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从上古至今,自在胡侃之儒家与治理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从上古至今,自在胡侃之儒家与治理[第8页]

作者:自在常空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尾页[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直到186和286时代,种花家才终于构建起了个体与群体扬弃的发展理论:在可以确保及时纠错为前提下,以经改带动政改的渐进式改革之路。。。从阶段性试验改进为年度、季度、月份数据进行对比及时纠错的制度,将王朝周期律缩短到平时小探索,五年十年一个阶段性大一点的回顾和纠错。。。
    种花家的新儒学理论发展进程,大致可以看出,种花家的脉络是从大局大改,逐渐改变为小改小革
    儒家弟子的理想目标也从圣贤、名士、君子逐渐降低难度到为革命添砖加瓦,只要不虚度光阴就成

    接下来就是儒家如何实现从体改、军改、政改到经改的实践历史了。。。
    自在胡侃治理4:近古时代1:新儒家的改革实践1:宋太祖政改+王安石变法
    周敦颐提出爱莲说的同一个时代,出现了新儒家的变法第一人——王安石
    王安石的变法,前提是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由于冷锻甲的使用,南北双方在冷兵器时代已经没有了代差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展开了持久的南北对抗
    唐初唐太宗兄弟之争以后,唐代的同姓王公很难在外握有实际兵权,逐渐被圈禁在京城内很少外出带兵
    武则天以后,妻家也不再奢望女性治国
    安史之乱之后,突然发现一旦发生大乱子,王权的最后一个依靠还是太监和近卫军,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安全脱离危机现场
    宋太祖赵匡胤鉴于晚唐的混乱局面,尤其是近卫军的优异表现
    决定搞一个军改:禁军握兵,枢密院统军发兵

    

    宋太祖更戌法调动更换将领,一半禁军外驻,定期轮换,这就比之前府兵制的屯田之兵难以回到内地也无法取得晋升好多了

    
    
    宋太祖起于禁军的拥戴下,黄袍加身
    自然明白禁军兵权过于集中的危害,一分为三也是可以理解的
    宫墙内的禁军与京城外的驻军都是皇权最基本的保证
    否则隋炀帝在外辛苦打拼,集体利益倒是保证了,皇权自身的利益却没有得到保证,最后被翻盘又有什么价值呢?
    于是,宋太祖认为武将的兵权还是要少一点,甚至后期还试行过,边镇用兵还需要当地文官允许的制度
    既然要重文轻武,那就还需要更加体现到政那个治制度上面
    宋代成为孔门弟子最舒适的时代:不杀士大夫和言事者

    
    当然宋太祖的政改还不止重文轻武
    而且还将中枢分权,设置副宰相(参知政事)
    也许,这就是政事团队分管的开始。。。

    
    到了宋神宗的时代,王安石以参知政事的方式终于正式登台改革,有史以来,第一位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儒家从军政经三方面全面改革的变法者,终于上场了

    王安石的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对远古和上古时代的积弊重新梳理后的全面改革
    勾画出了一个全面改革的蓝图
    宋代以后的改革都在王安石设立的改革框架内逐步改进
    可以说,王安石是继商鞅(法家)之后的种花家(儒家)改革第一人
    只可惜,宋神宗关心的主要是尽快富国强兵
    王安石在遇到一次水灾之后,因为一张画——“流民图”,反映出一时的治理不当,就被宋神宗判定为变法不当
    宋神宗认为士大夫们说得对:国库倒是有钱了,老百姓们流离失所说明变法的根本是错的!!!明显是与民争利嘛
    可是宋神宗没去想想,开仓放粮及时救灾就好了啊。。。指望一次性改到位,那咋可能啊?
    宋神宗肯定没想到,学习儒家的孔门弟子也是有私心的,这帮士大夫们不完全是君子,他们常常是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代言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时常提到的精英!!!他们希望的是力保自己所在的中层利益,一旦抓住机会就要否定改革,否定变法。。。
    尤其是将变法的性质全盘否定为与民争利,王安石也就失去了持续再改进的机会
    王安石的全面变法,涉及到了十个方面

