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推荐大家看看宋朝人写的《东京梦华录》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推荐大家看看宋朝人写的《东京梦华录》[第4页]

作者:cgq198028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在宋代,长途贩运的鱼虾会腐败变质,颜色发黑,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用尿泡上一晚,颜色、口感(有点恶心)都恢复了。看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今天才有啊。不过,宋代的文人在记载这种食品保鲜方法时似乎并不在意,反而津津乐道,只能说古人的内心比我们强大。
    @cgq198028 2022-09-02 15:17:17
    在《东京梦华录》中,有一种称为“鲊”的食物。例如玉板鲊,就是把鲤鱼切片,用盐腌一宿,控干水,再加盐、米饭、油、醋、花椒等调料,密封保存。这就是一种干腌的食物制作方法。鲊的种类非常多,不仅限于鱼,猪羊肉、虾蟹,乃至萝卜、茭白、笋等蔬菜,都可以腌制成鲊。《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一种豝鲊,豝就是猪,豝鲊应该就是猪肉鲊。
    有一种黄雀鲊,比较名贵,据说蔡京被抄家的时候,光是这种黄雀鲊,就堆满了三间库......
    -----------------------------
    在宋人的笔记中,分别记载了豝鲊和把鲊(10多片鱼鲊作一把),所以有人怀疑这两者是一回事儿,因为豝、把读音相近,口口相传,“把”讹成了“豝”。而且制作豝鲊、把鲊的网红店都在东京皇宫的东华门外,只不过豝鲊店老板姓魏,把鲊店有两家,老板姓何和吴。我觉得豝鲊和把鲊混为一谈有点牵强附会,以上所述或许只是巧合。豝鲊应该是猪肉鲊,把鲊则是扎成一把的鱼鲊。
    如果我们生活在东京,想买点肉改善下伙食,该去哪里买呢?跟今天差不多,各社区和桥头集市这样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有肉店。在我的印象中,山下小镇集市上的肉店多是夫妻店,规模就比东京这样的大都市肉店小多了。东京的肉店都会雇几个人负责切肉,不只是割块肉称重就完了,还会根据顾客的要求精加工,切片、切丝、切块,随您所愿。
    《清明上河图》中的肉铺:
    

    这些长年负责切肉的人练就了一手绝活。曾有人当众表演自己出神入化的刀工,让一个人裸露后背趴在地上,放两斤肉在他的背上,挥刀切肉丝,切完之后把肉拿走,抹干净后背,竟然一点伤痕都没有。对力道的把握,丝毫不输小李飞刀吧。
    肉店不光卖生肉,还卖熟食。到了晚上,就会有酱肉、卤肉之类的熟食上市,猜想是当天没有卖完的肉加工成熟食之后出售,因为宋代没有冰箱、冰柜之类的保鲜工具,天气热的情况下生肉很容易腐败变质。
    孟元老生活的北宋末年,东京的肉价如何呢?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曾经有官员打报告说:现在一头死牛价值5000~7000文,出肉200~300斤,一斤能卖100文,一头牛的肉可以卖2万到3万钱,简直是暴利。他担心在这样的暴利诱惑下,会导致老百姓擅自宰杀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耕牛,希望政府出台限价令:自然死亡的牛肉每斤售价最高20文,一头牛的肉也就能卖4000~6000文,比成本价还低。这样的限价措施显然是缺乏可行性的,当时的人们不懂市场规律,单纯从主观愿望出发,提出的方案现在看来会比较幼稚。这是时代局限性,不是因为古人比我们笨。
    20年后的靖康二年,汴京沦陷,城中物价飞涨。一斤猪肉卖6000文,一斤羊肉8000文,牛马肉一斤2万文还买不到,足足上涨了20倍。战争的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cgq198028 2022-09-04 10:17:34
    如果我们生活在东京,想买点肉改善下伙食,该去哪里买呢?跟今天差不多,各社区和桥头集市这样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有肉店。在我的印象中,山下小镇集市上的肉店多是夫妻店,规模就比东京这样的大都市肉店小多了。东京的肉店都会雇几个人负责切肉,不只是割块肉称重就完了,还会根据顾客的要求精加工,切片、切丝、切块,随您所愿。
    《清明上河图》中的肉铺:
    
    这些长......
    -----------------------------
    牛马肉一斤2万文还买不到,足足上涨了20倍。200倍,少打了1个0.
    在《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回中有这样的描写: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郑屠正在门前柜身内坐定,看那十来个刀手卖肉。这与《东京梦华录》“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列三五人操刀”的描述是一致的。与《清明上河图》中肉铺的情况也是相互印证的。肉铺右侧的凳子上坐着老板,里面有一个伙计正在肉案前干活儿。
    

    这家肉铺挨着大酒楼“孙羊正店”,应该是卖羊肉的,或者就是孙羊正店的外卖窗口。肉铺左侧挂着一个牌子,明码标价:“斤六十足”,也就是不打折的意思;如果标的是“斤六十省”,则是打72折。因为鱼肉菜通行72陌,也就是72钱当100钱用。羊肉60钱一斤,猪肉应该更便宜一些,估计是三四十钱一斤;牛肉则要贵一些,前面提到的官员的报告中说是100钱一斤。
    皇宫中除了皇帝一大家子,还有什么人呢?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皇宫中的各类机构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中书省、门下省(中书取旨、门下复核)、枢密院(主管军务)这样的中央决策机构;
    第二,服务机构,如学士院(皇帝的秘书班子)、通进司(公文中转机构)、内侍省(从事打扫卫生等杂务)、入内内侍省(为皇室成员提供贴身服务),客省、四方馆、东西上阁门等礼宾机构,殿中省(在祭天、春节、冬至重大典礼上提供服务)、六尙局(尙药、尙食、尙辇、尙酝、尙舍、尙衣)、翰林司(茶酒局)、翰林书艺局、翰林医官局、后苑作(御花园管理处)、天章等阁(皇家档案馆)、明堂(颁布历法和政令的地方)、延福宫(除宫殿亭阁之外,还有假山、湖泊、动物园,如鹤庄、鹿砦、孔翠);
    宋徽宗《瑞鹤图》
    

