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3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四川“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和消失之谜~~~~~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四川“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和消失之谜~~~~~[第2页]

作者:gtfz99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实际情况却是,

    所谓的“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夏商王朝有相似的【青铜礼器和玉礼器】,并非是相距甚远的中原和四川两地,作“单向”文化交流的结果

    而是,“三星堆人”与“商族”具有「同源性」所致,并且与中原“夏人”毫无关系!

    这就是说,三星堆文明其实并没有「两次」受到“中原文化”(夏商王朝)的传播影响

    而是,“三星堆人和商族”原本就具有【同源性】!

    ——也即,两者是并列的“兄弟”关系,而兄弟之间也同样具有文化上的“相似性”!



    无论是“中原青铜文明”,还是“三星堆青铜文明”,最吸引人眼球的成就就是

    ———【青铜器和玉礼器】


    关于“玉礼器”这一部分,国内专门研究古玉器的专家们,反而,要比考古学家要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以前我们一直都认为,华夏文明的“玉礼文化”源头,应该就是红山玉文化和良渚玉文化

    原因很简单,这两支一北一南的考古学文化的“玉文化成就”,达到了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两个巅峰!

    然而,随着最近十几年“齐家文化”考古发掘的进展较多,更新的观点已经出来了!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著名高古玉研究专家汪遵国提出,通过对“齐家文化”遗址的发掘与论证,【齐家玉器被证明是我国古玉文化的核心】,这一论断是在对齐家玉器以及夏商周玉器的分析论证中得出的,从而纠正了过去将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作为古玉核心的论断。


    东亚出土过很多考古学文化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玉器、“良渚文化”玉器,但是在后世的夏商周“中原玉文化”形制中延续和传承的并不是很多,而大部分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就是齐家文化的玉器。“齐家文化”对中国玉文化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玉礼器体系为华夏文明玉礼器体系产生奠基作用,而且在于其开启了西玉东输的4000年历程。」


    台北故宫博物院邓淑苹研究员是台湾著名的玉器研究专家,【华西系玉器】就是邓淑苹研究员首先提出来的


    邓淑苹分析认为,“中国历史上玉礼制从萌芽到定制都发生于华西地区。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是融合了西北本土原生风格和华东传入的文化因素,出现了大壁、大琮、大圭、大刀、大联璧以及牙璋等刚劲质朴的“华西玉礼器”群和金属铜器等。,让这里的社会高度发展,逐步步入文明时期,产生了国家。”



    齐家文化玉器、石峁古城玉器、三星堆文化玉器、二里头文化玉器,全都属于【华西系玉器】!


    中原“夏商周”三代主要承袭【华西系玉器】传统,因此,中原“夏商周”三代的玉礼文化的【直接源头】就是西北甘青的『齐家文化』,而并非“直接”来自于良渚玉文化和红山玉文化(我们原先所想象的)


    清宫旧藏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中,齐家文化玉器就占了一半以上(约三分之二),足见齐家文化的玉器对后世“华夏文明”玉礼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西北甘青“齐家文化”玉器,除了对“中原华夏文明”的玉礼文化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对于陕北高原(北狄) 的“石峁玉器”,和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金沙玉器”,也同样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齐家文化中的玉器和【石峁集团】的玉器有着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在研究齐家文化玉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造型、取材、加工工艺等对【三星堆文化】有很大的影响,齐家玉文化早于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齐家文化的延伸,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源有序、一脉相承的。”

    ”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到广汉三星堆文化玉器看,似乎它更多地吸收了齐家玉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齐家文化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一些三星堆专家,总是喜欢把成都平原本地的“宝墩文化”(年代刚好处在“三星堆文化”兴盛之前),也一并划归到“三星堆文化”之中,而这种划分并不合理呢


    “宝墩人”,其实对之后的“三星堆文明”并没有多少高技术贡献呢~~

    就如同,

    中原“夏人”,也同样不是“中原青铜文明”的真正高技术贡献者,两者是一样的道理!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认为,


    “从陕西龙山文化(石峁古城)玉器、二里头文化玉器和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成都金沙遗址中的玉器看,似乎更多地吸收了齐家玉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有的就是齐家文化的玉器。也就是说,有可能是齐家人的一支在距今四千年到三千八百年前后,从甘青顺黄河而下来到陕西部分地方(石峁古城) ,以至今天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或沿岷江河谷而下来到成都平原,同当地原住民一道,创造出更高、更新的文化。”



    为什么研究“古玉器”的专家们相比“考古学家们”,要更为赞同“齐家人群”在地理上的迁徙流动呢?(而不仅仅只是制玉技术上的传播)

    ———因为【华西系玉礼器】的制玉技术,并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学会并掌握到的呢~~


    华西系玉礼器,其高技术含量就是“玉器超薄片切割技术和钻孔技术”!


    不妨说几句题外话吧,好让大家先有一个“总体的”轮廓印象


    既然“三星堆文明”和“华夏文明”是并列的【兄弟文明】关系,楼主干脆就把这两个兄弟文明的起源问题同时给一块儿说了

    故而,本帖所涉及到的有关“两个文明”的内容,自然会比较多的!


