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购物 网址 日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天天财富 小游戏 视频推荐 小游戏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日历2024  日历2025  日历2026  日历知识  | 每日头条  视频推荐  数码知识 两性话题 情感天地 心理咨询 旅游天地 | 明星娱乐 电视剧  职场天地  体育  娱乐 
日历软件  煮酒论史  历史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春秋战国 三国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哲学 厚黑学 心理学 | 文库大全  文库分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钓鱼 双色球 戒色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足球 nba 象棋 体操
    
  首页 -> 煮酒论史 -> 《大国雄心》——以轻松的语言,历数全球化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的兴衰更替史 -> 正文阅读

[煮酒论史]《大国雄心》——以轻松的语言,历数全球化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的兴衰更替史[第3页]

作者:多维Dovic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1511年7月,阿尔布克尔克率领14艘船组成的舰队和一千名士兵兵临城下,并于6天的谈判后,发起了第一波进攻。在舰队火炮的掩护下,一队陆战队登陆到了外港附近,将港口内的穆斯林船只全部焚毁,而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商船则不在攻击范围内。在得到了葡萄牙人保护中国商人利益的承诺后,中国商船上的商人派代表接触了阿尔布克尔克,将城里的大致情况全盘托出,并告诉这位葡萄牙将军,马六甲城难以强攻,建议采用围城断粮的办法。阿尔布克尔克虽经过考虑没有采用围城的计谋,但中国商人的情报帮他更了解了马六甲的情况,他借用了中国商船上的小艇用于登陆作战。
    果然,屯有大量粮食的马六甲城坚不可摧,经过近一个月的鏖战,葡萄牙人才终于攻陷了这里,马六甲苏丹带着两个儿子出逃了马六甲。从此,马六甲城成为了葡萄牙在东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葡萄牙驻军以此为基地,不断“造访”北方的泰国与缅甸、东面的巽他海峡、南边的苏门答腊岛。
    阿尔布克尔克在拿下果阿后就率大军紧急驰援果阿,而此役失利的马六甲苏丹并未甘心认输,而是组织残余部队不断骚扰葡萄牙守军,打起了“游击战”。双方时断时续、零零星星的交火,严重影响了马六甲海峡的贸易,也严重影响到了瓜哇岛北部的伊斯兰势力淡目国的利益。在宗教与利益双重目的驱使下,淡目国苏丹拉登·帕塔游说了附近的一些友邦,组织了由一百多艘大小船只、一万多名士兵组成的战队,前往进攻马六甲。
    联军在进入马六甲海峡、绕过宾坦群岛后,被在此巡逻的葡萄牙战舰发现,有了防备的葡萄牙指挥官大胆决策,下令大部分留守士兵登船作战,而不是坐以待毙,利用海上作战优势,连同本地马来盟友一起应战。葡萄牙人利用先进舰船的优势,在近岸与联军展开周旋,一边消耗着联军的耐心,一边打乱联军的阵型。在几日的消耗后,葡萄牙人一举发起急攻,几乎全歼了联军。据说,葡萄牙舰队没有一艘船被击沉或重创,人员损伤也很少,而联军的大部分舰只都因爆炸、火灾或葡军攻击损失殆尽,人员也有近8000多人被歼,还丢弃了大量本要用于围攻的粮食,淡目国也因这一战的失利一蹶不振,走向衰落。
    在马六甲站稳脚跟后,葡萄牙人阿尔布克尔克开始将眼光投向了欧洲人一直梦寐以求的国度——中国。其实,早在几年前,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就曾亲自叮嘱向前往东方探索的船队:“要弄清楚中国人的情况:他们来自哪里?距离有多远?到马六甲贸易的间隔时间有多长?携带什么商品?每年往来商船的数目和船的规模如何?是否在当年返回?他们在马六甲或者其他地方是否设有商馆和公司?他们是否很富有?性格怎么样?有没有武器和大炮?身穿什么服装?身材高矮如何?此外,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徒?他们的国家是否强大?有几位国王?国内有没有摩尔人和其他不遵守其法律及不信仰其宗教的民族?如果他们不信仰基督教,他们信仰和崇拜什么?风俗如何?国家规模以及与什么国家接壤相邻?”可见,葡萄牙人对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大国充满了向往。
