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真實修道二十年的人解釋道德經前三章!!!重磅,不看就是虧了啊。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真實修道二十年的人解釋道德經前三章!!!重磅,不看就是虧了啊。[第4页] |
作者:独孤求败AH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无名和恶名。。。。。。孤寡不谷。。。如果老子说了这么多。。。你还没有明白。。。那我只能说,你可能不是太适合道家。。。换个佛家,或者儒家试试看。 |
当然,写东西还是要认真一点。。。不能偷懒。。。 所以,我把那些四个字的几句话的意思大概说下。 故建言有之——就是现成的话,叫建言。 明道若昧——昧,就是曚昧。。。其实昧的主要意思,就是触觉断了,接不上触觉,叫昧。曚呢?就是眼睛被蒙住了,眼睛接不上了,叫曚。 进道若退,——进退这个很简单。不说。 夷道若纇。——视之不见曰夷,什么是纇,就是瑕疵。。。比如我们看东西,就好像看到衣服上的卷毛、或者瑕疵一样,不去管它。 上德若谷;——上德呀,就好像低洼的山谷,怎么呢?——水都往低处流啊。 广德若不足;——你这个人德行很广,却好像呢,德行走不出门一样,显得很小的。 建德若偷;——你建立自己的德行。。。却好像偷了别人的东西一样的感觉。。。为什么呢?你谦虚了你收益。。。那不是偷东西吗? 质真若渝。——渝,就是改变。有说两情不渝的,这个渝就是改变的意思。。。你的质地很纯真,但是呢,好像那个爱情的对象天天转移一样。。。你今天爱阿三,明天爱阿四。。。看着很多情。。。其实吧。。。爱是一直存在的。。。老子用这个比喻,去说明质真。 大白若辱;——大白的人,好像受了辱。。。你从表面看,他受了辱。。。可是人家大白呀。。。 大方无隅;——道家叫方外之人。。。什么是方外之人,就是方法(机巧之心),是方外之人。。。大的方法呢。。。无隅(就是边角,比如这个八卦有四正,四隅)大方,没有边角,看起来呢,像一个圆。。。 不要小看这个东西。。。现代很多应用。比如这个圆周率的破解。。就是用三角形去搭。。。还有现代很多虚拟引擎5,就是用很多三角形,三角形理论上可以构成任何多边形,当然包括圆形。。。只要足够多,拉远距离,人的肉眼是看不到锯齿的。。我们的地球是圆的吗?——人的角度看是圆 的,但是一旦到了某个境地,看上去全是锯齿。。。是三角形的。 大器晚成;——这个人大器。。。老子是反对君子器化。。。那么为什么说大器呢。。。大器呀,就是不器。。。其实我们讲专科,就是器。。。大器呢,就是本科。。。之所以晚成是走法不一样。。。比如一个八卦,每一卦都有三个爻,你一个技能点只能点一爻。。。专科比较简单。。。三个技能点。。。一个乾卦,或者一个坤卦,后者一个其他什么卦就点满了。。。本科的点法不一样。。。它是横着点的。。。不是纵着点。。。所以,他有技能点。。。乾上点一点。。。再有一点,坤上点一点。。再有技能点,离上点一点,再有呢,坎上点一点。。再有嗯,就艮兑巽震上点一点。。。他已经点了八点了。。。付出的远比你的三点大。。。但是这个人呢,看起来还想没什么用似的。。。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会的不精。。。举一反三能力很强。。。但是专科知识垃圾。。。 你不急。。。。到了十六集。。。他全部八卦二级了。。。 再不急。。。到了二十四级。。。三层八卦全点满。。。。这个人就是全才了。。。 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文治武功、音乐小说,男欢女爱,科学文化,就没有一样不懂,也没有一样不精通的。。。这样的人呢,全世界都很少。。 但是也有,有一些很杰出的。。。一般头上挂着很多头衔,比如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发明家。。。等等等。。。很多人头上挂着很多头衔,往往这样的人,成绩越大,成功的越晚,早年越不得志。。。因为人家的技能点点的要比你多得多,所以短时间内看不见能力啊。 大音希声;——大音,其实是触觉,还记着我上面讲的,三者不可至吉,老子说的那个话嘛?混而为一。大音啊,其实从触觉来。腹部来。 大象无形;——大象,从心中来。 道隐无名。——说过了。 |
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呀,很善于贷款。。。而且还贷款成功。。。 不是啊。。。“道”,才能够使得万物善始善终 好像一个圈一样,很厉害,都套进去。 其实呀,是说一个黑白的圈3. |
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小伙伴可能要问,道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万物! ——万物呢,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家的思想,是冲和。。。佛家呢,你猜一下?对了,当然是和冲啦。 你看,就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
万物,负着阴,抱着阳。还天天冲突。。。冲突没什么。。。还是和气的。。。 不打不相识,不吵不过瘾。 这个状态。。。老子这样说 |
那么,你可能很奇怪了。。。到底是什么两种东西呢。。。这个阴阳如此冲突啊?! 这阴气和阳气,为什么要天天冲突的呢啦? 这两种气又是什么呢。。你别急。。。老子马上说的。。。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你看,老子马上提醒了,人们所讨厌的,不过是孤寡(就是寡妇,老光棍,乞丐)。。。但是王者呢,把这个叫做自己的名字。。。天天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孤王有瘾。。。孤王那啥。。。所以,就很奇怪。。。 为什么王工要把孤寡不穀当自己的称呼!? 原因呢,我们上面说过了。。。但是老子这里再说一遍。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注意啊。。。损和益不是同一领域的概念。不然是不能理解这句话的。 利益。。。利是实体物质。。。益其实是精神上的,主要是那个名誉带来的享受。 所以,物有损。。。则名声会变好。。 名声大了,物体会损。。。、 这跟老子说的‘’名成身死‘’是一个道理。。。其实呀。。。主要是因为,名和色的对应关系。 老子其实讲很多。。。都讲这个名和色的关系。。。 包括佛祖也在十二因缘里面讲到,名和色。。。 名、色,就是很重要的一对CP关系。 两人是冲,而和。当然,这是道家的看法。佛家的看法。是和,而冲。 |