    虽说这两个文明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但是,其中的一支古青铜文明后来被灭掉了,而活下来的另外一支古青铜文明,最终得以独大并走向了辉煌,它就是“中原华夏文明”!



    “三星堆文明”后来是被谁灭掉的呢?

    ———就是被移民来自于长江中游三峡(鄂西和川东) 的“巴人”【开明氏】所灭!


    长江中游地区的巴人(高庙-大溪文化系统),在和楚人(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系统)的争斗之中,由于常处于落败的下风,越来越多地向西迁徙进入到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


    在春秋中期时(距今大约2650年),巴人的开明氏灭掉了成都“金沙文化”(三星堆文明的第二阶段),并建立起了古蜀国的“开明王朝”


    公元前316年,秦国在司马错的建议之下(“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翻越秦岭灭掉了巴蜀两国,其中之一就是那个“开明王朝”


    四川从此并入到华夏文明的势力范围,李冰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因修建了都江堰而将四川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被巴人“开明氏”逐走而向南逃往滇贵川交界之处(云南昭通)的成都“金沙人”,其中的一部分后来又迁往四川凉山,并与古代南方“濮越系人群”相混合,混合形成了现在的“凉山彝族”

    公元8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古彝族先民,其中的“蒙舍诏”的首领统一六诏,建立了以乌蛮(古彝族) 为主体的西南历史上最强大的“南诏国”,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

    而之后,建立了“大理国”的段思平(金庸武侠小说里段誉的祖先),就是出身于南诏国的武将世家。段思平是白族,白族的来源有点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

    民国政府时期,云南省国民政府 龙云(云南王) 也是彝族,为国民党滇军的高级抗日将领


    彝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先秦时期的中原华夏文明,之所以能有机会走向了后续的“汉唐盛世”,关键在于成功地活了下来而没有被其他古人群消灭掉,而只有能够长久活下来的“古文明”,方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那些早已经被灭掉了的古文明,最后只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不管它曾经有过怎样的文明辉煌~~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

    ———其中的一朵花已被灭,而另一朵花则长久地活下来了!


    楼主的这个帖子,就是想把国内专家学者们并没有说清楚的部分上古历史,说给大家听~~~


    接下来继续说【华西系玉礼器】这个话题


    东方人加工玉的第一步,就是得把玉石开片切割,这是制玉的第一道重头工艺。史前玉器切割工艺,主要分为“线切割“和”片切割”两种

    良渚玉器使用的是“线切割”工艺,而齐家玉器则多为“片切割”工艺,两者的玉料切割工艺并不相同呢

    而【华西系玉礼器】有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高超的“玉薄片切割技术”~~










    虽然,齐家文化的“华西系玉礼器”的形成,的确是受到过“东部玉文化”的一定影响(西进的“山东龙山玉文化”和北上的“良渚玉文化”)


    但是,西部地区的玉文化和东部地区的玉文化,还是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呢,并不能打等号!

    “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出土的玉器,不算大却比较“精致”,像红山玉器、石家河玉器都不大;良渚玉器稍大一些,玉璧直径小者约10厘米左右,大者20-26厘米,基本上也都没有超过30厘米的;山东龙山文化玉器倒是出土过几件大的玉璋,然而数量并不多见


    “西北地区”的齐家玉器则比较“大器”(但并不精细),超过30厘米或达到四五十厘米的大玉璧并不少见;而大玉刀、大玉璋的长度更是超过了50厘米,甚至可以达到六七十厘米,然而却「厚度极薄」!

    既有直径四五十厘米的大玉璧,接近于“井盖”的大小了;也有六七十厘米的大玉刀,跟“真刀”差不多大小

    齐家玉器分为精品玉器和平民玉器,所用玉料大多质地较好,比如甘青地区的马衔山、武山、积石山、祁连山等地方的玉,还有青海玉的玉料。在齐家玉器中用和田玉作器并不鲜见,这在高古玉中是很难得的,毕竟西土出美玉啊~~


    
    【华西系玉器】的齐家玉器,表现出形体大、器体薄的特点,且【以片状玉】为主,浑雄拙朴、简单大气、抛光精细、光素少纹

    所以,齐家玉器属于“大器”(大气)但并不是很精细的西北玉器特点,这其实就是“华夏民族”的那种不拘小节的大气性格特点!

    凡是能坐到世界老大位置上的民族,通常都比较大气,但未必精细呢~~


    齐家人的“玉料切割水平”非常之好!


