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太平洋战争(转载自青梅煮酒)(转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太平洋战争(转载自青梅煮酒)(转载)[第2页] |
作者:zhou_xunyuji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为什么阁下不立即亲自与总统讨论这件事呢?”哈里曼建议。过了一会,斯大林和罗斯福便凑在一起低声交谈,两人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罗斯福显然忘记了自己原来的主张:同意苏联租借港口,就更难说服丘吉尔放弃香港。现在唯一遗留问题是,如何和何时把这个协议告诉蒋介石。罗斯福问斯大林,是否想与在莫斯科的宋子文讨论这些事情,还是让他直接与蒋介石谈。 斯大林说,自己是有利害关系的一方,还是由总统去谈更好一些。“什么时候与委员长谈呢?”罗斯福问。斯大林说,待我在远东再部署25个师之后,到时我会告诉你的。此时丘吉尔走了过来,两人立即闭上了嘴。搞得丘吉尔一脸狐疑,认为两人又在背着他搞什么阴谋。 哈里曼将协议拿给军方首领们去看,马歇尔显然非常满意,“为了取得这个成绩,要我再在这里待一个整月我都愿意”。金上将说,“我们刚刚挽救了200万美国年轻人的生命”。莱希上将认为有了这项协议,就可以不虚此行了。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总统和斯大林签字的协议托付给我保管,就存在白宫我的秘密档案里。由于当时苏联和日本仍处在和平状态,因此这份文件必须绝对保密。” 一直到11日早晨,丘吉尔才得知美国人和苏联人之间有了一个新的暂时不能公开的协定。罗斯福不希望英国人在远东协议上横插一脚,斯大林却想把英国人拉进来,或许他认为英国是战后苏联的主要竞争者,希望他们承认苏联得到的新领土。莫洛托夫在10日拟定协议草稿时已把英国列为签署国之一。虽然一直到11日才第一次看到这份文件,丘吉尔还是打算在上边签上名字,“我们欢迎俄国船只出现在太平洋,我们也赞成俄国在日俄战争中的损失得到补偿”。对他来说,英国并不打算在进攻日本本土的战斗中派出陆军,那么这些事儿就交给苏联人去办吧。况且斯大林想要的是中国人的东西,而不是英国人的。 雅尔塔会议召开之前,丘吉尔曾经告诉艾登,“靠苏联对日作战迅速结束对日战争,毫无疑问会为我们节约数十亿英镑,参谋部认为苏联成为太平洋大国并没什么坏处,我不会反对你所提到的苏联人的野心,你尤其高估了他们的要价,比我们可能要撤出中国的损失还要大”。艾登对此不予赞同,反对丘吉尔在协议上签字。他在2月1日曾经告诉斯退丁纽斯,如果苏联人加入太平洋战争,那是因为他们想获得利益,不想让美英独吞胜利果实,我们不必要为了他们的加入而开出高价。艾登当着丘吉尔和罗斯福的面说,这种幕后交易是“本次会议极不体面的副产品”。 艾登的副手贾德干爵士被临时叫来咨询,他也不赞成首相在协议上签字。但丘吉尔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在协定上签了字。丘吉尔给出的理由是,如果不签,就会削弱英国在这一地区的权威,使伦敦被排除在未来有关远东问题的讨论之外。波伦对此的评论是:“对这一协定的中肯批评是,它是背着我们中国盟友订立的。” 这一标题为《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的文件全文如下: 苏联、美利坚合众国及大不列颠三大国领导人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二至三个月后,苏联将参加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是: 一、维持外蒙古现状。 二、恢复1904年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利,即: 1、将库页岛南部及其全部毗邻岛屿归还苏联; 2、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 3、设立中苏合营公司,对通往大连的中东铁路及南满铁路进行共管,并保证苏联的优惠权益,而中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归还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与铁路的协议,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建议,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大国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应在战败日本后毫无条件地给予满足。 