    第三,仓库,包括内藏库(收藏每年的财政结余)、奉宸库(收藏金银珠宝)、内香药库、弓箭枪甲等军械库。
    在皇宫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机构,也就是电视剧《梦华录》中大出风头的皇城司。皇城司的主要职责有两项,一是负责保卫皇宫,二是刺探消息。它独立于军队,又不受御史台等监察机构的监督,是皇帝的亲兵卫队和特务机构。正因为皇城司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皇帝都是把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宋徽宗就让自己最喜欢的皇三子郓王赵楷提举皇城司,赵楷非常有才华,曾经考中过状元,因为受到宋徽宗的宠爱,随时可以出入皇宫,为了往来方便,还在他的王宫与皇宫之间造了一座天桥。
    皇城司下辖有亲事官、亲从官若干指挥,总数有几千人,其中亲从官是在宫殿中为皇帝提供贴身保护的,据说都是1米八九的大高个。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从事杂役的人员,如黄院子、皂院子、入内院子、司圊(负责打扫厕所倒马桶)。皇帝的老婆孩子想买菜的话,就会打发黄院子去;入内院子从到了退休年龄(六十以上)的亲事官、辇官中选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了,不适合再给皇帝当卫兵、抬轿子,另外这些人要进入后宫服务,要是年轻小伙子,血气方刚,万一跟宫女闹出绯闻来,有损皇家的脸面。
    皇城司的特务活动主要是针对军队,下设探事司,有逻卒(老百姓称为“察子”,由亲事官轮流担任)若干,专门负责刺探京城的舆情动态,监视军民官吏等。皇城司还有一个下设机构,叫冰井务,是供应皇室用冰的,在电视剧《梦华录》中,赵盼儿被池衙内刁难,无冰可用,顾千帆提醒她:皇城司下面就有个冰井务。
    @cgq198028 2022-09-07 17:27:49
    皇宫中除了皇帝一大家子,还有什么人呢?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皇宫中的各类机构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中书省、门下省(中书取旨、门下复核)、枢密院(主管军务)这样的中央决策机构;
    第二,服务机构,如学士院(皇帝的秘书班子)、通进司(公文中转机构)、内侍省(从事打扫卫生等杂务)、入内内侍省(为皇室成员提供贴身服务),客省、四方馆、东西上阁门等礼宾机构,殿中省(在祭天、春节、冬至重大典礼......
    -----------------------------
    皇城司下辖还有“快行家”,就是跑腿的,例如夏天皇帝给大臣们赏赐冰块,就派快行去送,跑慢了冰都化了。
    前面我们介绍了位于东京皇宫内的各类机构,皇宫外又有哪些机构呢?在皇宫外,除了尚书省、御史台、开封府、太常寺、太学、国子监这些重要机构外,还有:
    左右金吾街仗司(负责皇帝出巡时的仪仗和清道警戒、修缮道路)
    法酒库、内酒坊(一次内酒坊失火,主管领导以下几十个人掉了脑袋,至于直接责任人,直接丢在火里烧死了。)
    牛羊司(前面介绍过)
    乳酪院
    仪鸾司(负责搭设帐幕。宋徽宗的时候,一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了皇宫,皇帝的寝殿、嫔妃的御阁、太后宫溜达了一圈,顺走不少宝贝。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发现皇宫失窃。后来这个小偷抓到了,从头到脚,浑身上下挂满了金器。小偷名叫单和,是仪鸾司的人,擅长爬飞梯,也就是绳梯、软梯,号称仪鸾司飞梯第一人。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进入皇宫,了解里面的道路布局。当天晚上,他就借飞梯翻进了皇宫行窃。)
    供奉库、杂物库、杂卖务(出售闲置的政府物资)
    军器所:下辖万全、东西作坊,负责制造兵器、旗帜、营帐。另有作坊物料库负责供应铁锡羽箭油漆等材料。
    修内司(皇家工程部,负责修缮皇宫和太庙)
    文思院上下界:上界负责加工金银珠宝,下界负责加工铜铁竹木等材料。
    绫锦院(负责纺织)、染院(负责染色)、裁造院(负责制衣)、文绣院(负责刺绣)。
    上下竹木务:负责接收各地运来的竹木,并对商人贩运的竹木抽取一定比例。
    箔场:抽取商人贩运的竹木,用于制造帘箔。
    车营、致远务(饲养驴牛,用于驾车)、骡务、驼坊(饲养骆驼)、象院(养象所)
    左右骐骥院:下辖天驷十监,负责养马。
    鞍辔库:掌管御马鞍辔和赏赐大臣、外国使臣用。
    东西窑务(负责烧制砖瓦瓷器)
    内外物料库:负责供应皇宫和皇宫外各宫(皇子所居)、院(王子所居)油盐米面等。
    油醋库(制造油醋)
    河南北十炭场:这里的炭是指石炭,也就是煤。河南北分别有10座煤场,此外还有抽买石炭场(从商贩煤炭中抽取和采买)、丰济石炭场、城东新置炭场等。东京煤场如此之多,是因为市场需求大,据说当时东京的居民全部使用煤炭,没有人烧柴了。但木炭还在使用,因为政府还设有内外柴炭库,供应皇宫内外木炭。
    京城守具所:前面提到过修治京城所,有人以为这两者是一回事儿。实际上,修治京城所的职责是修缮城墙,而京城守具所则是提供守城用具。两者可能是不同的机构。靖康之难中,李纲主持东京防御,京城守具所的负责人汇报说:楼橹(用于瞭望和作战的高台)一百座里修好的不过一两座。在李纲的督促下,人们抓紧修建楼橹,悬挂毡幕,安置砲座,设置弩床,搬运砖石,预备火把,储存火油(猛火油,也就是石油),两天之内,各种守城用具就齐备了。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善东京的防御设施,与京城守具所平时的积累和储备有直接关系。
    

