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长篇原创《一壶烧酒聊先秦》(最终稿,连载中)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长篇原创《一壶烧酒聊先秦》(最终稿,连载中)[第2页]

作者:介鸢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伏羲女娲交尾图
    (续上)
    正是后世对于女娲人类始祖的定位,所以才演变成为“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这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就有体现。
    相传上古的某一天,女娲经过黄河的河畔,不禁若有所思。
    自开天辟地以来,有了天地万物、山川湖海,但是似乎缺少一些生灵之气。
    当她低头沉思时,看到黄河河水里自己的倒影,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世界上还缺少了像自己这样的“人”。
    于是,女娲就参照自己的外貌,用黄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神力,泥人就变成了人类。
    女娲大喜,此后便日夜致力于“造人工程”,但即便自己再努力捏制,造出来的人类数量依然有限。
    于是她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了起来,结果泥浆洒在地上,瞬间都变成了人。
    即便如此,女娲依然知道人总有死的那一天,那么即使自己造再多的人,岂不是早晚也都会不复存在?
    于是女娲创造了嫁娶之礼,教会人们结合之法,之后便可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了。
    也正因为此,后世又将她尊为主职姻缘与情爱的皋禖(méi)之神。
    这自然是人类对于自身起源的思考,因无所出,所以才借女娲(或女娲和伏羲)这样的神来杜撰了自己的出身,实属无奈之举。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咱们的祖先,同样困扰着世界上同时期的人们,因为认知不同,所以不同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的解释。
    (续上)
    在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其实有三个。
    希腊神话将人类历史分为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黄金时代的人类是克洛诺斯创造的,白银和青铜时代的是宙斯创造的,而英雄时代的人类则是由普罗米修斯创造的。
    一般认为,普罗米修斯用水和泥土塑造了人类,之后让他的好友“智慧女神”雅典娜赋予了人类灵魂。
    犹太人的神话也有造人的传说,《圣经》里有记载,说上帝用尘土造了一个人,并把生气吹进他的鼻孔,从而有了亚当。因为有繁衍生息的需要,于是上帝又从亚当身上取出了一条肋骨,将它作成一个女人,这就是夏娃。
    刚才提到的苏美尔神话中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一起造人的故事,他们用的也是泥土,并用神力赋予了人类生命。
    从这么多地域的造人神话中,实际上可以看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就是人与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种认识呢?
    其实这恰恰说明,人类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比如种子从土地里发芽生长,比如人死后丧葬埋于土地等等,本性地认为人就是来自于土地,最终也要融化于土地。
    至于人类到底起源于何处,之前已经讨论过这个话题,因为涉及面庞大,且不是本书的重点,所以暂时搁置,待有时间单独行文,再与诸君一同探究。
    (续上)
    关于女娲的传说,其实还远远不止“造人”这一件,其中最为惊天动地的大事,便是“女娲补天”。
    根据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远古之时,相传撑起上天的四根天柱倾倒,从而致使天空撕裂出巨洞,而九州大地裂毁,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女娲作为创世神,不忍人类遭受如此大难,于是炼出五色石以补天空,折神鳖之足撑起天的四极,灭大火平洪水,这才使得人类恢复正常生活。
    关于导致这次天塌地陷的原因,其它古籍中的记载有所差别。
    《论衡·谈天篇》和《三皇本纪》记为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用头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淮南子·天文训》记为共工与颛顼之战;《淮南子·原道》记为共工与高辛氏之战;《雕玉集·壮力》记为共工与神农氏之战;《路史·太昊纪》记为共工与女娲之战。
    不管是什么样的记载,最终要表达的都是古人对于女娲补天丰功伟绩的赞扬,对女娲这样的民族始祖的崇拜。
    自从“女娲”这个名字在《史籀》中出现之后,“女娲”的事迹才在后世的《礼记》《山海经》《淮南子》《汉书》《风俗通义》《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绎史》《史记》等典籍中出现,而且神话色彩越来越浓。
    在这些典籍中,女娲的名字有很多,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阴皇、阴帝、帝女等,所代表的都是女娲,可见后人对她人文始祖地位的历史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她在上古神话中的崇高地位。
    (续上)
    中国文化的根基里一直是男权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为什么会将女娲定义为女性的人类始祖,并加以膜拜呢?
    抛开神话传说,翻看中国历史的发展就能知道,中国远古社会大体上可以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原始居民,是生活在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他们会用天然火,还会用简单打制的石器,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当时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他们要随时提防洪水猛兽的袭击,于是他们少则十几、多则几十个人聚在一起生活,这就是原始人群。
    直到三万年前左右,在北京周口店出现了山顶洞人,他们已经学会人工取火,开始采用磨制和钻孔技术来制造石器和骨器,这个时期估计就是“燧人氏”所生活的时期。
    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组织。在氏族内部,人人平等,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果实,有公共墓地等。

    

    中国版图内的直立人与智人
    (续上)
    氏族公社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又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距今六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到繁荣阶段。
    此时的人类没有固定的性伴侣,所以男女可以自由交合,这种情况甚至发生在母子、兄妹之间,所以就算伏羲和女娲真是兄妹俩,这在当时都不算是事,这是最原始的动物习性,唐朝李冗根本不必为圣人讳。
    实际上,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这种看似乱伦的男女关系时常发生,特别是希腊神话中,更是乱得没谱,“大地女神”盖娅给宙斯带的绿帽子可不能以个位数来算,所以大可不必遮掩这种原始社会的“不文明现象”。
    男人办完事之后就不再管后续事情了,所以万一女人生了孩子,也是由她自己抚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种族以母系血缘来确定亲属关系,女性在氏族中起支配作用,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这就是母系氏族公社,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和陕西西安的半坡氏族,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伏羲和女娲所处的年代,大体应该在这个时期。为了展现曾经有过的母系氏族公社历史,后世极力推崇女娲这样一个女性部落首领,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历史传承。
    随着历史的发展,男人在氏族中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无论从力量还是速度,男人都要强于女人,特别是狩猎等维持生计的活动,主要也是依靠男人,所以逐渐的男人开始在氏族中起到了支配作用。
    大约距今四五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开始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人们开始按父系血缘来确定亲属关系。
    山东泰安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典型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的情况。
    所以结合人类社会的真实发展,对于上古神话传说的演变,国学大师钱穆曾经做过精辟的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牺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历史文化演进阶段,先后符合。此见我中华民族之先民,早于人文演进,有其清明之观点与合理的想法。”
    第四章 炎黄子孙(1 老黄牛精神)

    如果要将上古硬性的划出个分水岭,那么应当以五千年前,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划分比较合适,因此从此刻开始,才算中国原始人类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文明的时代。
    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华文明大约从一万年前开始起步,一直到五千多年前,这个漫长的阶段都是文明的探路阶段。
    这五千年的特色表现在出现了许多属于文明范畴的新要素,如陶器的发明、原始村落的形成、原始农业的萌生、人们从聚族而居到城市雏形的应运而生等等。这些崭新的要素,为中国正式跨入文明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经常说的,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实际就是说的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也就是从炎帝、黄帝时期开始的。
    而从炎帝、黄帝时期一直到夏朝建立之前,这大约有一千年的历史,而这一时期可能是文字、青铜、城市、礼仪的生成期,是通过战争手段产生“天下共主”的伟大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
    从考古学上看,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文明有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zhǔ)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四川的三星堆文化等,可以说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同时出现了多种文化形态,这说明中华文明是多源的,而不是古时儒家体系所倡导的单源的、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这一时期,已经步入了父系氏族公社阶段,也从此时开始,传说中圣王的属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人属性逐渐代替神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续上)
    先来看被后世广泛认可的神农氏,他同伏羲一样,也被毫无争议的列在“三皇”之中。
    神农氏,又称魁隗(wěi或kuí)氏、连山氏、列山氏,他还有一个后世中华儿女都知道的响亮名字,那就是“炎帝”。
    相传神农氏尊崇“火德”,“炎”表“火”,因此后世称之为“炎帝”,以彰其德。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jiǎo)氏,生黄帝、炎帝。”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
    而《帝系谱》中则说:“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娶少典有蟜氏为妃,生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公孙勗(xù),以公孙勗嗣少典国君,世为少典氏。”
    《帝系谱》认为黄帝和炎帝为伏羲的儿子,实际上是有点离谱的,后世也不予采纳。
    少典实际应为伏羲的直系后裔,而少典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一个是任姒(又称女登),她后来生了炎帝,另一个是附宝,她后来生了黄帝。
    《国语·晋语》中还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
    (续上)
    黄帝部落发展壮大的地方在姬水,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武功县漆水河,因此黄帝从伏羲“风”姓中脱离出来,开始以“姬”为姓。
    而炎帝部落在黄河中下游的姜水发展起来,这里的姜水有多种说法,一说是今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
    因此炎帝也从“风”姓中脱离出来,开始以“姜”为姓。
    请记住“姬”和“姜”这两个姓,因为在之后讲春秋战国的时候,几乎大多数的中原国家都出自这两个姓,而且相互之间的通婚也在这两个姓之间进行,可以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后世的多数姓氏都来自这两个姓,由此看来,这估计也是将黄帝和炎帝作为华夏民族共同始祖的一个重要原因。
    翻看史料可以发现,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炎帝的部落,因黄帝部落距离炎帝部落不足百公里,因此炎帝作为部落联盟之首开始控制周围包括黄帝部落在内的大片区域,也就是此时的天下共主。
    从伏羲、炎帝、黄帝的部落所在位置可以发现,权力中心明显向东转移,这是一个信号,毕竟甘肃土地并不肥沃,而越向东水土越好,越适宜人群的生存,顺着这条迁徙线路,中华民族开始了民族大融合之旅。
    关于炎帝的长相,相传为“牛首人身”,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因此从此刻开始,对于民族首领形象的刻画开始摆脱“龙蛇之身”,并且更加注重人的属性,所谓的“牛首”,实际为头上戴着牛头装饰罢了。
    也正因为这样的形象,后世认为炎帝部落应该是崇尚“牛图腾”,以牛这种辛勤劳作的家畜作为部落象征,说明炎帝部落族人更加务实。
    在内蒙古赤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红山文化中,便出土过牛首人身的玉雕,这显然说明此时已经有部族崇尚牛图腾了。

    

    伏羲、炎帝、黄帝部落分布图

    

    牛首人身玉雕
    (续上)
    说到炎帝对于后世的贡献,那也是相当多的。
    传说在炎帝之前的岁月里,人们是没有衣服穿的,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炎帝亲自试验,最终用麻桑做成了布帛,从此人们才开始了穿衣时代,这可以说是人类由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温”的问题解决了,下面就要解决“饱”的问题了。
    虽然伏羲当时已经教会了人们圈养野兽,但是毕竟驯养野兽的数量还是少,根本不够部落里的人吃,所以当时主要还是以狩猎为生。
    虽然伏羲发明了网,但由于主要攻击工具还是长矛,所以捕猎效率依然不高。
    鉴于这种情况,炎帝创造性地发明了弓箭,自此,不仅可以远距离猎杀野兽,同时又很好的防御了其他部落的袭扰,弓箭也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
    然而,中国上古人类使用弓箭,要远远早于炎帝时期。
    山西朔县的峙峪遗址中,就曾发现过一批石镞,经测定,这批石镞的年代距今有28900多年,也就是说在两万八千多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的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弓箭了。

    

    峙峪遗址发掘的石镞
    (续上)
    我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弓,是浙江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一把漆弓,弓残长121厘米,弓身采用桑木边材制作,表面涂有生漆。经测定,该弓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这不但刷新了我国出土最早的弓的记录,还刷新了我国使用生漆的最早记录。
    只是狩猎还是解决不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于是炎帝专门研究各种植物的特点,最后选出可以食用的五谷的种子,并教人们种植;为了提高产量,炎帝还创造了“耒耜(lěi sì)”这种翻土用的农具,这不仅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正因为炎帝在中国农业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后世将其奉为发明种植农作物的始祖,因此称之为“神农氏”。

    

    跨湖桥遗址漆弓
    (续上)
    相传陶器的制作也是炎帝发明的,其目的就是用来盛放谷物等粮食的,看来那时的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而实际上,早在一万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就已经有了陶器的出现。上世纪六十年代,考古人员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发现了两百多块古朴的陶器残片,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华夏第一陶”,也正因为中国远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陶器的制作工艺,因此中国也被世人称之为“陶瓷王国”。
    陶器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恩格斯曾经说过:“‘陶’的发明,使先民一下脱离了稚嫩的蒙昧时期,进入了野蛮时代。”也就是说“陶”的出现,使人类开始进入到了文明时代。

    