    于是在1513年初,阿尔布克尔克派遣乔治?欧维士前往中国的方向航行,来到了华南珠江三角洲的伶仃岛。他们要求登陆进行贸易,由于当时明朝的政策禁止海外贸易,未获明政府批准,于是在水面上与中国商人交易。同年,葡萄牙人直接侵占了“屯门海澳”,并在此修筑工事,设刑场,制火器,刻石立碑以示占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葡萄牙人继续保持与当地的中国商人开展贸易活动。
    四年后,阿尔布克尔克再次派遣使团沿珠江而上,在怀远驿外停泊,鸣炮致敬,这引起了中国官方的警觉。布政使吴廷举痛斥葡萄牙人败坏中国风俗,未经允许而来,在经葡萄牙使团解释后,在两个月后才得以登岸。葡萄牙人的船只想要从屯门岛继续北上,但遭到明水师阻拦,葡萄牙人恃船坚炮利,强行进入珠江内河,到达广州怀远驿(今十八甫一带)。葡萄牙人假扮成MSL,自称是佛朗机人向中国进贡的,两广总督陈金得知后,先安排他们在怀远驿住下,并发现他们并非MSL,也没有使节证明文件,而佛朗机(葡萄牙)亦不是历来进贡的国家,于是安排他们到光孝寺学习中国礼仪,同时将此事上奏朝廷。
    很快,朝廷答复,把葡萄牙人带来的特产按市价折成银两,使节进京洽谈,请其余船只、人等立即返回。葡萄牙人没有按照明政府要求离开,而是退出广州,企图攻占南山半岛(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但由于明朝驻军太多未能得逞。然后他们退至“屯门岛”,安营扎寨以做更多的军事准备。此后,葡人又在“屯门海澳”及“葵涌海澳”(今香港青衣岛、葵涌一带)探查据点,制火器,立石碑,烧杀掠夺。当地居民怨声载道,纷纷向官府告状。
    葡萄牙人见这样拖下去无法见到中国皇帝,于是就硬的不行来软的,于是他们贿赂了广东的宦官,没想到这方法很快奏效,1520年1月,葡萄牙使团面见皇帝的请求终于获得批准。葡萄牙人沿着内陆的河道北上,5月抵达南京。当时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正在南京出巡,他并不着急接见,而是让他们先到北京,等他回北京以后再接见。
    这个使团里有一名作为翻译的华人,名叫火者亚三,现在已经有研究表明他是可能是湖北人,后来为生活所迫到南洋去,长期在马六甲做生意、卖扇子,他在使团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使团来到了北京以后,贿赂近臣江彬,火者亚三就仰仗江彬的势力,在朝廷上表现得狂妄无礼,得罪了不少大臣。1521年1月,明武宗朱厚照回京,但很快一病不起,三个月后就驾崩了,明世宗朱厚熜继位。由于葡萄牙使节有成员在屯门一带烧杀抢掠、胡作非为,恰好此时马六甲的使节向大明王朝控诉葡人强占攻灭马六甲王国的罪行,于是当天张皇太后就根据群臣意见杀了江彬,后又将火者亚三处死,并下令驱逐在屯门的葡萄牙人。时年56岁的广东海道副使汪鋐领命,他加强了南头寨及东莞守御千所的兵力;收集了战船及渔船,以备军用;加强保家卫国的宣传,组织兵力;在望族乡绅吴瑗、郑志锐的帮助下,招募民兵,并询问海情。葡萄牙人对中国皇帝的驱逐令毫不理会,并准备武装抵抗,一开始,他们凭借先进的武器占了上风,但汪鋐很快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他准备了一些装满油料和柴草的小舟,趁一天南风大起之时,点燃后向葡船队驶去。葡萄牙人的船队虽然武器先进,但船体相对较大,机动性较差,躲避不及,纷纷被引燃。很快,葡萄牙人便败下阵来,逃回殖民地满剌加,中国趁势收回了被葡萄牙人盘踞的屯门岛以及经常滋扰的屯门海澳及葵涌海澳。
    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胜利后,汪鋐感慨万千,作了《驻节南头喜乡眷 吴瑗、郑志锐划攻屯门彜之策赋之》一诗:
    辚辚车马出城东,揽辔欣逢二老同。
    万里奔驰筋力在,一生精洁鬼神通。
    灶田拨卤当秋日,渔艇牵篷向晚风。
    回首长歌无尽兴,天高海阔月明中。
    屯门海战结束后,明政府下令水师见到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就将其击毁,后又在新会县茜草湾发生茜草湾之役,再次击败葡萄牙人。这之后的20年间,中国典籍中再没有葡萄牙人侵扰广东沿海的记录。看来和平,是打出来的。
    提起葡萄牙和中国的联系,或许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澳门,那一首《七子之歌》深深印在国人的脑海里。当时的中国国力强盛,葡萄牙虽武器先进,但毕竟人少且远离本土,那么,澳门是如何落入葡萄牙殖民者之手的呢?