    下面的这把和一把真刀差不多大小的“二里头文化”四期(早商)的七孔玉刀,就属于【华西系玉礼器】,现已列入被禁止出国的国宝级文物清单里


    
    又比如,在青海喇家遗址也出土过一把断折的“齐家文化”的一把玉刀,齐家玉刀复原尺寸可达67厘米,厚0.4厘米,可能是已知最大的齐家玉刀,也可能是已知长度最大的齐家文化玉器

    在甘肃定西会宁博物馆的齐家文化一件大玉璋,该齐家大玉璋长54.2厘米,宽为9.9厘米,厚度仅为0.2-0.1厘米,这件玉璋不论大小还是年代,都超过了二里头文化的玉璋,是目前国内已知玉璋中的翘楚


    【“华西系玉礼器”中的精品,经常表现出以长条形薄片状玉为主,而且形体又比较大,需要非常高超的“玉薄片切割技术和钻孔技术”以及琢玉工艺】,因为加工时一不留神,又长又薄的玉器就容易断裂而前功尽弃~~


    和“齐家玉器”的超薄片切割水平同样高超的,还同时出现于,陕北高原“石峁古城”、四川成都“三星堆文化”、中原河南“二里头文化”。而如此高超的玉开片切割技术,绝对不是外人能够轻易地模仿学会的,因为使用现代的机器都很困难做出来呢

    -----古人要把玉料切割成几毫米厚,而且,要比较均匀的切割。另外,在其上还要钻上5-7个孔,然后再抛光。在加工过程中要一直保持极薄的长玉片不断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极高的制玉技术水平

    超高的玉薄片开片技术,还要钻孔和抛光,外人很难轻易地模仿出来~~


    所以,一定有来自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高技术人群,沿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分别迁徙至陕北高原“石峁古城”、四川成都“三星堆”和河南中原“二里头”这三个地方!



    因此,“古玉器”研究者从【华西系玉礼器】的传播角度而言,认为

    陕北高原的“石峁古城”、四川“三星堆文化”、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制玉技术人群的来源,很可能是与西北甘青的【“齐家人群”的迁徙流动】大有关系!



    但是,“考古学家们”也同样这么认为的吗?

    哪可不见得呢~~

    反正,国内的考古学家们一般都拥有“夏朝情结”呢,而不是什么“齐家情结”!


    1995年,“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宏大的设想提出来,就是为了证明“二里头夏朝”不仅存在,而且还是“华夏青铜文明”的源头

    ——“中国文明的起源,必须得有一个起点和基石,而二里头遗址就是这个基石。”


    然而,就在这同一年里,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菲兹杰拉德· 胡博发表文章明确指出,

    “二里头青铜文明”的起源,或许与中亚地区(阿富汗北部) 巴克特利亚冶金术BMAC的东传有密切关系,从西而东的具体传播路线是「中亚和西伯利亚一新疆一甘青一中原」,最后直接产生作用的正是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


    换成任何一位中国人,都会认为西方学者的这一观点绝对是居心叵测、没安好心!


    




    不仅如此,

    台湾学者及美国院士张光直教授说,“商文明起源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终极问题,【由于商人起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我们有理由认为商人起源问题不只有一般的重要性。”


    2007年,美国汉学家艾兰(Sarah Allan)就指出“二里头是一种新范式(New Paradigm),可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去年(2018年)在访谈中,她又强调【“中国文明的历史长短与夏朝是否存在没有任何关系”】

    ----------------------------

    中国的考古专家们愣是没听明白西方学者所说的意思!



    虽然西方学者并不很在意中国的“夏朝”(夏人)是否存在

    但是,几乎全体的中国人(从专家学者到普通人)全都很关注“夏朝”是否存在!

    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打心底里早就已经默认了(司马迁的《史记》功不可没),夏朝,理应是中国的第一个正式朝代嘛~~


    然而,

    我们又怎能想得到,“夏朝”的先进高技术贡献者,实际上并不是“夏人”,而是外来的北方养羊移民“商人”

    夏朝,不过是头顶者“夏朝”的头衔,却行着【“商文明”】的实质!~~~

    中原地区的“夏人”,就如同成都平原的“宝墩人”一样,他们的最大贡献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种稻米、制陶器、盖房子”而已,平原土著居民何以有资格一步跨上“青铜文明”的大台阶?



    中原“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迄今为止已经超过六十年了,二里头文化「夏商分界难」这个困惑问题,专家们争执了几十年都没有最后的定论

    原因何在?

    因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器”,要么是中亚式风格,要么就是齐家风格,要么是早商式风格。尤其是“早商式风格”的青铜礼器(与“北狄化齐家人-商王族”有关系),等级高、数量多、又打眼~~

    正是由于“二里头文化”中这个非常抢眼的【早商式青铜器系统】的明显存在,严重地妨碍了国内专家们把二里头遗址,给顺利地定义成是“夏朝”的都邑!

    毕竟,一个头顶者“夏朝”的头衔,却行着【“商文明”】的朝代,专家们又该如何进行准确的「夏商分界」呢?



    西方学者的做法倒是简单得很,直接忽略掉“夏朝”(夏人)的存在感!

    但却并不忽视中原“二里头遗址”(商式青铜文明) 的存在感

    ------西方学者指出,二里头是一种新范式,并承认二里头是“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

    “艾兰教授引用了“文化霸权”概念,认为一种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其最早积淀并形成于公元前二千纪早期并以河南偃师二里头为中心,在商代末叶以前确立了在中国大陆的文化霸权。”

    说到底,西方学者的潜台词依然还是,【中原华夏文明始于二里头的“商文明”】~~~



    @土民心实

    陶冶文明,弓玉文明.....两大文明汇集出“中国文明”,这个汇集点是......滦州
    ——————————
    楼主可以猜出你的家乡在哪里了,滦州!