    四熟药局:平价药店。
    军头引见司:负责禁卫、检阅军队、引见等。
    架子营:也叫楼店务、店宅务,负责管理和出租公房。
    榷货务:金融贸易机构,办理汇兑业务(便钱),经营茶、盐、香药等重要物资。
    都茶场:审批茶叶专卖许可证。
    大宗正司:管理皇族。
    编估局、打套所:编估局负责对海关送交的香药等物资估价,打套所负责打包存储。
    国库:包括左藏库、元丰(宋神宗年号)库、大观(宋徽宗年号)库、宣和(宋徽宗年号)库等。
    粮仓:自虹桥起有元丰仓、顺成仓,东水门里广济仓,此外还有富国、广盈、万盈、永丰等,一共50多座。
    草场:城外还有20多座草场,收储各乡缴纳的秆草。
    今天来聊聊东京的驻军,先来说说皇宫内的禁卫军: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皇城司(亲从官、亲事官、黄院子、皂院子、司圊,又叫涤除,也就是打扫厕所),皇宫中的武装力量还有军头司和殿前诸班直。军头司下有“内等子”,是从军队中选拔的大力士,也就是著名的“虎贲”。每当皇帝出巡的时候,内等子就在两边警戒,双手握拳,东张西望,一副“谁不服就干谁”的架势。如果有人敢高声喧哗或者拦驾上访,内等子就将其拖到一边暴揍,打得对方满脸是血。
    殿前诸班直隶属于禁军(中央军)三总部(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之一的“殿前司”,包括:殿前指挥使左右班(重大典礼上负责站班)、殿侍诸军东西五班、招箭班(射箭的时候负责站在箭靶旁看中靶情况,具有一定职业危险性,被误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按照元代法律规定,射箭的人是免责的,招箭班的同志只能自认倒霉,家属可以领一份烧埋银)、金枪班、银枪班、御龙直(皇帝出巡的时候负责扛椅子、捧痰盂水罐、举个芭蕉扇之类的)、御龙骨朵子(蒜瓣形长柄武器,作仪仗用)直、内殿直、弓箭直、弩直、习驭直(驯马师)、骑御马直、钧容直(军乐队),其他还有散员、散直、散都头(连长级别,指挥使相当于营长级别,一指挥五百人,分为五都)、散指挥之类,大概就是替补的意思。
    由此可见,殿前诸班直更像仪仗队,保卫皇城的骨干力量还是皇城司。
    东京还有大量驻军,其中最精锐的要属上四军:殿前司的捧日、天武,马军司的龙卫,步军司的神卫,各有20指挥,如果满员的话,每军应该有1万人。宋代的禁军是要轮番到外地驻防的,但上四军除外,专职守卫京城。殿前司、步军司各有虎翼20指挥,虎翼水军、宣武军15指挥,神勇、广勇各10指挥。此外还有飞山(砲兵)、床子弩(狙击手)、雄武、广固(隶属修治京城所)等军以及骁骑、云骑、拱圣、龙猛、龙骑各10指挥。
    还有从事各种杂役的军队,比如街道司下面负责扫大街的,负责打扫道教宫观和皇族宅院卫生的。宋代国营工厂的工匠也实行军事化管理,法酒库、内酒坊、油醋库、修内司、八作司(负责东京城内外的建筑工程,下有泥作、石作、砖作、瓦作、竹作、井作、赤白作、桐油作)、牛羊司、翰林司、仪鸾司、书艺局、绫锦院、文绣院、广固作坊、后苑作坊都有自己的指挥编制。此外,皇帝出巡时负责盘查的喝探、负责警戒的武严以及辇官、车子院等,也有相应的指挥(指挥是宋代军队的基本编制)。
    漂亮还是漂亮
    前面我们介绍过宋代的婚俗,今天来谈谈宋代的育子习俗。
    孕妇怀孕满月之后,在初一这天娘家人就来了,送的礼物包括:一个金盆(也可以是银盆、彩绘的陶盆,就看个人家庭条件了),里面盛着一束谷秆,上面盖着锦绣或者颜色鲜艳的帕子,再插上绢花和贴在绫罗上的五男二女剪纸图样。宋代没有计划生育,五男二女是理想的生育目标。除此之外,还有装在盘子或者食盒里的馒头,称为“分痛”,我们前面讲馒头的时候提到过。还有用面捏成的眠羊、卧鹿形状的像生点心(象征孕妇安卧养胎)以及婴儿衣服、包被之类的东西,这叫“催生”。
    分娩之后,亲友会送来小米、木炭、醋之类的东西,这些应该是孕妇坐月子期间用得到的东西。3天后,剪断脐带,在脑门上艾灸,满7天称之为“一腊”。新生儿满月,要聚会亲友,大摆“洗儿会”,家里要准备好用彩线缠绕的钱(有钱人就用金银犀角玉制品代替铜钱)、果子等,烧一盆加了香料的洗澡水,把果子、彩钱、葱(葱通聪,象征孩子聪明)、蒜(蒜通算,算盘打得好,生财有道)丢进去,用彩帛把洗澡盆围起来,叫作“围盆”;还要用钗子搅动洗澡水,称为“搅盆”;亲友们往盆里 ,称为“添盆”。洗澡水里还会丢进一些枣子,如果有的枣子直立起来,女同志就会抢过来吃掉,据说吃了洗澡水泡枣可以生男孩。给婴儿洗完澡,减掉胎发,抱着他一一答谢宾客,然后抱到别人的房子里,叫作“移窠”。
    婴儿满100天,称为“百晬(zuì)”,也要聚会亲友。满一周岁称为“周晬”,就要抓周了。在婴儿面前摆一个大盘子,里面放上水果、饮食、官诰(任命状)、笔砚、算盘、秤、书籍、针线之类的物品,看婴儿先抓哪样,以此预测其前途命运,称为“试晬”。这是婴儿降生后最隆重的庆典。
    《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在“赵太丞家”诊所内。
    