两者是冲,而和。当然,这是道家的看法。佛家的看法。是和,而冲。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人家所教的,我也教。。。那个意思,就是说呀。。。跟大家教的有一样的东西,人家会认同你。。。 那老子的话很深的。。。人家教的,我也教。。。你老子是那么简单的人嘛?!!——所以你想。。。他到底啥意思? 所以,人家教的,我也教,这就好像是在混世。。。不是真的!。。。 那么真的呢? 先不要急。。看不懂这一句,我们还可以先看一下句,联系下上文,更容易读懂意思啊。。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啥?——怎么忽然从教书匠,变成什么强梁者?是强盗吗? ——哎。。。你说对了。。。就是强盗,是盗跖。 孔子见盗跖!! 老子说,强横的人,不会死。。。好嘛。。。我将以为‘教父’!! 老子开始说黑话了,只是这黑话说 的很隐晦。。。我也不敢说这些黑话就是老子的意思。。。因为老子没明说,全靠大家自己领悟。。。 ——所以,不要以为只有西方的电影放《教父》,中国也是有《教父》的。 你要当个教书匠,教人家教的,还是。。。。。。 反正孔子临终的时候是后悔啦。。。说我一辈子教人。。。不学兵哥。。。结果弄得灰头土脸。。。人家尊重我也不是真的尊重我,只是拿我当一个‘正直正确’的形象代言人。。。其实都是假的。。。你们这些弟子,能当王的就当王,不能当王的,也要当诸侯。。。我这辈子呀,活的还不如盗跖快活呢。。。你们千万不要学我的啊。。。 然后囧去世了。 |
总结:老子这一章啊,讲了道生万物。。。讲了万物冲气而和。。。 讲了王者用恶名。。。 讲了名成则损。。。 讲了恶名昭彰的盗跖教父和这个流芳千古的孔子教书匠。 当书生,那都是混不下去的时候当的。哎。 |
总结:老子这一章啊,讲了道生万物。。。讲了万物冲气而和。。。 讲了王者用恶名。。。 讲了名成则损。。。 讲了恶名昭彰的盗跖教父和这个流芳千古的孔子教书匠。 当老师,那都是混不下去的时候当的。哎。 |
孔子一辈子也当过官,只不过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还不得重用。哎 |
说道这。。。我有点感慨。。。 赵高指鹿为马 指着一头鹿,说是马。。。 你要说是马。。。就杀你。。。——你说是鹿还是马呢? 这真是一个难问题。。。 你要说是鹿。。。活是活了。。。 但是道家吧。会怎么选?——你猜。。。。。。 我记得有一个人玩的比较好。。。有说鹿的,有说马的。。。 这个人呢,也说是马。。。就 是认同赵高的说法。。赵高于是对他放心了,觉得这个人不跟自己作对。 然后呢。。。这个人通过很多事务,救了很多赵高打入死牢的书生。。。 这些书生又开始说赵高是好人。。。 那么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名成身死。。。得看值不值得。。。! 人家胡闹罢了,你要不要跟他一起胡闹呢? 所以,就当你瞎吧。天下一马也。 |
德经·第四十三章原文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你看看,马上。。。老子就开始讲这个语言的力量。。。 说语言,天下至柔。。。 要驰骋天下之至坚 要用什么都没有,去入看起来没有间隙的。。。你看看这个难度。。。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为为什么有益啊? 《鬼谷子》里有一句话——叫:无为以牧之。 很多人都忽视这一句啊。。。 其实呢,跟后面的鬼谷阴符经(不是黄帝阴符经)有很大的联系。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什么是不言之教? 你跟你爸爸犟嘴,你爸爸棍子拿起来了,你就不说话了。。。这就是不言之教。 事实会教育你。实力会教育你。 无为之益。。。有什么好处?就是涨心气。。。但是人家面前你很谦虚。 天下少有赶得上的。 |
老子上一章刚才讲了教书匠不敌教父盗跖 好像他让人教人做坏人。。。 所以呀,这一章,他专门讲,老子这种无为的。。。守雌的人,怎么去赢盗跖这种人啊。 老子,开始左右互博了。。。好戏就要开始了,大家快坐好! |
老子上一章刚才讲了教书匠不敌教父盗跖 好像他让人教人做坏人。。。 所以呀,这一章,他专门讲,孔子这种无为的。。。守雌的人,怎么去赢盗跖这种人啊。 老子,开始玩左右互博了。。。好戏就要开始了,大家快坐好!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女人最柔,雌也。 坚者,男人。。。雄也。 知雄守雌,孔子也。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什么都没有。。。才能入这个看起来很合理的逻辑很严密的,没有缝隙的,这个盗跖的这个盗亦有道的理论。 因为归根结底——万物是从道生的,是从无为不争中生的,是从不宰中生的,是从不恃中生的,是从不长中生的。。。是从不无为中生的。。。是从无名无有中生的。。。所以你盗跖凭什么把这些老天生的这么强横的夺取呀?就没有治疗你的法子了吗?!、 ——有的啊。。。。。。老子开始左手打右手,上一章呢,是说孔子抵不过盗跖这个教父,孔子是教母,这一章呢,马上呢,老子说,不要以为教父不能打败。。。马上开始帮孔子。 ——你盗跖不是肆无忌惮的争夺物质利益嘛?! 好了——我现在什么都没有!!_无有入无间,!! 其实呀,看着好像帮孔子,其实也是骂孔子呢,为什么呢?——孔子当初呀。。。为了一些名声,去劝盗跖。。。这就属于没有中庸啦。。。我们讲,不是值得。 你劝他干什么呢?——难道人家投降了,你就救了多少人啦?! 所以孔子一下昏头啦。才有此败。。。才有此侮辱。天下本来什么都没有。。。。。。那你去管他干什么?所以老子的意思,孔子没有那个道。 如果有‘无有’之道,则能入无间。 你看看地藏菩萨,在地狱里面,也没说要帮帮那些坏蛋。。。那些受刑的犯人。。。 如如不动! 所以孔子这里去劝盗跖本身就是错误的。。。人家杀人,你又不是官。。。你怎么管?——你手上还没有兵权——你拿什么管? 杀人如麻的人,听你的那一套仁义理智是图什么呢?——也不过是图跟你一样混个名利罢了,可是盗跖说:我现在他吗就是要吃有吃,有喝有喝的,还要走你那个弯路干什么!!? 孔子感觉很受伤。。。。所以,老子说孔子呀,道没有到。没有悟道。所以才有此败。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盗跖杀人放火那么久,天下那么多诸侯王者,没有多少人去管。。。你孔子一个书生,你管什么呢? 所以孔子最后呀,临终的时候也反省了,让弟子去做王,去做诸侯,他明白过来了。。。手上没兵,没有权利,怎么管理这些盗跖一样的啊? 所以,他临终的时候觉得一辈子都是象牙塔里面的学问家,理论从来没有拿来实践过。。。 所以,最后老子也总结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教父终究是教父,教母呢,还是教母。。。天下少及之。 |
