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中国禅宗演义(原创、首发、每日更新)[第82页]

作者:四川红尘洗梦
首页 上一页[81] 本页[82] 下一页[83]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3、四种异类
    四种异类者,往来异类、菩萨同异类、沙门异类和宗门中异类也。在本寂禅师的视界里,他虽强调不立一法,但是在这个不立一法中,还是有凡圣之别的。往来异类者,凡也。菩萨同异类、沙门异类和宗门中异类,三种不同之圣也。本寂禅师明此四种异类,自然是希望学人舍凡入圣,最后理事混融凡圣俱泯的。
    一者往来异类者:如今一切声色言语阶级地位舍父逃逝,尽皆却向上祖,又得为异类。又天堂地狱饿鬼畜生修罗等,皆是异类。
    往来异类的范围有点大,只要你没有明了大事,哪怕你高居于天庭,在别人的眼里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你依然和地狱饿鬼畜生修罗道上之众生没有差别,依然属于往来异类之列。
    往来者,自然是在六道轮回中来往者。六道众生因为一个个远离佛法,不明自性,蒙蔽自己了的本来面目,所以都成为离开祖父(佛性)之游子,从而认不得自己的本来面目,不能归家稳坐。所以,他们自然就只能在六道中沉沦生死,而不能自己作主了。
    二者菩萨同异类者:先明自己,然后却入生死异类中摄他。已证涅槃之果,不舍生死类,自利利他。愿一切众生皆成佛,从末后成佛。所以大权菩萨若不先化众生,己事无由得成办。故南泉曰:“先过那边知有,却来这边行李。”又曰:“菩萨具六度万行。”教云:“若有一众生未度者,吾终不成正觉。”誓愿无边,众生无边。如是行持,故名菩萨同异类。
    本寂禅师在这里强调学人要具有菩萨普度众生之大乘思想。而要达此思想,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就是自己要先明了大事,想想看,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本来之事,你自己都认不得自己的本来面目,你又如何让别人明白大事呢。你不明白大事而去度众生,那和以盲引盲有什么区别。第二,那就是自己明白了大事,而没有普度众生的思想,其实你还是没有最终明白大事。所以,你必须要在自己明白大事的前提下,同时普度众生,这样的话,你的修行才是圆满的,你的领悟才是彻底的。
    普度众生是大乘佛学的核心思想之一,禅宗虽然号称教外别传,但也是完全继承了这一思想的。所以,禅师们对于那些只管自己吃饱饭而不顾他人肚饥的自了汉,一直都是持批评态度的。
    三者沙门异类者:先知有本分事了,丧尽今时一切凡圣因果功行,始得就体一般,名为独立底人,亦名沙门称断事。始得表里情忘,三世事尽,得无遗漏,得名佛边事。亦云一手指天地,亦云具大沙门。转却沙门称断边事,不入诸圣报位,始得名为沙门行,亦云沙门转身,亦云披毛戴角,亦唤作水牯牛。恁么时节,始得入异类,亦云色类边事。所以古人道:“头长三尺颈长二寸。”只是这个道理,不得别会。
    沙门异类者,其实就是前面讲过的能披毛戴角异类中行之人。到此地步之人,自然从内到外都能情解俱亡,了然无事。自然是个能独立特行且随处作主之人。不过,即便到此地步,既不能耽于圣境而不自知,更不能居于圣位而不自觉。所以,到此地步须解转身,不耽圣境不居圣位,方才是真正的沙门异类者。
    四者宗门中异类者:如南泉曰:“智不到处,切忌道着,道着则头角生。”唤作如如,早是变也。直须向异类中行,道取异类中事。洞山曰:“此事直须妙会,事在其妙,体在妙处。”余(曹山本寂)自道:“此事直须虚一位全无的的也,觌面兼带始得若是。作家语不偏不正,不有不无,呼为异类中虚此事。直须作家横身,逢木着木,逢竹着竹,须护触犯。嘱嘱嘱嘱。”
    宗门者,禅宗也。曹洞宗是非常强调理事混融正偏兼带(回互)的。所以,对于宗门中异类者,本寂禅师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只有觌面兼带,不偏不正,不有不无,方得成为宗门作家。第二,作家必须逢木着木,逢竹着竹,须护触犯。也即是悟道之人必须时时处处要做到“回互”,才能不伤锋犯手,才能既道着,又不生头角。为强调这点的重要性,本寂禅师不惜老婆心切,连用四个嘱嘱嘱嘱字来殷勤叮咛。
    4、君臣五位
    曹洞宗最具特色之禅法,自然是其五位学说。良价禅师有正偏五位和功勋五位,而本寂禅师也有君臣五位和王子五位。
    本寂禅师之君臣五位,其实是用来详细解释良价禅师之偏正五位的。
    君臣五位者,正、偏、臣向君、君视臣、君臣道合五位也。
    这一天,本寂禅师照例来到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下面有学僧站出来问道:“师父,能不能给我们说说五位君臣旨诀?”