    

    屯门海战
    根据当时明朝但海禁政策,民间海上贸易被禁止,朝贡贸易则通过市舶司来进行。在嘉靖闭关之前,在广州有市舶司,专门负责东南和琉球等国的朝贡贸易。正德年间,市舶司转移到了高州电白县。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明朝指挥黄庆,把市舶司移到壕镜,也就是今天的澳门。此时,葡萄牙人就阴谋混入澳门,开始谋划在此占据据点。1553年,葡萄牙谎称商船在此遭遇了风暴,希望借澳门之地来曝晒货物。同时,葡萄牙又贿赂明朝海运副使汪柏,得以登岸定居于此,从此,澳门成为了葡萄牙的租地。葡萄牙租借澳门后,私自扩充居住地,修建炮台,设置官员进行管理,当时腐败但官场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1572年,葡萄牙人又带500两来贿赂海道副使,据说由于当时有其他官员在场,海道副使便说这是葡萄牙带来的租金,要上交国库的,在获得里默许后,葡萄牙租借澳门从私下转而公开。虽然葡萄牙以每年500两但代价租借此地,但此地主权的归属一直属于中国。从明朝到清朝,虽然统治者发生了变化,但租借的状态一直维系。期间,葡萄牙人多次想要扩大租借的范围与权利,都被中国的中央政府拒绝。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见中国已经积贫积弱,于是决定进一步强占澳门。葡萄牙人通过修建碉堡、立法、强占土地等各种手段,在1887年左右事实上占据了澳门半岛。1887年,中葡签订了《和好通商条约》,规定澳门“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之后葡萄牙又不断占据了青洲岛、凼仔岛和路环岛,到1910年,澳门全境最终被葡萄牙占据。葡萄牙还试图占领前山地区、对面山、大小横琴岛等地,但是遭到中国反对而未能得逞。就这样,澳门被划归了葡萄牙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视线回到16世纪中叶的东亚,葡萄牙除了屡次骚扰中国外,还将触角伸向了更东方——日本。1565年,葡萄牙船长若昂·佩雷拉的船队在福田湾海战中击败了日本大名松浦隆信的水军,扩大了在日本的影响力,并得以借此在长崎一带经营发展。

    
    长崎以北的平户是葡萄牙商船的早期停泊地

    在不断探索东亚、东南亚的同时,葡萄牙人在印度洋与阿拉伯海地区,也已原有据点为基础,不断开拓着新的殖民资源。1506年他们侵吞了索科特拉岛(今属也门),随后到达了印度洋上的锡兰(今斯里兰卡),随后在锡兰建立了科伦坡城,并于1558年挫败了当地斯塔瓦卡王国发动的科特之围。1507年,葡萄牙人取得了霍尔木兹战役的胜利,获得了在霍尔木兹岛上修筑要塞的权力,后又于1553年在霍尔木兹海战成功阻截了试图从波斯湾转移到红海的奥斯曼舰队。1521年,葡萄牙人通过巴林之战控制了巴林,后又在1559年的巴林围攻战打退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为了保住第乌,葡萄牙人在1531、1536、1546年三次击退了试图围困第乌的敌人。
    这几十年间,葡萄牙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海岸可谓是四处出击,当然,也收获不少,殖民地、势力范围遍布三大洋。还记得本书一开始的时候说的吗?葡萄牙只是一个一百多万人口的小国,纵使武器再先进、有再多的钱贿赂地方官和雇佣军,但人口少终究是他们的硬伤,那他们又是如何运作、管理这么多的殖民地于势力范围的?
