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连载)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当年北宋》——历史并不遥远(连载)[第2页]

作者:在你心河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而契丹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更为熟悉的,那就是抢劫,俗称打草谷。
    打草谷的本意为收割草料,但在契丹人这里却变了味,值得一提。
    契丹人十分热衷于这一行为艺术,从其发展到灭亡从未间断过,他们的抢劫是比较有特点的,不光是抢钱抢粮,还抢人,看中什么就抢什么,不给就杀人,而抢回去的人自然终身成为了他们的奴隶,抢劫甚至一度成为他们的乐趣。
    更为缺德的是他们本身没什么娱乐活动,于是就把抢劫作为消遣,把奴隶当作对象。比如把人用绳子绑在马尾之上跟马赛跑,看着他们被活活拖死,又或者用些蛇虫蝎蚁在活人身上做实验,考验他们的承受能力。
    这些肆无忌惮,惨绝人寰的做法看似是放纵军纪造成的,其实不然,他们的抢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
    抢劫,是契丹政府允许的。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为了保障自身需要。
    契丹政府极少派发军备军饷,又因他们本身生产能力低,制造能力差,但一切的必需品从哪里来呢,只能是抢,而且多抢夺得从不做亏本买卖,因为相比生产制造而言,毕竟抢还是来的方便一些。而这,也是契丹士民热爱战争,迷恋战争的重大原因。
    当时的亚洲大陆充斥着种族仇恨,而这,正是他们用最让人不耻的一种方式迎来的。
    讲到这里,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发出疑问,中原也有骑兵,在面对游牧民族骑兵时为何不能以骑制骑呢?
    下面我将来讲解这个问题,当然,以我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的方式。
    骑兵
    骑兵这是一个古老的兵种,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是一支机动性强,战略投送能力快的部队。顾名思义,需要有东西骑才能称之为骑兵,而在古代世界战场上骑兵所骑的物种并不仅仅只局限于马,如在东南亚、非洲等特定地区就曾出现大规模的象兵战争(大象),在中东,阿拉伯地区又盛行骆驼兵(骆驼),等等这些都被统称为骑兵。而在更多地区,马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数量多被广泛运用到战场,所以我们广义上的骑兵大多指马兵。
    汉语中有一个词“马上”,通常被我们形容于时间短,速度快,而这个词正是古人演变而来,在他们眼里,最快的方式就是在马背上,足以可见马在古人眼中的地位。
    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历史早期,骑兵并没有被大规模的运用于战争。相比而言,在当时的大平原上列阵对峙作战,还有一个更为有效、强悍的兵种——车兵。以战车在平原战争直接进行切割冲击,对于他们而言是更为有效快捷的制胜办法。(详情可参照秦兵马俑战车)

    但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战局的扩大,地形的复杂,抗衡少数名族的需求等种种原因都使得车兵不再适用于战争形势,从此,骑兵就此大规模的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战争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而这其中,更是离不开一项开创性的发明——马镫。
    这就好比自行车按上了脚踏板,残疾人接上了假肢一般,能够让人更加方便、平衡的结合起来操纵掌控,极大的增强了骑兵的作战能力。
    纵观历史上强盛的中原王朝,都有着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这也是当时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原骑兵除开特定时期外,往往不敌与游牧民族骑兵。这里面的原因大有来头,接下来简单说说,随便聊,详细起来可以写一篇几万字的历史系毕业论文。
    骑兵的差异
    第一.因为人,游牧民族的每一个人天生就是马背上的战士。辽阔的草原,粗犷的性格和长期的游牧生活使得他们从小就在草原上策马奔腾,精于骑射,草原的尽头是他们矫健的身影,这是习以为常的生活,他们是与生俱来的骑士。
    而中原农耕名族的保守性,封闭性、地形等原因都使得每一个骑士都要经过精心的挑选和后天的培养。这是一个烧钱的兵种,在当时其开销与成本相当于一名普通步兵的四五倍之多,而且骑兵的成员在选拔上也是相当严格的,不仅对身高、体格有要求,而在平衡能力与个人技艺上也要求极高。人才,这是最大的匮乏。
    第二,因为马,战马是骑兵力量的关键因素,但这里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中原地区并不产马,准确来讲是并不产适合用于作战的战马。自古以来中国战马均产自西域地区和北方高原地区,这些马长期在草原上驰骋处于半野生状态,拥有天生的傲骨,其野性非常适用于战场上的冲击,比如家喻户晓的西北汗血宝马,北方的蒙古马,新疆的新疆马都属于这一类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性:速度快,耐力好,极耐各种恶劣条件,是天生的战马。
    而相比之下的中原地区没有适合作战的战马,主要产马区在西南地区,也称西南马。这种马体型小,速度马,不利于冲杀。虽然如此,但其也不是一无是处,事实上他们也有着北方马不能比的一面,那就是不娇贵,负重能力大,擅长走山路,所以西南马在封建社会一般只用作来战场上的军需物资运送,是一名称职的后勤马员。
    以上两种原因就已经决定了游牧民族与农耕名族在骑兵部队上存在的差异,历来的中原统治者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无不想尽一切办法缩小这其中的差异,所以有了以下措施与方法。

    从春秋战国以来,凡是统治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在不厌其烦的干着一件事情—修筑长城。
    这是一个奇迹,不仅是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工程量最大,耗时最长的硕大工程。
    两千多年来,从不间断。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让这些统治者们不惜劳命伤财,亏空国库的去做这一件事情呢?