    华夏第一陶
    (续上)
    如果您认为炎帝的贡献就到此为止了,那您就太小看咱们这位始祖了。
    传说炎帝在见到当时的人们经常因病死亡,于是他亲尝百草,最终分辨出了不同的草药,用以治疗各种疾病,开创了用草药治病的先河,因此他也是中医药学的鼻祖。
    解决了人们的温饱和疾病问题,炎帝终于可以坐下来研究一下他的爱好了,那就是音乐。
    相传炎帝发明了一种乐器,取名“神农琴”。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相传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在当时应该算是一种流行乐器。
    正是因为他为人类做出如此多伟大贡献,后世儒家将其神化,尊其为五方上帝之一,是为“南方上帝赤帝”;道家中也给予他很高的神位,为“神农大帝”。
    这里有必要指出,炎帝,或者说神农氏,并非指的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族,所谓炎帝有这么多发明,其实是炎帝部族在不同时期探索制造而来,并非一个人的成就。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知道,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甚至之后的黄帝轩辕氏、高阳氏、高辛氏等等,实际上都是一个部落的象征,而并非特指某一时期内该部落中的首领。

    

    唐朝仿制神农琴
    第四章 炎黄子孙(2 挨千刀的政和羽)

    之前一直说“五方上帝”,那么这“五方上帝”是不是就是我们说的“五帝”?
    答案是否定的,或者说不完全是。
    “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后演变为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五方上帝”在不同的教派中所代表的人物也不同。
    儒家中的“五方上帝”为:中央上帝黄帝(轩辕氏)、东方上帝青帝(太昊伏羲)、南方上帝赤帝(炎帝神农氏)、西方上帝白帝(少昊)、北方上帝玄帝(颛顼zhuān xū)。
    道教中的“五方上帝”为: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九炁(qì)天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三炁天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一炁天君。
    这里要介绍的“五帝”这个名词,并非“五方上帝”这五神,而是五位上古时代的杰出部落首领(或者部落)。
    不同的典籍中所认为的“五帝”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大戴礼记》和《史记》都认为“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kù)、尧、舜。
    第二种说法,《吕氏春秋》认为“五帝”为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
    还有第三种说法,即《尚书》中所认为的少皞(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因为《尚书》在儒家经书中的崇高地位,后世史籍多承认第三种说法。
    (续上)
    那么《尚书》为何会在儒家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呢?
    借这个机会好好介绍一下《尚书》的故事,也让大家能够从中体会到,先秦典籍能够流传至今绝对是个偶然事件,因为这个过程绝对是一波三折,磨难重重。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作者及记录年代不详,应为历代掌管书文的官吏汇总而成。
    春秋时期的士以上贵族,都要接受“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教育,而这里的“书”便指的是《书》,可见当时流传之广。
    《书》的成书年代久远,估计在西周末年或春秋早期,所以又被称为《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而其内容广博,多数为天子身边史官所记天子的一言一行、政务文书,开始时达三千篇之多。
    因篇幅太长,不好记忆流传,于是孔子在晚年开始删减编订,最终留下百篇价值最高之文,编订成册。因其记载了各时期的主要法典及政务,而且成书最早,因此后世称之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颁布“焚书令”,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经此浩劫,《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仅剩秦国藏一部,秦儒学博士伏生家藏一部。
    伏生,名胜,字子贱,秦朝济南郡邹平人,自幼博览群书,对《尚书》研读尤精,为秦儒学博士(意为“博学之士”,为当时官名)。
    “焚书令”下达时,伏生冒诛杀之罪,将《尚书》藏匿于墙壁夹缝之中才得以保全。
    秦末兵起,伏生无奈流亡异乡。项羽火烧阿房宫,连同各种典籍付之一炬,秦国藏《尚书》也在大火中被毁,世间只存伏生夹壁所藏一部。
    刘邦平定天下后,伏生得以返回故里,忙从夹壁中寻求所藏《尚书》,但因雨水浸泡腐蚀,损失大半,原有百篇,仅存清晰可见的二十八篇。
    伏生痛哭不已,此时已记不清全貌,只得抄录整理仅剩这二十八篇,并教授于齐鲁之间。
    汉文帝时,遍求能治《尚书》者,然而天下无人能懂。后闻伏生之名,于是下令召见,不曾想伏生此时已年逾九十,行动不便,于是汉文帝遣太常使掌故晁错亲赴邹平学习。
    伏生年事已高,言语不清,使女儿羲娥代言,传授《尚书》,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所以被称《今文尚书》。
    后来西汉景帝的儿子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意外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此书是用先秦时的字体书写的,世人称之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经过汉景帝时期的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了十六篇。但是后来多有失佚,于是儒家补充进去了不少托古作品,到东晋时,梅赜(zé)所献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竟多了二十五篇。
    现在所流传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因其“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历史地位,被儒家列为“五经”之一,所以又被称为《书经》,在儒家中的地位极高。
    而《尚书大传》是对《尚书》的解释性著作,作者和成书时间均无法完全确定,相传为伏生所作,但也有说法是其弟子张生、欧阳生等所著,目前只有后人辑本传世,以清人皮锡瑞的版本最佳。
    可见《尚书》能流传下来,纯粹是偶然中的偶然,经历了那样一个年代,死里逃生的实在太少了。
    (续上)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评历史罪人,那么秦始皇和项羽当仁不让,因为当时存有的许许多多的、内容丰富的、为我们现在所不知的典籍,就被这两把火给烧绝了,后人再无缘得见,对于文化的糟蹋,是何其严重。
    笔者又憎恨盗墓者,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盗走了多少宝物,而是因为他们开启古墓后,破坏了墓中生态平衡,使得他们不稀罕的简册类古籍腐蚀消失,对文化又是一种极大的损害。
    笔者不只一次在畅想,假如各国史官的史册得以流传,假如上古之书能够在世人面前展现,又怎么会使得先秦史如此不清晰?又哪用得着后辈如此绞尽脑汁地发掘素材?
    然而,除了伤感,毫无办法,我辈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典籍,不埋没历史的精彩。
    言归正传,再说“五帝”。
    跟“三皇”一样,笔者认为所谓“五帝”的“五”,在后世并非特指一个数量,而是泛指氏族部落首领中的杰出代表,所以需要一一介绍清楚。
    第四章 炎黄子孙(3 三足鼎立)

    黄帝,我们之前讲过,他为少典之子,与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在姬水附近带领部落发展,所以改为“姬”姓。
    相传黄帝名“轩辕”,他的部落因此被称为“轩辕氏”,又因其部落在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发迹,所以后世又称“有熊氏”。
    相传黄帝尊崇“土德”,“黄”表“土”,因此后世称之为“黄帝”,以彰其德。
    关于黄帝从小到大就异于常人的描述,《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黄帝一出生就很有灵性,在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本质看得透彻。
    黄帝的有熊氏部落形成于姬水附近,后来延姬水向东发展,他继承了炎帝神农氏统治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再次提升,从而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黄帝部落蓬勃发展的时期,其实正是炎帝部落统治的衰落期。
    需要说明的是,可能炎黄并没有血缘关系,这种同父异母的身份估计又是后人强加其身。同时,炎帝或者黄帝,并非只代表一人,而是部落里历任首领的特殊称谓,比如周朝时周武王、周成王、周穆王都称“王”一样。
    如此说来,即便是初代炎帝和黄帝真的有血缘关系,但在发展个数代之后,这种血亲维系的关系,也显得不那么紧密了。
    此时炎帝部落的统治力日渐衰退,致使周围各部族群龙无首,之间摩擦不断,最后演变成相互攻伐,而虚弱疲惫的炎帝已无力维持各方的相对平衡,只能任由这种状况蔓延。
    而蒸蒸日上的黄帝部落,却利用这个大好时机率部东征西讨,将周围临近部落纷纷打服,从而形成了独立于炎帝部落联盟之外的黄帝部落联盟。
    (续上)
    有人会说,那这一时期的天下,是不是就形成了以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为中心的部落联盟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实际情况是,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部落实在是太多了,它们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五千年前左右的时间段上蓬勃发展起来,这从现如今发现的文化遗址的分布上就可以看出。
    由上图可以看到,主要文明遗址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而这两条母亲河确实滋养了生命,促使大量文明的产生。
    所以当时的天下,并非像后世所描绘的那样,由炎帝和黄帝这样的共主来统治,只是说他们的部落联盟,在当时的一众部落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存在罢了。
    其实就算在黄河流域这条线上,也并非只有这两家独大,因为就在黄河下游,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存在着,那就是代表东夷部落的蚩尤。
    一提到“蚩尤”,人们心中就会出现那个“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恶魔形象。
    实际上,这种形象是后世儒家为了给华夏民族找到正统正源的出身,而将他恶俗话的结果。
    真实的蚩尤,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部落首领,本应该跟炎帝和黄帝一样,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受到后世的膜拜。
    相传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所谓“九黎”,就是指生活在东夷的一个部落联盟,居住地在黄河下游。
    “九黎”共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而蚩尤就是这个八十一个氏族部落组成的联盟领袖。
    由此可见,蚩尤不仅实力不弱,而且所管部落数量比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加起来还多,可谓是当时第一大部落联盟。
    作为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蚩尤实际上是个古之少有的明君,他广兴农耕、冶炼铜铁、制作五兵、开创百艺、严明天道、教化民众,可以说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极大贡献。
    而此时的中国中心地域,其实是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中心的三大部落联盟鼎立的局面,此时炎帝居于陕西西南,黄帝居于山西西部与陕西交接处,而蚩尤居于山东与河南交界地区。

    

    史前文化遗址分布图
    第四章 炎黄子孙(4 旷世第一战)

    虽然日渐衰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炎帝还是有一定势力的,它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张,于是他们的族群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迁徙;与此同时,蚩尤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如此一来,华夏民族与蚩尤民族便为了争夺同一块地盘而产生了矛盾,而利益冲突是难以调和的,于是一场武装冲突在所难免。
    相传蚩尤部族善于制作兵器,其出产的兵器精良坚利,极其适于作战。有种说法认为戈、斧这些夏商周时期的常用兵器,都是蚩尤部族发明出来的。
    也许您会质疑,戈、斧这样的兵器,都是金属材质,而众所周知青铜器兴盛于殷商时期,而铁器的出现要到春秋末期了,那么炎黄时期有可能出现金属材质的武器吗?是不是又是《史记》杜撰的?
    实际上,虽然殷商时期青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这并不是青铜时代的开始。
    甘肃临夏的林家遗址中,就曾出土过一把青铜刀,此刀长12.5厘米、宽2.4厘米,呈扁体长条形,柄部短而刃部长,刀背与柄背连为一体,有明显的弧度。
    它形制简陋,式样不美,又锈迹斑斑,但却被视若珍宝,被誉其为“中华第一刀”,因为它的出现,证明在五千年前,我们中国土地上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金属材质的工具了,这使得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最早抛弃石制工具,转而使用金属器具的国家之一。
    所以,蚩尤当时的兵器,很有可能就是青铜制成的戈、斧。

