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长篇原创《一壶烧酒聊先秦》(最终稿,连载中)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长篇原创《一壶烧酒聊先秦》(最终稿,连载中)[第3页] |
作者:介鸢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第七章 孝王虞舜(4 不一样的丹朱) 对于丹朱,有必要提一句。 相传尧生有十子,丹朱是尧的嫡长子,随尧姓“祁”,又因其出生时全身发红,因此取名“朱”。 尧初封丹朱在丹地(今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后改封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因都带有“丹”字,所以后世称他为“丹朱”。 丹朱自幼聪明,智慧极高,从小就极受尧的宠爱。 尧发明了围棋,而丹朱下围棋的技艺超乎寻常,被认为是中国围棋界最早的“棋圣”。 尧在位时,南方三苗经常发动战争,于是尧派儿子丹朱讨伐三苗。 我们之前讲过,三苗为蚩尤的九黎部族的后裔,在蚩尤战败被杀后,三苗逃到了南方,并在此定居下来。 因为有对炎黄部落的仇恨,所以三苗始终在寻机报复,终于他们在尧统治时期再次发展壮大起来。 要说这丹朱不仅围棋下得好,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在他的指挥下,三下五除二便将三苗打得没了还手之力。 不要以为丹朱只是个会打仗的莽夫,要论这治理国家的细致活,他一点不比舜差多少。 在他看来,虽然武力上压制了三苗,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蛰伏,一旦时机成熟,三苗内心的反叛基因还会重新萌发,到那时更大的灾难便会降临。 所以,必须收服三苗之心,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地解除反叛的隐患。 于是丹朱在征服三苗之后便在这里住了下来,实施教化,帮助三苗促进农业生产,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三苗的民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派祥和安定的景象。 所以当地人都对丹朱非常敬重,而这种崇拜也在三苗地区保留了下来。直至今日,广东、湖南等地仍然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崇信衡山皇、丹朱皇,说的就其实就是丹朱。 |
(续上) 如此看来,丹朱“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并非无能之辈,那如此一来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他会不受天下人爱戴呢?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说丹朱这个人个性刚烈暴躁,做事坚决而有主见,但是欠缺和顺的政治智慧,所以被尧视为“不肖乃翁”,意思就是不像你父亲我这般怀柔仁德。 因为没有人支持,丹朱这个天子干的名存实亡,所以最后只能选择让位。 但是舜并没有亏待他,而是将当时比较繁华的唐地做为了他的封地,从此刘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里的唐地可不是那个尧最初的封地,而是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附近,至于为什么不称“唐国”而称“刘国”,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记载,不好妄断。 因封国的缘故,丹朱的后人都以“刘”为氏,所以丹朱就成为了祁姓刘氏的始祖,而这支刘氏,向来被称为刘姓正宗,而在族谱中,丹朱被称为“刘源明”。 因为尧的名望太大,因此后世将尧尊为刘姓一世祖,而丹朱为二世祖。 请记住丹朱,记住祁姓刘氏,因为日后讲到的数不胜数的名人,都来自于该族,特别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也是认了丹朱这个祖宗,才使得自己“命授于天”,从而稳定了汉的天下,延续了大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 |
第七章 孝王虞舜(5 骇人的真相) 尧将天子之位禅让给舜,舜又谦让给尧的儿子丹朱,最后因受万民的敬仰而被迫接受天子之位,成为流传千年的美谈,一直为后世所追捧,正能量满满。 然而,真实的历史往往没有描绘得那么完美,历史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 随着一本书的出土,仿佛打开了一个尘封多年的秘盒,里面的内容可谓颠覆了三观,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 这本书叫《竹书纪年》。 根据《晋书》记载,西晋咸宁五年(279年),一个名叫不准的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汲县)人,偷偷挖开了战国时期魏国第四任国君魏襄王(又称“魏安釐王”)的墓葬,说白了就是所谓“摸金校尉”这样的盗墓贼去盗墓,结果墓虽然被成功掘开,但也被官府所获,墓内一切充公。 随着魏襄王的墓被打开,里面除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之外,同时还出土了随葬的数十车竹简,这些竹简都是以古文(秦统一前的战国文字,或称“蝌蚪文”,或称“古文”,或称“小篆”)记载,史称“汲冢书”,而晋人当时命名为“纪年”,后亦称《竹书纪年》《汲冢纪年》《古文纪年》。 经研究,《竹书纪年》为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总共十三篇,叙述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止笔。 因为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所写,成书年代很早,所以《竹书纪年》的出土,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竹书纪年》与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书中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这无疑增加了它的真实性。 |
(续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书,它所记载的史实有相当一部分与传统的正史记载相悖,其中关于舜的记载,就跟《史记》等正史所载的有德之君的形象大相径庭。 《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书中曾多处记载,尧禅让于舜这事就是胡扯,分明就是舜武力夺权,最终他取胜而囚禁了尧,并使得远在三苗的丹朱与尧不得相见。 可以想象,这书的记载一经问世,对于当时的思想学术界带来了何等巨大的震动。自汉代之后儒学早已成为国学,《竹书纪年》相对于儒家经典来说实在太异类了,它冲破了儒家古代历史体系,彻底颠覆了作为儒家根基舜的古代圣王的形象,也正因为这样,从晋代往后的历代,都不同程度对其加以抵制和掩盖。 到宋代时这种抵制达到了顶峰,《竹书纪年》被宋儒视为异端邪说,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其传抄本到这时逐步开始散佚。 如今能见到的《竹书纪年》是一本伪书,被称作《今本竹书纪年》,其内容相当多是不可信的,从这点上来说,儒家真的是作孽深重。 但是后来清代的学者不甘心这本书就这样失传了,于是开始在各种典籍中寻找《竹书纪年》的原文。到清嘉庆年间,学者朱右曾辑录竹书纪年的佚文,加以考证后编成《汲冢纪年存真》 ,又称《古本竹书纪年》。 本书所说《竹书纪年》,便是古本的内容,因为这更接近于真本中所记内容。 当然,我们并不能认为《竹书纪年》所记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毕竟其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官,离舜所生活的年代相差千年。《竹书纪年》所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看待历史的态度,批判的态度。 而这也是笔者看待历史的一贯主张。 可是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或许为我们真正了解当时的历史指出了方向。 考古显示,陶寺遗址中曾发生过至少两次大规模的暴乱,而在暴乱之中,王族墓葬和宫殿建筑尽数被毁,还有咱们之前提到的天文观象台也惨遭破坏,宫城城墙内侧发现大量被屠杀的尸骨,而城外却几乎没有,这很显然暴乱是内部矛盾冲突,并非是外来部落入侵造成。 假如陶寺遗址真是尧的都城,那么舜代替尧统治天下,很可能不是和平禅让,而是武装夺权。 所以,有时候不一定完美的才是最好的,历史因其神秘而更加精彩。 |