    苏东坡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洗儿洗作》:“人家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代人们怎么过年呢?从初一到初三,开封府会取消禁令,放任大家“关扑”。什么是“关扑”?跟现在街头的套圈游戏类似,就是带赌博性质的买卖,不过宋代的关扑一般是用铜钱。把几枚铜钱(头钱)像骰子一样丢下去,如果所有铜钱都正面或背面朝上,就叫“纯”,买家就能赢得所扑的商品;如果运气不好,就要输掉自己的赌注了。
    宋代有一位官员被贬了官,原因是他们家出了一桩丑闻:这位官员的女儿被家庭医生给盗走了。这个色胆包天的家庭医生早就惦记上官员的女儿了。几天前,家庭医生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玩关扑博鸡,自己顺便博了一把,意外得到了“纯”。他喜出望外,想再试试手气,看自己能否得到心上人,结果又掷出了一个“纯”,再试,还是“纯”。家庭医生的色胆便膨胀起来了,趁官员不在家,连夜盗走了他的女儿。
    春节期间,东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吆喝关扑的,关扑的商品有食物、日用品、果实、木炭等。著名的商业街如马行街、潘楼街以及内城东侧宋门外、城西梁门外、城北封丘门外、城南一带,随处可见用彩帛扎的棚子,罗列珠宝首饰、衣服鞋子、花朵珍玩等,供人们关扑,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关扑就像后来的鞭炮一样,带出了宋代的年味。
    到了晚上,就连平时不轻易抛头露面的贵妇人们也出来凑热闹了,看人们关扑赌博取乐,欣赏歌舞演出,到酒楼里喝几杯,都是很正常的事儿,不会招来诧异的眼神儿和笑声。过年嘛,大家都可以放飞一下自我。就算是穷人,也要穿上干净整洁的新衣服,把酒言欢。
    @cgq198028 2022-09-20 18:10:41
    宋代人们怎么过年呢?从初一到初三,开封府会取消禁令,放任大家“关扑”。什么是“关扑”?跟现在街头的套圈游戏类似,就是带赌博性质的买卖,不过宋代的关扑一般是用铜钱。把几枚铜钱(头钱)像骰子一样丢下去,如果所有铜钱都正面或背面朝上,就叫“纯”,买家就能赢得所扑的商品;如果运气不好,就要输掉自己的赌注了。
    宋代有一位官员被贬了官,原因是他们家出了一桩丑闻:这位官员的女儿被家庭医生给盗走了。这个......
    -----------------------------
    关扑古代又叫攧钱、跌成,铜钱的正面称“字”、背面称“幕”。关扑可以用三个铜钱(三星)、六个铜钱(六成)、八个铜钱(八乂)。判断输赢的标准也不止正面或背面全部朝上这一种,例如用六个铜钱博,可以约定攧出六纯算赢,也可以是五纯(拗一)。还有一种排列组合叫“天分”,也就是正面、反面朝上的铜钱各一半,而且字和字在一起,幕和幕在一起,不能混杂,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在《东京梦华录》中,孟元老详细地描述了元旦大朝会的情形,也就是宋代的中央新春团拜会。正月初一这一天,团拜会在皇宫中最重要的宫殿——大庆殿举行。走上殿前的台阶,首先进入人们视野的是4个身披甲胄、全副武装的卫士,称为“镇殿将军”,都是1米八九的大高个,膀大腰圆,威风凛凛。
    《武经总要》中的甲胄:
    
    
    
    
    

    参加新春团拜会的除了皇帝、文武百官,还有各国使节、在地方考试中排名第一的科举考生(解首,也就是解元)。各国使节有辽国、夏国、高丽、交州(越南北部)、回纥(维吾尔族前身)、于阗(西域古国之一,出产著名的和田玉)、三佛齐(东南亚古国)、真腊(柬埔寨境内古国)、大理、大石(阿拉伯帝国)。宋代的外交关系遍布亚洲大陆各个角落。
    孟元老还介绍了各国使节的着装和礼仪。例如辽国代表团,团长头戴外形像荷叶、后檐尖长的金冠,身穿紫色窄袍,腰系金蹀躞(dié xiè,可以悬挂物品的腰带),副团长穿着类似汉服的官服(展裹)。团长拜见皇帝的时候单膝跪地,副团长像汉人一样跪拜;夏国代表团的正副团长都戴比辽人短小的金冠,穿红色窄袍,系金蹀躞,穿吊敦(据说类似现在的脚蹬裤,方便穿靴子),叉手跪拜。宋代的叉手类似现在的握手,是一种日常礼节,叉手时左手握住右手大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伸直,以手掩胸。这是标准的行礼方式,生活中则要随意一些。
    