苏联方面表示,准备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以期用武力帮助中国达到从日本枷锁下获得解放的目的。 1945年2月11日 虽然在艾登和贾德干的双双反对下在协议上签了字,但是战后,丘吉尔还是在回忆录中费尽心机为自己的行动开脱:“我必须说明,我虽然代表大不列颠签署了这个协定,但不论我还是艾登,都完全不曾参加这个协定的拟订。这被认为是一件美国的事情,当然是与他们的军事行动有巨大利害关系的事情。我们不应该要求去拟定这一协定。总之,事前并没有跟我们商量,只是要我们表示同意。我们也这样做了。对苏联的这些让步,在美国曾有许多谴责。责任是在他们自己的代表身上。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是关系不密切而且是次要的。除非我们有非常充足的理由,否则我们插手进去是错误的。”——政治家的丑恶嘴脸在此一览无余。 |
血沃硫磺岛(十) 原创 青梅煮酒 青梅煮酒197005 今天 斯大林为参加对日作战提出的条件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如果这些条件传出去,势必掀起轩然大波。实际上,苏联人等于是受贿去做一件他们本来非常想做的事。美英的做法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开门揖盗”。谁都清楚一旦德国人战败,苏联进攻四面楚歌的日本根本不需要冒任何风险,也不用流多少血和花费多少物资。他们获得的战利品是无比丰厚的,特别是中国的东北地区——日本人在那里经营长达十几年,当地的经济实力据说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 原定2月10日晚20时30分的宴会轮到英国人做东。当晚21时,丘吉尔在沃伦佐夫宫的接待室里静候贵宾的光临,客人却迟迟没有来到。几小时前,罗斯福突然宣布,他要在次日下午15时之前离开雅尔塔,莱利此前已派出一个特工小组前往中东,为总统会晤埃及、沙特和埃塞俄比亚领导人进行筹备。罗斯福的决定让英国人非常吃惊。安娜告诉萨拉,总统必须告辞去赴重要约会。萨拉不满地告诉莫兰医生:“这话说的好像雅尔塔会议就不重要一样。”丘吉尔对此非常恼火,他不满罗斯福匆忙结束会议赶着去地中海会见几个无足轻重的人物,那里可是英国人的后院。 贵宾终于姗姗来迟,轮椅上的罗斯福再三向丘吉尔道歉,斯大林几乎紧跟在罗斯福之后来到。丘吉尔举杯提议向“英王陛下、美国总统及苏维埃 三位国家元首致敬”。宴会同样离不开谈公事。斯大林告诉丘吉尔,他现在很怕回莫斯科,“我不知道怎么去告诉苏联人民,因为英国的反对我们得不到任何赔偿”。几分钟后,丘吉尔答应同意他原来强烈反对的东西:会议公报可以提到赔偿,并配上一段声明,苏联和美国同意接受以200亿美元为未来讨论的基础,其中半数归苏联所有。 这回斯大林彻底高兴了。丘吉尔又提议敬酒,祝斯大林寿比南山,“我以前多次敬酒祝贺元帅政躬康泰,这次的祝愿比以往更加热切,我希望见到苏联光明、繁荣、幸福的未来”。随后的话题转到了英国大选。丘吉尔解释说,“在不列颠有两个政党,而我们只属于其中之一”。斯大林说,“一个政党要好得多”。丘吉尔说,在座三位领导人中,他是唯一一位会被自己的政府“在某一天赶下台的人”。斯大林和罗斯福都为老大哥打气。罗斯福动情地建议为丘吉尔干杯,“当我28岁开始从政时,丘吉尔先生已经有了为其国家服务的长期经历。他在政府内外工作了许多年,以两种身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着重提到了丘吉尔对绥靖主义的抵制,指出丘吉尔在野时甚至做出了更大贡献,“因为他迫使人们思考”。斯大林认为丘吉尔过于悲观了,“人民一定会了解,他们需要领袖,有谁比得上带领他们赢得战争的领袖呢?”刚刚赢得大选的罗斯福介绍了一些对付左派的经验供丘吉尔参考。丘吉尔提前向斯大林示警,“对不起,我没有其他选择,必须痛批共产党才能赢得更多的选票”。最后斯大林离开时,许多英国代表团成员聚集在别墅客厅里,丘吉尔号召“为斯大林元帅欢呼三声”,英国人热烈地欢呼了。 当天晚上,三个代表团的成员几乎通宵未眠,忙着准备第二天供三巨头签字的文件。最后一次全体大会于11日中午12时15分在里瓦迪亚宫召开,三国领导人仅对文件做了很小幅度的修改。下午15时45分,三巨头按照之前排好的顺序签字,丘吉尔领衔,罗斯福居次,最后是东道主斯大林。罗斯福告诉苏联领导人,“我们很快将在柏林见面”。几分钟后,三巨头就乘车离开了里瓦迪亚宫。 三位外长签署完最后文件后走进了里瓦迪亚宫的门廊。