第七章 孝王虞舜(6 让位于禹) 在舜的百官当中,禹的功劳最大,威望也是最高。 禹在尧统治时期就被任命为司空,从而接替他的父亲鲧(gǔn)来治理洪水。结果禹不负众望,在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亲自翻山越岭进行实地考察,几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治水成功,从此百姓才得以安居。 《史记》记载,此次治水过程中,禹同时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使得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从而天下顺服。 因为有这样的功绩,所以舜在位时,禹的名望已经跟他不相上下,这使得舜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陷入了犹豫之中。 舜有一子,名商均,无论从德行、人品还是功绩,都无法与禹相提并论,为了这天下能够一如既往的安详繁荣,舜决定惟德才是授,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 于是在舜八十三岁高龄之时,他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从此退居幕后。 当然这个过程也同尧禅让给舜一样,可谓一波三折,但是总之禹在谦让多次之后,还是登上了天子之位。 但是舜却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治理天下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什么是工作重点,那便是民族矛盾,说白了,位居南方的三苗骨子里有反意,不好好管束的话,日后必成大患。 《史记》中记载,当年舜还是尧的臣子时,就成列出了他心中的“四罪”,分别是欢兜、共工、鲧和三苗。 欢兜的身份最为扑朔迷离,有说他是鲧的孙子,有说他是黄帝直系后裔,还有说他的现在苗族的始祖,可谓莫衷一是。相传他跟共工沆瀣一气,曾发动过叛乱,于是成为四大罪人之一。 共工、三苗和鲧之前已经讲过,共工和三苗自然是因为叛乱,而鲧则是因为没有治好水患。 因为有这样的定性,所以舜向尧建议,流共工于幽陵(今北京附近),放欢兜于崇山(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迁三苗于三危(指青藏高原),殛鲧于羽山(今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与山东临沂市临沭县交界处)。 中原文明向来瞧不上周边民族,所以对四方民族向来用极其难听的字眼来代表,如北狄、南蛮、西戎、东夷。而《史记》则直接指出,共工后人便是北狄,欢兜后人是南蛮,三苗后人是西戎,鲧的后人是东夷,且这“四罪”都流放之后,天下咸服。 这种总结过于武断,从其他史料中也未发现周围民族跟这“四罪”有什么特殊关系,且这里要重点说的三苗,此时也不在西部,而就在长江以南。 |
(续上) 舜对三苗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果然,在丹朱改封刘国之后,随着这个唯一能镇得住三苗民族的人远走他方,三苗又开始活跃起来,叛乱的情况时有发生。 舜忧心国家,于是不顾年迈而南下三苗,用自己的威望和言行来感化他们。 舜的名望太大,他的到来在三苗人心中就像天神下凡,再加上舜用仁爱感化,最终三苗安定下来。 舜很欣慰,自己在人生晚年还发挥了余热,可谓不枉费此生了。 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开始安度晚年。 哪成想,舜走后没有五年,三苗因为又没人约束了,于是再度反叛。 舜此时已是八十八岁高龄,他知道这差事只有自己能够完成,于是不顾颠簸之苦再次南下,在教化三苗民众同时,还跟他们一起治理水患,抵御灾荒,这使得三苗极为感动,最终彻底顺服。 但是舜毕竟年龄太大,再加上长途跋涉,费心费神,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九嶷(通“疑”)山,享年八十九岁。 九嶷山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境内,此山又称苍梧山,相传有九个一模一样的山头,当年舜去世之后,二妻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来追思,结果因九峰相仿,令人疑惑,终未得见,所以才有了“九疑山”的名字。 千百年来,屈原、司马迁、李白、李商隐等历代名人骚客登临九疑,为讴歌九疑山留下的大量诗文,而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名句,为九嶷山增色不少。 |
(续上) 对于舜这个人的记载,后世的疑问越来越多,于是便开始有人怀疑起他的身份。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一代圣王舜,便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也就是《山海经》里的大神——夋。 在这里,有必要展开讲一讲这一观点的来龙去脉。 “帝喾”之名,实际最初见于春秋时期的史料中。 《国语·鲁语》中说“商人褅舜”,而《礼记·祭法》中说“殷商人褅喾”,但如果按照《史记》所说,舜的祖上是颛顼,那么殷商又怎会去祭祀他,所以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然而《左传·昭公元年》中明确记载:“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也就是说,这里认为商的祖上是舜,而周的是帝喾,如果舜和帝喾不是一人的话,那么契和后稷便不再是兄弟。 所以三国时期的经学家韦昭便干脆大胆地提出:“舜”当为“喾”字之误。 实际上,按照殷墟甲骨卜辞的记载,也能看出此说有很大可能是成立的。 按照卜辞中所写,商人有个叫“夔”的祖先,经学者考证后认为“夔”为帝喾之名,因形讹而成“夋”。 而《山海经》中却有一位地位极其显赫的古代帝王,名字就叫“夋”,被称为“帝俊”,自晋郭璞至近代学者中,多认为“舜”自“夋”音变而出,“喾”与“俊”“舜”原由同一神“夔”分化出来,更何况夔、舜、俊和喾在甲骨文中的拼写完全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之前所说的言之凿凿的血缘世袭关系,岂不是乱了套了? 实际上,这还是那个一直在讲的问题,那便是所谓上古中提到的三皇五帝这些圣王,其实并没有什么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们有的,只是作为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时代的符号,串联起了整个模糊的上古史,所谓严丝合缝的血缘关系,实际上是拜司马迁这样的儒家所赐,为了达到完善自家学说的目的,而凭空给这些人文始祖加上了血缘,再加上后世独尊儒术,从而使得这一体系被广泛接受认同。 所以,我们来看上古史,其实需要抱着一种宽容的心态,毕竟太过久远,无从考证,不可不信其存在,也不可全信其真实。 |
第七章 孝王虞舜(7 阶段总结) 好了,到舜为止,“三皇五帝”的上古史算是彻底介绍完了。 “三皇五帝”的事迹多来自于民间传说,有的神属性大于人属性,有的人属性大于神属性,但是不管哪种情况,都体现的是古人对于民族领袖的崇拜,体现的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这个角度说,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代表与图腾。 “三皇五帝”的时代因为太过久远,所以是没有可信度高的史料记载,只是在《尚书》里记载了尧以来的史实。 《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按照朝代顺序来看,这是不是说明在夏商周之前,还有一个虞朝呢? 《虞书》相传为虞朝时流传下来的书,今本存《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可见所谓虞朝,便是尧舜执政时期。 古史辨盛行之时,顾颉刚先生认为孔子时已有尧、舜的记载。但后来他的弟子们对他的这种说法进行了修正,说《论语》中提到尧舜的地方都不可信,春秋以前的文献中追述古史最早只到大禹,周以前的朝代也只有夏、商二朝,虞朝是墨家为宣传禅让说而增添的,实际上尧、舜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 据此,他们断定春秋以前人心目中只有夏商周的“三代”概念而绝无“虞夏商周”的四代概念,古籍中凡是以“虞”为朝代名的记载都是战国以后的晚出之说。 然而,《左传》《国语》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而且多是转述春秋时人的对话,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这两部书成书于战国时代,便断定其中所记这些对话统统是战国时人的假论。 对于到底有没有虞朝,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必纠结,这本身就是个人类及民族传承问题,又何必在乎一朝一代的存在呢?就算不存在,难道又能否定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吗? |
(续上) 一张图看懂伏羲以后的行政中心变迁史。 |
(续上) 如图所示,伏羲之后,这天下的中心就一直围绕着黄河流域转,然而实际情况是,根据考古发现,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良渚遗址、城头山遗址的规模以及文明程度,一点不比黄河流域的遗址差,甚至更具备成为行政中心的可能。 所以,这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或许史料记载有误,又或许当时存在更加强大的部落而未被记载,又或许这是后世为强调中原正统而故意排挤江南文明,总之疑问重重,让这本就模糊的上古史更加看不懂了。 即便是司马迁在写《史记·五帝本纪》时,在其结尾处也讲到了这个问题,并解释说他为了考证史实的真实性,他曾经往西到过空桐,往北路过涿鹿,往东到过大海,往南渡过长江、淮水,但是所到之处听到的版本众多,最后只能根据典籍中的零星记载,选择了那些言辞特别雅正的,著录下来。 由此可见,“三皇五帝”这些上古事迹的真实性确实无从考证,所以没有必要纠结,更没必要争论出个结果。 也正因为这种不可求证性,笔者对此用的笔墨不多,能将史实说清楚,对神话传说做合理解释其实已经心满意足。对于这部分的叙述,笔者还是比较谨慎小心的,酒也喝得不尽兴,尽量趁自己清醒之时,求证本真作为首要,毕竟本就让人疑惑和不清晰的历史,再不认真地去阐述,是不是就太没有态度了? 然而随着时间越来越接近于现今,史料的可信度越来越高,加之古遗迹出土记载和甲骨文、金文的出现,历史完整性越来越充实,后续历史的构架越来越清晰,笔者也终于可以有了发挥的空间,那就让我们好好烫上一壶酒,正式进入其中,去领略一把夏商周的古史风情吧! 根据朝代歌的描述,“三皇五帝”之后就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了,而夏朝的建立实际跟一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人就是禹。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1 禹的身世) 禹的父亲是鲧,而鲧的父亲是鲧祖,鲧祖的父亲是鲧曾,鲧曾的父亲是颛顼,也就是说禹是颛顼的后人(《史记》认为鲧是颛顼的儿子,确实杜撰得太过离谱)。 