    
    显然这是一次除了顶层王权之外的全面变法,
    比较而言,新朝王莽算是一次包括顶层在内的全面复古和经济方面的向前探索,军政改得不好,掩盖了经济探索的意义
    到王安石就比较实在了,军政结构改革由宋太祖朱元璋去做了,王安石主要针对的是制度改革,这就是儒家擅长的地方了
    所以我说王安石是商鞅法家改革第一人,王安石是儒家改革第一人
    王安石的改革起源于青苗法在单一省份获得的成功
    只不过,在王安石全面推广变法的过程中,推广青苗法却变成了导致变法失败的导火索

    在后世的分析反思之中,张居正就明显体会到了其中的关键在于吏治
    推广青苗法,如果贯彻得到位,可以让老百姓有钱度过青黄不接时期的难关,让老百姓能够免受资金不足被地主和粮商盘剥
    但是在全面推广过程中,如果老百姓被官方强制贷款,甚至承受更高的贷款利率,那就变成更大的祸患了
    这一点,在网络讯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容易就被大范围曝光,快速得到遏制
    在此前就是个大难题了,实际情况要暴露出来是很难的,
    就连在186时代,大跃那个进也同样是各地大放卫星,才引起高层警觉
    网络时代,这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瞬间就可能变成全面发酵
    这是时代不同体现在技术方面的差别——我认为博客才是种花家监督技术方面越来越发达的第一个吃螃蟹的好榜样,博客率先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技术,成功绕过了各地方层级的层层掩盖的可能性
    吏治监督在网络时代,这才终于快速成为监管利器,新那个浪等发明的审查后才能看得见的企业审查制度,从此成为过去式

    从上到下的改革方式,必然遇到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走样。需要的是不断纠正,也就是PDCA循环的必然问题。自下而上的最大问题在于方向性难题,这是根本性的
    自在胡侃治理4:近古时代:新儒家的改革实践2:明太祖体改+张居正变法
    如果说五胡乱华是北方游牧民族学习种花家体制
    那么也可以看成是南方中原地区在新旧体制之间的摇摆期
    接下来,元代和清代都重复了一回不同程度的体制复古
    明太祖朱元璋没有选择继续复古,而是加大了对宰相和副宰相的反思
    朱元璋选择取消宰相职位,自己代行宰相职权,
    只请内阁大学士担任管理顾问,对奏折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决定权交给皇帝
    这就跟现代企业的一支笔签字模式差不多了
    一支笔最大的问题在于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太多的事务性工作也会造成精力不能集中,甚至疏忽遗漏
    在体制结构上,造成的问题集中到了内阁大学士与太监转送奏折的时间差上面
    要想自己的建议能够有效得到采纳,大学生们只能与太监或多或少地沟通皇帝的身体和情绪,甚至有时候太监逐渐垄断了皇帝的信息获得渠道
    这就是后来东厂西厂逐渐取得巨大权力的主要原因——老朱这是选择了只利用儒家,但不信任儒家弟子的道路,包括不信任同为儒家弟子的御史
    到后来连太监也不信任了,东厂和西厂还要互相监督互相牵制
    所以严格来说,老朱家的明代是最没有信任感的时代
    直到16世纪,张居正辅佐年幼的明神宗顺利获得皇位,一切军政大事交给首辅张居正主持裁决
    这才有了继王安石之后的儒家第二次大型改革实践——不需要商鞅的君臣互相信任,也不需要王安石的团队改革,明神宗在张居正时期选择垂拱而治,只要你不贪图皇权就行
    从后世的回顾来看,张居正针对王安石变法的反思,首先推出的是考成法,确保吏治可以顺利推行改革
    考成法的重点是体制架构总体不变的情况下,裁撤冗员冗官,减少扯皮现象
    对高层下达的任务要求限期完成,都察院按期检查核实完成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政绩汇总考核
    几年下来,官权执行力有了保障,府库欠账基本结清,国库日渐充盈
    于是张居正开始重新丈量田地,重绘鱼鳞图册,隐田漏税现象大为改善
    为接下来的一条鞭法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张居正是吸取了王安石变法的教训,避开党争和官员的好坏定性,首先搞定吏治的执行力,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基本任务才是基本政绩,这才是改革和渐进式改革能够顺利推行的基本要件
    一条鞭法其实也不神秘,大致意思就是将税、赋和劳役——清代改名为摊丁入亩
    全部就地折算为白银,各地可以自行选择上交银钱还是提供劳役、兵役
    其中的关键除了官权执行力以外,还有一个宋代王安石时期不具备的白银实物条件
    16世纪,中西方海上丝路贸易的结果是种花家看不上西方的绝大多数产品,造成欧洲大航海收刮来的白银几乎全部流入了种花家,据说当时全球的白眼90%最终沉淀在种花家
    虽然由此导致了欧洲人改用金本制来贸易,甚至最终搞出了股市、债市和五倍杠杆比的银行,但是明代确实是种花家富得流油的时代
    民间可以有充足的白银和铜钱实物用于交易和流通,甚至大多数人都可以轻易辨别银钱的成数,江浙一带的手工业者也可以由此以银钱代替赋役,专心制陶、制丝、外贸致富
    理论上来说,这也是开始实现孔子大同世界“亲亲用用养养”的用用——可以人尽其才了
    当然这个用用、人尽其才跟此前的人尽其才也是有区别的
    张居正变法的人尽其才充分体现在制造业和财经方面,尤其是顺应了时代需求,提倡农工商并重,正确回答了之前的农商地位争议问题——都重要,各自发挥,充分互补
    此前的人尽其才主要体现在军政和文化师道方面,没有充分释放工、商的潜力