    其实,葡萄牙人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弱势,所以他们尽量扬长避短,“能讲道理解决的事绝不花钱,能花钱解决的事绝不动武,要动武解决的事想办法多花钱解决。”他们充分运用各种小聪明,灵活地处置各种发生在殖民地与势力范围的摩擦。对于一些实力弱的国家,他们就采取先武装政府,再通过“雇佣军队-控制贸易-获利”的模式形成正向循环。而对于一些比较强大的国家,比如中国,他们的态度在殖民者中算是“卑微”的。除了贿赂地方官员、耍赖赖着不走等手段之外,他们长期以来在澳门的作为只能算是一个“不太讲理的租客”,他们不仅定期向中央政府交租金,还必须按中国的规矩来办。比如,葡萄牙人虽有留居澳门的自治权,但所谓的自治只是能管管葡萄牙人之间的"内部矛盾",一旦涉及到中国人的事务,无论是干买卖还是起纠纷,都要听明朝官员的安排。而另一方面,除了贸易之外,定居澳门的葡萄牙人并非对明朝政府毫无用处。当时的明朝之所以采取较为严格的海禁政策,是因为东南沿海猖獗的倭乱让统治者头疼不已,葡萄牙人的到来让统治者们看到了他们在这一方面还是有利用价值的,那就是"以夷制夷",具体来讲就是"用官兵以制商夷,用商夷以制叛兵"。有历史记载,明朝曾至少两次借助葡萄牙人的力量对付过倭寇海盗,葡萄牙人能够租借澳门,也是对他们协助大明剿倭的一种变相补偿,但如果敢作奸犯科,明朝的算盘是随时可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当然,要看到的是,这种情况是在明朝相对比较强大的时期发生的,后面的清朝亦是如此,从晚清开始,葡萄牙人就不再满足于现状了。
    通过数不胜数的殖民地与势力范围,葡萄牙人以各种手段攫取利益:强征贸易税、敲诈勒索、公开抢掠、强征苛税、贩卖奴隶,甚至进行欺诈性贸易,如用镜子、别针、玻璃球以及其它的廉价手工业品和玩具诈取土著居民的宝石,珍珠、象牙等贵重商品,无所不用其极。每一条连接殖民地的航线就如一根根吸血的毛细血管一般,将财富从殖民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回葡萄牙本土。据统计,从1493至1600年,葡萄牙人从非洲掠走了27.6万公斤黄金。
    谈到在经营殖民地时国家的先天不足,相比人少国小的葡萄牙,他的邻居西班牙在航海事业上虽然起步不如他,但凭借更多的人口、更大的本土资源及更强的国力,正不断默默耕耘,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
    【第十四章 “新西班牙”】

    西班牙对美洲的殖民是逐步扩展的。一开始,西班牙侵占了西印度群岛,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时,曾在海地建立了最早的一个殖民据点,但它很快就被奋起反抗的印第安人摧毁了,后来在1493年,哥伦布带领一千五百人再度来到海地,重新恢复了殖民据点。同年,西班牙人开始在伊斯帕尼奥拉岛殖民,既是为寻找黄金,又是为了建立和东方大国(有认为是中国)进行贸易的基地。3年后,占领了多米尼加。1511年,西班牙殖民者贝拉斯克斯率领4艘舰船和300名远征军,从西班牙尼奥出发,在古巴南部登陆,先后建立圣地亚哥、哈瓦那两个城堡,印第安人多次试图袭击和焚毁城堡,但都惨遭镇压。西班牙人以两个城堡为据点,不断扩大殖民范围,4年后,整个古巴全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1513年,以巴尔沃亚为首的西班牙殖民远征军以西班牙王室的名义宣布,巴拿马地峡为西班牙王室领地。1518年,印第安人多次攻打占据巴拿马城的西班牙军,并摧毁这一殖民据点,但西班牙军仰仗优良的武器装备,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征服并杀害2.5万多名印第安人,完全控制了巴拿马地峡。
