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制霸天山——百年孤独准噶尔[第70页]

作者:逍遥羽士
首页 上一页[69] 本页[70] 下一页[71] 尾页[8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54)
    左宗棠太了解刘典了,刘典的人品和能力都是左宗棠班底里独一无二的存在,经历了之前和袁保恒、景廉等人的扯皮,左宗棠知道自己真的要进疆打仗,后边不放个刘典,他觉都睡不踏实。刘典这边临出征时,老母亲不放心,因为刘典的身体状况已经相当糟糕了,所以老太太特意让孙子们仔细帮他做了体检,确定无大问题才允许他走,却想不到这一生也就此别过了,唉,自古忠孝难两全。
    光绪二年二月初八日(1876年3月2日),刘典扶病应征抵达兰州,左宗棠出郊迎二十里,这种规格也反证了刘典在左宗棠团队里第二把交椅的位子是无庸置疑的。
    
    整个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收复新疆的准备工作上,和海防派的大辩论耗了半年,理顺前沿的领导班子又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如今后顾之忧暂时解除,他在下半年终于腾出手来开始干点直接作用在前线的实事了。
    首先是粮食储备的问题。这个可是老生长谈了,前任前后方因为这事撕得十分凌乱。
    前面已说过,左宗棠为了办理采粮的事派了不少人,做了大量的调查走访。他最终确定的是以塞上采粮为主,甘肃地区的河西粮道为辅。
    塞上粮道是从归化起步,将内地所有转运粮集中于归化,向西向北经包头、射台、大巴、运达巴里坤。也就是没有走原来的官道,从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那边绕行,这样路途近了很多。
    河西粮道是从凉州起运,经甘州、肃州出嘉峪关过安西运达哈密、古城子前线。另外哈密地区本身也被张曜等人开辟出来,经过两年的经营,自身屯田已经有了一定效果,哈密地区年产粮已达数百万石了。
    这两路粮源运达目的地的运价大相径庭,略一权衡,就知道当初老左比袁保恒和景廉等人高明的地方了。
    运价最贵的是从凉州到古城子这条线,连粮食收购价加上运费每百斤到货价是二十二两银。而从归化到巴里坤这条线呢,每百斤则是八两银上下。这些还都是采用了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 ,塞上线全部用骆驼,河西线则是从凉州到安西用牛、马、骡拉的大车,到安西改用骆驼穿越戈壁运到哈密。
    天助自助者,在这两路运输线路规划完之后,左宗棠获得了一个意外的粮源。
    中间那位是刘典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55)
    1875年5月,沙俄陆军中校索斯诺夫斯基来到兰州大营拜见左宗棠。
    索斯诺夫斯基来见左宗棠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得交代一下,自从1871年阿古柏攻略乌鲁木齐以后,在与英国人争相拉拢阿古柏方面,沙俄是处处落了下风。
    1874年英阿条约签订后,沙俄的妒火燃烧到不可遏止的程度,既然软的不行,它决定来点硬的。
    彼得堡下令调中亚征服者——斯科别列夫上校动员军队两万人组织阿赖远征军,越过阿赖岭征服阿古柏的洪福汗国。
    斯科别列夫就是后来威震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的那个俄罗斯名将,第十次俄土战争中的俄罗斯英雄,他当时带人已经进抵天山以北的纳伦河地区,并对帕米尔周围的喀拉湖、乌孜别里山口进行了详细的军事考察,制订了进军路线。
    
    就在沙俄军队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时候,那个一百年来一直给满清添乱的浩罕发生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反俄民族大起义,给沙俄递刀来了。