    本寂禅师立即开示道:“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辩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
    下面马上又有学僧站出来问道:“如何是君?”
    本寂禅师道:“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
    学僧接着问道:“如何是臣?”
    本寂禅师道:“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
    学僧接着问道:“如何是臣向君?”
    本寂禅师道:“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
    学僧接着问道:“如何是君视臣?”
    本寂禅师道:“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
    学僧又问道:“如何是君臣道合?”
    本寂禅师道:“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
    回答完学僧的提问后,本寂禅师继续开示道:“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宗要。”
    随即本寂禅师作偈一首道:
    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
    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着,潜行须与古人同。
    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
    在本寂禅师的君臣五位中,君者,正也,理也,体也,空也,真也,黑也。此位傲然独立,至尊至贵,所以称君。
    臣者,偏也,事也,用也,色也,俗也,白也。此位森罗万象种种作用,文韬武略深备自身,少之,则君成孤家寡人,不得作用也。所以名为臣。
    臣向君者,臣虽有种种作用种种武功,但是,这些作用只是为了表明自己对君王之忠心的,只是为了显示君王之存在的。此所谓用以显体事以明理也。
    君视臣者,君王若无臣民,则君王也就不能称之为君王了。所以,君王虽在宝座上端坐,但必须顾视臣子,进而依靠臣子来显示君王之尊。此所谓法身无相,须借物显形也。
    君臣道合者,君王稳居宝座,而臣子按照君王之旨意各司其职各行其事。同时君王又不以高贵自居,而臣子也不以低下自处。君臣之间其乐融融。此时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混无内外。此乃理事混融体用双彰体用俱泯之境也。此位可谓最玄最妙,故称之为君臣道合。
    对于本寂禅师之君臣五位,曹洞宗第六代掌门大阳警玄禅师作偈评唱道:
    不立功勋坐庙堂,群臣何敢望清光。潭潭禁殿尊严甚,寂寞无人夜未央。(君)
    文经武纬定中华,遍历阶梯赞国家。功业已隆加九锡,与君神气看些些。(臣)
    位尊九五不曾居,常与群臣共一途。深隐后宫天下治,免教夷狄望来苏。(君视臣)
    念念输忠不敢欺,头头奉重丈夫儿。看君千里长安道,玉镫皆趣阙下归。(臣向君)
    臣主相忘古殿寒,万年槐树雪漫漫。千门坐掩静如水,只有垂杨舞翠烟。(君臣道合)
    无中有路透长安,劫外灵枝孰敢攀。宝殿苔生尊贵重,三更红日黑漫漫。(总颂)
    5、王子五位
    本寂禅师之王子五位者,诞生、朝生、末生、化生、内生也。此五位最初之源头,在禅宗典籍中记载不一。如《人天眼目》记载为石霜庆诸禅师,《五灯会元》记载为洞山良价禅师。
    不过,不管王子五位之源头在那里,王子五位都是经过本寂禅师的评唱以及大力弘扬,最终名动江湖的。所以,江湖中都是把王子五位算作是本寂禅师之看家功夫的。
    在《人天眼目》中,良价禅师对于五位王子的评唱特别到位,所以我们就来看看良价禅师对于庆诸禅师五位王子的详细解说。
    下面的偈颂为庆诸禅师所作,括号内为良价禅师之具体评唱。
    诳生(内绍嫡生。又云:正位根本智储君太子也。)
