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煮酒论史 -> 《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 正文阅读 |
[煮酒论史]《波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第3页] |
作者:独孤求败AH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大圣引着唐僧等,徐徐缓步,登了灵山,不上五六里,见了一道活水,滚浪飞流,约有八九里宽阔,四无人迹。三藏心惊道:“悟空,这路来得差了,敢莫大仙错指了?此水这般宽阔,这般汹涌,又不见舟楫,如何可渡?”行者笑道:“不差!你看那壁厢不是一座大桥?要从那桥上行过去,方成正果哩。”长老等又近前看时,桥边有一扁,扁上有凌云渡三字,原来是一根独木桥。正是:远看横空如玉栋,近观断水一枯槎。维河架海还容易,独木单梁人怎-!万丈虹霓平卧影,千寻白练接天涯。十分细滑浑难渡,除是神仙步彩霞。三藏心惊胆战道:“悟空,这桥不是人走的,我们别寻路径去来。”行者笑道:“正是路!正是路!八戒慌了道:“这是路,那个敢走?水面又宽,波浪又涌,独独一根木头,又细又滑,怎生动脚?”行者道:“你都站下,等老孙走个儿你看。”好大圣,拽开步跳上独木桥,摇摇摆摆,须臾跑将过去,在那边招呼道:“过来!过来!”唐僧摇手,八戒沙僧咬指道:“难!难!难!”行者又从那边跑过来,拉着八戒道:“呆子,跟我走,跟我走!”那八戒卧倒在地道:“滑!滑!滑!走不得!你饶我罢!让我驾风雾过去!”行者按住道:“这是甚么去处,许你驾风雾?必须从此桥上走过,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罢,实是走不得!” 他两个在那桥边,滚滚爬爬,扯扯拉拉的耍斗。沙僧走去劝解,才撒脱了手。三藏回头,忽见那下溜中有一人撑一只船来,叫道:“上渡!上渡!”长老大喜道:“徒弟,休得乱顽。那里有只渡船儿来了。”他三个跳起来站定,同眼观看,那船儿来得至近,原来是一只无底的船儿。行者火眼金睛,早已认得是接引佛祖,又称为南无宝幢光王佛。行者却不题破,只管叫:“这里来!撑拢来!”霎时撑近岸边,又叫:“上渡!上渡!”三藏见了,又心惊道:“你这无底的破船儿,如何渡人?”佛祖道:“我这船鸿蒙初判有声名,幸我撑来不变更。有浪有风还自稳,无终无始乐升平。六尘不染能归一,万劫安然自在行。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孙大圣合掌称谢道:“承盛意接引吾师。 |
什么是无底船、_即是法船 法船是没有形象的。。。 所以,这里的形象是幻相、假相 无相方可成佛。。。无底之船焉能渡人? 所以,法船是一切诸法。。。一切诸法,就是波若菠萝蜜 |
师父,上船去,他这船儿虽是无底,却稳;纵有风浪,也不得翻。”长老还自惊疑,行者叉着膊子,往上一推。那师父踏不住脚,毂辘的跌在水里,早被撑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师父还抖衣服,垛鞋脚,抱怨行者。行者却引沙僧八戒,牵马挑担,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轻轻用力撑开,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长老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 他们三人,也一齐声相和。撑着船,不一时稳稳当当的过了凌云仙渡。三藏才转身,轻轻的跳上彼岸。有诗为证,诗曰: 脱却胎胞骨肉身,相亲相爱是元神。今朝行满方成佛,洗净当年六六尘。此诚所谓广大智慧,登彼岸无极之法。四众上岸回头,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向,行者方说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省悟,急转身,反谢了三个徒弟,行者道:“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师父,你看这面前花草松篁,鸾凤鹤鹿之胜境,比那妖邪显化之处,孰美孰恶?何善何凶?” |