    上次说的那个几起几落的浩罕亡国之君胡达雅尔一生最大的特点是各种抱大腿,在国内抱过木素满库里,又为了争取其他人的支持去杀乞卜察克人,再后来抱布哈拉大腿来对付国内政敌,现在又给沙俄当儿皇帝当得美滋滋,甚至把亚历山大二世因为《俄浩条约》而发给他的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传阅全国(相当于慈禧顶着马关条约全国展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样的软骨头领导当然得不到民心,浩罕国内一些军阀开始有意带风向,窜连起来把胡达雅尔推翻,另立了纳赛尔丁为汗。
    胡达雅尔驾轻就熟地跑到沙俄驻霍占特的军营去寻求保护。
    如此一来,沙俄可是真的找到彻底灭亡浩罕的机会了,因为之前胡达雅尔对沙俄的各种骑在头上的屈辱都能做到唾面自干、百依百顺,还真是让沙俄一直没机会直接动手。
    这回吞并浩罕是第一紧要的任务,一切都得给这个事让路,因此陈兵喀什噶尔的斯科别列夫两万大军临时改变了任务,回师浩罕平叛。
    虽然阿古柏逃过了一劫,但沙俄哪里会让他悠哉游哉。直接灭不了你,间接我也得让你掉点血。
    索斯诺夫斯基当面向左宗棠表示,这个阿古柏最坏了,英国人更坏,在背后一直支持阿古柏,所以他们是你们大清的敌人,而我们俄罗斯历来都是大清的国际友人。
    是朋友就得两肋插刀,听说贵军军粮采买有问题,我们在斋桑湖地区存粮不少,反正自己吃不了,我们乐于成人之美。
    力巴看热闹,行家看门道。一听这话,左宗棠就明白沙俄不想让英国人在新疆专美的心是非常迫切的。
    一打听价,索斯诺夫斯基开价是从俄国运粮到古城子每百斤到货价七两五钱,从俄国运粮到昌吉每百斤到货价为六两。沿途派兵弁护送等杂事俄国人全包,如果赶上粮食丰收的话,价钱还可以酌减!
    左宗棠可是对国内的几条粮源做过功课的,这个价格绝对靠谱啊。因此,马上议定,当年(1875年)俄国配送到古城子二百万斤,次年配送到昌吉三百万斤。
    上图为沙俄名将——斯科别列夫
    又被折叠,还不让人说了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57)
    粮食的事情忙完,还得有饷才行。当兵的出来卖命,如果赚不到钱,谁会真的去效死疆场呢。没有粮就会有哗溃,没有饷的军队就谈不上战斗力,虽然老左的湘军算是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了,但是自从带队到陕甘以来,内地各省关应该拨解的协饷累计达到了一千八百万两,而新疆景廉留下的那些地方部队累计欠饷也达到了三百万两。
    1875年10月,军机处仔细研究了左宗棠关于西征新疆的年度预算八百多万两的清单后,连同以前陈欠的一千八百万两加一起,一共两千六百万两打了个对折,下诏要求各省、海关限期一个月把一千三百万两的协饷迅速拨解到西征前线,不得有误 。如果哪个地方或者部门未能落实到位,由左宗棠指名参奏!
    诏命下来以后,除了四川、浙江、山西三个省往西北前线解送了饷银十六万两,别的地方纷纷以海防经费牵制,没有余钱腾挪给西征协饷。怎么参劾吧,总不能一锅把地方督抚全部端掉吧。
    左宗棠好不容易算是扭转了放弃新疆的危险策略,现在是海防塞防并重了,结果实操上,李鸿章的海防派力量垄断了几乎全部富庶地区,而此时满清的国库空虚,财权下放到地方,中央也出现指挥不灵的问题,西征饷源面临枯竭。
    应该说在整个西征筹备期间左宗棠这位当朝一品大员快成了四处化缘的济公,也让这位一身傲骨的知识分子尝尽了世态炎凉。他曾经在给友朋的信中感慨“生平以用饷为忧,以争饷为耻,至此颇切焦烦”。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每天早晨起来给各省领导写信,催索负责给西征军提供协饷的各省、各海关迅速拨银。
