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第4页] |
作者:四川红尘洗梦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诗人马飚 2018-05-06 00:31:25 深夜看禅宗,演义在深处 ----------------------------- 谢谢马飚兄对拙作的关注。 |
慧方禅师睁开眼睛,顺着洪道指引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大帮人从前面的山坡上走了过来,看样子居然有五百多人。这个幽静之处,一下子来这么多人,确实有点奇怪。而且这帮人不但一个个手持供佛的幢幡彩花,并且一个个髻发后垂,状如菩萨。出现这种场景,那就更让人觉得奇怪了。这也难怪洪道看见他们过来会惊奇得大呼小叫的。 但是慧方禅师依旧纹丝不动,如果一个人随便看到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惊慌失措或者欣喜若狂,那这个人还是真正的出家人吗。 为首的那人走过来,将手里的彩花献给慧方禅师道:“希望师父能给我们说上一场佛法。” 不管他们是鬼还是神,是妖还是仙,是魔还是佛,是怪还是人,只要有心来听法,就是一念善意萌发,就是万劫千生种下的一点善根,就是天大的好事。 想当年师祖法融大师可以给鹿子老虎百鸟说法,我又何尝不能给他们说法呢。 于是慧方禅师接过彩花,起身整理好仪容,走出草屋,来到外面为这五百多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佛学课。 这帮人听完慧方禅师的讲课后,一个个都非常满意的告辞而去。慧方禅师依旧回到草屋里端坐着,进入禅定状态,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似的。 平淡而清闲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慧方禅师依旧在草屋里修习着禅定。任凭外面风起云涌日起月落,慧方禅师还是端坐在那里,这个世界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事物可以让他动心的了。 这天,慧方禅师依旧端坐在草屋里,忽然,侍者洪道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师父快起来,师父快起来。”边说边上来搀扶慧方禅师,想把禅师从座位上搀扶起来。不过,洪道用力之下,才发觉自己根本就搀扶不动师父,慧方禅师坐在那里,身子就好像生了根一般和大地连在了一起。 慧方禅师纹丝不动,轻声的道:“出家人当以清净自守,法地若动,一切不安。” 慧方禅师说得清闲,但是洪道却是非常着急,他指着外面道:“师父快看啊,快看啊。” 慧方禅师回过头来,只见一条水桶般粗的巨蟒已经爬到草屋外了,诺大的蛇头吐着红色的舌头,让人胆战心惊。这种块头的巨蟒,吞掉一两个人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洪道不由得躲在了慧方禅师的身后。 慧方禅师道:“徒儿不要害怕,它是本山的山神,不会伤害人的。” 什么,这条巨蟒竟然是这座山的山神。洪道特地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巨蟒来到了草屋门口,没有进屋,只是不安的来回盯着慧方禅师。 慧方禅师起身走了过去,望着巨蟒道:“你不在山中好生守护本山生灵,却跑到这儿来干嘛?” 巨蟒看到慧方禅师走到了自己的面前,望着慧方禅师竟然落下泪来,就好像在和谁生离死别一般。 慧方禅师笑了笑,伸出手去抚摸着巨蟒的头道:“你回去吧,我明白了。” 巨蟒一转眼就不知道游走到哪儿去了。洪道走了过来,望着师父不解的道:“师父,巨蟒为什么来啊,你又明白了什么啊?” 慧方禅师依旧笑了笑,也伸出手来抚摸着洪道的头道:“徒儿啊,巨蟒是来跟我送行的,为师在这个世上的时日不多了。” 洪道一听,不禁大惊失色:“师父岁数并不大啊,而且师父平时身体棒着呢,怎么会怎么早就离开啊。” 慧方禅师笑道:“禅者,视生死如一,来去如一。你赶紧去通知你的师兄弟们,就说我要走了,他们来得快的话,也许还能见上我最后一面。” 洪道一听,二话不说,立马就往山下跑去。师兄弟们一听师父要圆寂了,都赶紧往山上跑,希望能见师父最后一面。不过,等到洪道和师兄弟们都赶到后,慧方禅师已经端坐在草屋里圆寂了,享年六十七岁。这一天,是唐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八月一日。 慧方禅师去世后,本来还万紫千红的山林,忽然就全部变成了茫茫一片白色。山里的溪水,也平白无故的居然断流了七天。看来,一个人的精神,完全是可以通达天地的啊。 第七节 目生舍利 玄赜禅师,在唐朝初期,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国内第一流的禅师,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玄赜禅师的很多个人档案都遗失了,我们甚至连他的生卒年代都不知道。 玄赜禅师,出生于太原祁县一户姓王的人家。在很小的时候,玄赜禅师就应该出家为僧了,而且学识渊博,知名度也比较高,不然的话,当时大唐佛学界的头号明星玄奘法师,也不可能跟他一起共事了。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沙门慧明、灵闰等,以为证义。沙门行友、玄赜等,以为缀缉。沙门智证、辩机等,以为录文。沙门玄模,以证梵语。沙门玄应以定字伪。”这些僧人共同配合玄奘法师在新修不久的西安弘福寺翻译《大菩萨藏经》。玄赜禅师被太宗皇帝下诏名列其中,可见其佛学知识渊博。而且,在随后玄奘法师翻译《大乘阿毘达摩杂集论》十五卷时,玄赜禅师更是成为执笔者。由此可见,玄赜禅师早在贞观年间,就已经是个佛学根基深厚,佛学造诣精湛,知名度颇高的一位僧人了。 但是,即使玄赜禅师如此显著,在那些禅门高僧眼里,玄赜禅师只是一个所谓的义学沙门而已。对于佛法的最终大事,还差最后那层薄薄的纸没有捅破。 难能可贵的是,玄赜禅师认识到了这一点。而此时,弘忍大师东山佛学院的招生广告,在大唐境内张贴得铺天盖地,导致天下禅学十之八九都不远千里跑去报名入学。 于是玄赜禅师也放下自己的身架和以前那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来到了弘忍大师的东山佛学院。 对于玄赜这种参与过玄奘法师译经的知名人士,弘忍大师根本就不用安排什么面试笔试,直接就收下了。 但是,从义学沙门变成一个禅僧,相当于现在在大学里重新转系学习了。好在玄赜禅师能放下架子,放下自己以前的那些东西,从而能轻松上阵,以更宽容的心胸去学习禅宗课程。 玄赜禅师的这种求学态度和学习精神,自然得到了院长弘忍大师的高度表扬。再加上玄赜禅师自从到了东山佛学院后,对于师父非常恭敬,也十分感恩师父的教诲,而且对于学院的所有事务,都非常乐意去协调处理,寺庙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活也会抢着去干,而且五年来都是如此,没有一天懈怠过。所以玄赜禅师深得弘忍大师的喜爱,自然弘忍大师更是倾其所有相授。 唐高宗咸享五年,公元674年。弘忍大师感觉到自己来日不多了,于是叫来玄赜禅师,把给自己准备后事这种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去办。玄赜禅师接受任务后,马上找来专业人士绘制图纸、搬运砖石泥土等各种材料,然后照图建造墓塔,忙的不亦乐乎。最终圆满的完成了师父交办的事情。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弘忍大师感觉到自己快要离开这个俗世了,于是把玄赜禅师叫了过来,拉着玄赜的手道:“你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希望你善自保爱。我圆寂后,你与神秀,应当可以使佛法如太阳一般照耀每个人的心灵,让每个人重新点亮自己的心灯。”由此可见玄赜禅师在弘忍大师心目中的地位那是非常高的。 |
@归纳演绎 2018-05-06 03:19:42 问一下,武则天赐给智诜禅师的袈裟是真的吗?最后下落如何? ----------------------------- 谢谢朋友的关注。 在本书中,金襕袈裟被武则天从慧能大师取了来,然后敕与智诜禅师,智诜禅师传于处寂禅师,处寂禅师传于无相禅师,无相禅师传于无住禅师。然后这件金襕袈裟就不知下落了。 对于金襕袈裟的归宿,很多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本人倾向于上述传承过程。 首先,金襕袈裟被武则天敕与智诜禅师,并且最后传至无住禅师,来自于《历代法宝记》,此书大约作于公元八世纪后期,由无住禅师的门人所撰。 而在当时为了正统之争闹得满城风雨乃至于血雨腥风的情况下,我们却看不到别的派别传承金襕袈裟的任何记录。包括获得公认六祖称号的慧能大师一系,其门人同样没有传承袈裟的任何记录。想想看,要是金襕袈裟在慧能一系手中传承,那还不把智诜一系批驳得体无完肤啊。 其次,慧能弟子神会禅师孤身北上挑战神秀北宗时,也公开承认金襕袈裟没在曹溪了,而是在鸡足山。金襕袈裟没在曹溪是真,在鸡足山却是假,因为作为一件如此重要的信物,没有任何根据和任何理由送去鸡足山。估计是因为慧能大师没能保住金襕袈裟,致使他的门人不好意思明说。 神会可以孤身北上挑战如日中天的神秀北宗,难道就不敢公开批驳智诜禅师一系所拥有的金襕袈裟是假的吗?在争正统如此残酷激烈的情况下,作为传法正统信物的金襕袈裟,神会禅师没有对智诜禅师一系提出批驳,这就反过来证明智诜禅师所拥有的金襕袈裟是真实可信的。自然,慧安一系、神秀一系、法如一系、玄赜一系等等,他们就更不会提及金襕袈裟在他们中的传承了。 |
@时年拾年qq 2018-05-06 11:28:09 楼主的论证看似有理,实际上还是站不住脚,那件袈裟到底去了哪儿,什么时间失踪的谁也无从说起,这就好比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就连溥仪都说那是传说中的东西,历史讲究孤证不立,是文献和考古发掘一起才能证实的,再者,从人的本性角度讲,武则天的经历和手段,怕是没有什么能压得住她的心思的,天下都是她的,一件袈裟而已,很难么,她既然推崇佛教,而且自比菩萨转世,她会把袈裟轻松的送人吗?古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会...... ----------------------------- 1、在众多的禅宗典籍中,只有《历代法宝记》详细的记载了金襕袈裟的去向,就算是孤证,也只有暂且依据他的说法了。 2、保唐无住禅师圆寂于公元774年,他的门人不久后就撰写了《历代法宝记》,《历代法宝记》来自于敦煌遗书,绝非后世伪书。此书成稿时,虽说武则天已经去世七八十年了,但毕竟还是大唐的天下,要是武则天没有敕与智诜禅师金襕袈裟,无住禅师的门人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在书中写下这些没有的事情。虽然此书中有某些不实之处,但是这种原则性的事情,在封建王朝,他们绝对不敢乱写的。不然的话,别说朝廷要找他们算账,就算是别的宗派的人也会趁机攻击智诜一系的。可是,至今为止,我没有看到任何这方面的资料。 3、神会禅师作为慧能的弟子,为了慧能的正统地位,孤身一人挑战北宗。想想看,如果智诜禅师根本就没有合法的得到金襕袈裟,为了慧能的正统,神会禅师会放过智诜一系吗?可是我们现在看不到神会禅师对于智诜一系关于金襕袈裟的任何批评。 4、不止是慧能系,包括神秀一系、慧安一系、玄赜一系、法如一系等等都没有提及金襕袈裟的传承,也没有批评智诜一系得到金襕袈裟是假的,这就可以反正智诜一系关于金襕袈裟的传承是真的。须知,那个时候的法门正统之争,那是一场激烈乃至于残酷的啊。 |
@时年拾年qq 2018-05-06 09:30:50 辩机才是玄奘大师的大徒弟,后来被太宗腰斩了,要不然他肯定也和孙悟空一样家喻户晓了,当时太宗李世民贴榜诏天下佛学有为的大师和世人,来长安帮玄奘译经,这个玄赜大师应该也在其中帮玄奘大师一起译经了,,看来他也懂印度语啊,不知道有没有帮忙写《大唐西域记》 ----------------------------- 首先辩机是道岳的弟子,其次,虽然专家学者有些不同意见,但是无法改变他因为和高阳公主的不正当关系而被处死的公众认识。 |
@德刚HD9 2018-05-06 19:19:32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山横水巅 2018-05-07 01:35:02 顶 ----------------------------- 谢谢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