    事实上这些统治者们并不蠢,他们也知道大规模的消耗人力物力会导致国内怨声四起,甚至可以决定王朝的兴衰成败,但他们别无他法!
    这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能有效的阻隔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冲击,从而保证国内农业,经济与文化的正常发展。
    历史上对它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封建时期大修长城的主要有三个朝代,秦、汉、明,主要工作是将历来修建的点连贯起来提升为线,达成防御一体化。
    而其他的各个王朝也没有停歇,都在不同位置上修建过长城,就连宋朝这样国土面积小,已经失去北方屏障的条件下也在坚持修建,根据中国长城专家成大林的考察认定,苛岚境内长城为宋朝修建。
    尽管修建长城能有效的阻隔骑兵南下,但这些游牧民族还可以多耗些时间精力翻越长城,那么接下来就是应对骑兵的另一种方法—武器!
    战胜骑兵的武器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少数几个以骑兵部队为主的王朝外,其余军事力量都是以步兵为主,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骑兵时显得力不从心。
    但中国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开创性的创造,不断研究出了一些列有效抵制骑兵的军事武器,证明骑兵并不是不可以战胜的。
    根据年代划分,其中最为出名的有三国时期蜀军诸葛亮创造出的诸葛连弩,这种连弩绝对是跨时代的发明,它的最大特点是连发,据史料记载一击十发,杀伤力极大,可以算是当年的连发狙击。
    有了这种武器的蜀军,是曹魏军团的噩梦,所以当年魏军骑兵很畏惧与蜀军交锋。
    但这件武器也有缺陷,就是对操作性要求太强,而且过于笨重不利于进攻,所以使用范围不大。
    这里既然提到诸葛亮,那就多说两句。近年来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在贬低这个传奇人物,认为他只是被明朝的罗贯中同志所写的《三国演义》神话了,夸大了,还有的人认为他独揽大权,搞军国主义。
    虽然事实上《三国演义》的确是有夸大的成分,但这并不是我们评判一个人物的标准,
    从时间理念上来说,唐朝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看过《三国演义》的,那我们从唐代碑文上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夸赞诸葛亮的。
    唐朝中期杰出政治家裴度用了这样四句话:“事君芝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他认为千古风流人物能同时拥有这四项品德与才能的人只有诸葛亮。
    而唐太宗与唐玄宗更是对诸葛亮本人奉若神人,他们曾经主修过两个庙,忠庙和武庙,忠庙里面供奉的都是蔺相如,屈原这样的大忠之人,诸葛亮就在其中,后来修建武庙供奉的都是孙武,白起,张良这样的举世名将,而诸葛亮也在其中。他是唯一一个配享忠庙与武庙的人。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是能够得到对手的尊重,我们再来看看与他同时期的司马懿是如何评价他的——天下奇才。简短四个字,包含了所有的尊敬与赞叹,我相信,他说出这句话时,是由心而发的。
    最后武侯祠的唐碑有这样四句话:“若奇人存,其政举,则四海可平,五服可倾。”得此评价,平生足矣,他也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三个半圣人之一。
    圣人诸葛亮,在这里我为他正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暂时先放下诸葛同志的成份问题,继续来看古人的聪明才智,继诸葛连弩之后能有效制裁骑兵的兵器。
    陌刀
    时间来到公元757年,唐朝长安香积寺,这一年已经是安史之乱的第三年,臭名昭著的安禄山举兵叛国,直逼长安城,这一天,安氏叛军杀至唐军的中军大营,溃败之势似乎难以逆转。
    然而此刻唐将李嗣业和他的两千五百个兄弟却显得格外的冷静与镇定,他们相信眼前敌人的宿命就是被活生生的斩成碎块。
    李嗣业所率领的这支部队,被人们称作是骑兵的克星——陌刀队!