为什么河里飘来一个尸体,还是唐僧?! ——这是说唐僧的我相已死,遂得法相。。。 法相渡河,即见实相。 是为诸法实相。 实相是什么相?! —— 那师父才攀鞍上马,过了高山。正是涤虑洗心皈正觉,餐风宿水向西行。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听了些“紫燕呢喃,黄鹂。紫燕呢喃香嘴困,黄鹂——巧音频。满地落红如布锦,遍山发翠似堆茵。岭上青梅结豆,崖前古柏留云。野润烟光淡,沙暄日色曛。几处园林花放蕊,陽回大地柳芽新。正行处,忽遇一道小河,澄澄清水,湛湛寒波。唐长老勒过马观看,远见河那边有柳陰垂碧,微露着茅屋几椽。行者遥指那厢道: “那里人家,一定是摆渡的。”三藏道:“我见那厢也似这般,却不见船只,未敢开言。”八戒旋下行李,厉声高叫道:“摆渡的! 撑船过来!”连叫几遍,只见那柳陰里面,咿咿哑哑的,撑出一只船儿。不多时,相近这岸。师徒们仔细看了那船儿,真个是: 短棹分波,轻桡泛浪。瞰堂油漆彩,-板满平仓。船头上铁缆盘窝,船后边舵楼明亮。虽然是一苇之航,也不亚泛湖浮海。纵无锦缆牙樯,实有松桩桂楫。固不如万里神舟,真可渡一河之隔。往来只在两崖边,出入不离古渡口。那船儿须臾顶岸,有梢子叫云:“过河的,这里去。”三藏纵马近前看处,那梢子怎生模样:头裹锦绒帕,足踏皂丝鞋。身穿百纳绵裆袄,腰束千针裙布衫。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皱面容衰。声音娇细如莺啭,近观乃是老裙钗。行者近于船边道:“你是摆渡的?”那妇人道: “是。”行者道:“梢公如何不在,却着梢婆撑船?”妇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板。沙和尚将行李挑上去,行者扶着师父上跳,然后顺过船来,八戒牵上白马,收了跳板。那妇人撑开船,摇动桨,顷刻间过了河。 身登西岸,长老教沙僧解开包,取几文钱钞与他。妇人更不争多寡,将缆拴在傍水的桩上,笑嘻嘻径入庄屋里去了。三藏见那水清,一时口渴,便着八戒:“取钵盂,舀些水来我吃。” |
过了河,就是女儿国。 登彼岸,见花。 观色是空,即是彼岸。 拈花一笑。。。 |
大乘起用。。。 应世不迷 随缘如意 不变随心 |
随心所欲,不见色空。 色无色相,空无空法。 色法皆空,遂为实相。 无人无我,身住极乐。 |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我、无我所、无起无灭、无因无果、无可执持,云何听受而得功德?” 佛告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无作无灭,非凡夫法非圣人法,非生死法非离生死法,非涅槃法非离涅槃法,无得无失,非可思议非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听受,则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为功德,亦无功德 |
文殊抬佛祖的杠。。。佛祖很生气,哈哈 其实文殊不是佛祖的徒弟。。。佛祖第一次见文殊的时候,感觉不怎么样,随着长久相处,佛祖明白文殊的特别之处,包括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四大菩萨,皆有不可测之境界。非普通菩萨 |
为什么要到彼岸——因为彼岸有一朵‘花’ |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世尊,若我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则如来成不最胜。” 佛告文殊:“汝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世尊,我若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如来则成可思议。” 佛告文殊师利:“汝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不?” “世尊,我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世尊,我若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则法界成可教化。” 佛告文殊师利:“汝信如来是无上福田不?” “世尊,我信如来是无上福田。世尊,我若信如来是无上福田,如来则非福田。”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答我?”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无胜无不胜、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无教化无不教化、无福田无非福田。” 是时,以佛神力地六种震动,一万六千比丘众以无可取心得解脱,七百比丘尼众、三千优婆塞众、四万优婆夷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六万亿那由他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是时,长老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 尔时,佛告阿难:“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 _HAHAHA |