    
    中华第一刀
    (续上)
    不仅武器精良,蚩尤部落还有着天生的好战习性,部众天生勇猛剽悍,生性善战。
    更可怕的是,蚩尤不仅自身武力值超强,而且还非常善于用兵,可谓内外兼修,所以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兵主”,也就是“战神”。
    有着作战勇猛的将士,有着善于用兵的统帅,可以想象,这样一支军队,有谁可以放言说不惧怕?
    但是炎帝为了自己部族的发展,必须要跟蚩尤打这一仗,所以两个部族的正面冲突就这样展开了。
    一开始双方还算势均力敌,但是时间一长,走下坡路的炎帝部落如何能抵挡的住“战神”蚩尤的虎狼之师,最终惨败溃散,蚩尤乘胜追击,进而占据了炎帝部族之前肥沃的居住地。
    炎帝部族无家可归,为了部落的生存,只能向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黄帝部族求援。
    此时的这代黄帝,可谓高瞻远瞩,他在思量许久之后,认为与炎帝部族是兄弟关系,唇亡齿寒,整体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当即决定与炎帝结盟。
    经过炎帝与黄帝的周密计划,一场炎黄部落与东夷部落的大决战即将开始,地点就选在了涿鹿(zhuō)。
    关于涿鹿究竟为何处,史学界一直云里雾里,有人说涿鹿不就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吗,有什么好争辩的?
    然而翻翻地图就能清楚看到,涿鹿县在冀北,炎黄与蚩尤有必要舍近求远到这里决战吗?这一点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续上)
    关于此一战的具体过程,我们可以从一些古籍中窥见一二。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山海经》的这段记载,神话色彩过于浓厚,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
    整个战斗过程,其实就是双方请的神仙外援打架,比如黄帝这边先是召唤了应龙开始蓄水,目的可能是要用水淹蚩尤军。
    蚩尤一看不好,你不按套路出牌,那就别怪我摇人了,于是他请来了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间风雨大作,浓雾骤起,黄帝军队根本无法应对这恶劣天气,于是停滞不前。
    无奈之下,黄帝只得请天女旱魃下凡,顿时风雨得止,天气转晴。
    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从而取得了最终胜利。
    虽然取得胜利可喜可贺,但是天女旱魃却因制止风雨而大损神力,竟然不能再重返天庭,于是留在了人间。这下可不得了,因为旱魃的存在,致使大地之上数年大旱,粮食歉收。
    还有一种传说,对这场战役的细节进行了补充。
    相传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结果都因为蚩尤部族勇武而败北。
    之所以九战不胜,原因就是蚩尤会一种法术,那就是变化云雾,使得战场上三天三夜都弥漫大雾,从而让黄帝部族迷失方向。
    黄帝正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臣下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最终发明了指南车,于是黄帝部族在指南车的指引下才得以逃脱。
    一再的失败让黄帝信心受挫,于是有一天他仰天长叹,诉说自己苦于无法战胜蚩尤的落寞情绪。
    恰巧此时他的诉说被天神听到了,于是天神派九天玄女下凡帮助他,制作了八十面夔(kuí)皮鼓。
    《山海经》中说,“夔”是东海中的神兽,体型如牛但是头上没有角,龙蛇一样的身躯,但是只有一条腿。传说其“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
    鉴于“夔”的这种特点,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相传这种鼓发出的声音可传五百里远,声音大得可使天下震动。
    所以黄帝借助这种鼓的声威,趁蚩尤部族惊魂未定之际,大举发动猛攻,终于一举战胜蚩尤部族,并在冀州之野(今河北地区)擒杀蚩尤。
    涿鹿之战这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因为这个过程没有多少明确的史料记载,而这场决战又是一场关乎中华民族起源的重要战役,因此才有了后世如此多的神话渲染。
    (续上)
    然而按照神话唯物论的宗旨,很有必要将此战经过做个解释。
    相传蚩尤部族有氏族部落八十一个,而黄帝部落则只有以熊、罴(pí,熊的一种)、狼、豹、虎、雕、龙、鸮(xiāo,猫头鹰)等为图腾的氏族等八个,即便加上炎帝的氏族,估计也不到二十,可见蚩尤部族在人数上占优绝对优势。
    所以当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部族发起猛烈攻击。
    黄帝部族的武器,不过是干农活用的叉、耙,如何是武器精良的蚩尤族的对手,所以大战多次,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涿鹿这个地方,位于桑干河流上,而黄帝部族在河流上游,自然占有地理上的优势。
    硬拼处于劣势,于是黄帝因势利导,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待蚩尤部落攻来之时,黄帝放水淹过去,结果大败蚩尤。
    这即是所谓“应龙蓄水”。
    蚩尤地处东夷,善种植,所以对天气变化格外关注。
    就在黄帝大胜而追赶蚩尤之时,蚩尤察看天气,发现近期正是浓雾与大风暴雨时节,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但黄帝部族却不适应,所以蚩尤利用天气困住了黄帝,于是连胜数阵。
    然而再恶劣的天气也有过去的时候,所以待天气转好之时,黄帝利用鼓声振奋部族的精神,最后一鼓作气战胜了蚩尤。
    然而关于“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的解释也很科学,据考古发现,距今五千至四千年左右是自然环境的一次变化期,由开始的气温升高而使得冰川融化,降雨量增多,到后来的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都存在海退遗迹来看,确实在之后进入过一段干旱期。
    所以有些神话也并非全无根据,还是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只是需要唯物地看待罢了。
    (续上)
    经此一战,黄帝彻底击败了蚩尤,从而炎黄正式由西部进驻中原。
    相传黄帝活捉了蚩尤后,将其剥了皮,用皮做了箭靶;又把蚩尤的头发剪下来,做成旌旗;把蚩尤的胃掏了出来,做成蹴鞠。
    “蹴鞠”是足球的前身,传说就是从黄帝这时候开始的,最初时是用来练习兵士准度的,后来才发展成了一项娱乐、健身的运动。
    虽然蚩尤死了,且被分了尸,但黄帝还是对自己这个死对头非常尊崇,尊称蚩尤为“兵主”,即“战神”。之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蚩尤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于是黄帝就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
    由此可见,那个时代对于蚩尤的形象还是非常正面的,并未对其恶魔化。从这一点上来说,后世儒生是可恨的,因为他们诋毁甚至磨灭了我们的另一个共同民族始祖,也许没有后世的人为参与,蚩尤将与炎黄并称,同样受到民族的祭拜。
    涿鹿之战,这场决定日后民族成分的旷世之战,就这样以黄帝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了。
    战后,炎黄部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本是蚩尤领地的泰山附近,之后在此会合天下诸部落,像伏羲一样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
    黄帝此行的目的,当然是在九黎部落被打败后,震慑当时东夷的一种现实举措。
    对于东夷各部落的处置,黄帝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虽然九黎部落被打败,但是东夷的整体实力还在,处理不好与东夷的关系,很可能促使他们的再次反叛。
    为此,黄帝将自己的长子少昊安排到了东夷最大的部落凤鸿氏部落中历练,并与凤鸿氏联姻,从而让少昊站稳了脚跟,并一步步实现了对东夷各部的统领,从此东夷与炎黄正式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大一统局面。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部族占据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第四章 炎黄子孙(5 模糊的真相)

    华夏部落从此进入共同发展阶段,双方很少出现摩擦。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没有矛盾,相反的这种矛盾在隐隐地变得不可调和。
    原因在于,黄帝与炎帝原先居住的姬水、姜水一带因黄河泛滥,逐渐不再适于畜牧业和农业生产,这样黄帝就首先带领部落开始东迁。
    据史学家考证,黄帝先是沿着北洛水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之后又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向东北迁移,沿着桑干河来到现今张家口市涿鹿一带。就这样,延这条线路,形成了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部族的方国群。
    炎帝部落也随后东迁,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因此形成了较多炎帝部族方国。
    两大部落都东迁,那么争夺易于生存的地盘显得尤其重要;同时沿路留下的部族分支众多,不同部族之间互不服气,摩擦不断。炎帝和黄帝开始同时意识到,是到了彻底解决这些矛盾的时候了。
    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么大战一触即发,而这次大战发生的地点是在阪泉。
    阪泉所在的位置,历来说法不一,一说山西省阳曲,一说河北省涿鹿,一说山西省运城,一说河南省扶沟。因未有文献明确记载,无处查考,诸君不必较真。
    “阪泉之战”实际上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这一战决定着谁最终成为华夏部落的最终统治者。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应该颇为壮观,只是没有相关史料的记载,我们只能大体猜测。
    经过艰苦卓绝的一场大战,最终黄帝部落战胜了炎帝部落,炎帝部落从此归服了黄帝部落,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首领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形成的奠基之战。
    (续上)
    历来对是先有“阪泉之战”还是“涿鹿之战”说法不一,《逸周书》认为是先进行了涿鹿之战,炎帝被蚩尤打败后求救于黄帝,于是二帝联手打败蚩尤。
    《逸周书》,又名《周书》,亦称为《汲冢周书》,其主要内容是记载了从周朝周文王到周景王年间的史事。旧时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篇目,是《周书》的逸篇,因此而得名。然而今人多认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时期的人之手,可能还经西汉时期的人改易或增附。
    《史记》其实并不赞同《逸周书》的记载,于是将“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前后发生的顺序颠倒了,导致整个事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司马迁认为黄帝先跟炎帝进行了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后又与蚩尤开战,最终收服东夷,从而巩固了天子之位。
    查看相关的史料,多数还是赞同先有涿鹿之战,后有阪泉之战,因此本书采用这种说法。
    但是关于蚩尤这个话题还没结束,因为后世为他的出身始终争论不休。
    有学者考证,蚩尤部族以“牛”为部落图腾,而炎帝部族同样以“牛”为部落图腾,所以很自然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蚩尤是炎帝部落的分支,而且是比较大的分支。
    虽然蚩尤有反叛炎帝部落的行为,但是他们毕竟是同一个圈子的,从根上来说有血缘关系。所以在末代炎帝与黄帝大战战败后,蚩尤这一支为了部落荣誉与黄帝再战一场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有一个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关于炎帝和黄帝争夺天下之主的“阪泉之战”,任何典籍中都描写得很简单,过程基本不怎么介绍。而炎黄与蚩尤的大战反而记载的十分清楚,从历史地位来说阪泉之战应该比涿鹿之战重要百倍才对,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颠倒的记载呢?
    据此,有学者觉得,蚩尤与黄帝那场大战,很有可能就是炎黄大战,也就是说阪泉之战就是涿鹿之战,而蚩尤很可能就是末代炎帝。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假设,历史的真实性只有历史自己知道……
    (续上)
    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败了,那么没有战死的部族去哪里了呢?
    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九黎被战败后,其族人流散到各地,后来演变成了三苗部落。
    而关于三苗跟现今的苗族有没有直接关系,后世也同样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古书中提到的三苗,其居所在北方,与现今居住在南方的苗族毫无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以章太炎、吕思勉为首;而像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则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
    但不管怎么说,蚩尤的后人同样生活在我们中华大地上,保不齐走在马路上人中就有他的后裔,从这个角度来说,抛开后世对蚩尤的恶俗化,抛开成王败寇的历史成见,我们不得不承认,蚩尤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地道道的祖先,这一点,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蚩尤所代表的东夷部族的故事还没结束,这个部族的天性就是好战而不服管束,他们骨子里流淌的是未被驯化的血液,只要被他们抓住机会,必然顺势而起,给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制造麻烦,东夷成为让历任统治者都不能忽略的势力,蚩尤这面“兵主”的大旗,一直指引着后世子孙不断战斗……
    第四章 炎黄子孙(6 黄帝传说)

    让我们先放下蚩尤这个话题,来继续了解史书中所描写的先祖黄帝。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奠定天下后,首先建立古国体制,即: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按照当时天下的面积共分九州;同时制定了国家的职官制度,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等共一百二十多个官位管理国家。
    这里有必要系统地科普一下“部落”“古国”“方国”“诸侯国”这几个名词称谓。
    “部落”是由原始社会时代的部落群体演变而来的,它是以血缘或族姓关联为基础的团体,是早期国家形态的前身。
    “古国”是部落的升级版,相对于部落组织,它更有稳定性、独立性,是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
    “部落”和“古国”的称呼出现在夏商周以前,整个社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
    “方国”与古国类似,它是部落联邦性质的国家,“方国”的称呼出现在夏商周时期,是区别于中央王朝的独立国家。
    “诸侯国”的出现跟“方国”同时期,然而二者是对立的,诸侯国是中央王朝认可或赐封的国家,而方国则是不被认可的。
    黄帝建立“古国体制”,这是国家形式发展的又一进步,然而是否像司马迁所写的当时已经设立如此详尽的官职,笔者不敢肯定,这些官职的称谓更像是借鉴后世,而司马迁为完善其一脉相承的体制而张冠李戴也有可能。
    在完善了管理制度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民生了,相传黄帝对于民生之中的农业非常关心,他在位时“蓺(yì,种植)五种”。
    “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这五种谷物,传说神农氏那时能种的谷物有限,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这表明黄帝时期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除了吃饱肚子,更重要地还在于创新。
    所以黄帝积极鼓励臣民进行发明创造,所以像宫室、衣裳、舟车、弓矢、音律、图画、律历、算数等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传说都是那时候发明出来的。
    (续上)
    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跟黄帝有关的神话故事自然也少不了。
    相传黄帝晚年的时候发明了“鼎”,而这种鼎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鼎,一般有三足,主要用于烹煮食物。到大禹执政时期,冶炼青铜技术成熟之后,便出现了青铜鼎,而青铜鼎更多被后世象征为传国重器。
    黄帝发明的鼎自然在当时只是一种炊具,而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相传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金光闪闪且威严异常。
    黄帝和大臣们都很吃惊,只见那龙慢慢靠近黄帝,对黄帝说:“天帝非常欣慰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他。”
    黄帝应允了一声便跨上龙背,并与群臣道别。
    群臣不舍,纷纷爬上龙背欲随黄帝而去,不料金龙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甩了下来。
    之后金龙带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从此再没回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而后世更是用“龙去鼎湖”这个成语来表示帝王的去世。

    
    新石器时代的陶鼎
    (续上)
    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击败了炎帝部落,从而登上了天下共主的位子,《史记·五帝本纪》称“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从此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天子”的名号。
    黄帝是炎黄子孙公认的民族始祖,对于这样的人物,后世多有崇拜,儒家将其奉为五方上帝之首,称“中央上帝黄帝”,而道家称其为“星圃真人轩辕呈帝”。
    《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不仅子嗣众多,而且从后世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帝这一支脉影响着后世诸多朝代。
    同为“五帝”的少昊、颛顼、帝喾、唐尧,全都为黄帝的子孙,不仅如此,后世夏、商、周的天子也全为黄帝的后裔。
    特别是周朝建立之初,周武王大分诸侯,七十二个诸侯国中姬姓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姬姓国后来以国为氏,而姬姓国中大夫以封地为氏,于是就形成了现有的绝大多数姓氏。
    从这个角度来说,炎帝部族确实被打压得比较严重,虽然也存在建国的情况,但是不仅国力不强,而且国土狭小,无法再跟黄帝后裔的待遇相比。
    即便是这样,姜姓国在大周的诸侯国中还是占据一定比例的,周朝有同姓不婚的规定,因此这极大促进了姬姓与姜姓的融合,所以中国人自认为华夏民族,将黄帝和炎帝视为民族共同的祖先,自称“炎黄子孙”。
    第五章 让国传承(1 凤鸟始祖)

