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南明战神李定国》(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南明战神李定国》(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第6页] |
作者:wmwm1989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2、何去何从 重庆之战刚一结束,张献忠的左丞相汪兆龄也一路败退到了重庆。 四将军对汪兆龄并没有什么好感。当年就是在这货的鼓动之下,张献忠才在四川大开杀戒,最终导致自己在四川待不下去,只好出川另寻出路,最后在西充县死于清军之手。可以说,大西军在西充的惨败,汪兆龄是有很大责任的。 汪兆龄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四将军对他的态度,此时的他还做着凭借自己左丞相的身份领导四将军的美梦呢。 这就纯属自己作死了,张献忠在的时候,汪兆龄或许还比较吃香,现在张献忠都死了,你汪兆龄还想继续吆五喝六?想多了吧? 艾能奇就愤怒地指责汪兆麟:“昔日老万岁(指张献忠)在成都,你贵为宰相,却不用心辅佐皇上治国,只知道劝他杀人,以至于人不自安,不肯顺从,全天下的人都说我等是贼。现在你还要让我等继续做贼吗?” 汪兆龄就这样被四将军处死了。 汪兆龄一死,大西军原来的最高领导人只有四将军了,因此就形成了四将军共同领导的体制。为保证事权统一,需要确定一位主要领导人。四人之中,孙可望原本地位和威望就比较高,加上他又有些文化,于是自然而然成为了主要领导人。 孙可望,原名孙可旺,陕西延长县李城里人。他的家庭情况和张献忠差不多,父亲孙选应该是个农民,家中至少有八个孩子,孙可望排名第七。 少年时代的孙可望是很有志向的,他读书非常认真,很快就达到了一定的文化水平。 然而,在那个年代,一个农民要想养活家里这么多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孙可望的读书之路很快就走到头了。崇祯初年,陕北旱灾,民变四起,张献忠四处转战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孙可望不同于常人之处,便将他与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养为义子,皆随自己姓张。 孙可望在张献忠军中很快就成长为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每次遇到强敌,孙可望都能带着部下沉着应变,坚守不动,军中便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名为“一堵墙”。 除此之外,孙可望还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张献忠在成都待不下去,准备弃城而走的时候,发布了屠城的命令。当时孙可望正在外领兵平定地方叛乱,听说义父下令剿洗成都,大为悲伤,痛苦地说:“我等数年艰辛,全是为了黎民百姓,如今却付诸东流,实在可惜!父王这么做,实在是欠缺考虑。父王是百姓之首,就好比头颅之于身体,现在手足都没了,头颅还能独存吗?有王无民,何以为国?不过是空有王的名号罢了。” 这说明,孙可望这些年对学习文化知识的坚持,已经让他具备了比较高的政治头脑。 |
公元1647年(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正月初三,大西军从四川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区)出发,下令:“自今非接斗,不得杀人”,进占遵义。到三月份,接连攻克贵阳、定番州(今贵州省惠水县)、永宁州(今贵州省关岭县永宁镇)。由于大西军军纪严明,所以所到之处望风而降,很快就占领了贵州全省。 然而,此时大西军仍然没能彻底摆脱清军的威胁,孙可望的打算是,率领大西军继续南撤,如果清军追得急了,就逃到海上去。 李定国坚决反对这种消极悲观的想法,他建议联明抗清。 事实上,早在从成都北上抗清之前,张献忠就曾对四个义子说过这样的话:“明朝是三百年的正统王朝,上天是不会让它灭亡的,我死以后,你们要归顺大明,千万不要做不义之事。”在西充之战大西军惨败南撤以后,李定国和刘文秀就准备依照张献忠的遗命联明抗清。应该说,这是当时大西军唯一正确的出路。 对于南明方面而言,此时他们已经很难抵挡得住清军的猛烈攻势,如果能有一支生力军加入他们一起抗清,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虽然大西军曾经和他们兵戎相见过,但是现实情况是,新兴的清朝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而大西军也可以减少一个敌人,不至于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如果听凭孙可望的想法逃往海上,那大西军就真的完了。 