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南明战神李定国》(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南明战神李定国》(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第26页] |
作者:wmwm1989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4、追击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孙可望这边。 朝着贵阳方向一路狂奔了四五百里,孙可望实在跑不动了,很想找个地方歇歇。路过安顺,他派人去叫门,结果等了半天,等来的不是敞开的城门,而是城墙上火炮的怒吼。 安顺的守将,是“南明三马”里的马进忠。 有不明所以的部下好心提醒马进忠,城下的人是国主孙可望。只见老马哈哈大笑着说:“国主带着十四万人誓师出兵,现在城下的人却只有几十个,怎么可能是国主?必是贼人无疑!” 既然已经断言对方是贼人,那就没啥好客气的了。炮声刚停,马进忠就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出城,杀向了孙可望。 如此看来,马进忠也是装糊涂届的一把好手。 进城休息的愿望没达成,还被城墙上的大炮轰了个灰头土脸,此刻喊打喊杀冲过来的队伍更不像是来欢迎自己的,孙可望无可奈何,只好带着可怜巴巴的几十个人继续亡命天涯。 好不容易才甩掉了追兵,暂时没有性命之危的孙可望一边逃跑,一边复盘自己出兵云南的整个过程,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失败的。 他想起了留守贵阳的冯双礼。 早在孙可望做战前准备的时候,冯双礼就多次劝他不要对云南动兵,孙可望却非要一意孤行。 大军誓师出征的当天,冯双礼再次冒险苦劝,被孙可望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冯双礼无可奈何,只能痛哭而回。 想到这儿,孙可望忍不住仰天长叹:“当日冯双礼劝我不要向云南动兵,我坚决不听。没想到现在落到了这步田地,这是天要亡我啊!” 接下来,他反思的是另外一件事:“出兵之前,听说有个仙台老僧能预知未来之事,我特意派人去询问此次出兵的吉凶。他说只要不让白马跟随出征,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当时以为白马会对战事不利,还专门下令禁止大军中所有的白马出征,我哪儿知道他说的是白文选和马宝啊!” 老孙呐,后悔归后悔,当着部下的面说这些话,真的不怕尴尬吗? 九月下旬,历经千辛万苦,一脸狼狈的孙可望终于逃回了贵阳。跟随他一起回来的,仅仅只有可怜的十五六骑。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贵阳的城门没有拒绝他。还好,冯双礼好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背叛自己。 考虑到刘文秀和白文选还在带着兵马玩命地追杀自己,贵阳肯定是不能待了,还是接着跑吧。 为了能在追兵到来之前安排好家属,收拾好行李(主要是金银财宝,这个很重要),孙可望给冯双礼安排了一个重要任务:带兵防守追兵前往贵阳的必经之路——威清。 冯双礼临行前,孙可望对他反复叮嘱:如果刘文秀和白文选的追兵赶到,立即连放三声号炮向我报信,我好提前跑路。 |
面对孙可望毫无保留的信任,冯双礼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刚带兵赶到威清,立即下令连放三炮。 贵阳城里的孙可望听见号炮声响起,来不及去想明明被自己甩得挺远的追兵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就慌慌张张地带着妻儿老小和金银财宝,在几百名亲信的保护下,逃出贵阳,前往他认为比较安全的湖南。 事实上,刘文秀和白文选的追兵此时距离贵阳还有一段不算近的路程。冯双礼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让孙可望赶紧滚。 等刘文秀和白文选带着追兵赶来,冯双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归降。 各位读者可能要问了,冯双礼既然已经决心投降,为什么不就地抓住孙可望,等待追兵到来呢?这不是大功劳一件么? 我想,冯双礼很有可能从孙可望的悲惨遭遇里认识到了一个真理:凡事万万不可做绝。 在孙可望的认知里,湖南距离云南更远,按说应该比待在贵阳更安全。可是自打出了贵阳,却似乎并不是这么回事。 由于跑得匆忙,他们并没带多少食物和水,必须一边跑路一边找人接济。可一路上连续经过了新添卫、偏桥、镇远、平溪、沅州等好几座城池,每到一处,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有的城池大白天的也把城门关得紧紧的,摆明了不想开门。偶尔遇到情况好一点的地方,喊上半天,喉咙都喊冒烟了,守将才勉强从城头吊下一篮食物和水,连个面也不想见。大多数城池的守将干脆选择了直接无视。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曾经牛气哄哄、不可一世的秦国国主孙可望大概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惶惶如丧家之犬。