    接下来,开始有西班牙人将目光瞄向了中北美大陆。当时,在北美洲有一个国家叫阿兹特克帝国,它的地理位置差不多在今天的墨西哥附近,一度是中美洲地区的头号强国,人口三百多万(一说五百万),拥有20万全副武装的军队,如果算上外围的印第安部落,总兵力接近100万人。按照《托尔德西拉斯条约》,这里当属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于是1519年,西班牙贵族埃尔南·科尔特斯在率领一支探险队来到这里,准备代西班牙帝国行使他们的“权利”。那么科尔特斯带了多少人呢?他手下的步兵共508人,其他勤杂人员100多人,还包括16匹马,32名弓弩手,13名火枪手,外加14门火炮,11艘舰船,以及200多名来自古巴的印第安人。五百人要击败百万军队,攻克三百万人的国家,哪怕他们拥有的武器再先进,也实属天方夜谭,况且别人还是主场作战,但令人惊讶的是,科尔特斯不仅做到了,而且还只花了两年时间,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科尔特斯出生于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小镇麦德林(位于现今西班牙西部埃斯特雷马杜拉境内)的一个西班牙小贵族家庭,虽为贵族子弟,但科尔特斯因不是长子而不能继承家族头衔。他曾在萨拉曼卡大学学习法律,在17岁时弃学从军,随后在1504年来到新大陆的西班牙岛(伊斯帕尼奥拉)。科尔特斯曾经在岛上做过农民,公证员,后来成为当地乡绅。1511年,科尔特斯跟随迭戈·贝拉斯克斯参加了征服古巴的战争,贝拉斯克斯被指派为古巴总督后,科尔特斯因功被任命为财政官,后当选为古巴圣地亚哥的市长,与贝拉斯克斯的小姨子结婚。
    因为古巴离北美大陆很近,贝拉斯克斯和科尔特斯便对这块大肥肉心生觊觎。其实,早在他们之前就有一些欧洲人造访过这里,并从这里带回了大量的黄金,这让贝拉斯克斯和科尔特斯心动不已。于是,古巴总督贝拉斯克斯下令组建一支探险队前往北美大陆,并任命科尔特斯为队长。准备大干一场的科尔特斯厉兵秣马,抵押了自己在殖民地的所有家产,但这反倒令贝拉斯克斯产生了怀疑,加之有人进谗言,因为担心科尔特斯吃独食并且日后得势势力发展过大,在临行前,贝拉斯克斯又下令撤销了科尔特斯队长的职务。开弓没有回头箭,押上了全部家产的科尔特斯仍执意带队出发。贝拉斯克斯连忙命令前方的中转站扣下科尔特斯的船队,但科尔特斯去意已决,他一边用武力威胁对方,一边向贝拉斯克斯写信表达忠诚,最终,中转站最终还是给科尔特斯放行了。队伍中还有一些贝拉斯克斯的嫡系游说意志不坚定的士兵,劝他们离开科尔特斯,科尔特斯将领头者杀掉并重罚了参与者,这才稳定了军心。
    他们要前往的阿兹特克帝国是当时中北美洲最强大的国家,主体民族为阿兹特克人,其传承的阿兹特克文明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为中南美三大文明,由15世纪时特诺奇提特兰和另外两个城邦德斯科科和特拉科潘结成同盟而组建。三个城邦在打败阿兹特克人的旧主特帕尼克斯国后建立了阿兹特克帝国,最初,三个城邦的实力相当,但是特诺奇提特兰逐渐成为三方中的主导者。阿兹特克帝国拥有较精确的历法系统,灌溉技术发达,已经出现了原始阶段的“货币”,宗教神话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较好的建筑技术,能够建造出诸如特诺奇提特兰古城这样十分雄伟的建筑,社会阶级划分森严,拥有一定的法律系统。尽管如此,阿兹特克帝国仍处于石器时代,武装实力与西班牙探险队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探险队在北美大陆东海岸登陆,为了断了士兵们有后路撤退的念头,一上岸,科尔特斯便下令将所有船都凿沉,显示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生活在当地沿海地区的塔巴斯科人与探险队交战后很快败下阵来,于是向他们遣使求和。通过前面的一番交战,科尔特斯发现印第安人似乎十分害怕和马匹和大炮,他决定渲染一番,加剧印第安人的恐惧,让他们相信马和大炮都是能够独立作战的个体,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他邀请塔巴斯科人的大小酋长前来西班牙人的营地作客,提前命人把一匹下过马驹的母马牵到要接待印第安人的房间以便把母马的气息留在那里,第二天,当印第安酋长来到西班牙人的营地,科尔特斯下令让炮手点燃火炮,又命人牵来一匹发情的公马,酋长们被隆隆炮声和疯狂的公马吓得瑟瑟发抖。