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61页] |
作者:cdnwpu2019 |
首页 上一页[60] 本页[61] 下一页[62]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武王二十二年,蜀王吉克与冉侯冉聃私交是极好的,两位结识于角斗场,可谓不打不相识。古蜀国支援了冉聃大量的制式装备,如良弓箭镞,青铜制武器(矛、戈、剑等),其靠着自己非凡的毅力、卓越的勇气策马川西征战诸羌渐渐征服了西羌诸部落,用羌人熟悉和推崇的方式一统西羌,没有让昌意部落败退平原再次重演。冉聃后在茂汶(汶山郡)建“冉駹羌国”,被诸羌尊为“诸羌之王”,然而坐实羌王之号是后来蜀帝时代,后文详表!西羌与成都平原的历史关系自此进入了新纪元!推动历史滚滚向前的永远都是不容置疑的硬实力,软实力不过是和平年代的锦上添花。 同年,在打通各“关节”后古蜀地政治清明,农耕水利日趋完善,以金器、玉器、陶器、象牙等为代表的手工业特别发达,吉克便重操祖上“旧业”:治理商道。货殖商贸一直是古蜀地至关重要的一个经济活动,也是广域古蜀国存在的一个纽带。古蜀国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不至于云贵川,还向西辐射到了缅印、中亚、近东,向南触及泰越等中南亚地区。古蜀商道网络(西南丝绸之路)的国际化特征,不仅可见于文献《史记?大宛列传》、《史记?平准书》、《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等记载,还可见于公元前4世纪(前320~315年)印度旃陀罗笈多王朝(孔雀王朝)大臣考迪亚在《国事论》中的记述:“脂那(CINA)产丝与纽带,贾人常贩至印度”,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也有“丝绸”的相关记录…… 前后八年的梳理和细化,笮桥悬河栈道长空的古蜀商道网络(南方丝绸之路)便有了相当的规模,这是一条古蜀文明与东亚、中亚、南亚文明、近东文明经贸交流两地往来的重要通道,金沙的好些象牙就是古滇国从滇越(伽摩缕波国)贩来的(牙币 象牙珠)。在古蜀时期没有国内国际的说法,只有各种“道”,按今日之中华版图大致可分为国内段和国际段,古蜀商道不局限于如下梳理的商道,还有北出之米仓道、祁山道、故道,褒斜道等等,西出之冉駹山道(松茂古道),东出的峡江古道、东驿道(楚势力西进)等等,见前文所述。 |
以下内容主要为西南丝绸之路上各商道的蒐集整理: 西南丝绸之路国内段:起点为古蜀文化的中心成都, 从成都向南分为东、西两条主道。 西道沿着川西北和川西南山地蜿蜒南下的灵关道: 经邛崃、 雅安、 荥经(严道县)、 汉源、 越西、西昌(越嶲郡)、 德昌、 会理、 攀枝花、姚安、向西至大理,此道东汉称牦牛道,唐称清溪道。东道从成都南行, 经今乐山、 峨嵋、 犍为、 宜宾, 再沿五尺道经今大关、 昭通、 曲靖, 西折经昆明、 楚雄, 进抵大理。在东西两道之间还有一些支线, 如经宜宾、雷波、美姑、昭觉到西昌的支线和从西昌经盐源、宁蒗、丽江、剑川而抵大理的支线。此外还有更东的一条南下路线, 经今贵州西北, 沿牂牁江 ( 西江) 水路直达 “番禺” ( 今广州) , 这条线路被称为牂牁道。 东西两道在大理汇合后,沿着今天的滇缅公路过云南驿到下关,再南下越巍山、永平,越博南山,渡澜沧江到保山,再翻高黎贡山到腾冲(乘象之国),进入缅甸境内。保山及周边地区也是汉时的永昌郡,是大汉王朝触角的西南最前沿,故下关之保山一段也称永昌道,下关西行到博南山一段,又称博兰道。 |
以下内容主要为西南丝绸之路上各商道的整理: 西南丝绸之路国内段:起点为古蜀文化的中心成都, 从成都向南分为东、西两条主道。 西道沿着川西北和川西南山地蜿蜒南下的灵关道: 经邛崃、 雅安、 荥经(严道县)、 汉源、 越西、西昌(越嶲郡)、 德昌、 会理、 攀枝花、姚安、向西至大理,此道东汉称牦牛道,唐称清溪道。东道从成都南行, 经今乐山、 峨嵋、 犍为、 宜宾, 再沿五尺道经今大关、 昭通、 曲靖, 西折经昆明、 楚雄, 进抵大理。 |