莫洛托夫看到了那棵柠檬树,上边还结着不少柠檬,他提议艾登和斯退丁纽斯各取一支留作纪念,两人果真那么做了。其他外交官蜂拥而上,一名苏联外交官在日记中写道,“那棵树实在可怜极了,能被折的树枝全被折掉了,只剩下能用斧子砍或锯子锯的部分”。代表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从雅尔塔带回的是柠檬枝,而不是橄榄枝。 离开里瓦迪亚宫后,罗斯福并未直接前往地中海,而是前往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两栖登陆指挥舰“卡托克廷”号上住了一夜。总统的行程日志上记载,“舰上水兵列队舷侧,于总统登舰时给予最高的崇敬礼。舰上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晚餐。在连吃了8天俄国菜之后,这可真是珍馐美味。”莱利记得当天吃的是德州牛排。罗斯福看上去疲惫至极,霍普金斯累得几乎爬不起来了。莱希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这是我经历过的最为紧张忙碌的一周,有几天我几乎每天都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其中包括参加那些没完没了的宴会。虽然菜肴十分丰富,但对于我们这些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人来说却并非一种享受”。当晚有一件突发事件发生,罗斯福最信任的“老爹”沃森少将突发心脏病倒下,生命垂危,总统时常拿他作幽默取笑或捉弄的对象。 看到斯大林和罗斯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前者甚至没有替他安排次日的活动,丘吉尔突然决定不按原计划次日离开,现在就走:“我们为什么要留在这里?我们为什么不今天晚上就走?我们没有理由在这里多待一分钟,立即走,50分钟内全体出发!” |
所有人开始手忙脚乱地收拾行李,很多送洗的衣物被要了回来,其中一部分已经洗过了,只能拎着湿淋淋地上路。萨拉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爸爸就像一个放了学的小男孩,功课做完了,蹦蹦跳跳,在各个房间里进进出出,一直催促大家‘快点快点再快点’!”英国代表团于17时30分出发,两小时后登上了停在塞瓦斯托波尔的邮船“弗兰克尼亚”号。 12日上午11时,罗斯福乘专机飞往埃及。接下来的两天里,总统与埃及国王法鲁克、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和沙特国王伊本·绍德分别进行了会谈。沙特国王是美国派驱逐舰“墨菲”号专门接过来的。安娜被提前安排在甲板下边,因为沙特人不允许会见时有女人在场。罗斯福建议埃及国王多种棉花,还给了他一架双引擎运输机。他送给塞拉西4辆装甲侦察汽车。在同沙特国王就石油和植树造林问题上进行了愉快交谈之后,罗斯福开始切入主题,希望沙特国王允许更多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遭到伊本当场回绝:“阿拉伯人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把土地拱手让给犹太人。” 2月15日,“昆西”号驶入亚历山大港。午后不久,丘吉尔来到船上与罗斯福进行了半小时私人会谈,并留下来共进晚餐。“总统似乎很平静,很虚弱。我感到了他生命力的微弱,我很可能不会再见到他了,我们深情地道别了。”丘吉尔的判断非常准确,这竟是他和罗斯福的最后一次见面。毫无疑问,雅尔塔会议加速了罗斯福的死亡。2月27日18时30分,“昆西”号入泊纽波特纽斯军用码头。安娜收到了一份账单:使用“总统专用零食应缴纳32.5美元”。罗斯福一行乘火车28日清晨抵达华盛顿,结束了为期五周的雅尔塔之行。这是他最后一次外出长途旅行,他的亲密伙伴沃森已于2月20日去世。 3月1日,罗斯福在国会大厅做了有关雅尔塔会议的长篇演说。这是多年以来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迫坐着向议员们发表演说。他请求大家理解,“这对于我要比不得不在我两条腿的下部带上差不多10磅钢架要方便的多;另外我刚从行程14000英里的旅程归来。”总统的憔悴令在场所有人感到无比震惊。当罗斯福谈到自己归来后顿感“精神振作,灵感丛生”时,大家已经看出他的健康状况在急剧恶化:总统的吐词含糊不清,念稿时结结巴巴,时而停顿,时而插入一些无关的枝节问题;他的右手颤抖,艰难地用左手翻读讲稿;灰蓝色的眼睛有些迷朦,脸上肌肉松弛,背也更驼了。但当罗斯福描述雅尔塔会议取得的成就、并要求国会接受“永久性和平结构”——联合国时,激情使他的脸上重现光彩,往昔那种站在讲坛上的自信状态又恢复了,但很快又消逝无踪。 