    回纥使节高高的鼻子,长长的胡子,用帛缠头,披着衣服;于阗使节头戴小金花毡笠,身穿金丝战袍。人家出使权当合家旅游,带着老婆孩子,骑着骆驼就来了;三佛齐的使节长相跟现在的东南亚人差不多,干瘦,缠头,红色外套上绣着佛像。
    为了接待这些外交代表团,东京建了很多国宾馆,辽国使节入住都亭驿,夏国使节在都亭西驿,高丽使节安排在同文馆,回纥、于阗在礼宾院,其他使团在瞻云馆或者怀远驿。
    这些代表团中最重要的自然是辽国,就像现在的中美一样,辽和宋是在同一个段位的。初一的团拜会结束之后,辽国使团还有节目,初二要去大相国寺烧香,初三要到城南的玉津园射箭,政府还要派擅长射箭的武官伴射。射箭的时候有十几个招箭班的战士在箭靶前列队,负责查看中靶情况(所以说这是个高危职业)。其实,辽国使臣射箭就是做做样子,有人替他张弩、搭箭、瞄准,他只需要扣动弩机就可以了。
    自从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双方保持了上百年的和平共处状态,不能在战场上真刀真枪见胜负,就从其他场合找补。伴射的武官如果赢了,不但有重赏,而且会受到东京居民的夹道欢迎。
    初四,使团才告辞离开。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在立春的前一天,开封府会进献用泥土塑成的春牛,送到宫中,作“鞭春”之用,也就是象征性地鞭打一下土牛,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春天来了,开始干农活了。开封府给皇帝送春牛,下面的开封县、祥符县(赤县,京城所在的县。京城周围的县为畿县。)就给开封府送春牛,摆在开封府大门口。第二天一大早,开封府的工作人员就代替开封府尹鞭打春牛,以示劝农之意。
    

    

    人们在塑土牛的时候,还会塑一个农夫状的人偶。这个人偶好像有灵性,时不时会整出点灵异事件来。曾有一位官员到某地上任,发现政务大厅的后门总是锁着,感觉比较奇怪,经过了解才知道:传说这道门一打开,就有怪物出来。官员不相信,就给打开了,果然有妖怪出来活动,也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某天,这位官员来到土地庙视察,发现庙里有几十个人偶。原来,每年立春举行完鞭春仪式之后,土牛就被围观的群众你一块我一块给分了,据说能保佑大家获得大丰收。剩下的这个泥捏的人偶就被放在土地庙里了。官员怀疑那些妖怪就是这些人偶作祟,当即下令全部敲碎,丢到汴河里。果然,妖怪就销声匿迹了。
    东京的小商贩们不会错过任何商机。立春的时候,大家就在开封府前摆摊,卖袖珍版的春牛,土牛涂上颜色,放在围栏底座上,周围还有表演歌舞杂技的人偶,插上绢帛裁成的小旗子(春幡)。人们纷纷买了赠送亲友。
    这一天,亲王和总理、国务委员(宰执)以下的各级官员会进宫朝贺,皇帝也会赏赐给大家用金箔银箔裁成的春幡,朝贺完了,大家戴在头上各自回家。
    @cgq198028 2022-09-13 18:14:10
    今天来聊聊东京的驻军,先来说说皇宫内的禁卫军: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皇城司(亲从官、亲事官、黄院子、皂院子、司圊,又叫涤除,也就是打扫厕所),皇宫中的武装力量还有军头司和殿前诸班直。军头司下有“内等子”,是从军队中选拔的大力士,也就是著名的“虎贲”。每当皇帝出巡的时候,内等子就在两边警戒,双手握拳,东张西望,一副“谁不服就干谁”的架势。如果有人敢高声喧哗或者拦驾上访,内等子就将其拖到一边暴揍,打......
    -----------------------------
    御龙骨朵子(蒜瓣形长柄武器,作仪仗用。)也有说骨朵是指挝的。
    
    宋代的皇帝还是比较亲民的,春节期间与民同乐,搞得有声有色。从冬至开始,开封府就在皇宫宣德门前着手搭建山棚,为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做准备。宽敞的御街上游人如织,御街两侧的御廊下,音乐歌舞、杂技魔术之类的文艺节目纷纷上演,嘈杂的音乐声传出十多里。如果要给宋代的春节联欢会列一份节目单,应该是很长的。
    击丸(类似高尔夫)
    蹴鞠(类似足球,宋代的全民健身运动,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参与热情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球迷对足球的狂热。在《水浒传》中,高俅因为擅长蹴鞠得到时为端王的宋徽宗的赏识,现实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有个人想拜见某位权贵,找不到门路。一天,权贵在后院踢球,球偶然飞到了墙外。这个人拣到球之后顶在头上,进去拜见权贵,连作三个揖,球就在他的背上滚来滚去,始终不曾落地。这个人因此得到了权贵的赏识。)
    《宋太祖蹴鞠图》
    

    