灵关道 |
五尺道 |
在东西两道之间还有一些支线, 如经宜宾、雷波、美姑、昭觉到西昌的支线和从西昌经盐源、宁蒗、丽江、剑川而抵大理的支线。此外还有更东的一条南下路线, 经今贵州西北,沿牂牁江 ( 西江) 水路直达 “番-禺” ( 今广州) , 这条线路被称为牂牁道。 牂牁道 |
东西两道在大理汇合后,沿着今天的滇缅公路过云南驿到下关,再南下越巍山、永平,越博南山,渡澜沧江到保山,再翻高黎贡山到腾冲(乘象之国),进入缅甸境内。保山及周边地区也是汉时的永昌郡,是大汉王朝触角的西南最前沿,故下关之保山一段也称永昌道,下关西行到博南山一段,又称博兰道。 |
永昌道遗址 永昌道镇夷关 |
博兰道地图 五尺道地图 |
从永昌郡入缅甸、孟加拉(盘越国)、印度的路段有两条: 自永昌郡(保山)西行在高黎贡山上的诸葛亮城(保山市西隅)分开,一路南经龙陵、瑞丽到缅甸掸邦,经太公城至卑谬,再到印度的曼尼普尔等地;另一路则西北经腾冲至缅甸的密脂那、猛拱,再到印度的阿萨姆等地。 保山兰津渡 兰津渡摩崖石刻 |
曾经的古道 以竹为缆,以木为桩的筰桥 索道 双虹桥 |
西南丝绸之路国际段大致可分为川滇、滇缅、缅印三段,东、中、西三路 东路, 从蜀入滇, 至昆明、 经弥勒, 渡南盘江, 经文山, 出云南东南隅, 经河江、 宣光, 循盘龙江抵越南河内。 中路,也叫步头路,这是一条水陆相间的交通线, 水陆分程的起点为云南步头, 先由陆路从蜀滇之间的五尺道至昆明、晋宁, 再从晋宁至步头, 利用红河下航越南, 这条线路是沟通蜀、 滇与中南半岛的最古老的一条水路。 西路,即“蜀身(读yuan)毒道”, 今称 “蜀滇缅印道”, 从大理出发,经保山、 腾冲、 出德宏抵缅甸八莫, 或从保山出瑞丽抵缅甸八莫,再经缅甸八莫、 东印度(孟加拉)、 北印度、 西北印度、 巴基斯坦,至中亚阿富汗,从伊朗以北入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 转至小亚细亚以至东地中海。 这条纵贯亚洲的交通线是古代欧亚大陆线路最长、 历史最悠久人文历史最丰富的的国际交通大动脉之一。 |
丝绸之路国际线路示意图 |
还有一些历史上存在过的路段不见,或偶见于史料记载:如宋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三中记录的自安南交趾经由红河水路入云南,循步头陆路经通海、晋宁、拓东城、安宁西去羊苴咩( 大理) 、永昌城( 保山) 、诸葛亮城( 高黎贡山),再经南北二路去骠国与天竺的道路;又如进桑麋泠道,这是先秦至汉晋时期除“蜀身毒道”外,中国西南与外界沟通的又一重要道路,这条道路从滇池地区南下,经通海、贲古( 今云南蒙自蛮耗一带),过进桑关( 今云南河口、马关一带),沿红河到达交州( 今越南河内一带),然后再经水路通达印度及其他地区;若返程则从海外进入交州, 然后沿红河到达滇池地区;再循“五尺道”或“灵光道”进入四川。 随着时代和经济重心的变化,以及北方丝绸之路和水路航运的使用,有些艰辛异常的山道使用的越来越少,千百年后有一条著名的古道或可以给曾经的山道做铭,即“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滇川藏与印度相连接的一条通道,它有三个出发点:一是滇西南的普洱,二是临沧地区的顺宁等产茶地区,三是四川的雅安。从普洱、顺宁北上的路也称为“滇藏大通道”,此道可分为南北两段,其南段从两个产茶的出发点到大理会合,一是从西双版纳、普洱一带出发, 经过景谷、镇沅、南涧到大理;二是从顺宁、云县、镇康、双江、缅宁等地汇集到大理,北段是从大理经丽江、中甸、德钦, 进入西藏邦达。从雅安出发的路线:西行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进入西藏,最后在西藏的邦达与上述路线汇合, 在邦达又分两条商道通往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 随着西南地区诸多商道的拓展,东南亚文化的相互交流便愈发通畅,及古滇国崛起和繁盛,古蜀文化和古滇文化逐渐扩展到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泰国的班清中晚期文化(如尖底陶)和越南的东山文化(如铜鼓),略过不表! |