在谈及太平洋战场时,罗斯福说:“日本军阀们应该知道,他们并没有被忽视。他们已经感受到我们B-29的远程轰炸,他们已经感受到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他们不那么着急再出来尝试一次。日本人现在知道听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登陆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我可以再加上一句,如果算上硫磺岛,‘形势已尽在我们掌握之中’!” 就在罗斯福一行回国途中的2月19日,尼米兹上将的中太平洋部队已经向位于东京和塞班岛中点的一个弹丸小岛发起了猛烈攻势,它的名字叫“硫磺岛”。 |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14 21:33:04 哎,弱国无外交! ----------------------------- 是啊,到了1944年,盟军已经是连连得胜,国军还在连打败仗,美国对老蒋的部队应该已经失去信心了,只能依靠苏联出兵。 |
截止1944年6月1日,硫磺岛上有居民1029人。他们居住在摇摇欲坠的日式平房中,主要村落元山位于岛正中稍偏北。岛上种植有蔬菜、香蕉、菠萝、木瓜和甘蔗供居民消费,主要经济来自一家榨糖厂和一家硫磺加工厂。因经营不善,糖厂后来不得不改为加工草药。岛上的一所学校有7名教员,还有一家叫“太平轩”的小旅馆,以及一间有3名女侍的小酒吧。由于土质和气候原因,稻米在岛上完全无法种植,必须从日本内地输入。每年都会有六班船从本土来到这里,给岛民带来大米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岛上没有港口,只在南海岸东北角和西海岸建有南卸船场和西卸船场,仅此而已。浅滩、暗礁遍布使卸载作业非常困难,岛民需要用驳船将运来的物资拖到岸上。 |
硫磺岛没有河流。由于土质的关系,落下的雨水只需一两个小时就会渗入砂土之中,完全无法在地表储存。井水通常因含有盐分和石灰无法饮用,日常用水完全来自居民修建的约500个储水槽。幸亏这里的年降雨量有2500毫米之多,4月到6月雨水较多,给居民储存用水提供了便利。在这里,淡水属于宝贵的管制物品。除饮用之外,居民日常洗脸、洗涤只能使用海水。虽然地处亚热带,但岛上的温度却属于热带,最高气温接近40摄氏度,年平均气温22度。岛上天然植被稀少,野草和多瘤树木常年要为生存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日军第一零九师团参谋堀江芳孝少佐曾这样形容岛上的恶劣环境:“这个岛上没有什么特别的物产,地理书上写下的就是一个满是硫磺的小岛,没有水,没有麻雀,也没有燕子。”硫磺岛战役结束之后,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曾这样告诉随军牧师:“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后,一定是用剩下的所有肮脏的灰烬和瓦砾随手堆砌了这个该死的岛屿。” |
日本人在硫磺岛驻军最早可追溯到1914年,当时海军在岛上建立了一个气象站。1933年,日本海军开始在岛南折钵山一带修建机场,这就是拥有一条长800米、宽200米南北跑道的千鸟机场。1940年,日本海军在千鸟机场北端修建了拥有东西跑道的元山机场——美军分别称千鸟、元山和未竣工的北机场为一号、二号、三号机场。1941年春天,海军又派出94名士兵前来这里修筑炮台,随同前来的还有2000名劳工。太平洋战争初期,位于内线的硫磺岛并未显示出多大军事价值,因缺乏适合停泊的港口,这里仅作为向东南和中太平洋方向飞机中转的基地使用。战争爆发之后,许多日军陆基航空兵经本土-硫磺岛-马里亚纳群岛-特鲁克-拉包尔飞抵前线,硫磺岛可谓关键的一环。 1944年2月美军登陆马绍尔群岛之后,东京在努力向马里亚纳群岛派出增援的同时,决定逐步加强小笠原群岛、硫磺岛和南鸟岛的防御。直到此时,大本营才发现之前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苦心经营的所谓“父岛要塞”、“母岛要塞”,在今天“航空制胜”的大背景下已经过时,用处不大。受地形限制,这两座岛屿均不具备建设大型机场的条件。要强化小笠原地区的防御,只能在地形相对开阔的硫磺岛身上做文章。 1944年2月25日,大本营陆军部发布第三十一军战斗序列。驻小笠原地区所有日军部队被统编为小笠原集团,集团长由父岛要塞守备队司令官大须贺应陆军少将担任。该集团于3月10日脱离东部军司令部指挥,直接转入第三十一军麾下。