    为了要饷,他这位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经常得向官阶低其至少两级的藩司赔笑脸、说好话。比如光绪元年(1874),文格出任四川布政使,看到左宗棠饷银紧张,迅速解来一批协饷。左宗棠不胜感激,去信盛赞文格此举“公忠之谊,一时无两”。文格是当年与左宗棠同在骆秉章手下共事的老同事,关键时刻还得是老熟人管用。
    必须得提一句,在真正出征新疆这六年中,东南各省既有本位思考者,也有党附李鸿章者,出于局部利益或政治考量,大多数对西北协饷推诿扯皮。奶奶的,干点事太难了。
    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值得一提的表现最给力的有两个省:浙江省和江西省!六年时间浙江总共拨解了七百零三万两、江西省总共拨解了四百七十一万两,超过了当时号称富庶现在也是GDP前两名的江苏和广东,当时浙江的巡抚前后三任分别是杨昌浚、梅启照、谭钟麟;江西的巡抚是刘秉璋,历史理当记住这些顾全大局的人。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58)
    这个刘秉璋必须得特别说一下,因为他后来在中法战争中亲自指挥了镇海炮战、大败法军。
    刘秉璋是安徽庐江人,在政治光谱是当然属李鸿章淮军,但是这个人在本次海防、塞防的大辩论中却坚决地站队塞防派,为此还被李鸿章写信臭骂了一顿“庸众无识,横加訾议,固无足怪。执事(刘秉璋)从军数年,当有阅历,洋务即毫无探讨,事理当略加揣度,乃尤大肆簧鼓,实出期望之外。......尊意岂料新疆必可复耶?复之必可守耶?此何异盲人坐屋内说瞎话,我既知其不可复,不可守,自应预作一自守之谋。”好在历史的发展并不以李鸿章个人意志为转移,时间做出了最好的评判。
    马上就要过春节,左宗棠在给军机处的奏折里说:“臣现整旅出征,应用火器、子药、皮棉衣裤、毡包棚帐、骡驼马匹、采买、制造、转运诸费,每款动需数万十数万。汰遣弁丁,应清欠饷;添募精壮,应增正饷。出塞征夫,除食粮照章核扣正饷外,余饷均需现银实发......南北各路粮运,九月后愈加畅旺,驼马、车骡、人夫、牲畜各数万计,脚价薪粮均需现发,口袋、毡条、车驼、酌带什物须随时添制。......现因年节,届时应发满饷一月,各营将弁兵勇盼望甚殷。出关马、步各营,已调赴凉州各队待饷进发。各路粮运脚价待银应付。禀牍纷来,急如星火,臣无以应也。”
    和现在一样,不论是农民工还是供应商,到了过年前,不给人家结一部分帐,怎么说得过去呢?
    左宗棠无可奈何之下,先得把之前答应部队的年底发一个月满饷兑现,否则队伍根本没法带了。
    于是他委派王加敏从湖北土豪老板那里、沈应奎从陕西土豪老板那里一共借了六十万、胡雪岩从上海给他送来五十万两,先把这笔年终奖应付过去,等各省的协饷到位以后再还。
    结果过了春节,协饷还是没有动静,左宗棠这下尴尬了,他本人就是再有爱国情操也不能拿普通商人的钱去为国效力不是。
    进退两难的左宗棠终于做出了他一生最招物议的无奈之举:拆借洋款。
    左宗棠计划先向英国的怡和洋行借款一百万两、向丽如洋行借款二百万两,由胡雪岩来操作,上奏给军机处。两宫和恭王没什么说的,既然支持人家干,又拿不出钱来,再不放政策,总不能光打嘴炮吧。于是准奏。
    可是朝廷虽然批准了,没几个人心里有底的,因为熟谙洋务的奕訢可是跟洋人张过嘴的,他知道现在外国洋行目前的现金流量并不宽裕。就拿英国牛牛来说吧,为了防俄在中东、在南亚、在黑海处处挖坑设伏,给毛熊找不自在,就像世纪谍王劳伦斯那样到处煽风点火哪不得用钱烧。尤其放款给满清做战争借款,风险极高,如果打输了有蚀本的风险。所以英国人非常小心。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59)
    有小心的就有胆大的,比如日本。
    日本的鼻子也相当灵,一听说满清有举债西征的意思,日本藏相大隈重信马上派当时的日本第一银行行长、“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为代表跑到上海来找中方人员接洽。
    这个涩泽荣一也算是一号神通广大的牛人,他居然能搞到消息知道新疆第一线的金顺派了粮饷守备道员许厚如到了上海。