    天然贵胤本非功,(不假修证本自圆成。)
    德合乾坤育势隆。(本自尊贵中来。)
    始末一期无杂种,(本无杂念。)
    分宫六宅不他宗。(六根唯以一机轴)
    上和下睦阴阳顺,(前后一际)
    共气连枝器量同。(始终无二。)
    欲识诞生王子父,(须知向上更有一人在。)
    鹤腾霄汉出银笼。(千圣不传。)

    朝生(庶生、宰相之子、已落偏位、涉大功勋、亦云外绍臣种。)
    苦学论情世不群,(有修有证。)
    出来凡事已超伦。(虽有修有证,本自尊贵中来。)
    诗成五字三冬雪,(染污不得。)
    笔落分毫四海云。(不守住。)
    万卷积功彰圣代,(大功修证。)
    一心忠孝辅明君。(知有向上人,始得奉重。)
    盐梅不是生知得,(修证还同。)
    金榜何劳显至勋。(不假修证,不待功勋。)

    末生(有修有证、群臣位。)
    久栖岩岳用功夫,(有修有证。)
    草榻柴扉守志孤。(直是不待功勋,一尘不染。)
    十载见闻心自委,(方全肯重。)
    一身冬夏衣缣无。(赤洒洒干剥剥。)
    澄凝愁看三秋思,(一尘不染。)
    清苦高名上哲图。(学者可以为王尊贵之事。)
    业就巍科酬极志,(本业成就。)
    比来臣相不当途。(虽然如是,功勋不犯。)

    化生(借位明功、将军位。)
    傍分帝化为传持,(分佛列祖。)
    万里山河布政威。(正令当行。)
    红影日轮凝下界,(从尊贵中来。)
    碧油风冷暑炎时。(正布威时,谁敢犯令。)
    高低岂废尊卑奉,(知有底如解奉重。)
    五裤苏途远近知。(为苏涂炭也。)
    妙印手持烟塞静,(谁敢当头。)
    当阳那肯露纤机。(终始功勋不犯。)

    内生(亦为内绍、根本同出、诞生同。)
    九重深密复何宣,(无言无说正令当行。)
    挂弊繇来显妙传。(曲为今时。)
    只奉一人天地贵,(奉重内生王子父。)
    从他诸道自分权。(虽然言一用,要在一机轴。)
    紫罗帐合君臣隔,(入他无异相,体知同一国。)
    黄合帘垂禁制全。(天下音成正令当行。)
    为汝方隅官属恋,(正是幼生子。)
    遂将黄叶止啼钱。(不免权此问。)

    诞生王子,正位也。就如准备接班的东宫太子一般天生贵胄,本然圆成且不假修证。不过,到此地步之人亦须知转身,亦须知更有向上一路,不然则被尊贵一路所缚也。
    朝生王子,偏位也。此位如宰相之子,本出尊贵之中。可是为了建立大功勋,所以运用智慧,挥金刚剑斩妖除魔,驱邪匡正,从而涤荡乾坤扫清寰宇。此喻学人须凭借修证才能达至圆满之地,不过因为终究属于有君奉伺之地,所以他纵使有大功勋,终非内绍王种。
    末生王子,乃是群臣之位也。此喻学人为明了大事,那是不辞艰辛,刻苦求学,就如大臣在朝堂之上为了辅佐明君,从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样。不过此位纵使自身修学有成,但终究是有修有证,离无休无证本自天成本自圆满之境还有差距,所以只能居于臣位。
    化生王子,此乃将军之位也。将军者,自能冲锋陷阵,攻城拨地也。一番冲锋后,自然能使军纪威严,盗贼不生,诸恶不犯,从而把定乾坤威行正令。不过,纵是修行至此,因为将军尚须上借君王之正命从而建立功勋,还属于借位明功之地,离不借借之地还有差距,所以只能居于将军之位也。
    内生王子,内生王子和诞生王子一样,都是属于内绍王种。到此地步之人,无言无说,稳行正令。虽深居皇宫,不过却能体用双彰纵横自在。不过,纵是到此地步,更须知自己尚且年幼,离登临大位尚需时日。所以,到此地步,更须知有体用俱泯,悟了如未悟之境使得。
    对于五位王子,宋朝善权志禅师作偈评唱道:
    贵胤生时轮拟空,玎珰玉佩处东宫。
    月堂照处朝君父,直扣尧阶却借功。(诞生)

    学问诗书德行全,金门投策紫薇班。
    台星不自离蓑钓,争得寅昏奉圣颜。(朝生)

    贫来今日极清虚,悲喜寥寥一物无。
    便欲升为九苞凤,依稀云树月巢孤。(末生)

    帝命传来下九天,禁城中外化亲宣。
    回途复妙持金印,正令曾无一字传。(化生)

    凤势龙骧大丈夫,天然尊贵六宫殊。
    苔封古殿无人到,造次凡流识得无。(内生)