弘忍大师圆寂后,师兄弟们便天各一方了。玄赜禅师也来到了安州(湖北)寿山寺居住,并且成为了寿山寺的主持。 修习禅定,几乎是所有禅僧的必修课。玄赜禅师也不例外。这天,玄赜禅师在方丈室里坐禅,在进入甚深禅定状态中,忽地从双目中各掉出一颗五色斑斓的舍利子出来。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事情啊。大家都知道,舍利子一般只有僧人在火化后才能出现,而且古往今来,出家的僧人那是数不胜数,可是能烧出舍利子的僧人那绝对是屈指可数的。所以一旦有僧人烧出舍利子后,大家都是把它们当作宝物供奉起来。 可是玄赜禅师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在禅定中就从双目中流出了两颗舍利子,这真是奇人奇事啊。在信众的眼中,那是只有佛、菩萨他们才能办得到的啊。由此可见,玄赜禅师不仅禅定功夫精湛绝妙,他的道行同样深厚啊。 玄赜禅师在安州寿山寺并没有待上一辈子,就因为佛学知识渊博和道行深厚,从而声名远播,并被朝廷知道了。 唐中宗景龙二年,公元708年,皇帝下诏,把玄赜禅师召入首都长安。玄赜禅师到了长安没两天,皇帝又下诏书,要求玄赜禅师到东都洛阳弘扬佛法。于是,玄赜禅师便在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之间来回奔波弘法。 在四处弘法之余,玄赜禅师还忙中偷闲,写下了一部著作《楞伽人法志》,不过这本书现在早已佚失,我们是没有眼福看到的了。但是,玄赜禅师的得意门生净觉禅师,生前却是看过这本书的,而且他还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佐料,重新撰写了一本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楞伽师资记》。这为我们研究禅宗史,研究早期禅师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第八节 师承两宗 法持禅师,公元635年出生于润州(南京)江宁一户张姓人家。小时候法持禅师不仅肤体细润光滑,而且仪容端庄恭敬。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孩子。不过在很小的时候,法持禅师就出家为僧了。 法持禅师出家后,废寝忘食的学习着佛法,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佛经,可是十来年过去了,法持禅师总觉得没达到什么高度,于是,法持禅师总盼望着能有名师来指点自己一下。 此时,弘忍大师的东山佛学院因为招生广告做得非常好,导致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优秀学僧都跑去报名入学,法持禅师看见后,也不禁心动了。 于是在公元665年,法持禅师也收拾行装,不辞劳远来到了弘忍大师的东山佛学院参加入学考试。法持禅师不但通过了弘忍大师组织的笔试和面试,成为了东山佛学院的一名正式学生,更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对于禅宗课程中那些幽微隐秘之处,更是悉心体悟。 几年下来,法持禅师的学习成绩逐年提高,并且最终和神秀大师慧能大师慧安国师等获得了东山佛学院“十佳学生”的光荣称号。院长弘忍大师对于法持禅师也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以后能传承我禅法的弟子只有十个人,法持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啊。 法持禅师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山佛学院毕业后,便四处游方参学。后来来到了南京牛头山,参访牛头山佛学院第三任院长慧方禅师,双方见面,一番寒暄过后,便喝起茶摆起龙门阵来了。一番交谈后,双方都非常满意,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慧方禅师更是把牛头山佛学院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乃至一些师徒之间的悄悄话,都毫无保留的讲解给法持禅师听。而法持禅师也是虚心听讲,从不摆出自己是东山佛学院十佳学生的臭架子。 自然,一来二去,慧方禅师最后把牛头山佛学院第四任院长的委任书发给了法持禅师。这样,法持禅师就成为中国禅宗史上,非常罕见的同时拥有东山佛学院和牛头山佛学院教学资格的禅师。 古代的僧人也好禅师也罢,都有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那就是四处参学。一个僧人,不管你在哪个佛学院上学,不管你毕业没毕业,你都可以离开佛学院离开师父,去任何一个佛学院找任何一个师父参学,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但是参学归参学,你继承哪个师父的法脉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参学可以找无数个师父进行学习,但是你要继承某派的法脉,那就只能是一个师父了。 比如说著名的雪峰义存禅师,曾经三登投子九上洞山最后来到德山,分别找了投子大同、洞山良价和德山宣鉴禅师参学,并且在洞山的时间最长,但是最后却继承了德山宣鉴禅师的法脉。开悟后不久,雪峰义存禅师还前去参访临济义玄禅师,不过走在半路听说临济义玄禅师圆寂了,才作罢。 再比如临济义玄禅师的头号弟子三圣慧然,在继承了临济义玄禅师的法脉后,前往他的师叔仰山慧寂那里参学,三圣慧然已经是被临济大师认可了的高手,自然在仰山慧寂那里表现出色,于是仰山慧寂就想把自己的法脉传给三圣慧然,三圣慧然因为已经继承了临济义玄的法脉,所以断然拒绝再继承仰山慧寂的法脉。 所以,能同时拥有两个宗派的传法资格,这在中国这个宗法体系异常严密、等级制度异常森严的国度,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在中国禅宗史上,自唐、宋、元以来,这种情况都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从明朝清朝开始,很多禅师为了扩大自己的法脉,以使自己的弟子遍天下,便开始滥传法嗣,根本就不管这个弟子是不是够资格或者是不是已经是别家的传人了。这种行为,就非常严重的扰乱了禅宗的市场经济秩序,搞得只要是个师父,就可以摆个摊四处兜售自己的学生名额,而且只要你付得起代价或者能讨师父喜欢,任何人都可以前来购买入学指标。这就搞得遍地都是这派高僧那宗传人,而且每个人都昂首挺胸理直气壮地打着某某正宗传人的旗号。鱼目混珠的结果,是珠从此不见了,而鱼目遍地乱滚。 而且这个遗毒一直流传到现在,读者诸君如果有机会,可以看看现在我们很多寺庙当家人的简历。很多人在简历上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他们是好几个宗派的传人。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某某法师是天台宗第四十六代传人,禅宗沩仰宗第十代传人,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净土宗第十五代弟子。上面的这个例子,是一字不漏的抄自某法师的官方简历。光看着简历,确实很牛,竟然可以代表天台宗、沩仰宗、临济宗、净土宗四个宗派传法。不过,这种简历也只能哄哄看热闹的门外汉而已。精通一家的高僧我们现在尚且难以看到,何况同时学习且精通四家?所以,他确实就是个简历而已,并不代表什么的。可悲可叹的是,这种简历,在当今中国那些寺庙的当家人中,简直是太普遍了。 |
@夜临2018 2018-05-07 10:03:13 顶 ----------------------------- 谢谢支持。 |
@kkcolcol 2018-05-07 11:47:47 顶 ----------------------------- 谢谢朋友支持。 |
@德刚HD9 2018-05-07 19:59:51 顶 ----------------------------- 谢谢朋友支持。 |
@时年拾年qq 2018-05-07 20:36:57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德刚HD9 2018-05-07 20:00:20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慧方禅师任命法持禅师为牛头山佛学院第四任院长后,便下山四处弘法去了。于是牛头山佛学院的一切事物,就由法持禅师全权处理了。 因为法持禅师同时拥有东山佛学院和牛头山佛学院的毕业证书,是当时非常罕见的拥有双学位的佛学精英,所以法持禅师主持牛头山佛学院后,对于前来求学的学僧都能循循善导应答自如,自然四方八面来求学的人就逐渐的多了起来,而且声望也是与日俱增,数年之间,就使得牛头山佛学院成为江南学僧们最想报考的佛学院。 后来法持禅师也跟自己的师父慧方禅师一样,在佛学院里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会,任命考核成绩第一的智威同学为牛头山佛学院第五任院长,然后就把佛学院交给智威同学管理,自己就下山四处弘法去了。 后来,法持禅师来到了金陵延祚寺定居。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九月五日,法持禅师端坐于延祚寺无常院,叫来自己的弟子吩咐道:“我离开后,不用建造什么墓塔,不要举办什么遗体告别仪式,直接把我的遗体丢在山上的松树下就可以了,那样的话,昆虫鸟兽们也可以来吃我的遗体,不至于饿肚子。而且我是个出家人,希望那些吃喝我血肉的昆虫鸟兽们也能沾上一点善因,将来能发菩提心,能走上正道。”说完没多久,法持禅师便圆寂了,享年六十八岁。 弟子们按照师父的遗愿,把法持禅师抬往后面山上的松林。弟子们刚把法持禅师从无常院抬出来的时候,空中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飘来神幡,从西边围着整座山绕了几圈,场面非常壮观。而且法持禅师所居住的小院,里面的竹林也忽然变成白色的了,七天以后才恢复正常。 第九节 少林宗主 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五乳峰下,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来的僧人跋陀尊者,而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修建的。 少林寺自建寺以来,一直都是由法师主持少林寺。但是进入大唐王朝六十余年后,少林寺便第一次迎来了以禅师身份主持少林寺的僧人,这个僧人就是法如禅师。 法如禅师,公元638年出生于山西上党,在很小的时候,又跟随舅舅来到了湖南澧县生活,在十九岁的时候,法如禅师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并且拜青布明为师学习佛法。 青布明法师,即慧明法师,在当时也算是个有名的僧人,曾经在越州法敏法师那里求学二十五年,被称为“玄解第一”,因为他冬夏常穿着一件青布衣,所以大家都叫他青布明。后来青布明还去了牛头山,跟随牛头山佛学院第二任院长智岩禅师学习了十年的禅法。由此可见,青布明法师也是一位学问高深习禅有方的高僧。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高僧,在教授了法如禅师两年后,发觉法如禅师天赋极高,远超常人。青布明是个非常睿智和谦让的高僧,他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教导法如,从而影响法如的学习和更大的进步,于是对法如禅师道:“蕲州的弘忍大师,学识渊博,禅定造诣精湛,他的东山佛学院现在搞得轰轰烈烈的,在全国知名度非常高,你在我这儿学习,我恐怕会耽误你远大的前程,你还是去报考一下东山佛学院吧,我看只有弘忍大师才能很好的教导你了。” 法如禅师见青布明师父都如此推崇弘忍大师,于是立马就接受了青布明的建议,收拾行装,往东山佛学院而去。 公元659年,21岁的法如禅师来到了东山佛学院,正式成为了弘忍大师的学生。而弘忍大师在给法如禅师上过两次课后,也立马发现了法如禅师天赋奇高,于是针对法如禅师的特点对他进行了专门的辅导。所以,法如禅师很快就体悟到了禅宗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真意,自然学习成绩在整个东山佛学院出类拔萃,并最终被评为东山佛学院的“十佳学生”。 有一天,弘忍大师叫法如禅师过江去办点事,法如禅师立马就下山去了。到了长江边,法如禅师坐上渡船,前往对岸,可是天公不做美,渡船到了江心,忽地狂风大作,风起浪涌,渡船在一番颠簸后,终于翻船了。船上的人落水后,大家都慌乱成一团,会游泳的人和旁边船上的人都赶紧前来救人。 法如禅师也掉落在了江中,可是要命的是,法如禅师不会游泳,并被江水顺流冲下去好几里。但是法如禅师却一点都没慌张,他虽然不会游泳,并且身处水中,可是他的内心深处竟然没有一丝的撼动,真正的高僧,喜怒哀乐惊恐惧怕贫富得失乃至生老病死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是不能使他们的内心起一点点的波澜的。法如禅师就是这种人啊。 在水中,不会游泳的人,只要心平气和,就绝对不会沉入水底的。只是,心平气和,又有几个人能在紧急的状态下保持住呢。 法如禅师内心一丝不乱,心平气和的漂浮在水面,顺水漂流,最终被江上的船只救了上来,法如禅师被拉上船只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死里逃生的样子,神色自若,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般。 