有的朋友说,你是不是理解错了。。。无为,为什么是教母? 不是的。。。你得看。。前面。。。道动那一章。。你才明白。。。 无为是为了无不为。。。 你要真是以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干。。。。就跟佛家的顽空一样,是走入消极厌世里面去啦,是走错了。! |
可能我的水平也不太好。。。所以理解的有偏差。。。大家指点。 可能我的水平也不太好。。。所以理解的有偏差。。。大家指点。 |
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一章老子开起了玩笑: 名声和身体哪一个比较亲近?你跟哪一个比较亲近?是自己的名声,还是自己的身体——有一些人,是真的觉得名声比较亲近 。是有啊。 身与货孰多——你的身体,跟财货比起来——哪个比较值钱?!——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 得与亡孰病?——你想到得到的心,跟身体的死亡,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病’或者说是‘问题’?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那么呢,这话还不好解释。。为什么? 你要是爱名声多一点。。。那么意思就是你总有一天,名声要糟。。。 你要是跟身体更亲一点。。。那么意思又是,你总有 一天,身体要糟。 所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两句话,对身体和名声、对身体和财货来说,都可以说通啊。 你财货藏多,也会多丢。。。你身体老藏着,也会多亡。 所以,你很难理解老子的话。。。——其实要理解老子这两句话+——另一个典故倒是比较有启发性。 |
就是庄子里面的故事——庄子人有一个人养生。。。身体很好。。。但是呢,有一天遇到老虎,被老虎吃掉了。。。 或者呢,身体很好。。。外在也没有老虎,可是呢,病攻击内在,病死了。。 所以,养生之道,有内,有外。。。 身体好。。。外在也要没有老虎。。。 外在没有老虎,也要身体好,不生病。。。这个意思。 这样你看老子的话,你就懂啦。。 其实老子在这一章,竟然开始讲中庸之道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所以,你看。。是不是。。。你爱身体,也是甚爱,你爱名声,也是甚爱。。。 所以呢——?老子让你,保持一个中道。。。一个中庸。 身体也重要,名声也重要。。。要你权衡的办。 身体也重要,财货也重要。。。也要权衡的办。没钱你就饿死了。 得与亡孰病?——得到财物,和损耗,哪一个是生病? 其实最后一句话,是让人看淡钱财。。。得也好。。。失也不要那么太纠结。。。 你一纠结,就生病了。。。生病了,身体坏了,医药费你都陪进去。。。所以,哪一个是生病?这个语法。 |
——那么这一章,为什么老子忽然提出这些很难回答的问题,然后开始讲中庸的道理呢? ——其实就是跟上一章有关系的。。。老子说,孔子是因为不得中庸,所以才打不过盗跖的。。。 老子是这样认为的。 |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你看。。。老子马上就说了——孔子你呀,收到侮辱。。。是因为不知足呀。。。——+你跑去惹那魔王干什么!! 你还想劝化他跟你面前跪下当弟子嘛?! 所以,老子批评孔子,违背物质的本性。。。违背人的天性。。。那么凶恶的人,又不是人家逼他的,他就是那样的一个人(盗跖不是一般的强盗呀,一般的强盗,属于随机犯罪,盗跖是有理论的。。。当强盗有了思想理论,所以孔子都怕,根本打不过!!)。。。你违背人的天性,其实就是跟天抗衡。。。你跟天斗,能赢吗?! 所以,老子确实是在教育这个孔子! 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你就做你的教书匠。。。可以长久。! 其实老子在历史上也真的教育过几次孔子,孔子去请教你老子。。。 |
说明,孔子去惹盗跖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年轻的时候,这个血气方钢,中庸还没得到。所以才有此辱啊。 教书匠要特别注意,柔能胜刚,千万不要刚强用气。 |
天天996,挣钱ICU。 得与亡孰病?! |
德经·第四十五章原文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呢,对孔子的爱,还没完。。。继续教育。。。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孔子也是一个大成者啊。。。好像有缺憾似的。。。临死的时候竟然觉得自己活的不如盗跖呀。。。人生也算是凄凉了。。。 但是呢,老子认可他是大成者。。。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孔子活的再长一点。。。其实会越过越好,越过越滋润的啊。。。其用不弊——就是没有多少阻力和遮挡了 其实孔子的仕途也如此,一开始不得志,当的官很小,后来慢慢的就做大了,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那可是大官。 可是后来呢,孔子反而不乐意啦。因为他发现,还是实现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总不能当鲁国的国王吧。冲突在这呢,那国王没多少水平。不能真用他。 如果孔子能活几百年。。。那说不定早就当上王了。。。可惜古时人命比较短。 |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子说呀。。。孔子去盗跖那吃了一亏,其实呀,是大盈,就是大满贯。。。好像冲突了。。。 其实是阴阳和了。。。其用不穷。。。 其实老子再讲的这个。。。是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了。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这些话都是替孔子说好话的。。。 孔子当时吓得脸色如灰。。。 |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说,盗跖那么暴躁,可是能赢你孔子,是因为你孔子是心寒。。。你要是真的心热。。。你就应该抢个王当当,然后把盗跖收编了,不能收编,那就杀掉。。。 额可惜呀。。。孔子一辈子只愿意在弟子的围绕中过日子。。。当这个老师。。。 但是老子说嗯——你如果清静一点。。。还是有可能赢他这种对名利心热的人的。。。 只是你当时没有安静下来罢了。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看来老子对孔子的事,也还是比较感慨呀,就跟我一样,看到他们的故事,写这些话。 |