    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少昊。
    少昊,又作少皞、少皓、少颢,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与其祖太昊伏羲相映,可见后人对他地位的认可。
    少昊,原名玄嚣(xiāo),他是黄帝的长子,所以为“姬”姓,其母为黄帝的元妃嫘祖。
    所谓“元妃”,就是指国君或者诸侯的嫡妻,也就是正妻,地位自然在众妻之上。
    相传在少昊诞生前,天空中出现五只凤凰,最为特别的是这五只凤凰颜色各异,分别为红、黄、青、白、玄这五色,在天空盘旋过后落入少昊的院中,恰巧此时少昊呱呱坠地,世人奇之,因而称他为“凤鸟氏”。
    正如他的出身一样,少昊从小便天赋异禀,学习能力超强,这样的孩子哪个父母能不爱,所以从小就深受黄帝和嫘祖的疼爱,而他获得的封地也格外多,这从他的一众别称(青阳氏、金天氏、云阳氏)就可以看得出来。
    之前我们讲过,少昊少年时就被黄帝送到东夷部落联盟的最大部落凤鸿氏历练,成年后又娶凤鸿氏之女为妻,目的就是通过血缘渗透的方式,来加强对东夷部落的统治。
    少昊不辱使命,靠自身的才能和德行获得了凤鸿氏部落的认可,最终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
    在他的治理下,凤鸿氏飞速发展,最终成为了东夷诸部中最为强盛的部落,也因为这样的出身和地位,少昊被公推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带头大哥。
    实际上,少昊能如此快的发迹,很难说不是拼爹的结果,世上有数不胜数的能人,为何却独独少昊能独领风骚,还不是有一个当天子的爹的功劳?
    但是即便有个好爹,也不能抹杀少昊的才华,他学习能力极强,所以在凤鸿氏这些年,对东夷人的习俗及语言可谓了然于心,因而才能跟东夷部落混成一片,毫无违和感,不知道的都把他当做地道的东夷人;为了尽快融入部落,他投其所好,以玄鸟(即燕子)作为部落图腾,很好了契合了凤鸿氏的寓意,从而凝聚了人心。
    (续上)
    凤鸿氏部落的治所在今山东省日照市附近,在成为了整个东夷的首领后,显然日照这个地方太过偏远,为了统御整个东夷部族,他决定迁都穷桑,也就是今山东省曲阜市,因此后世又称他为“穷桑”。
    曲阜以礼乐文明而闻名于世,这里有孔府、孔林、孔庙,是礼乐文明的集大成之地,春秋时一直是周礼楷模鲁国的国都。
    《帝王世纪》载:“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
    这里的寿丘就在曲阜,难不成少昊迁都还有向老祖宗致敬之意?
    不管怎么说,曲阜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在四千多年前已经成为了大部落的中心城市,只是此时还是东夷文明,并非是后世得以著称的礼乐文明罢了。
    为了跟身份和地位相匹配,少昊改象征华贵的凤鸟为族神,从此开始崇拜凤鸟图腾。
    少昊不仅自己崇尚飞鸟,而且要求所辖二十四个部族皆以鸟为名,如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等,因此东夷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氏的不断强大对黄帝母族的冲击是巨大的,到黄帝母族统治后期,少昊的东夷部落后来者居上,开始以强劲实力取代轩辕氏成为华夏民族的共主。
    轩辕氏部落占据部落主导地位的时期,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古时的文献中有“黄帝三百年”的说法。
    实际上,抛开史书中一脉相承的政治宣传,单从民族发展融合的角度来客观分析,少昊跟黄帝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他跟黄帝一样,只是部族的一个代号,他代表的本就是东夷民族部落,只是黄帝部落衰落之后,他的东夷部落才得以兴起,从而使得中华大地的统治中心再度东移。
    (续上)
    从伏羲开始,龙的图腾在中原各部族中逐渐流行开,黄帝的部落也称有熊氏,而古时“熊”通“龙”,也就是说黄帝部落也信奉“龙”图腾,因此逐渐的“龙”图腾成为了整个华夏族的图腾。
    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阻挡少昊对于凤鸟图腾的崇拜,甚至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少昊任命他的百官同样以鸟的名字来命名,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
    “凤凰”总管百鸟,而由“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
    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
    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使百业得以兴盛。
    因为百官安排有序,而且各尽其才,因此“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
    后世经常以龙凤图腾来表示中国帝王的尊贵,龙图腾起于太昊伏羲,而凤图腾就起于少昊玄嚣。
    经后世考古发现,少昊氏的历史大部分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后来又延续到了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最终到龙山文化晚期又迁到了山东曲阜一带。
    鉴于少昊的历史地位,不少文献将少昊尊为五帝之一,而后世儒家更是大肆追捧,将其奉为五方上帝之一,即“西方上帝白帝”。
    (续上)
    相传少昊有不少儿子,而且记载在史料或者神话传说中较有名气的就有以下几个。
    其中一个儿子叫“重”,传说他有人的面孔和鸟的身体,国字脸,喜欢穿白色衣服。古籍中多称其为“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掌管着春天里大地万物的生命。同时句芒还兼任着生命之神,如果某人多行善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句芒就会给他增加寿命。
    另外一个儿子叫“该”,传说他有人的面孔和老虎的爪子,而且浑身上下全是白毛。古籍中多称其为“蓐(rù)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金神”,掌管着西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并负责查看太阳落山的时候,西边的霞光是否正常。除此之外,蓐收还掌管着天上的刑罚,如果有人做了坏事,危害了国家的利益,他就会对此人进行惩罚,轻则减少寿命,重则剥夺生命。
    还有一个儿子更特别,他的名字叫“穷奇”。
    《山海经》中说穷奇长得很像老虎,而且肋下有一对翅膀。除了长相奇特之外,他还能听懂天下各地的语言,可以说是一个语言天才。
    这还不算他最奇特的地方,他还是个是非不分的人,比如他见到两个人打架,他就过去把正直有理的那个吃掉,而让凶恶闹事的人逍遥法外。
    也因为他是非不分,所以古时被列为“四凶”之一。
    但是他也有好的时候,那就是每年腊月初八,他到处去寻找吃人的野兽,然后把他们赶跑或者吃掉。
    《左传》中曾记载:“少皞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穷奇。”由此可见穷奇并非什么怪兽,只是因为“不才”,所以被后人所丑化,而后世多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
    还有一个儿子,名叫“蟜极”。
    蟜极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他的儿子却非常有名,同样被列在五帝之中,那就是帝喾。
    第五章 让国传承(2 传位高阳)

    事实证明,少昊所统治的“百鸟之国”能够繁荣发展,这不仅得力于少昊的官职制度,其实更多的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颛顼。
    颛顼,又称高阳氏,他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
    想当年,黄帝与元妃嫘祖共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是少昊,次子就是昌意。
    少昊被派到东夷后,昌意也被黄帝封到了若水,也就是今雅砻江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水域。
    此地域在当时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在四川的南部地区,当时可谓荒蛮之地,跟少昊的沿海地区根本没法比。
    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帝似乎是瞧不上昌意这个儿子的。
    《水经注》中说:“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之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
    因为得不到父亲的认可,所以被发配到了这不毛之地,这让昌意心情压抑了好长时间。
    没有办法,既来之则安之,改变不了现状,就只能改变心态了。
    所以昌意到若水后,为了能尽快安定下来,便娶了当地土著蜀山氏部落首领之女昌仆(又名女枢)为妻,后在若水之野生下了颛顼。
    蜀山氏,顾名思义就是住在蜀山的族群,而他们后来建立了古蜀国,也就是区别于华夏其他文明的又一文明——三星堆文明。
    《大戴礼记·帝系》和《帝王世纪》均记载,昌意的元妃昌仆,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颛顼。
    如此看来,颛顼跟伏羲一样,都说不清生父为谁。
    当然这种情况在史料中经常会见到,凡是功绩颇大的天子(特别是后世开国帝王),他们的出生都被后世记载得与众不同,这样写很明显有着强烈的政治目的,那就是突出这些人君异于凡人,是一种美化手段,是杜撰的加工,创造王权天授罢了。
    (续上)
    《史记》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可见颛顼年少时就表现出了跟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治国才能,所以他虽生于若水这蛮荒之地,但是名望却被传扬了出去,最后也传到了少昊耳朵里。
    少昊经过考察之后觉得自己的这个亲侄子并非徒有虚名,于是就把他从南方蛮荒之地调到了天下的权力中心穷桑,帮助自己处理朝政。
    颛顼果然不负众望,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从而使得中国大地无不知道东夷部落联盟的存在,使其威名远波辽东及长江流域各部落。
    因为功劳颇大,少昊将他封在高阳(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因此后世又称为“高阳氏”。
    再有作为的人君,也敌不过时间的蹉跎,随着少昊上了年纪,他不可避免地开始考虑传位问题。
    黄帝经历了与蚩尤和炎帝几次大战才获得了天子之位,而少昊也是如此,凭借自身的能力才逐渐超越了轩辕氏而统治天下,可见“能力”才是部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所以,只有将这位子传给一个有能力的人,才能使得部族继续发展壮大。
    可是放眼自己的几个儿子,要么是像穷奇这样是非不分的人,要么是像蟜极这样无所作为的人,要么是像“重”和“该”这样只有一方面才能的人,都没有治理天下的大才。
    所以少昊最终把目光放到了自己才德兼备的侄子颛顼身上,在他心里,也只有颛顼能够继承他未完的大业。
    于是在少昊的极力推动下,颛顼最终成为了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
    (续上)
    对于这个年轻人的即位,绝大多数部落是支持的,毕竟颛顼的能力有目共睹。但也不是一片和谐之音,有人就不服不忿,认为自己的能力完全在颛顼之上,这天子之位本该由他来坐。
    此人便是共工氏。
    共工氏部族是炎帝的一支后裔,炎帝被黄帝打败后,其后裔多被黄帝收编,并在黄帝手下为官。
    共工氏作为炎帝后裔,本来就对获胜的黄帝部族不满,见少昊竟然又将天子之位传给黄帝一支,他当即就不乐意了,不是说好的炎黄联盟吗,那就该炎黄共享天下,凭什么没有我们炎帝一支做首领的份?
    所以共工氏和他的儿子后土,趁颛顼刚刚即位心不稳之时,发动本部落人群反叛。
    颛顼并不惊慌,他早就对异性部族多有提防,见共工氏反叛,于是发挥他老练沉稳的特点,沉着领兵迎战,最终将共工氏一举击败。
    对于这一战,后世大都相信是存在的,但对于整个战争过程,却充斥着浓郁的神话色彩。
    相传共工氏战败后一路逃到了不周山(传说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下,发现此山顶天立地,高耸入云,一眼望不见其顶。
    书中代言,之所以山高入云,是因为这不周山正是支撑世界的一根支柱,以此平衡整个世界。
    不周山宽阔高大,牢牢地挡在共工氏的面前,使他无路可走,眼见着追兵将至,这让他不禁开始绝望。
    共工氏自知必死无疑,悲愤之下一声怒吼,舍命朝不周山猛撞过去。
    (续上)
    说也奇怪,这不周山没有想象得那么坚不可摧,反而被共工氏这么一撞,竟然被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擎天之柱既然已经断了,那么整个世界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以及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很明显这些都是神话,是当时科学不发达的产物,是人们对于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想象人为安插的源头罢了。
    因共工氏与颛顼这场战争非常惨烈,后世对其多有演绎,见于各种典籍的就有共工氏与女娲、神农、火神祝融、高辛等多种版本。
    相传共工氏撞到不周山后引发了大洪水,而这场大水影响时间很长,直到尧帝统治时还曾让鲧和禹这对父子来治水,这些日后自会讲到。
    “共工氏头撞不周山”自然是神话故事,但是大洪水事件,在上古确实发生过,世界各地不同地区对于这场洪水都有记载,所以颛顼统治时期极有可能发生过洪水泛滥的情况。
    因为对于洪水的恐惧,人们对于共工氏非常敬畏,尊奉他为“水神”,而他的儿子后土也受其父荫德,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
    到商周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就是“祭社”,这里的“社神”就是后土。
    不仅世人对于洪水有着恐惧情绪,就算是颛顼,同样对于“水”有着说不清的敬重,所以他以“水德”为尊,严格遵循黄帝时期制定的政策,从而使天下安定太平下来。
    第五章 让国传承(3 大一统局面)