3月23日,大须贺少将命令以八个要塞步兵队、一个野炮兵大队和一个工兵中队共4883人组成“伊支队”,在厚地兼彦陆军大佐率领下于3月27日登上硫磺岛,与和智恒藏中佐海军硫磺岛警备队的1362人汇合。当时岛上还有横须贺镇守府派遣队的800人在扩建千鸟和元山机场,以使它们具备起降一式陆攻机的能力。岛上第三个机场北机场也已经动工。4月上、中旬,第三十一军司令官小畑英良中将、中太平洋方面舰队副参谋长田村义福少将、小笠原集团长大须贺少将先后登岛视察,提出了积极组织海滩防御战的具体要求。 5月22日,大本营陆军部《大陆令第1014号》更改第三十一军战斗序列,驻小笠原群岛所有陆军部队被整编为第一零九师团,下辖驻父岛立花芳夫少将第一混成旅团,驻硫磺岛大须贺应少将第二混成旅团,驻母岛第一混成联队,驻南鸟岛第十二混成联队,驻父岛第九重炮联队等部。5月27日,在东部军司令部赋闲的栗林忠道陆军中将受命出任第一零九师团师团长兼小笠原集团集团长。 在东京陆相官邸,内阁首相、陆相兼参谋总长东条英机——两个月后他才黯然下台——对53岁的栗林进行了出征前的谆谆教诲:“形势严峻,国难当头,军部就靠阁下去守卫这个重要岛屿了。栗林君,拜托了!无论如何,都要像山崎保代君在阿图岛那样大干一场。” |
即将赴硫磺岛上任的栗林1891年7月7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西条村,幼时的志向是当一名新闻记者。 |
1923年12月8日,刚刚毕业一个月的栗林与长野县同乡义井洋子结婚,可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个特殊家庭似乎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栗林生日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日,洋子生日8月15日是日本投降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恰好与日军偷袭珍珠港是同一天。 |
栗林对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印象深刻,深知“美国少爷兵贪生怕死”的说法纯属自欺欺人。与之相反,他对美国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活力充满了敬重。1930年2月,栗林受命回国,次月晋升陆军少佐。1931年9月栗林再次前往美洲,出任日本驻加拿大使馆助理陆军武官。这些经历开阔了栗林的国际视野,他后来因此强烈反对日本向英美开战,曾说过“日本最不该与之交战的国家就是美国”之类的话。这在以癫狂著称的日本陆军中是极为罕见的。 1933年8月,栗林晋升陆军中佐,回国出任陆军省军务局马政课课员。1936年8月,栗林出任第七骑兵联队联队长,期间参加了诺门坎战役。1937年,晋升大佐的栗林出任陆军省军务局马政课课长。栗林可谓诗文俱佳,和本间雅晴一样被称为陆军中能文能武的“诗人将军”。在任职马政课期间,栗林创作的《爱马进军歌》、《拂晓的祈祷》等军歌在军中被广为传唱。他在《爱马进军歌》中这样写道: |
战马呀,我的坐骑!离开皇国数月矣,生死与共和你战斗在一起。 前进在山川大地,双手紧收的缰绳里,涌动着你的热血和朝气。 战马呀,我的坐骑!全仗着你,我跨越深沟激流,冒着枪林弹雨。 完成任务的时候,我喜极而泣,报答你的是满槽的饲草充饥。 战马呀,我的坐骑!凯歌高奏入城时,你的脊背插着太阳旗。 战士们心境的灿烂,远胜过晴朗的天气,你的功劳将永远不能忘记。 1940年3月,栗林成为同期生中首位晋升少将的陆军军官,相继出任第二骑兵旅团、第一骑兵旅团旅团长,驻扎地在中国内蒙古。1941年9月19日,栗林调任驻广东地区的日军第二十三军参谋长,辅佐酒井隆中将谋划香港作战。前文提到,栗林在“杉坂事件”中表现出惊人的分析判断能力,最终促成东京按期开战。1943年6月10日,栗林晋升中将并出任第二近卫师团师团长。1944年4月6日,栗林因师团厨房失火事故被追责引咎辞职,调任东部军司令部赋闲,一个月后临危受命前往硫磺岛。在岛上,栗林和他的部下将打出让美国人瞠目结舌的出色防御,迎来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成功做到了太平洋战场上其他日军指挥官未能做到的事——使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人数超过己方。 |
形势起来越严峻了,今天拆开了也无法上传 |