之前我们说过,尧为少昊后人,舜为颛顼后人,禹也是颛顼后人,虽然祖上都是黄帝,但是到了他们这辈,亲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就像现在都姓“王”的几个人,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一样,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真的存在禅让,那是无可争议的唯才是举,绝无可能任人唯亲。 《史记》中记载着禹的出身和事迹,而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更是有着详细的描述,结合两本书的记载,我们把禹好好讲讲。 鲧是尧的部下,他实际姓姒(因禹得姓),字熙。 《史记》说鲧被尧封于崇地(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库区乡),从而名为“有崇国”,所以鲧又被称“崇伯鲧”或“崇伯”,为有崇国的首任国君。 然而鲧的部落最早生活在西羌,地名叫石纽,也就是今西川省汶川县,那个发生过特大地震的地方。 按照这个记载,鲧和禹应为巴蜀之人,鉴于禹后建夏,那是否说明夏人来自巴蜀?既然这样,那三星堆文明是否跟夏文明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 当然,这些都需要随着考古的深入和历史学家的研究才能逐渐拨开迷雾,我们不好肆意杜撰,笔者能做的,便是如实复述,讲好故事。 在石纽附近,有个有莘氏部落,为了加强友好邻邦的关系,鲧娶了有莘氏部落的女儿脩(xiū)己为妻。 两人彼此恩爱,但是不知道是谁的原因,婚后多年,两人竟无一儿半女。 注意,为了给禹这个圣王找个符合他身份的出场方式,史官的杜撰又要开始了! |
(续上) 说脩己跟伏羲的母亲华胥一样,也是个正宗的驴友,有一天她到砥山(位置不详)去游玩,无意见发现一颗薏苡(yì yǐ),上面结满了薏苡仁,要说这薏苡仁也没什么奇怪的,大都成暗白色,可是有一颗却极不一样,不仅是果实成熟后的红色,而且鲜艳无比,极为诱人。 脩己似乎被一种力量所吸引,于是采下红仁,不管不顾地吞了下去。 不曾想,这一吃不要紧,顿时感觉心神好象被人触动了一样,之后没有多久便怀了身孕。 这杜撰手法,一点新意也没有,跟伏羲的出场方式异曲同工,一看就是史官的一脉相承。 要说这脩己确实比华胥、庆都强不少,人家本身就跟丈夫住在一起,估计两人也一直想要个孩子,虽然是误食了薏苡仁而得子,有神人帮着生孩子的嫌疑,但是在外人和鲧眼里,那就像现在吃了那种能增加受孕几率的“神药”,孩子自然还是鲧和脩己两人的,没人去怀疑。 所以鲧悉心照顾脩己,终于到了十月怀胎要结束的时候。 这次可没有像之前圣王出世时那样拖拉,人家脩己是准时有的生产征兆,只是不顺的是,偏偏赶上了难产,折腾得她死去活来。 鲧很着急,这样下去孩子和妻子都保不住,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什么样的紧急措施? 说出来挺瘆人,叫做剖背产。 笔者查过相关资料,没有具体解释,估计跟剖腹产差不多,可能更加凶险一些。 从实际效果来看,剖背产确实很奏效,母子平安。 鲧很高兴,给这个儿子取名叫文命,字高密,这就是“禹”,而“禹”同样是谥号,意思是“渊源通流”“受禅成功”,这自然是为禹量身定做,其他人再不敢染指。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2 治水总指挥) 我们之前讲过,尧统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大洪水泛滥,天下饱受水灾,百姓无法安居。 尧心系百姓,于是就召集来了四岳,让他们推荐德才兼备之人来治理洪水。 四岳商议过后,一致推举了鲧,但是尧认为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不说,还曾自作主张致使危害本族的利益,这样的人怎么能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呢? 虽然史料上没有具体介绍鲧是如何违抗命令,又是怎么危害本族利益,但从尧的表述来看,鲧确实干过一些血气方刚的莽撞事。 但是四岳认为,鲧虽然做过一些出格的事,但是论才能的话,还是强过他人,况且此时已经无人可供挑选。 尧考虑再三,也只有让鲧去试一试。 鲧自然也想通过治水来证明自己,所以在接到命令后,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带人奔赴受灾地区。 但是没想到的是,鲧这一去就是九年。 在这九年时间里,鲧虽然有一腔热忱,所有的办法也都用尽,但是洪水却并没有治好,经常反复。 后来舜代替尧行天子之职,有一次他到各地去视察臣下的工作,在得知鲧的治水没有成效时,当即大怒,不仅撤销了鲧“治水总指挥”的职务,还给他定罪,流放到了羽山(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交界处)。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鲧感觉很委屈,为了能治好水患他也是倾尽了全部,奈何这洪水并非人力所能改变,你舜也不看看,人家其他地方都是在想办法躲洪水,有的还做了大船来等着洪水退去,哪像咱们这么玩命治水的? 一想到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鲧就憋气忧愤,他本就是有血性的男子,这种工作上的不认可是他最受不了的,于是一气之下,便跳河自杀了。 鲧并非不全力治水,只是这项任务过于艰巨,非常人所能胜任,换做其他人还不一定有他做得出色。也正因此,后世多有替他惋惜之声,随之便有意将其神化。 相传他死后变成了“黄能”,后被尊为“羽渊之神”。 “黄能”在《山海经》中被记载为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为三只脚的鳖。后世也有认为“黄能”就是“黄龙”,晋代郭璞引《开筮》曰: “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 |
(续上) 关于鲧是不是自杀,《山海经·海内经》有也不一样的记载。 说鲧为了能堵住洪水,私自偷取了尧的宝物“息壤”,传说“息壤”是自己能够生长的土壤,鲧认为用不断增长的土壤一定能够填埋洪水。 但是他想错了,单靠堵是堵不住洪水的,因为堵住了一边,洪水还会向周围扩散,从而造成更大的灾害。 而鲧的灾难还远不止没有治理好水灾,因为尧在得知“息壤”被鲧偷走后大怒,于是便命令祝融在羽山将鲧杀死了。 还有的史料说鲧自感才能出众,所以在尧死后,便与尧的儿子丹朱和舜争夺天子之位,但是不幸失败,最后被舜流放到了羽山。 传说虽然很多,但鲧毕竟是个悲剧人物,不管过程怎样,他最终没有治理好水患,作为治水总负责人,他自然需要承担这个责任,受到重罚也在意料之中。 不管历史真相到底如何,总之鲧死了,但是洪水还在泛滥,那么现在谁可以替代他来治理洪水呢? 舜和四岳经过长期考察,认为鲧的儿子禹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极有才华,于是就让禹来治水。 《史记》中这样描写禹:“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wěi)亹穆穆,为纲为纪。” 翻译一下就是说,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按照《史记》“声为律,身为度”的记载,那这禹可就是标准的美男子了,不仅身材完美,而且具有完美嗓音,放到现在不在演艺圈出名才怪,妥妥偶像级欧巴。 禹此时已经成人,他对父亲的死非常痛心,然而使他更痛心的是父亲没有完成治理水患的大业,百姓还生活在“水深”之中。 因此他在代替鲧成为治水总指挥后,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洪水彻底制服,还天下以安宁,圆父亲生前夙愿。 |
(续上) 口号怎么都好喊,可是要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 要想治理好水患,就要先了解河流的基本情况,从哪儿流出,在哪里改道,哪里宽哪里窄都必须要熟记于心,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于是他开始了对全国河流的考察,只见他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又在黄河中逆流而上,像这样竭尽全力、呕心呖血地奔波在各河流的流域,七年之间的时间里,听见音乐也不无暇去欣赏,三次经过家门也腾不出空回去看看,帽子被树枝挂住了也顾不得回头去摘,鞋子跑掉了也没空去穿,只为尽早找到治水之法。 这样的记载无疑过于夸张了些,不说别的,鞋子掉了也没空穿回去,那岂不是光脚走山路?换成是你走个一公里试试,还不早就磨烂了? 所以类似于这样突出人物特点的话就不要信了,人家司马迁可以进行艺术加工,咱们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 虽然大禹为治理洪水付出了一切,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七年过去了,他就跟自己的父亲一样,依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这让他一度近乎崩溃。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3 天神相助) 正在他愁眉不展之时,偶然间翻阅先贤传下来的《黄帝中经历》,其中有段话引起了他很大兴趣,话是这样写的:“九嶷山东南有一座天柱山,也称宛委山,炎帝就曾居住在这山上的宫殿里。在这座山的山顶上有一本书,是用黄金制的简札,而简上是用宝玉连缀成的文字,之后用白银制成的绳子编联起来,用有花纹的宝玉托着,用厚厚的大石头盖在其上。这本书上详细记录着治水之法。” 禹见到这段记载之后大喜,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让他信心倍增,这难道是上天给他指出的明路? 禹不敢耽搁,赶紧收拾行装前往了天柱山。 这天柱山在当时又被称为宛委山,也就是如今的浙江绍兴市会稽山。 只是从位置来看,这会稽山跟九嶷山相差十万八千里,且在其东北方向,确实跟当时的记载对不上。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一天禹终于来到了天柱山下。 按照当时的礼节,拜山有拜山的规矩,可不是随便爬上去就行的,因为古人认为每座山都有山神,上山之前必须要祭拜,意思是告知人家,来打扰您的清净了,请别怪罪。 所以禹在山下先杀了一匹白马,用它的血祭祀了山神之后,这才敢踏上天柱山。 结果从山下一直寻觅到山顶,也没有发现所谓神书的蛛丝马迹,这不免让禹大失所望。 禹乘兴而来,不想败兴而回,于是他站在山顶仰天长啸,发泄上天不体恤黎民苍生的不满,期间少不了愤怒之下的国骂,可谓疯狂地发泄了一把。 骂也骂累了,眼见着天也黑了下来,禹又困又饿,竟然倒在一平滑的大石上睡着了。 恍惚之间,禹做了个梦,他梦见一个身穿红色绣花衣的男子来到他身边,并对他说:“我是玄夷苍水的使者,听说你要来寻找神书,所以特在此等候。” 禹一看,这是见到神仙了,赶紧俯首便拜。 只见红衣男子接着说道:“然而你心不诚,既然来请我神书,却不斋戒沐浴,也不寻得黄道吉日,如何可以得见?且你出言不逊,辱骂天神,此罪不予追究已是大恩,求书一事就此作罢。” 禹吓得浑身冒汗,知道自己触怒天颜,赶紧不住磕头,请求天神饶恕,为天下苍生传授神书。 红衣男子见他出于至诚,于是松口道:“念你心系百姓疾苦,暂且饶你这次。想要得到神书,必须在黄帝峰下斋戒,三月庚子日,再登上山顶揭开石头,那黄金简札的书便会出现在那里。” 禹大喜,赶紧叩头,再起身欲与神仙相见时,红衣男子早已踪迹不见。 一阵凉风吹过,禹从梦中惊醒,周围空无一人,这才知道是一场梦。 |
