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古蜀史说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古蜀史说[第95页] |
作者:cdnwpu2019 |
首页 上一页[94] 本页[95] 下一页[96]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考古启示录已更新,请师友们多多指正 |
不管是考古工作人员,还是历史研究人员,我想他们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也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努力,我们虽不是一线工作人员,但我们可以可以在精神上给他们的工作以理解和支持。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其特点和难点,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可以尽量不帮倒忙,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不去做过多评价,不妄作揣测,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理性看待吧!大家切莫再对三星堆工作做其他的评价,请大家把焦点放在三星堆研究的本来上吧,谢谢大家! |
在所有中华史前史的拼图里幸好有了个成都平原,有了个三星堆,否则还真找不到解开中华史前史的钥匙,不幸中的万幸,在三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三星堆几个坑的零零碎碎还能保存下来。古蜀人给今人留下了巨大的宝藏,也留下一部待解的天书,盆地目前的考古出土和收获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提示,古人做的也已经足够,就看咱们今人能否尽功了。 |
@forever2021九门 2021-12-08 22:51:32 言外之意,这些零碎还能重现昔日光辉,证经补史? ----------------------------- 九门兄,应该说中国历史要好好的感谢三星堆,要好好的感谢三星堆人把这些器物给敲碎了,不会“活”不到今天,三星堆的器物拼接虽然难点,好歹是保存了下来,很有意义,极其重要。待后面把三星堆解读开了之后,大家会发现三星堆可不是证经补史那么简单,现在我只能说三星堆很重要,不是因为它的神秘和奇特,而是因为它巨大的史料价值。 三星堆这本无字天书,我前面说过将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后机会复原的一段历史,很重要的一段历史。 |
@先秦时代2020 2021-12-09 14:52:26 真心感觉,学界对三星堆的研究毫无进展 ----------------------------- 三星堆七八号坑发掘完毕后,考古学者腾出手来后,应该会不断的有研究资料出来的,等等吧 |
@先秦时代2020 2021-12-09 16:22:01 许宏先生也在冷观三星堆中提到:在马上出的书里面--溯源中国,我一直在讲,我们知道童恩正教授提出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杰西卡·罗森教授提出“中国弧”的概念,而三星堆正好就在这个弧带上,这是沟通中原,东亚腹地跟内亚地区的纽带和桥梁,这样一种碰撞才导致三星堆这样的东西出来。而且,中原从二里头到二里岗时代高精尖的、王权独占的用复合范铸造青铜礼容器的高科技,到殷墟时期泄密了、外传了,至此改变了东亚大陆的国际...... ----------------------------- 先秦兄,我们尊重考古学者的见解吧,考古有考古的说法,历史学有历史学的说道,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把史前史或不明史说清楚。我个人的意见是,三星堆的青铜器不是殷墟定制,也不是从二里头搬过来的,中国的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接触、学习、模仿、探索和运用的过程,在我个人的理念的,我认为青铜只是冶金史上的一个阶段性伟大成就,推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应是铁器时代,所以将青铜文化直接等同于阶段性文明并不明智! |
@燕塘湾1955 2021-12-10 14:48:40 复旦大学王教授认为,三星堆的铜立人像和其他铜人头造像是偶像崇拜,是用来祭祀的,用来展示古蜀人的神权世界,这个观点您怎么看,是这样吗? ----------------------------- 燕塘兄,我个人认为三星堆的铜人像也好,还是其他造像,崇拜的意义不是那么明显的,也不是用来祭祀的,这些铜人造像有着很具体的用途,也有很明确的指针意义。一句两句也说不清,必须要搞清楚彼时的历史背景才行,待我把启示录梳理差不多了,再来做一个详细的论述,三星堆的青铜器没有多余的! |
@蜀王的回忆 2021-12-12 22:25:10 请教楼主先生,蜀学、蜀史与巴蜀文化,此三者有何区别? ----------------------------- 蜀王殿下,问的问题有点考人,有点宽泛,我就我知道的说点看法吧,蜀学属于文化范畴,是对蜀地自古以来的文化养成和表现做的一番研究和探索,在西华大学有一个 蜀学研究院吧,这跟四川师范大学 段渝教授领衔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二者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巴蜀文化兼顾了巴地和蜀地的历史探索和文化交互,这可以从段教授的产出比西华大学谢桃芳等学者的产出更多了。他们都是对古蜀文化和历史的贡献者和推广者,给他们点个大大的赞。 而蜀史就比较难说了,因为文献的缺乏,现在蜀史研究想不走考古路线都不行,但考古资料同样匮乏,还难以解读,这给学术界和考古界带来了莫大的难题,但我相信对他们而言,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其他地方可没三星堆这么多素材可供工作。 蜀学,蜀史,巴蜀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许是一块很重要且关键的部分。 |