没想到,孙可望居然不同意李定国这种高瞻远瞩的建议,他还是想向南逃跑。 李定国着急了,为了大西军的未来,他以死抗争,毫不退让。大西军的其他下级将领也全都支持李定国的建议,他们跪倒在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只听从安西将军的命令。” 孙可望无奈,只好同意联明抗清。 那么接下来的路,大西军具体该怎么走呢? 以贵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休整将士,并进一步发展队伍,当然是可以的,但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即便是在今天,贵州也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更不要说几百年前了。死守经济落后、地广人稀的贵州,迟早会面临清军的大兵压境,到时候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就在四将军为此苦恼之际,与贵州接壤的云南,传来了一个令他们振奋的消息。 |
云南在整个明朝统治时期,其管理模式和内地其他各省是有很大区别的。云南除了拥有其他各省都有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即所谓的“三司”,布政使司管民政,都指挥使司管军事,按察使司管司法和监察)之外,还拥有一个世袭的黔国公。 话说三百年前,朱元璋有一位开国功臣,名叫沐英。 沐英十二岁起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受封西平侯。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在云南的元朝残部。明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平定了整个云南。 考虑到云南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又比较多,所以除了任命地方官员之外,还需要一位既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又能让朱元璋非常放心的人来镇守此地。 在朱元璋看来,沐英正是这一合适人选。因此,在平定云南以后,沐英奉朱元璋之命,留下来镇守云南。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沐英因病逝世,年仅四十八岁。 朱元璋非常悲痛,因为沐英在云南镇守十多年,云南一直非常稳定,而且经济和文化事业飞速发展。为表彰沐英的功绩,朱元璋赐沐氏家族世代镇守云南。永乐年间,沐英的次子沐晟又因战功晋爵为黔国公。 到崇祯年间,云南的黔国公是沐英的第十一世孙——沐天波。 此时的中华大地上风起云涌,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稳定了将近三百年的边陲云南也受到了波及。弘光元年(1645)九月,也就是崇祯皇帝身死国灭的第二年,云南武定土司武必奎发动叛乱,喊出了一句十分大逆不道的口号:“已无朱皇帝,何有沐国公。” 这句口号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崇祯皇帝都玩完了,谁还认你沐天波这个黔国公呢? 叛军趁着云南官军还没反应过来的有利时机,在很短的时间里先后攻下禄丰、广通、大姚、定远、姚安、楚雄等地,声势越来越大。 沐天波得到消息,急忙命令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带着各自的土司兵前去平叛。 事实证明,武必奎虽然刚开始闹得挺凶,但是在沐天波数量庞大的平叛军队面前,实在是不够格。沐天波一个月都没用上,就彻底击败了武必奎的叛军,武必奎和他的团伙被全部活捉,叛乱宣告平定。 |
