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记忆中那些被岁月抹去的历史记忆,我们一起来保护2(转载)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记忆中那些被岁月抹去的历史记忆,我们一起来保护2(转载)[第2页] |
作者:大明永历皇帝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1717.北京市1965年拆除明清北城墙工地发掘出元代瓷器窖藏一箱 虽然时过境迁,但说起这些细节,考古队的蒋忠义、黄秀纯,都如数家珍,足见这些遗址多么生动地定格了元的灭亡。这些房屋,连同屋内的物品,为何会原封不动地被封在城墙里呢? 1368年9月,徐达率领的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元朝宣告灭亡。 “失去首都地位的大都,迅速降格为北平府,北城墙必须缩进五里,使城市规模小于当时的国都南京。”王岗认为,从礼制上考虑,徐达入城后必须“缩城”。 入城仅六天,徐达就任命属下大将华云龙,在大都北城中部(今北二环一线)增筑一道东西方向的城墙。这道新城墙仅用20余天就修筑完成,以至于墙基位置的各种东西都来不及清理。 “房顶一掀,大柱一拉,无论是房基、砖瓦、石碑,还是旗杆、木料,甚至是垃圾,统统筑入城墙。”蒋忠义说,老百姓虽然都跑出去了,但屋里的东西,甚至细软,都没来得及收拾。 “逃难时,也有老百姓把好东西藏起来了。”黄秀纯说,1970年10月,北京市标准件四厂工人在旧鼓楼大街豁口以东取土烧砖坯时,发现一处瓷器窖藏。窖深不到半米,上面覆盖一个陶盆,内藏十余件青花瓷器及影青瓷器。 “因为是在明城墙下发现的青花瓷器,至少应该是明洪武年间或之前的文物。我和于杰当时就准备去现场,但受到极‘左’思潮影响,一、三、五‘抓革命’二、四、六‘促生产’,当天刚好是周一,军宣队领导不许我们去。第二天是‘促生产’时间,我和于杰赶过去,发现这十余件原本完整的瓷器已经被工人们‘破四旧’,用八磅的大铁锤砸碎了。”黄秀纯遗憾地说。 “元青花别说是完整的,碎瓷片也是非常难得的。于是我们用二、四、六的时间筛了三天,把工人砸碎的瓷片,全部从土里筛选出来。拣回来的残碎瓷片,放在办公室桌子上,大家一片一片地拼对,最终复原出10件青花瓷和6件影青瓷。” 那件成为“首博”镇馆之宝的“青花凤首扁壶”,也在这批瓷片中,由48块碎片粘成,背面几乎残缺了50%。2004年,该壶由上海专家蒋道银重新修复,整个过程历经13个月。 送上海修复前的元青花凤首扁壶 |
1718.北京市西直门内1965年拆除明清北京城北城墙工地发掘出的元代贵族豪宅——后英房遗址 1965年秋,西直门内,工人们正在拆除明清北京的北城墙。在已拆成平地的城墙基础下,发现了瓦片、地砖和残破的窗框。考古队员们小心地揭开被明代城墙覆盖了700年的地层,一片建筑遗址显露出来,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这就是在元大都考古中的重要发现之一——后英房遗址。 后英房遗址,是一座元代豪宅的一部分,被压在明代城墙下的,恰好是一座前轩后厦的正房,和一座如今非常少见的“工字厅”。 这些建筑已体现出后世四合院的很多特征,它们建在高大的台基上,地面全部铺砖,且都采用了“磨砖对缝”的作法。很多房间都做了三面火炕,这些炕不高,只有30cm左右,与其说是火炕不如说是一圈地暖。房屋里还有雕琢精致的木隔扇,连火炕都围有精美的装饰木板。 这次发现只是一个开始,1965年至1974年间,考古队在北城墙一线挖出十来个元代居住遗址。一座座压在北城墙下的房屋,就像被定格在明城墙中的琥珀,留下了元大都生活的种种细节。 “后英房的主人显然非富即贵,他仓皇而逃,地面上散落着222颗由红白玛瑙磨制的围棋子;一块墨迹犹存的砚台摔成了八瓣,砚台上的刻字说,苏东坡本想用这块砚台陪葬,后来被米芾收藏了;发掘出来的日用器物,元青花葵盘几近透明;一件螺钿平脱的漆盘,用五光十色的贝壳镶嵌成一幅‘广寒宫图’,制作极为精美;在清理东跨院北房地面砖的时候,发现有贴在砖上的纸张墨迹,纸已经腐朽,而砖上的字依稀看到‘娘的宠儿’怎的怎的,应该是元曲词句。” “在雍和宫后,有一上层官僚宅邸,房间内出土了玉雕、带饰这类贵重物品。其中一件漆器上面还有‘内府公用’的铭文,估计这家的主人与宫廷有关。” |