    相传颛顼刚即位时依然定都在穷桑,后又迁都到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最后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颛顼如此频繁迁都,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受到当时洪水的影响,是为躲避洪灾而不得已的行为。
    关于颛顼的历史贡献,后世认为主要体现在其创制了中国九州的建置区划。
    对于“九州”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的,史学界争论纷纷,有说是黄帝统一各部族后制定的,有说是颛顼划定的,还有的根据《尚书》中的《夏书·禹贡》所写,认为是大禹制定的,总之莫衷一是。
    实际上,“九州”的划定是个传承问题,并非某人突发奇想而定,而是随着各部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大家开始有了共主统领各族的意愿,从而使得共主所辖范围越来越大,最终才有了划分区域进行管理的做法,而九州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了。
    当然史学界主流的观点,便是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游历了整个疆域,从而为划定九州提供了一手资料,最终确定九州为豫、青、徐、扬、荆、梁、雍、冀、兖。
    不管是不是颛顼所划九州,但就其统治的版图来看,当时中国的疆域已经极其广阔了。《史记》上说:“北至幽陵(今河北、辽宁一带),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越南一带),西至流沙(今甘肃一带),东至蹯木(今东海)。”
    从此时疆域来看,比之后世春秋战国时期的疆域都大,这不免让人又开始怀疑,这又是司马迁根据大汉疆域杜撰而来。
    但不管怎么说,颛顼时期的统治,已经从地域相对集中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全国性区域联合转变,此时“天子”的权力之大,已经不是炎帝管陕西、黄帝管山西、少昊管山东所能比的,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共主了。

    

    颛顼三都与黄河的位置
    (续上)
    然而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因各部族文化习惯的不同,所以经常出现法令不一致的情况,比如有些事这个部落是不被允许的,而到了其他部落又不算问题,所以很难有统一的衡量尺度。
    为此颛顼决定统一法令,从此之后各部族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总结起来,颛顼定下的规矩有这么几条。
    一是“绝地天通”。
    古时的人们因为科学不发达,所以对于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多归于天神的作用,所以巫风盛行,借巫师来沟通天地。
    此时巫师的地位是很高的,不仅有祭天权,而且对神灵的旨意有解释权,受到族众的尊崇不比部落首领差多少,所以当时的部落可谓君权和神权并立。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巫师,但对于同一件事却因为不同的巫师而产生不同的解释,如此一来,各部落自以为是,导致政令不畅通,中央无权威,这对于立志大一统的颛顼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于是颛顼将跟天神沟通的这项权力收到了中央,并命南正重掌管祭祀,命火正黎掌管民事。
    《国语·楚语下》中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
    这里的南正和火正都是当时的官职,南正就是南方的负责人,火正向来有两种解释,一是管理火事的官,二也作“北正”,就是北方的负责人。
    重、黎二人应该是颛顼的后人,所以地位才会如此高。而因这二位的后人一直世袭此职,后世逐渐也不加区分,统称为“重黎”。
    之所以要在这提及此事,是因为日后称霸南方的楚国,便跟颛顼和重黎有分不开的关系,这里先做个铺垫。
    《尚书·吕刑》中记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
    颛顼此举的用意,就是不允许民间肆意跟天神沟通,然后胡乱解释一通,而最权威的解释权,归到了中央,这就是所谓“绝地天通”。
    第二就是提高了男人的地位。
    炎、黄之后,虽然母系氏族公社开始逐渐被父系氏族公社所代替,但是因为女性有着生育子女之能,所以地位一直很高,说话的分量有时还要高于男性。
    这自然让父权至上的部落首领有了被分权的危机感,于是颛顼适时地提出了他的一套巩固父权的规定。
    比如,颛顼规定,女人如果在路上遇到男人,就必须回避,若不然就会被拉到交通要道示众。
    再比如,在路上行走时,男人走右边,女人走左边,因为古人以右为上。
    看到这里,妇女同志们该翻白眼了,原来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是颛顼啊!
    确实,颛顼的这些做法对女性的确是不公的,但在当时父系社会占据主导的特殊时期,这样的规定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颛顼通过一系列的切实举措,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但是因为摊子太大,他自己精力有限,于是也效法自己的叔叔少昊,任用自己的堂侄,也就是蟜极(少昊之子)的儿子帝喾来辅佐执政。
    第五章 让国传承(4 怒杀重黎)

    喾,又作俊、夋、夔,相传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因此又被后世称为“高辛氏”。
    《史记·五帝本纪》中言:“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也就是说帝喾出生的时候就很神奇,能够直接说出自己的名字。
    从“帝喾”这个称谓中我们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在五帝之中,帝喾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能在名字前冠以“帝”字的,帝喾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人(炎帝、黄帝更像是时代代号,因此不算此内)。
    关于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历来各不相同,夏时称后,商时称帝,周时称王,也就是说在殷商时期才出现“帝”这个称谓,所以“帝喾”这个名字,怎么看怎么像后世附会而成。
    不仅如此,对于帝喾这个人物,后世更是争论不休,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是后世儒家为了完善他们的圣主帝王体系而强行加入的一个完美人君形象。
    《史记》中这样介绍帝喾说:“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我的老天,这是一个完人啊,这样的吹捧,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后世刻意塑造而来。
    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日后讲“舜”的时候专门阐述,这里不再展开,依然沿袭《史记》中的记载。
    (续上)
    相传帝喾年少时就聪明好学,而且德行高尚,因此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便名满天下了。
    不管是帝喾确有其才也好,还是颛顼为报少昊知遇之恩也罢,总之在帝喾十五岁时,颛顼便把他招入帝丘,让他协助自己处理国政。
    帝喾就像当年的颛顼一样,充分发挥了自己治国之才,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也得到了颛顼极大赏识。
    为了表彰帝喾做出的贡献,颛顼将其封在高辛,也就是他的出生地。
    帝喾自然志得意满,从此高辛氏迅速发展起来,到了颛顼后期,实力已经远超其他部落。
    随着年龄的变老,颛顼不得已也开始考虑起自己继承人的问题。
    最终,颛顼同样没有将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给了德才兼备的帝喾。
    因为颛顼的历史地位,后世将其尊为“五帝”之一,儒家将其列为“五方上帝”之一,即“北方上帝玄帝”。
    颛顼去世以后,时年三十岁的帝喾接替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并定都在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西南)。
    关于帝喾没有定都在高辛而是在亳,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一是当时水患依然比较猖獗,而高辛地势较低,经常受水患肆虐,而亳地山地多,自然不会受到水患影响;二是虽然共工氏被颛顼所灭,但是其余部还没彻底解决,后来逃到长江中上游发展,建都于亳便于将军队迅速投放到前线战场。
    (续上)
    果然,共工氏之后再次反叛,帝喾让“祝融”重黎领兵平叛。
    “祝融”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本意就是管火之神,后被史家所用,实际上就是“火正”这个职务,掌管火事的官。
    此处的重黎,不知是否还是颛顼“绝天地通”时的重、黎,按《山海经》所说,此为颛顼的曾孙,而司马迁写《史记》时也沿用了此种说法。
    共工氏余党自然不堪一击,尽数被活捉,但是重黎仁慈,并未对共工氏赶尽杀绝,而是放了他们一条生路。
    帝喾因此大怒,认为这是放虎归山,日后必将再次作乱。因重黎擅自放走共工氏,帝喾下令将其处死,并让他的弟弟吴回接替他担任火正之职,仍称之为“祝融”。
    有意思的是,连续两个时代都跟“共工氏”干过仗,而共工氏又象征着“水”,那么联系前后,是否会有这种可能,就是“共工氏”并非是一个部落,而就是代表“洪水”呢?
    实际上,“洪水”一词本义即“共水”,“共”字的意思为“一起、一同”,所以“共水”意为“多条水流汇合在一起”。
    古时“洪”通“共”,所以很容易让人想到“共工氏”其实就是代表着颛顼和帝喾时期的大洪水,与“共工氏”斗,其实就是这时期的治理洪水罢了。
    如此看来,“祝融”一职实际上便是治理水患的官,而重黎因为治水不利被处死,之后又让吴回接替他继续治水。
    所以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历史完全是另一个样子……
    第五章 让国传承(5 仁政首创)

    虽然帝喾也有怒杀重黎的情况,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仁德之名,相传他尊崇“木德”,以仁爱治国,同时又生活俭朴。
    帝喾因为有着仁爱之心,因此他始终心怀百姓,对百姓他广施恩惠,最大限度的让百姓获利;同时他又在百姓中强调诚信、仁德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帝喾统治时期百姓生活安宁,天下一片祥和。
    因为实行仁爱治国,帝喾不仅受到世代百姓的爱戴,同样更是为历代帝王所推崇。
    自他开始,之后的尧、舜都以仁政治国,从这个角度来说,帝喾开了“仁政”的先河。
    帝喾之所以治国能如此顺畅,不仅得益于他理念正确,更在于他有知人善任的特点。
    相传帝喾执政时期,有个叫“羿”的人射箭技术天下无双,能够百发百中。于是帝喾就选拔他担任了射师,并赐给了他名贵的彤弓和蒿矢。
    这里的“羿”可不是尧统治时期射日那个“大羿”,也不是夏朝有穷国的国君“后羿”,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射术精湛。
    其实我们从“羿”这个字的组合形式上已经可以看出点缘由。“羽”指“箭羽”,“廾”指“双手”,所以“羽”和“廾”合起来表示“双手把握箭的飞行方向”,后来就用这个字来形容射术精湛的人了。
    所以这几个神射手都被称作“羿”也就不足为奇了。
    (续上)
    帝喾时期其实并非一派祥和,比如西边游牧民族犬戎就不安分,见中原富庶安宁,于是策马扬鞭前来劫掠。
    犬戎,又称猃狁(xiǎn yǔn),是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的古老游牧民族,该民族部落以狼(一说白犬)为图腾,因此被称为“犬戎”。
    这是有史记载的华夏周边民族的第一次侵略,之前炎黄大战蚩尤,那只能说是民族内部矛盾,特别是到了后世人眼中,犬戎这绝对是个外来民族,有种说法认为他们中有白种人的血统,跟咱们黄种人有着天壤之别。
    也从此刻开始,周边民族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犬戎部落此时的首领叫白难(听名字似乎都跟百人有关),此人身材魁梧,勇猛善战,所带骑兵更是发挥了闪电战的特点,所以帝喾军队几战下来都没占到任何便宜。
    然而羿就是为这种大场面而生的,在一次交战中,他不负帝喾众望,以他精湛的射术一箭射杀白难,从而扭转了战局,使得帝喾军最终大败犬戎。
    帝喾时期还有两个大臣,一个叫咸黑,一个叫柞(zhà)卜,这两人精于音律和制作乐器。帝喾知人善任,命他们为乐官,最终创作出《六列》《六英》等乐曲和鼙鼓、笭、钟、磐等新式乐器,使得音乐开始大肆盛行于世。
    而要说到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帝喾要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相比较同样喜爱音乐的伏羲和神农,帝喾可以用“痴迷”来形容。
    他不仅让人发明了很多乐器,而且还谱写了非常多的传世乐曲,后来帝喾又让六十四名舞女穿着五彩衣裳,随着乐曲翩翩起舞。
    有一次,当乐曲响起之后,天空中竟飞来了大批像凤凰、大翟这样的名贵仙鸟,纷纷落在殿堂之上,并随乐曲也舞动起来。
    “凤凰来朝”,如果这是史实,那将是千古难遇的壮观景象,后世也经常拿此事来大肆宣传,他们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圣主才能招来仙鸟,才能使得仙鸟翩翩起舞,这代表歌舞升平,天下顺和。
    (续上)
    帝喾除了重视精神层面的提升,同时还格外注意民生,相传他始创了“节气”。
    传说在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
    帝喾时期以仁德治天下,他在位时间长达七十年,除了抵御了共工氏和犬戎的袭扰外,再无战事发生,可以说很好稳定了当时的和平形势,从而奠定了中华文明延续下去的基础。
    第六章 圣王唐尧(1 帝喾的儿子们)