3、一个彪悍的女人 时逢乱世,一两个有野心的土司想趁机捞一把,实在不是啥稀奇事。对于武必奎发动的这场叛乱,沐天波没有想太多,反正叛乱已经平定了,一切照旧吧。 此时的沐天波根本没有意识到,看似恢复了平静生活的背后,一个无比巨大的危险正在悄悄向他逼近。 沐天波忽略了一个细节,平定了武必奎叛乱后,其他土司都带着部队回到自己的领地,蒙自土司沙定洲却滞留在了省会昆明,迟迟不愿意动身回家。 这算是个事吗? 有些事,当你以为它不算个事的时候,它偏偏就是个事。 沙定洲是何许人也?这人是王弄土司沙源的儿子,沙源对沐氏家族一向非常忠心,所以深得沐家的信任。沙源死后,沙定洲继承了他爹王弄土司的官职,并被迫娶了一个名叫万彩云的寡妇。 这就奇怪了,沙定洲既没了老爹,又是独霸一方的土皇帝,手底下拥有战斗力非常强悍的“沙兵”,谁还能逼他去娶一个寡妇呢? 这个逼迫沙定洲娶寡妇的人,正是万彩云本人。 接下来,咱们来说说万彩云这个女人的传奇吧。 万彩云的原配丈夫是阿迷州的土司普名声。此人自幼长在军中,骁勇善战,在他的努力经营下,阿迷州土司势力不断壮大。周边土司深受威胁,于是秘密向朝廷报告普名声图谋不轨,朝廷随即于崇祯四年(1631)派兵征剿,双方算是互有胜负。 此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咄咄逼人的进攻,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为患,实在不愿意与普名声就这么耗下去,于是对其予以招抚。没过几年,普名声忽然得病而死,其与万彩云所生的独子普祚远继承了阿迷州土司一职。 此时的阿迷州名义上是普祚远的地盘,实际上大事小情全是万彩云说了算。 说起来,阿迷州并不算是一个小地方,在云南诸多土司中也算得上是富甲一方。然而万彩云对此并不满足,她一直幻想着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可这谈何容易呢?且不说阿迷州已经与朝廷实现了和解,就算没和解,她死去的丈夫普名声那么骁勇善战,尚且不是朝廷的对手,自己一介女流,对于领兵打仗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要是亲自上,恐怕是分分钟被灭的节奏。 看来还得另想法子啊。 很快,万彩云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人结婚。确切地说,是找人再婚。 她看上了当时的沙定洲。 俗话有云: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对于野心勃勃的万彩云来说,这话或许并不合适,因为她追沙定洲的方式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空前绝后。 万彩云命令手下冲到王弄,简单粗暴地把沙定洲绑到了自己府上。接着,惊魂未定的沙定洲就听到了万彩云的深情告白:“咱们结婚吧,只有你配和我成为夫妻。” 大脑一片空白的沙定洲半天才回过神来,面对风姿绰约的万彩云,沙定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拒绝。 “我有老婆。” 万彩云是万万没想到,凭借自己的姿色,居然不能让沙定洲产生心动的感觉。不过很快,万彩云的脸上就恢复了平静,她对沙定洲说:“你把你老婆叫来,我来跟她说。” 没过多久,沙定洲的老婆就被请到了万彩云家里。万彩云见到沙定洲的老婆,二话不说,抽出刀来就把她砍死了。 杀完人的万彩云回头冷冷地盯着沙定洲,说:“现在咱俩能成为百年之好了吗?” 认清形势的沙定洲只能被迫迎娶了万彩云,从此之后任劳任怨,唯命是从。 每每读史至此,我总要感叹一句:彪悍的人生,或许真的不需要解释。 |
沙定洲与万彩云结婚以后,两大土司合二为一,实力大增。夫妻俩不断招兵买马,日夜操练,并开始对周边土司下手,在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一跃成为云南众多土司中最为富强的存在。 与此同时,沙定洲和万彩云的野心也在急剧膨胀。他们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攻占整个云南,取代沐天波在云南的地位。 可这谈何容易?沙定洲本人是个文盲兼莽夫,万彩云除了美艳和彪悍,也没什么别的特长,造反怎么着也算是个技术活,没点文化如何能够成功? 好在万彩云的妹夫汤嘉宾是个秀才,就这么着吧,赶紧拉来当个参谋。 早在武必奎发动叛乱之前,唯恐天下不乱的沙定洲夫妇就曾多次联络武必奎,相约一起反叛。在得到沐天波调兵的命令后,沙定洲夫妇终于拥有了与武必奎合兵叛乱的大好机会,夫妻俩兴奋的恨不得高歌一曲,立即倾巢而出,打着平叛的旗号去支援武必奎。 没想到武必奎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还没等沙定洲的军队赶到呢,武必奎就被沐天波率领的土司联军干掉了,搞得沙定洲夫妇郁闷不已。 大老远的出来一趟也不容易,总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吧。再说,这次回去,啥时候才能再次赶上这么好的机会呢? 沙定洲夫妇当即决定,先赖在昆明不走,另外再寻找合适的机会起事。 因为沙定洲的父亲沙源对明朝非常忠心,所以沐天波对于沙定洲滞留昆明不仅没有起什么疑心,还在黔国公府多次设宴款待沙定洲夫妇。 沙定洲夫妇很感动,所以他们决定——立即展开行动。 没办法,天天到沐府喝酒,内心难免会不太平衡。 因为沐天波实在太有钱了。 沐府到底多有钱呢?