(续上) 但是梦境太过真实,情景历历在目,不由得他不信,于是他认定这就是上天给指出的明道,于是他便下了山,并按照梦中男子的要求整洁身心,斋戒数日,在三月庚子日当天,再次登上了天柱山。 这一次果然不一样,他真的在山顶的大石下发现了一本黄金简札的书。 高兴之余,禹迫不及待地打开神书观瞧,果然里面详细记载着疏通河道的原理。 此记载出自《吴越春秋》,小说笔法颇多,又有太多玄幻色彩,着实让人不愿信其为正史。然而有史料表明,大禹治水时确实师从一人,此人名为墨如,为炎帝后裔,他教授了大禹“以疏为主,疏堵结合”之法,可见大禹梦见男子而得治水之法一说,也并非全是毫无根据的杜撰。 得到疏通河道之法后禹茅塞顿开,于是他赶紧回到了家,并拉上自己的好友伯益一同治理洪水。 伯益,又称伯翳(yì),也称大费,他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父亲是业父,业父父亲是蟜极,而蟜极的父亲就是少昊,所以伯益是少昊的五世孙。 伯益此人办事沉稳,又有担当,跟禹很投脾气,所以二人成为了挚友。 此时平灭水患,身边有个信得过的得力助手非常重要,所以禹才找到了伯益。 伯益见好友来请,自然不能驳了面子,于是欣然应允。 神书上记载的疏通河道之法,比之禹之前了解河流全貌的方法还要苛刻,它需要先系统地掌握中国土地上所有的大山大湖的全貌,相当于现在的地形图测绘,在当时来说,工程量之大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禹也没有放弃,毕竟这是解决水患的唯一办法了,于是他便在伯益的陪同下开始了全国巡游之旅。 他们了解全国地貌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每到一处,第一时间便是召见当地的官员,向他们询问山河的脉络条理、矿产所蕴藏的地方、该处鸟兽昆虫的种类以及四面八方的民间习俗。 而后亲自考察,绘制当地全貌图,并由伯益将采集到的资料分别记录下来,最后装订成书。 随着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所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全,于是一本包罗万象、奇幻神秘的书就出现了,这就是《山海经》。 |
(续上) 关于禹和伯益作《山海经》这事,是西汉刘歆在整理《山海经》时提出来的,受他的影响,王充的《论衡》、赵晔的《吴越春秋》等都持这种观点。 然而后世有学者研究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由楚国或巴蜀人所作,而且作者并非一人,最后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校,才合编在一起。 按照这种说法,《山海经》并非上古神书,而至少是战国中后期的产物,即便是其内容有上古流传下来的内容,但究竟那些是后世伪造,已经不得而知。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山海经》,全书共十八篇,分为《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可谓涉及面非常广。 历史上对《山海经》的评价历来不一,大多数认为其荒诞奇幻,就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不能作为史料;到清朝编《四库全书》 时,则说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入之史部,未为允也”,遂改为子部小说家类。 但这本书又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极大的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从这个角度说,它又具有别样的意义。 然而,如果抛开思想的禁锢,该书所写内容,就真的是荒诞怪异吗?其中所写奇异动物,难道在远古那样的环境就真的不会存在? 笔者认为未必。 抛开地球外来物种一说,就从地球演变史来说,这些物种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地球有46亿年的存在史,难道就能笃定这么漫长的岁月只有我们人类这一种文明时期?假如我们之前还有不止一次的文明,而他们的毁灭正是因为科技高度发展,产生了类似于核武器这样的足可以灭亡文明的武器,最后也灭亡于这种武器,而我们,是在这种文明毁灭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文明,而因为核辐射而变异成的各个物种,难道就不会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那个样子? 按照这个理论,因为核辐射使得基因突变,这样的生物繁衍存在先天的缺陷,所以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灭绝,使得不可能出现在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物种中,这种可能难道就真的不存在? 所以,不要被固有认知而限制了你的想象,这个世界远不止你看到的样子。 但是这跟本书所讲内容相去甚远,这里不做过多研究和遐想,只是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路,因为我们不知道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4 事业爱情双丰收) 言归正传,再说大禹。 禹因为整日劳心治理水患之事,都到三十岁了还未娶妻。 然而上天不会让好人吃亏,可能是因缘已到,当他和伯益一路巡视到涂山(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北处的一座山峰)时,恰巧被当地部落涂山氏的首领看中了,于是涂山氏就将自己的女儿女娇嫁给了他。 这涂山,其实就跟之前所说的天柱山是一脉相传的山系,也就是日后的会稽山。 这是命中注定,在这里他找到了教会他治水之法的神书,而人生头等大事也在这里举行,这让大禹对此山充满好感。 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禹自然开心,且女娇温婉动人,对丈夫体贴入微,这让禹有些流连忘返了。 但是禹毕竟是做大事之人,他因为心中担忧水患,于是当他娶了女娇的第四天,便与其洒泪分别,又开始巡视各地了。 但是说来禹的那方面能力着实厉害,就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女娇便有了身孕,等怀胎十月期满,一个男婴顺利生产,女娇为寓意有个好的开始,于是给儿子取名为“启”。 可是有儿子这么大的事禹根本就不知道,他一门心思只在测量山川河流上。 相传禹跑遍了国界内的所有地方,向东到了无人涉足的海边,向西延伸到积石山,向南越过了赤岸,向北翻过了寒谷山,并来回于昆仑山脉之间。 这里所说的好些地方,现在还不知道具体位置,但是据后世分析,此时中国的版图已经相当大了。 经过几年的准备,禹已经完全掌握了所有山川河流的情况,下一步就是开始放手治水了。 这次治水,禹的总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一改之前父亲“堵”的策略,认为按当时的情况,“堵”是堵不住洪水的,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才行。 于是他将长江和黄河主干流向外括出了分支,让这些分支流向没有人烟的地方;同时加固主河道的两侧,尽可能小地减小决堤的风险。 按照这种说法,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长江和黄河的那些分支河流,都是由禹当年治水的时候开凿的,这不仅分散了主干流的压力,同时也肥沃了大片的周围土地,禹,功在千秋。 就这样,按照此法,他历尽千辛万苦,最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终获得成效,河流再没有泛滥,百姓从此得以安居乐业。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5 即位天子) 《史记》中记载,此次治水过程中,禹同时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使得各地都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从而天下顺服。 从这里可知,司马迁认为,是禹最终划定了后世所说的“九州”,之前的人主可能也划定过“九州”边界,但是没有禹经历过一线考察后划定得准确。 按照《尚书》中《夏书·禹贡》所记,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禹设定的“九州”,在后世影响很广,直到周武王灭商之后,才将徐州合并入青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原来最大的冀州之地又分出并州和幽州,成为了后世认为的“九州”,即豫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并州、幽州、兖州。 因治理大洪灾功绩卓越,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意思就是“伟大的禹”。 然而,大禹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就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这着实让人不敢相信,毕竟这样的工程,放在人力、财力、设备都齐全的现在都不可能完成,在当时纯粹拿着木锹人工作业的情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即便是挖掘长江及黄河的支流这一件事,用这么短时间、那么点人力就能实现,也是痴人说梦。 那么大禹到底有没有治过水?又是治理的哪里的水呢? |