hahah 佛祖:文殊,你之个杠精。! 看我大法力。。 |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答我?”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无胜无不胜、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无教化无不教化、无福田无非福田。” 佛说:文殊,你依仗什么?这样答我!? 文书说: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没有胜没有不胜——啥意思?——。。。我不是想要赢你。。。。。。。无胜无不胜,佛祖你也别想那么多,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你也别谈什么教化我,我无教化无不教化、也别用你的富贵压我,我无福田无非福田。。。 佛祖:MMP,看我放地震!!文殊你欠教训。。。 于是——是时,以佛神力地六种震动, 啊难等罗汉慌了——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佛祖,为什么大地震动啊? 佛说——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这是因为以前的诸佛都在这里说菠萝菠萝蜜,所以此地震动——我信你个鬼啊! 什么意思呢? 法无法相故。佛祖的意思:文殊,你够了呀,给我消停点。 哈哈哈哈哈 |
我记得佛说过,心经所在之处,是为有佛。。。 所以不是佛在此地说法,而是此地有佛说法 般若波罗蜜为万佛之源。。。说波若就是说诸佛,说诸佛,即是诸佛说。。。所以是一个意思。法界即是佛界。 所以,这样说也是不错的。——不过,这也是文字游戏罢了。 哈,真是有意思,这文殊菩萨是佛教里面极为特别的。。 包括地藏,观音。。。普贤 地藏是男身。。。但是一般来说。菩萨都是女身的。。。显男身的菩萨,很少很少。。。只有地藏。。。因为地藏早就证佛国,但是因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所以还是菩萨。。。 不过,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
8.30 开学了 南师古,北狮今 内外同,圣王心 黑白道,水火和 生灭一。 佛道儒三家一体。 佛则色空 道者名无 儒者触缘 三体幻化,阴阳演化而非实有。 念念迁移,名名变化,触触不同。 不可见,不可说,不可摸。 非实有,乃心存。 心存则宇宙存,心去则消宇宙。 因缘际会,风云变化。千年万劫,变化无穷而不同。 道非恒远,物非久长,色非同一。 迁移变灭。 |
《用道篇》 是以用道者,随道也变化。 千变万化,不可穷其类; 千变万化,不可定其名; 千变万化,不可缘其处。 齐生死,同变化,随变化而变化,道永不穷也。 是以引人以异;治人以同;随缘施展,因因而变。 或内或外,似假似真,非难非易,忽男忽阴,莫可测度,天地可通。 翱翔来往,逍遥自如,游戏人间。 |
《演道篇》 道既非实,阴阳推演。 零一想变,主客之分。 易道无常,缘此零一。 阴阳半分,天地相称。 男女阴阳,公母之分。 主客思想,男女意识。 文化科学,圆通显密。 道之演化,无穷无尽。 从零而一,从一而万。 万万亿兆,以至无数。 数皆有尽,气乃返演。 开闭有数,存亡有程。 生长坏灭,万物皆同。 |
《论大乘》 全民修仙时代,必须开大乘之门。 小乘道法,三五百人,深山老林,乞讨供养为生。 而大乘之开,人数众多,供养不及,必变其法。 小乘以静打坐为入道之方法。 大乘不可为静,为静则生产废弃,百业凋零,供养不及,人身体不能保养,何以修行? 所以,大乘之道,在心,不在形式。 古有僧劝铁匠:凡俗中亦可修行,打一声铁,念一声佛,便是修行。 大乘之法,乃在动中修静,形体动而心静也。 这样就可以不违背生产,不废弃百业了。 所以农工士商军,皆可修行。 所以释迦佛开大乘佛法,讲大乘佛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心本行经、楞严经、法华经》等九部大乘经典。 启开大乘之道,共造全民尧舜大同之世。 菩提祖师传道,曰:动字门。悟空大喜。 所以,武术、房中都是入道之门。夫形体动而心静者也。这为动中求静。 俗世和圣道,两不相废。遂成王圣。 |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
保卫司马南 |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
|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