茶马古道界碑之一 |
茶马古道 简图 |
永远的马帮 |
永远的古道 |
西边的蜀武王在大兴土木力拓商道的同时,东边的楚国也挺忙,他们干了一件更大的事:修长城!!!什么?楚国修长城?是的,楚人是中华历史上最早修长城的,不过楚人的长城不叫长城,叫方城(方城夏道)。《左传 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 载: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至今探明的楚长城西起湖北省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东南至桐柏县,信阳地区,总长500多公里。楚长城算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后来的列国有样学样把长城筑的有声有色,当然,最可歌可泣的就是始皇修长城蒙恬守边疆防匈奴。那长城是秦始皇时修的吗?当然不是,因为燕赵早就把长城东段的毛坯打好了,秦国只是负责了长城西段(秦长城)的工程,然后把东西连通起来,此处不展开叙述! 楚长城地图 |
残垣 |
依稀可见的复原城墙 |
羊子山祭祀台 复原图 |
羊子山作为风水宝地时 的土砖一览(汉) |
补6053楼 自公元前925年蜀主古蜀阿吉起,在一代又一代蜀主、蜀王、蜀帝的不断扩建和修缮下,望川台(羊子山)最后建成了大型祭祀观测台,既做璇玑玉衡观天测地也用做祭祀会盟(大抵类夏之容台)。最终修成的望川台结构为三级四边形,每边长约百步,高台分上中下三级,底为地,中为人,上为天,每一级高约两丈。 每一层的建造方法大同小异:墙基先用木夯夯实(夯筑),夯成约12厘米深、6米宽的基槽,由基槽上砌成方形的土墙。土砖的木模尺寸是专人校准,以控制好每匹土坯砖的长、宽、高没有差异。土砖制作(未烧制):木匣置于平地,底部铺上石灰,把堆泥打散晾干,做成泥粉,再过筛以获得细制泥沙,倒泥沙加揉成长条状的茅草,再加泥沙,然后用木夯舂压,上面再撒上石灰,卸木匣,晾干后即制成长、宽、高分别为65厘米、36厘米和10厘米的土砖,砖内还掺有大量藤草之类的纤维植物以增强土砖的韧性,后世在建造土房时,土砖内改用竹篾以取代茅草。待木转干结后,采用平置和上下相叠的方法累积在基槽里,砖缝间用细泥粘接。这样由内及外,由下而上,一层层一圈圈的垒上去,后世则以此为基,沿着中心由内而外一层一层的扩修。。 武王三十三年(前675年),中原周朝宫廷政变,周王被卫、燕撵出了朝廷,真是命苦啊。同年,秦国秦宣公继位,吉克命王子克诺朝秦,一朝秦公即位,二贺秦迁新城,三修盟誓之好,四固陇西商道。秦蜀两地由此便多了些商贸往来,进蜀入滇的牛马也是多了起来,两国的使节来往虽然不多,但两地的经贸活动确实一定都没落下,暂略过不表。 次年,待诸事毕,古蜀国在望川台(羊子山)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和诸侯会盟! 武王三十五年(前672年),吉克于望川台祭天祭祖,以年事已高不善国事让位于其子古蜀克诺,循着古彝祖灵的指引南巡到了祖地,七年后,薨于洛尼山。 |
蜀王篇大抵到武王吉克完结,后面便是蜀帝篇。前面有说过下周起会开 中华上古史 的帖,还请诸位老师、朋友多多指正! 因为工作原因,蜀帝篇的更新可能会迟缓一些,还请大家多多理解! |
朋友们好,新帖:考古启示录—解密中华文明的峥嵘岁月!已经在煮酒版推出,还请各位师友多多指教! 古蜀史说 也会陆陆续续更新,不会停的 |
首页 上一页[60] 本页[61] 下一页[62]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