    相比较少昊、颛顼、帝喾,接下来要出场的尧、舜、禹则重量级得多,所以我们需要分开来好好讲讲。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四子:长曰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
    挚为长子,是帝喾四妃常仪(娵訾氏,jū zī)所生。
    弃为次子,是帝喾元妃姜嫄(yuán,有邰氏,tái)所生,又被称为后稷,他是周朝的祖先,弃的后代姬发建立了周朝。
    契(xiè)为三子,是帝喾次妃简狄(有娀氏,sōng)所生,他是商朝的祖先,契的后代成汤建立商朝。
    尧为四子,是帝喾三妃庆都(陈锋氏)所生。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这只是儒家安插血缘的伪造,在先秦史籍中,却有关于帝喾子嗣的不同记载,这似乎更为可信一些。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
    这里说帝喾有两个儿子,长子名阏伯,次子名实沈。此二子向来水火不容,经常兵戎相见,帝喾怎么劝都无济于事,无奈将阏伯安置到商地(今河南商丘),把实沈安置到大夏(今山西夏县、闻喜一带)。
    阏伯对应天上的商宿(xiù),实沈对应天上的参宿。商宿和参宿,一个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另一个已经从地平线落下,寓意两人永无相见之日,成语“参商永离”就是这么来的。
    然而同样在《左传》中,还有关于帝喾子嗣的不同记载。
    《左传·文公十八年》又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也就是说,帝喾有才能的儿子就有八个,后世称之为“八元”。
    这下好了,记载处处不一样,到底该听谁的?
    如果按照时间先后来说,自然是《左传》更为可信,但司马迁将日后帝喾世系安排地明明白白,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咱们没有必要打破这种传统,毕竟上古之事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帝喾可谓子嗣众多,由此也可得知,他统治时期确为太平盛世,温饱才能思淫欲,有这么多儿子自然是生活无忧的体现。
    (续上)
    相传帝喾在位时间就长达七十年,而他的寿命也达到了一百零五岁之久,活脱是个老寿星。
    帝喾去世之后,因为挑选不出合适的继承人,于是将天子之位传给了长子挚。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挚在位九年,为政不善,于是让位于四弟尧。
    关于这样的记载,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帝喾不是圣王吗,怎么能看不出尧比挚更加有才?既然知道哪个儿子有才,为什么不按照之前传贤的原则进行传位?
    所以疑惑太多,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地视而不见。
    第六章 圣王唐尧(2 尧的身世)

    关于尧的出身,史料中描写得同样神乎其神。
    相传帝喾三妃庆都,她是伊祁氏的女儿,成婚以后仍留住伊祁氏的居所丹陵,没有跟随帝喾一起。
    丹陵就是现在的伊祈山,今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境内的一座高山,后因尧出生地的缘故,改称尧山。
    庆都虽然婚嫁,但毕竟还是个女孩,活泼爱玩,跟华胥一样,经常到部落周围游玩。
    有一天,庆都乘船外出玩耍,到正午时,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它在空中盘旋不已,甚是壮观。
    庆都惊讶不已,仰头仔细观看,可惜此龙在空中驻足不久就消失了。
    庆都对此难得一见的景象甚是着迷,因为没怎么看清,好奇心顿起,于是第二天再次游览此地,希望可以再睹龙颜。
    也许是天意,没有多久,果然天空中再次出现赤龙,只是这次赤龙体型小了许多。
    在同一地方连续两次出现龙,此盛况可谓百年不遇,这也让庆都大饱眼福,内心无比激动。
    由于兴奋过度,当天晚上庆都怎么都睡不着,虽然闭眼躺着,但满脑子都是龙的样子,想到高兴处还不由得抿嘴发笑。
    正在似睡非睡之时,突然屋外阴风骤起,一条赤龙飞入房中并扑上她身,这把她吓出了一身冷汗,立马从床上坐了起来。
    原来是个梦,庆都想。
    可是让她惊讶的是,她身上竟然有腥臭的涎水沫子,就像是刚被什么东西舔过。
    再看自己身边,竟然凭空出现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
    庆都拿起画来仔细观看,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八采眉,长头发,在画的落款处还写着“亦受天佑”四个大字。
    庆都当时并不明白这都是怎么回事,只是好奇了好一阵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把这事给淡忘了。
    (续上)
    可是没过了多久,庆都竟然惊奇地发现自己怀孕了。
    因为没有跟帝喾在一起,显然所怀孩子并非帝喾之子,但是至于是怎么怀上的,庆都自己也很纳闷。
    这是自己第一个孩子,作为妈妈她当然希望把孩子生下来,所以她不顾别人用什么眼光看自己,悉心照顾肚子里的孩子。
    要说这孩子可比伏羲听话得多,虽然也是超时了四个多月,但是好歹还算在正常时间范围内出生了。
    是个男孩,英俊的男孩,庆都很开心,当即取名为“放勋”。
    那位说这么大的事,难道帝喾就不知道?这显然是被戴了绿帽子,他就这么无动于衷?
    这一点,司马迁估计也想到了,于是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说此时正赶上帝喾的母亲因病去世,帝喾是孝子,之后为母亲服丧三年,所以根本没顾上庆都和放勋这母子俩。
    没有办法,庆都只好在娘家抚养放勋长大,所以放勋从小就随外祖父姓,即“伊祁氏”,简称为“祁”。
    等放勋稍微长大一点了,庆都开始慢慢发现,怎么儿子长得似曾相识呢?当然,确实不像帝喾,不用问,像谁谁就最有可能是孩子亲生父亲。
    仔细回忆之后,她不禁大为惊讶:原来放勋的长相跟当年梦醒得画上的人物一模一样!
    (续上)
    虽然司马迁之后没再对此事做出解释,但按照正常人的思路理解下来,整个事件的经过是这样子的……
    话说有这么一天,赤龙一家子到人间游玩,玩够要走的时候不想被庆都发现了,年轻的赤龙好奇,仔细端详这个人间女子,不由得被其外貌所吸引,于是第二天再次来到离别之地,希望有幸再见女子一面。
    哪曾想女子出于好奇也故地重游,赤龙龙心大悦,像情窦初开的小伙子一样亢奋,在空中盘旋扭动,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希望展现才艺来博得女子好感。
    庆都哪见过这些,当即就被迷住了,而她那美丽的笑容让赤龙久久无法释怀。
    所以当庆都回家以后,赤龙也尾随到了她的住所。当赤龙再次看到庆都脸上的笑容时,它终于安奈不住内心的冲动,最终扑了上去……
    赤龙乃是神物,自然通晓天地,它清楚由于自己的不矜持,让庆都怀上了身孕,并知晓此子日后必成天下之主,怕庆都因有悖伦理而伤其性命,遂画其日后样貌并附落款“亦受天佑”,是想告诉庆都所生孩儿是受上天庇佑的有为圣君,不可加害于他。
    结果也比较圆满,虽然庆都没有看懂画的意思,但还是把孩子生了下来,而这个名为放勋的男婴,正是被后世尊为“五帝”之一的尧。
    (续上)
    那么放勋为什么两个名字,又被称为“尧”呢?
    实际上,“尧”并非放勋的名字,而是后世给他的谥号。
    谥号,其实就是古时对于帝王、王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用来高度概括他的生平,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
    西汉文学家刘向《谥法解》中对“尧”这个谥号是这样定义的:“翼善传圣曰尧、大而难名曰尧。”
    “翼善传圣”,意思就是辅助善行并且禅位于品德最高尚的人,而从他后来禅位于舜这事来看,自然用“尧”这个谥号再合适不过了。
    而“尧”这个谥号,因为放勋的伟大功绩,成为他的专用,后世再没有人敢用此定义过别人。
    关于谥号这个话题,我们日后在遇到的时候再细说,此处不再展开。
    所以尧就带着“亦受天佑”的光环慢慢长大了,这期间想必就算帝喾对顶绿帽子再有意见,但只要庆都拿出那张沾着龙涎的名画来,看到赤龙亲提的“亦受天佑”四个大字事,我想帝喾也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了。
    第六章 圣王唐尧(3 考古发现)

    在尧十三岁的时候,帝喾不幸去世了,他的大哥挚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天下之主。
    别看尧只有十三岁,但其贤德之名早已世人皆知,挚用其才,让他辅佐自己执政。
    尧的治国能力果真不凡,国家安定祥和,百姓路不拾遗,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为彰其功,挚先封他到陶地(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后又封他到唐地(今山西省太原附近),因为两地距离很近,所以后世称他为陶唐氏,又作“唐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人皆称颂尧的贤德和才能,而轻视挚的执政,久而久之尧便成为世人眼中的那个真命天子。
    尧二十岁(一说十八岁)时,挚可能由于无法承受舆论一边倒的压力,也清楚知道自己治理国家的能力远不及尧,于是干脆让位于四弟,从此尧便名正言顺成为了天下之主。
    尧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迁都,将都城由中原腹地的河南迁到了自己统治区域的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境内),以此表示朝代的更迭。
    要说平阳这个地方,确实发掘出过一个文化遗址,那就是陶寺遗址。
    经专家测定,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这个时间点正好与唐尧执政时期吻合,同时又是文献记载中尧的都城之地,所以陶寺遗址一经发现,便震惊了世界,有学者从而认定,这里便是尧当时的统治中心。
    不仅如此,在当时发掘过程中,惊喜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
    考古队一顿操作下来,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等,似乎事实越来越向着学者认为的尧都这个结论发展。
    (续上)
    不仅如此,通过这次发掘,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许多个第一。
    其一,陶寺遗址是史前中亚最大的城址,城址面积达到了280万平方米,同时还在此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
    其二,这里还发现了黄河中游地区的最大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礼器。
    其三,这里还出土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这说明此时的中国,龙形图腾已经非常普及。
    其四,陶寺遗址中还有大量的乐器,其中,鼍(tuó)鼓和特磬都是迄今所知同类乐器中最早的,这也使鼍鼓与特磬配组的历史从殷商上溯了一千多年;不仅如此,这里出土的铜铃,也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属乐器。

    
    彩绘龙陶盘

    
    陶寺铜铃
    (续上)
    要说在世界上名扬海外的,那要算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通过年代测定,它比英国的巨石阵足足早了五百年。
    该观象台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建筑形状十分奇特,且结构复杂,可能因其集观测与祭祀功能于一体,使得建筑的规模及其气势,以及基坑处理的工程都非常浩大,这更加印证了陶寺曾经是文化中心的猜测。
    更重要的是,观象台的发现,同时也印证了《尚书·尧典》中记载的“历象日月星辰,教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从而将观象授时的考古实证上推到距今4100年,这对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陶寺古观象台复原图
    (续上)
    实际上,陶寺遗址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发现,并不是上面说的这些,而是一片扁壶残片。
    这块残片的价值,就是这上面用红色的颜料写着两个字,一个是“文”,而另一个,因为年代久远,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主要有“尧”“易”“命”三种解释。
    这两个字的发现,可以说震惊了当时的整个考古圈,因为在这之前,一直认为中国出现可辨识文字的时代是殷商,甲骨文是中国通行文字的开始。
    然而这个残片上的朱书文字表明,在比殷墟早七八百年的陶寺文明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文字,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有着重大的意义。

    
    朱书扁壶正面
    (续上)
    那么是不是陶寺的朱书文字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了呢?
    其实并不是,中国文字的出现要远远早于这一时期。
    有证据吗?
    当然有,这个证据就在距今7600至86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中。
    贾湖遗址我们之前已有介绍,在那里曾经出土过世界上最早的笛子——贾湖骨笛。
    同样在这里,考古队发现了篆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这些符号总共有十六个,且跟我们发现的甲骨文非常相似,只是比之又提前了三四千年,如果这些符号是文字的话,那么将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文字。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贾湖遗址出土的文字符号和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书写和造字原理上面也非常接近,它们的差别只不过是时间在文字上面的演变,就像甲骨文演变成为现在文字的过程一样,所以许多学者就此判断,贾湖遗址出土的文字符号就是甲骨文的前身。
    如此一来,震惊世界。
    一直以来都有人质疑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可是无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文明史的界定,我们中华文明都毫无疑问的在五千年以上。
    以文字的出现来界定,我们有来自8600年前贾湖遗址的甲骨契刻文字符号;以完整的城市规模来界定,我们有来自6000年前的湖南城头山遗址的古城和祭坛;以青铜的出现来界定,我们有来自5000年前的甘肃林家遗址的“中华第一刀”,请问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否定这些事实?

