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南明战神李定国》(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南明战神李定国》(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第27页]

作者:wmwm1989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正文】

    对于清廷方面来说,孙可望的投诚真可以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孙可望出滇抗清的这几年,着实让清廷相当头疼。虽说孙可望由于军事水平有限,至今没能收复整个湖南,但是慑于孙可望在湖南部署的强大兵力,清军也没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双方在湖南境内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早在1653年(南明永历七年,清顺治十年),洪承畴就被清廷任命为太保兼太子太师,坐镇长沙,经略湖广、江西、广西、云南、贵州五省。结果几年下来,不仅没能在湖南前进一步,反而不得不在湖南驻扎大批清军,防止明军反攻。

    湖南一省就驻守了如此多的军队,军饷耗费噌噌往上涨,朝廷里很多大臣对此非常不满,多次上疏弹劾洪承畴,强烈要求他下课滚蛋,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挨骂也就罢了,关键是洪承畴丝毫看不到任何改变现状的可能性。顺治皇帝虽然一直没有罢免他的职务,他自己心里明白,这是迟早的事。

    与其等着被皇帝撤职,不如主动辞职算了,还能给皇帝留下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好印象。这年十月份,洪承畴给清廷上疏,承认自己这几年经略无能,以致寸土未拓,自己年纪也大了,又有眼病,请求顺治皇帝批准他卸任,回京养病。

    顺治皇帝虽然不忍心罢免洪承畴的职务,但是看出他已经心灰意冷,烂泥难扶上墙,只好批示同意。

    正当洪承畴收拾好行李,准备离任回京的时候,居然传来了孙可望降清的消息。

    洪承畴的精神为之一振,马上意识到,这件事情如果运用得当,绝对可以改变现在明清双方的僵局状态。

    如此难得的机会,怎么能拱手送人呢?洪承畴当即写就奏疏一封,闭口不谈自己的年纪和眼病,只是反复强调,孙可望的投降是平定滇黔的大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自己万万不敢奉旨回京养病,否则会贻误军机的。

    很快,顺治皇帝批示:同意留任,瞅准机会就出兵平定贵州。

    洪承畴知道,要想平定贵州,必须充分发挥孙可望的价值。所以在见到孙可望之后,洪承畴对他礼遇有加,相当客气。这使孙可望更加坚信,自己投降清廷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抉择。

    不久之后,为了表彰孙可望“弃暗投明”、识时务为俊杰的投降行为,顺治皇帝特意下旨,封孙可望为义王。

    我一直认为,顺治皇帝给孙可望的这个义王爵位,充斥着浓浓的讽刺意味。

    不过自我感觉良好的孙可望或许并不会这么想,在他眼里,只要是王就行,管它什么王呢。
    【正文】

    为了体现对封王一事的重视,清廷派内翰林弘文院学士麻勒吉为正使,礼部尚书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胡兆龙、礼部右侍郎祁彻白为副使,带着册封诏书和印章,专程前往长沙,于第二年二月二十日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册封典礼。孙可望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册封典礼结束以后,孙可望奉旨由麻勒吉等人陪同,入京觐见。五月二日,孙可望一行人到达了北京。

    在北京城外,孙可望惊讶地发现,顺治皇帝为了迎接他,居然专门安排了一个级别非常高、规模非常大的迎接团。整个迎接团以两位亲王为首:和硕简亲王济度(四小贝勒中济尔哈朗的儿子)、和硕安亲王岳乐(努尔哈赤的孙子)。

    领头的都是亲王级别,其他成员自然差不到哪儿去,公爵、侯爵、伯爵一大堆,级别最低的居然都是中央各部的侍郎(从二品)。

    此情此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赵本山小品里的经典台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有面子,太有面子了。

    第二天,顺治皇帝就在故宫太和殿亲自接见了孙可望。紧接着,短短十天之内,顺治皇帝对孙可望的赐宴多达三次,赏赐白银一万两千两,还有宅院、蟒袍、朝服、绸缎等等,孙可望在当时的清廷可以说是红得发紫。