“挖出来的贫民居所和我家解放前的房子一样。房屋狭窄,地面甚至比门口还要低40厘米。屋内只有一炕、一灶和一个用于舂米的小石臼。” “西绦胡同,出了一座类似库房的建筑,墙壁坚厚,东墙尚存3米多高。房内的碗、碟成套瓷器摞放在一起,达半米多高。” “寺庙遗址中,石碑、旌杆等均立在城墙之中,碑刻非常完整,记载这是一个叫‘福寿兴元观’的全真教道观。” 虽然时过境迁,但说起这些细节,考古队的蒋忠义、黄秀纯,都如数家珍,足见这些遗址多么生动地定格了元的灭亡。这些房屋,连同屋内的物品,为何会原封不动地被封在城墙里呢? 1368年9月,徐达率领的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元朝宣告灭亡。 “失去首都地位的大都,迅速降格为北平府,北城墙必须缩进五里,使城市规模小于当时的国都南京。”王岗认为,从礼制上考虑,徐达入城后必须“缩城”。 入城仅六天,徐达就任命属下大将华云龙,在大都北城中部(今北二环一线)增筑一道东西方向的城墙。这道新城墙仅用20余天就修筑完成,以至于墙基位置的各种东西都来不及清理。 “房顶一掀,大柱一拉,无论是房基、砖瓦、石碑,还是旗杆、木料,甚至是垃圾,统统筑入城墙。”蒋忠义说,老百姓虽然都跑出去了,但屋里的东西,甚至细软,都没来得及收拾。 |
1719.北京市西直门翁城 和义门的发现轰动一时 明朝的豆腐渣工程,还把一个大大的惊喜留给了考古人员。 西直门瓮城是北京各城门中唯一的正方形瓮城,也是地铁动工之前,北京唯一保存完整的瓮城。1969年,为了修环线地铁,西直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一并被拆除。 和义门瓮城遗址 |
1720.北京市西直门瓮城地下1969年发掘出的元代和义门遗址 和义门的发现轰动一时 明朝的豆腐渣工程,还把一个大大的惊喜留给了考古人员。 西直门瓮城是北京各城门中唯一的正方形瓮城,也是地铁动工之前,北京唯一保存完整的瓮城。1969年,为了修环线地铁,西直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一并被拆除。 郭源当年是新都厂工人,被派去拆西直门瓮城,他从西城墙上往下扔砖,扔着、扔着发现底下的一层砖不一样,又薄又脆,青中透黄,比之前扔的明砖长三分之一,宽三分之一,但薄二分之一。 “砖下忽然露出一个月牙形空洞,离地面也就一米多点,我跳进空洞,用力一推,余下的墙砖呼啦一下倒向东边,露出一个小城门洞。回去想想,西直门瓮城整个把那个小城门洞包住了,真是城中有城。”多年后,他在文章中写道。 发现门洞后,工厂派来更多工人,砖扔得很快,到第二天中午,平地上就露出一座小城门楼子,样子上窄下宽,呈斜坡状,洞门口上有三个字“和义门”。 徐苹芳大为震惊,他从没想到明朝的箭楼里会“裹”着元代的瓮城。在发掘报告中,他写道:“和义门瓮城的发现,要归功于北京市拆除城墙的工人。” “归功”之说,指的不是拆墙,而是“这座城门暴露出来以后,他们一面妥善地保护现场,并细心抄录了明洪武十四年重修该城门时留下的墨书题记(这段题记的字迹经风化,很快便模糊不全了);一面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提供各种条件,协同考古工作人员进行认真的清理。” 虽然工人们很热心,但当时许多考古工作者都成了“牛鬼蛇神”,所以只能派人进行简单的清理。 