    @空间2021

    如果把这一路“说”,有时间串联,再标出来就更好了。
    ——————————
    非常好的建议呢,可见下面



    新增加了时间标注的,“商族”在距今4000年前左右一路东迁的「半月形迁徙线路」(建国之前):


    【西北说】

    甘青地区“齐家文化”(距今4400-3500年) ? 陕北高原“石峁古城”(距今4200-3700年)


    【山西说】

    (? 晋南“陶寺文化“中晚期,距今4000-3800年),陶寺中晚期之际被石峁人南下灭掉

    ? 晋中地区“光社/白燕文化” (距今4000-3200,晋中文化在地理上也包括晋北地区)


    【东北说】

    ? 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4000-3500年)


    【幽燕说】

    ? 燕南“夏家店下层文化” (大坨头文化,距今3900-3500年)


    【河北说】

    ? 冀中先商文化“保北型”(下岳各庄文化,距今3700-3500年)

    ? 冀南先商文化“漳河型“(下七垣文化,距今3700-3500年)


    【冀鲁豫说】

    ? 豫北先商文化“辉卫型”(辉卫文化)、豫东先商文化“鹿台岗型”,距今3700-3500年

    并联合了鲁西南“岳石文化”(东夷) 安丘堌堆类型(距今3900-3600年)-----『 商夷联盟』


    【中原说】

    ?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距今3700-3500年)-----『伐夏』



    另外,

    四川【三星堆文明】 ,距今4000-2650年

    1、广汉“三星堆文化” ,距今4000-3200年(从3700年前开始兴盛)

    2、成都“金沙文化”,距今3200-2650年

    人群的竞争,其实就是“先进技术”的竞争!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的呢~~

    现代美国对付中国的华为,就是想锁死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让中国人一直只能从事低技术的低端行业

    所以西方人的思维就是,

    紧盯着“高技术人群”(最有竞争力人群)的一举一动,而忽略掉低级术人群的存在感~~


    那么,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也是这般吗?



    至少在看待古代人群时,

    我们中国人普遍对于“年代久远”的在意性,胜过了对于“技术先进性”的在意程度~~

    比如,成都平原的土著农耕文化,“宝墩文化”(距今4600-3700年),其总体技术水平真的是很一般呢

    宝墩文化的陶器来源于长江中游的三峡东邻地区;城墙堆砌技术则来自于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极少量玉器来源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而且,宝墩文化是有稻作的(到了宝墩文化的早期,成都平原开始出现了水稻)

    ———因此,成都“宝墩文化”很可能是来源于长江流域(尤其是中游地区)!


    但是由于,“宝墩文化”的年代约距今4600-3700年,刚好处于广汉“三星堆文化”开始兴盛之前

    于是,三星堆专家们非要把总体技术水平非常一般的、新石器时代成都土著稻作农耕人群的“宝墩文化”,

    硬是拉入到了拥有着「华美璀璨的青铜器和玉礼器」的【“三星堆文明”】范畴里,这样就可以把“三星堆文明”的总体年代框架,一直往前推至「距今4600年前」了

    ———这是多么让国人激动啊,距离5000年前已经不算太遥远了呀~~



    然而,考古专家对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研究结果却表明,

    「三星堆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

    ———这个“晚商”的碳14测年结果,不得不说,让不少的国人的确是有所失望啊~~


    于是,考古学家在回应大家的“三星堆九大争论焦点问题”时,

    其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考古学家有意压低三星堆的年代?」

    考古专家的回答是这样的:

    “有人说,考古学家有意压低三星堆的年代,本来是4600年,非要说它晚于夏商王朝,以便炮制夏商王朝先进的假象。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从有人活动到最终衰落,三星堆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所以说,不能看到铜人就和4600年联系在一起。”


    可问题是,

    成都平原“宝墩文化”,是来来源于长江中游的「新石器稻作农耕文化」;

    广汉“三星堆文化”、成都“金沙文化”,则是来自于黄河上游西北甘青的「青铜/黄金/粟作文化」

    ———这三者怎么就能够【全并在一起】一块儿打包出售呢?

    我们难道真的不需要区分一下,他们三者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和高低,以及技术来源方向的不同吗?


    如果三者全都并在一块儿,“三星堆青铜文明”,到底是算「长江流域」古人群的贡献,还是算「黄河流域」古人群的贡献呢?





    附上一个时间表:

    1。“宝墩文化”,距今4600-3700年

    -----来自于长江中游的「新石器稻作文化」;


    2。广汉“三星堆文化”,距今4000-3200年(兴盛始于3700年前)

    -----来自于黄河上游西北甘青的「青铜/黄金/粟作文化」


    3。成都“金沙文化”,距今3200-2650年

    -----来自于黄河上游西北甘青的「青铜/黄金/粟作文化」


    关于“三星堆文明”,考古专家们是这样定义的:

    【三星堆文明】 = “宝墩文化” + 广汉“三星堆文化” + 成都“金沙文化”

    ———将这三者硬合并到一起,真的很合理吗?