法如禅师在弘忍大师身边一待就是十六年,一直到弘忍大师圆寂,从而成为整个东山佛学院的学生中,在弘忍大师身边学习时间最久的人。 弘忍大师圆寂后,法如禅师也离开了东山佛学院。他先是在淮南一带游方了九年,后来又来到嵩山一带游方。不过,虽然法如禅师已经出家十八年了,但是现在法如禅师的身份,就和他的大师兄神秀大师以及东山佛学院的很多同学一样,是个没有僧籍的私度沙门。看来,还是要先找个寺庙解决自己的身份和户口问题才是啊。 于是,法如禅师来到了少林寺。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此时还默默无闻潜心修道的法如禅师终于在少林寺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僧人身份。 而此时的少林寺完全是如日中天。中国经过那么多次的改朝换代,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乱,对于很多地方的城市也好宫观寺庙也罢,破坏程度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少林寺似乎是个奇迹,从建寺以来的近两百年间,虽荒芜频繁但是寺业充实,僧人们穿衣吃饭一点问题都没得。 进入唐朝以来,少林寺的地位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的战斗中,少林寺以昙宗为首的十三名武僧,参与了这场战斗,并且通过里应外合,夺取了唐军久攻不下的辕州城,而且居然擒获了王世充的侄儿王仁则并把他交给了李世民,为李世民最终平定王世充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段历史在后来就演绎成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精彩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武打片《少林寺》,就是以此为背景创作的。这部电影,想当年红尘洗梦也是搬着个小板凳去看得津津有味的。 李世民登基后,自然对于少林寺恩宠有加,使得少林寺不仅寺产庞大,而且政治地位尊崇。唐咸亨年间,唐高宗李治专门巡幸少林寺。公元684年,武则天也专门到少林寺,为唐高宗做法事。 |
栀子含香: 一人传几派不稀奇吧,前人虚云禅师一身五脉,怕的是后人没有真才实学自我标榜。 虚云大师是近代禅宗第一人,这一点早被世人公认,无须我在此多言。但是虚云大师一人传承禅宗五家,我只能说是虚云大师看到当时禅宗已经没落,而慈悲心切,故一人挑起传承禅宗五家的大任。其象征意义和引导意义更大。 如果有人看到虚云大师一人传承了禅宗五家,就确切无疑的认为虚云大师果真可以传承禅宗五家的法门,那就与事实不符了。 比如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号称“杨无敌”,哪怕他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但是他可以传承少林、武当、青城、峨眉这些派别的武功吗?事实是不行的,所以,杨露禅依旧只能传承他的太极拳。 有人可能会讲,禅宗最终意义都是一样的,所谓一理通百理融。但是你可以给别人讲道理、拳理、佛理、禅理,都可以,你要是具体的去给别人传承独具特点的法门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禅宗能分为五宗七家,是有深刻的道理的,他们在禅理的最终意义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各家的门庭设施,各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是大相径庭的。这也是古代绝少有禅师能同时兼传两家三家禅法的原因,更不用说同时传承四家五家了。 我们来看看汾阳善昭,他可是临济宗正宗的第六代祖师爷,其禅宗功夫和在禅史上的影响,想必不会逊色于虚云大师吧。可是汾阳善昭说道:云门禅我也知道,沩仰禅我也知道,法眼禅我也知道,就是没有参过曹洞禅。于是就派他的徒弟,包括有名的浮山法远、琅邪慧觉等去参曹洞宗的大阳警玄禅师。即使汾阳善昭知道云门禅、沩仰禅、法眼禅,可是他最终还是只能传承临济宗的法门,而且曹洞宗的法门他还不会。 我们再来看看雪峰义存。雪峰义存在中国禅宗史上,同样是可以比肩任何一位禅宗祖师的人物。可是当有人向他请教临济四喝意旨的时候,雪峰义存却道:我当初没有机会见到临济义玄禅师,所以他的法门我不会,你要想知道临济四喝的意旨,应该去找临济义玄的传人问才是。这个僧人于是就跑去问临济宗的第三代祖师南院慧颙。我们要知道的是,雪峰义存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禅宗史上,其声望和影响力,都是要强于南院慧颙的。可是雪峰义存依旧不会想着自己已经是天下超一流的高手了,可以回答任何禅宗问题。相反却是指使僧人去问临济宗的传人。 这种例子,在禅宗史上太多了,在此就不用多举了。 虚云大师一人身兼禅宗五家传承,实在只是慈悲心切。 虚云大师有临济宗和曹洞宗的传承,所以他可以传承临济宗和曹洞宗,这没错。 可是沩仰宗五传而绝,云门宗十一传而绝,法眼宗七传而绝,这些禅宗派别早已在历史中消失了数百上千年了。也就是说,虚云大师根本就没有人向他传授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这三家的法门,既然他都没有老师教过,那么他又如何传承这三家的法门呢?他又如何向弟子们传授这三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 所以,虚云大师一人身兼禅宗五家传承,实在是更具象征意义,实在是虚云大师担心禅宗的衰败和覆灭而作出的慈悲之举。 如果后人真的以为虚云大师可以传承禅宗五家法门,那实在是后人的误解了。 |
@kkcolcol 2018-05-08 11:43:40 禅宗由唐宋的鼎盛,到明清日渐衰落,楼主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谢谢朋友的关注。 朋友的这个问题,实在是有点大啊。就本人看过的书籍和资料而言,哪位朋友有心的话,完全可以写出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专著出来了。所以,本人在此也只能简单的说一下了。 就本人愚见,禅宗的衰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政治原因。因为劳动力问题、财产问题、人口流动聚集问题、赋税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历朝历代的朝廷对于佛教(包括禅宗)的限制、打击乃至于残害,都是非常严格甚至严酷的。看看历史就知道了,事例简直数不胜数。无数次的折腾下来,即使不死,也是个残废啊。 其次是宗教派别的内斗原因。在历史上,佛教(包括禅宗)干过很多压制、打击甚至迫害道教的事情,反过来道教也是如此。并且在明清时期,禅宗内部的派别之间同样争斗激烈甚至残酷。比如密云圆悟和汉月法藏师徒佛理之争,直接导致盛极一时的汉月法系被彻底剿灭。内斗的结果,不是双赢,也不是一胜一负,而是两败俱伤。 再次是寺产问题。随着禅宗发展到后期,很多寺庙的寺产那是相当的丰厚,所以,朝廷要来争,社会各界要来争,就是内部人员同样要相互争斗,争斗的结果,常常就是家破人亡。 再次是禅理问题。禅宗相比于佛教别的宗派,确实是需要有较高的悟性才能入门的。但是,这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门槛。而相比之下,净土宗的门槛最低,只要全心全意念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哪怕你眼睛看不见你也可以念诵,哪怕你嘴巴不好使了,也可以在心中默念。这就完全适合所有的人来修行。所以,净土宗就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今天的中国佛教,已经是净土宗一家独大了。 最后是人才问题。禅宗在唐宋时期,有很多文化水平很多,素质也很高的人进入禅门,这就为禅宗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基础。而后来,这种高素质的人,进入禅门的就非常稀少了。比如现在北京的龙泉寺,号称拥有最高学历人数最多的寺庙,不过,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没有谁是禅宗的传承的。没有人才,自然传承就乏力,衰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
@ck7543a 2018-05-08 15:33:34 人生如梦度光阴,枉自培财与积金。声色既戕天地性,精神又逐利名心。 爱河飘浪头难出,火宅煎熬业渐深。只恁一生虚过了,改头换面不如今。 学道先明精气神,成全三物道方亲。说无话有皆为妄,究本穷源始得真。 中正不偏存一念,圆明自在绝纤尘。君还达此玄中妙,三教都归我一身。 自然之道本无为,若执无为便有为。得意忘言方了彻,泥形执象转昏迷。 身心静定包天地,神气冲和会坎离。料想这些真妙...... ----------------------------- 谢谢朋友的关注。 佛道修到最后,都是一样的。 |
@德刚HD9 2018-05-08 19:41:02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时年拾年qq 2018-05-08 20:10:43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所以此时的少林寺,不仅声威显赫,而且龙象云集,高僧大德很多,一般的人,自然是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的。而法如禅师到了少林寺后,根本就不以东山佛学院十佳学生自居,而是非常的低调,处处退让,保持着自己那颗朴素之心,对于那些世俗的荣华富贵,从来就不放在眼里。所以法如禅师在少林寺待了三年,也没有那个发现法如禅师是个学识渊博而且禅定功夫精湛的高僧。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时间一久,大家终于发现原来法如禅师是个高手高手高高手,而且还是弘忍大师东山佛学院的十佳学生之一。于是,慧安国师的弟子元珪禅师会同都城里的惠端禅师等一些高僧,来到少林寺,并且和少林寺那些管事的僧人以及一些有身份的信众,联名邀请法如禅师主持少林寺,并且希望法如禅师登坛说法,广招学僧,传授东山法门的禅法。 法如禅师多次推辞不掉,终于在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勉强答应在少林寺开法。从而成为少林寺历史上,第一个以真正的禅师身份主持少林寺的僧人。这就给后世带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从而使得少林寺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期,都是以禅师作为最高管理者的。 法如禅师主持少林寺后,广开禅法,应机接物,善导群学,使学僧自悟不可言说之本来一心。从而在整个北方地区声誉鹤起,成为了北方地区事实上的法主。而此时,慧安国师还在终南山隐居,神秀大师也还在当阳玉泉寺默默无闻的养老,而慧能大师在曹溪开法不久,并未显达。所以,法如禅师是弘忍大师七百多名学生中,成名最早的。不止成名最早,成为一方宗主,而且是最早引起皇室对弘忍东山法门高度关注的禅师,这为最终慧安国师、神秀大师、玄赜禅师等进入京城,使弘忍大师的东山法门成为佛法的主流并席卷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法如禅师声名远播,使得很多的僧人都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找法如禅师学习禅法,这其中就包括神秀大师门下最优秀的两个弟子普寂和义福。可是人的命运是不可捉摸的,普寂禅师走在半路上,就听说法如禅师圆寂了,感到非常可惜,于是就转而去拜谒神秀大师。而义福禅师却是千辛万苦走到了少林寺,才得知法如禅师已经圆寂了,义福禅师“怅然悲愤,追践径行者久之。”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法如禅师主持少林寺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便于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七月二十七日午时,在方丈室里端坐着去世了,享年只有五十二岁。法如禅师真的称得上是英年早逝啊。 法如禅师去世后,他的弟子们便在少林寺的西边,修建了一座墓塔安葬法如禅师,并且在墓塔内立有一座青石碑,上面篆刻着《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比较详细的记载了法如禅师的一生。