燥跟热,有啥区别? 寒和静,又是什么不同?! 暴躁的盗跖。。。就是燥 孔子来显摆自己的名声,就是寒。(一个装逼的,一个黑社会。) 有理论的盗跖,那都是歪理邪说,所以就是热。。。(不说还好,一说呀。。。留人把柄。) 孔子如果静下来了,就是静。(孔子心静下来就不会来了。所以。。。没有所以!。。。老子不过是感慨罢了) |
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有道呢。。。可是呢。。。那个街道上的马车,马蹄都踩着粪便走路呢!!——为什么这样脏呀。。。呵呵!——老子说‘却’这个字是精髓啊。。。——你品,你细品啊。。。——老子用这个‘却’字说,形容了人的贪婪。。。天下有道。。。可是呢!却只顾着挣钱财。。。连那个街上的马粪都没有时间去扫一扫,形容这个街道马车络绎不绝。。。人的贪婪!! 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天下无道,战马呢又从野外生出来。。。其实就是人去野外抓野马当战马了。。。其实老子是在骂人了。。。殃及池鱼呀。。。连野生动物都不安生。。。! |
连野生动物都不得安生。。。!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贪婪呀,是可怕的。。。是最大的祸患;过错呀,没有比想要得到什么东西的这种欲望更大的。 让我们警惕!!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吧,外在的物质的丰足,不是足。 骑着驴,思骑马,骑着马,思坐轿。。。 开着奔驰,又想着法拉利。。。哎。。。人心的贪欲,没有一个尽头啊。。。 所以,老子说:没有比这更危险的。 只有内心的足够,才是真的足够。 内心不停止欲望,是不会足够的。! |
减少欲望,其实能让我们的身心减压。。。这是很多人的经验了。 |
这话其实还是跟上面几章连贯的。。。 你说孔子干什么要去说盗跖呢? 所以说呀。。。孔子还是没有静下来呀! |
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说:“心静下来了,不出门,也只天下;不去看天窗,也见天道。。。 出去跑越远。。。其见识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白,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医生怎么看病呢? 医书上都写着。。。人的气脉那都是一样的。。。结构也是一样的。。大同小异。。。 所以呀。望你那个手上一搭。。。嗷嗷嗷,原来如此。。嗷嗷嗷,这样啊。。。他就懂了。医生就明白了。不同样很神奇吗? 也没解剖你,也没把你生病的地方按出来用显微镜看看。。。他就明白了。 孔子说,诚而明。。。。。。圣人自然是诚的。。。 诚,自然就成。 |
德经·第四十七章原文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说:“心静下来了,不出门,也只天下;不去看天窗,也见天道。。。 出去跑越远。。。其见识越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白,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医生怎么看病呢? 医书上都写着。。。人的气脉那都是一样的。。。结构也是一样的。。大同小异。。。 所以呀。望你那个手上一搭。。。嗷嗷嗷,原来如此。。嗷嗷嗷,这样啊。。。他就懂了。医生就明白了。不同样很神奇吗? 也没解剖你,也没把你生病的地方按出来用显微镜看看。。。他就明白了。 孔子说,诚而明。。。。。。圣人自然是诚的。。。 诚,自然就成了。 |
要睡了,说个睡前故事吧。。。 大草原上有一群狼,也有一群羊。。。 羊群中有一只羊,叫‘’群‘’。。。 狼群中也有一只狼,叫‘’公‘’。。。 有一天,这只叫‘群’的羊,遇到了那只叫‘公’的狼。 羊说:你们狼群是靠吃我们羊群,才在大草原活下来的。。。 狼说:是啊。。。你们羊都是伟大的生物。。。请去我家住几天吧。 君羊欣然同意。。。去了公狼家。。。一住就是七天。。。 第二天,羊一样跟狼说了:你们狼是靠吃我们羊才在大草原活下来的。。。 狼说:是啊是啊。。。你们羊都是伟大是生物。。。 第三天,羊跟狼说:你们狼是靠吃我们羊才在大草原活下来的。。。 狼说:是啊是啊。。。你们羊都是伟大是生物。。。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都是说的一样的话语。。。 第七天。。。 狼饿了。。。羊没再说什么,因为他已经死了。。。狼吃掉了他。 并且把他的骸骨埋葬在了家门口,上门刻着一块墓碑:一直伟大的羊。 后来头七的时候,君羊的灵魂回来,托梦给狼,说道:可惜我们生来就是狼和羊,不可改变,不然我一定会跟你做最好的朋友。。。 公狼说:是啊是啊。。。不要悲伤,我的朋友,我的灵魂会一直在你灵魂的身边陪伴着你。。。而你的肉体,却跟我的肉体融为一体。 晚安——各位。! |