    难不成,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就没有比「年代早」,更为重要的其它方面存在吗?

    ———比如,【先进高技术】的来源地


    “三星堆-金沙人”与“商周人”,其实是「同源性」的近亲兄弟关系,

    故而,

    广汉“三星堆人”的活跃年代,必然与商人是相一致的,都在“夏商时期”;

    成都“金沙文化”的活跃年代,则与周人是相一致的(后面会论证),都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如果我们一定要把“三星堆文明”非要向前硬推至距今4600年前,那不过是「新石器时代」农耕稻作“宝墩文化”的年代而已

    却与【青铜时代】的“三星堆-金沙人”(以及“商周人”)无任何的关系

    有这必要这样做吗?


    一个「新时代」并非是对「旧时代」的自然延续,而是一种【颠覆和取代】!

    ———这就是“另辟蹊径”!

    不仅两个截然不同时代的“主导人群”发生了显著改变,甚至,连“语言和文化”都会不一样的呢

    因此,一个崭新的“文明”的产生,常与【外来先进人群】的重大技术贡献,紧密相关!

    而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所构想出来的,“本地土鸡骤变成金凤凰”的传奇故事~~~



    成都平原的“宝墩人”并没有能力,对于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做出过任何的先进技术贡献;

    中原地区的“夏人”也同样没有能力,对于中原“商周青铜文明”有过一丁点儿的先进技术影响


    如果把这两个“新石器时代”稻作农耕人群,硬要拉入到两地的“早期青铜文明”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图这两者的「年代早」嘛,我们真的是否在意他们的【技术先进性】是如何的吗?


    人群的竞争,其实就是“先进技术”的竞争!

    ———有多少人真的能够看懂了这句话呢?


    如果说,“宝墩人”在我们的心目中的分量尚有限;那么“夏人”呢?

    在几乎每一位考古学家的心里,都会不自觉地驻有一个「夏朝情结」~~

    就比如说,

    专家会告诉我们,“三星堆文化早期接受了二里头文化(夏朝) 的影响”,见下图

    
    然而,专家却不经意地忘记了,

    西北甘青的“齐家文化”,也同样有类似的“陶盉”呢!


    “齐家文化”,距今4400-3500年

    广汉“三星堆文化”,距今4000-3200年(兴盛于3700年)

    中原“二里头文化”,距今3700-3500年


    
    虽然,已经有相当多的国内专家学者们大方地开始承认:

    「二里头文化青铜合金技术的发展,也可能与齐家文化的“启发”有关系。」

    那么,上句中的“启发”这个词,又是什么意思呢?


    紧接着的下面这一句话,无疑作了最好的解释:

    「另外,二里头文化因素稍晚则反向传播至甘肃东部地区,如管状流盉(即陶盉) 以及天水市区(齐家文化) 等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青铜牌饰”等。」

    哦,原来国内的考古界虽然已经很大方地承认了,中原“二里头文化”的青铜技术的确是源自于西北甘青的“齐家文化”;

    但是,又依旧坚持认为,

    中原“夏朝”的青铜器仍然还是由「夏人」自己生产出来的呢,只不过,是西来的“青铜技术”传播进入中原而已

    这也就是几乎所有人都一致性认为的,中原“夏朝”的青铜器,当然是由「夏人」生产出来的呢!


    举一个“二里头青铜器”的例子

    「镶嵌绿松石青铜牌饰」,那是河南中原“二里头文化”的标志性器物!必出现于河南洛阳博物馆的各种宣传画上

    考古专家们不仅认为,这件【青铜牌饰】一定是由「夏人」亲手生产出来的!

    而且,就连西北甘青“齐家文化”出土的「镶嵌绿松石青铜牌饰」,那也是由中原“二里头文化”的镶嵌绿松石青铜牌饰所传播影响的结果呢

    这。。这。。。。。。。。


    



    “技术和成就”是两回事呢,大家不要混为一谈了~~

    技术,都是可以学习来的;成就,则必须自己亲手创造出来!

    任何的外来先进技术,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到的~~

    但是,所有的“文明成就”,则必须靠自己“亲手“创造出来,而不可以“假手于他人”!

    就比如,夏朝王室“假手于外来的商人”为其生产那些最具有古代高科技含量的稀罕奢侈品,这就让人倍生疑惑——这究竟是“夏文明”呢,还是“商文明”呢?


    真正可耻的是像夏朝这样,全部都“假手于外来的商人”,替夏王室秘密生产所有的高技术奢侈品,最终导致了夏朝的覆灭!