    他一方面与许厚如联系上,同时又和一直与中方没有谈妥条件的怡和洋行总办英国人曼逊谈妥,三方会面后议定,因为当时中日双方因为琅峤事件关系冻结,故而怡和洋行出面与满清签约,由日本第一银行出资二百五十万两,分十年还清,年利率为8.5%。
    日本人虽然小帐算得很细,但大路走错。
    什么都定好了的时候,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找到总理衙门谈借款合同盖章的事时,总理衙门上上下下一脸懵逼,压根不知道这回事。
    总理衙门只知道左宗棠委派胡雪岩全权操办借款事宜,而上下左右且左宗棠在奏折里说得也很明白,意思是听说美国和普鲁士在哪个海岛上开出银矿来了,所以不差钱,胡雪岩也正在跟美国花旗和德国泰来接触。可从来没听说有许厚如这个人,所以马上向兰州的左宗棠问询。
    左宗棠此时也是一头雾水,经过调查得知这个许厚如确实是金顺派到上海去领海关协饷的。
    当时前线部队都有这种办理后勤事务的官员,也并不是每个都要报备到西征总司令左宗棠那里的。
    总理衙门同时给两江总督沈葆桢发文让他协查,在你地盘上活动的那个姓许的到底是哪来的。沈葆桢回信确实是金顺派来领饷银的。
    既然有了实锤证明人是金顺派的,总理衙门立即致函金顺询问,结果这下石沉大海了,足足两个来月,金顺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
    不用金顺回复,沈葆桢那边已经秘密查访到并且上报了总理衙门。
    原来这个许厚如已经与日本人草签了借款协议!这下总理衙门可火大了,再找金顺,金顺这时候才慌忙回禀实情:上年末的时候,许厚如向他汇报过准备向洋商借款的事,但说得模棱两可,然后就没了下文了。
    经过沈葆桢的查办,证实金顺倒是没撒谎,从许厚如的公文上看出来,金顺给他的手札上特意交代他和胡雪岩联系借款的事。问题是许大仙干脆没理这个茬,直接和洋人谈上了。这个姓许的真是不简单,胆大包天啊。
    事情明摆着,金顺是想借胡雪岩的西征借款的事,让许厚如跟着搭点顺风车,给自己那接近七十营军队也改善一下。
    但是许厚如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自己也打算建个老鼠仓,那么大的借款,联系成了,就光是中间的好处费那得拿多少?
    事情既然搞清楚了,许厚如当即被革职,可是总理衙门一看,这笔借款的利率还真不算高,年息才8.5%,所以安排胡雪岩和涩泽正式开谈,前面许厚如的谈判因为没有清朝官方认可,所以不算数。
    日本还真是想做成这笔借款,连伊藤博文都过问了,结果不巧的是,谈判刚开始,西乡隆盛领导的西南战争爆发,日本自己的事都顾不过来了,这笔借款也就不了了之了。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60)
    别小看许厚如这个猪队友从中捣的这次乱,他可一下子把满清政府的商誉给拉下来了。满清官方的谈判代表在是否具有授权的事情上闹了这么大的乌龙,让西方各国的金融界更加谨慎,而且对于风险求偿方面的价码提得更高了。给本来举步维艰的胡雪岩又增加了难度。
    幸运的是胡雪岩还真是有办法。
    早在认识王有龄之前,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就几乎和上海滩的所有洋行和买办人物打过交道了,等先后傍上王有龄和左宗棠这两位朝廷大咖之后,他顺势成了这些外资最愿意合作的经纪人,毕竟他有政府背影。而当时胡雪岩旗下的阜康钱庄又恰好与英国怡和洋行早有生意往来,于是胡雪岩亲自出面,向其借款。对于敏感的借款对象问题,胡雪岩的态度是:谈得成功,我是代表中国政府;谈不成功,我只代表我自己。
    在与英国人首次面谈中,双方在利息、借款期限等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搞得不欢而散。
