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9页] |
作者:cdnwpu2019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笏譌篇 生卒年 公元前1376年——公元前1318年 笏譌 胜遇之子,生于公元前1376年,如果说胜煜一生无所作为毫无闪光点的话,其儿子笏譌还算为他挽回了些许颜面。 笏譌,胆大心细,敢想敢干,富探索精神,曾派使者北出东出了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情况,把古蜀地的商贸触角延伸到了黄河中上游一带,沿着长江到了长江中下游,触及荆湘百越一带。其父胜煜1346年卒的时候,他还在长江下游一带行商游历,对长江流域一带,尤其是荆湘一带甚是了解,对巴地的盐业颇为艳羡。胜煜猝卒后,笏譌继任神王之位,随即派槽人北上,经广元汉中,走古陈仓道到了陕西和山西,到了黄河中游一带。此时正值商朝鼎盛时期,中原文化很是兴盛,笏譌感慨万千,古蜀地偏于一隅,与外界交流实在太少了。古蜀地南下北上商贸的往来虽说繁盛,但相比中原还是差距巨大。 公元前1345年,夏伏,时有所思的笏譌找来柏氏族长议事,谈及自己的想法,慨曰:“吾地偏于一隅,与外界往来不利,外界繁盛之景,非吾地能及也,柏老何解?” 此时柏氏族长曰柏辛,算得蜀地少有的知识分子,对蜀地情况自然熟悉非常,对中原情况也是了解一二,当下便与笏譌说道:“地之兴,在于教,明教化,知礼仪,开民之智乃立国之基”。 笏譌深以为然,古蜀民确实需开智明理,于是对柏辛深鞠一躬,曰:“礼教之兴托于柏老,聪颖雉子任择。” 柏辛叹曰:“吾闻中原有语载之文符,奈何吾地迟滞!” “派吾辈智明之人前往中原习之,可否?” “甚好,然文符之兴非一时也。或可明言,梳语为先”。 “柏老所言有理,望酌情而行!” “善” 回族后,柏辛立马着手回去组织人手前去中原学习文字之道,同时领行人再次梳理古蜀语以教子,梳语或可自究,然文字之道何其难也!那时文字的创作和使用绝不亚于今天的黑科技,不经过系统长期的专门人士教导又怎学的会。以今人的智力和阅历来看甲骨文都如看天书,更别提没什么文字概念的古蜀人,他们能知道多少?能学到什么?毫无悬念的,柏老派去中原的学人,只是在安阳看到张贴的“殷商文符”告示,怎么找人学习那是完全摸不着头脑,语言与中原不通,也找不到人提供门路。窃以为文字的诞生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诞生,其过程极其漫长而艰辛的。甲骨文不是殷高宗武丁时期才有的,殷商应该早就有了,甚至夏朝应该就已经有了甲骨文的雏形。在殷商继承夏朝后,完善成为能记述的单体文字,比如《吕氏春秋?先识篇》记载的: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但无效,即弃夏而奔商。毫无疑问,此时的史官应该兼具梳理和管理文字的职能。可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卜辞多是集中在武丁时期,给我们造成了错觉,以为甲骨文是武丁前后才诞生。 这个时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像西游记里唐僧西行取经有国君接待,盖个文书就可通关,这时的古蜀国在哪里根本没人知道,也没人愿意搭理。古蜀学人在安阳逗留许久,无果。后堪堪将古蜀语和安阳雅语弄了明白,互相印证,大概知道了榜文的意思,最后依葫芦画瓢将殷商文符告示拓画下来带回了古蜀地。 |
今天尽量两更,补交作业! |