据说,沐家把佛顶石、青箭头、丹砂、琥珀、马蹄、赤金等云南珍稀特产都用箱子装着,每个箱子都重达百斤,存于库中,一库放五十箱。 那么沐府有多少库这样的财富呢? 二百五十多库。 俗语有云:羡慕嫉妒恨。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一开始是羡慕,羡慕引发嫉妒,最后嫉妒生恨。沙定洲夫妇对沐府财富的态度,大概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决心干掉沐天波,将沐府财富据为己有,然后拿下整个云南,成为新的黔国公,从此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为确保造反能够成功,滞留在昆明的两个月里,沙定洲夫妇私下里收买了沐府都司阮韵嘉、张国用、袁士弘等人作为内应。 |
4、反叛 十二月一日,沙定洲夫妇一切准备妥当,装模作样地去沐府向沐天波告辞谢恩。 为了表示对沙定洲夫妇的重视,沐天波特意摆出了自己的仪仗队来迎接。 按照明朝的礼仪制度,土司要向沐天波行三叩之礼。沙定洲夫妇一边磕头,一边鬼鬼祟祟地观察沐府的守备情况。 在判断出沐天波并无任何防备之后,沙定洲夫妇决定立即动手。他俩抽出了藏在靴子里的刀,朝着沐府守卫一顿乱砍。 不得不承认,沙定洲和万彩云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当强悍,沐府守卫瞬间就被砍翻了好几个。这时,埋伏在外面的沙定洲部下立即做出响应,开始对沐府展开围攻。 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沐天波猝不及防,他根本想不到,一向表现得十分老实的沙定洲竟然会起兵反叛。仓促之下,沐天波根本来不及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只是本能地扭头就跑。 见沐天波要跑,沙定洲夫妇一边猛追,一边挥舞着手里的刀四下乱砍,沐府上下顿时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沐天波不愧是沐英的后代,一边跑路一边还不忘顺手带上自己的官印和世袭铁券(这两样东西可比他的性命重要多了),在几位贴身侍卫的拼死保护下逃出了昆明,据说还是翻墙头跑的(城门此时已经被沙定洲的部下控制)。 沐天波的母亲陈老夫人和妻子焦夫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她们没能来得及逃掉,眼看就要落入沙定洲之手。她们不愿意被俘受辱,逃进了附近的一座尼姑庵,毅然决然地选择自焚而死。沐天波的两个弟弟沐天泽和沐天润也被沙定洲残忍地杀害了。 准备如此充分,没想到还是被沐天波逃掉了,沙定洲气急败坏,命令自己的部下朝着沐天波逃跑的方向一路猛追,誓要斩草除根。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的云南还有忠于沐天波的人。在石屏土司龙在田和宁州土司禄永命的接应下,沐天波一直向西逃到了楚雄,这里有他的死党杨畏知镇守,总算暂时能够歇上一口气。 杨畏知,字介甫,陕西宝鸡人,崇祯三年(1630)陕西乡试第一名(解元),崇祯十五年(1642)进士。 此时的大明帝国风雨飘摇,正是用人之际,朝廷起用杨畏知为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 杨畏知也算是倒霉催的,刚上任没几天,就遇到了武必奎叛乱。武必奎曾经一度攻陷楚雄,杨畏知亲自带兵赶走了武必奎的叛军,收复楚雄,保得一方安宁。 没想到安生日子没过几天,沙定洲又反了,还比武必奎动静更大,闹得更凶。 真是不让人消停啊! 杨畏知给惊魂未定的沐天波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他说:“楚雄刚刚才经历了战乱,元气尚未恢复,如果沙定洲率领精锐部队来攻,恐怕很难守住,你不如去往永昌,那里关隘重重,可保安全无虞。” 沐天波认为杨畏知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马不停蹄地向西转移到了永昌(今云南省保山市)。 |