    后来经过几昼夜的秘密谈判,双方终于就利息、期限、偿还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今天已经很难知晓,胡雪岩在密谈中究竟是用什么手段搞定了这位自称中国通的怡和洋行驻中国地区总经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胡雪岩给了对方回扣。
    这是用于新疆战事的第一笔外债,成功借来的款项是三百万,年利率是一分零五毫(10.5%)。
    可是因为当时西征的开支浩大,老左的这笔款拿到手除了给士兵发过年红包,给供应商付完货款,再把之前从陕西、湖北等地国内钱庄老板那借的钱还上,立马又快两手空空了。
    光绪元年冬十二月,左宗棠上奏清廷:“上年筹办台防,经今两江总督沈葆桢议,借洋款一千万两,按每年八厘行息,分作十年筹还。业已与洋商定约。嗣台防事定,减借二百万两,仍分十年拨还,在案。应恳天恩,附准援照台防成案,允借洋款一千万两,仍归各省关,于应协西征军饷,分十年划还。如此,则各省协饷藉资腾挪,俾微臣亦得所藉手,迅赴戎机。”
    因为这次张嘴数额巨大,左宗棠实在没有把握军机处和总理衙门能不能批,所以他把台防借款的事给牵进来了。
    自从清廷确定下来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策,东南各省纷纷以海防为由托欠西征款项,那现在好了,西征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找洋人借钱了,就这样还是咬住上年台湾海防借款的事来说,就看两宫太后在这件事上敢不敢双标了。
    两宫倒没有双标,把球踢给户部和总理衙门,让这两个部门开会研究一下,拿出解决办法来。
    总理衙门主持是奕訢,他这边自然是没有问题。关键是户部这边的意见。

    
    我擦,啥时候在人文给我打了个广告,我都不知道。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61)
    此时的户部尚书是董恂。
    董恂,字忱甫,1807年生人,江苏扬州人。他是1869年上任户部的,那个时候的户部正是个烂摊子,太平天国和捻军战事刚刚平息,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巨大。
    满清国库几乎见底了,存银只有七万多两!
    董尚书在这个烫屁股的位子上一干就是十二年直到退休(1882年)。
    到了他交班的时候,拿出了一份漂亮的财报,简直亮瞎了眼睛:内库存银一百一十万两多;部库存银七百三十六万两多;京通各仓存粮三百四十万石之多!
    老天,人家这可是在西北地区连续十几年的战争和海防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积累起来的!算不算牛人?
    董恂是个很有正义感的直男,在海塞之争已有定论的时候,他对于东南各省阳奉阴违拖欠西北协饷的事非常不满,所以在此前就曾经顶住压力,将东南七省的厘金收入抽调出100万两,划拨给了左宗棠。
    虽然在感情上董恂是支持左宗棠的,但是在如此巨额的外债面前,谁也不敢感情用事,户部拿出专业的态度经过反复权衡,与总理衙门会商后赞同了左宗棠的融资计划。
    1876年2月1日,两宫皇太后正式下诏:“至借用洋款,本非善策。前经该衙门奏明,嗣后无论何省,不得辄向洋人筹借。惟左宗棠因出关饷需紧迫,拟借洋款一千万两,事非得已,若不准如所请,诚恐该大臣无所措手,于西陲大局,殊有关系。著沈葆桢即照左宗棠所奏,妥速筹议,奏明办理,以期无误事机。除按照成案,由各关分年拨还洋商外,即由该部所议各省应协西征新饷款内,自本年起,分年拨还。国家经费有常,此次筹借钜款,系合天下之力,办西陲军事,竭十余年之力,办今日军事。似此办法,实属可一而不可再。左宗棠当仰体朝廷筹饷之艰,振刷精神,将新疆军务,迅速筹办。”
    历尽千辛万苦,左宗棠总算把借款的事情搞定了,他心里这块巨石终于落地。
    清廷让具体操办的人是两江总督沈葆桢,左宗棠是相当有把握了,因为他和沈葆桢的关系非同一般。