    
    甲骨契刻文字符号
    (续上)
    收回发散的思维,咱们再来说被发现的陶寺遗址。
    当中国史学界都沉浸在终于发现了尧统治中国的实据的喜悦中时,另一文化遗址的相继被发现,却让大家顿时闭上了嘴。
    这处遗址,就是陕西榆林神木的石峁古城。
    石峁古城跟陶寺遗址一样,都是4000年至4300年前存在的上古城市,且两地相距不过三百公里,如果陶寺是当时尧的行政中心,那么石峁古城自然也在被统治范围之内。
    然而讽刺的是,石峁古城无论是城市规模、技术水平、先进程度,都完全凌驾于陶寺遗址之上,相比之下,陶寺更像是石峁的下属国。
    也就是说,如果陶寺真的是尧的治所,那么石峁的主人将无论从各个方面碾压尧,如此看来,又岂会有尧成为天下之主这一说?
    所以历史的迷雾依然重重,或许我们只能期待有新的文化遗迹的发掘,来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了……
    第六章 圣王唐尧(4 执掌天下)

    《史记》上这样描写尧执政的功德:“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翻译下来就是这样的:尧这个人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显然,在司马迁眼中,尧就是古之圣王的化身,一切美好的词汇都可以用在尧的身上。而这,也自然是儒家的一致观念。
    尧当政后谨记父亲帝喾治理国家的经验,那就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相传尧继承了帝喾生活简朴的作风,平时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着也是葛藤织就的粗布衣,不知道的还认为他就是个普通农民。
    而在执政上,他却十分在乎百姓的心声,于是他在自己住处前设了一面“欲谏之鼓”,只要是有人对他的执政有意见或建议,都可以随时击打此鼓,尧听到后,必定第一时间亲自接见。
    不仅如此,为了让百姓能够找到他的住处,尧还让人在交通要道上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如果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找他,看守人会给予指引。
    这样的举措自然让百姓更愿意向他去诉说,也因为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非常了解。
    (续上)
    为了解决百姓民生问题,尧命令重黎之后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在帝喾制定节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几个节气,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
    相传羲是重之后,和是黎之后,他们应该继承了其祖的南正和北正之职,为尧时期的著名大臣。
    因为羲、和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历法制定者,所以很多神话故事中将他们看成是神的化身,为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为了解决百姓农闲时候娱乐活动匮乏的问题,尧又发明了围棋,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尧发明了围棋,而他的儿子丹朱是最捧场的那个,成为了第一代棋王。
    要说尧在治国上最突出的优点,那就是选贤任贤,尊贤敬贤,这一点也得到了后世的充分肯定。
    有典籍记载,尧手下的能臣就达九人,可以说个个都有治世之能,至于他们都是谁,我们日后自会提到。
    即便是身边人才济济,但尧唯恐埋没人才,于是他常常深入民间,到山野之中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
    相传方回、善卷、披衣、许由、子州支父这些当时的名士,尧都亲自去拜访过。
    按理说尧无论从做人还是做事等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但即便这样,还是有人不买账,向往无为而治的庄子就是个杠精,在他的《庄子》一书里,他几乎与全世界为敌,谁都会被他怼得体无完肤。
    (续上)
    以许由与尧之间的故事来说明,看庄子是怎么贬低尧这个圣王而彰显自己的主张的。
    许由虽为名士,但却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无求于世。
    尧自然知道许由为高士,于是打算前往拜会,而许由得知消息后,四处躲避,避而不见。
    但是尧还是有办法,最终得见许由。
    尧对许由恭敬有礼,诚恳地说道:“作为天子,我很惭愧,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于先生,这样天下必然太平。”
    许由一听,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说道:“你治理天下,已经太平了很长时间了,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让我代替你作一个现成的天子,难道你认为我是为了名吗?鹪鹩(jiāo liáo)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了。我没有那样的欲望,你还是回去吧,天子之位对于我来说没什么用。”
    见许由发自内心不肯出仕为官,尧再三劝说无果,只好离开。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却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于是就到箕山(发源于河南省汝州市与登封市交界处)之下的河里去洗耳朵,恰巧有个名为巢父的人牵着牛到河里去饮水,见许由如此怪异举动,于是问其故,许由如实相告。
    巢父听后非常气愤,对许由呵斥道:“你洗了耳朵,自然便把这里的水弄脏了,我不想让我的牛喝这污水。”
    于是他就气呼呼地带着他的牛到了河的上游去饮水了。
    自此这条河便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那就是“洗耳河”,位置就在箕山之下。
    在这个故事里,庄子将许由和巢父比作自己,他主张清静无为,尧以天下让之,是对他理想的侮辱,所以以洗耳来嘲讽挖苦。
    (续上)
    抛开庄子出于宣扬主张目的而贬低尧之外,尧的政绩一直以来备受推崇,特别是面对自然灾害方面,他积极应对的态度也受到了世人的肯定。
    《史记》记载,尧所处的时代,正是传说中的大洪灾时期,传说当时天下洪水滔天,奔腾呼啸,经常淹没民宅,使百姓无法安居。
    实际上,早在颛顼、帝喾时期,已经开始有了关于洪水的记载,只是到了尧执政时期,洪水不仅没有消退,而且越来越重了。
    关于大洪水肆虐上古这事,不只是中国历史中有过记载,在世界范围内同时期的其他文明,也都不约而同记载过此事。
    在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曾记载大洪水淹没了所有土地,只有少部分人躲在山上得以保全性命。
    在美洲的古代墨西哥、印第安地区、玛雅地区等地,也都有关于大洪灾的传说。
    在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和民族的传说中,也都纷纷保留着对一场大洪水的记忆。
    而在犹太地区,《圣经》记载过一个诺亚方舟的故事,说是上帝对人类性格的黑暗忍无可忍,因此只打算让像诺亚这样少部分正直的人活下来了,于是他提前安排诺亚制作了一个巨大的方舟,并让他带每一对动物物种进入其中,之后上帝便放出了巨大的洪水,将整个世界淹没,而让诺亚及这些留下来的物种重新繁衍创造新的世界。
    甚至有传说表示,亚特兰蒂斯这个第八大洲,也可能是在这次大洪水中沉没到了海底。
    虽然这些传说产生于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却拥有极其相似的故事情节,这不能不让我们开始遐想,也许真的在远古发生过一次遍布全球的大洪灾,而这场洪灾给世界各地都造成了严重的摧残……
    然而面对这样的一场灾难,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会像中国大地上的人们一样,坦然且坚决地投入到了这场抗击洪灾的斗争之中,用自身的行动证明着“人定胜天”这样的铁律。
    (续上)
    洪灾发生后,面对着自己的臣民遭受着流离失所和家人生死离别的痛苦,尧忧心忡忡,赶紧征求四岳的意见,希望派出得力的人去治理这次水患。
    四岳,就是四方诸侯之长,也就是掌管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各个部落集团的部落首领。
    经过四岳的紧急磋商之后,他们公推鲧(gǔn)去治水。
    但是尧却不住摇头,原因就是他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不说,还曾自作主张致使危害本族的利益,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呢?
    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尧不好驳四岳面子,便任命鲧去治理水患。
    鲧受命便踏上了治水的征程,而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九年。
    然而虽然鲧想尽了办法,但是却对付不了洪水,堵住了这头又冒出了那头,这让鲧苦不堪言。
    尧虽然没有严惩鲧,但也确实印证了他对部属能力的清醒认识,鲧没有这个能力,放在不适合的位置上,他又能做出什么成绩?
    后来尧禅位给了才能出众的舜,舜举荐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经过前后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中国大地上平定了水患,而此时的诺亚方舟可能还在欧洲大陆上荡漾……
    第六章 圣王唐尧(5 禅位于舜)

    尧禅位于舜,这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也是尧最为后世所称颂的事迹。
    相传尧在位七十年,感觉自己年事已高,不再适合担任天下之主,于是他召集四岳来商议继位人选。
    有人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尧摇头,他认为自己儿子为人愚顽、凶恶,其性情不适合掌管天下。
    有人又推荐共工氏,这里的共工氏应该是之前被颛顼打败而归降的共工氏的后裔,此时在尧身边为臣。
    尧还是摇头,他认为共工氏爱讲漂亮话,貌似恭敬,实则心术不正,这样的人不可托付天下。
    后来四岳一起推荐了舜,尧很好奇,他之前对舜一无所知,于是便问起了舜的情况。
    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生活在妫水河边。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不仅如此,他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了他们家人,使他们得以改恶从善。”
    尧满意地点头,因为懂得孝悌之道的人,必然是贤德之人,这一点倒是很符合领袖气质。
    当然,尧也不能只听四岳的举荐就放心把天下交给这个陌生人,他自然要好好考察一番再做决定。
    要说这尧考察下级的方式也确实下血本,为了能弄清楚舜的真实情况,他竟然一连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全都嫁给了舜,希望通过女儿的亲身感悟,来察看舜的德行。
    这有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闺女引不来流氓”的意思,他也不想想,万一舜不如四岳说得那么完美,那不是拿女儿的一生幸福来开玩笑?
    其实通过尧的这个举动也可以看出,他对舜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嫁女儿之前应该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不然也不会如此孤注一掷。
    (续上)
    舜家贫,但是娥皇、女英却不嫌弃,自此三人在妫水河边过起了三人的小日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尧发现舜对二女彬彬有礼,凡事必依礼而行;二女对舜也是十分倾心,受到舜的感化,纷纷恪守妇道。
    家和万事兴,能把小家打理好,才具有治理天下的基础。
    尧很满意,于是将舜调到身边为官,给他安排具体工作。
    什么样的具体工作?
    推行德教,也就是用德行教化民众。
    那么舜干得怎么样呢?
    相传舜教导百姓以“五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结果百姓都诚心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很满意,继续给他压担子,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结果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且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朝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结果舜和诸侯们都相处得很融洽,也使诸侯之间都和睦友好。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到山林之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结果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顶风冒雨知道来回之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从说话办事,还是人品性格,都无可挑剔,同时他还有心怀天下百姓之心,于是最终决定将天子之位禅让于他。
    (续上)
    舜认为自己德不配位,所以不敢接受,尧便以自己年纪大为由,让舜代行天子执政,舜不得已这才答应。
    之后尧很隆重地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从而向天下昭告从此以后由舜代行天子之职。
    交接完毕,尧便退居避位,借以从普通人的角度观察舜做天子是否符合天意。
    那么舜这个代天子做的怎么样呢?
    别急,咱们先把尧讲完。
    尧在禅让二十八年后去世,《史记》记载:“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意思就是说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舞蹈,为的就是悼念尧。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尧之前的天子传承,除去靠实力争夺来的这种情况,或者父传子,或者传给自己的血缘亲族,虽然那时还没有世袭这一说,但是却有了世袭制的雏形。
    按照《史记》所说,伏羲的后裔少典生了炎帝和黄帝,两人分别做了天下之主后又传给了黄帝长子少昊,少昊传给自己的侄子(黄帝次子意昌之子)颛顼,颛顼传给自己的堂侄(少昊儿子蟜极之子)帝喾,帝喾又传给了自己的长子挚,再到四子尧,可以说黄帝这一支一直处在权力的顶峰,虽然也是有才者居之,但是从本质上看,都是没出三服的亲戚,也就是说最高权力并没有发生变更。
    唯独从尧开始,开了禅让制的先河,将天下传给了跟自己亲缘关系很淡的舜,真正做到了天下为有德有才者居之。
    所以尧的这种让国心胸,始终为后人所称道,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七章 孝王虞舜(1 舜的身世)

    下面就要介绍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圣王了,那就是舜。
    说到舜,他的经历既曲折又很励志,让我们一起了解下他是如何从一届平民蜕变成为天下之主的。

    舜,生于诸冯(今位置一直有争议,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是山东省诸城市),名重华,字都君,因为其后来定国号为“有虞”,因此后世又称之为虞舜。
    “舜”同样是后世给他的谥号,意思是“仁圣盛明”,这自然是对他一生功绩的概括总结,因其崇高历史定位,使得“舜”成了他一人的专用谥号。
    对于“重华”名字的解释,后人历来认为舜的眼睛是“双瞳”,而有这样长相的人从来都不是一般人物,比如“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比如西楚霸王项羽,比如篡汉的大新皇帝王莽,比如十六国时期横扫西域的后凉国主吕光,比如南北朝时期北齐建立者高洋,比如隋朝名将鱼俱罗,再比如五代十国时北汉开国之君刘旻和南唐后主李煜等等,个个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这里有必要澄清一点的是,有人将造字的仓颉也算作“双瞳”,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查看所有典籍,没有一个用“双瞳”来形容仓颉,而是说他有“四目”,也就是四只眼,这其实是对他的长相进行神化之后的杜撰罢了。
    实际上所谓“双瞳”,并非是传说中圣人的形象,经过现代医学解释,这种情况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这并不影响光束进入,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
    所以这几位英雄人物确实天生异相,但是却不是什么好事,而是患有眼疾。
    (续上)
    关于舜的姓,历来有两种说法。
    《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既然多次说到了“姓”,那就在此普及一下中国的“姓氏”。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女字底,比如姚、妫、姬、姜、姒、嬴等,是用来作为区分部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氏”则比较复杂,他表示从这一部族里又细分出的氏族,它可以随着封邑、官职、父辈的名字等而改变。
    《通鉴外纪》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简单的说,“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到了秦汉时期,姓氏开始合为一体,之后也就不再区分“姓”和“氏”了。
    中国上古时期有“八大古姓”,它们分别是姬、姜、姒、嬴、妘(yún)、妫、姚、姞(jí)。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其中部分姓氏的起源,比如“姬”姓始于黄帝,“姜”姓始于炎帝,而“妫”“姚”两姓就始于舜。
    “妘”姓始于“祝融”,我们之前讲过,祝融是主掌火事之官,常被后人尊为“火神”。
    历史上的“祝融”主要有两个分支,一说是黄帝的夏官、赤帝后裔祝融容光,他为南方灶神火神;一说是颛顼之后重黎,他是帝喾时的火正,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
    重黎这支祝融的后裔共分出来八个姓,即“妘、己、董、彭、秃、曹、斟、芈”,而“妘”为八姓之首,我们在日后都会一一介绍它们的起源。
    “姞”姓始于黄帝,之前说过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共产生了十四个姓,而“姞”就是其中一个。
    “姒”姓始于大禹,是尧因为他的功绩赐给他的姓。
    “嬴”姓始于跟大禹一起治水的伯益,是舜因为他的功绩赐给他的姓。
    可以说,中国如今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上古八姓演化而来的。这些古姓在经过漫长的世袭与演变过程中逐渐变化,尤其是到了周朝,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后,诸侯子嗣、大臣后裔自此以国名、采邑名为氏,自此演变成了如今这众多的姓氏。
    第七章 孝王虞舜(2 至孝?愚孝?)