沐天波前脚刚走,沙定洲后脚就来了。没办法,沐天波不死,沙定洲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心安的。 杨畏知知道,如果死守楚雄,肯定是守不住的。为今之计,只能跟智商常年不在线的沙定洲玩玩计策。 杨畏知站在城墙上,望着城下的沙定洲,开始施展起他的忽悠大法:“你想要的不就是沐天波吗?现在他已经跑到永昌去了。如今情况不明,顺逆未分,我不方便开门接纳你。等你平定了永昌回来,朝廷下了任命你的圣旨,到时候我自会以下属之礼迎接你的。” 这一席话把沙定洲忽悠得晕晕乎乎的,加上他着急要去追沐天波,就放弃了攻打楚雄的想法。 怕杨畏知说话不算数,沙定洲还要求杨畏知发了一个毒誓,这才绕过楚雄,继续向西进兵,直取永昌。 乘此机会,杨畏知赶紧带着部下整修城郭,又调集了附近的明军回援楚雄,积极备战。 果然如杨畏知所言,永昌城易守难攻,沙定洲久攻不下,十分烦躁。接着,他又听说了杨畏知在楚雄的种种备战措施,更是恼羞成怒:没想到还是被这个老狐狸给骗了! 担心后路被杨畏知切断,沙定洲决定暂时放弃永昌,回军攻打楚雄。 在杨畏知的积极安排和准备下,此时的楚雄已经是城高墙厚,士气旺盛。沙定洲带兵围攻了好多天,愣是拿不下来,还被杨畏知逮住机会出城偷袭得手,只好灰溜溜地选择了退兵。楚雄总算得以保全,避免了被沙定洲荼毒的命运。 然而楚雄的局部胜利并不能扭转整个大局,沙定洲不慌不忙地分兵攻取云南各地。很快,除了沐天波所在的永昌和杨畏知所在的楚雄,云南其他州县都被沙定洲拿下了。 此时的沙定洲可谓是志得意满,看起来似乎距离他的人生巅峰已经不远了。他开始自称“总府”,要知道,这个称呼之前可是历代黔国公的专属。 对于沐家积攒了两百多年的财富,沙定洲更是毫不客气,一股脑儿全部搬往自己的老巢阿迷州。据说从昆明到阿迷州的官道上挤满了拉金银的大车,这种现象整整持续了好几个月。 沙定洲当时的内心独白应该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真爽! |
就在沙定洲忙着给沐天波的家产搬家的时候,万彩云给他提醒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虽然现在除了楚雄和永昌,云南其他州县已经全部拿下,但是沐天波仍然是明朝官方册封的黔国公,沙定洲仍然是犯上作乱的反贼。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合法地取代沐天波,成为新的黔国公。 在万彩云的指示下, 沙定洲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笼络人心。他发出布告,凡是归顺他的明朝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可以留任。二是把没来得及逃跑的云南巡抚吴兆元抓过来,强迫吴巡抚给当时的隆武皇帝写一封奏疏。 奏疏内容由沙定洲口述,大致意思是:沐天波反叛朝廷,沙定洲听闻此事,立即出兵将其平定,所以应该取代沐天波,替朝廷镇守云南。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吴兆元是一个为人正直、有公无私的大臣,面对沙定洲如此厚颜无耻地颠倒黑白,他不顾自身安危,坚决拒绝。沙定洲没有办法,只好抢走了吴兆元的官印,把吴兆元先关了起来。 吴兆元配不配合无所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官多得是。万彩云又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比吴兆元官职更高,名气更大,如果能够争取到此人相助,大事必成。 王锡衮,云南禄丰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年间就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吏部尚书,隆武皇帝时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总督西南五省军务。 很快,王锡衮就被五花大绑地押了过来。沙定洲要求王锡衮在已经写好的奏折上签名,惨遭拒绝。沙定洲不甘心,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希望王大人能发出命令,要求云南全省归顺于他。 王锡衮再次毅然拒绝。 沙定洲原本就不怎么充足的耐心,这下彻底消磨殆尽。 吴兆元也好,王锡衮也罢,不配合拉倒,反正老子有你们的官印在手,伪造个签名很难吗? 他假借吴兆元和王锡衮的名义,既向隆武皇帝上奏,又命令云南全省向他归顺。 王锡衮英明一世,没想到七十多岁了还被人当枪使,偏偏自己还一点办法都没有,越想越气,几天之后居然一命呜呼了。 隆武皇帝此时远在东南沿海,根本不清楚云南的真实情况,看到以吴兆元和王锡衮的名义上的奏疏就草率地下了一道圣旨,要求沙定洲彻底扫除沐天波。 沙定洲正在一步一步巩固对云南的控制,形势对沐天波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利。沐天波却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沙定洲继续耀武扬威。 |