巧合的是,阿兹特克人曾有一个关于来自海上民族的传说,是指一些白皮肤、白胡子的人从海上而来,教给他们各种知识,帮助他们建造神庙,后来又从海上离去,并许诺以后一定回来,这些人被阿兹特克人称为“克萨尔科约特尔”。所以当西班牙人到阿兹特克帝国的特诺奇蒂特兰时,他们的白皮肤给了他们极大的优势。阿兹特克人以为他们的神依照诺言又回到了他们身边,于是甘愿臣服并信仰基督教,并永世永生效忠西班牙国王。就这样,科尔特斯略施小计就获得了第一批臣仆,后来为西班牙人提供了补给和先导。
    通过塔巴斯科人科尔特斯了解了阿兹特克帝国的详细情况,帝国占据了中美洲的大部分陆地,这里有众多部落,他们都臣服在霸主阿兹特克帝国和君主蒙特马苏的治下。但阿兹特克人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其实非常不稳固,除了周遭的附属地外,他们对远离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印第安部落和城邦采取的是摄政统治。阿兹特克人对附庸的统治十分残暴,每年都会派遣税吏到他们那里征收大量物税和用于人祭的人税。附庸痛恨宗主国,只是慑于宗主国的强大武力不敢忤逆。同时,这里还有一些骁勇善战的印第安部落和城邦拒绝接受阿兹特克人的统治,不过他们被阿兹特克势力所包围,难成气候。
    虽然阿兹特克帝国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稳固,但毕竟是个历史悠久、有数百万人口、数十万军队的大国,光凭西班牙探险队这区区几百人想要击败他们难于登天。科尔特斯经过思考,决定采用攻心为主的策略——事实上,他们也确实难以通过功伐征服这里。在科尔特斯的带领下,探险队慢慢向阿兹特克都城特诺奇提特兰入侵,一路上,探险队凭借先进武器的优势和先前征服部落的协助,征服了不少小部落。在战胜他们后,科尔特斯都选择“大度”地不计前嫌,不滥杀不乱抢,积极安抚原住民,以怀柔的政策和原先统治者的残暴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反阿兹特克人的先锋,特拉卡拉斯人曾与西班牙人的盟军恶战数十场,给西班牙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但科尔特斯在战胜他们后却不计前嫌,每次取胜后都会派遣使节前往宣讲西班牙人的善意,多次往复,终于打动了特拉卡拉斯人,并与其结为盟友。
    科尔特斯的探险队朝着阿兹特克帝国都城特诺奇提特兰一路前行,但军队人数却越打越多,1519年11月8日,科尔特斯来到特诺奇蒂特兰城外,簇拥在他身边的除了不到400名西班牙士兵,还有1000名特拉斯卡拉武士。西班牙探险队的步步紧逼让阿兹特克帝国国王蒙特苏马坐不住了,他暗地里让乔卢拉部落伏击经过的西班牙人,然后自己再派兵策应。可是科尔特斯提前得到消息,伏击失败,在原住民盟军的帮助下,科尔特斯很快击败了乔卢拉人。
    站在特诺奇蒂特兰城外,西班牙人惊讶不已:这座城市并没有高大的城墙,整个城市像是建在一片湖水中的小岛上,就像意大利的城市——威尼斯那样。蒙特马苏亲自出城迎接西班牙人,并向他们赠送了不少多贵重的珠宝和金银,蒙特马苏以为善意与谄媚能遏制西班牙人的贪婪,让其见好就收,但事实证明他想得太简单了。科尔特斯来了一计“直捣黄龙”,趁蒙特马苏毫无防备之际,带领一群精兵冲入皇宫,直接生擒了他并软禁了起来。