血沃硫磺岛(十三) 原创 青梅煮酒 青梅煮酒197005 昨天 同日下午,栗林的飞机在硫磺岛南部千鸟机场降落。大本营认为,父岛是小笠原群岛日军的指挥、补给和通讯中心,栗林应该将指挥部设在那里。对此栗林坚决反对,他认为拥有机场的硫磺岛才真正具备战略价值,敌人的攻击目标毫无疑问将指向这里。“作为守岛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我必须出现在敌人必然要进攻的地方”,栗林说,“我的司令部必须设在硫磺岛。” 走下飞机的栗林默默环顾四周,他知道这里就是自己的葬身之所,即将打响的战斗不是“背水一战”,而是“背死一战”。从这一刻起直到1945年3月26日战死,栗林一步都不曾离开硫磺岛。 “从空中俯瞰,硫磺岛真像浩瀚大海中飘浮着的一把大勺子!”栗林对前来机场迎接的厚地大佐说。 “是的,将军。”厚地回答,“从目前形势看,敌人似乎有登陆塞班岛的企图。” “我有同感,美国人肯定不会放过那几个重要的岛屿。”栗林指的是塞班、提尼安和关岛。果不其然,仅一周后,美军就在塞班岛率先登陆。 “如果塞班岛落入美军之手,我们这个‘大勺子’意义就不同凡响了呀。”厚地说。 栗林没有回答厚地的问题,而是问道:“美军陆基战斗机中,腿最长的是什么?” “是P-51‘飞蛇’战斗机。”师团参谋长堀静一大佐接过了话头。 “问题就在于P-51的腿呀!”栗林说,“硫磺岛几乎位于东京和塞班岛的中点。如果美军远程轰炸机从塞班出发前往轰炸东京的话,距离太长,即使P-51也不能为之护航。但如果P-51从硫磺岛起飞,这一切就成了可能。” 在得知岛上海军的伙食标准远高于陆军之后,无法左右海军的栗林当即下令,取消师团长特别伙食标准,与所有官兵同甘共苦。 塞班岛战况急剧恶化,自顾不暇的第三十一军司令部完全丧失了指挥小笠原集团的能力。一旦塞班岛失守,小笠原群岛和硫磺岛立即升级为本土防卫的一线阵地。鉴于此,大本营陆军部6月26日颁布《大陆令第1038号》:发布小笠原兵团战斗序列,该部直接隶属于大本营,隶属关系转移时间为1944年7月1日零时。随后7月1日颁布的《大陆令第1045号》赋予小笠原兵团如下任务: 一、大本营对小笠原群岛方面的意图为击败来攻之敌,确保其要域,以此达成防卫皇土之目的。 二、小笠原兵团应与海军协同,确保小笠原之要域。 三、其余细节,由参谋总长另行指示。 随着中太平洋舰队逐渐丧失机能,大本营海军部认为,有必要统一指挥驻硫磺岛海军部队,以最大程度发挥航空战力。7月20日海军军令部颁布命令,将新编成南方诸岛航空队629人、井上左马二海军大佐原属父岛方面特别根据地部队的硫磺岛警备队1362人、饭田藤郎海军大尉海军第二零四设营队1233人,全部编入驻硫磺岛第二十七航空战队麾下,由市丸利之助少将统一指挥。市丸是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1926年试飞时因坠机摔断了腿,是个瘸子。 栗林登岛刚刚一周,6月15日,硫磺岛就遭到美军舰载机的大规模空袭,它们来自美军第五十八特混舰队第一、第四大队。克拉克少将的任务是摧毁刚刚入驻硫磺岛的海航精锐八幡部队,阻止他们攻击塞班岛海域的美军船队。日军在持续两天的航空战中损失惨重。6月23日,参加完马里亚纳海战的克拉克少将返航途中再次空袭硫磺岛,完全消除了日军从北方增援塞班岛的可能。由于天气原因及日军战机的拦截,美军空袭对岛上军事设施造成的损失不大,此节前文已有所述。 连续两次空袭使栗林顿时警觉起来,原来敌人距离已如此之近。尽管如此,他在下属面前仍然装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6月29日,师团作战参谋堀江芳孝少佐来到岛上。崛江是个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智商很高情商很低,说话从来不看人脸色。他口才不错,对自己的看法十分执着。从陆大毕业后,堀江曾以船舶参谋身份在第一海上护卫队工作,之后在高雄任职半年。1944年初,他又转到东京新设的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在及川古志郎海军大将手下任职。因为工作关系,堀江经常到世谷台和陆军部联络,阅读过大量机密电文。他自认为就知晓世界战况这点来说,“恐怕本人至少是日本第一人”。正因为了解大部分内幕情况,堀江认为日本绝对没有打赢战争的可能,悲观情绪已经明显写在他的脸上。他因此被众人讥讽为“悲观参谋”或“胆小鬼”,他特立独行的言论被大家视为“怪人”。在当天的晚餐桌上,栗林和堀江发生了激烈争论。 |