而且此碑历经千年沧桑,现今还屹立于少林寺,从而成为少林寺景区现存最古的墓塔。 法如禅师除了是第一个以禅师身份成为少林寺住持之外,还第一次在禅宗史上勘定了禅宗的法脉传承。作于公元689年的《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着禅宗的法脉传承: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法如。 现在我们都知道禅宗的六祖是慧能大师,而且五祖弘忍大师有学生七百多人,更有“十佳学生”各自分化一方。可是上面的行状却清清楚楚的写着弘忍大师唯一的正宗传人是法如禅师。弘忍大师是禅宗五祖,那么法如禅师不用说自然就是禅宗六祖了。 但是,最让人不解,最让人惊异的是,这个行状写在那儿,居然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质疑,更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反对并且把它用各种方法销毁掉。真的是一个人都没得。 和法如禅师同在嵩山传法的慧安国师一系没吱声,(他们就在嵩山,应该看得见这个碑文的啊。) 稍后不久声势显赫如日中天的神秀大师一系也没吱声。(神秀大师贵为三帝国师两京法主,有人胆敢独占六祖的称号,并且排斥掉神秀大师的传法资格,那还不马上传到神秀大师和朝廷的耳朵里啊。) 神秀大师的两个弟子普寂和义福,在神秀大师去世后,执掌北方佛教,同样声威显赫如日中天,可是对于在自己掌控范围内的这块少林寺的碑文,他们同样没吱声。只不过神秀系的弟子重新提出了一套传承系统,以神秀大师为第六代,普寂为第七代。按照神秀大师和普寂、义福他们如日中天的声势,完全有能力把法如禅师的碑文铲除掉,可是他们都没吱声。 慧能大师此时刚在曹溪开法不久,别说你写个告示说谁是六祖,就是你把传法袈裟拿走了,他也不会心动一下,他也不会眨一下眼。所以,慧能大师也没吱声。即使是后来他的小徒弟神会禅师跳起来拼了老命为师父争夺六祖的名分,也没看见他对法如系提出任何攻击的言论。 即使是拿到了金襕袈裟的智诜禅师一系,也没敢说传法袈裟在我的手里,法如禅师那个六祖是假的。 上面那些老大哥都没吱声,玄赜禅师之类的小师弟们自然就更不会跳起来反对了。 对于法如禅师以禅宗六祖自居,相关各方全部保持沉默,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这种情况,在中国这个宗法体系异常森严的国度,简直是无法想象的。须知,后面为了六祖的名分之争,很多人那是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头破血流的啊。 红尘洗梦经过查阅和分析大量的资料,个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法如禅师在弘忍大师手下学习了十六年,并且一直守候到弘忍大师圆寂,这在东山佛学院那是独一无二的。玄赜虽然也守候在弘忍大师身边,并主办了弘忍大师的后事,但是玄赜只跟随了弘忍大师五年时间,和法如禅师的十六年相比,自然有相当大的差距。法如禅师跟随了弘忍大师十六年并一直在身边,作为弘忍大师的正宗传人,那是绝对有资格的。 其次,红尘洗梦前面也说过,真正的高僧,对于那些外在的荣华富贵尔虞我诈得失是非生老病死等等,在他们的眼里,真的就是身外之物,真的就是粪土,真的就是过眼云烟。如果随便一个称号就能打动他们的内心,那他们也就不配成为什么大师了。所以,不论是慧安国师,还是神秀大师,还是慧能大师,对于六祖名分之争,实在是没有任何兴趣的,不但如此,他们还非常谦让,彼此尊重,兄弟伙关系其实是非常融洽的。比如慧安国师让弟子去找慧能大师学习,神秀大师不但在皇帝那儿推荐慧能大师,更派出自己的弟子到慧能处学习,法如禅师在临终前也留下遗训,要求自己的弟子们前往当阳玉泉寺去找神秀大师学习。而慧能大师也从来没有发表过诋毁师兄弟们的言论。所以,对于谁说谁是什么,这些大师们真的是毫不关心,也毫不在意的。更不要说发起争执进而残酷争斗了。 最后,那就是法如禅师开法时间非常短暂,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而他自己可是在当时最顶尖的禅学大师弘忍门下整整待了十六年才毕业的。所以法如禅师没办法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出来,这也是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在自己圆寂后去找神秀大师继续学习的最根本的原因。 法如禅师的法嗣里,除了嵩岳元珪禅师和写出《传法宝记》的杜朏稍有名声外,别的弟子大都是默默无闻之辈。所以,法如禅师去世后,自然就没有什么人打着什么六祖七祖的旗号到处弘法,到处招人眼目。相应的就不会招来关注招来反对招来攻击。法如禅师的法系因为没有优秀的学生传承,很快的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了。所以,法如禅师的碑文,就是一个空架子摆在那儿,光有什么六祖,却没有六祖的门人去传法,去光宗耀祖。自然,也就没人会花功夫去搭理那块墓碑了。 法如禅师不仅在身前成为少林寺的宗主,也成为当时北方地区实际上的佛教领军人物,可以说是声名卓著。而且在他快要离开这个俗世的时候,法如禅师更是留下遗训,要求弟子们“而今已后,当往荆州玉泉寺秀禅师下资禀。”由此可见,法如禅师同样是一位胸怀宽广气度过人的优秀禅师。 法如禅师的禅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佛密意,顿入一乘。”这个思想被后来的禅宗南宗进行了深入的发扬,从而为南宗顿悟特色的理论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可惜的是,法如禅师的弟子们,没有一个继承了这种禅法,从而只能让慧能一系一枝独秀且独占鳌头了。 |
@夜临2018 2018-05-09 11:11:25 每天来看一个小故事 ----------------------------- 谢谢阅读。 |
@kkcolcol 元灭宋对禅宗打击大吗?元统治者对禅宗的态度如何? 还有理学的兴起,是不是也加速了禅宗的衰败? 楼主讲禅宗后来没有人才,是说没有高级知识分子,但禅宗讲究不立文字,有知识对于禅宗传承重要吗? ———————————————————————— 1、元灭宋,对禅宗没有任何影响。而且相比于南宋后期,还有所加强。 在元朝,虽然排在第一位的是西藏的喇嘛教,但是整个元朝帝室对于别的教派,包括禅宗,都是相当支持的。而且相比于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元朝的宗教政策非常的宽松。所以,在元朝成立的短短百年时间内,禅宗照样活动频繁而且名家辈出。(我说的是总体情况哦,请朋友们不要拿具体的个案来反驳我。哈哈哈。) 2、理学受到过禅宗的重大影响,但是禅宗的衰败和理学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3、禅宗讲不立文字,却并不是要废除文字。看看庞大的禅宗典籍,比任何一个派别的著述都多,这岂是不立文字所能办得到的。 翻遍中国禅宗史,历朝历代的祖师大德中,像六祖慧能大师这样文化水平不高的祖师大德,是非常稀少的。相反,绝大部分祖师大德都是学识渊博而且常年参学,才最终开山立派、传道授业的。禅宗要登堂入室,除了学识,还要有极高的悟性,这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就是很多禅师很难找到合适传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看看中国禅宗史,大多数禅师的法嗣,都是人数稀少的。而且相当多的禅师数传以后,就彻底看不到他们法系的动静了。 |
@时年拾年qq 2018-05-09 16:37:14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点赞是风气,越赞越大气【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德刚HD9 2018-05-09 20:03:34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第二卷:盛唐、晚唐、五代、北宋 禅宗的钻石时代 从慧能大师开法于曹溪,一直到南北宋交际间的圆悟克勤和虎丘绍隆、大慧宗杲师徒三人,这四百八十七年间,(以慧能大师于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在广州法性寺正式剃发并传法开始,至克勤师徒中最后去世的大慧宗杲于公元1163年去世为止。)是中国禅宗最为辉煌灿烂的年代。 在此期间,中国禅宗的各种理论不仅多样而且完备。中国禅宗的五家七宗也各自成立,并以自己独有的风格,丰富着中国禅宗的理论和教学内容。中国禅宗史上那些最为顶尖最为出色的禅师们也纷纷登场表演,以各自的禅法在禅宗史上各领风骚。而中国禅宗的教学内容和各个禅师的教学手段,那也是五光十色千姿百态,以强烈的震撼力冲击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启迪着人们的深度思维。禅师们拈拂、举拳、竖指、抬脚、扭腰、作舞、摇头、行女人拜、把住、推到、脚踏、敲头、棒打、画圆相、大喝,乃至沉默不语默然良久,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大开眼界。更有对佛吐痰、斩猫、锄蛇、杀虫、烧佛、投水、抛子、焚疏、呵佛骂祖等等做略,更是让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在此期间,禅师们的各种机锋、转语同样层见叠出,绝妙纷呈,让人脑洞大开,惊叹不已。至后期,禅师们更是用美妙的文字来演绎不可思议之禅宗,使简单的文字在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机盎然的禅意和禅机,从而让人流连忘返启迪深远。禅师们大量语录和灯录的问世,更是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后人能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到文字般若的深厚内涵。这一时期,宗门武库百物充盈,万事齐备,各种宗门武器应有尽有,实在是无一不足,进而登峰造极无可复加,故可称之为中国禅宗之钻石时代。 第一章 盛唐禅宗 第一节 天下曹溪 一、慧惠之争 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近两千年里,中国佛教派系纷呈,各派高僧大德辈出,其中实在不乏出类拔萃之人才,他们各自用自己渊博的佛学知识和深厚的修行,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为后人树立起了一座座高山仰止的丰碑。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在中国佛教史上,我们确实可以遴选出一位绝对可以代表中国佛教的人物出来,他就是和老子、孔子并列作为中国释儒道代表的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大师,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出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 慧能大师刚出生的时候,毫光腾空,香气芬馥,弄得慧能大师的父亲卢行瑫和妻子李氏二人都有点诧异不已。但是,更神奇的事还在后面,《指月录》、《南岳单传记》等书,都白纸黑字的写着:“祖(慧能)不饮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这个就说得有点太玄乎了。这就和道教徒说老子从其母胁下出生,佛教徒说释迦摩尼从其母右肋出生一般,都是在虚张声势故弄玄虚了。对于这些东西,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红尘洗梦是不信的。 慧能大师原本是个正宗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卢行瑫本来是个朝廷官员,可是后来不晓得是犯了什么错误还是得罪了那个更大的官,反正就被政府相关部门从范阳(今河北定兴县)贬到千里之外的新州来了。 那个时候的广东,跟现在完全是两回事啊。现在一提到广东,大家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沿海省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交通畅通,科技创新领先,综合竞争力强等等印象。可是慧能大师那个时候的广东,就跟我们现在提到中国西部那些偏僻地区一样。所以,那个时候朝廷有被贬斥的官员,常常会被朝廷踢到两广地区去的。 慧能大师在新州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衰落了,已经从官宦人家,变成了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家。