    6、五相
    利用圆相来表达禅意之法门,经过仰山慧寂禅师的大力弘扬后,江湖中对此法门已是非常熟知了,许多禅师在自己的教案中也频频引用这种法门。
    本寂禅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圆相法门来表达本宗之禅法。
    为了更简洁形象的表达本宗之正偏五位功勋五位王子五位,本寂禅师特作五相以明之,并且作偈述之。
    本寂禅师道:“夫正者,黑白未分,朕兆未生,不落诸圣位也。偏者,朕兆兴来,故有森罗万象隐显妙门也。”
    (一个圆圈中上半部分黑色下半部分白色)正中偏(诞生内绍)、君位、向、黑白未变时
    偈曰:白衣虽拜相,此事不为奇。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
    (一个圆圈中上半部分白色下半部分黑色)偏中正(朝生外绍)、臣位、奉、露
    偈曰:子时当正位,明正在君臣。未离兜率界,乌鸡雪上行。
    ⊙正中来(末生隐栖)、君视臣、功、无句有句
    偈曰: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偏中至(也作兼中至)(化生神用)、臣向君、共功、各不相触
    偈曰:正宫初降日,玉兔不能离。未得无功旨,人天何太迟。
    ●兼中到(内生不出)、君臣合、功功、不当头
    偈曰:混然藏理事,朕兆卒难明。威音王未晓,弥勒岂惺惺
    本寂禅师的上述五相图可谓简洁明了,而且非常形象的把曹洞宗的重要法门呈现给了所有人,使得学人能一目了然的对曹洞宗的禅法有全面的了解。
    本寂禅师道:“夫正者,黑白未分,朕兆未生,不落诸圣位也。偏者,朕兆兴来,故有森罗万象隐显妙门也。”
    本寂禅师之黑白未分朕兆未生不落诸圣位者,此即父母未生前之本来面目也。此真如本体,非有非无非贵非贱,说似一物即不中,自然是不落凡圣位的。
    本寂禅师之偏者,因为属于色界,所以有森罗万象万事万法,并且有隐显明暗盛衰之种种作为。
    (一个圆圈中上半部分黑色下半部分白色)正中偏(诞生内绍)、君位、向、黑白未变时
    偈曰:白衣虽拜相,此事不为奇。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
    此位属于君位,既是君位,所以一个普通人登上将帅之位,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喻佛性人人具有,本自圆满,如果有学人忽地醒悟而去追求无上妙道,这就如同有人在追寻本就在自己身上的东西一样,有什么奇怪的呢。
    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有两层意思,一则富贵荣华积代而来积代而有,自然是非一日之功的。所以,修行人不要奢望有什么捷径,不要梦想着可以一蹴而就,而是要作好长期而艰苦的修行准备。二则,即便在修行路上暂时流转生死,暂时不得其门而入,暂时百思不得其解,也不要垂头丧气灰心失意。越是如此,越要打起精神前进,须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纵是白衣,也终有拜相之时。
    (一个圆圈中上半部分白色下半部分黑色)偏中正(朝生外绍)、臣位、奉、露
    偈曰:子时当正位,明正在君臣。未离兜率界,乌鸡雪上行。
    子时,阴阳交接之时也,一阳初生之时也。此时阴开始向阳转变,此时臣位开始向君位转变,所以正是从偏位转为正位之时。不过,此时学人虽然修行有所得,但终究是
    一阳初生之时,还没有达至阴阳和谐君臣有序之境。
    这就如同那些还在兜率内院修行的候补佛一样,没有修行至圆满无缺之境,他们是不会离开兜率内院成佛的。
    这也好比乌鸡在雪地上行走,不但黑白分明,而且一步一个脚印,远没有达至黑白同一色之境,远没有达至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之地。所以,学人还得继续刻苦修行才是。
    ⊙正中来(末生隐栖)、君视臣、功、无句有句