    沈葆桢字幼丹,福州人,比左宗棠小九岁。左宗棠对于二人关系的自信来自两个方面。从私人关系上来讲,二人算是一个朋友圈里的。沈葆桢的亲舅舅就是道光年间的一代名臣林则徐,而且亲上加亲的是他还娶了林则徐的二女儿。左宗棠与林则徐的关系除了二十六年前湘江夜话之外,左宗棠的儿女亲家陶澍是林则徐的顶头上司,临终向道光皇帝推荐的接班人。所以从私人关系网来看,左宗棠与沈葆桢算是一个圈子里的。
    从政治活动上来看,左宗棠和沈葆桢交集也是不少。当年得知沈葆桢办理船政缺钱,左宗棠从福建协饷中每月拨2万两给沈葆桢作经费。而且正是左宗棠的大力推荐才使沈葆桢得以总理福州船政局事务。
    左宗棠认为事情到了沈葆桢那里,后面的事只需要坐在家里等着数钱了。
    制霸天山之甘棠西行(261)
    然而,他认为终究只是他这么认为,与实际情况不一定每次都对得上的。
    沈葆桢在接到上谕后第一时间上了一道奏折:“出关饷需碍难借用洋款,请饬下部臣,熟权缓急,将有著之款,移稍缓者于最急之区。如江苏协甘内,有一万归于陕西。陕西肃清多年,不难自筹一万,此款应归西征。江西派协云贵兵饷、勇饷,为数甚巨,云贵较西征则缓。江苏月协八万,自本年正月为始,督饬司关局力筹,如数内划出左宗棠还洋款数目,发交江海关,余尽解左宗棠后路粮台。所有老湘营及关内外各军,均由左宗棠统收分拔。至年终一月满饷五万交冬,仍极力筹解,不入月饷。湖北协济江防未解十二万,湖南协济江防未解八万,均请饬各督抚,移解左宗棠,以赴西征之急。”
    按沈葆桢的说法,西征的事根本不值得举借外债,只要国内各省把不着急的钱挪过来救急就可以了。
    他还貌似替左宗棠和军机处出主意,东南各省给陕西和云南的协饷完全可以先给新疆嘛。
    他说这些纯属废话,且不说这些地方本身以海防建设为借口拖欠大量协饷,把他们给陕西云南打的欠条换到新疆来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说,就算能换成现金,这个数额与西征缺口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
    所以他的说法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么沈葆桢为什么明知不可行,还要这样做呢?
    接下来他给军机处打的一个长长的报告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新疆广袤数万里,戈壁参半,回部皆其土著,根深蒂固,既无尽剿之理,又无乞抚之情,似非一二年间所能就绪。即使事机至顺,逆回弭首,诸城尽复,与俄为邻,互市设防,正重烦朝廷擘画,而非放牛归马之时也。洋人肯以巨款借我者,恃有海关坐扣,如取如携也。洋人取之海关,海关仍待济于各省。向日各省仅筹协饷,已催解不前;今令兼筹协饷之息,能如期以应乎?协饷愆期,而海关病;海关无可弥补,不得不亏解部之款,而部库病。……进兵愈远,转运愈难,饷需亦愈巨。将半途而废乎,势必不可;将责各省于还债之外另筹接济乎,势又不能;将再借洋款乎,海关更无坐扣之资,呼亦不应,徒令中兴元老困于绝域,事岂忍言者!”
    看到了吧,沈葆桢的真实想法是与李鸿章一样,认为新疆荒凉,而且大都是些沙漠,维吾尔人是当地地头蛇,进剿根本就没有把握能灭得了人家。
    而且阿古柏又有国际势力支持,人家也不可能投降你,这哪是一两年能搞定的事呀。
    就算老天爷开眼,处处顺利,把新疆收复回来,到时候就与沙俄接壤,一点缓冲都没有了,边疆军备照样不能放松,烧钱之路没完没了。
    以前各省关光是协饷给西北都拿不出来,如果举债的话,就不光是协饷的问题,还有利息呢,更拿不出来了。
    现在把海关关税做抵押,投进去以后,新疆战事陷进泥潭,到时候骑虎难下你就是想追加投资,还有办法再借钱了吗?未来多少年的关税都透支光了,你还拿什么做抵押?
    沈葆桢这个奏折让本来柳暗花明的西征定议立即变得混沌起来。
首页 上一页[69] 本页[70] 下一页[71] 尾页[8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2-11-05 01:59:41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