    安禄山的铁骑,已经逐渐逼近唐军中军大帐,这里一旦被攻破,整个军队的士气将被彻底击溃。然而李嗣业和他的陌刀队,依然屹立于乱军之中,这种冷静和镇定让人畏惧。
    李嗣业,史料记载中极少的陌刀名将,臂力惊人,善用陌刀,所向披靡,史称:“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他带领的陌刀队,全体使用一种武器,寒光闪过,敌方骑兵将被斩为几段。
    在刀剑翻飞之中,陌刀队抵挡住了叛军骑兵的冲杀,将本以涣散的军心安定了下来,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决定这场战役胜利的,除开李嗣业本人,还有一代传奇兵器——陌刀!
    陌刀,又称斩马刀,这是一件古代最为传奇也是最为血腥的兵器。据《新唐书》记载,陌刀达五十斤重,相当于今天的十多公斤。南北朝时期,经过著名冶金家綦毋怀文的改良,灌钢技术有了很大提升,根据这种技术冶炼的陌刀据说可以一击斩段三十扎铠甲。
    据唐代兵书《太白阴经》记载,陌刀刀刃很长,刀柄也长,威力巨大,锋刃有加,流血漂杵,相传陌刀在一挥之间就可以将骑士连同战马同时斩断(陌刀一出,人马俱碎)。
    这种兵器一时成为当时北方骑兵的梦魇,陌刀成排,如墙而进,敌骑虽至,有来无回。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唐代禁止将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用于陪葬,加之其制作成本与维护成本非常地高,所以陌刀生产规模和使用并不大,只有最精锐部队才能配备,随着唐朝的衰亡,陌刀迅速的退出了战争舞台,其锻造技术也就此失传,至今也没一件陌刀成品流传下来。
    到了后来宋朝时期,在于西夏和辽的战斗中,虽然没有陌刀这样的大杀伤性武器,但伴随着一次次对战骑兵的经验,武器也从对战骑兵的刀剑更换成为斧钺,铁锤这样的重型武器,虽不能一击毙命但其重力造成的钝伤也能起到震慑作用。
    而到了宋神宗朝,不知是哪一位天才,创造性的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弓——神臂弓。这种弓射程可达三四百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装备这种武器的宋朝军队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能使西夏与辽的骑兵闻风丧胆。
    除开神臂弓外,宋朝还有一件武器值得一提——一枪三剑箭,也称床箭,是一种古代大型弩箭,发射一次需要几十人同时拉弓,其造成的伤害可想而知,绝对可以算是当年的战争禁止武器。
    但这些弓箭制造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极高,而且操作性太强,使得能使用神臂弓与一枪三剑箭的部队规模范围不大,加之朝廷对这种武器管控极严,战败撤退前必须进行原地销毁,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参考的机会,所以这种技艺也已经失传没能保留下来。
    只有后来的蒙古的蒙古弓可以相媲美,据说每个蒙古人都有一张蒙古弓,制造一把蒙古弓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每一个蒙古父亲在孩子出生之前都会亲手为他们制作一把属于他们自己的弓,成为他们儿时的玩具,所以这也是蒙古后来横扫欧亚大陆的原因,这些体格强壮的欧洲士兵不是被砍杀的,其大都是被弓箭射杀的,这是后话。
    再后来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火药的发明与运用,驻守云南的明朝名将沐英选择的就是用火铳对付云南象兵,而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其中之一的神机营也是专门用于克制瓦剌,靼靼的骑兵。
    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人。其实战胜骑兵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冲击,以骑制骑,骑兵对战骑兵。
    但这实行起来很困难。
    最主要的还是缺马,中原王朝优秀的战马通常只能依靠高价进口和物质交换来获得,虽然统治者们极其重视马政,也不断尝试把引进马与本地马进行杂交改良,但由于战马的特性和本土的地理条件等原因,终究培育不出优良的马种。
    纵使培育不出,各朝各代还有引进源地,后来到了宋朝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北方战马来源地从此丢失,而后来西夏国的建立又导致西域马的进口不复存在,不管后来宋朝经历怎样的买马,养马都不能达到军需。这也是后期宋朝军事力量薄弱的一大原因。
    尽管条件如此艰难,但凡事都有例外,游牧民族骑兵并不是不能击败的。纵观历史上强盛的中原王朝都有一支敢于与北方骑兵野战争雄的精锐骑兵部队,他们无所畏惧,保家卫国,不断研究着以骑兵制骑兵的方法,其英雄事迹令人神往。而这其中最为出名的成功者之一就是汉代不世出名将霍去病。
    在他指挥带领下的骑兵,是当时匈奴骑兵的噩梦。
    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一万骠骑千里奔袭,深入匈奴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杀敌数万人,擒王、王子、相国、将军上百人,从此控制河西地区。
    两年后,21岁的霍去病率领五万骑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骑兵主力。这一战更是孤军北进匈奴境内两千多里,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仪式,从此封狼居胥传为佳话,成为古时武将的最高荣誉。此战匈奴单于远逃,强悍的匈奴骑兵在霍去病面前不堪一击。
    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之后到了南宋初年,不可一世的金国骑兵横扫天下。他们以组建的铁浮图(重装骑兵)与拐子马(轻装骑兵)相配合战术迅速灭亡了辽国与北宋。