    偈曰: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禅师的这首偈颂在禅宗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他描述了学人见道时不可思议之境界。
    在人们的常识中,所谓水火不容,所以火焰里自然是不会有寒冰凝结的。北周庾信道“二月杨花满路飞”,自然,杨花也不会在九月飞舞的。泥牛入水就会软掉化掉,即便不被破坏那也是不可能在水面吼叫的。木头做成的马儿自然也是不会在风中嘶叫的。
    可是,这些不可能的事,这些违背常理的事,在禅师的眼里,却是常常出现的。
    不过,如果有人非要弄明白为何能如此,那么一定会被师父棒喝的。因为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师父如此说,就是要让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不断灭,更要起心动念去思维个所以然出来,岂不白费老师一番口舌啊。
    ○偏中至(也作兼中至)(化生神用)、臣向君、共功、各不相触
    偈曰:王宫初降日,玉兔不能离。未得无功旨,人天何太迟。
    王宫初降日者,初居君位也。初居君位之人,自然是不能离开玉兔(群臣)之辅佐的。所以,学人须君臣有序才行。
    王宫初降日者,初居正位也。曹洞宗那是讲究有偏有正正偏回互的,所以,初居正位之人,还不能离开玉兔之偏位,还得正偏回互才行。
    王宫初降日者,悟道之初也。初悟道之人,自然是不能想着自己悟道了就一了百了的。悟后之保任功夫,也是须臾不能离的。
    悟道之人,只有达至悟了如未悟之地,才能归家稳坐。所以,未至此地之人,还需刻苦修行才是啊。
    ●兼中到(内生不出)、君臣合、功功、不当头
    偈曰:混然藏理事,朕兆卒难明。威音王未晓,弥勒岂惺惺
    到此地步之人,已经即事即理即理即事理事混融了,已经达至事事无碍之境了。此时正偏回互、体用俱泯、君臣道合,并且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这种境界那是绝对无可言说的,纵便是最初之威音王佛也无从知晓,纵便是候补之弥勒佛也难一窥端倪。
    学人到此地步,可谓得也足也。
    本寂禅师之五相传入江湖后,因为简洁明了,且又把曹洞宗之主要法门包揽无遗,所以深受江湖中人喜爱,很快的就在江湖中流传开来。
    7、五卦
    卦象,来自于《易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禅宗从创立之初起,就大量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庄思想。对于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巨大的《易经》,禅师们自然也从其中吸收了一些营养过来充实自身的。
    良价禅师在其著名的《宝镜三昧》中说道:“重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这就已经直接把《易经》中卦爻变化之原理入禅了。
    而本寂禅师在此基础上,则更进一步,作《五位旨诀》,以五卦配五位,来说明本宗正偏五位之变化,以及详述五位之旨意。
    其《五位旨诀》曰:
    正中来者,大过( )也。全身独露,万法根源,无咎无誉。
    偏中至者,中孚( )也。随物不碍,木舟中虚,虚通自在。
    正中偏者,巽(?)也。虚空破片,处处圆通,根尘寂尔。
    偏中正者,兑(?)也。水月镜像,本无生灭,岂有踪迹。
    兼中到者,重离( )也。正不必虚,偏不必实,无背无向。
    又曰:心机泯绝,色空俱忘。到头无讳,曾无变动。更无覆藏,全体露现。是曰正中偏。
    山是山,水是水。无人安名字,无物勘比伦。是曰偏中正。
    净裸裸,赤洒洒。面目堂堂,尽天尽地,独尊无二。是曰正中来。
    宛如寰中天子,不借禹汤尧舜令。眼见耳闻,终不借他力。耳之不入声中,声之不塞耳根。里头才转身,尘中未带名。是曰兼中至。
    不是心,不是境。不是事,不是理。从来离名状,天真忘性相。是曰兼中到。
    现在有些人批评本寂禅师多生头角,从而使得原本质朴的禅意繁杂和艰涩,使得学人不易领悟禅机,进而使得自己一系数传而绝,窃以为这种观点不可取。