    言归正传,再说舜的发迹。
    舜虽说是一届平民,但是说起他祖先,却是赫赫有名,那就是同样被列为五帝的颛顼。
    舜的父亲叫瞽(gǔ,意为“眼瞎”)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而穷蝉的父亲就是颛顼。
    舜这一支,除了颛顼做了天子,穷蝉做了部落领袖,其他几代都为平民。
    这里其实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让安排血亲关系的儒家圆都圆不回来。
    帝喾是颛顼的侄子,而尧是帝喾之子,按这个逻辑,舜到颛顼也就四代,可是按《史记》这段记载,则足足有七代之久,这又如何解释?
    所以,就算真有舜这个人物的存在,那么他的家族世系也有很大问题。
    搁置争议,继续介绍舜的生平。
    相传舜的父亲瞽叟不仅地位低贱,而且还是一个瞎子。
    看来舜的眼疾是有遗传性的,瞽叟很有可能便是一位白内障患者。
    舜的生母早亡,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而这个妻子又给瞽叟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象”。
    象从小桀骜不驯,但是却深得瞽叟的喜爱;相反,舜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哪怕犯一点点小错,也会遭到瞽叟的重罚。
    不仅如此,愚昧的瞽叟、顽固的后母、桀骜的弟弟沆瀣一气,不止一次想要谋害舜,但可能舜受上天的庇佑,所以每一次都很神奇地躲过了。
    舜就在这种时刻有着生命危险的环境中慢慢长大了,说来也是个奇迹。
    对于生在这样糟糕的家庭,舜却表现得极为大度,他没有任何抱怨和不满,反而更加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
    逆境成就人的快速成长,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自然他的事迹就被宣扬了出去,到他二十岁时,就因为有孝名而被天下所熟知了。
    (续上)
    等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尧有意寻找接班人,于是被四岳共同推荐提名。
    尧对舜也是寄予厚望,将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以考察他在家里的德行。
    结果舜与两个妻子小日子过得别提多幸福,夫唱妇随,相敬如宾。娥皇、女英也受到舜的感染,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父母和弟弟,虽然看不惯他们这么欺负舜,但依然恪守妇道,孝顺父母。
    舜不仅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妻子,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着周围的人,他平时在历山(今山东济南千佛山)耕作,历山人因此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争议颇大,通行说法是河南濮阳范县濮城镇东南和山东菏泽鄄城县北)捕鱼,雷泽人因此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结果那里就再也没出产过次品。
    在他的带领下,只用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了一个村落,而第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到第三年时就变成了一座大城。
    尧很满意舜的表现,于是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和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不少牛和羊。
    见舜的地位越来越高,财富也越来越多,他的父亲瞽叟和弟弟象又开始打起了坏主意。
    瞽叟让舜爬到谷仓顶去修补漏的地方,等舜上去之后,他和象撤去梯子,并在谷仓底部放火,打算火烧了舜。
    眼见浓浓火光冲天而起,舜急中生智,将两个斗笠绑在胳膊上,从谷仓上跳了下来。
    说也奇怪,舜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滑翔着地,竟然毫发无损。
    瞽叟大惊,只好再寻良机。
    没有多久,象献了一计,瞽叟大喜,于是依计而行。
    只见他让舜挖井,不挖出水来不准吃饭。
    舜有了上次的教训,自知此时事多半又是阴谋,于是在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以便有意外时方便逃生。
    果不其然,舜挖到深处的时候,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目的就是将舜活埋。
    舜一看不好,多亏自己留了一手,于是借助旁边的暗道逃了出去,依然毫发未伤。
    (续上)
    舜再次逃出升天,可是瞽叟和象却不知道这事,他们认为舜这下必死无疑,于是填完水井之后,便回去开始着手分舜的家产。
    象抢先说害死舜的办法是他想出来的,所以家产该他来分配。
    父母无奈,由着象先挑。
    象对于物质并不上心,于是将舜的财产都给了父母,而他挑了尧赐给舜的琴,同时还霸占了他的两个嫂子——娥皇和女英。
    之后象便住进舜的屋里,并整日弹琴取乐。
    父母及弟弟的过分行为实际上都看在舜的眼中,他非常失望和生气,可是等他冷静下来之后,却意外决定以德报怨,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
    于是舜走进了自己的家门,并带了礼品来看望鸠占鹊巢的弟弟。
    见到完好无损的舜站在面前,象惊愕不已,好悬没把手里的琴掉地上。
    此情此景让象极为尴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见舜没有要怪自己的意思,他这才稳了稳心神,装作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哥哥那日挖井,不想井口坍塌,我以为哥哥再也回不来,于是替你照顾家小,并弹琴抒发对哥哥的想念之情。”
    说罢就灰溜溜地退出了舜的房间,日后再也不敢见舜。
    舜淡淡一笑,也不追究,而是继续跟妻子们一如既往的生活。
    对于之前发生的一切,舜就像从没有发生过,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孝顺父母、友于兄弟,甚至比之前更加诚恳谨慎。
    《二十四孝》里将舜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对他孝行的最大肯定,宣扬他用以德报怨的处理方式来感化世人的孝悌观念。
    而实际上,以现代人的眼光,这样的父亲还配做父亲吗?这样的弟弟又算什么至亲?他们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的底线,连人都不算,又凭什么让别人把他们当人?
    所以后世对舜的这种“孝行”的宣扬,无疑是无比荒唐和不负责任的,这会让坏人效仿而更加张狂,因为他们觉得“坏”还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这不是助长邪恶的滋生又是什么?所以,邪恶必须要严惩,放纵只能使这个社会失去公正性,而没有公正性的社会中,又怎么会有人感到安全呢?
    第七章 孝王虞舜(3 治国之才)

    舜不仅孝顺,且确有治国安邦之才,尧后来让舜去理顺五种伦理道德和参与百官的工作,舜都干得很出色。
    在这个过程中,舜在尊贤爱贤方面,比之尧有过而无不及。
    相传颛顼的后代中有八个人很有德才,当时的人称之为“八恺”,意思就是八个和善的人;而帝喾的后代中也有八个人很有德才,当时的人称之为“八元”,意思就是八个善良的人。
    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着他们先人的美德,没有败落他们先人的名声。
    到尧统治天下的时候,因为疏漏,尧并没有举用这十六家的人。
    但是舜对此及时改正,举用了“八恺”的后代,让他们担任掌管土地的官职,结果“八恺”在自己岗位上都做得井井有条;又举用了“八元”的后代,让他们向四方传布五教,结果他们不辱使命,使得做父亲的有道义,做母亲的慈爱,做兄长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谨,做儿子的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
    有好就有坏,《史记》中也提到了跟“八恺”“八元”相对的“四凶”。
    相传黄帝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义,包庇残贼,好行凶作恶,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浑沌”,意思是说他野蛮不开化。
    少昊也有个不成材的后代,是非不分,厌恶忠直,喜欢邪恶的言语,当时的人们称之为“穷奇”,意思是说他怪异无比,这之前介绍过。
    颛顼有个不成材的后代,不可调教,不懂得好话坏话,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梼杌”(táo wù),意思是说他凶顽绝伦。
    缙云氏(jìn,炎帝之苗裔,因黄帝时的官名而得名)有个不成材的后代,贪于饮食,图于财货,天下人称之为“饕餮”(tāo tiè),意思是说他贪得无厌。
    如此,浑沌、穷奇、梼杌、饕餮便是后世所说的“四凶”,最早出自《左传》,后被司马迁写《史记》时所用。
    对于这四凶,天下人是既厌恶又害怕,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尧统治时期也没有管他们,任由他们继续作恶。
    舜的眼中不容沙子,但他也没有简单地杀了他们了事,在他的理念中,每个人都有他的作用,坏人也是一样。
    于是舜将这“四凶”流放到了边远地区,去抵御害人的“妖魔”。别说,自从这四位去了东南西北四处的边界,竟然使得周围民族再不敢踏入中原,从而使得百姓拍手称赞,说舜的这招,使得天下再无恶人。
    由此可见,在知人善任方面,舜做得比尧还要到位。
    (续上)
    所以经过三年的考察,尧对舜很满意,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天子的所有素质,于是正式决定禅让。
    舜哪敢接受,自然百般推脱。
    无奈之下,尧只好以年纪大为由,让舜代行天子执政,舜这才答应,这一年他五十岁。
    舜执政时期的都城在蒲阪,即现在山西运城永济市,离尧时期的都城不过百公里,可见当时两处行政中心都在同一地域。
    关于舜的执政,《史记》里有着详细的介绍。
    舜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如遇不祥之兆,立即举行临时仪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各路神祗,以此实现人与神的沟通。
    在那个年代,与神沟通是崇高的职业,不是谁都可以掌握得好的,而舜却举办得毫无违和感,这使人更加坚信舜就是上天派下来领导众生的圣王。
    舜注重依法治国,并没事便向百官传授治国之道,之后根据业绩来考察官员,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
    舜严明法纪的同时又注重仁爱,这使得他有了帝喾一样的盛誉。
    他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作赎罪。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则不姑息,都施以较重刑罚。
    在用人上,舜更加注重人才特长的发挥,从而使他们各司其职。
    《史记》上说有很多贤人在尧在位的时候已经得到举用,但是却一直没有给明确职务。舜上位之后按照他们的特点一一加以任用:皋陶担任大理,掌管刑法,因其断案公正,人们都佩服他能按情据实断理;伯夷主持礼仪,使得上上下下能都够礼让;垂担任工师,主管百工,使得百工都能按职处理好自己的工作;伯益担任虞,主管山泽,使得山林湖泽都得到开发;让尧的二哥弃担任后稷,主管农业,使得百谷按季节茂盛成长;让尧的三哥契担任司徒,主管教化,使得百官都亲善和睦;让龙主管接待宾客,使得远方的诸侯都前来朝贡。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禹。
    禹早在尧在位的时候就被任命为司空,负责平治水土,到舜在位时依然沿袭了这一官职,所以这里没有重复提到。
    因为贤臣各司其职,所以舜统治时期领土面积非常广大,且四海咸服。
    到这里,便可解释之前所说的“尧之九能臣”了,那便是这里提到的九人:舜、禹、皋陶、伯夷、垂、伯益、弃、契、龙。
    有如此多的能臣辅佐,舜的天下自然太平繁荣。
    相传禹创制《九招》乐曲歌颂舜的功德,结果招来了祥瑞之物凤凰,随着乐声盘旋起舞,就像当年帝喾一样。
    后世据此都赞叹舜为圣王再现,“舜”也因此成为了太平盛世的代名词。
    然而,正当舜如火如荼地治理他的天下时,却传来了一个惊天的坏消息,那就是尧去世了。
    尧的去世影响颇大,可以说天下举哀。舜痛哭不已,之后决定亲自为尧服丧三年。
    这可不是随便动动嘴那么容易的,要知道三年的时间啊,啥事也不干,就守在尧的陵旁,一个正常人非疯了不可。
    但是舜做到了,他没有任何怨言,像给自己父亲守孝一样,足足待够了三年。
    舜以自己的行动宣扬孝道,这让天下人为之动容,没有人不称赞他的德行。
    终于等到了服丧完毕这天,百姓都期盼舜可以真正继承天子之位,于是纷纷等在舜的住所旁。
    然而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舜根本就没有即位的打算,而是让位给了尧的儿子丹朱,而自己却悄悄躲了起来。
    丹朱也不客气,直接即天子位,成为尧之后的天下共主。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天下人心中,早已承认了舜的天子地位,而丹朱的威望,却不及舜的百分之一,因而怨言四起,根本不承认丹朱的地位。
    有这么几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部落首领到平阳去朝见天子,他们不去见丹朱,而是去拜见舜,再比如百姓之间有了矛盾,他们也不去找丹朱而去找舜评判,而民间流传的赞美君主的歌谣,也是称颂舜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丹朱很尴尬,自己真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一个人站在自己这边,那头顶着这天子虚名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他打死都不再当这个天子,而是心甘情愿让给了舜。
    舜见天意如此,也不敢违背,于是正式登基,改国号为“有虞”,这一年舜六十一岁。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2-10-22 22:07:04  更:2022-11-05 02:17:47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