    看起来,科尔特斯已经胜券在握,但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老领导贝拉斯克斯不合时宜地出现了。贝拉斯克斯觊觎科尔特斯的成果,大举发兵征讨这位叛将,科尔特斯被要求立即交出兵权。但贝拉斯克斯显然低估了科尔特斯军队的战斗力,他的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人心不齐,他们中很多人在古巴有地盘有家室,并不愿意打仗,而相比之下科尔特斯的军队却更有决心与战力。很快,科尔特斯的军队就击败了贝拉斯克斯,并趁机壮大了自己的队伍,此战过后,科尔特斯已经拥有1300名士兵,80匹马,还有2000名特拉斯卡拉武士。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这边刚搞定了老领导,那边,由于一些留守首都的西班牙军队在特诺奇蒂特兰城作恶,激起了民愤,特诺奇蒂特兰爆发了起义,将守军团团围住。为了解围,科尔特斯试图挟持蒙特祖玛说服阿兹特克人停战,谁料混乱中国王竟被人用石块砸死了。这以来可不得了,阿兹特克人的起义像潮水一样一波比一波凶猛,最终西班牙人失去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兵力,并被撵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
    其实,科尔特斯此役并非完全没有收获。就在他和他的军队退出特诺奇蒂特兰城后不久,不少阿兹特克人陆续开始生病,并逐渐死去,这让原本计划乘胜追击科尔特斯的阿兹特克人被迫放弃了计划,后来他们才知道,这种可怕的疾病叫天花。据说,在西班牙的军队中有一个黑人士兵叫巴古拉,他在突围特诺奇蒂特兰之战中被杀,当战斗结束阿兹特克人打扫战场时,他们发现了这具特殊的尸体——它的全身上下是黑色的。从未离开过美洲大陆的阿兹特克人本来已经对白皮肤的西班牙人充满好奇了,这下又来了个浑身黑色的,更是好奇心爆棚,一传十十传百男女老少都围过来看,但正所谓好奇心害死猫,恰好这具尸体就带有天花,于是天花就在阿兹特克人间传开了。这个故事已无据可考,不排除欧洲人为了甩锅把锅扣在黑人的头上,但至少西班牙入侵者为这块原始大陆带来了瘟疫是肯定的。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天花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文字记载第一例天花病毒流行的时间是1350年,经过几个世纪的流行,很多欧洲人都死于这种烈性传染病,当然有不少欧洲人体内也有了这种瘟疫的抗体。但几乎与世隔绝的美洲大陆的原住民们却从未接触过这种病毒,也没有这种病毒的抗体,因此,西班牙入侵者无意中带来的病毒,在美洲大陆上发挥了比他们手中的枪炮更大的杀伤力。随着天花的流行,阿兹特克人伤亡惨重,原本阿兹特克人在这场战争中也损失惨重,百废待兴,社会动荡,偏偏这个又碰上天花来袭,整体形势岌岌可危。加之不少外围的城邦原本就是被阿兹特克人武力征服来的,长期以来都对阿兹特克人的暴力不满,纷纷跃跃欲试,以待时机揭竿而起。言归正传,在当时众多阿兹特克人的观念中,刚赶跑了入侵者就遭遇到了这样一场劫难,联系到此前科尔特斯自称是天神使者,这让他们认为自己这方是遭到了天神的惩罚。在随后一段时间内,特诺奇提特兰城内的阿兹特克守军陷入了一片绝望的氛围之中。每天都有大批阿兹特克人倒下,尽管他们以最虔诚的态度祈求上天庇护,但却毫无效果。另一方面,许多印第安部落民都认同了科尔特斯是天神使者的说法,因此纷纷投入到他的阵营之中。

    
    特诺奇蒂特兰城

    
    
    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
    仓皇败逃之际,西班牙人来到了特拉斯卡拉人的地盘。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特拉斯卡拉人本可以给西班牙人致命一击,但他们却善意地接纳了科尔特斯,并支持他们东山再起。特拉斯卡拉人又给西班牙人提供了三万勇士,不少前来归附的原阿兹特克附庸也送来勇士和粮食,科尔特斯则下令将所有金银财宝分发给特拉斯卡拉人作为报酬。