    用《易经》之卦象来配合正偏五位以表明禅意,可以说是本寂禅师的独特法门。如此一来,禅宗江湖中又多了一门让人学习修炼的功夫。而禅宗,正是有像本寂禅师这样的高手不停的创造出新的教案,才使得禅宗江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得禅宗江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除去上述本寂禅师独创之禅法外,本寂禅师还专门撰文详细的讲解了师父良价禅师之禅法。其中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注释洞山五位颂》等,因为其文稍长,并且在前面也讲述过其中的一些相关内容,所以就不在此详述了。
    本寂禅师从小修习儒学,而且学习成绩非常的好,所以其作文文辞遒丽让人叹服,江湖中都公认本寂禅师是个有法才之人。
    本寂禅师曾经写过一本书,名曰《对寒山子诗》。这是一本专门注解诗僧寒山子诗歌的专著。寒山子的诗歌在当时不论是在佛门还是世俗都是非常流行的,不过很多人往往更关注寒山子的诗歌本身,而忽略了寒山子诗歌背后所要表达的禅意。所以本寂禅师特意从禅的角度出发,来详细注解寒山子的诗歌,以溯本正源。
    本寂禅师本就文采飞扬,更兼禅宗功夫登峰造极,所以其《对寒山子诗》一经写出,便风靡天下,令江湖中人个个争相传看。可惜,这部著作现在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本寂禅师在江西抚州曹山说法如云,弘法声势浩大,不仅使自己成为江湖中数一数二之大宗师,更使得自己的禅法成为宗门标准。
    而同时,本寂禅师的同班同学云居道膺也在抚州北面的江西九江市永修县云居山之真如禅寺弘法,并且其弘法声势同样如日中天。
    这样,曹洞宗在以本寂禅师和道膺禅师为首的带领下,就成为江湖中唯一可以和雪峰禅系相提并论的江湖宗派。
    曹洞宗在江西如日中天威震江湖,自然就吸引了当地主政者之高度关注。
    当时坐镇江西的是南平王、镇南军节度使钟传,他不仅勤政爱民,而且常常礼贤名流。对于有名之禅师,钟传更是尊崇有加。
    所以钟传不仅礼请道膺禅师主持真如禅寺,更大力资助道膺禅师弘法,并且还礼拜道膺禅师为师。
    当钟传看到自己的地盘上还有比道膺禅师还略胜一筹的本寂禅师在弘法时,自然是非常高兴的。自己已经礼拜道膺禅师为师,并且多次迎请道膺禅师到南昌自己的官署中说法,那么,作为道膺禅师同班同学的本寂禅师,自己同样可以礼请其到南昌官署中供养说法,以便自己可以亲近本寂禅师这种江湖中数一数二的大宗师啊。
    于是钟传立即派人来到了抚州曹山,迎请本寂禅师到南昌官署说法。
    不料本寂禅师看到使臣来了,立即以自己有病为由,从而拒绝了钟传之请。
    不过钟传并没有死心,一次不成,那就再来一次呗。于是钟传又派出使臣来到曹山迎请本寂禅师到南昌官署说法。
    不料本寂禅师依旧以自己有病拒绝了钟传之请。
    钟传得报后不由得大为冒火,自己拥兵自重坐镇一方,就是当今皇帝也得给自己几分面子。并且自己对于佛门高僧那是礼敬有加,可是这个本寂禅师自己两次相请都被拒绝,岂不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
    所谓事不过三,钟传立即第三次派出使臣前往曹山迎请本寂禅师来南昌官署说法。不过,在这个使臣出发前,钟传非常严厉的对他道:“这一次到了曹山,你还不能把本寂禅师迎请来的话,我就把你一家妻儿老小全部杀掉。”
    钟传这一番话说得这个使臣那是魂飞魄散啊。这是什么世道哦,请不请人是你钟传自己的事,来不来则是本寂禅师的事,你们两个之间的事,跟我有如此天大的关系吗。怎么你们两个之间的事,要我来承担如此要命的后果呢。
    不过,这个使臣自然是不敢和钟传理论一二的。他接到命令,立即心惊胆战且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曹山。
    刚一见到本寂禅师,这个使臣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本寂禅师的面前,并且痛哭流涕的道:“大师,救命啊。”
    本寂禅师赶紧道:“大人请起,这是怎么了?”