    对于“夏人”而言,不积极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那才叫做“可耻”呢~~~



    如果只有“原创”才是光荣的,“学习”是可耻的话

    那么,“良渚玉文化”就很可耻呢~~

    因为良渚人所以才采用的玉切割工艺,“线切割”,那是两万年前西伯利亚地区的北方旧石器狩猎者所最早发明出来的一种制玉技术(包括“玉璧”这种玉礼器型在内),根本就不是良渚人自己所率先发明出来的呢

    良渚人学习了旧石器狩猎者所发明的“线切割”技术可耻吗?

    良渚玉文化制作了大量的玉璧,可耻吗?



    如果我们认定了,

    良渚文化学习别人的工艺技术是可耻的,那么,日本人学习了西方人的工业技术可耻吗?

    近代的中国人是可以装清高,不去学习别人所发明的先进技术,可结果如何呢?

    那个学了西方人先进技术的日本人又是如何欺负中国的,中国人装清高有用吗?能自救吗?


    任何的外来先进技术,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掌握到的,这并不可耻呢

    因为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做到“包揽”世界上的所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原创!

    西方人有一句话,

    「坚持传统是为了稳定,吸收外来文明是为了进步,两者不可偏废」

    反倒是,那种全封闭式的、通过“内循环”自我提高的发展模式,这才是真正的“闭关锁国”呢

    一个民族需要经常地保持“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外部的新鲜事物和先进技术

    就如同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所做的一样,丝绸之路的开通将中国与外部世界相连接起来,它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在于古代中国人能够卖出去多少丝绸,

    更重要的是,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各种先进技术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持同步性」的发展,方才不会落后于人~~

    及时并尽早地掌握世界上的重大先进技术,这并不是“可耻”,而是“自救”,拯救本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功莫大焉!

    对于“夏朝”而言,自己不学习先进技术,反而假手于商人来生产,才叫做“可耻”呢~~~

    西方学者为何一直把中原“夏人”当成空气来对待吗?

    因为像“夏人”这样的技术平庸之辈,根本就不值得外人来尊重!



    就算十几亿中国人拿着司马迁的《史记》去质问西方学者,

    为何要无视“夏人”的存在?

    这种质问能有用吗?

    人群的竞争,就是先进技术的竞争!

    所有的技术落后者,终将被历史所淘汰,谁也拦不住~~




    下面继续之前的“二里头青铜牌饰”的话题


    “夏人”真的是技术落后者吗?

    当然!纵然有一些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在极力地拔高“夏人”的技术水平,那也是枉费力气呢

    西方学者可不是傻瓜,没有那么好蒙混过关的~~

    中原“夏人”和成都“宝墩人”一样,两者都没有资格混迹于“青铜文明”的高级圈子里!


    “二里头文化”的标志性器物,【镶嵌绿松石片青铜牌饰】,在古代东亚地区(除新疆)仅有三个考古学文化出土过。另外,还有和二里头铜牌饰上很相似的“图案”,亦出现于陕北高原的石雕里

    按照考古学文化的年代顺序进行排列,如下:

    1,西北甘青“齐家文化”(铜牌饰)

    2,陕北高原“石峁古城”(石雕)

    3,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铜牌饰)

    4,中原河南“二里头文化”(铜牌饰)


    【如果从时间和风格上来判断,二里头遗址出土铜牌饰、铜铃、铜镜、环首铜刀等,理应是西北青铜文化影响的结果呢】~~



    

    “铜牌饰”上的图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呢?

    就是在“商代青铜器”上最常见到的图案,考古学家称之为“兽面纹、饕餮纹”

    ———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花纹图案命名法,既笼统、又不常见到!

    可有谁亲眼见到过,“饕餮”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凶恶动物吗?

    仅仅因为在《吕氏春秋》、《左传》等古籍中,曾记载了这样一种贪吃的凶恶动物

    然后,考古专家们就认定了,“二里头青铜牌饰”上的这个动物图案,就一定是古籍里的那个非现实中的动物——“饕餮”吗?




    我们难道真的就看不出来,齐家和二里头“铜牌饰”上的动物图案,以及石峁古城的石雕图案,到底画的是哪一种现实中的动物呢?

    大家真的都看不出来吗?

    ——就是“弯角绵羊”的图案啊,这是西北「古羌人」的标志性图案!

    大多数的专家们居然连这个都没有看出来呢~~



    

    「西北古羌人」(商人和三星堆人)非常热爱这个弯角绵羊的图案~~

    以至于在商代青铜器上,以及在三星堆文化的“商青铜礼器”上,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图案的出现,以及其它变形图案

    然而,考古专家们非要把它命名为【兽面纹】饕餮纹或云纹等,严重地掩盖掉了“商人和三星堆人”与「羊」的关联性!

    谁还能想得到,“商人和三星堆人”皆源自于西北甘青的「古羌人」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羊」字是如何造出来呢?

    折角羊字,是山羊;弯角羊字,是绵羊


    



    大家见过这两种西北地区的「羊」吗?


    

    河南中原“二里头文化”的另外一件标志性器物,就是「绿松石龙形器」

    这件“二里头文化”的重要器物,也同样能在西北甘青“齐家文化”、陕北高原“石峁古城”的遗址里,找到某一些相似之处!