要睡了,说个睡前故事吧。。。 大草原上有一群狼,也有一群羊。。。 羊群中有一只羊,叫‘’君‘’。。。 狼群中也有一只狼,叫‘’公‘’。。。 有一天,这只叫‘君’的羊,遇到了那只叫‘公’的狼。 羊说:你们狼群是靠吃我们羊群,才在大草原活下来的。。。 狼说:是啊。。。你们羊都是伟大的生物。。。请去我家住几天吧。 君羊欣然同意。。。去了公狼家。。。一住就是七天。。。 第二天,羊一样跟狼说了:你们狼是靠吃我们羊才在大草原活下来的。。。 狼说:是啊是啊。。。你们羊都是伟大的生物。。。 第三天,羊跟狼说:你们狼是靠吃我们羊才在大草原活下来的。。。 狼说:是啊是啊。。。你们羊都是伟大的生物。。。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都是说的一样的话语。。。 第七天。。。 狼饿了。。。羊没再说什么,因为他已经死了。。。狼吃掉了他。 并且把他的骸骨埋葬在了家门口,上门刻着一块墓碑:一直伟大的羊。 后来头七的时候,君羊的灵魂回来,托梦给狼,说道:可惜我们生来就是狼和羊,不可改变,不然我一定会跟你做最好的朋友。。。 公狼说:是啊是啊。。。不要悲伤,我的朋友,我的灵魂会一直在你灵魂的身边陪伴着你。。。而你的肉体,却跟我的肉体融为了一体。 晚安——各位。! |
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和悟。。。是相反的。。。东西。。。 一种是脑袋中灌入一堆死记硬背的知识。。。 修道。。。。。。是让你忘掉这些机巧。。。。。。亲近自然。。。亲近自己。。。 去除主动的这种心。。。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最后达到无为的状态 老子一直要人走本科,而不是走专科。。。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说真的,能做到国家领导高层的。。。一般都是本科。。。虽然看着是没用的。。。 但是一般来说,只有本科的人,能联合协调三百六十行。。。 我们专科的东西是隔行如隔山。。。社会要协调运作是少不了本科的。。。本科就像社会的粘合剂。。。平时看不到作用。。。但是在专业和专业之间,能看到作用。。。能看到资源协调和整合。 说白了,是战略,而不是战术。 |
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 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心静。。。无主动的目的。。。所以以百姓的心和志向为志向。。。 善者,我善之 不善者,我也善之(这个意思,不是说跟佛家一样,去渡化。而是呢,去包容他,用善名去诓他。) |
德善——这样的善,就是德善。。 就好像善人夸奖他是好人。。。不善的人。。。我也擅长当不善的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有信用的人,我相信之。。。没有信用的人,我也信之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在天下,收敛拘束的样子。。。为天下把心都浑了。。。百姓都看着关注着。。。圣人都把他们变成了淳朴的小孩子。。。 |
这一章几个意思 ? 百姓的心,可是有好心,有坏心的。。。圣人难道以所有的百姓心为心吗? 如果从佛家的角度,那明显是不正确的。 但是道家呢?——是正确的。 所以,老子对于善者,说他是善者;对不善者,说我也擅长做一个不善者。 对于有信用的,也跟他讲信用。。 对于没有信用的,就按照规定惩罚他。。而且呢,要严格按照规则惩罚他。(这就是信。) 这样做呢,好人也做,坏人 也做。。。圣人为天下浑了心。 百姓多关注着圣人, 老子这一章讲的其实是中庸之道,跟孔子说的: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那个思想是一样的。 老子说:你呀,跟百姓的心一样。。。老百姓好,你就对他好。。老百姓坏,你就对他坏。这样为政治呢,就不会劳累的了。 圣人把老百姓都当成小孩子一样管教。。。做对了事就夸奖,做错了事就打骂。这样子。 |
德经·第五十章原文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章 老子说,人一出生,就走向死亡。。。。其实生命呀,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 |
一个社会呢, 小孩子,刚生出来的,少年。。。大概占百分之三十。 快要老死病死的老人,占百分之三十。。。 生的状态,但是妄动于死地,接近死亡的,也有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轻壮年了。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老子这个话,是针对青年,在批评呢! 他说为什么这些青壮年。。。这样接近死亡呢。。。 妄动呀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就是想要活的多好多好。问题就在这。 其实好很多人年轻时挣钱,老年时花钱治病。。。也搞不懂是干什么。 |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所以老子说:我尝听闻善于养生的人呀。。。走路不会遇到老虎。。。当兵不会上前线去,而是在后勤。。。 犀牛无法顶其角,老虎无法用其爪,兵士无法用刀砍他。。。 为什么呢?—— |
以其无死地。 这一句很难接受,有点玄的意味。 以其无死地。!! 什么是死地? |
地呀,就是物质界。。。 说这个人,没有为了什么物质甘愿去死的。。。 这样,就叫做‘无死地’。 你说我为了什么死呀?——没有 有没有什么物质能让我去死呀?——没有! 所以,才不死。 老子的意思跟之前说的,身与货孰多的那个意思很接近。。。 你是身体为重,还是外物为重。。。 是以身为贵,爱身好像天下一样呢,还是为了一点利益就出卖身体。。。所以这个意思。 |
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接着老子说,德的作用是什么? ——道生了万物。。。德呢,养育万物!。。。 |
物质造就了人的形体外貌。。。 时势造就了这个人的成就和事业。。。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为什么呢?生你养你的。。。不尊贵吗 除非你不要身体了,不然就是尊重的。 |
所以你看,道家里面,有一部分跟儒家相同的思想。 当然,这一部分相同的,是后天儒家的。 |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生万物呀。。。德阳万物。。。是自然的。。。 好像太阳,照在那里。。。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人类都享受免费的能源。。。没有跟你要钱呀。。。 是不是?! 所以没人去命令他生养万物。。。是自然的。 什么是自然呢?-我说就是机械,就是程序运行。 |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这句话也容易理解。。。比较不懂的是,毒之? 畜呢,这里的意思是养育。 长是长大 育,就 身体发育。 亭,就是身体长成大人模样了,亭亭玉立。。。毒之!?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_ 老子再次夸奖这个自然。。。生养万物而不占有,做了功绩而不依仗;做了长辈而不主宰。 是玄德。 玄而又玄。 毒,按照我的理解,可能是独立的意思。。。 |