    这个使臣任务没完成,那儿敢起来啊。他泪涕俱下的道:“大师大慈大悲,一定要救救我啊。钟传大人派我来迎请大师到南昌说法,大师要是不去的话,钟传大人就要把我满门抄斩啊。”
    说完后,这个使臣对着本寂禅师叩头不已。
    原来是这档子事啊。本寂禅师走过去把这个使臣扶起来道:“南昌官署,贫道依旧是不会去的。”
    本寂禅师话还没说完,这个刚站起来的使臣立即就重新跪了下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全在此一举啊。
    本寂禅师赶紧把这个使臣扶起来道:“专使不用忧虑,我虽然不到南昌官署去,但是我可以写一首古人的偈子让你带回去,钟传大人看后,一定不会和你计较的。”
    这个使臣半信半疑的道:“大师,管用吗?这可开不得玩笑啊。”
    本寂禅师笑着道:“出家人不打诳语,管用的。”
    随即本寂禅师就书写了一首偈子。偈曰:
    摧残枯木倚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顾,郢人那更苦追寻。
    这首偈子,原本是大梅法常禅师所作。本寂禅师借用来表达自己甘于淡泊并且愿意终身安居山林之志。
    这个使臣拿着本寂禅师所写之偈,胆战心惊的回到了南昌向钟传复命。
    钟传看过偈子后,不由得对着曹山方向顶礼道:“弟子今生决定不得见曹山大师也。”
    自然,本就礼贤下士尊崇名流的钟传,是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而和使臣较真的。
    唐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夏,在曹山弘法二十余年的本寂禅师忽地说道:“我的师爷云岩昙晟禅师活了六十二岁,我的师父洞山良价禅师也活了六十二岁,我今年也是六十二岁,正好可以赶上成一串。”
    旁边的人听到本寂禅师如此言语,一个个面面相觑却又不知所措。
    到了当年的六月十五日夜,本寂禅师问主事僧道:“今天是什么时日啊?”
    主事僧赶紧回道:“回师父,今天是闰六月十五日。”
    本寂禅师道:“曹山一生行脚,到处只管九十日为一夏。至来日辰时,吾行脚去矣。”
    到了第二天辰时,本寂禅师在方丈室焚香后,便在禅床上正身端坐,然后就在端坐中圆寂了,享年六十二岁。
    本寂禅师圆寂后,弟子们在曹山西边建造墓塔,安置了本寂禅师全身。
    后来,弟子们请当时江湖中以文采著称的南岳玄泰禅师为本寂禅师撰写了塔铭。
     听闻本寂禅师圆寂后,立即赐予本寂禅师“元证禅师”之谥号。到了清朝,爱好禅宗的雍正皇帝加封本寂禅师为“宝藏元证禅师”。
    大约在清初,有不法僧人以为本寂禅师的墓塔中陪葬有财物,于是便偷偷的挖掘开墓塔,进去盗取里面的财物。不过,当此不法僧人进入墓塔,打开装有本寂禅师真身的石龛后,财物没发现,却看见本寂禅师之真身已经全部石化了,并且头骨大如斗,牙齿像玉一般洁白,身长约九尺。
    此时的本寂禅师已经圆寂七百多年了,不过,本寂禅师的真身不但没有腐化,反而呈现出异常的状态。
    自然,这个僧人那是看得胆战心惊,那里还有什么心思待在墓塔中。他赶紧把石龛合上,然后仓皇而去。
    当时曹洞宗寿昌系高僧寿昌竺庵禅师听闻此事后,不由得将信将疑。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于是竺庵禅师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来到本寂禅师墓塔后,竺庵禅师打开墓塔进去,然后开启石龛,看见本寂禅师的样子果然如传闻中一样,竺庵禅师不由得大为叹服。
    出来后,竺庵禅师便开始筹划重新修建本寂禅师的墓塔,并且作偈一首记载此事。偈曰:
    洞山门下酒颠人,不变易处自藏身。
    一朝发出与人看,方知吾道久逾新。
    遍地儿孙皆法乳,寿昌密迩便为主。
    无缝塔子复巍巍,影落湘潭谁荐取。

    良价禅师在圆寂时能说走边走,并且走后还能再回来给弟子们置办愚痴斋,且在七天后再次离去。
    而本寂禅师不但可以使自己和师爷师父同岁数圆寂,并且能使自己的真身七百多年后依旧完整,且呈现出非凡状态。
    这些,没有深厚的修为,那是绝对无法办到的。
    由此可见,本寂禅师并不只是会耍点嘴皮子功夫说点禅语打点机锋而已,其真实的修习功夫,同样是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折服能来去自如的纸衣道者了。

    本寂禅师在身前威震江湖,并且使自己的禅法成为宗门标准。不过,他的法嗣却并不多。《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都记载其法嗣只有十四人,不过两书之十四人中,各有一人是对方没有记录的。
    而在本寂禅师的十四名法嗣中,传承最久的,是鹿门处真一系。
    本寂禅师传鹿门处真,鹿门处真传谷隐智静,谷隐智静传谷隐知俨,谷隐知俨传谷隐契崇,此后,本寂禅师一系传人,便在江湖中销声匿迹了。
    新春佳节,暂停更新。
    恭祝各位朋友及家人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财源广进。
首页 上一页[81] 本页[82] 下一页[83] 尾页[1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20:1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