会收留赵荣。在处理赵荣事件上 ,我认为秦桧处理的非常好!让赵荣自己北归而不是宋朝廷出手遣返或逮捕。赵荣北归后,成为金军的将领,所以就有了在濠州城外喊话的镜头。 傻芬们总是认为:秦桧打压过的就是好人,必须力挺。这是什么物种思维?赵荣完全可以用三姓家奴形容,就这样的人还称颂,这不是有病吗? |
84 这个话题,我想是时候结束了!近一段时间,自己断断续续解读了这段历史,有《岳案》,《秦桧南归》,《岳飞第四次北伐》,《援淮西》,《高宗削藩的骚操作》,……自己边读边解,真的需要回炉,可惜,有的不显示了,所以回炉的工作以后进行吧! 有很多人喜欢把南宋赵构与南明朝廷相比较,喜欢把赵构与崇祯做比较,说实话,我有时也想这个问题!如果崇祯处在北宋末年,他能够亡国吗?如果赵构处在南明时代,他可以力挽狂澜吗?我也看过很多比较,说真的,赵构皇帝的性格真的非常适合危难之际,他委曲求全,他善于用人,他善于决断,……这在南宋初,历史事实也证明他真的非常成功,而赵构的对手金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崇祯皇帝显然没有赵构皇帝的气质。 说到人的性格与气质,什么决定呢?当然与当时的官学有关!赵构受的教育是“荆公新学”,是经世致用,是实用主义哲学;而崇祯皇帝受到的是“程朱理学”,是道德哲学,是理想主义哲学。北宋末年在战与和的问题上,主张战的三十六人,主张和的七十多人,主和的代价是割让北方三镇为代价,不管主和还是主战,都是观点之争,没有上升到道德批判。可是明末呢?崇祯问策略,几乎没有提出要弃守北京的,大家的思维都被道德绑架了,弃守北京这个就是严重的道德错误,有可能杀头的,谁还敢主张?崇祯说:他不是亡国之君,是存在亡国之臣。其实,崇祯只看到了表皮,他不知道:正是他坚守的理学道德文化葬送了大明。赵构固然英明,但如果他接受程朱理学,他会步崇祯后尘吗? |
85 当一个民族的军事战略受制于道德时,很容易思维固化,很难在复杂的形势下迅速作出正确决策,找到国家民族的最优出路。这里必须强调两个因素:时间性与正确性。迅速与正确,这是决策的两个基本要素。 在荆公新学与程朱理学之间,新学的经世致用理念,无疑让赵构在最短的时间作出最优的选择,因为“伟大的战略”时间性特别强,稍纵即逝。而程朱理学首先是道德评判得与失,让本来简单的问题跑偏了,本来是生存问题,被这群理学争论成道德问题,最后贻误战机。 崇祯皇帝在北京的几次会议就是最好证明,最后都把生存问题与道德问题相绑架,最后没有了退路,就有了崇祯说:我不是亡国之君,尔等是亡国之臣!其实,崇祯也是幼稚了,哪些大臣不是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只追求道德正确,所以没有了担当,决策就与胜利南辕北辙了。 赵构在南宋初年,用的都是不知道德的人物,比如张俊刘光世岳飞韩世忠等这些武将,这些人都被道德文人看着不爽,屡次弹劾,都被赵构压下。黄潜善汪伯彦范宗尹吕浩问张浚吕颐浩等等,这些赵构的重臣,哪个不是道德瑕疵之人?想当初,范宗尹罢相,接任者是秦桧与吕颐浩,秦桧主内政,吕颐浩主外政(军事),秦桧启用了胡安国等道德名儒,成立修正局,就是正纲常与道德风化,一年后秦桧走人,修正局废除。因为赵构学的是荆公新学——经世致用,现在需要多抗金人,需要有缺点的战士而非道德名仕夸夸其谈。秦桧胡安国这些道德名仕可以代替刘光世张俊们吗?所以赵构排挤了秦桧胡安国,留下吕颐浩们。 赵构弃李纲杀陈东欧阳澈,说实话,这三个人被后来的理学文化吹捧成“爱国牌坊”,其实,让他们留在赵构周围,会不会成为明末的局面呢?看看钦宗皇帝的结果就明白:那是一定的!道德裱文化往往让你在复杂环境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错过最佳战机! 北宋末年,有荆公新学与二程理学,而钦宗皇帝废除荆公新学,所以他周围就是理学的拥护者,李纲陈东等主张就是道德决策,从来没有从务实出发决策,最后举族北迁就是必然了。 |
86 以史为鉴 我说过不止一遍:我解读历史不是娱乐的,而是以史为鉴,服务于我们现代社会。 今天,我们的文化是否僵化?是不是道德评判文化?……宋女士发表了“大屠杀”的一些看法,只是谈数字问题,却被道德绑架,丢了饭碗!宋没有否认大屠杀,只是质疑数字不严谨,就遭到开除!我认为真的过了!我们经常讲包容,我们的包容心在哪里?道德裱其实哪有什么包容心!他们只是一群快意恩仇追求大一统观点,把不同观点者,杀之而后块。他们与北宋末年的李纲陈东欧阳澈是一路货色,把国家民族带到危局时,他们依然是道德评判。让中华民族失去最佳转折。 我看了对宋女的开除决定,留言中除了戾气还是戾气,这股戾气何来?道德制高点俯瞰。我们的包容社会呢?教员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呢?此时都没有了,…… 啰嗦这些,自己也不知道啰嗦些什么,但我觉得:是时候结束了! 希望中国民族以史为鉴,不要走道德评判这种吃人社会的老路。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尾页[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