对于生养万物而不占有, 做了功绩而不依仗 做了长辈而不主宰。 这几句大家应该很有感慨。。。 你像这个许攸,当初帮助了曹操打败了袁绍。。。结果天天喝酒在城楼上骂曹操,说,要是没有我许攸的功劳,你曹操今天怎么能打败袁绍呢!! 天天说这个话。 所以,被人杀掉。所以,反面教材是很多的。。。正面的因为不出名,也找不到。。。 第三句呢就是倚老卖老的 人。。。。。。 第一句呢,生了万物而占有的。。。很多人养孩子,是为了给自己挣钱,给自己好处,或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什么愿望,这样的人就是生而占有。。。没有玄德的。 我觉得吧,人真的看懂道德经并做到,人人都是圣人啊。 孩子还是要给自己的独立性,不要强加给他们父母的意愿。那是你的意愿,不是孩子的。要有生而不有的这种玄德啊。 |
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是什么呢?——就的地呀。。。天下面不是地吗 ,是地啊。 所以呀,一般用天下,代表这个广阔的土地,国家的疆域。。。 |
天下也有开始。。。就是‘有名万物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既然得到其母,以明白其子,然后来守护其母,就算自己寿命到了,土地也不会有什么大错。 ——从表面上你只能得到这种解释——所以要往深里去解啊。 ——为什么要守护其母呢?这里就是代词,其母,就是天下。。。 |
那么什么是其子呢? 天下就是土地呀。。。土地是养人的嘛。。。这个子,其实就是人民。。。 跟孔子说的,‘’有人遂有土‘’,一个意思。 老子说,你得到了人民。。。再来守护国土。。。 那么,怎么的人民啊?——老子的意思,跟孔子一样。——名不正,言不顺。 要‘’正名‘’ 因为,有名,才是万物之母。。。 |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兑,是增长的 老子说,别做加法啦。。。关上门。。。终身不勤劳的。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要做加法呢,也可以,要济事。。。终身也不救人。 什么意思呢?光看表面其实走马观花。 |
咱们从后一句去理解吧。因为后一句比较容易理解。。 老子说,你要做加法,也可以,等于增加一点收入。。。 但是呢,你要济事。。。不要救人。。。 等于老子有自己的扶贫方案。。。 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还有俗话“济急不济贫”——这你个人暂时的资金短链了,可以给你贷款帮你。。。你这个人平时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或者自己奢侈懒惰的。。。给你钱干什么额?那还不是杯水车薪?! 所以呀,老子的意思,要做这个法家,得济事,不要去济人。。。等于说,必须结构性的扶贫,不要去救人的这种扶贫。 那么前面一句的意思也能理解啦。。。没有这种结构性的优势东西。。。你再努力。。。是没用的。 所以呢,还不如塞上增长的路,关上门,做个懒汉。 老子说话,很辩证,也很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味,但是呢,也同样很有哲理,也有玄奥。 |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见到细微的叫做‘明’,能守着自己的柔弱的一面,叫做‘强’ 前面,我们可以理解为:细节之中藏神仙,后面一句我们理解为:补短板。。 为什么不是细节之中藏魔鬼嗯?——因为中国人说,道心惟微,就是微细的意思。 西方人喜欢魔鬼呢,那就藏魔鬼好了。 |
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还有很多没有享受道经济利益分红的。。。所以,就是要守着他们,这些‘柔’者。 这才是强。 |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说,怎么看到那细微的地方吗?——你别慌,看不清呀,咱们点赞灯!! 用光照着,那就容易看到了。。。所以能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咱们做事,不要落下漏洞。。。被人家抓住。。。如果不守这个‘柔’。改天人家发难,我们就有短板。。有破绽。 这是因袭古旧的常理。 常理,就是生存生活的里。不是道理。 道理是非常理。不然老子不会跟你说这么多道理。 因为说出来的道理,不是常道。 所以,常道是不可说的。那么,常道是让你因袭去做的。不是说啦。 |
所以天天谈玄说道的,不是常道。 常道是什么呢?——就是吃喝拉 r> 在屎溺之中。。。。。。 日常生活。 所以老子写道德经,或者佛祖讲经,都是非常道。 平时不干这个事的。特殊的原因,来说道,也论道。平时吃喝拉撒睡。 |
德经·第五十三章原文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
如果我坚定的得知了大道,而来行大道。。。对行为也是畏惧的 大道是视而不见的。。。 人呢。。。。喜欢那个奇谈怪论的小路。。。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 说朝堂上大家个坏私利,互相争夺。。。这叫‘除’。也就是混乱的意思。大家都只有私信,没有公心。 田甚芜,仓甚虚——地也不好好耕种,仓库呢,也没有多少粮食存着。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穿着很华丽的衣服,带着利剑耀武扬威,吃喝无度,奢侈浪费,财货堆积成山。。。 这样的,是盗,而且呢还是自我夸耀的盗贼。 不是道也。 |
老子的意思,什么是常道呢?-我们得生存生活下去,这个是常道。。。 什么是非常道呢?——谈论什么玄而又玄,这就是非常道。。。 说白了,你一天不吃饭不行,一天不论道是没大问题的。。。不是常道,也就是不是经常了。 |