笏譌和诸族长看着已画走样的“殷商文符”,一脸蒙圈,什么意思?完全看不懂啊!最后在学人用安阳雅语和古蜀语言对照后,一点点理解了甲骨文的制作思路,识文符可是个需要读懂天书般的智慧才能破译的工作。柏氏一族连猜带蒙模仿了好多年,同时借鉴古彝(夷)文的创作思路,整理出一些简化的图符,这就是原始版的“巴蜀图符”, 但数量是极少极少的。巴蜀图符在古蜀帝时代又有所简化和创新慢慢成为“巴蜀文符”,其形比较接近古彝(夷)文,因为古蜀地的世事变迁和文符需求一直都显得不是那么必须,导致文符更多时候作为大族印章或器物的标识,抑或类事表达,数量也是极少的。加之没有客观条件促使其进一步成为单体文字用于记述,直到后来的开明时代“巴蜀文符”才慢慢向“巴蜀文字”转变进化。 虽然在文字上没多大突破,但此时古蜀的通行语(羌汉)结合羌汉彝三地的发音特点,去其异,取其同,慢慢形成了原始的古蜀通行语:尔玛语(尔苏语前身)。 北到褒地只需跨越高耸的潘冢山即可,但自褒地出秦岭到陕南的古陈仓道实在是太艰难了,山高路远,来回一次没有两三年是不成的,这对北出商贸而言特别不利。于是笏譌派槽人重新考察北出秦岭的道路,勘察后发现借道褒水、斜水可以缩短很大距离,只是需要在一些险峻之处想办法疏通和连接。蚕丛柏氏开商贸道路北出秦岭也是偶有探索这条道,但是因路途太险而极少选用,多采用陈仓水道,偶用祁山道。古褒斜道特点是蜀陕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很惊险,今天的褒斜道经行路线大致为:自古长安经户县折西过周至、眉县,由斜谷口入秦岭,再沿斜水东侧南行,经鹦鹉嘴、下寺湾,越老爷岭入桃川谷,西过灵丹庙、杜家坪,登五里坡,进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红岩河上游,折向西南行,经两河口、关山街、古迹街、西江口镇、孔雀台、马道镇、褒姒铺,穿石门或越七盘岭出褒谷口,经褒城到达汉中,全长近250公里。褒斜二水在今宝鸡市太白县城东11公里处分流,斜谷平缓宽畅,距离不足百里,而褒谷除上游近20公里平缓外,红岩河以下至褒城之间山谷狭窄群峰峥嵘,为褒斜大栈道险峻之地,其险现存的石门栈道可见一斑。 同年秋,笏譌获悉可能有这么一条道后,遂召集族长和各官职负责人,商议拓展这条北出商道是否值得。 议事殿上,柏老柏辛叹曰:“褒国据褒口,褒河水流湍急,石壁擎天,开壁移石,耗时长也,耗资盛也。吾地铸器于先,筑城在后,耗资巨盛,今恐难为也。” 夏氏族长姒訾也感慨曰:“褒氏虽据北地近七百岁,欲开壁去石欲贯南北,亦徒劳矣!” 杜氏族长,默然不语! 古羌族长姜酆向笏譌拱手,低沉曰:“吾族人于群山之中筑石栈,作山间通行之用。然道艰险,亦难矣!” 笏譌闻言眉头一扬曰:“石栈,何物?” 古羌族长姜酆曰:“于山间夹缝立石,无缝,则凿口立石,铺板为路”。 其他有见过石栈的族长,若有所思,没见过石栈的族长则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柏辛见过石栈,看了看姜酆,问曰:“有缝则易,若无缝,以当下之器,如何凿口?” 古羌族长姜酆叹曰:“无计矣!” 这次商议以无计可施宣告结束,但这个会议开启了后来古褒斜道的拓展思路。笏譌派遣族内信使北上褒国商议开古褒斜道之事,但褒国自商朝取代夏朝后,对殷商毫无好感,与殷商的交流已经阻断多年,古褒斜道业已废弃,褒国根本无意重开古褒斜道。 古褒斜道开辟在笏譌时代就此搁浅。 公元前1328年,在励精图治的笏譌、食官们及古蜀先民同心同德的共同努力下,古蜀地重现生机,古蜀先民重新找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衣食有着的生活劳作状态,勤勤恳恳的耕耘和开发着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北部和西南部此时已经开发近半,平原的水利状况也大为改善。 公元前1318年,操劳一生的笏譌,卒于三星堆,终年58岁。古蜀地为笏譌的去世举行了高规格的火祭仪式和声势浩大的祭祀悼念活动。 |