(续上) 有人认为,史前的世界性大洪水,实际上是海侵,也就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海平面上升,从而海水倒流回陆地,使得靠近海边的大片陆地被淹没。诺亚方舟的传说、亚特兰蒂斯的沉没等等,实际上都说的是海侵的影响。如果中国的洪水也是指海侵,那么大禹治理的可能是海水退去以后的满是淤泥的田地,而非江河。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禹治理的不是海侵,而是纯粹的江河洪水。但是既然是人力所能为的,必然不是长江、黄河的整个河段,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一分支罢了。 那么远古时期的中国大地上,是否真的出现过江河的大洪水泛滥呢? 确实存在过,现代的一个科研团队对黄河地质及周围遗迹的考察中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黄河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确实发生了一次超级大洪水! 4000多年前,一场强烈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了黄河6到9个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然而积蓄水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亿至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而造成这一堰塞湖的强烈地震同时严重损坏了下游二十五公里处的喇家聚落,包括儿童在内的一些遇难者被埋在坍塌的洞穴里。 研究人员通过对喇家遗址中被埋幼年人骨进行碳14年代测定,确定这场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左右,而这个时间正跟尧舜禹在位时期大致相同。 洪水倾泻而出,由于河床无法承受那么大压力,于是河道开始大变,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所以才会出现如今黄河的这种“几”字型流向。 河道改道,影响了黄河中下游的不少部落居住区,所以禹带人清理加固已形成河道是有可能的。而由于这次堰塞湖洪水,使得黄河出现不少支流,从而大大舒缓了河水,使得禹统治时期比之尧舜时期黄河泛滥次数明显减少,所以给后世的感觉就是禹治理了洪水,他就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但即便这次洪水不是禹所制服的,但他带领民众清理被淹田地,加固河道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后世对于这样的时代楷模加以崇拜,自然无可厚非。 |
(续上) 有人认为,史前的世界性大洪水,实际上是海侵,也就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海平面上升,从而海水倒流回陆地,使得靠近海边的大片陆地被淹没。诺亚方舟的传说、亚特兰蒂斯的沉没等等,实际上都说的是海侵的影响。如果中国的洪水也是指海侵,那么大禹治理的可能是海水退去以后的满是淤泥的田地,而非江河。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大禹治理的不是海侵,而是纯粹的江河洪水。但是既然是人力所能为的,必然不是长江、黄河的整个河段,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一分支罢了。 那么远古时期的中国大地上,是否真的出现过江河的大洪水泛滥呢? 确实存在过,现代的一个科研团队对黄河地质及周围遗迹的考察中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黄河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确实发生了一次超级大洪水! 4000多年前,一场强烈地震在积石峡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了黄河6到9个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然而积蓄水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亿至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而造成这一堰塞湖的强烈地震同时严重损坏了下游二十五公里处的喇家聚落,包括儿童在内的一些遇难者被埋在坍塌的洞穴里。 研究人员通过对喇家遗址中被埋幼年人骨进行碳14年代测定,确定这场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1920年左右,而这个时间正跟尧舜禹在位时期大致相同。 洪水倾泻而出,由于河床无法承受那么大压力,于是河道开始大变,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所以才会出现如今黄河的这种“几”字型流向。 河道改道,影响了黄河中下游的不少部落居住区,所以禹带人清理加固已形成河道是有可能的。而由于这次堰塞湖洪水,使得黄河出现不少支流,从而大大舒缓了河水,使得禹统治时期比之尧舜时期黄河泛滥次数明显减少,所以给后世的感觉就是禹治理了洪水,他就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但即便这次洪水不是禹所制服的,但他带领民众清理被淹田地,加固河道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后世对于这样的时代楷模加以崇拜,自然无可厚非。 |
(续上) 所以在得知禹治理好了江河后,此时已经退位的尧对他大为赞叹,于是封其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这个地方建国,赐封“夏伯”名号,并赐姓“姒”。 跟黄帝的“姬”姓、炎帝的“姜”姓、舜的“妫”姓不同的是,禹的“姒”姓并非是按照族群生活的地域或水域而得,具体怎么来的,确实不清楚,有一种说法,说脩己吞食薏苡仁而生禹,而“苡”与“姒”古时音同,因而才得“姒”姓。 不管怎么说,自此“姒”姓登上历史舞台,而禹就是“姒”姓始祖。 尧去世之后,禹其实跟舜一起为他守了三年的丧,期间就像自己父亲去世一样,他日夜痛哭,泣不成声。 此处描写得太过夸张,日夜痛哭眼睛还不瞎了,所以过于违背常理,姑且认为司马迁这是突出禹的重情义,只是这种艺术加工有点过分罢了。 舜即天子之位后,他赏识禹的为人和才干,于是让他改任司徒,在内辅助自己执政,在外巡视考察百官执政情况。 此时禹无论是从取得的政绩,还是自己威望,还是治国的经验和能力,已经与舜不相上下,而舜已经年迈,禹正直壮年,所以大家都认为禹就是下一任天子的不二人选。 舜也有这样的考虑,或者说他不得不这么考虑。 相比较之下,自己的儿子商均能力一般,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无法跟禹相比。假如强行立自己之子,必然招致天下非议,若因权力之争而使刀兵四起,岂不影响一世英名? 想罢多时,他打算效仿当年尧的壮举,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自此没有纷争,对谁都好。 所以在舜八十三岁高龄的时候,他毅然决定传位于禹,自己则退居幕后。 禹辞而不受,但舜很决绝,无奈之下禹答应先代行天子之职。 后来舜到南方去教化三苗,结果因长途跋涉,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九嶷山。 |
(续上) 禹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决定为舜守丧三年,在此期间他将天子之位让给舜之子商均,自己则躲避到了封地阳翟。 但是商均毕竟没有对天下做出过什么贡献,所以根本无法服众,于是四岳都不去朝拜商均而去阳翟朝拜大禹,国都周围的百姓也不依附商均,纷纷投奔到禹的住处。 围拢到大禹身边的百姓,整日只干一件事,那就对禹歌功颂德,最后竟然疯狂到跑去高处呼喊:“如果禹抛弃我们,让我们这些爱戴他的人该怎么办呢?” 但是即便是自己的粉丝疯狂至此,禹也根本不为所动,一心为舜服丧。 《史记》这段描写,跟舜让位给丹朱时一模一样,有所不同的,就是增加了大禹粉丝团的操作,粉丝的表现也确实敬业,不管偶像什么反应,我只管表达我们追星的狂热。 可是天天如此行事,时间一长就让人觉得有点假了。 按照人的心理,临时性的冲动是可能的,可是要让你一年到头对某个人保持一贯的冲动,你问问你自己,你能做的到吗?更何况,这个人还不是你的恋人,而且热脸贴冷屁股,你坚持个三天我看看? 所以,这是一种政治行为,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按照正常人的行为分析,一个人的能力、威望、才干、地位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不可能将所得到的一切拱手让给一个极其不如自己的人的。但是商均是舜的儿子,禹当年为了表示高姿态,只说代行天子之职,所以不做个样子让一下,似乎会留人口实。 然而禹又怕这一让会就此成为事实,于是他才组织了这么一个声援团,整日为自己歌功颂德,目的就是提醒世人,自己才应该成为那个天下之主。 实际上,他就算不搞这些动作,商均也没法跟他相提并论,各个方面他都完胜,没有人会有异议。 所以在大禹为舜服丧三年结束的时候,四岳和百姓没有再给他退让的机会,强行尊奉他为天子。 见大势所趋,大禹摆出一副无奈状,表示只得顺应民意,继承了天子之位,改国号为“夏后”,定都于阳翟,也就是今河南省禹州市。 对于商均,禹也是做足了样子,对其百般补偿,并封他回到有虞氏部落(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为君,并沿袭其父虞舜国号,称“虞国”。 只是此时的虞国,已经跟舜在时的虞朝无法相比,偏安一隅已经是它最好的选择了…… |