大道呀,是玄而又玄的,是不可谈论 的。 所以,主要是在行为里面。。。 所以老子唯施是畏!! 所以,看行为——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 ——这样不是道。。。这个行为不是 道。。。 朝廷生荆棘像荒野,田地也不好好种,仓库是空虚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耀武扬威的宝剑,吃喝奢侈挑剔,财货堆积如山。。。 这样的行为,不是道。 所以,老子讲大道了。。。大道甚夷—— 老子的意思是说,大道在我们平常见的很多的地方,甚至都有点见怪不怪了。。。 民呢,喜欢反而去看书,去看道经德经。。。 喜欢走小路。。。喜欢讨论大道。。。而不是实行。。。! |
德经·第五十四章原文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老子接下来讲怎么样实行这个 行为。。。要修之于身,才是大道,才是大道的行为。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老子说——善于建造的人其实没有什么特长,只是呢,他不去摧毁。。。 ——善于抱阳者也没有什么特长,只是呢,他不放开手罢了。。。 如此而行,是为真道。 不建功,不立德。。。守柔而为,就是无为啊。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身的,才是真的 那么这么修身。。。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懵懂。。。 儒家一直讲修身。。。我也懵懂。。。到底怎么样修身呢 现在我总结出来一套东西:就是在身体上少享受。。。这是第一点。。。不管是喝吃饮食的欲望,要减少。。。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其他的欲望要减少,跟身体有关的。 这就是修身了。 |
要守拙。。。怎么样守拙呢。。。最好的办法啊,就是远离战争。。。 这是修身的最要紧一点。 你有没有文化,就看你离战争有多远。! 当然,不得已的时候,你也是要还手的。自卫的。 所以,老子讲修身,不离其不得已啊。 |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这一段讲的都是儒家的那个了。。。 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跟老子现在说的这一段,一个意思。。。 |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老子说我们看一个人,怎么看出来的呢?——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照。 我们看一个家,怎么看呢?——用自己的家去对照。 所以,老子的观察方法,是以身观身。。。大家的身体构造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科学基础。。。 |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我怎么观察清楚天下的?——就是用这个方法。 等于医生诊脉,手一搭,嗷嗷嗷,原来如此。。。嗷嗷嗷,是这样。。。如何看明白的? 因为人体的经脉构造是一样的嘛。。。所以,老子研究清楚了自己,就也懂了他人。这叫修身到没到,一眼就看出来。 自己有修身的功夫,看别人就洞若观火。有哪些问题,好还是不好。等等。 |
德经·第五十五章原文 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说婴儿的德很厚。。。 毒虫不咬,猛兽不吃,老鹰不抓。。 这个说起来很玄乎。。。有点不可思议。。。 |
骨弱筋柔而握固——小孩的拇指扣在食指里,握的很牢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不懂性交之事呢,可是小弟弟自然的勃起。。。这是精之至也。。。 精之至什么意思?——神足不思睡,气足不食,精足不思淫。 所以是精足的意思。 |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整天都嚎哭。。。但是嗓门也不沙哑。。。这是和气到了极点。 等于我们说气足的意思。 |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和气是常。。。 就是老子说的冲而和的意思。。。 和气是常。。。 常呢,就明。。。刚才老子还说,见小曰明。 其实就是小就是常。。。 对生活生存有好处的,叫祥。。。 用心使气,叫强。。。 老子不提倡用心使气。。。为什么呢?——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你使气,那气就少了,少了你就贪饮食,谈饮食对修身就不好,修身一不好,就不见小,不见小就不明,不明就失常。。。 失常就死呀。! |
总结:这一章,老子让我们像婴儿一样 活着。。。不要使气太多,人就会变得贪婪。。。就会生出灾祸。。。其实也老得快。 |
德经·第五十六章原文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这一章有很多密码,大家注意 |
老子说道不可说,说出来的不是常道。。。 而是非常道。。。 所以呀,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不知道。 啥意思?——其实,就是行呀。。。我们刚才上面刚刚分析了 。老子说大道是行的,不是说的。 塞其兑,闭其门——这句话熟不熟悉?——对,后面跟着一句勤而行之。! 你要勤而行之呀。!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这句话,熟不熟悉!?——有——道经·第四章原文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湛兮,似或存。——老子说中士若存若亡。 |
那么,你再回头,看第一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下士闻道,大笑之!! 是不是,很有感觉的啦? 哈哈哈,笑了的啊。 |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道包含了一切呀。。。 你是勤而行之也好,你是大笑之也好。。你是若存若亡也好。。逃不出三为一体。。。 所以呀,想要亲近道做不到。。。想要疏远道也做不到 想要利于道做不到,想要害道也做不到 想要人为的尊贵道做不到,想要认为的低贱道也做不到。。。 道这样无所不包。。。所以,得道者才为天下贵。 你看。。。这个迷盘,最后一句还是很有玄机的。下面再说。 |
