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康熙浪得虚名吗?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论述命题,要想成功的论述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康熙皇帝的一生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 下面我来给各位论述一下吧。 康熙皇帝,公元1654年出生于紫禁城,对于这位皇帝,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仿佛历史已经为他铺开了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将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只有战胜了这些艰难险阻,他才能成为这个国家最有威严的,最具有权威的皇帝。 在皇帝出生没多久,他的第一场噩梦便迎面扑来,年仅四岁的康熙竟突然得了天花,无奈之下,他只能被迫迁居到紫禁城外听天由命,可是奇迹突然发生了,年仅四岁的康熙居然在当时天花为不治之症的情况下,居然挺过了天花,这是一件极其匪夷所思的事,但是这位皇帝极其匪夷所思的事情还在后面等待着他。公元1661年,顺治驾崩,康熙正式继位,这时康熙皇帝仅仅八岁,但对于这个庞大的帝国来说,他的年龄并不是借口,他必须坚强起来,必须对这个帝国负责,刚刚八岁上台的康熙皇帝遇到人生中的第一个大麻烦,那就是鳌拜权倾朝野,对于鳌拜这个大麻烦,康熙皇帝以其过人的智慧巧施奇计,竟然将鳌拜给活捉了,这对于一个介于小学和初中时间段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极其让人惊掉下巴事件,可能这里有人要说了,抓捕鳌拜有什么,说到底,只不过就是抓一个人罢了!但是我要告诉你结果并不这么简单,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权倾朝野的重臣,真正能解决这些重臣的皇帝,究竟有几位呢?可以说,没有几位皇帝能够真正的解决这些权倾超越的重臣,比如说明之张居正,万历皇帝终其一生不敢对张居正说不字,可想而知,除去一个权臣,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除去权臣鳌拜之后,康熙皇帝获得了大权在握,帝国仿佛散发出了朝气蓬勃的生机,可是危机再次发生了,以三桂为首的三藩发起了一场长达八年的叛乱战争,其波及范围涉及到大半个大清帝国,对于对于兵锋锐利的吴三桂,康熙皇帝一开始也是无依无靠,不知所措,但最终他还是狠下心来,孤注一掷与吴三桂叛军对抗到底,结果最终战胜了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康熙皇帝的帝国并不安稳,在其东南方郑氏集团仍然占据着台湾对着沿海城市发动着攻击,在此危急情况下,康熙皇帝派遣施琅渡过台湾海峡,收复台湾,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可在祖国统一的同时,帝国的北部边疆发生了两起重大事件,这第一期重大事件,就是沙俄的侵略,对于沙俄的入侵行动,康熙皇帝采取的是绝不姑息的策略,两次反击,均以胜利告终,最终迫使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第二期重大事件,就是葛尔丹的入侵,对于葛尔丹的入侵,康熙皇帝毅然采取不妥协的策略,三真葛尔丹最终击败葛尔丹,暂时将西蒙古稳定下来,同时,康熙皇帝创多伦会盟,收复外蒙古,从此蒙古成为了中国北部的长城,要知道,在清朝以前,中原王朝是筑长城以防侵略,而康熙皇帝却将蒙古变成了长城,做完这些之后,康熙皇帝又将西藏收回祖国。看到这样,我们可能认为康熙皇帝只知道马上打天下,不知道马上之家下,那么我可要告诉你,康熙皇帝是一位极其讲究治理国家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多次南巡,西巡,北巡,祭拜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极其尊重孔子,称其为万世师表。祭拜大禹陵,登泰山祭拜。为了能够听取正确的意见,康熙皇帝专设御门听政,以防自己决策失误。除此之外,康熙皇帝还重视文化发展,编修康熙字典,黄宇全览图,全唐诗,古今图书集成,修建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不仅如此,康熙皇帝还极其爱好西学,在康熙皇帝的周围,遍布传教士,他们每天为其讲解数理知识,而且康熙皇帝还经常对他人讲习科学知识,更令人惊讶的是,康熙皇帝居然自己研究水稻,而且还极力推广水稻种植,在康熙50年,康熙皇帝干了一起极为震惊的事情,他宣布,自此时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项政策,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以上可见,康熙皇帝这是一位极其全能的皇帝,但是这位皇帝也有许多过错,首先,康熙皇帝断断续续实行海禁政策,部分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 其次,康熙皇帝虽然热爱西学,而且经常向大臣讲授西学,但是他并没有将西学完全推广出去,而西学只是上层社会的娱乐活动罢了。 最后,康熙皇帝晚年由于其疏忽导致吏治败坏,而且其一生最大的过错在于屡次废立太子并最终导致九子夺嫡的发生,最终,康熙皇帝也只得含恨而死。 总观这位皇帝的一生,他文治武功显赫,但其也有不可避免的错误,对于位皇帝是有褒有贬,在我看来,千古一帝的称谓与他还是可以匹配的。在在中国封建历史后1000年来,在我看来,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和他可以共争这千古一帝的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