鵸翼篇 生卒年 公元前1352年——公元前1288年 鵸翼,笏譌之子,生于公元前1352年,性厉韧直,口疾善辩! 公元前1318年,笏譌卒,年34的鵸翼继任神王位,笏譌开启的平原良好局面成了鵸翼强化王权和阶层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在未征求各大族长的意见下,鵸翼重命百官,强化王权,重修祭制,对平原王族、贵族、平民进行身份划分,做地域标记,同时强化神王卫队权限和配备,加强平民管理和赋税的征缴。 鵸翼的蛮横施为遭到平原各大族的强烈抵制,渐渐引发古蜀先民的严重不满。 鉴于鵸翼的强权行为,柏老、夏老、杜老、古羌族长等无法置身事外,在族内和平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到议事殿找鵸翼,试图劝劝鵸翼。 柏氏族长柏蕴,对着鵸翼拱手,语重心长道:“王权之授乃天神之慈恩,聚民之所望,当惜之。吾地民风蛮悍,未有约束,毋强行施为,宜导之教之”。 鵸翼闻言,微微一笑曰:“柏老谬矣,民不智则宜制,行无度则宜束,尊卑有序,则利于秩。” 柏老闻言,鵸翼之言似无不妥,唯有叹息,无语。 夏氏族长姒廉起身拱手续言曰:“吾族曾以奴驭民,民智不开依本性而为,然吾等所尊乃天,民之所畏亦天,王权乃天授。今吾王欲王取神权,恐非议甚重,望慎之!” 鵸翼轻轻掸了掸衣袖,淡然一笑曰:“汝族亦曾奴驭,当知民之性。吾地固有异,然民知神而不知王,王权势微无利于国。国中大事,乃祭与杖”。 夏氏族长姒廉闻之,无言以对。 杜老杜奭进言曰:“民,上为天为神,下为口为粮,所畏乃饥。王之所司,粮也,饱腹糊口,则无怨也,而后天下平,反之亦然。” 鵸翼闻言微微一窒,继而言道:“杜老所言有理,粮乃万民之本。然国无秩,尊卑无序,言行由性,不服号令,几无管束,国何以国?” 杜奭闻言摇头,唯有叹息。 柏老、夏老、杜老见劝诫无益,皆望向古羌族长,意思是:羌老,你没点什么要说吗?羌老姜蒙,眼观鼻,鼻观心,默然无语。 鵸翼轻轻一笑,曰:“羌老无须讳言,可畅所欲言”。 羌老深深的看了鵸翼一眼,拱手曰:“吾王欲取神权,立国称王,恐非时也。” “何意?” “吾地产出丰腴,安居乐业,货殖兴盛,兴也。然礼教习俗、文书手工,滞也。吾地立足之本,乃天神授,乃民之所向,若强行施为,时不利也。” 鵸翼站起身背负双手,双拳紧紧一握曰:“事终有始,今不为,明亦为。先祖披荆斩棘,克千难万阻以有今日。吾辈当继先祖之志,造化乾坤。” 诸老皆是默然,喟叹,知事难为,皆起身曰“善”,后向鵸翼拱手告退! 公元前1315年,秋,经过三年筹备,鵸翼主持祭祀大典,宣讲王权神授,代管天下,民以王权为尊,百官归位,从此王族、贵族、官、民界限划分清晰,鵸翼一世王权攀至顶峰,半民主半封建制的古蜀国,现。 不仅如此,为彰显赫赫王威,约公元前1310年鵸翼对祭祀物品做了更换和添加,将老旧的祭祀之物掩埋于祭先祖的祭坑(斑驳的人头像,人面具,牙璋,玉璋,跪人像等),更换和添加了更光鲜的新祭物,这又是一番大动作,可苦了古蜀平民。 此时祭祀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原来是春种秋收可能才举行祭祀,自胜煜起,祭祀增添了祈福,辟邪,天灾(地动,水灾),出征等等,祭祀的种类越来越多,程式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每次祭祀都要举行火祭仪式(器物在火祭地就地掩埋,大致在一二号坑周边区域),如辟邪去瘟,天灾送魂,出征祭天等等,古蜀先民的负担是越来越重。 幸运的是,鵸翼遇上好光景,平原五谷丰腴,产出颇盛,古蜀地才没有哀鸿遍野。 收成好了自然也就有了余粮,多余的粮食后被做成各种米酒(曰醴),烧酒之类的,古蜀地的酒文化自鵸翼时代起渐渐兴起和繁荣。 公元前1288年,鵸翼,卒,其子扈賁继任王位。 |
首页 上一页[8] 本页[9] 下一页[10]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