    痛定思痛,科尔特斯在恢复元气后思索破敌之道。他发现,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水网密布,要征服特诺奇蒂特兰要先控制特诺奇蒂特兰湖,上次交战时,敌人驰骋在湖上的轻快的独木舟给他们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为了打进城市并切断阿兹特克人的补给线,科尔特斯别具匠心地开启了他的造船计划。在墨西哥内陆造船简直是一项异想天开的计划,西班牙人不仅没有船坞,连船匠,木匠,木材,绳索,钉子,树脂,亚麻这一切造船所必须的物资都极为匮乏。然而科尔特斯是一个能人,没有木材就命令成千上万印第安人去伐木搬运过来,没有树脂就开小作坊就地提炼,没有木材、钉子、亚麻这些玩意就派人到海边把海船拆开带回来。就是这样,科尔特斯化不能为可能,像变魔术一样在特诺奇蒂特兰湖上捣鼓出了10多条桨帆船。投入湖中的西班牙桨帆船针对2000多条阿兹特克独木舟展开单方面的屠杀。高大的桨帆船横冲直撞把许多独木舟撞沉进湖底,桨帆船上的西班牙人在安全的地方施枪放炮屠杀独木舟上的阿兹特克勇士,湖水都被阿兹特克人的鲜血染红。随着西班牙人控制了水道,很难得到补给的阿兹特克人处境日益困窘,很多人只能靠吃战友尸体维生。最后时刻,阿兹特克人的表现可歌可泣,他们明知取胜无望,仍旧主动向西班牙人的营地发起进攻,双方进行了最后的厮杀。这场攻城战为时93天,以阿兹特克新国王——瓜特穆斯被俘宣告结束。
    1521年8月,科尔特斯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并将其改名为墨西哥城,初步完成了对阿兹特克帝国的殖民征服,纳入了西班牙帝国的版图,他将殖民地命名为“新西班牙”。从此,中北美洲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跟随西班牙人一起到来的,除了杀戮与征服,还有传染病。天花、伤寒、百日咳等疾病随着殖民者一起来到这片大陆,肆虐于原始部落间,据说,天花曾消灭了美洲近三分之二的原住人口。疾病的削弱和后来的西班牙援兵的到来巩固了西班牙对墨西哥的统治。
    今天的墨西哥人很讨厌科尔特斯,百姓们基本把他当强盗看待,反倒是当年被西班牙人打败的阿兹特克人们,却被视为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他们的铜像高高屹立在城市的广场上,尽管他们也并非墨西哥这块土地的原住民。有意思的是,历史的逻辑与现实的逻辑有时候是不同的,现实崇拜强者,而历史往往同情弱者,强者占一时的便宜,但真正值得铭记的,往往是悲剧英雄。
    因为征服了墨西哥,科尔特斯成为了西班牙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征服者,而唯一能与他齐名的,恐怕要数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了。如果说科尔特斯以五百人攻克了三百万人的国家已属不易,那皮萨罗以180人征服一个人口约600万的帝国简直堪称奇迹。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首页 上一页[2] 本页[3] 尾页[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煮酒论史 最新文章
谈谈历史,看上至千年每个朝代的和平时期
亚历山大是中国人?
秦桧是不是被诬陷,乃至千百年来一直替人背
对越作战解放军老兵的回忆(整理版)
酒鬼也来说说《山海经》
历代研究《穆天子传》西行线路的死穴
连载长篇原创《一本正经说晋朝》
保卫司马南
(第四篇)透过《燕云台》追寻辽朝之往昔
一个国家如果有几万年历史,不会造飞机火车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09-03 15:57:51  更:2022-10-17 13:26:43 
 
娱乐生活: 电影票房 娱乐圈 娱乐 弱智 火研 中华城市 印度 仙家 六爻 佛门 风水 古钱币交流专用 钓鱼 双色球 航空母舰 网球 乒乓球 中国女排 足球 nba 中超 跑步 象棋 体操 戒色 上海男科 80后
足球: 曼城 利物浦队 托特纳姆热刺 皇家马德里 尤文图斯 罗马 拉齐奥 米兰 里昂 巴黎圣日尔曼 曼联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知识库