老子刚才还说,不可得而贵。。为什么最后一句是:故为天下贵呢 那么老子说道尊贵的意思嘛?-当然不是。。那就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老子是用这种矛盾来制造一个迷盘 让你去思索。。。 那么,什么是贵的! |
讲白了,人算不如天算。。。你人为的去做什么,做这亲近、疏远道的行为。。做这个利于道,害于道的行为。。。做这个尊贵道,低贱道的行为。。。都是无效的。。。 那只是人的一种妄想。。。 所以呀,老子说无为。。。。。。! 老子说——我老子无为,所以是尊贵的。就是这个意思啊。你勤而行之也好,大笑之也好,若存若亡也好,我都没有意见。。。都不去计较。我是无为的。所以是尊贵的。 |
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为天下贵。。。所以,接下来就讲天下!! |
正以治国——就是端正信用赏罚有度治国 奇用兵——古怪思想计谋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的人心。。。 ——为什么无事可以取天下?! 因为呀——天下避讳的东西越多,民就越贫穷。 人民手上的武器越多——国家就越生昏乱 人多技巧——奇怪的东西就多起来 法令越是繁琐,盗贼就越来越多(法治的弊端,老子说的 很清楚。人的内心是看不到的,所以人的心越来越坏,法律就越来越多,为的是防范犯法,但是这种防范呢,又损害了很多人的自由,所以,越是防范,越是多盗贼。正确的做法,就是德治。。。要劝善,要教化。。。要施恩,要厚德。)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不争,好静,少欲。则民归于淳厚。 这是‘以无事取天下’ |
德经·第五十八章原文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事一点都不活跃,也不多,其民反而淳朴了。 ——其政考察的很精明的样子,那个人民反而感觉缺少了什么。 祸福是相依的,谁知道祸和福的极点是在哪里呢? 哪,没有正义了吗?——正义也就变成奇怪的兵法,善良也会变得有点妖精。 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已经很久啦。 |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是以圣人,有方法,但是不切割开整体。。。 廉洁。。。但是并不破坏人的质朴欲望。 直接,但是不放肆! 光明,但是不炫耀 |
人之有欲,乃是本能。 欲多,则伤。 欲少,则丧。 修身为本,控制欲望。 福祸相转。。。 正奇互变 善恶互相 人之谜久 是以圣人中庸而行。 |
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为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说,不管治人还是事天,都要悠着点,就好像治大国亨小鲜一样。。。别那么勤快。 这个嗇-就是让你别那么勤快——你那么勤快干什么呢?——要顺民之心。 民善你也善,民恶你也恶。。。是省力的。。。 |
事天也是一样。。。别那么勤快。。。为什么——要无为呀。 你那么勤快是不是有目的呀。那就不无为啦。 不无为,就早败。而不是早服。 什么是早服——就是造福。。。人民更快的对你服气啦。就是早早的臣服。 这就叫重重的‘积德’,积德则无不克(德不可胜呀。。。)无不克则没人知道他的极限在哪里。。。 这个人别人看不穿,恩威莫测,就可以有国。。。有国而又名正,就可以长久。。。 这也是养生的道理。。。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根基很稳固啊。长生久视。 |
德经·第六十章原文 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接上一章逻辑。。。 治理大国为什么要你不要那么勤快呢? 因为大国其实就像小鱼一样。。。你随便翻一番,可能就碎了。。。所以不能乱翻。。。! 要谨慎。。。 |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以道来莅临管理天下呀——连那个鬼都神气不起来了。。 这话是很奇怪的,讽刺呀。。。是说无道的国家,连那个鬼都很神气。。。你说这不是骂人。。。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有道的人治国,也不是那个鬼不神气了,而是真神不伤人,真神来了,那鬼自然就收敛了,不敢嚣张了,甚至被清除啦。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那么神为什么到这来呢,这是因为圣人在这里。所以神也来到这里。比喻圣人当政,神圣护佑。圣人爱民,所以神也不去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圣人不伤人,所以神鬼也不伤人。 阴阳两界都不伤人,则德就交互起来了。 人也敬神鬼,神鬼也敬人。两方都有了德啊。阴阳就协调了。和谐啦 |
德经·第六十一章原文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下流,在老子这里,是一个褒义词,就是谦虚的意思。。。水不争,所以下流。。。人呢,往高处啊。 所以,大国,下流。 |
老子说呀,越是大的国家,越要谦虚谨慎,不要恃强凌弱。 天下之牝-就是雌 老子说,你下流,才能勾搭上那柔弱的国家。。或者是小国,或者是弱国。 你看,老子看着是讲这个国家的外交学问,其实是在教你泡妞。 你要是很有钱,很有权势的,你看上一个美女,你就去她面前一跪,举起九十九朵玫瑰花,说:我爱你一辈子。。。那多半这个女孩子要沦陷的了。。。! 所以,道家的外交也一样。。。大国,反而要下流。不要很强横的。这样才能‘交’。这是天下交往的法则。 |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说这个雌性,常常以柔弱静止的态度,胜过雄性刚强刚横的态度。。。 那个静,反而跑到下面去。。。 她一跑到下面去,就立于不败之地。 你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