但是尽管如此,家里面有个大男孩出生了,一家人那也是非常高兴的。 慧能大师出生的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忽然来了两个僧人化缘,慧能的父亲接待了他们,给他们拿了一些吃的。这两个僧人看见了襁褓中的小慧能,就对卢行瑫说:“这个小宝宝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可以取名叫惠能。” 卢行瑫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要叫惠能呢?” 僧人回答道:“惠者以法惠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说完,这两个僧人眨眼间就不见了。于是,襁褓中的这个小宝宝就有了一个名字——惠能。 不过,就是这个惠能的名字,却引发了后来数不清的巨大争议,一直到今天,都还没个定论。 因为,禅宗六祖到底应该叫慧能,还是应该叫惠能,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很多专家和学者便理直气壮的根据上面僧人给慧能大师取的名字叫惠能,从而确定慧能应该是惠能。不过,请问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取的名字,能作为几十年后出家削发为僧的正式法名吗?也许红尘洗梦孤陋寡闻吧,在红尘洗梦看过的众多的佛家著作中,好像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例把俗家的名字当做出家剃度后的正式法名的。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人出家剃度后,师父都要给你取个法号,而且一般都是按照相应的宗派字辈来给你取名。你见过那个师父直接用你俗家的名字来作为正式的法名的? 反正不管是应该叫慧能,还是应该叫惠能,正反双方都会列出一大堆的证据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过,支持叫慧能的,要多一些。鉴于正反双方的证据太多,红尘洗梦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此,红尘洗梦表明自己的观点,慧能,确实应该写作慧能,而不应该写作惠能。 首先古代慧惠可以通用。 其次,红尘洗梦不用去看正反双方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虚实相间的各种证据,红尘洗梦只看事实。事实就是,在红尘洗梦看过的从唐、五代、宋、元、明、清历朝历代众多的禅师们撰写的数百种语录和灯录中,绝大多数禅师言及禅宗六祖时,都是写的慧能,只有极少数写作惠能。读者诸君可以想想看,不可能古往今来,那么多高明的禅师全是文盲,不晓得慧和惠的区别?不可能一千多年来,那么多学识渊博的禅师,不知道自己最重要的祖师爷是慧能还是惠能?须知,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六祖慧能大师众多的儿孙们,不可能连自己老祖宗的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了吧?况且,古代那些人咬文嚼字的功夫和精神,对比现在,只有过之,而绝无不及。所以,既然千多年来,那么多的饱学之士高明之人都写作慧能,那大家还有必要在慧惠之间争论不休吗? 况且,就算是现在还有人重新发现什么证据,证明应该是慧或者惠,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不论是任何组织还是个人,都无法改变千多年来,那些已经成为铁证摆在那里的数量庞大的禅宗典籍里写着慧能的事实。 所以,红尘洗梦坚定的认为,禅宗六祖,应写作慧能。 |
@kkcolcol 2018-05-10 09:20:58 顶,钻石时代 ----------------------------- 谢谢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
maojingye1: 请问楼主:这些高僧们怎么都会知道自己圆寂的时间呢? —————————————————————————————— 禅宗排斥坐禅,但是却不废坐禅。坐禅或者打坐,不论是佛家各派,还是道家各派,甚至于一般的信众,都会做这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课的。 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有坚定的正念,能一心不乱的坐下去,根据各人修行的不同,都会出现一些程度深浅不一的不可思议的情况的,每个人都会出现,没有例外。这一点,想必坐过的师父和师兄弟们应该有体会。自然,能知道自己圆寂的时间,也是不可思议的情况之一。(知道离开的时间,并不是高僧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办到的。) 对于那些高高手的境界,佛经云: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那些高僧能知道自己的圆寂时间,实在是小事一件啊。 不过,话虽如此,在这个纷纭的世界,有多少人有正念呢?在这个浮躁的人生,又有几个人在坐的时候,能长久的做到一心不乱呢? 所以,坐的人有千千万万,能有所成就的人,却非常少啊。 不过,禅宗,却又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都更拔高了一步。而就是这一步,让别家叹为观止,追不可及。 维摩诘经云: 舍利弗白佛言:‘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一日药山惟俨禅师正在坐禅。石头希迁看见了,便问道:“汝在这里作么?”药山惟俨禅师道:“一切不为。”石头希迁道:“恁么即闲坐也。”药山惟俨禅师道:“若闲坐即为也。”石头希迁道:“汝道不为,且不为个什么?”药山惟俨禅师道:“千圣亦不识。” 禅宗关于坐禅的理论和实践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仔细看看上面的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如果能达到这种地步,一天十二时中,又何处不在定中呢?有哪里有什么出入呢?预知圆寂的时刻,对于这些人来讲,是在是一件小事啊。 不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实在是需要真参实修的啊。 |
@德刚HD9 2018-05-10 18:25:51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舒城吴焱 2018-05-10 20:07:08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若有佛即是佛! ----------------------------- 朋友所言极是。 谢谢朋友的关注。 |
@舒城吴焱 2018-05-10 20:07:08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若有佛即是佛! ----------------------------- @四川红尘洗梦 2018-05-10 20:29:59 朋友所言极是。 谢谢朋友的关注。 ----------------------------- @全聚2014 2018-05-10 20:59:07 写的很好,受教 ----------------------------- 欢迎朋友继续批评指正。 |
@时年拾年qq 2018-05-10 21:21:14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随心而易 2018-05-10 22:01:53 进入关键章节,此为禅宗点睛之处,坐等精华。巜曹溪通志.传灯人物卷第四》写作惠能。六祖大师不是很赞同坐禅,他说过“道由心悟、岂在坐耶?” ----------------------------- 谢谢朋友的关注。 本人看过众多的佛经,也看过360余本古代禅宗典籍,但是朋友提及的《曹溪通志》,本人确实没有看过。天涯果真是藏龙卧虎之地,高人众多啊,朋友实在是让我受教了。谢谢。 如果说菩提达摩是带来了禅宗的种子并使它生根发芽之人的话,接下来僧璨和道信两位大师就是殷勤浇灌使之成为树苗的人。那么慧能大师就是使这棵小树苗根深蒂固,进而长成参天大树,能抵挡住任何风雨的人。 慧能大师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对前面禅宗大师的重大改造和发展,并且不止对于禅宗,就是对于整个佛教,都有颠覆性的创新。并且奠定了后世禅宗最为稳固的根基。 慧能大师的很多理论,比如朋友提到的坐禅方面的理论,关于迷悟方面的,关于东方和西方方面的。关于在家和出家方面的,等等,在当时都是前所未闻让人耳目一新的。 后来的禅宗不论如何创新和发展,不论有多少的花样和手段,都没能颠覆慧能大师提出的理论范畴。所以,慧能大师,实在是禅宗第一人啊。 |
二、东山求法 慧能大师小时候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啊,刚生下来的时候,就从一个官二代变成了贫二代,不到三岁的时候,父亲卢行瑫又丢下他们孤儿寡母去世了。母亲李氏为了孩子着想,没有改嫁,又带着小慧能从新州迁移到了南海(今广东佛山),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抚养着小慧能。一个寡妇,带着一个不能挣钱只会天天花钱出去的小宝宝,那日子自然是异常艰辛的。所以,慧能大师在很小的时候,就上山打柴,然后背到集市上卖掉,换回一点点微薄的收入,拿回家去贴补家用。到后来,母亲岁数大了,不怎么干得动活了,家里的一切开支,就全靠慧能上山打柴贩卖来维持了。 日子就这样在清贫和平淡中一天天的过去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慧能大师就会和他身边众多的贫下中农一样,在一个小地方默默无闻的度过平凡的一生。 可是,十几年后,一个看似平常却又好像命中注定的情节出现了。这个情节,彻底改变了慧能大师的一生,更彻底改变了中国禅宗的整体命运。 这天,慧能大师和往常一样,担着木柴来到集市贩卖。慧能大师正坐在地上等着买主上门,忽然有个人摇头晃脑的念着《金刚经》过来,当这个人念到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慧能大师在一旁听了,心里忽地一动,好像自己感觉到了什么。于是上前问道:“请问你刚才念的是什么经文呢?又是谁传授给你的呢?” 那人回答道:“这是<金刚经>,黄梅东山佛学院的弘忍大师经常叫人念诵此经,说只要念诵奉行此经,就可以见到自己的佛性,也就可以成佛了。” 慧能大师一听,居然马上就有了出家求法的念头,可是转念一想,又愣住了,自己远走他乡了,老母亲怎么办? 慧能大师卖完柴后,闷闷不乐的回家去了。到家以后,李氏看到儿子有点愁眉苦脸的样子,便上前问怎么了?慧能大师便把自己想出家求法的事说了出来。李氏一听,也不禁愣住了。是啊,自己这么大岁数了,早就干不了什么活挣不到什么钱了,平时的生活,都是靠儿子那点微薄的卖柴钱来维持。他要是远走他乡了,自己怎么办呢。 想到老母亲,慧能大师更是头大啊。母亲既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医保。自己一走,老母亲一个人根本没法独立生存啊。 很快,慧能大师想出家求法却又欲走不能的消息,就在那一带传开了。在任何黑暗的世界,总有善良之人的。这不,当地一个大款,听说慧能要出家求法却缺少资金,于是来到慧能的家里,非常慷慨地给了慧能大师十两银子,作为慧能大师母亲的养老资金。读者诸君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区区十两银子啊,盛唐斗米八钱,大家可以算算看,这十两银子究竟有多大的实际购买力了。 慧能大师安顿好老母亲后,便背上行装,前往黄梅弘忍大师的东山佛学院报名入学。 慧能大师一路跋涉,首先到达了韶州,在这里歇脚的时候,慧能大师遇见了一个名叫刘志略的居士,两人陌路相逢,却是相谈甚欢,大有一见如故之感。于是两人立马就在那儿结拜成了异性兄弟。 既然都是兄弟伙了,刘志略当然要请慧能大师到他家去做客了。于是慧能大师就跟随着刘志略来到了他居住的韶州曹溪口村。 刘志略因为和慧能大师聊天聊得很愉快,再加上又成了结拜兄弟,所以非常热情的把慧能大师留在了家里做客,而且并没有让慧能大师离开的打算。于是慧能大师便暂时留在了村里。 刘志略有个姑姑,已经出家为尼了,叫做无尽藏,就住在村子里的山涧寺里,而且非常喜欢研究诵读涅槃经。慧能大师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白天可以和刘志略他们一起外出干活,而晚上就可以回来,听无尽藏尼诵读涅槃经。 听了无尽藏诵读了几遍涅槃经后,慧能大师对于经文大意,居然就了然于胸了。无尽藏尼感到非常的惊讶,于是拿着手中的涅槃经,把自己从前不认识的字翻出来,请慧能大师认读给她听。 