    踏索、上竿(杂技项目)
    赵野人倒吃冷淘(有人猜测这种杂技是向后折腰,直到吃到摆在身后的过水面。现在的杂技表演也有类似的项目,考验身体的柔韧性。)
    张九哥吞铁剑
    李外宁药法傀儡(结合烟花表演的傀儡戏)
    小健儿吐五色水(杂技演员不但可以口中吐水四五尺,还能从胳膊肘出水,这就是魔术了。),旋烧泥丸子(大概就是泥丸在火里略烧一下,立即变成了陶丸,或者变成鉄丸、金丸、珍珠、玻璃球之类的。泥丸是宋代魔术表演的常用道具。宋徽宗时,曾有一位来自两广地区的道士为人们表演魔术,道具就是一筐泥巴,观众自己撮个豆大的泥丸放到嘴里。道士问大家想吃什么,有人想吃水果,有人想吃蜜糖,有人想吃美味佳肴。道士深吸一口气,再吐到对方嘴里,泥丸的味道顿时就变成了各自想要的美味,只是不能咀嚼、吞咽。而且味道还能变化,肉能变成果,果也能变成肉。不过,我关心的是这位道士有没有口臭啊,不然一口气吐到别人嘴里……)
    乐器演奏类节目有嵇琴(类似二胡,表演者:温大头、小曹)、箫管(表演者:党千)、鼓笛(表演者:杨文秀)。
    戏曲类节目:杂剧、杂扮(杂剧的简略版,表演者:邹遇、田地广)
    马戏类节目:耍猴、鱼跳刀门、召唤蜂蝶、驱使蝼蚁。
    说书类节目:五代史(表演者:尹常卖)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宣德门前的灯山开始结彩,锦绣交辉,金碧辉煌。朝向皇宫的一面画有神仙故事。灯山下有三座大门,悬挂巨大的牌匾,上书描金大字,中间是“都门道”,两边是“左右禁卫之门”。上方还有一副牌匾,写着“宣和(宋徽宗最后一个年号)与民同乐”。灯山两侧用彩帛扎成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以及他们的坐骑狮子、白象。两位菩萨的手是可以动的,从手指上喷出五股水来。人们用轱辘绞水到灯山最高处,储存在水柜里,按时放水,形成一道瀑布。在左右两侧的门上,用草扎成游龙的形状,裹上青色的幕布,上面安放数以万计的灯烛,看起来非常壮观。只不过消防安全堪忧啊!
    《清明上河图》中的轱辘:
    
    轱辘实物:
    

    从灯山到宣德门前横大街,有100多丈距离(300多米),用荆棘状的路障围了起来,俗称“棘盆”。棘盆里树立两根几十丈的长杆,上面结彩,悬挂纸糊的百戏人物,随风而动,犹如飞仙。棘盆里还搭设了乐棚,表演各类文艺节目。
    宣德门楼上,用黄罗搭了一个彩棚,垂着缀有黄边的帘子,正中间就是皇帝的位子,御龙直的工作人员打着黄盖伞、掌扇列于帘外。帘内也会奏乐,嫔妃的嬉笑声在楼下就能听到。两侧的朵楼上悬挂着巨大的灯球,半径1丈多,里面点着如椽巨烛。宣德楼下搭建了一个露台,栏杆结彩,周围有禁卫军警戒。教坊艺人(有编制的)、露台弟子(民间艺人)、钧容直(军乐队)轮番上台表演节目。艺人们不时引领围观的百姓山呼万岁。
    因为有其他任务,停更了10多天。我主要是对历史的细节比较感兴趣,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天涯上有关于宋徽宗时期的帖子,例如http://bbs.tianya.cn/post-no05-506230-1.shtml,你可以看看。有名有姓的大人物大事件写的人比较多,我就不凑热闹了,专心研究无名无姓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正月十四这一天,皇帝要去五岳观祭祀五岳神,顺带游览迎祥池。五岳观和迎祥池都在内城东南部。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迎祥池风景优美,岸边绿树成荫,湖面上水草茂盛,野鸭、大雁之类的水禽水鸟在湖中游荡,迎祥池周围修建了很多风亭水榭、桥梁楼台,皇帝会在这里跟手下的高管们一块野餐,叫作“对御”。可惜的是,这样的好去处只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对社会开放一天。
    烧了香,游了园,吃了饭,天就黑了,皇帝摆驾回宫。虽然是连东京内城都没出的皇宫周边一日游,但皇家的排场还是要摆足的。安保工作更是不能马虎,负责保护皇帝安全的各部门纷纷出动,皇城司的精锐亲从官,殿前诸班直,禁军上四军之一“天武军”的“宽衣天武”,军头司的内等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亲从官和天武官拉起了警戒圈,叫“围子”,御龙直负责给皇帝拿交椅(下图为《东京梦华录》中赵太丞家诊所内的交椅)、水罐、痰盂、果盘、掌扇、缨绋(拂尘)之类的东西,总称为“御从物”。内等子负责维持秩序,有敢大声喧哗的,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另外还有上百名被称为“小使臣”的低级武官,骑着马,拿着击球用的球仗,作为机动力量。
    
    天黑了,皇帝的仪仗队中打起数以百计的灯笼,负责提灯笼的是前面提到的专门负责跑腿的“快行家”。快到皇宫前的时候,整个队伍的最前面,有个人骑着马,捧着一个月牙状的小凳子,在十几个天武官的簇拥下开路,高喊一声“看驾头”,提醒大家给皇帝的仪仗队让路。教坊、钧容直(军乐队)在前面奏乐,诸班直的马队跟在皇帝的座驾后面,也要奏乐。武官之首的太尉、禁军三总部(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的首长、知阁门事(负责礼仪)、带御器械(御前带刀侍卫)走在前面,总理、国务委员(宰执)等高官和亲王以下的皇族排成两队,跟在后面。
    皇帝的座驾接近皇宫前的灯山的时候,在灯山下的横向排列的三座大门前,有十几个人击鞭,提醒围观的吃瓜群众们保持安静。御辇院的工作人员高喝一声“随竿媚来(本是文艺演出中的用语,主持人拿根竹竿指挥,演员们看指挥上台表演,叫“媚来”)”,负责抬御辇的人倒行绕灯山转一圈,叫作“鹁鸽旋”或者“踏五花儿(一种舞蹈动作)”。御辇院的人喊这么一嗓子,转这么一圈,不白干,皇帝会给赏赐,叫作“喝赐”。
    皇帝观赏完灯山,登上宣德门楼,围观群众就可以继续欣赏舞台(露台)上的演出了。
    正月十五这一天,皇帝要去上清宫烧香,继续跟大臣一起吃喝玩乐。到了正月十六,皇帝累了,不出门了,吃过早饭,就登上宣德门楼看热闹。只听楼上一阵乐声响起,皇帝的御座前的帘子卷起来,在百姓面前露个脸。围观群众纷纷涌向宣德门,跑在前面的还有机会看一眼天子长啥样:宋徽宗头戴小帽,身穿红袍,独自占据一张桌子,跑得慢的就没机会了,一会儿工夫,帘子又垂下了。
    