    





    还有中原“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环首铜刀”

    综合目前发现的北方地带夏代环首刀,从形制方面看,中原二里头的环首刀来源于“齐家文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环首刀(刀柄端带金属环),中国刀的鼻祖,是漫长华夏文明中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备种类,它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主力近身格斗武器保卫着华夏文明的繁衍和辉煌!

    环首刀最初是做为骑兵的劈砍武器来取代原本的汉剑。当时世界上其他民族更不懂得渗碳技术、热处理技术等这些复杂的钢铁加工技术,这就使得环首刀和强弩一样,成为了汉军独步天下的利器

    环首刀在“中原地区”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富甲天下的齐国曾以环首刀的外形制作过钱币。总体来说,春秋时期,由于受青铜材料的性能所限制,士兵近战时以刺击为主,士兵们格斗时喜欢用青铜剑,所以长度偏短的环首铜刀并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角

    到了西汉时期,汉朝人开始重视环首刀的作用,在新的冶铁技术的推动下,环首刀的型制开始出现了变化,环首刀的刀身逐渐变得纤长,长刀基本都在100cm左右,有的达到了110cm,甚至超过120cm


    我们不妨来考察一下,东亚早期的“环首铜刀”主要出现在于哪些古代东亚哪些地方(除新疆):

    西北甘青“齐家文化” ——陕北高原和河套的“石峁古城”和“朱开沟文化” ——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 ——河南中原“二里头文化” ——河南安阳的“殷墟”——河北中山国

    ------其实这就是商人沿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半部分的一路迁徙的路径!



    实际上,下面这张“二里头文化”宣传画上的所有“器物”,均与中原“夏人”无关!

    ———全部与“商人”(齐家人+北狄化齐家人)大有关系呢~~


    


    实际上,“中原青铜文明”的真正最初缔造者,是与夏人基本处于同一个时代的“商人”!

    甚至,就连被夏朝王室“独家垄断”的、二里头官营手工作坊里的青铜器和玉礼器、绿松石器、陶礼器的生产,也都是由外来的“商人”工匠替夏朝王室秘密生产出来的呢~~

    因此,夏朝实际上是在假“商人”之手生产出所谓的夏朝青铜器,但夏朝铜器风格却与后来的早商青铜器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难怪二里头这个夏朝的都邑,越看越像是一个“商都”啊!

    ——-“二里头文化”【夏商分界难】的问题,由此产生~~~



    “新石器时代”与“青铜/铁器时代”,其实属于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

    ——-因为从工具(包括武器)的角度而言,前者只不过是“石器时代”,而后者却向上跨入到了“金属时代”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主角人群是不一样的呢~~






    若论人群的来源,夏人和商周人的族群来源并不相同!

    夏人偏南方人群(主要炊具是罐和鼎,有稻作);而商周人则是典型的北方人群(主要炊具是陶鬲,有牛羊畜牧但无稻作)


    然而,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想当然地认定,中原“夏文化”一定是中原青铜文明的最初源头——只可惜这是一个错误的假定!

    其实,【商文明】才是货真价实的「原生性文明」,它才是中原青铜文明的真正源头~~


    「原生性文明」两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自源文字 + 青铜器”

    “自源文字”,体现的是一个古代人群的【已有文化成就+未来发展潜力】

    “青铜器”,体现的是一个古代人群的【未来发展潜力】


    “古文明”的产生 = 已有文化成就 + 未来发展潜力


    「青铜技术」作为一种“技术”,的确是可以向别人学习而来的,“学习”并不可耻!

    但是,「自源文字」作为一种“成就”,则必须依靠自己本民族发明出来!

    因为“成就”是向别人学不来的呢,而只有“技术”才能学得来~~~



    “华夏文明”的原生性来自于“商文明”的原生性,而并不是来自于“夏人的文化”

    而这一点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没能想明白的地方~~~~


    考虑到有一些人的确很担心,“青铜冶金技术”的西来说将会导致——“华夏文明”的西来!

    为了尽快消除这种不必要的担忧,楼主准备把“青铜冶金技术的起源和传播”这个话题,提上来先讲;之后,再继续说“商人和周人”更多的内容,以及“三星堆和藏缅人群”的有关内容

    网友们的某些焦虑心情,楼主能理解的~~~



    另外,楼主一直在说“古西北人群”,那么,到底谁是“华夏民族”的祖先?

    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祖先是从黄土高原西来的“炎黄集团”

    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国语》

    商人和周人是什么关系?近亲的关系,类似于“堂兄弟”的这种关系~~



    无论是西北地区额的齐家文化、石峁,还是入主中原的商人、周人,都是说「汉藏语系」的古西北人群,也就是华夏民族的直系祖先!