    顺治皇帝给孙可望如此高的待遇,并不是脑袋发热,钱多得没处花。恰恰相反,这正体现了他的明智,因为他非常清楚孙可望的价值。

    孙可望一投降,长期阻拦清军在湖南进军的障碍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孙可望作为永历朝廷长期以来事实上的统治者,对云贵川的风土人情、永历朝廷的军事机密全都了如指掌,而这些情报对于清军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因素。

    再者说,给孙可望如此高的待遇,正好可以让他现身说法,显示清朝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借此来邀买人心,瓦解整个永历政权。

    相比于孙可望带去的那几百人,这些隐形价值,想必是当时的清廷更加看重的。

    回想当年,孙可望率领十多万精兵,以云南一省主动归附已经快走投无路的永历朝廷,想要一个秦王的封号,居然费尽周折,备受刁难。现在领着几百残兵败卒投降清廷,马上就被封为义王,红极一时。通过这样悬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相比于永历朝廷,清廷的战略眼光要强多了。
    【正文】

    6、恶有恶报

    顺便说说孙可望最后的结局吧。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孙可望之所以能在投降以后备受优待,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大的利用价值,看到了平定云贵、统一全国的希望。

    后来,当这个任务进展得越来越顺利,也就意味着孙可望的利用价值也就越来越小,相应地,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在慢慢缩水。

    所以,红得发紫的孙可望很快就发现,自己在清廷里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1658年(南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孙可望意外得知,自己自幼失散的亲弟弟孙可升居然还活着,而且就在驻扎上海的清军部队里当兵。

    原来,自从明末战乱以后,孙可望被张献忠收养,成为张献忠四大义子之首,而他的弟弟孙可升则成了明军的一名士兵,后来又降了清,兄弟二人天各一方,音讯全无。

    七月,孙可升从上海来到北京,兄弟二人久别重逢,自然是激动不已,眼泪连连。

    兄弟虽然已经重逢了,可是孙可升此时已经成家,老婆孩子一大家子人还在上海,往北京搬家,路费是个大问题。

    孙可望给顺治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希望能够利用政府驿站的车马,实现自己一家人团聚的梦想。

    孙可望对此充满了期待,他相信,自己贵为义王,顺治皇帝肯定会同意自己这个小小的请求。

    顺治皇帝收到奏折,把这事交给兵部商议。左都御史魏裔介早就看孙可望不顺眼,立即上奏予以弹劾。

    在这封奏折里,魏裔介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说孙可望先是荼毒云贵川地区,引起人神共愤,后来又多次引兵挑衅天朝。最后沦落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无计可施,才领着几百残兵败将来投降,有何贡献得以受封义王?

    紧接着,他又开始借题发挥,说驿站车马是朝廷为紧急公事和官员往来所设的,可不是什么下贱庶民就能享受的。孙可升不过就是大头兵一个,搬家就应该自掏路费雇佣车马。高官厚禄只有有德之人才能享受,孙可望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希望皇上能够对他进行严惩。

    魏裔介的这封弹章着实把孙可望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认为的一个小小的要求居然引来了这么大的口水。吓得他赶紧给顺治皇帝上奏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皇帝的宽恕,这才勉强躲过一劫。

    诚惶诚恐的孙可望哪里知道,如果没有顺治皇帝的授意,哪个不开眼的言官会愿意得罪当红的义王呢?

    第二年三月,又有人告发孙可望放高利贷牟利。

    这种事情在当时可以说是稀松平常,不值一提,许多京城官员都在放高利贷,皇帝对于这种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现在有人告发孙可望,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在破坏国家的金融秩序啊,这怎么能忍呢?