大禹分化舜的势力地域图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5 杀人立威) 大禹建立夏后国后,开始颁布全国性的政令,并严格按照政令行事。 他赏罚分明,对有功劳的人封给土地,对有德行的人授予爵位;罪恶没有因为轻微而不受到处罚的,功劳再小也会受到奖赏。 之前的圣王,像帝喾、尧、舜,他们提倡的都是仁德治国,希望民众受到感化,从而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但是禹不这么想,他认为人的本性并没有那么纯善,如果不加以约束,必将越来越混乱,所以必须推行法制。 这么看来,大禹是中国历史上依法治国的第一人。 禹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忧,其实源于他即位之初的一件事。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百个人一百种想法,这是最难控制的。 建国之初,因为华夏大地部落众多,心思自然不齐,有给大禹唱赞歌的,就会有跟他唱反调的。 鉴于这种情况,大禹决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借此请来所有诸侯,当场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重申法度,让天下共同遵守。 诸侯大会的地点就选在了涂山,这是禹娶妻的地方,而在禹心里,涂山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涂山位于南方,而从当时情况来看,不服管束的部落群体,大部分也都集中在这一地区,所以选择涂山,自然不光是个人喜好,而是想借此达到威慑南方的效果。 涂山因为属于会稽山系,所以这次诸侯大会又被称为“涂山大会”或“会稽大会”。 这么重要的大会,按理说诸侯都该非常重视才对,谁曾想,还真有不开眼的。 |
(续上) 防风氏的首领在大会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才姗姗而来,并且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让大禹非常不悦。 为了显示天子权威不可侵犯的严肃性,大禹当即把脸一沉,命令左右将防风氏首领拿下,并当众砍去了他的脑袋。 那位说,这是不是过于严苛了,不就是开会迟到一会儿吗?也没听说因为开会迟到就让老板直接砍头的啊,这古代也太野蛮了…… 而实际上,这防风氏并非是初犯,而是一直让大禹挠头的刺头,他曾多次表达了对大禹成为天子的不满,而且还根本不把大禹旨意当回事,所以大禹这次也是借机除掉防风氏,以正纲纪的同时,杀鸡儆猴。 其实大禹除掉防风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对于这个部落的恐惧。 据孔子所说,防风氏整个部族的人都长得非常高,大禹杀防风氏立威时,曾用数十辆战车来运送他的尸体,他的一节骨骼,就要用一辆车来装,可以想象这将是什么样的巨人。 对于这样的部族,很难说大禹不会心生恐惧,所以借机除掉他也在情理之中了。 实际上,大禹杀防风氏这事,考古界实际上已经证实的确存在。 大禹时期的防风国在封嵎之山,也就是如今的浙江湖州、杭州一带,这在古史中有记载。 建国前后,在杭州一带发现了举世瞩目的良渚文化遗址,经碳14的绝对测年数据显示,良渚文化彻底消亡的时间下限刚好承接夏朝建立的时间上限,而良渚文化的中心位于杭州市的余杭区,地望上居然也与古防风国十分吻合。 不仅如此,良渚考古发现的古代水利系统,出土的大宗玉琮、玉璧、玉瑗、玉璜却没有青铜器,普遍的鸟崇拜等等发现,也与传世文献“防风常到湖岛,以玉器换取青铜器”、以鸟为图腾、善治水相佐证。显然,文献记载中的防风国,极可能是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存,或者可以说防风国是良渚部落联合体中的一个主要部落。 如此看来,大禹在夏初对防风氏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剿灭,从而使得曾经如此辉煌的良渚文明彻底走向了终结。 |
(续上) 大禹灭防风氏,手段十分毒辣,参加会稽大会的一众诸侯,被大禹的强势所震撼,于是不敢再有异心,处处小心谨慎。 终于到了大会正式召开的日子,大禹为了这天做了充分的准备,只见他穿上了正式的法服,手里捧着玄圭站在高台之上,而四方诸侯按他们国土的方位两面分列,长江以北的在左侧,长江以南的在右侧,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之后众诸侯一同向大禹稽首行礼,而大禹在台上也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禹大声向诸侯宣布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地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引以为戒的就是个‘骄’字。帝舜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必将洗耳恭听。”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笔者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在周之后国君的自称才有了明确记载,那就是“寡人”“孤”“不榖”等等,而周之前并没有规定,所以并不清楚周之前的国君如何称呼自己,为了避免贻笑大方,这里都统称为“我”了。 等演讲完毕之后,大禹向众人深施大礼,可以说一切都做得非常得体。 听大禹这样说,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部落也都表示敬重佩服,不管真的假的,人家大禹把礼数都尽到了,自己再对人家不服不忿,显得不知好歹了,于是纷纷臣服。 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万国”虽然有些扩张,但是也体现了当时归附大禹统治的部落之多。 涂山大会之后,为表示敬意,各方部落纷纷来到阳翟“献金”,以表示愿向天子朝贡。 这里的“金”,并非是我们所说的金子,而是青铜。铜的产量在那个时期要远远高于金子,因为质地同为黄色,所以在那时称之为“金”,同样象征着财富,可以作为货币来使用。 因为诸侯纷纷献金,使得大禹手中积攒了大量的青铜,这么多财富如何消费,这让大禹犯了难。 看来有时候钱多也会让人烦恼,而这是笔者这样的穷人体会不到的。 思前想后,大禹终于想到一个妙法,他命人将进献的青铜铸成了九个大鼎,并依照之前巡视各地时获得的资料,在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飞禽异兽,以此来代表“九州”。 九鼎集中到夏都阳翟存放,借以显示大禹成为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 九鼎自此成为“天命”之所在,是君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7 身后事) 禹的执政讲究法制,民众依法而行,自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 然而,这也并非说大禹时期并没有攻伐,在他执政中后期,便有讨伐三苗的记载。 墨家的《随巢子》中便记述了大禹征服三苗的经过,并称“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 《尚书·大禹谟》中也记载,说大禹征战三苗,经过三十天的战斗,都没能征服苗民。这时,伯益向他建议说:“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大禹深以为意,于是对三苗大施文教,七十天后,苗民自己前来俯首称臣。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名言出自这里,意思是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 然而,实际上,战争从来都没有和平收场的时候,这样大团圆的结局,极有可能又是后世美化大禹的结果。 据《国语》的记载,禹征三苗胜利后,可不是实施的教化,而是“亡其氏姓”,也就是说,能俘虏走的年轻力壮的族人,从此成为了他的奴隶,那些年老的,则进行了屠杀。 历史向来都是这么残忍,成王败寇,何况是在哪个野蛮岁月。 在统领天下十年后,禹觉得国泰民安,特别是南方再无叛乱,这让他很欣慰。回想起十年前“涂山大会”的荣耀,以及万国来朝的盛景,一幕幕就像昨日,一想起来就心潮澎湃。 对于涂山他有着别样的感情,于是他决定再游涂山,重温过往。 可谁曾想,他这一去,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这里的会稽指的就是涂山,也就是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 近年来有说法认为会稽本来不在绍兴,而是在山东的泰山附近,此说的依据是大禹的后裔建立的越国,最早就发迹于山东荷泽地区,后来越国在周朝诸侯的排挤之下一路南迁,再后来受到吴国的挤压,最后才迁到了浙江绍兴。 此说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与大禹当年在此举行诸侯大会的初衷不符,在泰山附近又怎么能起到威震南方的作用呢?所以此说不予采纳。 |