“我从东京出发时,参谋次长后宫淳大将曾叮嘱说,美国人一定会向硫磺岛发起进攻。堀江君,你怎么看?敌人来时,我想我们能够牵制住他们,”栗林边喝酒边告诉堀江,“然后我们的联合舰队就会从内地或冲绳赶来,猛揍他们。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的作用是大规模的牵制行动。” “将军,”堀江一脸沮丧地说,“没有什么联合舰队了,只剩下一些零星分散的海军力量,他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攻击能力。” 栗林埋怨堀江喝醉了酒:“别忘了,我们这个岛归东京都管辖,它是帝国首都的一部分!” “您没听说‘阿’号作战的结果吗?”堀江详细介绍了联合舰队10天前在马里亚纳的惨败。“‘阿’号作战前,我们还有一丝胜利的希望,但那场决战让这点希望完全消失了。铃木宗作将军常说,太平洋战争的主角儿是联合舰队,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上今天联合舰队已步入末途,不可能再来救援我们了。” “哪有不用联合舰队还能打仗的道理?这样的话,我们只能在东京大门口等死吗?从我的经验看,你还太年轻,很多事情都不懂。” “将军是陆士第26期,我是第48期,差了整整22年。阁下是纯种马,我不过是匹驽马而已。”堀江丝毫不作让步,“但我是在陈述事实,驽马眼中的事实依然是事实。” “我向后宫次长亲自询问过的。” “那是‘阿’号作战之前的事情了,日本的死期就是6月19日,第一机动部队败亡的那一天。如果美军现在前来攻击,硫磺岛恐怕守不了一个月。今天我在空中仔细观察了这个岛,”堀江说,“为阻止敌人利用该岛,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沉入海底,只要有足够的炸药就行。”堀江这话还真不是说说就算了,他炸沉硫磺岛至少炸毁千鸟机场的意见大本营还真有人感兴趣。堀江一度接到了“先试着计算一下炸沉该岛所需炸药量”的指示。因为计算出来的数量太大,最终结论是并不可行。 “你醉了,”栗林说,他的语气显然不那么自信了。30日上午,两人一起来到折钵山下的海滩。“这片海滩很宽,”栗林说,他用铜手杖指指北边的千鸟机场,“敌人必然会在这里登陆,他们没有其他选择。”栗林逼堀江用两小时巡视了机场一带地形。堀江认为,师团长的思想顽固不化,认知水平同一个中队长差不多,尽管他曾是陆大军刀组的次席。 栗林显然对堀江头一天的说法很感兴趣。当天的晚餐从18时开始,一直吃到22时左右——还是那一张桌子,同样的饭菜,同样的清酒。几杯酒下肚之后,堀江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他讲述了海军在中途岛和瓜岛的失败,以及海军航空兵在拉包尔、特鲁克和帕劳的悲剧,还有海上护卫作战的可怜境况。 |
血沃硫磺岛(十四) 原创 青梅煮酒 青梅煮酒197005 今天 栗林不得不相信堀江的话,因为他说出了大部分舰名,以及它们沉没的时间、地点甚至搭载的物件。堀江提到,大岛浩大使从柏林发来电报,说德国已经来日无多。莫斯科佐藤尚武大使那里有确切消息表明,最后苏联人似乎不会严守中立,很可能撕毁中立条约在远东参加对日作战,以雪当年战败之耻。堀江最后把头伸过来同时压低了声音,“据说,东京那帮重臣正在试图颠覆东条内阁,并暗中开展了‘终战工作’”——看来这堀江小伙儿比老酒知道的还多。听完上述一番话后,栗林脸色变得铁青,只说了句:“原来是这样呀!” “6月19日标志着联合舰队和日本的末日,”堀江眼里闪烁着泪花,他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死前都能杀敌10人,那么全世界就会知道,真正打赢这场战争的将是我们!” “啊,”栗林叹了口气,一口菜都吃不下去了,“这些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呀。” 6月25日,联合舰队在马里亚纳海战中遭遇惨败的消息得到证实,塞班岛陷落已成为一个时间问题。栗林清楚,美军肯定会在那里部署超级空中堡垒,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唯一能对他们的行动构成威胁的就是他脚下的这座小岛。预示到活着离开已经变成不可能,栗林开始给夫人写信交代后事: “我的墓地选在哪里都可以。如果在东京的话,就选在豪德寺吧,那里挺方便的。如果在家乡的话,哪里方便就选在哪里。至于法号什么的,怎么样都可以。我的遗骨可能回不了日本,所以墓地问题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往后放一放也是可以的。 “如果真有灵魂存在的话,我想陪伴在你和孩子们身边,所以只要在家里供着我的牌位就可以了。况且,靖国神社还留有我的位子呢。 “就此搁笔。一定要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希望你的人生之路能够很长。一直以来,都是你在无微不至地伺候着我,我真的很感谢你。最后,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 塞班岛局势江河日下,东京开始竭力向硫磺岛派出增援。