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孙可望绝对无法接受的。虽然,逃到湖南靖州以后,靖州道吴逢圣亲自带兵迎接,让孙可望难得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但这并不足以平息他满腔的怒火。 在靖州刚喘了一口气,孙可望就得知了一个差点把他气到原地爆炸的消息:白文选的追兵已经逼近了靖州,随时有可能兵临城下。 好你个白文选,欺人太甚! 就地召集兵马,与追兵拼个你死我活?百分之百是会拼死的。束手就擒,然后被白文选押送到昆明,接受所有人的嘲讽和耻笑?这个选择还不如拼死算了。 大脑飞速运转着思考应对之策的孙可望想起了一件事。 上一年,贵州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十个大字:“来是观音面,去是老僧头”。当时他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似乎终于有点明白了,这是老天爷要让他剃发降清啊。 对于孙可望这种毫无廉耻的人渣来说,做出降清的决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慷慨激昂地对寥寥无几的几个亲信说:“这次被李定国如此侮辱,头上的这点头发我也不在乎了,本王这就去投靠大清,血海深仇,一定要报!”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孙可望选择降清,失去的可不仅仅只是头发。 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
5、孙可望降清 拿定主意以后,孙可望立即派自己的亲信杨惺先和郑国先行前往清军控制的宝庆,与清廷方面联络投降的相关事宜,探探清廷的口风。 杨惺先和郑国刚走,白文选就带着追兵来了。孙可望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吴逢圣等人的保护下连夜离开靖州,再次跑路。 好不容易逃到武冈境内,又被忠于永历皇帝的南明武冈总兵杨武派兵截杀,差点丧命。 在武冈的山沟里躲了好几天,还是没有等来宝庆方面的回信。孙可望急的实在等不住了,火急火燎地派人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找清湖广巡抚张长庚。 信里是这么写的:“李定国和刘文秀大逆不道,荼毒生灵。我孙可望兴师问罪,结果部下反被对方所引诱,不幸失利。请您替我向大清皇帝陛下上奏,助我一万铁骑,在下愿意献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成一统,顺便报此不世之仇。” 从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孙可望现在居然如此放低姿态恭维清廷官员,可见是真的着急了。 如此重大的事情,张长庚不敢自己做主,赶紧第一时间向清廷汇报。顺治皇帝对此非常重视,命令湖广清军立即派兵前去,一定要把孙可望接到。 有了清军的全力接应,孙可望终于得以突破杨武的重重包围,带着妻儿老小和死党亲信在十一月十五日到达了湖南宝庆。 虽然没能抓住孙可望,刘文秀一路追击下来,却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他在贵州毕节擒获了孙可望的铁杆亲信张虎。 见到张虎,刘文秀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愤怒地质问张虎:“皇上赐你金簪,是为了让你促成议和,哪来的行刺一说?” 张虎无言以对。 刘文秀也懒得跟这种顽固分子废话,派人把张虎押回昆明,交由皇帝发落。 为了向清廷献媚,孙可望刚逃到宝庆,就给顺治皇帝上了一道“为深怀皇恩,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的奏疏,现摘录于下: 望以关西布衣,适丁明季丧亡之际,不自甘于辕下,遂称藩于滇黔楚蜀之间,非篡夺之可比也。嗣而救奉永历,不过念食先德,不忍视其颠沛,虚拥以明循分,私拟尚可仿于桓文,故历年收拾士民,训养兵卒,不过期保所得之土地耳。孰知遭家不造,恩拔之李定国不思矢志报称,反横逆不驯,借永历之名号,时见凌削,兼诱逆党刘文秀、马惟兴、白文选等反攻内击,使望既恨用人之非,复悔识时之暗。夫以奴叛主,情理固已……倘蒙鉴此真诚,恩准发兵,而积怨获复,则滇黔蜀地愿尽入于皇上之版图,兵马将士愿咸奉皇上之军旅。望得为太平编氓,实所厚幸,尚敢希冀乎?如皇上裁决不早,望仇无论矣。恐李逆收聚望兵,踞占望土,则整顿既妥,动摇必难。他日皇上西顾之忧,正未有艾。望非不能据险以待,实惭大耻之未洗,将思隐忍以终年,又惜壮志之尚存,用是携挈妻子,披沥肝肠,仰祈垂鉴,赐之施行,则皇上一统之业永固,微臣不世之仇获快,事为两利,机不宜迟。 在这篇奏疏里,孙可望对于张献忠开创的大西军事业只字不提,却说自己是逐鹿中原的英雄豪杰。把原本同属张献忠义子的李定国、刘文秀等人说成是他“恩拔”起来的,又把李定国等人反对他飞扬跋扈、图谋称帝的正义行动说成是“以奴叛主”。还称大西军将士为“望兵”,川滇黔三省为“望土”,最后力劝顺治皇帝赶紧发兵,一为完成统一大业,二为报他的“不世之仇”。 看过这封奏疏,我只有一句话想说: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
首页 上一页[25] 本页[26] 下一页[27] 尾页[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