当时派来测量的只有两人,黄秀纯是其中一位。他刚刚接触考古工作,就被派到工地,协同中科院考古所的郭义孚测绘这个小城楼。他说:“考古工作本身就很枯燥,加之偌大的城址就是我们一老一小,就更显寂寞了。” 测量时,黄秀纯发现,和义门城门洞用砖券砌筑,木门已被拆去,仅余半球形轴承“铁鹅台”和门砧石,门上还留有一米多高的城楼残壁。 这一保存良好的元代城门,为我国建筑史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的资料。比如,“铁鹅台”形制和宋代《营造法式》上完全一样,为考古发现中仅见的实例。防御火攻的灭火设备,也是独一无二的。 |
和义门瓮城是怎么包在西直门里的呢?这还得从元代的城墙和城门说起。 元代的城墙都是由夯土制成,外面没有包城砖,由于北京夏季多雨,土城墙容易倒塌,因此专门抽调军队,负责收割芦苇、编织苇席,每年入夏以苇席覆盖城墙墙体,民间俗称“蓑衣披城”。 元朝末年,元顺帝要求京师十一门都改成瓮城,造吊桥,借此负隅顽抗,阻止农民起义军进攻。从和义门瓮城的发掘来看,当年工程质量极差,堪比现在的豆腐渣工程,甚至连地基都没有做。 明初改建北平城时,徐达南移五里建了北城墙,和义门成了北平城西北门,沿用了60余年。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监阮安等监修京师九门城楼,正统四年完工,修建时利用和义门原有的门洞,将原瓮城压在新建的瓮城之下。 关于和义门的结构、规模,史籍记载很少,仅在《马可·波罗行记》中有记载:“每门之上及城角之上,均有宏丽之殿。……” 1980年代,古观象台维修时,蒋忠义负责考察,他发现台下的元代夯土基础,与曾经发掘过的元大都东北角角楼几乎一样,因此断定古观象台在元代就已经有角楼了。可见,马可·波罗的描述,基本是对的。 马可·波罗是个文盲,他在狱中讲述,由别人记录,难免夸张错漏。但元大都的很多细节,已经为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所证实,真实性愈来愈取得人们的共识。如果马可·波罗地下有知,当会为洗脱不白之冤而快慰吧。 元大都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只存在80余年,但它让明清北京城有了质的飞跃,可是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如马可·波罗多。有记者曾问徐苹芳:“元大都在哪儿?”老先生用手向下一指:“在下面呢!” 和义门瓮城遗址 防御火攻的灭火设备 |
1721.河南省南阳市著名作家二月河家传写作用清式太师椅 为什么说与现代家具相比红木家具使用起来不舒服? 使用架子床不如席梦思软,但有利身体不会腰腿痛,坐太师椅需要挺直上身,但有利收腹健腰舒胸利气,用罗汉床加个小炕桌当座具虽有气氛但不如沙发柔软,用明式最自如的官帽椅办公保证你的心劲远阔,但也不如老板转椅灵活柔软。柔软舒适真是现代人的聪明,这不能否定,古代人尤其是清朝人极讲庄重、地位与礼仪,要求人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所以,过去的家具还包含有社会地位、礼教功能,这在清式家具上表现更为突出。 河南南阳写康、乾、雍三位大帝传记小说的作家二月河,几十年来写用作的一把椅子一直是其父亲留下的清式太师椅,这把椅子搭脑被他弟弟小时候摔掉丢失了,扶手雕花在文革时怕惹麻烦父亲给锯掉了。长年累月伏案端坐不能仰不能靠,真不叫舒服,但是,二月河认为这把椅子有历史厚重感,端坐之上很令他提神,使人神清气爽。还是个历史文物能激发人的精神的鲜活例证。 |
|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尾页[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