7月10日,被编入小笠原兵团的饭田雄亮大佐第十七独立混成联队、西竹一男爵战车第二十六联队、第二十独立臼炮大队、第二机枪独立大队等部乘运输船“日秀丸”号、“根川丸”号从横滨出航,前往增援硫磺岛。搭载主力部队1600人的“日秀丸”号当天因故障返航,“根川丸”号顺利将所运兵员物资送上硫磺岛。7月14日,搭载主力部队的“日秀丸”号再次从横滨出航,它显然没有“根川丸”号那样的好运气。 “海鲡”号是一艘1943年11月28日刚刚下水美军潜艇。1944年6月3日抵达珍珠港后,“海鲡”号于当月26日出海执行第一次巡逻任务。艇长阿尔伯特·贝克尔少校此行收获颇丰。7月13日,“海鲡”号发现了1艘单独航行的商船,这是日本海军征用的大阪商船社2813吨的“大慈丸”号。贝克尔当然不会放过如此难得的机会,下令射出两条鱼雷将其击沉。 7月18日清晨6时05分,在父岛西北290公里处,“海鲡”号的雷达再次捕捉到一支船队的信号,那正是第二次从横滨出航的7785吨的“日荣丸”号及护航舰只。贝克尔命令向块头最大的“日荣丸”号射出了4条鱼雷,其中2条准确命中左舷,“日荣丸”号很快沉入海中。贝尔克再次发射鱼雷,击沉851吨的“云海丸”号后下潜逃逸。除96人死亡之外,日军护航舰船救起了大部分落水士兵,次日19时将他们送上父岛。虽然战车第二十六联队只有2名士兵死亡,但他们所有28辆坦克、火炮及弹药全部随船沉入海底。 |
战车第二十六联队联队长西竹一中佐大大有名。1902年7月12日出生于东京的西竹一是明治时期著名外交家西德二郎的第三子。西德二郎曾经考察过中亚与中国新疆地区,代表日本处理义和团问题,由此获得慈禧的信任。他后来做过伊藤博文和黑田隆清两届内阁外务大臣。出身名门的西竹一从小贪玩调皮,喜欢打架。 |
血沃硫磺岛(十五) 原创 青梅煮酒 青梅煮酒197005 前天 7月3日到20日,栗林下令将小笠原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遣返回本土。硫磺岛居民除200名青壮年被海军第二零四设营队征用之外,其余均于7月14日乘船回到内地。 为推进岛上的备战工作,1944年7月中旬,大本营作战参谋朝枝繁春中佐来到硫磺岛,在师团司令部的营帐里见到了栗林。两人之前早已认识,栗林说话一点都不避讳:“朝枝君,美国人有容易自豪的国民性,所以对美作战指导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努力与其相协调。如果他们在第一战中取胜的话,就会更加有劲头,后面会让对手无法阻挡。但如果一开始就遭遇挫折,他们就会变得软弱。如果不在硫磺岛给他们以沉重打击,未来的本土作战将更加困难。我认为大本营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栗林给朝枝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深谋远虑,性格相对拘谨。作为大本营作战参谋,朝枝经常到前线各地视察。所到之处,当地守军无一例外地会提出要求增加兵力、物资等要求。让他颇感意外的是,“栗林从来没有提出过类似要求,即使次年2月硫磺岛遭到敌人攻击时也是如此”。栗林不要求增援的原因可能在于,他清楚如果没有海空军增援,小岛上即使有再多几倍的地面部队也难逃全军覆没的悲惨命运。 8月10日,驻父岛的堀江回到硫磺岛建立紧急补给运输体系。他带来了两瓶水和一些新鲜蔬菜,作为送给师团司令部的礼物。清水在这里可是稀罕物事。每天早上,勤务兵会在师团司令部的会议桌上摆上一杯清水。栗林拿这杯水轻轻清洗双眼,尽量不弄脏里边的水。然后轮到参谋长,其余人员按职务和军衔依次进行。每天司令部所有人的洗眼问题就是用这一杯水解决的。 堀江看到,栗林悠然自得地坐在门廊里。虽然不久前西竹一中佐的坦克遭美军潜艇袭击坠海,但栗林还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6月28日,池田正雄大佐的第一四五步兵联队乘“能登丸”号运输船从横滨出发,一帆风顺地登上了硫磺岛。这支隶属第四十六师团的部队原本从本土奉调澳北第十九军,驻守小巽他群岛的松巴哇岛,因海运途中受阻暂时留在横滨,最后奉命转往硫磺岛。岛上部队来自不同方向,老的老小的小,根本称不上能征善战,只有这个联队才称得上精锐部队。 |
最近几周,文章已经很难上传,看来此楼也要烂尾了。 |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29 09:29:30 看看楼主更新了么 ----------------------------- 楼主有更新,但我无法上传啊 |
@我是白衣卿相 2021-10-31 09:27:14 呜呼天涯,哀哉天涯! ----------------------------- 从此天涯变沦落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