(续上) 禹的去世实际又引出来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由谁来继位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大禹之前已经考虑了很长时间,且他也定了一个继承人,那就是皋陶(古音读作gāo yáo)。 要说大禹没有私心,这我不信,毕竟天子这个位子实在是太好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归于一人,谁不想让自己的后人永世继承下去。可是他的不幸就在于,他前面有两个活生生的模板在那摆着,尧、舜都禅让给了贤人,自己开这个口子怎么跟天下人交代? 无奈之下,大禹只能选个贤人禅位,那么选谁呢? 大禹将目光第一个就放到了皋陶身上。 再次强调一下皋陶的读音,gāo yáo,““陶”在古代通“繇”,可不能读作gāo táo。 皋陶跟伯益一样,都是少昊子孙,曾因正直闻名天下,所以舜在位时让他掌管刑法和断案。 关于皋陶断案的传说很多,相传他面色铁青,于是后世以“铁面无私”来形容执法严明;他长着鸟喙一样的嘴,这种特征相传代表了诚信。 皋陶不仅长着一张公正脸,而且断案毫无差错,事情原委他一看就清,原告有罪无罪一见就明,可谓“狱神”。 实际上,皋陶之所以断案如神,是因为他有一头名叫“獬豸(xiè zhì)”的神兽,据说该兽长得像羊,但只有一只角,凡是有人起了争执,獬豸就会用角去顶理亏的一方,如此一来,皋陶想不秉公断案都难。 从此,獬豸一炮而红,成为了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而受到历朝的推崇。春秋战国时期,“獬豸冠”在楚国就成为时尚,而到了秦统一中国后,执法御史也戴着这种帽子。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下去,直到清政府覆灭才告一段落。 也正因为皋陶有着公正无私的形象,所以他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是中国司法鼻祖,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 皋陶一生的主要功绩,就是制定刑法和主抓教育,他曾帮助舜推行“五刑”和“五教”。他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从而使得舜在位时期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也正因为此,皋陶成为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
(续上) 虽然广有贤名,可是要论年纪,他比禹可小不了多少,所以还没等大禹怎么的,皋陶却走在了前面。 大禹很感慨,看来再有才能和威望,也敌不过时间,皋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什么都不缺,就缺当天子的命。 对于皋陶的后人,大禹可以说非常“照顾”,连续封了他的两个子嗣到了英、六两地(lù,今安徽省六安市),所以皋陶就是英、六两国的先祖。 《史记》记载皋陶因功被舜赐姓“嬴”,然而《帝王本纪》和《通志·氏族略》则认为皋陶为“偃”姓,后世多遵从此说,所以英国和六国应为偃姓。 看似大禹够对得起皋陶了,然而事实上,却是对偃姓族人的排挤和忧虑。 英、六之地,在当时可是中原的南边,荒芜没有人烟,大禹这样的安排,难免会让人怀疑他的用心。然而他似乎低估了偃姓族人的能力,英、六两国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开疆扩土,大力发展族群;不仅如此,他们的分支还在周围的汉水一带纷纷建国,到周朝时已经发展出了贰、轸、英、六、绞、州、蓼等多个偃姓国,成为了汉水一带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 同时还要打大禹脸的是,当年他对皋陶命运的结论下得过早,皋陶是没当上天子,可是并非他的子孙后裔没有机会,在几千年之后,中国土地上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使得中国雄霸世界,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而这个朝代的创造者,便是皋陶的后裔李姓。 没错,就是唐朝,而唐朝的皇帝,都自认为是皋陶的后代。 皋陶的职务在当时叫理官,他的后人中有以官名为氏者,称“理”氏,而“理”音同“李”,后逐渐改称“李”氏。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时,盛唐开创者唐玄宗认皋陶为本族李姓始祖,并追封其为“大唐德明皇帝”。 所以好饭不怕晚,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
(续上) 因为皋陶的早亡,大禹需要再选一个合适的人即位,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跟自己并肩治水的伯益身上。 伯益是少昊的五世孙,后来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亲赐其“嬴”姓,而这个姓含金量十足,之后一统六国的秦国,便是他的后裔建立的。 关于“嬴”所在地域或水域,秦人的起源之地,我们日后在将秦国之时专门开篇细讲,此处不是重点,因而略过。 伯益在大禹即位天子后,一直辅助他执政,且因为是好友身份,所以他向来直言不讳,且多有良谋。 相传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 好一个“二要四不要”,现在听来就是在讲大道理,是个人就明白的道理,拿出来一直说,不免就让人厌烦了。 可是这是来自好友的忠告,自己作为天子,虽然发自内心的不爱听,但是脸上还要面带微笑,不然就会被人说不听忠良之言,给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 虽然伯益能力素质赶不上皋陶,但是放眼天下,能做到伯益这样的基本上也没有了,于是大禹决定禅位于他。 像禅让这样的大事,禹在离世之前肯定就进行完了,所以当时天下公知伯益成为了天子继承人。 禹离世后,按照之前不成文的规定,新天子需为老天子守丧三年,以表示对老天子的尊崇,同时也用这样的行为教化百姓。 伯益遵礼为大禹守丧三年,天下莫不举哀。 然而三年的时间内,世间从来没有间断过称赞、思念大禹的话,这说明在百姓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承认了大禹的地位,而伯益的威望,却远远不及大禹,在大家心里,伯益一直都是治水的时候,跟在大禹身后的小跟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越来越严重了。 四面八方的部落首领,都不去伯益守丧之地朝拜,而是到了大禹的儿子启那里请安,并义愤填膺地说:“我们心中只有禹,这天子也只有禹的儿子继承才名正言顺,益并无大功于天下,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禹念及他跟随治水时的情面而赐,这样的出身如何能够成为天下之主?” 这种论调很快传了出去,民间议论纷纷,都觉得伯益确实不够资格,只有禹的后人才能担当的起天子之位。 伯益当然也听到了这些传言,他自知威望不够,又无法堵住悠悠之口,于是在服丧完毕之后,便把天子之位让给了大禹的儿子启,自己则到了箕山(就是尧让位许由之地)的南部隐居了。 要说大禹的儿子启也确实德才兼备,大有其父遗风,于是也没客气,自此即天子位,史称“夏后启”。 |
第八章 第一个太上皇(8 再次翻转) 以上就是《史记》的记载,整个事件有因有果,伯益确实威望不够嘛,退下来让有德者居之,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真实的历史,可能并非像司马迁写得如此天经地义。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很多史料,都有夏后启武装夺权的记载,这不免开始让人怀疑其中另有隐情。 《竹书纪年》里对这段历史有着截然相反的记载,它说伯益继承了天子之位,这让启心有不甘,于是便联合了夏后嫡系的一众部落征伐伯益,结果伯益兵败被杀,从此启才登上了天子之位。 《韩非子》里其实也有类似的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而《战国策》里的记载则更加让人惊到了下巴,里面这样写道:“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哎呀妈呀,历史可真是够刺激,继舜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天子之位后,禹的交接班再一次出现了翻转,这么多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料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夏启的天下,竟然也是从上一任手中抢来的! 当笔者发现这么多众口一词的史料后,不免开始对“和平让位”一说产生了质疑。 |
(续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私心的,只是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后可能压制了私心(比如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但是天生就正直到不为自己着想的人,不能说没有,但历来是凤毛麟角。 特别是将天下权力集于一身的君王,就更难拱手将权力让人,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后世历朝历代中常有帝王为了王权不惜诛杀自己儿子的情况,权力让人疯狂到灭绝人性,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所以稍有常识,便能知道,司马迁这个儒生,这次又为了维护儒家心中的圣王形象,而故意掩盖甚至篡改了历史。 笔者更加相信《战国策》的记载,也许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 禹其实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这从他杀防风氏树威、推行法制而不是仁制就可见一斑。以他对权力的执着,想让他学尧舜来禅让(当然尧舜禅让也存疑),无异于割他的肉、喝他的血一样难受。 然而随着年纪的一天天变老,继承人的问题必然提上了日程,虽然这是他一直以来都想回避的问题。 出于私心,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一直占有天下,然而之前有禅位的传统,自己这么做会招致天下非议。那么怎么办好呢? 想来想去,大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先选一个威望及能力都与自己有很大出入的人为接班人,同时让自己的儿子启入朝为官,并赋予其要职,借此树立启的威信和展现他的才干,这样时间长了,大臣和国人心里都会有个评判,只要舆论倒向了启,得到天下那也就剩了时间问题。 所以,大禹如果真想禅位给伯益,也就不会人为地安插在他身边这样一个定时炸弹,他其实就是希望有那么一天启动它,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续上) 而实际上,大禹的计划实施起来也很顺利,启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确实笼络了大量的粉丝,特别是以他为首的姒姓夏后氏众部落,更是对其死心塌地,唯其马首是瞻。 这些部落,实际上是鲧的兄弟、禹的兄弟建立的部落,因为禹姓姒的缘故,所以这些部落都以“姒”为姓,称为夏后氏。 