    金国铁浮图,这是一支类似于现代化坦克部队的骑兵部队,三人三马为一组,人马分别着重甲包裹并用皮索相互连接,刀枪不入,正面冲击、切割战场所向无敌。
    拐子马,轻骑兵部队,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两路侧击突破,配合正面铁浮图部队,以此达到让对手顾此失彼的战争效果。
    当金国凭借这两支骑兵横扫天下时,他们认为攻灭南宋近在咫尺。
    可让他们没有想到是,这一仗遇到了成名以来最为沉重的打击。
    而这个打击来源于天才将领岳飞组建的专业骑兵——岳家军。
    “悍山易,悍岳家军难”,岳家军之所以能让对手发出如此感慨,除开岳飞的个人军事天赋和严明的军队纪律外,还因为在这中间他们拥有着一支锁定胜局的关键骑兵部队——背嵬军。
    背嵬军,十万精锐岳家军中的精锐,类似于今天部队里的特种部队,岳家军成员要想进入背嵬军必先经过严格的挑选,在一系列军事技能比武上优胜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其替补成员,直到有战友战死沙场才正式补入。
    这是一个残酷的入选方式,但每当战事焦灼,投入这支骑兵便是锁定胜局的关键力量,也正是这支骑兵大破金国铁浮图与拐子马,破灭了金国的幻想,改变了宋朝的命运。
    当金国骑兵威风凛凛的纵横在中原大地上时,那些看似柔弱的南人并没有一味地躲避、放弃。这其中有很多人坚信,一定有战胜重甲骑兵的办法的,一定会有的。
    是的,最终岳家军找到了。在即将家国破灭的时刻,在面临种族威胁的时刻,他们勇敢的站了出来,用行动证明了中原骑兵并不是形同虚设。
    大破铁浮图后,金国妄想迅速灭亡南宋的幻想也如同他们倒下的战马一般就此破灭,不得已之下只能签订绍兴和议从此与宋朝南北共治。
    后来到了明末时期,面对满清的八旗骑兵入关威胁,当时的明朝政府也拥有着一支所向披靡的骑兵—关宁铁骑。
    可见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不管入侵者军事多么强大,武器装备多么先进,甚至可以摧毁我们的城池,占领我们的土地,但事实上这都不是最终的胜利,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装备、人数上的差异,也不在于部队的作战能力,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人心。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
    以上就是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虽坎坷但从未停止。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战争虽然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一种方式,但它同时也是对人类最大的伤害,珍惜和平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这是我们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取而来的,可悲的是,当今世界仍有不少战争份子企图发动战争,其寻找存在感的方式着实让人鄙视。
    他们永远不会懂得“君不见,青海头,古来尸骨无人收”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
    不好意思各位,值中秋国庆双节回了家乡几天,久等!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你们有吃月饼吗?
    这里说一下中秋这个传统节日。
    ?“中秋”一词现存古籍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文献《周礼》之中,但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一直有秋夕祭月的祭祀传统,后来拜月祭祀活动在民间普及之后便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尊崇月亮的节日。
    ?中秋节发展于两汉时期,而它成为全国性官方指定节日则是在唐朝时期,唐代赏月之风盛行,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最痴迷的就是大诗人李白,在他流传下来的九百多首诗歌里其中有三百多首关于月亮,可谓癫狂。虽说《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说法,但这个时间一直没有被统一规定下来,直到后来北宋时期中秋节成为全国重要的民俗节日后才正式规定每年的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
    现在目前普遍流传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比较神,是关于嫦娥的。相传嫦娥奔月之后丈夫后裔在人间十分想念自己的妻子,便常在月亮之下摆放嫦娥喜爱吃的糕点,以寄相思,后来百姓得知后便争先效仿以此纪念,而月饼就是嫦娥喜爱的吃食。
    第二种说法是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月饼应是唐朝开国功臣裴寂的创造发明,在当时军粮紧缺的情况下他大开脑洞,以圆月为构思,成功发明设计出月饼并广发军中,及时的解决了军粮问题,而后衍生出月圆吃月饼的说法。
    不过在我看来不管是祭祀物品还是军粮演变似乎都不靠谱,因为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去追溯它的起源,这实在是一件无聊的事情,面对吃食,好吃就行了,寓意美好就够了。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
首页 上一页[1] 本页[2] 下一页[3] 尾页[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7-13 13:30:42  更:2021-07-13 14:03:06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