@幽冥子lian 2021-12-13 09:50:32 楼主先生,现在三星堆发掘尚未完成,三星堆文化阐释工作还未正式开始,三星堆的解释连由头都没找到更不要提结论。看你前面所言及对川大,川师大,三星堆工作人员的点评见解似乎透露出您已窥的三星堆密室之门,请教楼主先生,您觉得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您做出的分析是和三星堆文化是契合的呢?谁又来做这个大众法官呢?还望不吝赐教,谨呈! ----------------------------- 幽冥兄,这个问题有些许的尴尬,因为我前文确实信誓旦旦的表过态说我已打开了三星堆的一扇门,倒没想过如何自证,就像许先生等说的“自证性”,如何自证呢?伤脑筋。 标准和方法,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觉得一个好的设想提出来应该具有几种特点,比如能揭开学界困顿已久的疑难,基于考古实物的三星堆文化阐释应该能经受住考古逻辑和历史文献的检验,即便没有“实证性”材料的论述也应该有基本的历史逻辑。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应该是让学者能有所领悟,三星堆爱好者能理解,乃至高中以上学历水平的普通大众读起来也通俗易懂,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到二重证据相互印证,论述前后贯通,能经受的住检验吧。 一个合理的假说,应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带出更多的问题。 |
@资阳大梦 2021-12-13 11:38:04 范勇在《破解三星堆之谜的文化意义》中指出:必须要将三星堆这种独特的文明放到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之中,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才能解开中华文明的许多疑问。或许现在还难说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之源,但完全可以说,三星堆文明对于了解中华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很清楚,如果对三星堆文明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我们就只能将其视为一个地域性文化,从而与华夏密码失之交臂。而我们难以从三星堆文明中寻求到解开华夏文...... ----------------------------- 资阳兄,首先要给范勇先生点赞,他对三星堆文化,古蜀文化的关心,由此体现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令人肃然起敬!这篇文章应该是他六七年前发表的吧,你引用的这段话前半部分是OK的,后半部分是范勇先生基于不能在重现“敦煌学在国外”的学界尴尬,让“三星堆学在国外”,因为国际友人在文字翻译这块实在是太过“强大”,比如苏美尔泥板书,实话说我一个都看不懂,罗森塔尔碑碑文,也一个都看不懂,我检讨! 三星堆有“文字”的很多文物绝大多数在民间,在祭祀坑里出土的目前三星堆官方承认的就是那七个字符,另外三星堆遗址上(12平方公里)也出土过一些字符,但不是出土在祭祀坑,三星堆官方并未认同。 川内很多学者都有着对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化的关切,范勇、张如柏、胡大权等等,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一颗相对理性的心态,没有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情况下,不能以情绪带入来看待民间的三星堆文字或古蜀文字,还是要有全面的鉴定和评估后谨慎选择,这个问题前面有讨论过的。我个人认为即便民间收藏的文字有“伪作”的成分,但也不是今人能“伪作”的出来的,这些“伪作”也有着相当的历史了,是可以作为一些参考的! 三星堆文化、古蜀文化可以从此次三星堆发掘寻找的路径和契机,相信会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时候,稍安 |
@2020的沉思 2021-12-15 10:54:34 请教楼主,三星堆博物馆的器物您可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 兄台你好,三星堆博物馆的器物都是发掘出的,保存的比较好的,或是修复的比较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极少数器物。目前,对外公开展示的青铜器物可能不及十之一二,要解开三星堆博物馆的器物离不开其他不知名、未公开器物的帮助,所以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需要全面的了解三星堆出土的器物,这不仅要看三星堆历次发掘资料和发掘报告,还需要看实物表现的。 不过,在我个人的认知体系里,三星堆出土的和对外公开资料中的器物大抵够了,应能够将这些器物做出合理解释的,不仅仅是三星堆博物馆已展出的,还包括那些没有展出的。现在我是在尽可能的完善三星堆时期前后的社会面貌和人文内涵,简单的器物解释并不能有效的反应出三星堆时期的文化面貌,遗址器物的诞生一定与当时社会直接相关,我想尽量不去做盲人摸象般的解释,尽量做出系统有效的解释,不然,我前面放的话就真成了空话大话了。 |
@亚布斯基 2021-12-15 15:31:41 电影《三星堆之开明盛世》:三星王国的国师巫觋要建立“万神之国”和大将军杜宇要建立“万民之国”的冲突和拼杀,着力描写蜀王杜宇开国而后失国、杜宇化鹃、啼血终古的传奇故事。通过鱼凫女王、氐羌公主和杜宇之间情感纠葛的爱情赞歌。大家怎么看? ----------------------------- 亚布兄,在我个人古蜀历史的认知体系里,这样的故事架构可能是不合适的,虽然我理解三星堆时期金沙时期开明时期的历史不明确,但很明显的是把这三者强行串在一起是不可能的,这三种文化前后至少隔了五百年。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人文故事可以创作,但基础历史(考古)框架还是要合理才行。这只是我个人的粗浅见解,仅为参考 |
启示录已更新,请大家多指教 |
首页 上一页[94] 本页[95] 下一页[96] 尾页[1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