    从张居正的变法来看,张居正在王安石提出的一揽子改革蓝图基础上,讲究改革的先后次第,也讲究执行力和PDCA的执行情况反馈
    提高了王安石变法的可行性
    俺前面也反复提到的是,明代还有一个朱熹、王阳明和张载对儒学理论的发展
    朱熹格物致知强调搞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
    王阳明的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去人欲,存天理——从人类的共性出发,提倡从集体利益出发,讲求统战,照顾各方面的利益,尽量减少阻力,才能共同将改革进行下去(反对者只要利益得到合理体现,就可能从阻力变成动力。最有名的例子是王阳明在江西剿匪,前后三个月就搞定。因为在王阳明看来,流民和盗匪本身并不是没有良知,而是土地兼并后失去了生活来源,一旦能够堂堂正正做人,绝大部分都会选择成为良民,招安后给他们创造自力更生的物质条件就行了)
    存天理,从哲学上来说,这应该是黑格尔存在就是真理的原型
    张载——浙东务实学派——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理论,也应该是自那个由主义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型
    同理,周敦颐的爱莲说,莲花河污泥的相生相伴,在哲学上也是对立统一论的原型
    自在胡侃治理4:近古时代:新儒家的改革实践3:康乾体改+太平天国实践+戊戌变法
    16世纪的明代张居正改革,在张居正死后就被快速否定
    因为明神宗从小在张居正这个威严的老师面前压制得太久,
    仅仅依靠张居正儒家的个人变法,一旦强力消失,很难将官吏的执行力坚持下去
    官吏们的绩效考核重新流于形式之后,民究竟代表什么就成为最大的争议
    在长期的传统习惯之中,民尤其是自那个由民和富农以上,在财力和发言权方面占优
    富农以下一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即使发言了,也人微言轻
    根本不能跟网络时代的网红流量和热点聚焦相提并论
    在没有强力纠错的体制下,绝大多数利益都会逐渐倾向于富农以上
    于是周敦颐爱莲说的三派(朱熹、王阳明、浙东)分歧,在明末党争产生了激烈争斗
    东厂、西厂毕竟针对的是官吏忠诚度和廉洁问题
    明末党争则是执政路线的争议——为谁服务的问题?民是谁的问题?
    最终东林党上来之后,基于江浙淮地方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一个极度排外的江南小团体利益的山头主义,惹了大祸
    不但是在政经方面全面任用自己人,而且撤换了重要军事将领,
    崇祯接位才三年,东林党人就把一个大好河山搞垮了
    于是,清军入关建立新朝代以后,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将传统的江淮南北建省,改为东西分治,由两江总督总体平衡,避免财富过度集中出现在江南一省的山头主义;
    二是18世纪康熙在剿灭蒙古和准格尔叛军的过程中,将明末的内阁制的大学士建议发展到大学士集体负责的同时与宦官勾结的弊端加以改进,康熙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处理重要的军政经大事(后来也被取消了),军机处的官员由内阁大臣兼领,成为事实上的小朝廷;
    三是乾隆时期,为了确保国库,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进为摊丁入亩制度(基本参考张居正时期的鱼鳞册固定纳税和赋役、兵役,工商业者可以纳税请人代服劳役、兵役,解放了手工业者)和火耗归公制度(地方不合理收费规范到上交国库后适当返还)
    由此,老百姓能够缴纳的税负基本固定,清代的税制基本有据可查,官方重点只关注盐税和金丝楠木等高消费行业的表外偷漏税现象