第五章 联明抗清 1、出兵云南 关键时刻,忠于沐天波的石屏土司龙在田想到了离云南很近的贵州,那里有刚刚占领贵州的大西军。 龙在田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跟起兵于陕西的大西军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切还得从当年张献忠谷城投降说起。 话说当年为了剿灭农民军,朝廷选择从云南调兵,龙在田即在征调之列。后来张献忠在谷城投降,却一点也不安分,到处拉关系攒人脉,其中就包括龙在田。 不过张献忠跟龙在田拉关系的形式比较奇葩——认龙在田当了义父。 当时的龙在田对这个上赶着给自己当儿子的张献忠非常关心,给他送了大量的马匹和火枪。 龙在田是张献忠的义父,张献忠又是孙可望等人的义父,这么说来,龙在田算是孙可望等人的爷爷了。爷爷现在有难,想找孙子帮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龙在田派人告诉孙可望,云南的叛乱势头很猛,如果大西军能够出兵消灭沙定洲,就可以平定全滇。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大西军正愁没有一个能够踏实落脚并且又有发展潜力的地盘,这块地盘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四将军经过开会商议,决定立即挥师南下,攻取云南。 可大西军之前和朝廷毕竟是死对头,现在如果以大西军的名义进军云南,沙定洲且不说,沐天波肯定是不会乐意的,这样无疑会增加进军的难度。 现在大西军的目标是先消灭沙定洲,所以必须得换一个旗号,尽可能减少进军云南的阻力。 当孙可望听说沙定洲突袭黔国公府,沐家只有沐天波一人逃脱,老妈和老婆全都死于非命的消息,马上就有了主意。 在正式出兵之前,大西军先派出了大量间谍潜入云南境内,四处散布虚假消息,说即将进军云南的军队是由黔国公沐天波的老婆焦夫人的弟弟焦侯带领的家族武装,焦夫人被沙定洲害死,他们此行就是专门为黔国公沐天波报仇雪恨的。 这一招果然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云南百姓本来就对沙定洲的倒行逆施敢怒不敢言,又对沐天波母亲和妻子的遭遇深表同情,现在听说焦夫人的娘家人带兵过来报仇,自然是拍手称快,都希望焦家人能消灭沙定洲,还云南以安宁。 |
大西军于1647年(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进入云南境内,一路上顺风顺水,当天占领平彝,二十八日占领交水,二十九日歼灭了沙定洲驻扎在曲靖的五百守军,占领了曲靖。 号称战斗力非常强悍、雄踞云南第一的沙兵,在遇到大西军之后,似乎一下子就变得不会打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原因很好理解。沙兵虽然强悍,毕竟也就只能在云南横行霸道,而大西军士兵全是百战之精锐,战斗力绝对可以甩沙兵两条大街。 论领兵能力,在能征善战的四将军面前,沙定洲大概也就是小学生级别。至于智商,沙定洲更是令人相当捉急。 各个方面都是完败,沙定洲叛军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面对智商捉急的沙定洲,四将军决定先玩个计策。他们没有直接向西攻取省会昆明,而是一路南下,扬言要直捣沙定洲的老巢阿迷州。 沙定洲听说老巢有危险,立即向阿迷州派出了一千援军。结果援军才刚赶到阿迷州的北大门蛇花口,就被早就埋伏在此的李定国打了个措手不及,几乎全军覆没。 屡战屡败的沙定洲这下终于确定,对方绝对是焦夫人的家人,否则怎么会如此熟知云南地理,甚至还知道自己老巢的位置呢? 沙定洲的内心慌得一批:阿迷州可是有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抢到的沐府财富,这要是被人端了,自己所有的努力不就全白费了吗? 沙定洲果然没有让四将军失望,他立即决定撤回在云南其他地区的部队,放弃昆明,全军逃回阿迷州境内的佴革龙山,龟缩起来死守。 成功把沙定洲忽悠回去之后,四月二十四日,大西军从宜良出发,直取昆明。 在昆明的云南巡抚吴兆元等明朝官员这才反应过来,来的哪里是什么焦家的救兵,分明就是大西军,没想到大西军居然自编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场好戏! 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吴兆元憎恨犯上作乱的沙定洲,同样也不喜欢一直跟政府作对的农民军。可是现在他手上没有军队,大西军又已经兵临城下,就算想抵抗也没有一点办法,只能在城中百姓的簇拥下出城投降。大西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昆明。 接着,大西军兵分两路,向云南其他地方进军。孙可望和刘文秀一路,向西平定滇西地区,李定国一路,向南消灭沙定洲。 |
首页 上一页[5] 本页[6] 下一页[7] 尾页[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