    顺治皇帝当然不想放弃这个敲打孙可望的大好机会。他派内阁学士马迩吉到孙可望的家里,当众宣读了斥责孙可望的圣旨,等孙可望吓得冷汗直冒、战战兢兢之时,再装模作样地宣布皇上已经宽恕了他的罪行,处罚就免了。

    顺治皇帝似乎很喜欢对孙可望进行恶搞,可孙可望就难受多了,老这么下去,不被整死也会被整疯的。他想不出别的办法改变此时的处境,只能被迫上书,请求辞去自己义王的封爵,上交册文和印章。

    此前,清军兵分三路攻取云贵,进展十分顺利,很快就占领云南和贵州的绝大部分地区,西南地区大势已定。

    可是朱由榔带着永历小朝廷逃进了缅甸,李定国和白文选带着明军残部仍然在边境地区坚持抗清。对于清廷来说,此时收回孙可望义王的封爵,时机并不合适。

    于是,顺治皇帝拒绝了孙可望的请求,还为此事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对孙可望假心假意地好言宽慰,让他不要疑神疑鬼,安心做他的义王。

    孙可望进退两难,只能谨小慎微、小心翼翼地苟且偷生。

    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正文】

    1660年(南明永历十四年,清顺治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孙可望死了。

    对于孙可望之死,清朝官方的说法是病死。可是孙可望幼年时就跟随义父张献忠南征北战,几十年的军旅生涯早就练就了一副好体格,此前也并无任何得病的记录,怎么就突然病死了呢?

    清初的诸多野史都记载,孙可望并非善终。有人说他是跟随顺治皇帝出去打猎的时候被射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被用毒酒毒死的,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

    1662年(清康熙元年),西南抗清事业彻底失败,孙家对于清朝统治者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享受的待遇自然也是每况愈下。

    孙可望死后,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可没过几个月,孙征淇又莫名其妙地病死,由他的弟弟孙征淳继承了义王爵位。1666年(清康熙七年),义王孙征淳的年俸被清廷从五千两减到了三千两。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孙征淳病死,他的弟弟孙征灏袭封,爵位被降为慕义公。

    孙征灏死后,其子孙宏相再被降为一等轻车都尉(清朝爵位等级为公、侯、伯、子、男,一等轻车都尉等级在男爵之后)。

    直到1770年(清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下旨:“孙可望子孙所有世袭职位,以后不必承袭。”

    孙可望家族从此在历史舞台上彻底销声匿迹。

    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乾隆皇帝下令编修《贰臣传》(贰臣指降清的明朝官员),分甲乙两编,甲编记录对清朝赤胆忠心和有功勋之人,乙编记录毫无建树之人,孙可望位列乙编倒数第二位。

    平心而论,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之际,孙可望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物。在张献忠牺牲之前,我们对孙可望了解的不多。张献忠牺牲以后,大西军余部能够尽可能地保存实力,并迅速摆脱清军的围追堵截,然后平定整个云南,把云南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些功劳虽然并不全是孙可望一个人的,但是毫无疑问,他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是非常大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孙可望在张献忠的四个义子当中,政治才能是最高的,这方面就连本书的主人公李定国都比不上他。

    从当时的全国形势来看,大西军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联明抗清,孙可望选择了这条道路,这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在如何对待永历政权这个问题上,他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比如杀死反对封他为秦王的大臣,坐拥云贵两省却把永历皇帝安置在小小的安龙并百般刁难严密监视,等等。永历皇帝作为当时全国最有号召力的抗清旗帜,孙可望只知道暂时利用,却根本不愿维护皇帝和朝廷的体面和尊严。

    后来,随着权力欲望和政治野心的膨胀,他甚至想要废掉朱由榔,自立为皇帝,这就完全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他后来的人生悲剧正是源自于此。

    孙可望和李定国是张献忠四个义子中最有才能的两个,孙可望长于政治,李定国长于军事。如果他们二人能够通力合作,共同拥护永历皇帝,再联合郑成功等其他抗清力量,南明复兴的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

    可惜,孙可望是个嫉贤妒能的人,为了一己私利,置整个抗清大局于不顾,屡次做出伤害兄弟感情的龌龊举动,最后甚至想要置李定国于死地。结果导致南明实力严重内耗,复兴的希望也渐行渐远,孙可望难辞其咎。

    至于最后在众叛亲离之下降清,就更为人所不齿。他和他的家族后来的遭遇,我想就是对他叛变行为的最好回应。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孙可望注定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首页 上一页[26] 本页[27] 下一页[28] 尾页[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5-16 11:32:33  更:2022-10-17 13:29:0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