    军机处又保证了遇到大事可以快速组建临时机构,这就让清代体制的应变能力加大,直到19世纪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虽然是一场不成功的变革尝试,但是洪仁玕编撰的《资政新篇》却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试验
    《资政新篇》的指导思想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所谓"立政",就是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政纲;所谓"取资",即根据当时客观形势来办事。提倡与各国通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作者洪仁玕认为,"治国必先立政","因时制宜,审势而行"。立政的关键,在于设法用人。"用人"有一项,"用人察失类"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之事"。
    二、革除腐朽习俗,如女子缠脚及吉凶军宾琐屑仪文等,提倡福音真道(这一项显然是我们现在反对的,当时当时多少有点放松包袱的意味);
    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
    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首先说明"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其次指出立法的人要经"磨炼",具备一定知识,明了国内外情况。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动性遵行(我的注释:“德”是在法之上的自律,在法律惩罚的规定之上的违规显然只能扬善的方式来倡导,用道德和良心来批判)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国家。"(《洪仁玕选集》,第27页。)
    显然,洪仁玕时期已经认识到了张居正官吏体系执行力的问题+明末朋党问题+立法与执法问题+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重要性+在传统票号和钱庄的基础上引进银行+提倡保护私人财产等问题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资政新篇之中最不合理的就是准备用宗教来重新定义吉凶嘉宾军的传统礼法,目标是正确的,方法采用了宗教就明显让种花家人不满意,这也算是又一次复古了
    但是资政新篇却第一次为种花家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思路,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银行体系第一次提到台面上来
    太平天国失败之后,很快又来了一次戊戌变法
    从历史记录来看,戊戌变法实际上是一次真正的空想社那个会主义实践
    因为六君子希望的是由清廷自上而下对资本主义放权,并最终让清廷学习英国和日本的皇权成为象征性所有者
    换句话说,戊戌变法的基本目标是要实践空想社那个会主义的所有者主动放权、主动让位,实际上就是与虎谋皮,别说慈禧不肯,袁世凯等也不会肯(空想是希望改良,马列是自己革命,这是本质差别)
    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说,第一次真正大规模的国家级别的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发生在种花家
    欧洲的几位传说中的空想社那个会主义实践者,最多是在部分企业和部分社区试了试,很快就失败了。。。
    自在胡侃治理5:近现代2:中欧从空想改良到政党革命
    在德国人翻译法国大革命,用德文重新解释拉丁文哲学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个伟大人物:马克思