禹死后,伯益成为天子,但是启这个定时炸弹按计划开始启动,广泛制造舆论,让“大禹子嗣当为天子”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时间风向突变,无论朝中还是民间,都认为伯益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及带有“大禹儿子”光环的启,从而为日后的兵变提供了心理和舆论上的巨大优势。 伯益为此很伤神,这不是蓄意已久又是什么,为了能稳固政权,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一举除掉启这个后患。 而这正是启想要的发兵理由。 终于,启以“伯益忘恩负义,欲杀大禹后裔”为由,先期造反,并最终击败伯益,成为了天下之主。 这应该是符合常理的事件经过。 有时候,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正常人的眼光看待历史,你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大禹的天子之位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儿子手里,不管这是不是他的本意,事实已成定局。 可能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儿子启继承发扬了他“世代传位于子嗣”的大政方针,将其置于国本之上,并用强化君权的方式稳固这种“父传子,家天下”的继位方式,使之成为历朝历代必须遵循的准则,除非前朝被推翻,否则君位将会由君主的子子孙孙世代继承下去。 这样的继位方式,我们称之为“世袭制”,而大禹,就是世袭制的开始。 中国历史从这一刻开始,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从此也宣告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启得到天下后,延续了父亲定的国号——“夏”,因为采取的是世袭制,所以其子孙都以“夏”为国号,从而出现了一个长期存在的政权,我们称之为“夏朝”。 史学界向来不认为虞舜执政时期的虞朝是作为朝代而存在,而公认夏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王朝,很显然,大禹就是夏朝的第一任天子,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夏启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 |
第九章 动摇的初夏(1 “夏”的由来) 夏朝,按照夏商周断代史研究的结果,大约确定它开始的时间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 历史上称夏朝这段时期为“夏”,这一称谓的来源至少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有以下几种。 最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认为“夏”为夏后部族图腾的象形字。 那么夏后部族的图腾是什么呢? 现代有学者认为是古老的“人面鱼纹图”,这里不过多解释,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人面鱼纹图”最终演变成篆体中的“夏”字。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则认为,同为姒姓的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zhēn xún)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十二个氏族,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这个联盟里以夏后氏最强最大,因此被推为联盟首领,自此这个部落联盟便以“夏后”为国号,而后世便用“夏”这个字来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统治。 唐开元年间有一个学者,名叫张守节,他一生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为《史记》做了注释,写了一本《史记正义》,它跟同一时期的司马贞写的《史记索隐》,以及南朝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张守节对于“夏朝”的来历也有自己看法,他认为这是大禹受封在阳翟后,被称为“夏伯”而得名。 不管“夏”朝名号到底怎么来的,但是随着这个名号的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也相应产生了,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是有着明显进步的。 |
经典人面鱼纹图 |
第九章 动摇的初夏(2 杀鸡儆猴) 但是,一种新兴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旧势力的反对,所以在夏建立不久,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开始质疑起夏启的权威。 这其实不难理解,大禹当年明确告知天下,要让伯益成为天下共主,现在到好,不管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事实结果是大禹的儿子继承了大禹的天下,以后就是你一家说了算了,别的部落没有机会了,这种突如其来的不适应,自然会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 有扈氏便是其中之一。 夏启成为天下之主后,决定在钧台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届时召集天下所有部落首领到此,以恭贺自己即位。 钧台就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南,也就是在当时夏都阳翟附近,后世称这次宴会为“钧台之享”,虽然没有文献详细介绍,但是我们也能想象到这次宴会的宏大规模。 然而对于这次天下部落首领的大集会,有扈氏却拒不参见,这明摆着就是要跟夏启对着干。 有扈氏的出身至今无从考证,且地望也有多种说法,至少有陕西户县、河南原武、河南原阳西南三地之说。 有扈氏的叛逆让夏启暴怒,这不是摆明了要带个坏头吗?不把这种苗头压下去,以后队伍怎么带? 出于这样的考虑,夏启决定御驾亲征,他召集姒姓十二氏族里的其他十一族,以及支持他的其他部落一起出兵,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之众,大军浩浩荡荡向着有扈氏杀来。 要说这有扈氏也确实是块硬骨头,见大军压境愣是不怂,全部落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最终双方在甘地摆开了阵势,形成了对峙局面。 对于这甘地为现在的何处,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有说在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甘亭镇一带,有说在户县甘河乡一带,还有说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部的,总之莫衷一是。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甘地一战对于夏启来说不容有失,这是树立威信的一战,万一战败,不仅损兵折将,而且联盟可能就此瓦解。 因此他在战前,在六万之众面前,庄重地进行了誓师,并作了一篇名曰《甘誓》的誓辞。 只见夏启放声道:“有扈氏蔑视仁、义、礼、智、信五常的规范,背离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命数,命我执行上天对他的惩罚。凡是战车左边的射手不从左边射击敌人,车右不从右边击杀敌人,御者不能使车马阵列整齐,这些都是不服从命令。听从命令的,我将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他;谁不听从命令,就将在社神面前杀掉他,并将他们的家眷收为奴婢!” 对于战前的誓词,没有必要啰嗦,就应该像夏启一样语气强硬,内容掷地有声,表明奖惩的措施,从而起到震慑作用。 夏启应该说还是受到绝大多数部族的拥护的,在人数方面也占有绝对优势,所以虽然有扈氏组织了坚决而有效的抵抗,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最终败下阵来。 |
(续上) 这次的胜利,实际上也代表当时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从此家天下开始。 然而夏启灭有扈,后世并非全都偏向于夏启,《淮南子·齐俗》中就曾说“昔有扈氏为义而亡”,也就是说有扈氏的反抗是正义的,是该受到提倡的。 东汉末年的学者高诱曾作注释说:“有扈,夏启之庶兄也。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伐启,启亡之。” 由此可见,这事夏启做得的确不够光彩,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就把对自己有意见的亲戚置之死地,这怎么看都是心狠手辣之徒才能做出来的事。 然而后世也有替夏启洗白的,在《吕氏春秋·先己》中介绍:“夏后启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可是再怎么洗,也掩盖不了夏启对权力渴望的形象,跟伯益争天子之位,用武力打击异己,这些无不是那个至高无上的“权力”在作怪,夏启也自然成为了一个饱受后世争议之人。 但不管怎么说,夏启获得了天下,他成为了新建立的夏朝的首任君王。 对于“伯”这个称号,夏启总感觉听起来不够有威慑力,无法代表天下共主这个身份,于是他绞尽脑汁,最后从“夏后”中单取出了“后”这个字,以此表示最高统治权力。 “后”字从象形文字方面来看,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形象,显然这是母系社会的遗风余韵。 但是这一点不影响夏启对“后”这个字的喜欢,自此之后,夏朝历代最高统治者都称“后”,夏启就是“夏后启”。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