    宣德门楼左右两侧的朵楼上,分别被皇族和重臣占据。左边为首的是宋徽宗最喜欢的“老三”郓王赵楷,宋徽宗之所以这么喜欢他,是有原因的,赵楷非常有才华,考中过状元,也喜欢画画,跟宋徽宗非常像。宋徽宗把要害部门皇城司交给了赵楷,还允许他在自己的府邸和皇宫之间架设一座天桥,以便随时出入皇宫。但宋徽宗并没有因为个人喜好就把赵楷立为太子,太子依然是嫡长子宋钦宗赵桓。就这一点而言,宋徽宗不算昏庸。
    右边为首的是蔡京,以下是其他执政大臣以及外戚。春节期间,对这些皇亲国戚、股肱之臣,皇帝自然是要发红包的。那时候没有微信,发红包的方式就是在皇帝所在的城门楼和大家的帷帐之间牵根绳,时不时会有只金凤凰沿着绳滑落到帷帐前,口中衔着赏赐的诏书,皇帝的大红包就到手了。
    宣德门上下,乐声鼎沸,一派欢天喜地的节日景象。唯一不和谐的是开封府把在押的犯人都集中到了城门楼下,当着皇帝和人民群众的面搞公审。大过年的,开封府尹你是要整哪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把在押的犯人都打发了,做到“狱空”,狱空就说明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是有道明君。可是,狱空的真实意义不应该是社会秩序良好,没人犯罪吗?开封府的做法有点自欺欺人,皇帝还配合着表演,时不时地传个口谕,赦免某某某,皇恩浩荡啊。
    一直到深夜12点(三更),城门楼上升起一个红灯笼,告诉大家:皇帝回家睡觉了。随着击鞭的声音响起,灯山的灯烛纷纷熄灭,想凑热闹的去别处吧,别吵着皇帝睡觉。人们纷纷涌向南面的相国寺和其他热闹去处,通宵达旦,寻欢作乐。除了相国寺,开宝(宋太祖年号)寺、景德(宋真宗年号)寺、大佛寺等处也奏乐点灯,欢迎大家参观。东京的大街小巷,茶坊、酒楼、香铺也纷纷点起花样百出的花灯。其中最著名的是莲华王家香铺的花灯,燃灯的同时还要请和尚道士做道场,打钹敲鼓,那叫一个热闹。
    老百姓玩得不亦乐乎,但军队有纪律,不能晚上出去闲逛,大家就在军营里自娱自乐。用竹竿把灯笼挑到半空中,远远地看去,灿若群星。这时候也是小商贩们的营业黄金时段,街上有卖各种纸或绢做成的头饰的,什么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也有卖汤圆、麻团(焦?)等小吃的。从正月十五到正月十九收灯,连续五天,城门不关,大家纵情游乐。
    在正月十五之前,要想看热闹,就去内城北面的酸枣门,这里从腊月开始就点花灯,搭舞台,奏乐演出了,一直持续到元宵节,这叫“预赏”元宵。在皇宫的晨晖门外,设置了一个看位,周围摆上路障,皇帝有时也来“预赏”。那些卖点心小吃的小贩团团围绕,什么馉饳、汤圆、焦?、白肠、水晶脍、蝌蚪面、盐豉汤、现炒的栗子、银杏、金桔、橄榄、龙眼、荔枝,等等,就盼着皇帝能点自己家的外卖。一旦皇帝品尝过,就算不给好评,也立马身价倍增,以后就财源滚滚了。比如周待诏家的瓠羹,皇帝吃剩下的,卖到120文一份,普通的瓠羹才卖10文。
    一旦皇帝出现在看位上,围观群众的热情就被点燃了,蜂拥而上,争睹天颜。尤其是女同胞,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又站在金字塔塔尖上的宋徽宗简直是所有女同胞的梦中情人,国民老公。对于这些热情过头,一个劲儿地往前凑的女粉丝,会有內侍把她们拦住,赏一杯酒,给劝退了。曾有一位小娘子,喝了酒直接把金杯揣怀里了,被工作人员抓了现行。宋徽宗就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啊?小娘子当场念了一首词: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降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罢脸生春。归家切恐公婆责,乞赐金杯作照凭。意思就是说我跟老公一起出来看灯,不小心失散了。皇恩浩荡,赏赐我一杯酒,但我面带酒容回家,又没跟丈夫在一起,怕被公婆责怪,就想拿您的金杯做个凭证。
    宋徽宗一看,小娘子挺有才,解释得也合情合理,就把金杯赏赐给她吧。这时候有个官员提醒说:就怕这首词是她老公事先填好的,以此为由骗您的金杯。不如现场命题,让她再填一首词,填得上就赏;填不上就罚。小娘子也不含糊,根据命题和指定的词牌当场填了一首,意思还是之前的意思,就是文辞不一样,这里就不罗列了。最后,小娘子拿到了金杯,但宋徽宗也不傻,特别强调,下不为例,大家都用这个套路骗我的金杯,那哪行啊!
    春暖花开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出去踏青、郊游。宋代的老祖宗们也一样,而且比我们还积极,元宵节刚过,大家就行动起来了。东京居民春游有哪些好去处呢?根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在东京城外,遍布皇家园林、私家花园、风景名胜,以皇家园林为例,城西的金明池、琼林苑,城东的宜春苑,城南的玉津园,城北的瑞圣园。这些皇家园林定期对人民群众开放,其中玉津园还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动物园,里面有狮子、大象、犀牛、骆驼等珍禽异兽。
    至于私家园林就更多了,达官显贵们都会建造自己的私家花园,宋徽宗的左膀右臂蔡京和童贯都有自己的园林,老百姓可以进去参观。除此之外,佛寺道观因为其清幽的环境,同样吸引了大量踏青游人。一些郊区的酒楼,为了招揽顾客,精心打造就餐环境,遍植花木,也是春游的好去处。郊区的著名景点还有快活林、荸荠陂、独乐冈、杏花冈、望牛冈、摩天坡、柏俞村、砚台、虹桥等。
    这些踏青的景点收不收门票呢?应该是没有门票的。不过,游客会给看园子的人一点小费。一次,司马光经过独乐冈,发现新盖了一间厕所,就问看园子的人,你哪来的钱?对方说游客们给的小费积攒下来的。“你干嘛不自己留着啊?”“相公您都不贪钱,我怎么能中饱私囊呢?”
    《清明上河图》中踏青归来的队伍:
    