这一下就把慧能大师难住了,因为慧能大师从小就是个失学儿童,根本没机会进过学堂学习。慧能大师只好对无尽藏尼道:“不好意思,我没上过学,经文上面的文字,我大都不认识。不过经文的真意,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便问我” 无尽藏尼就更奇怪了:“你既然不认识经文上的文字,那你又怎么能够解释经文的含义呢?” 慧能大师道:“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慧能大师这话一说出来,无尽藏尼惊异得不得了。是啊,语言文字那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也常常有词不达意词不尽意之感吗?所以,能真实的了解语言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意,那才是正解啊。看来,慧能大师虽然字不认识几个,可是悟性那是非常高的。 于是,无尽藏尼便拿着涅槃经,翻出自己多年来都搞不懂的经文,请慧能大师讲解给她听。 几天下来,无尽藏尼对于慧能大师的讲解,感到非常的满意。于是便找到乡里那些有德望的老人们,对他们道:“前几天来村里的那个叫做慧能的年轻人,是个有道之人啊,你们乡里应该把他供养起来才是啊。” 大家一听无尽藏尼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没错。于是乡亲们竞相前来礼拜慧能大师。不过,人来得多了,慧能大师居住的地方,就显得非常拥挤了,搞得大家都不方便。 正好村子里还有一座已经荒废多年了的宝林寺,于是大家商议,每家每户都出点钱出点力,把那个宝林寺稍微打理一下,然后请慧能大师住在那里。 慧能大师住在宝林寺后,因为慧能大师天赋极高无人可及,而且悟性同样登峰造极,所以给大家讲解的东西,都是大家听所未听闻所未闻的,自然来找慧能大师讲经说法的人日趋增多,这座原本荒芜了的宝林寺,没多久就在四周火了起来。 宝林寺火了,可是慧能大师却非常冷静,想着自己当时离家出走,那是为了找当世最顶尖的禅学大师深造的,留在这个小山村里,自己怎么能得到提高呢? 说走咱就走,慧然大师立马收拾行装,告别乡人,又往东山佛学院而去。 这一天,慧能大师来到了乐昌县,听人说有个叫智远禅师的,禅法高深,现在就在西山修行。于是慧能大师便一人寻了过去,终于在西山一处石室里找到了正在坐禅的智远禅师。慧能大师于是上前向智远禅师请教坐禅。 没过多久,惠纪禅师也来到了西山修行,慧能大师便又向他请教佛法。有一天,惠纪禅师坐在那里念诵《投陁经》,慧能大师一听,不由得叹息道:“经意如此,今我空坐何为?”惠纪禅师也早就发觉慧能大师天赋过人,对于佛法的领悟,更是非自己所及,于是他便对慧能大师说道:“你神姿爽拔,天赋超群,看来只有当世最顶尖的佛学教授弘忍大师可以教导你了,你何不去报考一下他的东山佛学院呢?” 慧能大师本就是要去找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现在听到惠纪禅师也这么说,看来,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啊。 于是,慧能大师这一次在路上没作任何的停留,一路跋涉,直奔黄梅而去。 |
@cunyz 2018-05-11 12:19:42 期待继续,加油!哈哈同为禅宗弟子! ----------------------------- 谢谢朋友的关注。 希望能与同参共同学 同进步。 |
@夜临2018 2018-05-11 20:11:47 故事越来越多了,好看 ----------------------------- 谢谢关注。 |
@月碧江澄 2018-05-11 21:17:50 终于写到六祖了。 六祖宝林寺和西山修行的故事, 还是第一次听到。 感谢 LZ 优美的文字和渊博的学识。 ----------------------------- 谢谢朋友的鼓励和支持。 希望朋友多多批评指正。 |
从广东新兴到湖北黄梅县,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没有汽车,全靠两条腿一路跋涉,古人求学的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后人敬佩的啊。 经过三十多天的艰苦跋涉,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慧能大师终于风尘仆仆的来到了黄梅东山。 进了寺庙,慧能大师便直接找到了弘忍大师,要求报考东山佛学院学习佛法。 弘忍大师看着风尘仆仆一身乡下人打扮的慧能大师,问道:“你现在什么学历啊?” 慧能不好意思的道:“没有学历,从小就是个失学儿童。” 弘忍大师笑了笑:“你是哪里人啊,来这儿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慧能大师挺直了腰杆道:“弟子是岭南新州人氏,不远千里前来礼拜师父,只求作佛,不为别事。” “岭南新州,那里是个没开化的边远地区嘛,你又是个獦獠,怎么能作佛呢?”弘忍大师不动声色的道。 慧能大师一听,这不是瞧不起人吗:“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岂有差别?” 弘忍大师一听,不由得立马就对慧能大师刮目相看了,这番见解,胜过那些读了一辈子书的书呆子百倍啊。不过,玉不琢不成器,看来,还得多加打磨一下他才是啊。 于是,弘忍大师道:“就你现在这个文化水平,要报考我的东山佛学院想必你也考不上,这样吧,你暂且先以行者身份留在这里,有空了,就去佛学院旁听下课。哦,对了,寺院的碓坊还差人手,你先去那儿待着吧。” 于是,慧能大师便来到碓坊,干些劈柴踏碓的杂活。有空闲时,便跑到佛学院教室外面站着,听听弘忍大师给大家讲授禅法。 就这样,一晃八个多月就过去了。这天,弘忍大师在学院的告示栏贴出公告,说马上进行毕业考试,要求大家把自己的毕业论文交上去,考核成绩第一名的,不仅把金襕袈裟传给他,还委任他为达摩佛学院第六任院长。这一下,整个东山佛学院立马就轰动了起来。因为这个第一名的奖品太丰厚了啊。 慧能大师听说后,根本就没把这张告示当回事。东山佛学院有七百多名学生,能写会道成绩优秀的同学多了去了,怎么说也轮不到自己啊。再说了,我是为了佛法来的,那个什么院长岗位和那件什么金襕袈裟,身外之物而已,跟佛法毫无关系,去争这些东西干嘛。所以,慧能大师继续在碓坊干活,也没闲心去构思什么毕业论文。 这天,慧能大师正在碓坊踏碓,忽然外面有很多同学有说有笑的回来了,很多同学嘴里还念念有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大师拉住一个同学问道:“师兄,看你们有说有笑的,念叨什么呢?” 那个同学没好气的道:“跟你这个乡下来的土包子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到学院告示栏那儿看去。” 慧能大师听了,也没生气,这种人,实在不值得浪费时间和他们计较。再说自己还有一大堆活要干呢。 另外一个同学看到气氛有点尴尬,赶紧上来打圆场:“那边有人贴出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就连师父都说写得好,让我们大家念诵呢。” 傍晚,慧能大师终于把自己手中的活干完了,于是,他便来到了学院的告示栏一看究竟。到了那儿一看,原来告示栏有人把自己的毕业论文贴了出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哪个同学写的哦,慧能大师再往下看,居然没有署名。 这个同学写的这篇毕业论文,并不是很好嘛。慧能大师寻思着,有心可观照,有身可拭擦,这道理不对啊。佛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个身子,只是一个虚幻之躯而已,何执之有?《金刚经》又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如此,哪有一个不变的心可供观照。至于那些尘埃,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心不生,尘埃从何而起?尘埃既不起,何用去拂拭? 看来,这个同学写的这篇毕业论文对于佛法的领悟,还没到家啊,居然弄得那么多的同学在用心的念诵,这不是在误导同学们吗?看来,我得把他的这篇论文改改才是。 于是,慧能大师找来毛笔,就在这篇毕业论文的旁边,也把自己的论文写了上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写完后,慧能大师便回碓坊休息去了。 对于这个偈子中最为有名的那句“本来无一物”,现在有很多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是被后人篡改了的,原文应该是“佛性常清净”。 现在存世的《六祖坛经》的版本,有二十余种,有的版本中对于这首偈子的记载为“本来无一物”,有的记载为“佛性常清净”。但是最普遍的记载为“本来无一物”。不过,后来发现的现存时间最早的《六祖坛经》敦煌本里面记载为“佛性常清净”,所以,很多专家学者便以此为依据,说现在流行的《六祖坛经》通行本里的“本来无一物”这句话是后人篡改而来的,原文应该是“佛性常清净”。 《六祖坛经》的原本,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独立、完整的《六祖坛经》版本敦煌本,其写作年代已经被绝大多数专家定格在五代时期。但是早于这个时期的唐朝后期的裴休编辑的《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里面,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记载有黄檗希运禅师引用慧能大师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此看来,在没有发现《六祖坛经》原本的情况下,我们在文献中能看到的慧能大师这首偈子的最早记录,是在《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里面。而此书中记载的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再加上“本来无一物”这句话,早就经过《六祖坛经》通行本的广泛传播而世人皆知了。所以,慧能大师这首偈子的第三句,红尘洗梦认为应该是“本来无一物”才正确。 慧能大师的偈子,对于神秀大师的偈子,从思想到内容,都是一次拔高。而且,表述的非常到位。但是,禅,是活泼泼的,不是死物,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不然的话,禅师岂不同那些只会照本宣科望文生义的法师们一样呆板了。 所以,慧能大师可以在神秀大师的基础上把意思更翻进一层,你也可以在慧能大师的基础上再翻进一层,把本来无一物也扬弃掉,再把这个扬弃也扬弃掉,这就是空、空空、空空亦空,从而达到绝对的本体,但是这个绝对的本体,你要是把它当做实有之物,你又错了,它同样是不能观照、留念、把持的,它其实也是本来无一物的,这就又转回来了。所以,本来无一物这句话,实在是绝妙之句啊。 慧能大师能在神秀大师偈子的基础上更进一层翻出新意,读者诸君有兴趣的话,同样可以试试在慧能大师的基础上再翻出新意,表达出自己的悟解出来。如果暂时还办不到的话,我们可以来看看别的禅师是怎么说的。 北宋的黄龙死心禅师就写出一首偈颂,来表达自己对慧能大师偈子的悟解: 六祖当年不丈夫,请人书壁自涂糊。 分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后来的大慧宗杲禅师又对黄龙死心禅师的偈颂评唱道:且道钵盂是物不是物,若道是物,死心老亦非丈夫,若道非物,争奈钵盂何。 清初的天笠行珍禅师评唱此则公案道: 掀倒菩提树,打翻明镜台。 髑髅都粉碎,处处绝尘埃。 由此可见,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更不能掉在前人的窠臼里出不来。必须“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才能在禅海里游刃有余的。 |