    马克思当然也不是突然就著作等身了的,而是在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型之中,从财经入手,深刻地揭露了剥削的存在,解释了空想社那个会主义者没有敢于明确回答的效率提高之后,剩余利润到哪里去了的问题——这就是资本论
    马克思还从哲学入手,回答了一个改革发展的问题,历史的发展最终必然是要淘汰出更符合生产力进程的生产关系。。。在方式问题上,只存在主动与被动,改良与革命的问题。。。只有生产关系符合了生产力的需要,才能让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物对立统一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对立统一论
    在回答未来的理想模型上,马克思主要从分配模式上总结空想社那个会主义为按劳分配,推论出GC主义应该按需分配。。至于按需分配是个什么意思,如何确定什么程度的需要才是合理需求,老马也无能为力了
    然而回到种花家,儒家孔子早就说过了,儒是确定合理需求的人,象天下雨、人排汗一样,不过度就是合理需求,有合理管控就是自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是猪;人一定是要有一定创造性追求的,也许鉴于自身的能力不足,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一个正常人总是有自我观念并具有集体分工合作的能动性的人,是能够做到个体与集体相互协调的人
    所以,历史就是那么神奇,就算是马克思也最终只能回归到儒家孔子门下。。。我们把马克思也纳入新儒家,同样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提倡的按需分配的着眼点在于需,这就是儒家孔子最基本的特征——儒
    在经济学方面,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特征,希望通过经济学来指导社会变革,那就跟王安石、张居正的想法差不多了。。。只不过马克思更偏重理论批判,深刻提出分配和再分配才是社会变革能够持续稳定的关键因素,是破解周期律的主要工具。。。封建和农业时代,老百姓的根基是可耕种的土地;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时代,老百姓的根基是就业和社保。只要让老百姓的最基本生存要求能够得到合理保证,就不会发生因为过度垄断造成的周期性大革那个命
    在如何推行变革的方面,马克思既然已经批臭了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又认为空想社那个会主义良心发现式的改良始终存在根本性缺陷。。。于是老马认为,只有以无产阶级主动发起改革,才能够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其中的差别在于立场不同,无产阶级不是必须等到学会管理才能执政,而是要执政之后再来管理。。。于是,从马克思以来,欧洲的所谓资本主义国家实际上都是空想主义者发起的改良,工会、高福利和多种政党派别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成为其基本特征。。。这种高福利为主的制度,至今以向外抢夺为主,如何内生就是大问题了
    所以当列宁看到政党二字的时候,双眼冒出金光。。。排除宗教影响和阶级观念,只需要以儒家的理想社会,与合理分配为理想,就可以号召和组织人才前赴后继地参加革那个命。。。十月革那个命一声炮响也就很轻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国家。。。根据历史资料,据说彼得格勒甚至全国范围内,三个月内因为革那个命总共才死了不到三千人。同样可以推论出当时的俄国究竟有多期待武装革那个命的发生了。。。
    然而也许正因为革那个命成功得太容易,列宁没有对政党执政后如何自律,如何和谐施政,团结协调各族各地各阶层的人民,在和平环境下如何继续改良,逐渐失去了方向。。。也许在空想社那个会主义者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看来,列宁知道要按劳分配,却不知道如何分配,如何调节各阶层利益,明显就是还没学会管理就上台,迟早要摔跟头。。。因此西欧除了害怕俄国的快速扩张和武力之外,倒是继续玩自我改良,准备跟苏联比拼改良和革命究竟谁更合理。。。
    可喜的是,当政党概念和组织形式传到种花家之后,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一见的伟人186横空出世了。。。186最早改革的成果就是政党自律模式——在入党誓词的最后一句,添加了“永不叛那个党”四个字
    当然党模式在宋代王安石改革时期就有了著名的朋党论,所以党组织模式并不是很难让种花家人接受,尤其是能够以合理分配制度来吸引源源不断的革命者,并最终对革命者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要求,从自身改革做起,那就是种花家政党和执政党的创举了。。。不叛那个党,那就要时刻跟着党组织一起纠正自己的错误,党组织只需要专心研究和寻找正确道路就行了。。。一切党员都要听指挥,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就已经不是王安石、张居正、洪仁玕、戊戌六君子等可以比拟的了。。。
首页 上一页[7] 本页[8] 尾页[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05 06:32:47  更:2021-08-25 12:32:5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