    前面的章节结合《清明上河图》,对于宋代清明节的习俗做了一些介绍。本节集中介绍一下宋代人们如何过清明节。宋代的清明节包含在寒食节里,寒食节与冬至、春节是宋代的三大节,都要放7天假,是宋代的黄金周。
    冬至后第105天叫“大寒食”。寒食节据说是纪念晋文公的追随者介子推的,在晋文公上位之前,介子推跟随他流亡多年。晋文公回国之后,介子推不愿谋求富贵,逃入深山隐居。不知道晋文公是怎么想的,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就放火烧山,愣是把这位曾与自己共患难又不求回报的好下属给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人们就在寒食节期间禁火,吃冷食,就跟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一个意思。
    大寒食的前一天,要先把寒食节期间的食物做好,叫作“炊熟”。人们会用面做成枣饼、燕子,然后用柳条串起来,挂在门楣上,称之为“子推燕”。未成年人举行成人礼(及笄),也选在这一天,俗称“上头”。寒食节第三天,就是清明节,在这三天里,人们纷纷出城上坟,祭祀先人。皇家也会派人去祭扫先皇的陵墓,同时派人去奉先寺、道者院祭祀去世的宫人。狸猫换太子的原型宋仁宗的生母死后就安葬在奉先寺;道者院又叫普安禅院。据说过去有个和尚,在路边建了个草屋,种菜化缘。有一天,他做白日梦,梦见一条金龙吃自己种的莴笋。醒来之后,果然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在偷自己的莴笋。和尚知道这哥们不是凡人啊,就慷慨地赠送钱和食物给他。这位偷菜的流浪汉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当了皇帝,知道感恩,找到这位和尚,就地建了一座佛寺,叫作“普安禅院”,俗称道者院。
    3月1日,东京城西的皇家园林——金明池、琼林苑开放了,成为东京居民春游的热门景点,一直持续到4月初闭园。不但人民群众可以参观,在京有关部门,只要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也可以随便游园、野餐。政府还张贴告示,强调御史台不能以此为理由弹劾春游的官员。
    我去开封旅游的时候,参观过金明池遗址,如今只是一个并不算大的湖,湖边有重建的宝津楼。宋代的金明池是什么样子呢?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可以参考。
    

    在金明池的南岸,有临水的宫殿,皇帝来了,就在这里观看争标表演,跟大臣们聚餐。还有一座桥,俗称仙桥,通往湖心岛,这座桥也是虹桥,不过叫“骆驼虹”,由三座彩虹状的拱桥连接而成,就像骆驼的驼峰一样。桥的两边有关扑饮食、日用器具等商品的,游人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湖心岛上有五座宫殿,总称“水心五殿”。每座宫殿的中央,都设有皇帝的御座,红漆描金龙床,云水戏龙屏风。即便是这么严肃的场合,也是允许老百姓游览的。宫殿外上下两层回廊上,还有做各种小买卖的,关扑的、卖饮食的、卖艺的,由此可见,宋代的皇帝还是比较亲民的。
    在桥南有一座棂星门,门内有两座相对的彩楼,争标表演的时候,楼上奏乐,还有很多美艳的妓女来助兴。与棂星门隔街相对的是一座砖石砌成的高台,台上有一座宏伟的宫殿,叫宝津楼,可以俯瞰仙桥、水心五殿,是皇帝看文艺演出的地方。
    以上是金明池南岸的布局。在金明池的东岸,岸边、围墙边上,种植了很多杨树,水边搭建了彩棚,对外出租,供人们观看争标表演。还有很多酒馆、饭馆、商铺、剧场以及当铺(质库,也叫解库,《东京梦华录》上就有一家)。出来旅游的人一时手头紧,就拿些值钱的东西典当。不过,不管你是哪天典当的,只要到了4月初闭园的时间还没赎回,东西就没收了,当铺会转手卖掉。
    

    金明池的北岸有一座后门,也是汴河流入东京的西水门。北岸正对水心五殿的地方,建有一座船坞,是停放大龙船的地方,称为“奥屋”。金明池的西岸比较清静,游人稀少,是钓鱼的好去处。不过,这里钓鱼是收费的,必须到池苑所(金明池琼林苑管理处)交费买牌子,才能在这里垂钓。只要你钓鱼技术过硬,也不会亏,钓上来的鱼会被游客以高价买走,就地切生鱼片下酒,也是难得的美味啊!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尾页[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06-25 18:36:04  更:2022-11-05 02:16:0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