在红尘洗梦看过的众多的史料中,绝大多数都是说慧能大师是个文盲,自己不会写字,这首偈子,是找人代写的。对此,红尘洗梦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慧能大师在南海时,听到路人念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有所感悟,这就说明慧能大师虽然没上过学,但并不是个彻底的文盲。不然的话,别人念到那儿,他怎么听得出来,然后再和自己的心灵起某种反应。 随后,慧能大师碰到了修习《涅槃经》的无尽藏尼,并且和她相处过一段时间,也互相研讨过《涅槃经》,所以,慧能大师不论是文字还是佛理,都应该又继续学习了一些。因为慧能大师外出本来就是求佛法的,所以不管是碰上无尽藏尼,还是后来别的禅师,他没有不认真的去向他们学习的道理。须知,那个时候慧能大师还没有成佛作祖,不然的话,他也不会长途跋涉外出求法了。 后来,慧能大师又在乐昌县拜访了智远禅师,慧能大师更是专门留下了跟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禅法。随后又向同在一个山头修行的惠纪禅师讨教佛法,然后才去的黄梅。 所以,符合历史事实的就是:慧能大师到黄梅时,是个粗通文墨,有相当佛学根基,但是天赋奇高的人。 到了弘忍大师的寺庙后,大家可以想想,慧能大师既然是千里迢迢来求学的,除了干活外,不可能不读书识字啊,不可能不看经诵经啊。而且,就是你想不看经不念经庙里的师父还不允许呢。所以,这八个多月的时间,慧能大师绝对不会白白浪费掉的,绝对会如饥似渴的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提高的。 这样的话,八个多月后,慧能大师要写个偈子,还用得着去求人帮忙吗? 而且,再看看现在的《六祖坛经》,里面慧能大师在传法过程中对《金刚经》、《维摩经》、《观无量寿经》、《法华经》、《涅槃经》等众多经典的熟练引用和批判下语,这岂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所能办到的。别说文盲办不到,就是现在的那些什么教授博导佛学院讲师等等都办不到。 天刚蒙蒙亮,弘忍大师端坐在蒲团上,就听见远处传来很多人的嘈杂声。难道出什么事了? 弘忍大师起身走了出去,来到了人群前:“你们不去上早课,都在这里瞎嚷嚷什么呢?” 大家看见院长来了,都赶紧作礼散在一边。 法如同学上前道:“师父,公告栏那里又有人把自己的毕业论文贴出来了,大家都觉得比前面的论文写得更出色,简直不可思议。” 哦,原来是这样。弘忍大师走到了公告栏那里,果然又有一篇毕业论文并排写在了那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大师回过头来,望着围在四周的同学们道:“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 法如同学凑了上来:“知道,有人看见是慧能同学昨晚上写在这儿的。” “想不到慧能这个从乡下来的人也能写出这样的毕业论文,看来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啊。” “这篇论文水平简直太高了,非一般人所能及啊。” “慧能同学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论文,简直就是肉身菩萨啊。” 人群中同学们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就说开了。 弘忍大师把鞋脱了下来,用鞋底把慧能大师的毕业论文擦去:“这篇毕业论文,亦为见性。” 同学们一看师父都这样说了,便都不吱声,纷纷散去了。 第二天,弘忍大师瞅着四下无人,便来到了慧能大师干活的碓坊,看见慧能大师正在那儿舂米呢。弘忍大师表扬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啊。” 慧能大师笑了笑,继续舂着米。 弘忍大师又道:“米熟没有啊?” 这种一语双关的话,对于慧能大师这种天赋奇高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啊:“米早就熟了,只是还差最后筛一下了。”意思就是佛法大意,我早就领悟了,就等着师父来印可了。 慧能的双关语,自然也迷惑不了弘忍大师,弘忍大师用自己手中的柱杖在碓臼上敲击了三下,然后就回去了。 自然,弘忍大师的动作,也瞒不过慧能大师的法眼。 于是,当晚三更的时候,慧能大师便一个人来到了弘忍大师的方丈室。 弘忍大师看见慧能来了,便关上房门道:“我现在再详细的给你讲解一遍<金刚经>,别的佛经也可以以此类推给别人讲解,你认真听好。” 慧能大师道:“<金刚经>大意,我早就懂了,师父就不用讲了吧。” 弘忍大师道:“你懂了,那是你的事,可是你以后迟早要为人师,不可能不给大众讲经说法啊。你如果精通经文,再加上你过人的悟解,岂不相得益彰,更能令学人悟入三昧。所谓宗亦通教亦通,岂不美哉妙哉。” 慧能大师听师父这样一说,便立马正襟危坐,恭敬的请弘忍大师讲解《金刚经》。 听完后,慧能大师不禁大为佩服,想不到师父竟然能把枯燥的经文讲解得这样深入浅出而且生动活泼,并且还能阐发出新意,看来,师父果然是当世第一的佛学大师啊。 弘忍大师看到慧能已经完全领悟了自己的意思,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对慧能道:“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随机大小而引导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展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达摩届于此土,得可大师承袭以至于今。” 说完,弘忍大师用钥匙打开柜子,取出金襕袈裟来,对慧能大师道:“我把金襕袈裟交付与你,从现在起,你就是达摩佛学院的第六任院长了,希望你善自保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慧能大师立马跪拜了下去,接受了金襕袈裟后,随即问道:“佛法我已领受,金襕袈裟以后要如何传付呢?” 弘忍大师道:“昔达磨初至,人未之信,故传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争端,止于汝身,不复传也,所谓受衣之人,命如悬丝也。你应该马上离去,俟时行化,” 慧能大师道:“那我应该到什么地方去好点呢?” 弘忍大师道:“逢怀即止,遇会且藏。我现在就送你过江去。” 于是慧能大师立马收拾包裹背在背上,和弘忍大师一起来到了九江驿。 师徒二人找到了一条小船,随即上去,慧能大师抢先一步上前把住橹木摇了起来。 弘忍大师道:“慧能啊,应该是我渡你过江去才是啊。” 慧能大师边摇边回答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我蒙受师父传授佛法,现在已经开悟了,所以只应该自性自度。” 弘忍大师听了慧能的这番话,非常高兴:“如是,如是,以后佛法在你的手上,一定会大放光彩,使众生都受益的。。” 慧能大师过江后,拜别师父,马不停蹄的就往南方走,走了两个多月,来到了大庾岭,一路奔波,异常劳累,慧能大师于是就在路旁找了个平坦的地方歇了下来。可是,慧能大师没想到,很多人正跟着他的方向追赶过来,你倒是歇息了,可是追赶的人,却是马不停蹄犹恐追赶不及的呢。 |
@诗人马飚 2018-05-13 09:43:07 雨天,凤凰树下读此书 ----------------------------- 谢谢马飚兄阅读拙作。 |
@夜临2018 2018-05-13 13:32:20 来看看 ----------------------------- 谢谢关注。 |
@时年拾年qq 2018-05-13 12:37:42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礼轻情意重【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月碧江澄 2018-05-13 01:42:07 LZ 禅学渊博,见解超然如过来人, 想来修为也必不凡, 能否略示个人禅修行迹, 以励后学? ----------------------------- 谢谢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对于禅宗,本人只是一个能看点热闹的门外汉而已。 再次感谢朋友的关注。 |
@德刚HD9 2018-05-13 21:06:36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东山佛学院的教学大楼里,同学们一个个叽叽喳喳的闹麻了:“师父今天怎么又不来上课呢?” “是啊,这都有好几天没来上课了。” “师父是不是病了啊?” “别瞎说,师父身子棒着呢。” “那到底出什么事了啊?” “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对,我们都去问问,到底咋回事啊。” 于是,一大帮学生相约着就来到了弘忍大师的方丈室。 弘忍大师正端坐在蒲团上坐禅,对于外面来了那么多人,似乎毫无感觉。 大家把法如同学推到了最前面,因为想着他和师父平时挺谈得来的。 法如同学推脱不掉,只好硬着头皮走到弘忍大师身边问道:“师父,你老人家怎么好几天不来给我们讲佛法了啊。” 弘忍大师头也没抬:“佛法已经往南去了,我还讲什么呢。” 弘忍大师此话一出,大家都不由得大吃一惊,佛法竟然有人带往南方去了。 法如又问道:“请问师父,佛法谁人得之?” 弘忍大师道:“能者得之。”这又是个双关语啊,既是有能耐的人得之,也是名字是能的人得之。 大家默不作声,退了出来。一到外边,大家就嚷开了。能者得之,那个从岭南来的土老帽不就叫慧能吗。难道会是这个乡巴佬得了师父的金襕袈裟? 于是,大伙儿都往碓坊来找寻慧能,却哪儿有人啊。这一下,大家就更肯定是慧能拿着金襕袈裟往南方去了。 这一来,同学们便闹开了。 “慧能只来了八个月,我比他先来佛学院好几年,凭什么师父要把佛法传给他呢?” “神秀师兄早就担任助教了,凭学识,凭颜值,神秀师兄强过那个乡巴佬百倍,应该是神秀师兄得到金襕袈裟才对啊。” “慧能只是个旁听生而已,学没上几天,大字识不得几个,也配把金襕袈裟带走?” “既然我们大家都认为他不配得到金襕袈裟,那我们就去把他夺回来。” “好,好。” “对,我们马上出发去追,一定要把金襕袈裟夺回来。” 于是,东山佛学院里至少有一半的学生立马收拾行装,有的还带着家伙,前来追赶慧能大师,希望能把金襕袈裟夺回来。 三百多人的队伍,一跑到大道上,大家身体素质的优劣,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自然,跑到前面的,都是那些身强力壮之人。其中跑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惠明同学。 因为惠明同学曾经当过兵,在部队上受过严格的训练,并且还担任过唐朝十六卫里面的一个四品将军,四品将军,在唐朝九品三十级的官位中,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大官了。 惠明同学受过严格的训练,自然一路跑到了前面,追到大庾岭的时候,远远看见慧能大师在岭上,不由得一阵激动,赶紧追了过去。 慧能大师在岭上远远一看是惠明同学追上来了,不由得暗暗叫苦,要跑,自己肯定跑不过他,要打,那自己就更不是对手了。自己和他往日无缘近日无仇,他紧追不放,无外乎是想着那件金襕袈裟。于是,慧能大师赶紧把背上的包袱放下来,拿出装有金襕袈裟的小包袱,然后把它放在路边一块平坦的石头上,心想,这件袈裟是传法的信物,岂可靠着强力来夺取吗。然后赶紧躲在一旁的草丛中,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 惠明同学急匆匆的追了过来,却转眼间就不见了慧能大师的踪影,四下一打望,看见路边有个小包袱,心想,刚才只有慧能在这儿,这应该就是慧能身上的东西。于是,惠明同学便上前去想把包袱拿起来,谁知惠明同学使出吃奶的劲,竟然没把这个小包袱拿起来。惠明不禁大惊失色。于是对着岭道两边喊道:“慧能,你出来,我并不是来争夺袈裟的,我是为求佛法而来的。” 慧能大师一听,立马就放下心来。然后从草丛里钻了出来,趺坐在一块石头上。 惠明同学上前作礼道:“既然师父已经把佛法传授给了你,那就请你指点我一下吧。” 慧能大师道:“你既然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我才给你说。” 于是,惠明同学站在那里,立即收敛心神,沉默良久。 慧能大师马上道:“不思善,不思恶,正当这个时候,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惠明同学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原来起心即乖,动念便错。佛性根本就不用去思维,更不用起心去求,他就在你的内心,从来就不曾离开过。 于是惠明同学又问道:“那么我今后应该去哪个地方比较好点呢?” 慧能大师道:“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后来,惠明同学果然在江西袁州蒙山定居,并且聚徒习禅,大弘慧能禅法。 惠明同学领悟了佛法,非常高兴,立即作礼告辞而去。来到岭下,正好碰上后面追赶的同学们跟了过来,于是惠明对他们道:“那上面我刚上去看过了,没人,我们应该往另外那条道路追赶才是。”大家看到刚从岭上下来的惠明这么一说,都没人怀疑有假,于是大家都往另外的道路追赶去了。 慧能大师好不容易摆脱这帮人的追赶,又一路跋涉,来到了曾经待过的曹溪宝林寺,不料九个多月后,竟然又有人追赶到寺庙里来了,慧能大师一看情况不妙,赶紧躲进寺庙的前山里。那帮人搜寻不到慧能大师,便痛下狠手,决定放火烧山。你要是不想被烧死,你就乖乖的给我滚出来,你要是不出来,那就等着直接被烤熟吧。反正不论怎样,他们都认定慧能大师是死路一条了。 熊熊的大火伴着滚滚的浓烟从山脚燃起,慧能大师一看,赶紧就往山顶上跑,可是一路紧赶快跑,好像没发现什么地方可以藏身啊,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有几块巨石伸展出来,里面正好形成一个凹陷处,好像可以容人,慧能大师赶紧跑了过去,藏入这个地方。这真是一个天然的容身之处啊,正好可以藏个人,而且伸展出去的石头还可以把火焰挡住。就这样,慧能大师终于又逃过一劫。 熊熊的大火伴着滚滚的浓烟没多大功夫就席卷了整个山头,那帮人远远在一旁看着,心想慧能大师这回肯定没命了,便得意的离去了。 这帮人真是心狠手辣啊,看来,宝林寺这个地方是不能再待下去了。慧能大师又来到了广东的怀集和四会之间隐藏。后来又跟随在四会乡下一队猎人中,常年在山中打猎,以此躲避别人的追寻。 不过,现在的慧能大师至少算半个出家人,又担任了达摩佛学院第六任院长的职位,跟猎人队伍混在一起,杀生吃肉的事情,那是天天都要面对的啊。还好,猎人们知道慧能大师是个行者,不杀生,也没勉强,只是每天安排他看守捕鸟兽的罗网。慧能大师就常常利用看守罗网的机会,经常趁着四下无人,把不小心落入罗网的鸟兽放走。 到了吃饭的时候,猎人们那肯定是就地取材啊,马上就把捕获的鸟兽开膛破肚,生火下锅。可是慧能大师不敢吃啊,怎么办?于是,慧能大师只好去山上找些野菜,放在煮肉的锅边一起煮。吃饭的时候,猎人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而慧能大师只是默默的吃着他的野菜。有猎人问道:“你怎么不吃肉呢?”慧能大师幽默的道:“但吃肉边菜。” 不过,闲来无事的时候,慧能大师也常常给猎人们讲些佛法的道理来开导他们。 就这样,一晃五年的时间飞快的就过去了。慧能大师寻思道,都过去好几年了,那帮人不可能对自己还这么长久的念念不忘吧。自己也不可能一辈子就这样隐藏下去啊。看来,应该出山弘法去了。 |