    “齐家文化”遗址已经测出了10例古Y-DNA,清一色的O3,其中的五例测出下游是F8(汉语族和藏缅语族共享)、F2137(齐家、石峁、夏家店均测出了F2137)、F4249(齐家测出了F4249,河南焦作商墓测出SK1768则是F4249的上游)

    F8、F2137、F4249,都是现代汉族的主流类型,F2137在现代中国有两个高频区,一个是在天津和河北(幽燕和河北),一个是陕西和山西(晋陕高原)。而刘邦的基因,很有可能是F2137的上游旁系F316后裔F155,刘邦祖先是战国秦国刘氏的来源,秦人与商人具有“同源性”


    下面就先转到一个新的话题,“青铜冶金技术”的起源和传播!


    人类社会在距今一万年以内,总共发生过“三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技术革命:


    第一次,农业革命(距今大约1万年前)


    第二次,青铜冶金技术(距今大约5500年前)


    第三次,工业革命(距今大约250年前)


    ———差不多是每相隔大约五千年左右,便会出现一次具有非凡里程碑历史意义的“时代巨变”!




    当“青铜冶金技术”这个具有里程碑历史意义的重大先进技术,在大约距今4000年前,自欧亚大草原向东一路传播到东亚的西北边缘地带之后,将会给整个的东亚世界带来一种怎样的惊人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在东亚腹地的“河南中原地区和四川成都平原”,『同时代』地催生出了两朵最绚丽夺目的“东亚青铜文明”之花,「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和「中原华夏青铜文明」!



    而创造了这两朵非常耀眼的“青铜文明之花”的古代东亚人群,他们到底是谁呢?

    ———他们就是迁徙来自于西北甘青地区、说“汉藏语系”的【古羌系人群】~~~

    其中,

    1、创造了「中原华夏青铜文明」的“古羌系人群”是 ? 汉藏语系“古汉语族”

    2、创造了「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古羌系人群”是 ?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原来,这两者是并列的【兄弟近亲】关系呢!

    ———专家学者们能想得到吗?


    可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国内专家学者们,鲜有人能想到会是这个原因。。。。。。。。。。。



    “中原华夏文明”和“四川三星堆文明”,他们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是【兄弟近亲】关系呢?


    这是由于,始于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并一直延续到春秋初期(东周初期)的时候,在西北甘青地区发生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汉藏分离】过程~~

    并且,说汉藏语系的“古汉语族”和“藏缅语族”在西北甘青地区发生分离之后,分别沿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东北、西南”两个方向进行大迁徙!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 【藏彝走廊(藏缅语族) + 西北甘青 (汉藏分离)+ 北方长城沿线(古汉语族)】




    
    既然「四川三星堆青铜文明」和「中原华夏青铜文明」从根源上讲,其实就是并列的【兄弟文明】关系!

    两者之间当然会存在着不少的“相似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呢~~

    然而与此同时,两者之间亦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性”!

    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

    “相似性”-----来源于两者的「汉藏同源性」,两者皆与西北甘青的「古羌系人群」直接相关联!

    “差异性”-----来源于“三星堆人”除了与「西北古羌人」有着很密切的关联性之外,还拥有一少部分的外来西方“古雅利安人”一同并存,并由此给“三星堆文明”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古雅利安文明”的某一些色彩



    为何在四川“三星堆文明”里会存在着外来的“古雅利安文明”色彩呢?

    原因很简单,古代东亚地区的“青铜冶金技术”并非是在东亚本土起源的,而是从相邻近的中亚地区向东传播而来的一种外来的【“重大先进技术”】


    同时,亦伴随有少量的“中亚古雅利安人”(属于印欧人)随同「西北古羌人」一块儿迁徙进入到了四川成都平原,他们从甘南沿着【岷山和岷江】而下至四川成都平原。但是,“古雅利安人”并没有明显地进入到河南中原地区!


    正是由于在四川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明”里出现了一少部分的“中亚古雅利安人”,于是,给四川”三星堆文明”也同时带来了一些外来的(异域的)“古雅利安文明”的某一些色彩~~


    “青铜冶金技术”到底重不重要?当然非常重要了~~

    因为“金属时代”要取代“石器时代”了,人类社会从此就要登上“文明”的大台阶呢

    因此西方学者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青铜冶金技术”,方才是『 文明 』产生的催生剂!

    可一些中国人一听就不太乐意了,凭什么我们东方古代世界的“丝绸技术、玉器技术”没有资格成为「文明」产生的一种催生剂呢?

    关于这个问题,国人是否认真思考过呢?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青铜冶金技术”,就属于与【工具/武器】的巨大提升有着直接关系的一种古代高科技发明!

    而【工具/武器】的巨大进步,意味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极大地提高~~


    实际上,人类社会在距今一万年以内,所发生过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其中的后两次(青铜冶金技术、工业革命)均与【工具】的重大革新和进步,有着非常显著的关联性


    但无论是“丝绸技术”亦或是“玉器技术”,这两者皆与【工具】本身的里程碑式重大技术提升并没有多少关联性呢,即便是穿着再华丽的丝绸衣服、佩戴着再精美的玉器,也代表不了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显著的飞跃!

    因此,与“丝绸和玉器”有关系的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向上飞跃到一个新台级的「跳跃性发展」所起到的重大推动作用,也就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故而,这两者皆不足以成为『 文明 』 产生的催生剂呢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3:41:14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