@时年拾年qq 2018-05-14 10:46:24 慧能大师真的是在尽最大努力去做善事了,但有一件事想不通,为什么那些所谓的出家人尽干一些与身份和修行不符的勾当,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啊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俗人僧人,概莫论外啊。 就是现在,寺庙里面争权夺利的新闻,我们在媒体上也是能常常看到的。 所以,真正的出家人,始终是少数啊。 所以,真正能守住做人底线的人,同样不是很多啊。 |
@kkcolcol 2018-05-14 13:30:09 顶 ----------------------------- 谢谢朋友支持。 |
在红尘洗梦看过的众多的史料中,绝大多数都是说慧能大师是个文盲,自己不会写字,这首偈子,是找人代写的。对此,红尘洗梦实在不敢苟同。 --------------------------------------------------------- @kkcolcol 2018-05-14 14:44:31 楼主认为偈子是慧能自己写的,这个提法很是新颖,是自己分析的,还是有别的史料依据? ----------------------------- 谢谢朋友的关注。 二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翻阅《六祖坛经》时,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作为一个可以代表整个中国佛教的人物,怎么可能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后来翻阅大量的古代禅宗典籍,比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曹溪大师别传》等等,都是说慧能大师不识字。再后来,也看到个别现代的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所以,结合禅史再加上自己的综合分析,就得出了自己的这个结论。 |
@德刚HD9 2018-05-14 19:58:20 @四川红尘洗梦 :本土豪赏1根 鹅毛 (1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谢谢土豪打赏。 |
@夜临2018 2018-05-14 23:57:16 过来打卡,看故事 ----------------------------- 谢谢关注。 |
唐高宗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正月八日,慧能大师来到了广州法性寺,正好遇上印宗法师在寺里讲涅槃经,前来听讲的僧众那是非常的多。印宗法师是个非常高明的讲师,跟那些只能照本宣科的法师完全是两回事。他常常鼓励学僧们互相讨论研究佛法大意,在双方的争辩中,明白优劣,共同提高。 正月十三日夜,印宗法师在寺里高悬一面幡旗,然后让学僧们进行讨论,他在一旁坐听。 晚风吹得幡旗哗哗作响,有学僧便开始发表高论了:“幡是无情之物,因为风吹,它才动的。” 第二个学僧马上提出不同意见道:“风和幡都是无情之物,如何能动呢?” 第三个学僧解释道:“风和幡,因缘和合,所以就一起动了。” 第四个学僧道:“幡根本就没有动,那是风自己在动而已。” 于是,下面的学僧们议论纷纷,大家各人支持一说,现场顿时吵作一团。 但是一直在下面听讲的慧能大师一听,他们所议论的,都没有领悟佛法真意。于是上前道:“各位师父,可否让我这个俗家人说上一句?” 既然印宗法师历来都是鼓励大家要互相讨论互相辩论的,所以,马上就有管事的僧人高声道:“大家都静静,我们来听听这位居士的高论。” 大家一听,立马就把眼光全集中到慧能大师身上来了。 慧能大师站了出来,平静的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大家一听,都感到非常的吃惊,许多人更是立马就敬佩得不得了。 就是一旁的印宗法师听了,也感到非常的惊异和叹服。 是啊,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你的心如果能如如不动,风幡又如何能动呢? 这个故事诞生后,自然也引来了后世众多禅师的评唱,红尘洗梦个人觉得,佛心本才禅师的偈颂,最为高明: 指出风幡俱不是,直言心动亦还非。 夜来一片寒溪月,照破侬家旧翠微。 第二天一大早,印宗法师便把慧能大师请到了他的方丈室里。 印宗法师道:“听行者昨晚上的高论,你肯定不是平庸之辈,请问你曾经请教过哪个师父呢?” 慧能大师道:“我的师父是黄梅东山佛学院的弘忍大师。” 原来是当世佛教界头号高手弘忍大师的弟子,印宗法师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弘忍大师说佛法已经传往南边去了,莫非就是你不成?” 慧能大师道:“是的。” 印宗法师不由得站了起来:“既然是你,那么就应该有达摩佛学院第六任院长的委任书和传法信物金襕袈裟,行者能不能拿出来给我开开眼界呢?” 慧能大师没有说话,取下背上的包袱,从里面把委任书和金襕袈裟拿了出来,放在印宗法师面前的书案上。 印宗法师一见,不由得肃然起敬,面前这个人,果然是货真价实的达摩佛学院第六任院长。不过,这些东西是真的,那么肚子里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呢?看来,自己还得再打探下。 于是印宗法师问道:“弘忍大师平时是如何教授学生的呢?” 慧能大师道:“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无为、无漏。” 印宗法师一听,不由得非常不解:“怎么会不论禅定、解脱、无为、无漏呢?” 慧能大师回答道:“为此多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法师道:“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慧能大师道:“法师平时讲解〈涅槃经〉,经中明白无误的讲了不二之法。比如高贵德王菩萨问佛道: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道: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 印宗法师本来就是讲解涅槃经的,听慧能大师这么一说,立马就明白了不二之法的道理,不由得大为佩服,起身合掌,立马就拜慧能大师为师。 于是,印宗法师召集寺庙所有的学僧道:“我以前给你们讲解的涅槃经,犹如瓦砾一般毫不值钱,可是刚才我请慧能行者到方丈室议论的涅槃经简直就是金玉一般。原来慧能行者是东山佛学院弘忍大师的传法弟子,并且被弘忍大师委任为达摩佛学院第六任院长。我们能见到慧能院长,实在是三生有幸啊。” 于是,慧能大师上前,把委任书和金襕袈裟展示给全体学僧看。大家一看,果然如此,于是纷纷上前顶礼参拜。表示愿意追随慧能大师学习禅法。于是,印宗法师当即就为慧能大师剃发,并且由法性寺智光律师授满分戒。 这样,慧能大师便正式在法性寺传授禅法了。不过,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八日,慧能大师忽然对大家道:“我不想待在这里了,我想回以前待的地方去。” 印宗法师道:“师父以前在哪里住呢?” 慧能大师道:“韶州曲县南五十里曹溪村宝林寺。” 于是,印宗法师与信众一共千多人,一起护送慧能大师来到了宝林寺。 三、开法曹溪 慧能大师到了曹溪宝林寺后,非常高兴,这里自己曾经主持过一段时间,地皮熟,人缘广,现在又有正宗的传法资格,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啊。这样下去,如果自己还搞不出个名堂出来,那真是太对不起历代的祖师爷了。 首先,慧能大师彻底拿掉了达摩佛学院的牌子,而是直接打出了曹溪佛学院的招牌,并且,自己担任佛学院的院长。须知,在任何时代,在任何时候,有自己的品牌并且自己担任老板,才是王道啊。 其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南宗顿教的新口号,以便和在北方搞得热火朝天的其他派别相抗衡。虽然自己的曹溪佛学院暂时没有登上大唐教育部的招生学院目录中,但是自己要学会宣传啊。自己得把招牌挂出去,并且先使劲吆喝起来才是啊。 这不,还没吆喝几声,就把人吸引过来了,而且还是个真正的大人。 韶州刺史韦璩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到曹溪佛学院的宣传广告打得满天飞,秧歌队腰鼓队在大街上你来我往的,搞得热火朝天,各种吆喝声那是此起彼伏。韦璩心想,在自己的地盘上,居然还有能整出如此动静的佛学院,看来自己应该去视察一下才是了。 于是,韦璩带着韶州市政府的一帮官员,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宝林寺视察宗教工作。小小的宝林寺第一次迎来地方大员,那场面自然是非常热闹的。 韦璩和慧能大师一番交谈后,韦璩不禁大为叹服。宗教界人士,自己也见过不少了,可是慧能大师言简意赅,且语出常情,而且说的那些大道理自己简直闻所未闻,却又丝丝在理令人信服。这个禅宗的祖师爷,果然名不虚传啊。 韦璩非常高兴,于是立马邀请慧能大师第二天到城里的大梵寺去,为大众开缘说法。 有这种提升曹溪佛学院影响扩大禅宗禅法的天赐良机,慧能大师又怎么会放过呢。 第二天,慧能大师来到了大梵寺,坐在了大会 台的正中位置。 韦璩率领韶州市政府相关官员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向慧能大师行礼,请慧能大师宣讲佛法。 慧能大师自然是口若悬河,将平时大家都觉得晦涩难懂的佛经以普通人都能懂的大白话滔滔不绝的讲出来,更不时以禅宗顿教之法,提纲挈领,让听众大为惊叹,使所有人都感到了曹溪禅法的不可思议。 连续好几天,慧能大师都在大梵寺说法,大梵寺自然也是人越来越多,乃至于人满为患了。 慧能大师在大梵寺说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完成了把曹溪禅法从乡村的宝林寺向大城市的大梵寺转移的伟大目标。为曹溪禅法的后来崛起,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慧能大师为韦璩一众授无相心地戒后,便回到了根据地曹溪宝林寺,但是,他在韶州大梵寺多日的传法活动,已经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听过他讲课的人都感觉到曹溪禅法确实不可思议,根本就不是那些照本宣科的法师们所能比拟的。于是,很多人便来到了曹溪宝林寺,追随慧能大师学习。这样,没多大功夫,就使得宝林寺的学僧超过千人之多,曹溪佛学院终于在慧能大师的努力下,声誉鹊起,牢牢地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
@kkcolcol 2018-05-15 12:34:05 六祖坛经就是记录这次大梵寺讲法吧? ----------------------------- 谢谢朋友的关注。 《六祖坛经》的原版,我们现在没机会看到了。现在的《六祖坛经》如朋友所问,是记录慧能大师在大梵寺讲法的,但是又有后人增加了慧能大师在别的地方讲法的内容以及慧能大师和弟子的问答内容。 所以,现在的《六祖坛经》是后人多次增删后的产物。 |
@时年拾年qq 2018-05-15 18:40:05 慧能法师经历了这么多,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也算是涅槃重生了, ----------------------------- 朋友言之有理。 |
首页 上一页[3] 本页[4] 下一页[5]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